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土木专业考研报哪?来看看这几所学校总有一款适合你!疏瀹而心

土木专业考研报哪?来看看这几所学校总有一款适合你!

土木专业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报“建筑老八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NO!你还有其他选择!考研这件事本身就是选择大于努力,这八所土木界的大咖可谓是实力不凡,但相比于其中另外七所“985”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虽然作为普通高校,报考难度相对较低,土木方面的实力却毋庸置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业生的去向也很不错,值得大家报名。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所土木实力不俗的院校:TOP5: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沈阳建筑大学最早的学科,也是优先和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土木工程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是在保持学科原有特色领域和优势前提下,适应新要求,拓展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水平。通过高端人才引领,形成具有一流学科团队,一流资源平台,一流科研成果的学科愿景。土木工程博士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成绩,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14位(位次百分位为前10% ~ 20%)。与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相比,土木工程学科的全国排名上升17位、排名百分位提高34%。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土木工程学科2017年度考核获得我校唯一优秀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以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发挥各研究方向的研究专长,学科力争到2025年跻身世界知名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队列,在现代建筑工业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TOP4:武汉理工大学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学、工程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领域; 拥有土木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TOP3: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源于1896年在山海关铁路官学堂成立的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1896 年创办时最早设立的专业,1949 年以前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中,土木学生占到了67%。目前,学院下设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6个系,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水力学4个教研室,防灾减灾研究所、茅以升桥梁研究所、深水大跨桥梁研究中心、长大特殊隧道研究中心4个研究所(中心)。九十年代以来,学院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共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实现了我校该类科技成果奖励零的突破),2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省部级各项奖励100余项,国内各大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及中国公路学会等科技奖励130余项。2005-2017年,土木工程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稳步增长,共获批251项。其中,2014年获批基金总量排名跃升为国内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第二名。TOP2: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1915年办学初始即设置了土木工程方向,1922年设立“结构部”和“路工学部”,1924年著名土木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任校长,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土木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及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二级学科岩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自设道路与交通工程二级博士点。在教育部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学科排名中,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并列第7位(比第三轮前进1位),位列A-,排名达到参评高校前5.2%。TOP1: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由建校初期的土木工程系(1949~1955年)发展而来的,1955~1985年为水利工程系,1985~1996年扩建为土木工程系,1996年成立土木建筑学院,2002年更名为土木水利学院,2009年9月伴随学校学部制改革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是学校建立最早的学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内高校中实力最强、学术基础最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学部拥有结构合理、人才众多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底,建设工程学部教职工为290人,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10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建设工程学部在校学生3 141人,其中本科生1 723人、硕士研究生953人、博士研究生465人。总结:这几所院校考研难度相于较低,但不是没有,选择大于努力!但也要为选择负责!希望每一位考研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始终坚信,对未来最大的投资,就是把握现在,与君共勉!

武贤

2019考研择校 —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截至2018年6月,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0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同济大学共有40个一级学科参评,9个学科排在前5位,13个学科排在前10位,24个学科排在前20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人才培养各单项指标均排名第一。土木学院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全国第一,就业形势非常好,接近百分之百,前途非常光明。同时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我国1952年院系调整,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专业汇聚同济大学,使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土木院的统招只招建筑和土木工程专硕,热门的学硕比如土木工程这些都是全部保录的。专硕每年的招生人数还是很多的,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有150多人,而且这个专业的报录比也是比较稳定的,基本都是在5:1左右。从收分的角度看这个专业的收分比较高,18考研的均分要363分,可见整体水平比较高,当然这个专业的最低收分只要326分,比复试线仅高出一点。20考研的收分情况参考这个数据就行。水利工程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难度要比专硕大。主要是学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少,学硕和专硕的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综合来看学硕的考研竞争要比专硕的考研竞争激烈,收分比较高而且报录比差别也很大。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是在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就业面广,就业前景广阔。考研竞争情况和水利工程类似,都是学硕难度大于专硕,考研的竞争情况也和水利工程的考研竞争情况类似。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就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的建筑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也是同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以培养的卓越的人才和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就业率稳定,前途广阔。但是18考研报考建筑学学硕的同学就比较坑了,因为这个专业18考研的招生人数很少,主要还是推免人数比较多,所以大家再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参考推免名单。其实之前这种热门专业的学硕都是全部保录的。这个专业18年招生的人数要么是少数民族的少民计划要么就是暑假优秀大学生,就是参加同济夏令营的。统考的同学一个都没有招,心疼这700多个报考的同学。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惑这个收分比较低,这个正常现象,一般这些计划的分数要求都是比较低的。这个专业前几年招生人数比较多的时候报录比也较高,一般也都在10:1以上。当然18年的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和全部保录也没啥区别。而且同济大学的暑期学校优秀学员名额还是很多的,这个意思是和推免差不多,如果该生获得了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名额,那就直接录取。如果没有获得推免资格,凡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中报考同济大学相关院系,同济大学将优先予以录取,而且分数还比较低。这无疑给广大学生的报考增加了很大难度。所以要是真想考建筑的专业话还是推荐考虑下专硕,至少专硕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虽然其中有有一部分是暑假优秀学员这些计划,但是18年统招也招了46人,还算比较多的了,这个专业推免人的人数也很多。18考研的报录比不是很高只有6:1左右,比17年低了一倍左右,当然20考研的同学还是比较参考这个数据的。城市规划学学硕18考研录取人数15人,但是一志愿统招人数只有三人,其他的都是优秀学员或者少民计划的,统招的同学均分351分。所以还是考专硕比较好专硕好说还统招了14人,而且报录比很低。20考研的同学推荐参考这个数据。当然20考研的报录比就不会这么低了。这个专业也是很牛的,是国家重点学科。风景园林专业是考研最热门的农学专业,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学的招生人数基本都是暑假优秀学员,18考研统招只招了4人。考同济大学有一个比较难的一点就是这个。别的学校推免就推免了,这个学校没保录上的还给与优待。这给普通的考研同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专硕的话18考研都没有统招,17也只统招了一人。经济类专业经管学院的专业比较多,主要就是分为经济类的专业和管理类的专业。我们先来看看经济类的专业。经济类专业有六个,五个学硕和一个金融专硕。学硕的招生专业都很少,而且从近几年的考研招生情况看越来越少了。18考研五个学硕有三个都只招两个人。另外两个专业的招生人分别是四人和八人。招生人数少也就算了,主要是其中还有夏令营的优秀学员。而且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是非常高的。除了财政学的的报录比只有11:1以外,其他的专业报录比都高达20+。而且这些专业的收分也比较高。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专硕的话只有金融专硕招生,金融专硕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都是招的非全日制,考研难度不是很大,一般过个复试线问题都不是很大。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还是蛮多的,但是篇幅有限有些招生人数比较少或者是在职考研的专业就不拿出来分析了。主要就是把一些考研比较热门的专业拿出来给大家分析下。管科是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同济大学的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基本上每年的招生都是30多人左右,当然还是得去看下暑假优秀学员的名单,这个人员也不是很多。而且这个专业的报录比也是比较稳定的,一般都是在13:1左右。收分的话也不是很高,去年基本360就行,很多学校18年管科的复试线都是360分。会计学的学硕只招了三个人,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一般都比较少。会计学硕如果不是非本专业并且专业实力非常强的话不是很推荐考,考研竞争太激烈。而且18考研的报录比非常高,大家了解下。同济大学的企业管理招生人数也有十几个人,18考研的报录比非常高,主要是这个专业18考研缩招了很多人。其实报考人数也没有明显的增长。主要还是看招生人数,所以大家在每年9、10月招生专业目录出来的时候可以看看招生计划。收分的话也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要370分以上才能比较稳的被录取。同济大学MBA和会计专硕,都是非全日制。非全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小的。一般来说会计专硕考研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但是这些年全日制的考研竞争非常大,即使你全程报考研辅导班也不见得能考上。因为基本都报考了辅导班,即使没有报面授,网络课程肯定是会报的。所以有时候大家可以选择下名校的非全会计专硕,而且依托名校的校园光环和平台,就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分数的话没有统计,这种非全的专业基本都是国家线。除非是那些顶级名校的MBA或者会计专硕。外语学院外语学院的招生专业还是蛮多的,但是学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少,我们从表格中也能看到,同济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最多就招了5人,而且报录比还蛮高的,只有外国语言文学和应用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招了9个人。从收分看同济大学的收分不能算高,均分很多都是370分左右,当然这个还是要去看下同济大学专业课的难度,还有就是复试情况。外语学院有三个专硕,除了英语的口译和笔译还有一个是德语的笔译。德语笔译这个专业还是很少的,同济大学和德国还是渊源深厚的。这三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少。考研竞争不是很激烈,就是稳定性不是很高,运气成分及较大。当然也是可以博一下,博上了就是985名校研究生。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院本来是不准备放上来的,主要是招生人数比较少,但是最近有好些同学问我政治学专业的考研院校分析。我觉得同济大学这个专业还是可以考虑下的。其实同济大学的这些专业和其他学校比较类似。都是招生人数比较少,报录比也不是很高,但是收分非常高的那种类型。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关于这些专业吧,研研咨询过的同学也有很多。考完分数都还挺高的,当然具体专业课的难度研研不知道,毕竟也不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对于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建议可以冲下同济的。好的概念是什么呢?其实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根据研研的经验,六级600分以上,英语水平还是比较好的。总结:从分数线上看,同济大学复试分数线出来后会调整,各大网站上现存复试线是不准确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划分到具体学科专业,分数差异非常大,这就要看学科排名了,有些专业分数之高,让人却步。从考试内容上看,其优势学科专业,专业课备考难度非常大,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要谨慎,最好选择合适的考研辅导班种来辅导专业课,否则很难准备。报考同济大学的考生同样来源于211高校居多,中西部985高校考生也不少,所以整体竞争压力大,希望同学们报考时要多了解相关信息,以免耽误复习。

布卢姆

19考研部分院校考场安排已公布,周边酒店房价翻几番!

开头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了保证能开心的那种,你们猜是什么?哈哈哈哈~下个月的现在,你们都可以放开撒欢啦唱K?火锅?CP幽会?躺在床上刷剧?打游戏?哈,反正不用看书,更不用为了做题而熬夜,想想都要开心到猪叫有没有~所以呀,为了一个月后的开心,现在的你们,在坚持一阵子呀乖~好了,回归正题,今天来给大家说个事,有几个学校考场安排已经公布,提醒大家尤其是选择异地报考点考试的同学,抓紧时间安排考试期间的住宿,有些黑心的商家都开始坐地起价了,据同学们反应,有的考点附近的酒店价格都翻几翻了!山东大学为方便考生参加考试,现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山东大学报考点考生初试所在校区安排予以公布,请相关考生提前安排考试相关事宜。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考点各类考生的安排情况通知如下:一、北洋园校区:1.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的考生(含求是学部北洋园校区考生);2.报考建筑学院且考试科目"业务课二"为"511艺术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或"513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的考生涉及专业及方向:130500设计学、135100艺术(专业学位)、081300建筑学"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085100建筑学、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学院)"01"方向;3.报考管理与经济学部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125200公共管理(专业学位)、125300会计(专业学位)的考生;二、卫津路校区除北洋园校区所列考生外的其他所有考生。(含报考建筑学院且考试科目"业务课二"非"511艺术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513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的考生)。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根据教育部对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使用标准化考场的要求,东南大学报考点(3202)考试地点安排如下:一、四牌楼校区:报考管理类联考的考生(考试时间为12月22日一天)。具体报考专业如下:二、九龙湖校区:所有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具体考场安排请于12月下旬查看最新公告。 达州市考点一、达州市第一中学老校区考点:第1考场—75考场,计2246人地址:通川区朝阳东路159号包含的报考单位代码:10610,10614,10621,10638,10651。包含的报考单位名称: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二、达州市高级中学校本部考点:第76考场—136考场,计1818人地址:通川区柴市街154号包含的报考单位代码:10001—10607及10611、10613、10615、10616、10617、10618、10619、10622、10623、10624、10626、10631、10632。包含的报考单位名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三、达州市职业高级中学考点:第137考场—184考场,计1420人地址:通川区西圣寺二巷86号包含的报考单位代码:10633、10634、10635、10636、10637、10643、10650及10652—91102。包含的报考单位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本文只更新了部分几个院校和地市其他院校和省市的考场信息会持续更新

此以域退

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汇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大,西南交大,云南大学这些鼎鼎有名的大学,今年也发布了调剂信息,你还不抓紧去联系,时间非常重要,就看你自己的啦!云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预计将于3月中旬开始,我校部分专业将接受考生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www.grs.ynu.e.cn/info/1008/2603.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参考 2017 年国家复试分数线,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尚有少量缺额,全日 制研究生调剂主要面向本科就读高校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考生,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cumtb.e.cn/info/1021/1455.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我校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少量名额供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www.graate.nuaa.e.cn/html/62/2390.html),信息发布日期:2018-3-8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2018 年招生启事:我校主要有六个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和数学专业,欢迎广大学生调剂唐山研究生院。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gs.swjtu.e.cn/ws/rs/r/4558),信息发布日期:2018-3-8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的通知:预计我校部分专业有调剂名额(其中少数专业需等到国家线公布后才公布调剂名额),欢迎广大学生申请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tjut.e.cn/info/1012/1817.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7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各专业有部分硕士招生专业接受考生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zw.gt.e.cn/info/1043/4106.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6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我校大部分专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均接受调剂。有关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及工作安排,我校将及时发布在招生处网站(http://zsb.ynnu.e.cn/),信息发布日期:2018-3-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MBA/MTA,双证MPA接收调剂公告:报考2018年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且符合MPA报考条件的考生,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cueb.e.cn/zsks/zsdt/index.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2大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信息:我校大部分专业均接受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dlu.e.cn/info/1023/1652.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3-2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信息:按照往年国家复试分数线,我校部分专业有调剂名额,欢迎优秀考生申请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tust.e.cn/zsgz/86186.htm),信息发布日期:2018-2-9济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系统开通的通知:我校大部分专业均接受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z.ujn.e.cn/index.php/Index/wenzhang?id=3959),信息发布日期:2018-2-7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按照往年国家复试分数线,我校部分专业有调剂名额,欢迎优秀考生申请调剂,具体要求及专业详见官网(http://yjs.shou.e.cn/show.aspx?info_lb=628&flag=98&info_id=3912),信息发布日期:2018-2-7信息很多,学校很多,至于你打算调剂到什么样的学校,就完全看你自己的啦!好了,港哥的信息都是大学官网的信息,都是靠谱的,看完了转发或抓紧联系吧!

名亦不成

「同济大学」真是“神仙打架”!虽然考不上但还是想看看的大学……

hello,我是【考研顶呱呱】的呱喵,院校专业大揭秘、高性价比院校专业推荐、最新报录比不断更新,我为自己带盐 (*▽*)学校介绍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9个学科排在前5位,分别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设计学。12个学科排在前10位,学校获得A+的学科数量排名全国第11位(并列)。此外,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人才培养各单项指标均排名第一。考研形势同济大学是34所自划线学校之一,虽然名气比不上复旦、上交大,不过可别小瞧同济大学,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有4个,分别是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其次,设计学、风景园林、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建筑学等专业学科实力都是全国名列前茅。工科类专业建议学霸报考;基础中偏上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文科类专业,不过像经管类、新传、教育学等热门专业还是要谨慎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还比较多,可以稍微推荐一下下。另外,同济大学的专业课难度比较大,千万不能只看分数低就急着报考!至于如何衡量这个难度,可以参考下面这三个因素。一是你原来本科学校的竞争力,这个主要体现在复试;二是你报考的专业的热门程度,同济热门专业主要包括建筑、土木、市政等;三是你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最重要的因素。各学院考研情况土木学院近两年土木学院各专业录取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学科实力全国第一,就业形势非常好。同时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我国1952年院系调整,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专业汇聚同济大学,使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土木学院的土木工程学硕停招以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报考人数几年来都保持在800人以上,19年的报录比在5:1左右。水利工程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难度要比专硕大。主要是学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少,报录比也接近5:1。学硕和专硕的考试内容都一样,综合来看学硕的考研竞争要比专硕更激烈,收分比较高而且报录比差别也很大,报考专硕的水利工程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当然,因为工程硕士下面专业代码的调整,19年和20年直接招生的专业发生了一些变化。20年开始,往年的水利工程专硕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硕是作为土木水利专硕下的研究方向进行招生。从今年的报录情况来看,土木水利专硕录取人数不少,八百多人报考,统考录取了两百多人,统考报录比4:1左右。至于分数方面,表面上看录取最低分仅有273分,但这是不够精准的,如下图所示,低分录取的这一部分考生大多是暑期优秀营员,所以作为普通统考生报考,初试成绩恰好过线大概率是不能被录取到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这个专业,不管是学硕,还是对应的资源与环境专硕,统考招生都特别少,暂时不太建议大家报考。目前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土木水利专硕,毕竟招生多,容错率会更高一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各专业录取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招生情况同济大学的暑期学校优秀学员名额很多,这个意思和推免差不多,如果该生获得了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名额,那就直接录取。如果没有获得推免资格,凡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中报考同济大学相关院系,同济大学将优先予以录取,而且分数还比较低。这无疑给广大普通考生的报考增加了难度,所以要是真想通过统考方式报考同济大学,建议优先考虑专硕,至少专硕的招生人数会相对多一些。这一点,在上面的录取情况统计表里面,呱喵也给大家作出了分类统计。显然,针对除去了少干计划和优秀营员外的普通统考生,录取分数是比较高的,想要过线就被录取,基本不可能。19年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专业学硕和专硕的报考情况混在一起统计,我们没办法知道各专业学硕和专硕分别的报录情况。从2020年的报录情况来看,建筑学学硕的统考报录比在26:1左右,这是建筑学院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如果大家实在想考,更建议尝试对应的专硕。城乡规划学硕也是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19年表中的29人均为城乡规划专硕录取,也就是说,城乡规划学硕是全推免的。而且专硕中也有14位同学是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还有四位同学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20年就有学硕和专硕分开录取啦,学硕也有招收统考生,只是通过统考进入这个专业的同学,最低分是340分,平均分360左右,这个专业可以说是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了!风景园林专硕是考研最热门的农学专业,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学的招生人数基本都是暑假优秀学员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9考研统招只招了6人,最低分365分。风景园林专硕的话连续两年没有招全日制考生了,不过20年专硕是又开始招收全日制的考生啦,报录比4:1左右。考同济大学有一个比较难的点就在这儿,别的学校推免就推免了,这个学校没保录上的还给与统考优先录取的机会,这给普通的考研同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为“985”高校,地处上海,虽然经济学不是优势专业,但是就业非常好,每年依然能吸引众多考生报考。下面,简单对上海几所名校经济学专业介绍下。复旦大学,经济学很有难度,主要是考试范围特别广,涉及到微观、宏观、政经和国经,而且招生人数非常少。上海财大,四财一贸院校,招生人数相对多,但是里面不少是二战甚至三战考生,难度系数很高。◇经济学专业◇2020年经济学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经济类专业有六个,五个学硕和一个金融专硕。金融专硕在19/20年都没有招收全日制考生,但招收了非全考生,考研难度不是很大,能过复试线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经济类学硕专业的统考招生就很少了,基本上都只招收个位数的统考生,金融学的招生稍微多一点,但也不过十多人。另外,这些专业的统考报考热度是很高的,除了财政学的的报录比只有11:1以外,其他的专业报录比都在20:1以上。另外这些专业的收分也比较高,学硕专业收分基本上是380起步,想求稳的话,初试成绩至少要390分左右。◇管理类专业◇2020年管理学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这里面报考最热门的学硕专业,近两年报考人数都多达五六百人。19年因为统考招生少一些,使得统考报录比高达17:1;20年有所扩招,报录比在10:1左右,另外这里面基本上是普通统考生录取,暑期优秀营员几乎没有,这一点是很友好的。收分的话也不是很高,去年和今年基本都是360分就行,就看大家能不能达到“同济要求”的360分了。会计学学硕就真的不建议大家尝试报考了,因为它的招生人数实在是太少了。19年统考仅录取了3人,20年更是仅录取了2人。对于这个专业而言,如果大家不是非本专业并且基础较好的话,本身就不建议报考,这个专业竞争太激烈,大多数院校统考招生又不太多。就比如同济大学这种情况,今年九十几人报考,但仅录取了3人,统考报录比高达30:1,大多数人都是“炮灰”。作为学硕专业,同济大学的企业管理每年招生人数还算乐观,今年还有小幅的扩招。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加,但由于今年有适当的扩招,使得统考报录比相比19年反而下降了一些,今年的统考报录比在17:1左右。收分的话也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要380、390分以上才能比较稳的被录取。同济大学MBA和会计专硕,都主要是非全日制招生。非全的考研难度是要小一些,不过学费也很喜人,建议大家根据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人文学院2020年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作为一所偏理工科的高校,同济大学的文科专业没有理工科动辄几十比一的报录比,但它的难度或许不比一些偏文的“211”小。整个人文学院招生最多专业是哲学,不过录取分数比较高,像今年的话,其录取最低分就超过了国家线五十多分;另外报录比达到了6:1左右。作为热门地区、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来讲,同济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近两年报考人数反而不算多。19年统考报录比8:1左右,今年报考人数有所增加,统考报录比也随之上涨到13:1左右,但个数字这对于一个“三热”专业而言,都还不算很高,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没有低于15:1的。因为同济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学校,所以中国语言文学收分看起来比较低,但并不代表试卷简单,如果你是文科生又非名校不考,那可以看看同济人文学院的这几个专业。不过心理学学硕专业因为统考招生一直都很少,报考热度上涨又比较快,还是建议大家谨慎报考。外语学院2020年外语学院相关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外国语学院开设并招生的专业不少,但各专业统考招生普遍不是很多。从上面的报录统计表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济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最多的也就只招收七八个人,招生少的日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统考录取名额仅有两三人。录取分数方面,不得不说,还是很高的。就从今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均分基本都在380、甚至390以上。外语学院开设的翻译硕士有两个,除了英语笔译还有一个是德语笔译。全国招收德语笔译专业的院校很少,算是同济大学的一个特色专业了,因为同济大学和德国也算是渊源深厚,学术上的合作很紧密。同济大学的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少,每年统考招生也就十来个人,近年来MTI大热,实力强的同学当然也是可以博一下的,博上了就是985名校研究生。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相关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政治学院本来是不打算放上来的,主要是其招生的专业都不算是顶热门的那一类,招生人数也比较少,但是最近有好些同学在问我有关政治学专业各大院校的考研情况。这里同济大学也正好有开设相关专业,就顺带拿出来讲讲吧。其实同济大学的这些专业和其他学校比较类似,都是招生人数比较少,报录比也不是很高,但是收分非常高的那种类型。关于这些专业吧,喵姐建议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冲刺一下同济大学,另外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找渠道了解到它的专业课考点,然后做针对性复习,这几个专业收分很高,专业课一点也不能拉垮,甚至还需要超常发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录取分数情况:19年报考情况20年报考情况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下开设的专业较多,但凡是工科专业,我们都比较看重学科实力,下面可以先来看一下该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评估结果。电气工程和通信工程的学科实力相对要欠缺一些,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虽然不是同济大学顶好的专业,但学科实力都还不错。不过有一个明显的难点在于,这些学硕专业统考招生是极少的,基本都在个位数,甚至是5个以下。相对而言专硕的招生就要多很多了。今年招生的电子信息专硕是合并了原来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专业,所以总的统考招生人数非常多,算下来统考报录比不到3:1。再主要说说各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这里面有好几个专业,比如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是选考专业课,选考科目中均包含(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重点来啦,如果想考同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刚(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了,因为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不是选考,是指定为408综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应该比较了解,408综合的难度是不小的,不过现在408已经是计算机考研的趋势啦,每年也会有新的学校考408,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个408的学校准备,以免后续目标院校更改,来不及准备。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相关专业近几年复试线2020年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录取分数情况:2019年报考情况2020年报考情况录取人数就先不说了,无非就是学硕招生比较少,专硕要相对多一点而已。关于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我更想跟大家讲一下它的录取分数。想必大家也看到上面2020年该学院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统计了,收分都是很高的,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基本是在380以上,而暖通就更是不得了了,录取最低分就高达395分。总的来说还是建议学霸报考,虽然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我们还是理性点比较好。法学院2020年法学专业录取分数情况:2019报考情况2020年报考情况同济大学的法学只有学硕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专硕都仅招收非全日制考生,所以那些想要报考全日制法律(法学)或者法律(非法学)的同学,就不能将同济大学纳入考虑范围啦。法学学硕的报录比6:1左右;收分很高,今年录取最低分都超过了350分。近几年的复试线同济大学法学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55,专业课:90,总分:345分2018年:政治/英语:55,专业课:90,总分:330分2017年:政治/英语:55,专业课:100,总分:350分同济从两三年前开始不指定参考书了,同济法学院是按"法学"一级学科招生,不是按经济法、国际法等部门法招生的,所以初试都是一样,多个部门法的书都是要考的,只是等到复试时再分方向的。从16年开始,参考书由之前的8本书,减少到6本书,初试不再考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只剩下法理、民法、刑法、知产、刑诉、民诉,同时专业一和专业二的试卷设置和分数分配有了变化,最突出的就是诉讼法从之前的30分升到了70分。就业情况同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济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还是非常可观的,就2019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高达99%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如江浙地区、上海等。就业的公司类型偏向于建筑行业、互联网、机械等,这也与同济偏于工科类的定位有关,但同济近几年已经在慢慢向综合性院校靠拢。总之,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同济毕业生的前景都是非常好哒,毕竟牌子在这里,无论是走哪里都还是很吃香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放心备考就好啦!总结从分数线上看,同济大学每年复试分数线出来后几乎都会调整,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官网上是会更新调整复试线的。划分到具体学科专业,分数差异非常大,这就要看学科排名了,有些专业分数之高,让人却步。从考试内容上看,其优势学科专业,专业课备考难度非常大,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要谨慎。报考同济大学的考生来源于211高校居多,中西部985高校考生也不少,所以整体竞争压力大,希望同学们报考时要多了解相关信息,以免耽误复习。与同济大学水平相近学校还有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理工科的考生也可以考虑一下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理工科的学校。公——考研顶呱呱——院校历年报录比院校专业考研难度分析

不公平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大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9大学科。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高校中的“潜力股”。机械/电子类专业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但是理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业强些。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还蛮激烈的。17年统招人数33人,报考人数218人,报考人数包括推免的同学。报录比6:1左右,去年复试线344分,最低收分351,但是这些同学的平均分高达382分,对于考数一的工科类专业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和车辆工程这三个专业的平均分都在350分以上,最低收分320分左右。至于报录比的计算方法:[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统招人数)] / 统招人数。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除了复试线,其他数据都是统计在一起的。比如说电工理论、电机和电器这些,是属于电气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至于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参考复试线,复试线越高的竞争越激烈,平均分就会高点,复试线低的平均分就会低点。机械/电子类专业控制科学和工程也是一级学科,上海大学这个专业有六个二级学科,不同专业的复试线也不一样,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按照我之前分析电气工程的方法分析,虽然会有些误差,但是这些数据也都只是一个参考,因为明年你的考研情况和今年肯定不一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最后三个专业都是专硕,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专硕考研的报录比都接近10:1或者超过10:1的,也侧面反映出专硕近几年考研的热门程度,而且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增强。当然由于专硕的考试难度比较低,所以基本上每个学校的电气、机械这类热门工科专业平均分都比学硕要高。通信与信息专业通信类专业也是工科类考研的热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但是考研的竞争难度也没有比其他专业大。五个学硕专业平均收分都在355-360分左右,最低收分330分左右,还是比较稳定的。推荐大家考研的目标分数就是平均分,因为考到平均分就比较稳了。实在考不到,就以最低收分到平均分之间的分数为目标。这些专业的报录比也都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在5:1左右,具体专业的报录比大家用我之前给大家的公式去算去,其实就算我不说大家也可以算出来,现在的同学聪明着呢,哈哈。电子与通信工程分数要高点,平均分要373,毕竟是专硕,考试题目的难度小很多。计算机和土木专业计算机专业也是每年竞争很激烈的专业,报考的大热门。这里我们分析计算机学院的专业,材料基因研究所也有,但是招生人数很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统招达到70人,推免28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去年最低收分326分,平均分352分,报录比7:1。软件工程学硕招生人数比较少,统招仅3人。报录比很高超过10+,平均收分345。软件工程专硕报录比也是7:1,分数比较高,平均收分要370分。这里也解释一下上海大学的录取人数是推免生和统招生加在一起的。大家想知道推免了几个同学的话就用录取人数减去统招人数就行。土木工程的专业主要就是081400的土木工程学硕的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的专硕。学硕由四个二级学科组成,总体的报录比也是在7:1左右,这些专业可以放在一起看,因为复试线都一样290分,均分334分。专硕和学硕的竞争情况差不多,但是分数稍微高点,均分358分。经济学专业理论经济学没有划分二级学科,按统一标准来招生的。复试线335,最低收分342,均分352,招生人数12人,报录比9:1左右,难度适中。应用经济学倒是分了很多二级学科,复试分数线也不一样,主要是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难度比较大,复试线都很高。应用经济学5个专业总共招生36人,报录比24:1,平均分364分。统计学录取人数10人,统招5人,报录比也接近20:1,最低收分359,平均分370分。金融专硕招生人数也是蛮多的,统招69人,复试线346,均分367分。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科班出身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上大的学生就业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国际商务就业前景也很好,上大的考研难度也不是很大,报录比4:1不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管理类专业管科这个数据很奇葩,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还多,推免了100人。相信很多同学要有疑问,还是把问题在这里就解决吧,不然又要有很多同学问了。这种情况就是调剂扩招的情况,有很多有能力的同学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调剂到上海大学,而这部分学生能力很强,就扩招了。而相对的报录比就没法看了,不要以为这个专业容易考,毕竟分数线摆在这个地方。悉尼工商学院管科也招生。会计学的专业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之前有很多同学咨询我的时候说想考会计学,但江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会计学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难度合适的上海大学。报录比15:1,复试线349,平均分369分。企业管理和管科类似,也会推免了接近100人,统招人数才7人,均分378。旅游管理的招生人数就更少了,一个同学考了357分,一个378分。专硕有三个专业,其中物流工程是工程类专硕,统招24人,最低分298,均分336,难度不大。会计专硕和工商管理都是管理类专硕,会计专硕还有一个学院招生,是悉尼工商学院,招生人数也是挺多的,全日制36人,非全75人,难度要比管院的小很多,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私我。管院会计专硕的这些数据都是全日制的,非全的数据我没有列举出来,也招71人。上海大学的会计专硕均分才230分,虽然上海地区改试卷的时候压分,但是对比南京地区的学校难度还是要小,毕竟均分普遍要240多。MPACC另聘请了来自于实务界的兼职导师25名,严格实行“双导师制”。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的学硕和专硕,老生常谈的专业了,江浙沪地区211没有考380分的能力就不要考虑了这个专业了,甚至就算考了380分,也有很有可能淘汰。这个专业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报辅导班学习。数字媒体创意工程倒是蛮简单的。下面的专业就都是艺术类的专业了,不是常规的音乐、美术专业,而是影视戏剧专业。这些专业研研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下。上海大学这些专业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电影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研表示也想学啊。总体上看招生人数都不是很多,报录比10+,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进娱乐圈的啊,哈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考的,主要是不考数学,可惜招生人数都不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两位数,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除了行管的报录比是10+以外,其他专业的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但是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收分都是要的挺高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上大现设有27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其中像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的院系研研就不一一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在留言区关注下。总结:上海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及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相比毫不逊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海大学与苏州大学并列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仅为4个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只有3个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地区高校中的潜力股。其中设计学、机械类、经管类专业竞争压力较大,考生及早准备。同档次院校推荐苏州大学。

高门县薄

2018高考,100多所211院校,这个被忽略的院校,考上就是铁饭碗

211院校是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总共有100多所,有的院校有名,很多家长和考上都听过,但是个别偏僻的,或是因为地理位置,或是因为教育资源,或是因为校园环境,很多人都不愿意报考,也没有注意,快随cola来看看吧!山西省作为教育大省,在众多大学中,这所大学值得关注,它就是太原理工大学。说起太原理工大学,可算是山西省的优秀大学,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有着115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在国内排名104。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其独特之处,也并不了解其强势学科是哪些?有家长问:“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有哪些?”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解一下太原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及就业情况。据太原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0.0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其王牌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一线生产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也可以进行科研工作。这个专业在未来10年,就业前景广阔。建筑与土木工程历史悠久,是一门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综合性很强。学习内容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这个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掌握能力,增加了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主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工资:据太原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2017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4960.88元/月:其中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4834.12元/月,硕士毕业生月均收入为5378.68元/月,博士毕业生月均收入为8400.00元/月,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薪酬水平越高。就业率:据太原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11月27日,太原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0.09%。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02%,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0.44%,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0.00%。毕业去向:太原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从毕业去向来看,“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41.71%)。其中博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比最高(75.00%),硕士毕业生次之(63.97%),本科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为36.95%。除“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以外,“升学”为毕业生第二大流向,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占比达23.18%。考研升学:太原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共1789人(比例为20.42%),其中本科毕业生1677人,硕士毕业生111人,博士毕业生1人。留学出国:太原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深造的共201人(比例为2.29%),其中本科毕业生181人,硕士毕业生20人。出国(境)留学院校主要为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伯明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和也

无奈的“注水”实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冲突 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学期开学,进入大四的宋洁终于交上了学院要求的“实习证明”。为了腾出暑假考研的“黄金复习期”,这个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联系好成都的一家报社,寒暑假分别实习1个月,但开出3个月的暑期实习证明,以便达到学院规定的大三暑假实习要求,拿到毕业必需的8个实习学分。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暑假实习的一个月里,宋洁依旧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平时上下班的路上就戴着耳机学习网课,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复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带来的尴尬,不仅困扰着宋洁。她关注到有同学曾在年级QQ群里匿名反映过,“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对大三学生而言,大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伴随近年来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在这堂重要的“实习课”上,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进退两难的“暑期时间”武汉某211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欣清晰地记得,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曾统计过毕业意向:学院129名毕业生中,选择“保研、考研或者出国读研”的学生有79人,占比达61.3%,“有的班级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只有个位数”。杨欣所在班级的情况只是近年来考研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8%。与之相伴随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考研战线在你拼我抢中不断拉长。湖北大学大四学生张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所在的统计学专业,51个同学里超过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复习3个月到半年,“现在大家都在抢跑,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了。”由此催生的则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应届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这个暑假,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杨江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觉得,“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在江苏一家建筑公司,他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这段毕业“生产实习”占4个学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为学院带队老师的时间变动,临时提前至暑假。杨江说,其他专业同学面临的冲突更严重,“忙”里偷闲地复习备考是考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常态,“但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实习而放弃考研”。今年暑假,正在复习备考的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徐苗,在学院的安排下,进入武汉光谷一家生物企业实习。在学校发给徐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毕业生产实习”至少8周,才能拿到4个实习学分。尽管实习与复习备考冲突,但徐苗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实习,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应该因为时间冲突而怨声载道。在这段不断拉长的考研战线中,没有课业压力、时间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学生的“黄金复习期”,利用暑假报名考研辅导班,在备考中赢得更多优势,也是他们的选择。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杨清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鉴定”,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并注明“3个月的实习期以及实习经历”。为了利用好这段挤出来的时间,她花费5300元在网上报了考研专业的辅导课,“一共143个课时,每周有两节网络直播课。假期里还可以兼顾复习其他考研课程”。武汉一家大型考研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2018年暑假,参加该机构“暑期名师集训营”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报名暑期考研名师集训辅导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还要多,跟‘考研热潮’的来临关联很大”。“注水实习”成无奈的选择在传统课程安排下,大学生一般很难在学年内腾出大段完整的实习时间,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毕业实习的常用时间。作为昔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承担着引领大学生认识社会、熟悉工作,进而规划人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背水一战的考研环境下,暑假的黄金复习期不可错过。于是,“注水实习”成了不少和宋洁一样的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深入地体验,实习时间至少3个月,才能跟进一个任务从构建到成型的全过程。”今年7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艳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澳门一家公司实习了1个月,“因为实习时间较短,指导老师没有给我安排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师范专业2016级师范生文静刚结束在重庆一所中学的实习。她介绍,“如果要备好一节课,得先通过指导老师的课程审核,才有机会登台授课。这个过程基本耗时两个星期,而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里,这种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尴尬的大三实习现状,给高校的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表示,当前毕业实习的管理体系太过混乱,每年都有学生托人联系实习公司,盖章“走过场”,“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儿一天都没去过实习单位,但交上来的实习证明,却写满了3个月的工作经历”。去年暑期,鄂东地区一家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驴唇不对马嘴”的实习。最初,学院批准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将原本规定在大三暑期的专业实习延期至考研初试结束之后的1月。然而寒假来临时,学院却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对口通信企业认为寒假的实习时间太短,不愿接收李康这批延期实习的学生。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实习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学院临时联系上黄冈本地一家空调工厂,将70余名电信专业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工厂流水线,负责空调充氮。“毕竟只是短期实习,单位对我们基本不上心,老师也只管我们的出勤率。”因为每天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还经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带着其他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集体罢工”,离开了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单位。随后,李康在一家鸡排店带薪兼职了40天,带着盖有“××鸡排武汉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职证明,通过了学院的毕业实习学分认证。“因为学院没能给我们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老师们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为了备考,武汉某师范类高校大四学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报了一个全年考研辅导班,每隔两周上一次专业课。考研复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她都在学校里复习。李明提到,前几年,学校曾作出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实习。但近两年,学校要求所有大四学生必须强制实习,或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或者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毕业实习占两个学分,还必须在当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学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学校要求的那两个月实习期,正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忙于复习备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过家人找好一所中学,开好两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备老师检查。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选择考研的50人中,当“考研复习与大三暑期实习冲突时”,有36%的大学生选择“边复习,边考研”,34%的大学生则表示会直接“找关系解决实习证明”。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年来大三实习成为“鸡肋”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学生面临实习矛盾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问题。“解决大学生实习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国内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动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改变学生‘功利化’的求学态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如何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熊丙奇建议,高校要重视每一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每个专业的实习基地,增加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开展专业实验、田野调查等,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严格认证每个环节。同时,校企之间要打破合作的“围墙”,拓展实习资源,建立起高校企业共享的实习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各类实践实习。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让大学生实习回归实践教学“本位”,提高动手能力。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木洲则提出:“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放更大的实习空间,由校方主导共建专门的实习基地。”他建议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价值,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强化实践跟踪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实习效果。同时他也提到,“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校方有责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可以在尊重学生专业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和实习课程体系,针对考研与就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良性循环”。

世硕

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最有“钱”途的专业,工程造价等你来算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土建、安装和装饰等专业的工程预决算编制和审核、工程标底和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等能力,具备适应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岗位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建筑施工组织、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法律法规、CAD、装饰工程计量计价、BIM技术基础、土木工程概论专业主干课:建筑工程计量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经济、道路工程计量计价、安装工程计量计价特色课程:BIM是一种虚拟建造技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将建筑模型、建筑过程与图纸、总控计划完全一致的模拟出来。BIM将是我国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行业等从而为CAD向三维模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一门实实在在的必备技能。建筑与土木工程系重点开设的《BIM技术》这门课程涵盖了建筑、结构、土建施工等,培养学生实操、应用以及管理三个方面的能力:1、实操:掌握 BIM 基础建模软件 Revit 的使用,能进行建筑、结构等模型搭建,能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使用相应软件进行模拟检查,动画演示;2、应用:将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项目实战和前沿案例分析,应用BIM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管理:建立并管理项目BIM团队,负责设计环境的保障监督,参与企业BIM项目决策,负责BIM交付成果的质量管理。通过学习,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BIM模型建筑设计,并可通过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获得BIM建模师、BIM高级建模师、BIM应用设计师证书。本专业以“厚德强技,理实交融”、“软实力塑造”为指导思想,以企业岗位要求为依托,以“玩中学”为鲜明特色,坚持“工程能力、细致求真”的培养思路,推行“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培养素质与能力并举的具有求真务实、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证书该专业学生可考取造价工程师、CAD高级绘图师、建造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等证1、人才缺口大在所有的工程中,从设计概算开始就需要有造价的知识,再到招投标,然后到施工,直到最后的竣工结算,都需要造价工程师来做。所以说总体来看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市场对于造价工程师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由于原来从事住宅开发建设的人才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调整,才能适应新项目开发的要求。因此,那些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及大型商业项目操作经验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项目经理都是企业最希望找到的人才。同时,国家也有明文规定,一个造价工程师只能接受一个单位的聘请,只能在一个单位中为本单位或委托方提供工程造价专业服务。这也就成了造价工程师极度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2、就业广,机会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3、工资高,前景好工程造价大专毕业在北京平均工资水平4000~6000(刚毕业,算量、计价、投标、招标业务与实际操作还不熟悉,自己能力快速提升期)。毕业一年后,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量的计算、甲方乙方对量工程、小项目的计价工作,平均工资7000~10000,因个人能力而定。毕业两年后,业务非常熟悉,能够独立完成招投标计价算量的任务,能够独立完成结算任务,工资10000~20000。毕业三年以后,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力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工资自然高。

蜉蝣

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冲突 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

考研备考战线不断拉长 大三实习让位考研复习无奈的“注水”实习新学期开学,进入大四的宋洁终于交上了学院要求的“实习证明”。为了腾出暑假考研的“黄金复习期”,这个武汉某重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女孩早在今年年初就托人联系好成都的一家报社,寒暑假分别实习1个月,但开出3个月的暑期实习证明,以便达到学院规定的大三暑假实习要求,拿到毕业必需的8个实习学分。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暑假实习的一个月里,宋洁依旧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平时上下班的路上就戴着耳机学习网课,不加班的周末在家里全天复习”。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带来的尴尬,不仅困扰着宋洁。她关注到有同学曾在年级QQ群里匿名反映过,“但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对大三学生而言,大实习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伴随近年来考研大军急速增长和考研战线的不断拉长,在这堂重要的“实习课”上,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备考时间与实习冲突、专业岗位难觅、短期实习收获甚微等一系列问题。进退两难的“暑期时间”武汉某211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四学生杨欣清晰地记得,新学期开学前,辅导员曾统计过毕业意向:学院129名毕业生中,选择“保研、考研或者出国读研”的学生有79人,占比达61.3%,“有的班级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只有个位数”。杨欣所在班级的情况只是近年来考研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8%。与之相伴随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大学生考研战线在你拼我抢中不断拉长。湖北大学大四学生张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所在的统计学专业,51个同学里超过40人有意考研,以前学长学姐都是复习3个月到半年,“现在大家都在抢跑,很多同学都是上半年甚至过年前就开始复习备考了。”由此催生的则是,在长达一年的考研备战中,应届考生在大三暑期往往会面临实习与复习双线作战的困境。这个暑假,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杨江选择了边实习边考研。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两全其美,所以实习并没有耽误他的复习。他觉得,“只要拿到实习学分就好。”在江苏一家建筑公司,他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这段毕业“生产实习”占4个学分,原本安排在9月,因为学院带队老师的时间变动,临时提前至暑假。杨江说,其他专业同学面临的冲突更严重,“忙”里偷闲地复习备考是考研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常态,“但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实习而放弃考研”。今年暑假,正在复习备考的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徐苗,在学院的安排下,进入武汉光谷一家生物企业实习。在学校发给徐苗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要求“毕业生产实习”至少8周,才能拿到4个实习学分。尽管实习与复习备考冲突,但徐苗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实习,目的都是提升自己,不应该因为时间冲突而怨声载道。在这段不断拉长的考研战线中,没有课业压力、时间又集中的暑假,成了不少大三学生的“黄金复习期”,利用暑假报名考研辅导班,在备考中赢得更多优势,也是他们的选择。今年暑假,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杨清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实习鉴定”,顺利找到一家实习单位盖好了章,并注明“3个月的实习期以及实习经历”。为了利用好这段挤出来的时间,她花费5300元在网上报了考研专业的辅导课,“一共143个课时,每周有两节网络直播课。假期里还可以兼顾复习其他考研课程”。武汉一家大型考研辅导机构的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2018年暑假,参加该机构“暑期名师集训营”的只有200人,而到了今年,报名暑期考研名师集训辅导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700人。“翻了三番还要多,跟‘考研热潮’的来临关联很大”。“注水实习”成无奈的选择在传统课程安排下,大学生一般很难在学年内腾出大段完整的实习时间,暑假不可避免地成了毕业实习的常用时间。作为昔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承担着引领大学生认识社会、熟悉工作,进而规划人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背水一战的考研环境下,暑假的黄金复习期不可错过。于是,“注水实习”成了不少和宋洁一样的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深入地体验,实习时间至少3个月,才能跟进一个任务从构建到成型的全过程。”今年7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艳通过亲友的介绍,进入澳门一家公司实习了1个月,“因为实习时间较短,指导老师没有给我安排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不久前,湖北省某高校师范专业2016级师范生文静刚结束在重庆一所中学的实习。她介绍,“如果要备好一节课,得先通过指导老师的课程审核,才有机会登台授课。这个过程基本耗时两个星期,而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里,这种锻炼机会少之又少”。尴尬的大三实习现状,给高校的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武汉某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表示,当前毕业实习的管理体系太过混乱,每年都有学生托人联系实习公司,盖章“走过场”,“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儿一天都没去过实习单位,但交上来的实习证明,却写满了3个月的工作经历”。去年暑期,鄂东地区一家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李康就遭遇了一次“驴唇不对马嘴”的实习。最初,学院批准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将原本规定在大三暑期的专业实习延期至考研初试结束之后的1月。然而寒假来临时,学院却突然通知,原本商量好的对口通信企业认为寒假的实习时间太短,不愿接收李康这批延期实习的学生。为了让学生顺利拿到“实习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学院临时联系上黄冈本地一家空调工厂,将70余名电信专业的学生统一安排在工厂流水线,负责空调充氮。“毕竟只是短期实习,单位对我们基本不上心,老师也只管我们的出勤率。”因为每天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9点,还经常加班,不到一周,李康便带着其他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集体罢工”,离开了学院安排的“专业实习”单位。随后,李康在一家鸡排店带薪兼职了40天,带着盖有“××鸡排武汉分公司”官方印章的兼职证明,通过了学院的毕业实习学分认证。“因为学院没能给我们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老师们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为了备考,武汉某师范类高校大四学生李明早在今年3月就报了一个全年考研辅导班,每隔两周上一次专业课。考研复习时间紧迫,整个暑假她都在学校里复习。李明提到,前几年,学校曾作出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实习。但近两年,学校要求所有大四学生必须强制实习,或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或者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毕业实习占两个学分,还必须在当年的10月至12月,在公立中学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学校要求的那两个月实习期,正是复习的关键时刻。”忙于复习备考的李明,只得提前通过家人找好一所中学,开好两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备老师检查。大三实习期待新模式湖北校媒日前面向湖北部分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在选择考研的50人中,当“考研复习与大三暑期实习冲突时”,有36%的大学生选择“边复习,边考研”,34%的大学生则表示会直接“找关系解决实习证明”。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近年来大三实习成为“鸡肋”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大三学生面临实习矛盾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问题。“解决大学生实习的困局,堵不如疏。首先要完善国内研究生招生制度,推动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改变学生‘功利化’的求学态度。”他表示,高校要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提高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如何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熊丙奇建议,高校要重视每一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起每个专业的实习基地,增加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开展专业实验、田野调查等,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严格认证每个环节。同时,校企之间要打破合作的“围墙”,拓展实习资源,建立起高校企业共享的实习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需求系统梳理各类实践实习。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让大学生实习回归实践教学“本位”,提高动手能力。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木洲则提出:“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放更大的实习空间,由校方主导共建专门的实习基地。”他建议施行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价值,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强化实践跟踪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实习效果。同时他也提到,“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校方有责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实习方案。可以在尊重学生专业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和实习课程体系,针对考研与就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习方案。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良性循环”。(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大学生均为化名)熊康 李青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