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又一所211高校撤销财务专业,清华大学最新回应!央财、交大力挺卢蒙巴

又一所211高校撤销财务专业,清华大学最新回应!央财、交大力挺

继清华停招会计本科后,又一所211高校撤销财务专业!近日,安徽大学宣布:2020年拟申请撤销税收学、广告学、应用化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筑学、管理科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数字媒体艺术等12个本科专业。接连两家高校相继宣布停招会计学专业,一时间在财会圈内引起激烈讨论: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取消会计学是否有示范性意义?会计真的将要面临淘汰吗?会计学现在是处于“黄金阶段”,还是“已至深夜”?对于这些疑问,近日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做出了回应:会计学不会被淘汰!清华的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还不会被机器取代!该核心观点得到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流高校的力挺!清华会计系主任最新回应:会计专业还不会被机器取代!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的很多做法往往会自带一定的“指向标”意味,后续也往往会引发国内其他高校的关注乃至模仿。于是乎,对于刚刚过去的7月份清华忽然宣布停招会计学本科这一做法,不少财会人纷纷炸锅,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质疑与询问:会计专业要被机器取代了吗?会计人要被淘汰了吗?做财会工作还有前景吗?对此,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通过网络给出了一个最新回应!主要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这和人工智能取代会计没有任何关系,清华的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还不会被机器取代;其次,不是停止招生,而是不单独招生,纳入经济与金融联合招生,未来会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会计方向;最后,导致这个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响应教育部的强基计划,大学要把1/3的本科名额给强基计划,所以需要相应压缩其他专业的招生名额。从这段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核心意思:清华宣布停招会计学本科和人工智能取代会计关系不大,而且会计专业暂时也还不会被机器取代!同时,系主任也给出了会计学的发展前景方向:纳入经济与金融联合招生,未来会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会计方向!回顾:清华大学会计学本科停招引发财会人激烈讨论!可能还有部分读者还不知道“清华取消会计学本科”这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再简单回顾一下。在7月中旬,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余潇潇做客新华访谈宣布:新闻学、会计学专业停止本科招生。也就是说,经过这次变动后,清华大学就再也没有新的会计学本科生了。停招的原因当时并没有官方说明,但是小编从新增的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可以看出:会计要大变了!消息一出,成功快车【财税问诊】话题板块就炸开了锅!引发财会人员激烈的讨论!小编总结了一下当时讨论的观点,【参与话题讨论:清华大学停招会计学本科】。不少网友对于清华取消会计学本科这一做法表示担忧:会计真的将面临淘汰吗?会计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甚至是深夜已至吗?一批网友认为:会计行业确实前景不好!甚至说会消失。真相真的像不少网友认为的那样吗?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如文章第一部分清华会计系主任给出的回复那样:会计暂时不会被淘汰!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央财、交大力挺!会计学不会减弱,只会加强!对于清华取消会计学本科,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卢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夏立军等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会计学不会减弱,只会加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卢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清华这一做法有其自身的考虑,但目前来看并不具有普遍性。他解释道,人才培养是需要一定的层次区分的。“比如清华、北大,如果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端顶尖人才,那么停止单独招收会计学本科层面的学生,有利于其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至于专业方向可在学生的研究生阶段确定。”卢闯说,事实上,对于高端经济管理人才而言,本科阶段的确没有必要将专业划分得过细。清华取消会计学本科,并不代表着其他高校也可以如此,毕竟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其他层次的会计或经济学人才。“不同学校的定位不同,目前社会对于其他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也不会减少。因此,会计人才的本科培养依然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夏立军也坦言,目前对于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而言,加强会计学本科教育其实是必要的。他表示,以清华的会计专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时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的朱镕基在全力推进成立会计系时,已经看到了会计学对资本市场和整个市场经济秩序所起到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如今,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会计学这种作用并没有任何减弱,反而加强了。对于“会计学目前是处于黄金阶段,还是已至深夜”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立军直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会计学正处在黄金发展阶段。“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话在会计学领域流传甚广,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态势,也决定了会计专业的未来前景。”所以,广大的财会从业者和会计专业在读小伙伴们,真的不要太过于担心!

棋魂

预估帖: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会计(MPAcc)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为推广现代商学而建立的大学。源于 1917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创办的商科,1932 年 8 月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 年 8 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20 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 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1985 年 9 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 年 2 月,学校划归教育部领导。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专修科下的会计专业,1997年更为现名。学院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设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个二级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会计学博士点。在首次专业学位评估中,会计学位列全国第三(同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并列)。一、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会计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A 组:01(全日制)会计理论与实务B 组:02(非全日制)会计与财务精英C 组:03(全日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全日制01方向85人 ,02非全日制方向100人,03全日制方向4人。6、学费及学制02研究方向,学制2.5年,学费总额18.8万元;其他两个方向,学制2年,学费总额13.8万元。特殊备注:B 组:会计与财务精英方向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研究生,双休日授课。C 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向仅招收具备我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英语:60,专业课:120,总分:242分。(其中非全,英语55,专业课110,总分192分)01方向报考人数1023人,录取87人,统考录取45人,报录比1:2502方向报考人数430人,录取115人,统考录取115人,报录比1:3.72018年:英语:60,专业课:150,总分:243分。(其中非全,英语55,专业课110,总分191分)01方向报考人数1255人,录取83人,统考录取45人,报录比1:27.802方向报考人数376人,录取111人,统考录取111人,报录比1:3.42017年:英语:50,专业课:130,总分:239分。(其中非全,英语55,专业课110,总分195分)01方向报考人数966人,录取82人,统考录取57人,报录比1:1702方向报考人数254人,录取91人,统考录取91人,报录比1:2.8育明考研点评:上海财经大学不同于北京的几所高校,最重要的一点是非全日制是单独划线的,而且分数极低;而北京的大部分学校比如人大、央财等都是一起划线。和齐名的几个学校来说,这个学校的非全是最好考的。每年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都会有100多人选择弃考;尤其是非全的竞争压力很小。非全日报考难度相比自己来说,是越来越大;全日制2018年井喷,2019年热度稍微下降,估计2020年热度会继续上涨,分数线也是在240-245分质检总局。三、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参考书目《2012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编。《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 》,刘岩编者。其他书目:1、《初级会计专硕》第三版,朱小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财务管理学(第六版)》, 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及配套书目3、《财务会计学(第六版)》, 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及配套书目4、《管理会计学(第六版)》 ,孙茂竹、文光伟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及配套书目5、《财务报表分析》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张新民、钱爱民编著复试中加试会计学、财务管理、政治,官方指定参考书目:会计学考试内容参考:(1)《会计学》(第五版), 陈信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管理会计》(第三版)潘飞主编,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财务管理考试内容参考:《公司理财》原书第 9 版,(美)罗斯,吴世农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第四、高分考生如何防止被逆袭总有些考生以为初试考了高分就会十拿九稳,甚至有些初试分高,被刷下来的还会各种抱怨。殊不知你复试表现太差,自己不找原因,还怪别人。那我们就给大家说下,高分考生如何准备复试。首先,要会沟通,懂情报所谓的安心复习,准备复试,并不是要大家一味的埋头死学,而是在获得准确的“信息情报”之后有针对性的复习。所谓情报,包括“考生所报考院校的复试差额人数比例、历年复试形式、英语听力考察内容、口语考察大致范围或者话题、历年专业课考察范围,专业课经典实验、经典题目、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近年来所接触的科研项目”等等,这都是备战复试时的必须情报,根据这些信息做有针对性的准备效果要比漫无目的的埋头复习好很多。其次,要讲究技巧,淡定应考复试过程中的逆袭者大多是因为某些考试在初试成绩方面与学霸相差无几,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大多较好,能够淡定的面对陌生的复试场面,在回答考官提问时,通常思路清晰,思考角度较为创新、观点独特,即使其回答不够全面,但也能够让导师为之侧目,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大家口中的黑马。若要抵御这类考生的逆袭,学霸就要全面发展,建议高分考生提起对复试技巧锻炼的重视,增强自己的应试气场,完善答题心态,并且中国学生的英语大多为哑巴英语,往往在口语测试环节出现问题,进而造成整场复试的紧张情绪。为了保证学霸之位岿然不动,建议大家提前准备材料,进行演练,学习考研复试实战特训课程,短时间内掌握英语口语、听力、复试实战技巧等知识,争取做到进场淡定有礼貌,分析问题独到全面,回答问题逻辑鲜明、有理有据,与考官产生共鸣。

毛公

干货分享!我国仅有的这5所财经类211院校,各自的王牌专业大PK!

在我国历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中,财经类高校的录取分数一直是高居榜首的。虽然目前财经类院校没有一所985,仅有5所211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然而它们的录取分数线也是非常之高比众多985院校还要高。在2017年“双一流”高校评选中,有5所财经类院校的学科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我们看一下,这几大高校的入选情况,基本上是我国目前仅有的5所211,而各大高校入选的学科,基本上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一致。在上面5所211财经院校中,无疑中央财经大学是位居榜首的,不过这几所学校应该各自都有自己占据优势的王牌学科。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王牌专业是金融(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重点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1、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企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财政学、税务等。在保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算是中国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院校,从事保险行业所必需的重要资格证书,如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保险经纪等,都在央财考试和培训。2、会计学。分非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央财的特色是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办学,并已得到社会认可。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央财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列第一,评估结果均为A+,是5大财经类高校中是唯一获得A+的高校。二、上海财经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财共有3个学科入选A档,分别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央财和上财经常会被拿来进行比较,整体而言这两所学校相差无几。不过近些年,上财的发展趋势直逼央财,发展势头迅猛。这两个学校的金融和会计专业都是非常厉害的,整体而言央财的金融要稍微好于上财,因为上财的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学科。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位于全国第二,中财的会计学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学科。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论经济学在国内超牛;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毋庸置疑,对外经贸最牛的专业当属“国际贸易”,位居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外经贸有4个学科入选A档,分别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值得关注的是,小语种就业也很好,尤其是近年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业非常紧俏。四、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大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业内口碑和学术地位自然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金融学科,是该校最好的专业,很早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一般国际金融学家来华报告演讲必去西南财大。另外政治经济学、会计学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从就业来看,西财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在沿海等其他地方认可度就会打折扣,就业就会吃亏一些。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属于财政部,目前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法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学全国排名第8,名副其实的财经和法律齐头并进,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很早就是重点学科了。另外,财政学也很牛,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另外,既然是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也是非常不错的。在双一流学科评选中,法学也是该校唯一入选的学科。PS其实,除此之外,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也是非常不错的。

懂得爱

中央财经大学报录比以及考情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华人恩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四财一贸之一。学科建设方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会计学总体来说,中央财经大学是一所“偏科”非常严重的高校,并且学校几乎没有理工科专业,全部都是经管类专业以及少部分文史哲专业,是一所典型的财经类院校。下面来带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这所学校的报录比情况吧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报录比从上图可以看出,央财的推免率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是不算高的,除了个别经济类学硕以外。同学们常考的专业例如金融专硕,会计专硕从报录比来看其实不算特别高,金融专硕报录比17:1;会计专硕14:1;但要考虑到参与竞争的同学基本上都是211 985成绩拔尖的同学,所以还是要慎重考虑。几个经济类学硕难度较大的主要是国民经济学(16:1)以及产业经济学14:1。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报录比由于央财的经管类是强势学科,因此它将很多研究方向都单独作为专业来招生,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央财在19年减少了很多特设学科,例如本来在商学院的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都已经取消招生,变动较大,大家需要注意一下。从上图中,还可以发现一个宝藏专业,新闻与传播,报录比4:1,虽然这几年有所上涨,但是对于一所北京地区的211来说,性价比还是非常高。总体来说,央财的经管类专业普遍都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其他专业像新闻与传播,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等都相对比较好考,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啦,有更多央财考研问题欢迎大家评论私信!

弟子读书

会计专业大学排名:人大、清华、中大及“两财一贸”表现突出

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的2019年度全国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之中,又有6所单位顺利通过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AAPEQ)的A级认证。至此,国内AAPEQ认证的A级单位数量达到16个,其中除了三大国家会计学院(北京、上海、厦门)是国家事业单位,其余13个成员单位都是普通高等院校。那么国内会计专业的排名究竟是如何分布的?1、AAPEQ认证A级高校(13所)这13所高校除了名气比较大的“两财一贸”之外,东财、江财、中南大等财经类名校也榜上有名,可惜没有看到西南财经大学的影子。西安交大由于在高校合并之中纳进了陕西财经学院,入选也是情理之中。全部13所A级认证高校名单:北京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2、第四轮学科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获得最好的A+成绩的高校之中,由于会计学只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所以整体评估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该所高校的会计学水平,但是由于获得A-以上的高校多达24所,所以会计学的强校几乎都在A-名单之中。第四轮学科评估工商管理学科排名3、会计专业学位评估在国家首次进行的专业学位评估之中,会计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共计199所,符合参评条件且参评的授权单位共计60所。其中获得A+的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清华大学和“两财”之后的是“一贸”以及东北财经大学、西交大、复旦、厦大等财经学科强校。会计专业学位评估B+以上高校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在软科的2018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之中,工商管理专业最强的三所高校为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财经类名校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校甚至没有进入前5%,这一排名与学科评估的结果十分相似,虽然央财、西财等校在会计学的排名很高,但是工商管理方面的实力还是有所疲软。最好中国学科排名之工商管理综合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财一贸”以及西交大等校的会计专业排名较为靠前。而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传统财经名校的实力依然很强。近年来金融会计等学科的热度持续发酵,在全国的近百万财会人才队伍之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到1%,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终风

跨专业考研,“最火”的专业有哪些?

说到跨专业考研,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就曾经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我的一个发小,他本科的时候就读于福师大地理系,但因为地理这个专业有点冷,所以他在考研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数学专业。不过选择数学专业之后,他好像在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到与自己专业“门当户对”的工作,最终在一家医院凑合着当“工薪族”。诸多研友之所以选择跨专业,一方面是因为实在不喜欢继续本科所选的专业,对自己本科的专业有一种倦怠感;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跨专业考研选择一些热门的或者比较好“跨”的专业,这样就能在硕士毕业的时候找到心仪的工作。那么,跨专业考研,“最火”的专业有哪些?以下这三个专业的“热度”不错!NO1:金融学专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考研党”,很多人都对金融学专业“情有独钟”,这并不是说该专业非常好“跨”,而是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比较“吃香”,薪金待遇相当不错,很多目标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分数要求是特别高的。尽管金融学专业的“门槛”被调高到一定程度,但还是有很多研友对金融学专业趋之若鹜。当然,如果你的考研分数不够高的话,盲目跟风选择金融学专业,那么很有可能直接被刷下来。NO2: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也成为很多研友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并非其“门槛”高,而是其“专业壁垒”比较“薄”——其他本科专业,比如统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或多或少会在本科四年里学一些与会计学相关的知识点,所以会计学相对而言是比较好“跨”的专业。更让诸多研友惊喜的是,会计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的待遇都不差,而选择成为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央财、上财等名校的会计学硕士,其待遇更是让人艳羡。NO3: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也是众多研友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为什么行政管理专业会是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呢?一方面,很多目标院校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且该专业所录取的人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另一方面,该专业堪称“万金油”的专业,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无论是私企、外企还是国企,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都会有一席“用武之地”。除了以上三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之外,跨专业考研的其他热门专业还有法硕(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统称)、翻译硕士、财经类硕士、人工智能等专业的“热度”也相当不错,特别是法硕,考上的难度不大,只要努力刻苦,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不会小。

自作自受

会计学排名前四的“王牌”财经院校,就业率超高,毕业薪酬剽悍!

会计学专业一直是高考填报的热门专业,国内的多院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因为市场需求大、就业容易,特别是很多中小国内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增加,有企业产生,就有对会计的需求,就业形势一片良好。就此,小编推荐会计学排名前四的财经院校,就业率超高,毕业薪酬剽悍!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设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个二级学科。会计专业是上财的王牌专业,老师很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人,占全院教师总数93%,主要是精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学校也有有很多实习机会和比赛机会,和名企合作也多,很多企业也喜欢从上财学校出去的学生,同时在上海这种一线大城市也算比较有竞争力。 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毕业薪酬也剽悍!中央财经大学同样,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目前全国高校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国内会计、审计和财务学科教育中居于领先地位。2007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会计学院拥有一支以资深教授为学术带头人,48%的教师曾赴海外留学深造。会计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术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科研成果显著会计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产生了较大影响,是我国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基地。这里的毕业生就业率超高,毕业薪酬剽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学院(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研水平高、研究方向齐全、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90%以上,整体实力在全国会计学科点中位居前列。近年来,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形成了毕业生高就业率与高就业质量的良好局面,如本科生供需比高达1:6,一次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超高就业率,毕业薪酬还剽悍!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高校,会计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结构合理,学院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很多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作为我国会计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近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上万的人才,会计校友遍布全国,不少已经成为著名大学、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知名教授、实务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以上是会计学排名前四的"王牌"财经院校,就业率超高,毕业薪酬剽悍!

松松垮垮

这两所“财经”大学,没有上财、央财分数高,但工资高适合中等生

与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很受文科生喜欢,而且是永远不过时的专业,工作好找工资待遇也高。即使不在一线城市,二线城,甚至三四线城市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大到财务公司,小到超市收银,都需要经济或金融学类专业人才 。国内学习金融、经济等专业的大学,综合类大学中有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术方面,有“南厦大,北人大”之称。而在专业性质比较强的高校,全方位评价优等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学科方向设置最为齐全,中央财经大学在注册会计师方向培养和mpacc方面的评价很高。前2所是985大学,后2所是211大学,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录取分数也高,985大学的录取分数至少都有630分,而211的则至少有600分,所以能考生也就是都一些尖子生。而另外一些其它学生要想学习财经类相关专业,就需要退而求其次了。在国内有2所财经大学,没有上面的四所院校难考,但是毕业后工资还是不错的,特别适合中等生。小编今天就推荐给大家。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虽不及上财和央财,但是知名度在国内还是很响亮的,考不上上财和央财,选择天津财经大学的也不计其数,每年毕业生工资并不比211名校低多少。天津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4%,工商管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是100%。天津财经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会计专业和金融类的专业,甚至于说以后考研都可以考本校的。在全国的财经类院校中,也是除了211高校国内最好的财经大学了。天津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在专业设置方面,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是其王牌专业。虽然是以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可一样开设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七大学科门类,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都很不错。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的校区总共有5个,舜耕校区是主校区。学校虽然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但也开设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名气上比不过上财和央财,但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而且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山东大学相差不大,幼师甚至超过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是由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三方共建的高校,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优势的。学校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总体而言,这2个财经大学,虽然没有上财和央财知名和难考,但毕业生在全国的认可度是很不错的,而且学校的强势专业确实很厉害,学生可以学到“真功夫”。毕业生被各大企业认可,也是因为学生专业能力够强、综合素质够高。

楚王觞之

央财2019年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就业本科生有四成多签约国企

传统的财经类强校有“两财一贸”(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这5所财经类的211高校。近年来,这些财经类的高校都比较受考生的欢迎,尤其是央财和上财尽管是211高校,但是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要比大部分的985高校还要高,在很多省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超过600多分。为什么这么多考生热衷于报考财经类大学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将来的就业考虑。一般来讲,像这些财经类名校,毕业生是供不应求的,不仅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找到的工作含金量比较高。据《2018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数据显示,央财在这个榜上排名第10位,毕业三年平均薪酬为10253元。这说明它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都找到高薪工作。近日,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出炉了。下面,我根据它的就业报告主要从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流向、就业单位地域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这四个方面来概括一下它的2019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怎样的,看看是否值得高分去报考它。本硕博毕业生就业率根据它的就业报告显示,央财2019年共有毕业生4310人,其中本科生2439人,硕士生1779人,博士生92人,总体就业率是97.15%,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5.78%,硕士生就业率为98.88%,博士生就业率为100%。从数据来看,央财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比较好就业,他们直接选择就业的人比较多,总体就业率比较高,这个就业率与国内众多高校比较,是名列前茅的。央财2019年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去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58%)有所提升。其中,保险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法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具体到专业来说,金融学、金融学(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会计学(管理会计)、保险学、保险学(精算)、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民经济管理、投资学、管理科学、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广告学、书法学以及视觉传达设计这些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形势比较乐观。毕业生流向北上广、江浙的发达地区为主央财2019年毕业生主要流向北京、江浙沪、广东等地。其中,签约北京单位的比例为59.56%,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的为42.28%,硕士毕业生为64.80%,博士毕业生为59.04%。签约江浙沪占12.05%,西南地区占12.05%,广东地区占9.09%。所以,央财的毕业生基本上流向的是北上广、江浙等发达地区。金融业为本硕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央财王牌专业有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保险学、税务学、工商管理等等。所以,金融业一直是央财本科、硕士毕业生最主要的行业流向。2019年,该校的本科、硕士毕业生签约金融业单位比例分别为32.35%、51.59%。具体到本科生来说,央财的本科毕业生在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会计业等多行业就业。其中,银行业居首,占签约总人数20.51%。就业单位的性质: 就业本科生有四成多签约国企 从央财2019年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来分析,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主要是以国有企业等企业单位为主。其中,在本科就业毕业生中签约国有企业的比例是45.03%,也就是说在就业的学生中占了四成多签约国企,另外,签约党政机关的也占了11.21%的比例。硕士毕业生签约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就更高了,为62.69%。从整个就业报告分析来看,央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就算是本科生,都有很大的机会在四大国有银行、国家电网、华为(本科生今年招了4个)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找到工作。如果喜欢金融类专业的考生还是值得报考它的,尤其是它的金融学、会计学(管理会计)、保险学、经济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性价比很高,读这些专业将来比较容易成为高薪一族。

其道桀驳

会计专硕择校,拯救选择困难症

近几年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去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会计这个专业在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时占据很大的优势。会计考研可以选择学硕或专硕。国考时会计学学硕有优势,省考的话,学硕专硕差不多。目前会计专硕考研要求较低竞争激烈,那么,会计专硕考研择校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院校层次第一批:人大、清华第二批:对外经贸、上财、财科所、央财、北国会、厦国会、上国会、东北财经、西南财经等。第三批:北京科技、北京工商、北京交通、首都经贸、华北电力(北京、保定)、天津财经、上海大学、南京理工、河海大学、南京财经、苏州大学等。第四批: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选哪些学校容易上研?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学校适合成绩一般,想要稳妥读研的考生:会计专业其实是非常看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如果能在学好会计专业的基础上具备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的院校背景,在就业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财政部财科所:财政部财科所的优势在于导师阵容强大,复试会考察注会的内容;大学氛围稍差但是学费便宜,适合比较务实的考生报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与清华联合培养,有清华导师授课,学校硬件也不错,但学校名气不大,校园比较偏僻,适合比较踏实、耐得住寂寞的考生报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专业其实非常好,就业情况跟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不分上下,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北交有这样一个深藏不露的专业;不过它每年的招生情况不稳定,比较适合不追求名校但重性价比的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就业机会和师资力量都占优势,但上海交通大学的招生人数比较少,不过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有时候也是成正比的,不要看招生人数少就不敢报,有时候大家都不敢报的时候,报考人数反而会变少。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等,教学质量高,复试难度小,对于毕业不打算留在北京上海的同学来说,都是地方院校中不错的选择。择校注意学校的招生人数是包含推免生的。招生简章中会写明招生数量,因此,最好能搞清楚推免生所占的比例。因为有的学校尽管招生人数很多,但是其中推免生可能就占了一大半,留给外校考生的名额就很少。学校的名气不如专业的名气重要。名牌大学的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很强,普通院校的王牌专业要比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就业好得多。所以不要只看重学校的牌子,还要看这个学校会计学的专业实力如何。综合类大学与财经类大学的选择。需要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综合类大学开设会计学硕士点的都是211工程的名牌大学,且招生人数较少,竞争比较激烈。财经类院校招生人数较多,相对而言好些。这只是一般情况。还要视学校具体情况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