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花钱就能读在职研究生,是真的吗?马里布

花钱就能读在职研究生,是真的吗?

一提到在职研究生,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会发出质疑声音,“说什么在职研究生花钱就能上,学不到什么真东西”“MBA更是有钱人花钱买学历”“在职研究生就是上班族走捷径,没什么用”......那么,花钱就能读在职研究生,是真的吗?提到在职研究生,的确有部分在职人员私信提问:有没有不用考试的在职研究生?有没有花钱直接拿证的在职研究生?问题1:有没有不用考试的在职研究生?答案是有。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入学不用考试,符合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参加课程学习。如果打算申请硕士学位,符合大学本科毕业且拿到学士学位满三年就可以参加申硕考试,经院校审核认定后,授予硕士学位。1问题2:有没有花钱直接拿证的在职研究生?答案没有。国家明文规定,学历证书只能通过相关考试及认证,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发放。哪怕是免试入学的同等学力申硕,属于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所获硕士学位证书也是必须经过申硕流程符合条件者才能授予获得,在国家学位网站可查询。此外,MBA属于专业型硕士,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与学历证书,研究生教育改革后,报考MBA不但要参加统考,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环节。MBA报考人员将会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考试,所考的内容都是相同的。考试科目有:外语+综合能力,满分300分。这种报考方式不仅要参加考试经历严格筛选,费用也不低。所以根本不存在花钱直接拿证的在职研究生,如果有,那一定是骗子!自从研究生教育改革后,无论是同等学力申硕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都需要系统、理论的专业知识学习,修满学分,通过相关考试,才能获得相关证书。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不存在花钱走捷径的情况。但是的确存在不同报考方式,入学条件、上课时间、录取标准不同的情况(例如,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但单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但是录取难度大),在职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适合自己的报考方式。

天演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

进入10月,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生”)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两类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通知还要求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径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非全生”遭歧视并非没来由。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制度确立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功利心态导致的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甚至不乏“硕士掏钱就行”说法,“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标签。尽管时过境迁,如今“非全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也依然会有歧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情形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和部分院校注明“定向就业”的“非全生”招录要求不同,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非全生”的培养目标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并轨后,除了同等学力申硕,“非全生”统考能报的学位多为专业硕士,鉴于此,许多院校培养方案也参照专业硕士进行。但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非臻于至善,加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间固有的差距,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尚不成熟,“非全生”教育却已草草上马,有的将就沿用此前落后、松散的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再就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紧张。尽管说“非全生”为完全成本收费,学校不覆盖奖助学金,更不占住宿等后勤资源,但院校科研教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部分院校学硕已缩招,专硕和“非全生”的规模和比例却在增长,还不乏有些院校将“非全生”作为“生财之道”,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让现有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许多院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亟需满足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师资更是匮乏。此外,学制过短使课程节奏过快、业务实践和求职时间冲突等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已遭遇的问题,应当在“非全生”培养中予以克服。“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对无缘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取知识以及学历的人来说,“非全生”教育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的“非全生”不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非全”研究生真的不是“花钱就能上”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日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条件”随即成为热搜话题,引发争议。“凭什么,那大家还读什么全日制,找工作的时候要求相同待遇,考试和读书的时候怎么不要求付出相同的努力呢?”“别人辛辛苦苦读的全日制,和花钱就能有的函授并列,不太好吧?”“企业:你说你的,我招我的。”……作为一个正在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看到类似热门评论,内心确乎有些不平,因为人们对何谓“非全日制”实在太不了解。不久前,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话题,曾引发舆论关注。事件起因是,南昌市政府公布引才计划,强调所谓人才范围为全日制硕士。类似事情其实很多,足以说明,包括某些地方政策制定者在内的很多人,对“非全日制”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在职研究生”甚至函授文凭。不妨普及一个常识: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不是“花钱就能上”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参加的是同样的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初试和复试程序一样,试卷和国家线也一样。最大区别在于,上课方式不同。今年因为疫情,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的是网上授课方式。比如我最近这段时间,每个工作日晚上7点到10点半,周六周日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半,都要上课。都研究生了,不是孩子了,凭什么因为非全就读,就武断认定是个“水货”?今年上半年,很多高校没开学,全日制也是上网课,照此逻辑,岂非皆要延长学制才行?高校若能对非全日制“放水”,咋就不能对全日制“放水”?这个歧视的逻辑,与实际能力水平如何,没有一毛钱关系。更何况,开设非全就读的,本身就是那些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学科。对我这样的大龄研究生来说,读研之于我,并没有太多就业升职方面的考虑;但是,大多数的年轻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考研分数可能很高,却被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付出的只会更多,而且非全日制的学费,几乎是全日制三倍,且不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当他们走入就业市场,却总会遭遇歧视。这不仅充满了偏见,更充满了无知。若是市场化主体也便罢了,总归是经营自主权范围内的事,社会不妨宽容看待。问题是,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时也这么干。教育部通知中“招聘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条件”,适用对象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是非常必要的纠偏;至于其他用人单位,仅要求各地各高校“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公平总是相对的,消除某种偏见与歧视总是很困难,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持续纠偏很重要。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祛除各种学历歧视,需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做起,凡继续任性歧视的,理应严肃问责。(舒圣祥)【来源:广西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姬莓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 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

进入10月,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媒体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全生”)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两类研究生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招考方式正式并轨。通知还要求培养单位要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尤其指出二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字样。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径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非全生”遭歧视并非没来由。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制度确立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功利心态导致的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甚至不乏“硕士掏钱就行”的说法,“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标签。尽管时过境迁,如今“非全生”的招录门槛远非昔日可比,但社会不少人对其认知依旧停留在过去,企业招聘也依然会有歧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情形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和部分院校注明“定向就业”的“非全生”招录要求不同,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非全生”的培养目标为某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2016年全日制、非全日制并轨后,除了同等学力申硕,“非全生”统考能报的学位多为专业硕士,鉴于此,许多院校培养方案也参照专业硕士进行。但目前的专业硕士教育并非臻于至善,加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间固有的差距,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尚不成熟,“非全生”教育却已草草上马,有的将就沿用此前落后、松散的培养方案,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再就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紧张。尽管说“非全生”为完全成本收费,学校不覆盖奖助学金,更不占住宿等后勤资源,但院校科研教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部分院校学硕已缩招,专硕和“非全生”的规模和比例却在增长,还不乏有些院校将“非全生”作为“生财之道”,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让现有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许多院校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亟需满足专业硕士实务能力的师资更是匮乏。此外,学制过短使课程节奏过快、业务实践和求职时间冲突等问题也十分尖锐,这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已遭遇的问题,应当在“非全生”培养中予以克服。“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对无缘通过全日制学习获取知识以及学历的人来说,“非全生”教育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我国的“非全生”不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白毅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15日 02 版)(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艾曼纽

读完研究生需要花多少钱,过来人告诉你:努力之后还能挣钱

相对而言,大家读本科一年的费用要比上研究生一年的费用高出很多,但研究生的学费要比本科期间高出很多,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会出现这样的迷惑:研究生的学费更高,为什么读一年的费用反而比本科更少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给即将读研的同学们算一笔账,看看大家上研究生一年到底需要花多少钱?然后你就知道为什么读研更省钱了。研究生的学费虽然高,但是各类补助、奖金也“拿到手软”。国家对于教育这一块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本科期间还不能完全感受到,但是到了研究生以上,就非常明显了。一般而言,研究生每年的学费是8000元,住宿费1200元左右(当然不同的学校可能会有所不同),加上其他一些零碎的费用,一年大概的费用要超过一万,除此之外,大家的生活费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不同的学生,消费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而且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有着很大关系。虽然上研究生一年需要很多费用,但是学校的各类补助和奖金也不少,仔细算下来,读一年研究生,其实根本不用花钱,下面是我们读研能得到的部分“好处”。首先是助学金,每一位全日制研究生会有6000元的国家补助,基本上是100%覆盖率,每所学校的发放方式可能会不同,有些学校一次性发放,有些学校分两学期,而有些学校则是每个月发放一次。其次是导师给学生的补助,这部分钱是由导师发放给学生的,如果是做科研的同学,可能拿的更多一些,普通的同学每个月能拿到500块钱,当然好大学的研究生会更多,比如本人有一个在山东一所高校读研的同学,每个月的导师补助是一千五,所以,大家在考研的时候,努力考好大学是没有错的。专门的课题经费,课题经费并不固定,就看你在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多少了,对于做科研的同学而言,每个课题在结题之后都会拿到几千元不等的研究生补助,在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也会有各种补助。覆盖面非常广的奖学金,奖学金是分为校内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本科阶段的奖学金只是班上几个人有,而研究生期间则完全相反,班上只有个别的同学没有拿到(其实很多学校的奖学金是100%覆盖所有学生)。奖学金分为多个档次,如果是在顶尖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的同学,可能会直接拿到20000元的奖学金,普通的学生可以拿到几千不等。学费减免政策,很多学校为了鼓励优秀的大学生报考本校,会规定多种学费减免政策,就我当年所读的学校而言,会有三千到八千不等的学费减免,第一志愿报考并成功录取的考生,在第一学年减免三千,推免生第一年减免八千学费。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自己不读研可惜了?对于想读研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担心学费等问题,除了我上面说到的这些补助和奖金,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学业补助、校友奖学金等多种奖励政策,实实在在的让你“读研无忧”。有些人读完研究生,不但没花钱,还给自己存了一点钱可能有很多觉得读研究生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但通过我在上面的分析大家就知道,读研究生其实用不了家里人的钱,自己在学校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有些同学可能读完研究生,不但不花家人的钱,还会给自己存了一点钱。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尚且有着诸多好处,好大学的研究生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瞄准985、211工程大学以及各领域内比较突出的好大学。除此之外,各类研究院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些研究院往往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可能比读一所大学还要有前途和“钱途”。

马纳图

读研究生花费有多大,过来人说基本不花钱,听听研友的理由

考研辛苦吗?我想给各位考研的朋友说一句: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你的高考辛苦吗,其实你仔细回想下来也就那么回事,考研和高考差不多,只是比高考努力的时间要短,说不上辛苦但也谈不上容易。很多考研的朋友我相信也关注过考研花费的问题,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学硕一学年学费最低也要8000多元,专硕一学年学费基本在12000多元。那么为什么说读研基本不花费什么钱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读研一般都是全日制的公立大学。那么基本上全日制的研究生都会有一个生活补助,每月研究生的生活补助是600元,一年发放有的是12个月有的是10个月。咱们按12个月来计算国家给予的补助一共是7200元。这基本上把一个学硕的研究生的学费又返还了回来。如果是家庭比较困难的研究生,还可以申请额外的补助金,一般情况下和大学的贫困补助金差不了多少,最高3000元,最低1000元。那么一个大学尤其是比较不错的大学其奖学金也是非常丰厚的,除了有国家的三助岗位津贴外(三助即助教,助研,助管),研究生的奖学金是按排名给的,分等级给,但是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钱拿,一等的奖学金基本在8000元左右,二等的奖学金在4000元左右,这在本科阶段是不可想象的。还有一些其它奖项各个学校不统一,本人就不在这里说了。如果你足够优秀,助学金加奖学金,一年下来减去学费生活费,说不定还可以赚点钱哈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读书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最好的出路。希望各位考研学子加油,未来可期,与君共勉!

万钟之禄

研究生可以免费读?这些院校的奖助学金太给力!

研究生可以免费读???是的,这不是白日梦!对于研究生来说最大的福利,就是每个月按期发放的助学金,和每年高额的奖学金!奖学金+助学金,这样算下来,这研究生可不是免费读的吗!?so,奖助学金也应是考研宝宝们,择校择专业时考虑的一项。下面就来看看各大院校的奖助学金发放情况吧~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市属高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学业奖学金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而设立的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良好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不超过同阶段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由市属高校负责组织实施,确定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市财政局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博士80%,硕士50%)给予经费支持。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补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7000元。“三助”岗位津贴市属高校按照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津贴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原则上,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各培养单位承担。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程序及其他有关规定,与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基本相同。原则上,全日制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基本相同。原则上,全日制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12000元的,贷款额度可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双百”奖学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中设立优秀学生“双百”奖学金:100个新生奖学金,每年9月面向一年级研究生评选,每生每年2万;100个学术奖学金,面向二、三年级研究生评选,每生每年3万。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届毕业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毕业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研究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或学费减免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研究生,其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补偿代偿金额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普通高等学校并纳入全国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教育资助。资助内容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学费资助标准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两亩地

读研究生就不用花钱了,这是真的吗?

最近几年,不论是大学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掀起了一阵考研的热潮。在19年时考研报名人数才有290万人,而在今年就已经达到了340万人,一年就增加了50万人之多。由此可见,随着考研人数的激增,考研的难度也会在短时间内提高不少。有的人说读大学需要自费,但是到了读研期间就不用花钱了,这究竟是真的吗?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吧。首先,在2014年以前读研确实是不需要交学费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时间是读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大学生就由公费变为了自费。而在2014年以前,读研究生的话仍然是不需要缴纳学费的,而且每个月还会收到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不过从2014年开始,即便是读研究生也要开始自己交学费了,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今天看来,从理论上来说读研究生就不用花钱了的这个观点并不成立。其次,虽然读研需要缴纳学费,但事实上花费要比本科阶段少很多,甚至完全可以做到“不花钱”在今天如果我们读研究生的话,是需要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通常来说,学术型硕士每年需要缴纳8000千的费用,专业型硕士则需要缴纳更多的学费。不过虽然研究生期间需要缴纳费用,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也可以享受非常多的优厚待遇。例如每一位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每年至少会发放六千元。再加上学校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其实读研几乎等于不花钱。相比于本科阶段来言,读研期间所需花费的费用真的少了很多。最后,研究生通常只有一年的学习课程,同学们的时间比较充沛,可以去兼职实习赚取一般情况下,学术型硕士的学制为三年,专业型硕士的学制为两年,但是在事实上大部分同学都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够把课程完成。等到了研二研三以后,同学们的空闲时间会多出很多,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以外,我们就能够出去实习或者兼职了。而且研究生同学们在出去兼职时,所获得待遇也要比本科生高出不少。如果说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能够刚刚抵扣掉学费和住宿费的话,我们在业余时间出去兼职就能够真的攒下一笔“小金库”。总的来说,读研期间并不是免费的,我们都要缴纳学费和住宿费,这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定,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但是在我国丰厚的助学体系的帮助下,同学们需要的花费真的是少了很多。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把课余的时间充分利用好的话,研究生毕业后不仅可以拿到更高的学历和文凭,还能够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看到这里以后,你有没有心动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不能让禄

告诉你:读研究生要花多少钱?到底需要向家里要钱吗?

考研这件事最近讨论得特别多。不同人的考虑也是不一样的。有不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很纠结。想踏踏实实做学术,又对读研期间的各种费用不明了,担心承受不住。读研究生要花多少钱呢?不知道大家是怎样来计算的。小编跟大家一起捋一捋。研究生期间的开支,最主要就是学费、生活费,其他的像书本资料费用、登杂志专刊以及其他的个人花销。学费大多是每学年8000元。有些专业会更高一些,到每学期12000元甚至更高一点。三年时间下来10万元的费用应该是可以的。研究生院不要因为看见这个费用就害怕了。虽然花费相对还是挺高的,但是也不必惊慌,在读研期间还是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帮你解决的。1.入学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是大部分学校都有的,数额也不近相同,6000-10000元的都有。有些学校调剂的学生没有这个入学奖学金。小编的室友考的是吉林大学的研究生,入学奖学金就是6000元。发放也很及时。2.研究生补贴全日制研究生都有一份国家发放的研究生补贴,现在是每生每月600元,每年6000元。这样餐费就算不够,也不会缺很多了。如果是非常节省的话,这些也差不多足够了。研究生3.评选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是入学以后,根据表现来拿到的,覆盖率很高,但是分一二三等,最高八千,最少三千。如果表现好的话,奖学金就够交学费的了。如果非常优秀的话,同时还会有国家级的奖学金,数额也比较大。4.导师助研金研究生期间,大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的。有的导师会根据项目的一些资金状况,发给自己带的学生一些工资。当然也有些比较抠门的导师,只会管一餐,然后就使用免费的劳动力了。除了学校里提供的这些机会之外,研究生还是可以做兼职的。花费时间不用很多,也能转赚到一些钱,来贴补研究生生活。因此,第一年的学费需要学生提前准备,其余的就只管努力学习和科研就好。家里人不必担心,学生这一阶段的成长也会很明显。

人心

考研一年要花多少钱?最低两万块才能考上研究生,这种花费值吗?

考研一年要花多少钱?最低两万块才能考上研究生,这种花费值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这条路,但是真正考上的人却不多。对于家境不好的同学来说,在考研的备考阶段就得想清楚考研的花费。毕竟考研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不是个小数目。那么,考研一年要花掉多少钱呢?有人说攒够两万再考研,这样的话值得吗?攒够两万再考研?为什么很多二战考生辞职考研时不愿借钱考研?小水遇见一个打算二战考研的同学,她说她一直在攒钱,然后打算攒够了钱就辞职考研。她说她打算五千块用来买资料,考研报名,其他的钱主要用来付房租和生活费,以一个月三千块算的话,攒够半年的,两万块就足够。所以她一直计算着,等到了两万就辞职考研!不过,像她这样的应届毕业生,薪资比较低,等攒够了两万块估计要到年底了。等那个时候再辞职考研,小水觉得意义并不大。还不如苦一些在职考研,或者直接辞职了,借点钱考研,这样心无旁骛,考上的概率还大点。不过她不愿借钱考研,因为她总觉得亏钱别人。特别是人情难还!那么,考研一年到底花费多少呢?这笔账想必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算过!下面小水就简单的给大家说一说!一、应届生考研,花销最少应届生考研的话,就比较简单,如果从大三开始准备的话,只需要考虑生活费为主就好。因为住宿费的话一年才一千左右,除了生活费花销最大的就是考研资料了。一年的生活费大概也就一万左右,加上住宿费,姑且算一万一千元。如果是老老实实看书的同学,买那些参考书,专业笔记,历年真题,考研报名费诸如此类的东西,花费不是很多,两千块就能打住。而如果是报了考研辅导班的话,这个费用就超了很多,有的可能几千,有的可能几万。反正算下来,最少一万三千元能考出来!如果花钱比较敞的同学,差不多也得两万块!二、在职考研或者辞职考研对于非应届生考研,这个就复杂一些。无论是在职考研还是辞职考研,专业课参考书、历年真题、考研报名费、考研笔记这种费用都不能省。至少要花两千多。大头来了,主要是生活费和住宿费。对于往届生考研的话,不管你在职与否,尽量不要选择在家里复习考研,尤其是家里不支持你读研的同学。小城市的生活费和住宿费较低,一年下来三万块差不多就够了。大城市的话就必须翻倍了,如上海、深圳这样的地方,光租房一个月就得两千多!因此,往届生考研,一年下来至少要三万以上才可以,部分的考生花费的就更多了!所以,小水在这里提醒各位打算考研的同学,经济成本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对于一些花费能省则省,但是有一些必须花的就不能心疼钱了,如考研真题、住宿费等!如果你刚好能接触到目标院校学姐或学长的考研笔记,在允许的价格范围内,可以考虑买下,这是另外的花费了!虽然考研花费的不少,但是考生不需要担心读研后没有钱读书。现在读研的福利有很多,小水之前也介绍过。只要你在读研的时候不是混日子的话,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基本上足够你研究生期间的所有花销了!你觉得考研一年花费多少才够呢?如果你囊中羞涩,你会借钱考研,然后再还钱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