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丰山犬

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与传统哲学博士学位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由于其招生报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不为很多学子所知。实际上,我国的工程博士招生已经进入第9个年头。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经学校申请、专家评审,批准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并于2012年正式开始招生。我国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博士教育中心进行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学术之路关注到西北工业大学已经2020年工程博士拟录取名单。经过简单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值得研究的事实,特分享出来。一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博士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仅计划招收16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9年计划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50名左右,2020年计划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70名左右。二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博士招生总是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如2019年实际招生176人,2020年的招生人数更是多达226人。2020年的拟录取名单如下表所示。三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生源充足,报考人数非常多。如2020年经网上公开报名,并依据《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相关要求组织专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共有363人通过资格审核,进入复试环节。四是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如2020年工程博士招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国家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的领域,设立10个工程博士专项班并予以重点支持,每个专项招收15人左右;普通工程博士招收15人左右。经统计,2020年拟录取的226名工程博士分布在5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4人、能源动力20人、材料与化工34人、机械68人、电子信息100人。以上就是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工程博士招生的基本情况,欢迎大家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报名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工程博士#

牛马四足

西北工业大学新增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019年全国自主审核单位共新增46个学位点、撤销3个学位点。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该学位点是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后自主增列的第一个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也是全国首个获批的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位点的获批为学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占据相关领域制高点,领跑柔性电子学未来发展,加快学校世界一流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本次调整中,各大高校或单位共撤销193个学位点,新增231个学位点。西北工业大学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西北工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门类由3个拓展为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门类由8个拓展为9个,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科布局。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设置,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和极大地推动作用。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不断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动态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8年结合优势和特色,在国内首次成功自主设置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二级交叉学科;2019年抢抓关键机遇,成功完成了专业学位对应调整工作,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由2个拓展到5个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8个类别,数量居工信部部属高校和陕西省高校之首,有力地拓展了学校的培养口径。随着各项工作的加快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科声誉及各项排名不断提升,办学自主权也得到了极大扩大。未来,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兴、交叉、融合”的思路,进一步夯实“强基、固优、扶新”格局,努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工、理、文、医”协调发展特色学科体系。(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祸莫大焉

“越走越窄”考博路,双一流高校纷纷取消统考

在不久的将来,硕士读博,统考这条路可能要被终结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底,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41所大学均全部或者部分院系通过“申请考核”制来进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而仅存的一所——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在这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身后,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紧随其后进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制是大势所趋,以往的统考博士招生,可能要说再见了。与以往的普通招考方式不同,“申请考核”制室友考生自己提出个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层层考核,学校最终择优录取,听起来,这有点儿类似美国高校的招生办法。但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要求却已经将喝多人挡在了门外:通过CET6级考试、有影响因子大于3的发表一篇SCI文章、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等。很多网友感慨道:以前统考,你报了名就可以参加考试,而现在的“申请考核”制,你可能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自1978年中国招收第一批18名博士生开始,截止到2018年,40年间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已经从18人提升到了95502人,截止2018年,我国累计招录的博士生约125万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规模一直在扩大。自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仅18人的博士生算起,到2018年,40年间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实现了从18人到95502人的跃迁。到2018年已累计招收博士生约125万人。2003以前,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是选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它以考试成绩(多采用“初试外语+2门专业课笔试+面试”的模式)为基础,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招生公平,但优秀博士生生源问题缺乏等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在2003年以后,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开始发生了变革。“申请考核”制成为了高校选拔博士生的另一个途径。2003年到2013年,是“申请考核“制的成长发展阶段,到2014年,全国共有80余所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申请考核”制,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发布,明确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在此期间,各大高校也纷纷响应相关政策,对博士招生进行全面改革。最后,便出现了文章刚开始就提到了全国各大高校目前“申请考核”制的盛大现状。截至目前,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41所大学均通过“申请-考核”制进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占比97.6%;仅有一所——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首次实行“申请-考核”制。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申请考核”制已经是很成熟的体系,不仅是博士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甚至本科招生中也普遍采用“申请考核”制,考生不需要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选拔,各校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等情况自主选拔。总之,不论是按照国际经验,还是从改善中国博士生招生现状,“申请考核”制都将是大势所趋。很多人对“申请考核”制有异议,对其公平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质疑。但是,我们更需要的顺势而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自我调整,毕竟,别忘了我们学习读博的初衷,“申请考核”制的目的,并不是阻碍大家继续深造,而是改变我们的观念,兴之所向的走上读博路,从而达到博士水平质的提高。

莫第

未来考博难上加难“申请考核”或成唯一出路

在未来,如果想要考博士,可能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41所大学将全部或部分院系通过“申请考核”制进行博士招生工作,占全部院校的97.6%;仅有的一所——西北工业大学也宣布将于2020年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其他高校也紧追其后,貌似“申请考核”制已是大势所趋,博士路将越来越窄!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申请考核”是什么概念,在这里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申请考核”制区别于一般统考,将由考生个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初审、综合考核,按照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该项考核制度的严苛之处就在于有很多高门槛:英语六级≥425分;有影响因子大于XX的独立创作SCI文章;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奖学金。这些门槛已经直接让很多拥有博士梦的学生望而却步了。有些网友对此也发表了犀利的评论:“普通招考,你报了名,就有资格参加考试;但是“申请考核”制,你可能连“报名资格”都够不到。“培养博士人才,质量or数量?增加数量还是严控质量一直都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须要直面和调控的问题。在我国研究生发展的这几十年中,博士生教育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1978年我国授予的第一批博士人数仅有18人。再到2018年,授予博士人数为 95502人,至此我国博士学历人数已累计达到125万人次。注:1978-199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率暂未算入事实上,我国博士生规模变动情况并非稳步增长,而是具备一定的阶段性特征。1993-2003年,我国博士增长规模出现“井喷”式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2003年之后,我国各大院校开始减少对博士的招生需求,博士增长速度一度出现滞缓。该阶段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03年之前博士大批次产生所引来的一系列问题。根据调查显示2003年之前,各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博导最多曾同时带过40多名研究生。至此,博士人才的质量问题受到了我国教育部的重视,如何优化招生方式成为了博士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03年成为博士教育改革的分水岭2003年之前博士生入学统一考试是高校面向社会招考选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它以考试成绩(多采用“初试外语+2门专业课笔试+面试”的模式)为主要的参考标准,虽然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公平性,但是没有考虑到生源质量的问题,致使我国优秀博士生源十分短缺。2003年后,我国博士招生的人数开始逐年放缓,同时我国也开始尝试变革招生方式。“申请考核”应运而生,成为了高校面向社会招考选拔博士生的“唯二”方式。2003-2007年,“申请考核”制迈入初探阶段。以北大、复旦为首,作为试点开始试行“申请考核”这一制度。2013年,3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建立“申请考核”机制,至此该项制度正式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我国不同程度上实施“申请考核”制度进行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院校达到了80余所,步入从重点学科逐步推广到其他学科,再到全校范围展开的过程。2016年,清华大学博士招生开始全面推进“申请考核”制!全面普及“申请考核”成大势所趋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发布,该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直接攻博“等招生机制。2019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宣布“申请考核”制将在哈工大全面推行。2019年11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一则消息,震惊了考博圈。川大2020年博士招生将取消以往实行的考试招生,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2019年俨然成为博士教育改革的重要一年,“申请考核”制的“地位”在今年后或将再升一步。除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外,目前国内其他博士招生单位也纷纷跟进,实行“申请考核”制,推行该制度的高校日益增多。在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选取部分北京高校,其中93%以上的高校都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综上可见,全面实行“申请考核”用于博士人次培养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其实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申请考核制”在国外早有实行,并且不仅是博士招生,欧美很多国家也将该制度应用于硕士和本科招生当中。不过国外并没有对这一制度有统一标准,各大高校可以根据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工作经历、研究兴趣及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自主选拔。总之,无论是借鉴欧美的以往经验还是以招生效果为重要标准,中国博士人才的选拔手段由考试机制向“申请考核”的过渡都是必然发展的。在未来,“申请审核”制度很有可能取缔统考成为高校面向社会选拔博士人才的“唯一”方式。“申请考核”制虽为大势所趋,却也争议不少。虽然很多人认为“申请考核”制更看重学术成果和学术经历,能够有效的甄选具有更高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但是该项制度的公平性却遭到大众的质疑。报名资格真的公平么?不同高校的报名资格和审核要求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对学生的科研水平、研究成果、论文篇数有具体的门槛,这些对考生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大部分高校“985工程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其他相似条件)才有资格进行申请之类”的硬性标准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这导致变相流失了很多非名校出身的优秀人才。导师权力制衡?虽然说申请考核制侧重通过“申请材料”和“综合面试”,但是导师的审核标准真的公平客观么?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方式;并且复试环节,并没有具体细则的说明,导师的权力看似大于审核标准。面对争议,高校校监督机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大学招收博士生审核的全过程要录像备案,考核的分数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导师名下第二个指标的分配由全体导师共同投票决定,考生如果对考核、录取等方面有疑问可以申诉等等。你的读博动机是什么?未来,博士的招生和培养方向一定会更偏重选拔具有杰出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才,考试选拔的方式已成过去。如果你想要读博,个人综合素质需要很多时间来养成,个人科研能力的提升更需要你有时间和兴趣去培养。成为一个普招博士,你需要经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三年硕士、最终四年博士的时间。当你真的迈向博士这条路的时候,你已经用去了23年的时间。因此明确自己的读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真的想要读博,那就朝着你想要努力的方向不懈努力吧。“越来越窄”的博士路,虽然击碎了很多人的博士梦,但同时也给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的空间,你究竟为什么读博,能否坚持到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大人之诚

博士自杀,起因又是导师,学术界何时才能没有悲剧发生?

2019年6月13日美国佛罗里达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生陈某某失踪,次日在其实验室发现自缢身亡。在陈博士自杀之前,给其他同学发过邮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篇不能撤回的论文。陈博士陈博士2011年在吉林大学读本科,随后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2013年进入美国弗罗里达大学读博士。在去年的十二月,陈博士写了一篇论文,向计算机行业的顶级会议投稿,并且投中。随后陈博士发现实验设计有问题,但是经过努力解决后,仍然有很多无法改正的错误,导致前后矛盾。邮件内容于是陈博士想退稿,但是导师不同意。二人甚至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差点叫警察。陈博士和同学说过:我骨子里感到恶心,圆不了的东西,因为这算是我做了恶事情,即便是顶级会议,又怎么样?和同学聊天记录这篇文章最后肯定会由于各种问题而导致造假,而造假会让陈博士无法顺利毕业,同时由于心理无法过去造假这道坎,精神很受折磨。“我很认真在考虑离开实验室这个问题,真不想读了。做学术本来是挺开心的事情,现在靠造假活着有什么意思?”陈博士和好友诉说。和同学聊天记录陈博士的导师李涛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陈博士留下的遗书当中,暗示导师存在学术不端,弗罗里达官方正在全面调查。由于导师不让退稿,陈博士感到非常无奈。在邮件中写道:“我反复考虑了所有情况,觉的真的无路可走,所以我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弥补我的过失。”当今学术界造假的事情屡见不鲜,陈博士对学术的认真态度令人佩服。但是网上却有很多人对陈博士的不理解而乱说话。有人会说即使一篇文章,由于造假会影响以后的声誉,无法顺利毕业,那也不至于自杀啊。不就是一篇论文嘛,不要博士毕业又能怎么样?有些人没有读博士,不会理解。那是人生梦想,他想要以后在学术界发展,成为导师、副教授、教授是他的梦想,然而因为论文,梦想破没,几十年的努力都没了,怎么能不伤心?图片来源于网络每个博士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了能出成果熬夜做实验。实验过程中,有错误很正常,但是发现错误却仍然不改,那就是学术不端了。陈博士对科研的认真态度,真的很让人佩服,只是遇到了一个不称职的导师。陈博士网上很多人说博士读书读傻了,这种心理素质难以在社会立足。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没有经历过梦想破灭的场景。由于高考失败而自杀的不在少数,而高考是学生努力十多年的结果。为爱情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爱情仅仅谈了也就几年时间。图片来源于网络那读博士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需要多少年,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都在为以后的梦想努力。突然发现,自己追逐多年的梦想没了,会有什么感觉?失去了希望,什么都没有了,原来拼搏的动力也没有了,这个梦想不是说努力仍然能挽回的,而是以后实现也几乎不可能了。陈博士的自杀,即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在誓死捍卫学术尊严,是个悲剧,希望学术界以后不再有悲剧发生。如果遇到这种导师,你会怎么做?下方留下你的建议

割也

身高一米八,本科毕业去美国读AI博士,西工大女神学霸太优秀

一说起“码农”,通常我们的认知是这样的:或者这样的: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码农”,却是这样的:身高一米八,脖子以下全是腿;各种证书、奖学金拿到手软;以本科生身份发表论文3篇,拥有专利十几项;以本科毕业生身份直接去美国攻读AI博士,接到了超过6家美国高校递来橄榄枝……她就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的白雨桐。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的官方微信号,她的优秀已经写不开了……明明可以凭颜值吃饭,却偏要玩硬实力,她也被同学们成为“代码女神”。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白雨桐这么优秀?一、不抛弃不放弃其实白雨桐2015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她是江苏省考入西工大的最后一名,当然没能如愿选上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数学和物理,而是被迫选择了软件专业。对于这个陌生的领域,白雨桐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下定决心要把这门“陌生的课程”学好。她加入各种社团,拼命向老师和学长们请教,又不断实践,因此她在专业领域内的上升速度极快。二、定下目标后肯吃苦知道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后,白雨桐开始有计划地参加各种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其他同学为了得到高学分,整天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看书学习的时候,或者有同学在宿舍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的时候,白雨桐却在熬夜为各类比赛写代码,调试。2017年,白雨桐带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为了这场竞赛,白雨桐和队员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每天下午5点到凌晨2点写代码,这种生活持续了近半年。三、灵活调整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很多学霸的通用做法,白雨桐也是一样。但是她并不死板,她觉得“适时调整”才是正确的策略。人是活的,计划是死的。世界和社会都在不停地改变,如果把自己束缚在死板的既定计划中,无异于画地为牢。四、多读书并思考白雨桐从小就喜欢读书,从小到大已经读了超过2000本书,比较中意哲学类书籍,尤其喜欢培根的哲学随笔。之所以喜欢培根,是因为他层层递进的科学思维,对所有问题的论证都非常符合逻辑、也非常严密。五、喜欢运动白雨桐并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代码上,她也经常抽时间去游泳、旅游。不仅可以放松大脑、帮助思考,还可以博闻增识。从上述能看出来,学霸之所以为学霸,女神之所以为女神,是因为他们方法得当,善于思考和总结,并且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努力。这也是我们应当向学霸们学习的地方,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

人与之名

西工大博士生研发人脸测温设备

西安发布讯 4月1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第六镜科技创始人刘闯,在调试人脸测温设配。据了解,刘闯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在读博士,2014年组建了团队,现有员工70余人。今年疫情发生后,刘闯和团队成员用了10余天时间,在自己原有的人脸识别技术上,加上了人脸测温技术,测温精度高,误差在±0.2℃范围内,0.5秒就能显示测温数据,该项技术已被多所学校和企业采用。(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雷伟东摄)

周颂

2019陕西优秀博士论文名单公布:共99篇,交大、西工大……多校入选

日前,陕西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根据单位推荐、通讯评议和专家会议评审,共评出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博士的论文入选。2017陕西优秀博士论文 资料图详细名单如下: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名单资料来源:陕西教育厅、网络等

蒲衣子曰

国产博士太多了?不,太少了

早前,演员翟天临(左一)的博士学位造假,引发全网质疑。图/《军师联盟》博士是谁?博士就是那个拿着入场券,在人类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牛角尖的人。今天,关于博士的真正问题不在博士的多少,而在博士的真假。人们内心一直存在着这样一条博士鄙视链:本科985的常青藤洋博士>洋博士>本科985的土博士>土博士>女博士>博士后>专业博士>在职博士>翟博士>名誉博士>访问学者>野鸡博士。这其实是一场关于博士成色和美誉度的不完全排名。任何对博士的神化和异化,终归是一场徒劳。读博,或者不读博,成为博士,或者不成为博士,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种选择。“中国已成博士工厂?假的!”这是《中国教育报》3月6日一篇报道的标题,这一说法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在3月5日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张炜表示:“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中国博士研究生规模全球第一’‘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数量世界第一’的说法。这可不是夸我们,而是借此说我们‘虚胖’,只图脸面,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但是这个说法,却彻彻底底是个谣言!我们作为教育界的委员,有必要加以澄清。事实上,我国的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说博士研究生教育是短板也不足为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还不完善,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算高。图为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费曼,曾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在我国,能读到博士的人一向凤毛麟角博士乃至知识分子群体成为公共热议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电视剧《围城》1990年热播的时候。这部改编自钱锺书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展示民国知识分子群像,同时贡献了“克莱登大学”(克莱登大学由此成为“野鸡大学”的代名词)以及“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出自剧中的教育部视学先生)等说法。“克莱登大学博士”方鸿渐。图/《围城》《围城》主要凭借演员的颜值和表演来吸引观众——陈道明(饰演方鸿渐)的儒雅,英达(饰演赵辛楣)的美国派头,葛优(饰演李梅亭)的笑点,以及两大女主李媛媛(饰演苏文纨)、史兰芽(饰演唐晓芙)一套又一套的时髦衣着;至于钱锺书在原著中揭示的高级知识分子圈的种种套路,在剧中则被弱化了。1939年,钱学森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图/维基很多人要在之后读到《围城》原著并在对学术圈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领悟到小说的妙处。比如,苏文纨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文学博士称号,主攻方向是中国现代诗研究。“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唯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1942年3月至5月,胡适博士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巡游演讲。再比如,方鸿渐和韩学愈同样手握“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方鸿渐是花了40美元买的,韩学愈花了多少钱就不清楚了),方鸿渐深以为耻,不敢写在履历上,只能当个副教授;韩学愈则不仅有“博士”头衔,还有“著作散见美国《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等大刊物”(相当于今天的C刊)这一过硬条件加持,当上了历史系主任。然而,真相是:韩学愈的文字确实曾在这两本刊物上发表,但跟学术无关。他发表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是一段广告:“中国青年,受高等教育,愿意帮助研究中国问题的人,取费低廉。”发表在《史学杂志》的则是一条资讯:“韩学愈君征求二十年前本刊,愿出让者请通信某处接洽。”也难怪那时的人对以博士为代表的高知群体不甚了解。毕竟,在我国,能读到博士的人一向属于凤毛麟角:上世纪初到30年代,要读博只有留学一途,也唯有家境宽裕者负担得起(方鸿渐到欧洲留学的学费就是丈人提供的)。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后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民国政府于1935年4月公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采欧美通行的三级学位制——学士、硕士、博士。但随着抗战爆发,这一计划不得不延迟。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门一度采用苏联的学位制——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回忆道,他的老师周勋初先生那一辈,当时读的是“副博士学位”这种源于苏联的学位称谓。直到1980年2月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学位制度,并在1983年授予第一批博士学位,我国才有了国产博士。曾经的苏联学位制,对中国影响颇深。图/圣彼得堡大学“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1983年5月23日,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新中国首位博士马中骐(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为代表的18名博士拿到了学位证书。据说,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许多人不明其意,全国才刚刚培养出18名博士,怎么就多了?一位当时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回忆:“他已经预感到将来我国授予的博士会非常多。”苏步青的预感是准确的。1982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302人;而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83878人。还有一组对比数据也可以证明我国博士招生的“大跃进”:获得博士学位者突破1万人的规模,美国用了100年时间(1861—1961),中国仅仅用了17年时间(1981—1999)。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写道:“从1994年开始,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到2015年授予博士学位总量超过66万人。从1994年至2007年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以年均25%左右的幅度快速增长,其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至2015年间年均增幅约4%。”中国博士,似乎越来越多。图/全景现在通行的“2008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博士大国’”的说法,来自国务院学位办。2008年4月,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表示:“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至于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不认同这一说法,可能是所采信的数据来源不一致造成的。对照美国科学基金会下属的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和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学部联合公布的《美国高校历年授予博士学位数量(1957—2014)》及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历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即获得博士学位者)数量,在2008年这个争议节点上,美国培养了约4.8万名博士,中国则培养了约4.4万名博士,基本持平;而到了2014年,美国的数字是约5.2万,中国的数字是约5.4万,仅从数量上看,中国确实胜出了。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一名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合影。图/Alex Zozulya博士数量持续增长,是一个国际性趋势。《自然》(Nature)2011年5月发布的名为“博士工厂”(The Ph.D. Factory)的调查报告指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一份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科学类博士年增长率达到近40%,每年约增加3.4万人。没有迹象显示增长会放缓。大多数国家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并认为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为此,报告质疑道:“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当博士成为“博士工厂”制造的批量化产品,其成色就难以保证了。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2007年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历数高校“大跃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针对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刘道玉的对策是:“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左:伯明翰大学的一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右: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礼服。隆重而讲究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是研究生教育的严肃性的体现之一。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1987年6月,作为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陈平原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曾在文章中记述当时的经过:“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与博雅塔。图/维基那个时代,北大乃至其他高校都没有隆重的博士毕业典礼,更没有穿博士袍、戴博士帽、导师拨流苏等仪式。很多学者像陈平原那样,以平常心对待博士学位——“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陈平原认为,自己不是特别看重博士头衔,与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才,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陈寅恪任教清华时,有“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之称。图/维基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规章制度不甚健全的时候,博导们甚至不知道怎样教学生——正如莫砺锋所说,“那时没有课程体系,也没有学分制,学校连规章制度还没制定,导师指点你读什么书,你就去读”。那时候培养博士生的方式,类似于传统手艺人带徒弟,一对一,一个博导带一两名学生,言传身教。甚至有四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带莫砺锋的,除了导师程千帆,还有导师的三名助手——郭维森、周勋初、吴新雷,四个老师管一个,把他管得“死去活来”。而如今身为博导的莫砺锋,他要带的博士生有60多名。那个时代的文科博导上课,就是跟学生聊天——莫砺锋、陈平原都十分怀念当时那种氛围。陈平原在回忆导师王瑶时这样写道:(王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复旦大学2018届博士毕业典礼现场。2013年,陈平原撰文提出“革新博士教育六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改国家学位为大学学位——“像欧美国家一样,各大学对自己颁发的学位负责。经由一番激烈的竞争与淘洗,内行人很快就会明白,哪些大学的博士学位值得珍惜,哪些大学的博士学位白给你也不能要。”他对于博士教育的基本观点是: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这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个希望进入学界的人非做好不可的“规定动作”。作者 |谭山山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大有径庭

西工大太仓校区师资公布!全是名校博士,竟还有这所研究所的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确认在太仓建立太仓校区,使太仓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双一流”大学的县级市。高校何时能够正式招生投入使用,也成为近两年太仓人民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西工大太仓校区效果图近日西工大太仓校区又有了新动态,学校教师拟聘用情况在网上进行了公布,具体师资情况如何?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西工大太仓校区师资公布西北工业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双一流”高校,西工大聘用教师对学历的要求门槛极高,近日西工大太仓校区首批拟聘用教师情况公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从聘用情况可以看出拟聘用教师均为博士学历,并且除了一位西电博士以外,其它都是国内985大学和海外名校学历,可以说师资力量非常雄厚了,符合一所985大学分校的标配。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名单之中还有一位来自德国马普所的博士!马普所是一个世界闻名的研究所,该研究所诞生过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它还被称为德国高校的噩梦,因为财大气粗经常能从各高校挖人。能在马普所把人挖来,也可以看出西工大太仓校区的“不差钱”以及外界对其看好程度。西工大太仓校区建设进度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位于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学院路以北、S339以南、G15以东、岳鹿路以西,总占地面积约1576亩,总建筑面积约94.3万平方米。西工大太仓校区现场实景图西工大太仓校区一期工程项目于今年4月15日开工,预计于2021年7月中旬竣工。2021年9月,将迎来西工大太仓校区第一批师生。西工大太仓校区现场实景图建成后,西工大太仓校区主要建设民用航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柔性电子学院、商学院等10个学院、10个研究中心以及1个基础课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可以看出太仓校区的建设既是对西工大本部优势的传承,又带有一定的创新。尤其是民航和再生能源方面也是苏州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虽然目前师资还是与本部有一定的差距,学校硬件资源还需进一步完善,但从目前发展情况以及依托苏州这一经济强市来看,西工大太仓未来可期。来源:UP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