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方考研最“难”的五所师范大学,一般人考不上,最后一所是双非

南方考研最“难”的五所师范大学,一般人考不上,最后一所是双非

一般来说,在考研之前都会选择好自己想考的大学和专业,而对于有准备的学生来说,早早就已经想好了,而且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自然在考研大军中,成功的几率自然就要高许多,而有些学生则稍微慢了一步,可能临近毕业的时候,才想要考研,与其他考研大军相比,优势少了许多,而且时间不足,自然在考研路上,会走得比较缓慢,甚至失败的几率也是蛮高的,想要成功,真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考研同样如此,在考研路上,要清楚自己的实力,也要明白什么大学是自己可以考上的,什么是不能,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有五所师范类的大学是蛮难考上的,一般的学生考不上,当然有能力的学生还是可以尝试尝试的,毕竟考上了就是香饽饽,毕业后自然不会为找工作而犯愁。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一: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211”和“985”同时兼备的重本院校,在全国范围内,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两者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师范类大学的顶尖院校,对于师范类的考研生来说,能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每所学校的名额是有限的,而且名额还被本校保研的学生占据,一般来说,能够考上的都不是一般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难度是多么大,想要在众多考研生之中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运气也是同样重要,只有考上了,毕业后找份高薪的工作轻而易举。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211”类的重本院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相比,虽然少了“985”的名头,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在师范类大学中,也算是挤进了全国前五,在南方地区中,甚至排名第二,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不仅只有江苏的学生会想要考南京师范大学,就算是外省甚至全国的学生,都想要考进南京师范大学,毕竟无论师资力量还是求学的环境,其实南京师范大学都算是顶尖的,在往年的考研录取率当中,虽然不高,但是也算可以的,只要有实力,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未来的前途必定光明。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三: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属于“211”类的重本大学,在本科录取的时候,分数也是高的离谱,一般的学生还真的考不上,对于想读师范的学生来说,湖南师范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院校,也算是蛮多人心目中的完美高校,当然本科录取难,在考研的录取方面也是同样难,毕竟想考进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而且录取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真的能够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跨地区跨院校和跨专业的学生,难度就加大了好几个等级,在南方地区中,湖南师范大学也是排名第三的,难度自然不弱,想要考进,还是得加倍努力才行。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四: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样属于“211”类的重本院校,与其他师范类的大学相比,华南师范大学属于综合类,不仅仅教育或者师范的专业强势,其他专业也是不错的,在本科录取的时候也是属于第一批,能够考进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都是学霸,一般的学生很难考得进,对师范类的专业来说,考研是不错的路子,毕竟学历高了,在求职的道路上选择会更多,而如若考上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可以备受很多高中院校接纳,还是值得报考的,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有肯努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未来的路就在前方,要懂得加油。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五: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属于师范类的重本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既不属于“985”也不属于“211”,是一所双非的院校,虽然如此,但是也并不是说福建师范大学很容易就可以考上,难度同样是蛮大的,而且在全国师范类的双非院校中,福建师范大学可以说是排名最高的了,在南方地区,排名第五,也算是比较靠前的了,想要考上,不付出足够的努力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想要考上这五所“难度”最高的师范类大学,也不是不行,只要对自己的专业足够了解,通过初试之后,面试也稳妥,自然可以成功,还是希望各位考研人可以好好加油,早日考上自己心中归属的大学。

夔谓铉曰

考研院校报考人气排行榜,江苏不愧是教育大省

考研的同学们择校选择专业是考研最重要的第一步,学校的报考的人数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你往往认为不是热门的院校,其实是非常热门的!这里介绍一下考研院校的人气排行榜,看看有没有出乎你预料的院校,也为21、22考研的小伙伴做个参考!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TOP100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一,人气甩开第二名很多,算是断层坐上排行榜第一,前十江苏的院校占了3个,可见很多小伙伴是想来江苏读书。但是榜单也仅供参考,人气热度高不是代表报考人数也是那么多,21、22考研的小伙伴择校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择校择专业的方法!对于确定要考研的同学们来说,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无疑是大家面临的首要问题,目标院校专业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考试的最终胜败。据不完全统计,在落榜的同学中有超过70%是因为当初的院校专业定位过高,或者报考志愿不合考生实际。所以择校需呀考虑很多因素,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纤秾

江苏省哪个学校考研人数最多?

哈喽!2021考研院校排行又跟大家见面了,就在这两天,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341万人,要比2019年报考研究生的290万人多出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生考试人数增多,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考研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以及江苏省,在之前文章中分别介绍了山东省与河南省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江苏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所以要想选择江苏地区院校的同学,需要认真了解不同院校排行情况,那么今天启航考研任老师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江苏省考研院校排名情况,为2021考研生择校提供帮助。2015~2019年江苏省考研人数趋势图1.南京大学我国民间流传着这么广为人知的一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作为江苏省与浙江省的两个城市,在景色上可以说是不分伯仲。然而,南京大学作为江苏省排名第一的考研院校,与同等层次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比起来,似乎逊色了不少;甚至在很多人印象中,南京大学存在感特别低。南京大学作为一所老牌985、211、双一流院校,整体实力究竟如何呢?接下来小任老师就从院校师资力量、不同考研专业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南京大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以及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目前,南京大学共有仙林、鼓楼、浦田和苏州四个校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2019年9月,南京大学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副理事长单位。从这些成绩来看,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在同类院校当中,是非常出色的,所以同学们不要因为一些评论而忽略了这所考研院校。其次,从考研专业角度分析。作为综合类院校,南京大学热门考研专业前三分别为经济类、管理类与教育类,三个专业的报录比都在10+:1以上,其中南京大学会计学2019考研的报录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3.85:1。此外,法学、文学、新传以及心理学也都是南京大学非常受欢迎的专业,大家也可以多多参考。2019年南京大学经济学报录比总的来说,南京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综合类院校,硬实力是绝对过关的,从这方面也说明了该学校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小任老师在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根据近五年招生情况,南京大学推免生占比较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上述提到的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所以那些想要选择南京大学的同学,最好有一个思想准备,提前做好准备。2.东南大学在江苏地区,一提起东南大学,很多人都将他与南京大学进行对比,两所学校的学生也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将自己的学校列为第一,那在小任老师眼中,两者综合实力孰高孰低呢?要想解答上面的问题,就要对东南大学有一个详细了解。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东南大学也是985、211、双一流高等院校;其次,东南大学也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于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所以历史文化也非常浓厚;最后,东南大学目前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拥有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师资力量也不逊色。从上述分析来看,两者似乎很难比出高低,但小任老师之所以把东南大学排在第二位,主要是具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名气上,南京大学要高于东南大学。第二,就业待遇方面,南京大学顶尖学生>东南大学顶尖学生>东南大学普通学生>南京大学普通学生。第三,学科方面,南京大学强于文理,基础学科很强但略冷门,如天文学;而东南大学强于工科,尤其是建筑土木专业,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位居全国前三。综合以上三点,东南大学排位第二,但是各位同学在选择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确定。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前两所院校相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类见长的211高等院校;同时,作为全国三国老航校之一(另外两所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近几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如“紫电”等离子体无人飞行器获得第二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的创意赛大奖。截止2019年1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门——力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两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理科生,对航天航空或理工专业感兴趣的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值得你考虑的。4.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双一流”建设入列高校。截止2019年11月,苏州大学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9个。接下来小任老师从考研角度分析一下苏州大学的情况。首先来说,苏州大学整体考研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层次的211学校,难度基本上和一般地区985持平,个别热门专业竞争难度甚至要高于985级别的学校;其次,近些年报考苏州大学研究生人数超过20000人,甚至高于东南大学,一志愿报苏大人数也是只增不减,所以想报考的同学也不要因为其排名不是特别靠前而低估了难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报考。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州大学5-7.南京农业大学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与河海大学名列江苏省考研院校排行5至7名,且类型各不相同,分别为农林类和理工类。首先说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江苏省考研院校TOP10里面的唯一一所农林类院校,拥有着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特点。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3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另外,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是生命科学,农学与动物医学类,经济管理、日语专业也不错,所以这些专业的同学可以多多斟酌。其次是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截止2018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共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7个。其中,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最后为河海大学。虽然在学校介绍上河海大学为了理工类院校,但是对之有一定了解的都应该知道,河海大学最厉害的专业还是水利,就在马上要过去的2019年,由河海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截止2019年4月,学校共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12个;其中,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荣获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体育馆8-10.浙江工商大学等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名列江苏省考研院校排行8至10名。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211师范类高校,校园环境优美,特别是随园校区更是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的美誉。截止2019年3月,南京师范大学共有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其中,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这里小任老师要补充的一点,南京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薪酬仅次于金融和计算机,且南京这边法学最好的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相关专业学生可以仔细考虑一下。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毕业五年平均年薪江南大学的前身是无锡轻工大学,学校的设计学院是中国第一个以设计命名的学院,素有中国设计的黄埔军校之称。目前,江南大学院系实力最强的是工业设计系,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整合创新;其中设计学排名仅次清华,近几年转型很成功,在国际上也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想在设计方面有所研究的同学,江南大学是很值得大家考虑的。今天为大家盘点的江苏省考研院校排行就到这里了,虽然整体排名有先后,但这十所大学不是211,便是985,整体上考研难度是比较高的,有意向的同学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大家有更多问题或想知道的信息,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直接添加微信,启航考研小任老师将为您详细提供解答。

怏怏不乐

江苏省考研人气排名前十的院校

大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期就为大家分享江苏省考研人气排名前十的院校。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苏州大学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3、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5、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6、南京师范大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7、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军工类院校,南理工在江苏仅次于南大和东大,所谓理工大学,就是理工为主的。电光,机械,化工,自动化,动力等学科都是名气很不错的。8、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最著名的农林大学之一,农林类院校综合实力排名第四,2011中国大学农学学科排名第二名,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9、江南大学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位居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第五。10、中国矿业大学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江苏省考研人气排名前十的大学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审自得者

21考研人又是山东河南江苏最多,但你知道各个高校有多少吗?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21考研报考人数377万,比去年增长了36万,这个数字比预估的少很多,但是考研的难度可一点没小!网传今年考研英语简直难出了新高度,甚至有同学在看到试卷以后一度怀疑是不是拿错了试卷!在考研人数增加,考研难度还增加的艰难形势下,各个高校分别有多少学子踏上了考研之路呢?你学校占多少考生?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部分热门高校参加21届考研的人数,郑州大学一校就有37140个考研学子!我猜想如果不是因为河南省的著名大学少,那么考研人数最多的可能就不是山东了!清华大学有20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都是想考比自己本科更好一点的院校,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的同学,确实也只能考本校的研究生了。每个学校的氛围都不一样,一个考研人数中学的学校,那学习氛围必然是非常浓厚的,在同一个环境下,耳濡目染,你也会多学些知识,积累些能力。了解的各个高校的考研人数,全国各省分别又有多少考生激流勇进了呢?不出意料,教育大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又是前三,仅这三个省就有90多万考生同台竞争!TOP1山东省34.8万考生;TOP2河南省30.2万考生;TOP3江苏26.3万考生……你学校有多少考研的同学?未来你会参加考研吗?我是考验吧主,助你考研路上畅通无阻!

老哨卡

江苏的这所双非高校,为什么成了考研调剂中985、211追逐的目标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十三五”时期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南京工程学院正式获批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两个领域开展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工作。2021年在刚刚公布的能源动力专业考研调剂名单中,211华北电力大学36人,河海大学共35人、中国矿业大学17人,南京师范大学15人,985的西安交通大学21人,山东大学18人,四川大学20人,没有1名双非学校,最高分为西安交通大学的409分。为什么这样一个双非院校成为这么多的985,211的学生的目标?1、行业就业是先导,近年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江宁合作打造“环天印湖科创示范区”,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宜兴产业学院,与华为、腾讯云、中天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等合作,打造了智能电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装备、康尼机电等产业技术研究院9个,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中科院院士保驾护航,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密切校企合作,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5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突出特色教育,成就一面旗帜。(本文由维度观天下原创,不得转发)

十九年矣

江苏这3所211高校,王牌专业实力强,就业考研都不错,值得考虑

江苏这3所211高校,王牌专业实力强,就业考研都不错,值得考虑江苏无论是从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在城市经济发展上,都是在全国前列的,而且江苏它的开放化程度也很高,你像南京、苏州等等这些新一线城市它的落户政策也都是比较宽松的,基本上大专学历人员就业参保半年就可以落户。这对于很多北方的家长、同学来说还是很友好的,那以前也是跟大家盘点过位于南京的几所211高校,这次接着跟大家去聊一聊位于江苏的其他地市的三所211高校,那他们在业内的认可度也都是很高的,毕业去到五百强企业的人数也不在少数。想要在江浙沪以及华东区域发展的这几所学校也可以重点关注看看。那么首先第一个就是苏州大学苏大它是教育部和国防科技工业区以及江苏省共建的一个学校,他是江苏省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那么当时五二年院系调整的时候,也是先后合并了这个苏州桑蚕专科学校,包括啊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所以学校的强势专业影像材料化学,包括基础医学,纺织、设计学软工、计算机这些都很不错,其中一项材料也是进入到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队伍。那同时学校也是有49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点,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当中是有两个A类25个B类和14个C类的一个成绩,那从升学来看它的深造率是在27%左右,保研率呢是在10%左右。就业也是大多数呢集中在江苏,其次就是上海、广东,包括北京这些城市,你像二零年毕业生去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498个人去到中国五百强企业的,有547个人去到华为各大银行、四大运营商包括国家电网都是不在少数。那分数的话在大部分的省份也都是在600以上,那么苏大它的地理位置加上院校层级上,它的分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那么这个分数咱们横向去看还是有很多可选项的,所以呢建议大家呢综合地去考虑选择,尤其是看一看本省有没有层次更高的一些院校,可以对比的去考虑。那么第二所就是江南大学学校它的名字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看校名也很难了解他的强势方向,学校他是在无锡市以轻工为主,食品方面是非常强的,尤其是你像这个设计学、工业设计方面也是非常强的,目前学校也是在往综合类大学去走学校,它是有七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29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点,你像他的轻工也是入选了双一流。那么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当中,也是A+的一个实力,另外还有一个A-的设计学,那还有八个B类七个C类的一个成绩,那王牌专业除了这几个之外,你其他的自动化、化工计算机、软工这些热门的工科专业也都很不错,那从升学来看他本科的深造率是在33%左右,保研率呢是在12%左右,考研学校的层次呢还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考到浙大、南大东南上交大的也不在少数。那就业也是大多数集中在江苏,其中无锡本地也是占了有60%左右,再就是去到了上海、浙江、广东这些地方比较多,因为学校它在食品口的实力是非常强的,跟食品行业相关的一些企业也都会到济南大学来招聘,就业实习的机会也会比较多,只是你要考虑清楚食品行业普遍来说工作好找,但是收入水平普遍来说比较普通,比较常见的投入收入才能稳步的增长。但是不只是食品行业去到这个银行包括三大运营商、中介、腾讯、上汽、华为这些企业的也不在少数,整体来说学校还是工科专业更有优势,那想要留在江浙沪区发展,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分数在大部分省份也都是要600分左右。第三所是中国矿业大学矿大它是在徐州,它是教育部跟江苏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部共建的一所学校,另外一所矿大它是在北京,实际上他俩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办学实体,从分数上肯定会比这个徐州略高一些,当然了这跟北京的区位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本科教育方面徐州的整体实力还是要略高于北京的,学校的软硬件也都很不错。那王牌专业你像他的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都是很强的,在学科评估当中也是A+的一个实力,包括他的测绘、地质、材料、数学、化学、计算机这些都很不错,学校它是有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本科的升学率呢,是在32%左右,保研率不低在19%左右,去到中科院包括中南这些大学的也是大有人在。那么就业去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比例比较高包括国家电网、苏宁、中铁、华为、京东等等啊,再就是去到一些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一些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些企业去就业,能源资源类的这些行业也是一大方向你像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包括中煤科工集团等等。整体的收入水平本科生基本上年薪在10万以上,就业指标还是不错的。分数也是在600分左右,可以说这个分数匹配这个就业以及升学都是绝对不亏的。那么这三所大学,他们都是各有优势,大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地域包括院校平台,考研保研的情况,专业的情况,就业的机会等等,想要了解江苏省都有哪些学校,并且哪一些学校有保研资格,那么以及以往他们的保研情况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江苏我发给大家作为参考好了。那盘点就先到这里,大家有其他想了解的院校专业或者是个性化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是私信我,我看到的话呢会一一回复的,那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大家可以关注我,在我个人主页通过各类小程序,免费对高考志愿进行填报,通过大数据、大分段对各省招生人数、计划及分数进行详尽的了解,欢迎大家留言点评。

整日整夜

江苏各大院校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今年要多少分才能上岸

江苏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查询倒计时6天!26号下午江苏将开启分数查询,你准备好迎接你的分数了吗?昨天小编为大家推送了4种查分方式,小伙伴们运用起来!最近江苏的天气正在极速升温,为考研查分更添一分暖气,相信大家都能够马到成功!今天我们来回顾下去年的各大院校录取分数线~盲猜今年会上涨吗?详细内容往下看!1、南京大学2、南京理工大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东南大学5、江苏科技大学6、中国矿业大学7、南京邮电大学8、河海大学9、江南大学10、南京林业大学11、江苏大学12、南京信息工程学院13、南通大学14、南京农业大学15、南京医科大学16、徐州医科大学17、南京中医药大学18、中国药科大学19、南京师范大学20、江苏师范大学21、南京财经大学1. 6个招生学院的10个学科(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要求(见附件);其余学科(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须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考生)》(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2.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报考学科(专业)国家分数线总分下降25分(含),单科下降5分(含)。22、南京体育学院23、南京艺术学院24、苏州科技大学我校地处一类地区,执行教育部一区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2020年我校自划线学院涉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及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专业,具体划线专业和复试分数线详见招生学院网站。其余专业均按国家线执行。复试名单详见各招生学院网站。25、淮阴工学院26、南京工程学院27、南京审计大学28、江苏理工学院29、盐城工学院复试分数线我校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30、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初试总分及单科成绩均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基本合格线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复试。31、苏州大学以上就是各大学校的2020年复试分数线啦~部分院校分数线不公布或在各大学院官网上,小伙伴们还可以用查询系统查看全国各大院校的分数线哦~人在家中坐,成绩马上来!拒绝毫无意义的焦虑复试从现在开始准备起来

时势适然

近1.3万人报考,硕士扩招666人,江苏这所省部共建高校报录比公布

↑↑↑更多院校报考数据及考研干货资料点我的头像到主页查看领取!考研院校报录数据持续更新中,同学们别忘了先关注小编哦!今天我们来看江苏大学的历年考研报录情况分析。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0位。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江苏大学的农业工程获评“A-”,另外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获评“B+”;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入选B类,学科评估结果不逊色于部分双一流院校。下面来看江苏大学近四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江苏大学2018年之前,报考热度相对低,直到2019年,报考人数由2018年的7628人,突破万人达到10232人,增长率达到34%;到了2020年,统考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近1.3万,除去推免统考硕士录取3712人,相比2019年录取3046人,扩招666人,增幅近22%。从下图近四年统考硕士录取人数来看,2017~2019年录取人数比较稳定,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扩招。有同学问说,2020年扩招那2021年还会不会缩招,在学姐看来,缩招不大可能,即便不扩招,2021年的硕士招生人数不会低于2020年。江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从整理来看,江苏大学虽然报考人数近1.3万人,但是江苏大学的招生体量也相对较大,招生专业类目众多,2020年统考硕士录取人数3700余人,整体的报录比不足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报考竞争并不算激烈,也是属于性价比较高的一所学校。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到,下图中统考报录比一列,绿色标注(报录比小于3:1)的专业相对比较多。具体各个专业小编就不再逐一列出来了,大家可以看下面表格统计的很清楚,可以对应看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报录情况。注下图中:统考报考人数一列,红色标注为报考人数大于300人;统考录取人数一列,绿色标注表示录取人数大于30人;统考报录比一列,红色标注表示报录比大于5:1;绿色标注表示报录比小于3:1。江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江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更多高校考研各专业报考数据分析持续更新中,别忘了关注小编哦~可以点我的头像发送私信:21考研,可以查看往期高校信息。往期考研干货文章:研究生扩招致宿舍床位紧张!这些学校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提供住宿了南京这所“双一流”高校,相对好考!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公开!扩招比例最高达73%!2020年高校研究生录取数据公开,大多有扩招上海这所211高校公开20考研数据!超1.1万报考,报录比不足5:1!每年大批考研人报名失败,原因就出在不会看招简!重点都在这了!

蔡沈

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2025年将达25万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质?

交汇点讯 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的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江苏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22万在校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树立质量导向,率先启动综合评价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2019年的数据显示,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其中,硕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34.60%,博士研究生“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63.90%。“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来自高水平学校及优势学科的优秀生源。”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石教授告诉记者,学校2019年接收推免生比去年增加10%,其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占比接近90%,比去年增加11%。2019年录取的全日制博士生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生源数也比去年增加16%。来江苏读研究生的选择,来自对优质培养质量的信任。“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4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7%。每年省级财政安排高水平大学专项建设经费34亿元。”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目前全省91%的研究生在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12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57%的研究生在一流建设学科和省优势学科学习。“江苏高校数量多、规模大,整体实力在全国较为靠前,但实力超群的一流大学和学科还不够多,很多都处于‘成长期’。”葛道凯坦言,研究生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深入探索,协同、开放、共享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年,我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参与综合评价的36个高校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个、省属博士高校7个、省属硕士高校4个。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综合评价分为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和第三方质量评价5个一级指标(含11个二级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推动高校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也让高校主动梳理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到2025年,江苏将形成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培养机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洪流说,到202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2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4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1万人。高水平大学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研究生比例达15%。到2035年,江苏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33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6万人、硕士研究生达到27万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比例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省。挤掉“水分”,注重学位授予质量去年10月,一向校风持重的南京大学,对206位博士研究生、98位硕士研究生督促按期答辩。此前,该校研究生院还发布消息,对环境学院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下发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严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质量关,江苏研究生教育“动真格”推动“学位挤水”,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保障学位授予质量。“我们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洪流说。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江苏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连续两年分流淘汰1440人。”洪流说,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三是极少部分因为学术不端。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是省级层面把控研究生培养出口质量的主要工作。2018年,省教育厅共抽检38家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含科研院所与部队院校)的1989篇硕士学位论文,合格率达97.40%,较上年度提升0.43个百分点;优秀率达5.55%,较上年度提升1.96个百分点。“这说明各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最后一道质量把控关口。”洪流说,江苏每年公开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今年,还将出台《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引导高校坚守质量标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推动产教融合,契合地方发展需求江苏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当前,通过调整存量、培育增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3%,今年将超过60%。“今年江苏新增的1万个研究生招生计划,基本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洪流说。“目前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仍然不足,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离预期构想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生教育系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汪霞教授表示,研究生教育模式如何更加强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江苏面临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实际,江苏优化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别结构、学科结构,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2019年江苏高校博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076人,占博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7.6%;硕士毕业生留苏就业23271人,占硕士实际就业人数的59.6%。洪流指出,基于江苏是制造大省,研究生教育优先布局与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位授权点,“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78个优势学科中,50%以上是为相关学位授权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把产业导师“请进来”,遴选七批次共1601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30多所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30多个领域;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658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去年,省教育厅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签订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葛道凯说,譬如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施“集萃研究生培养计划”,该院将按照硕士1万元/年、博士3万元/年、博士后5万元/年的奖励力度,参与培养600—1000名集萃博士(后)、6000—10000名集萃硕士研究生。华为公司将在江苏优选高校开展“创智计划”,支持高校开发不少于10门在线精品课程或教材,培养不少于1000名具有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