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防科技大学这4个学科行业顶尖,毕业生备受500强青睐莫大于海

国防科技大学这4个学科行业顶尖,毕业生备受500强青睐

各位同学大家好,专注校园生活,走遍校园内外,这里是大学视野。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科技方面的人才非常“吃香”,毕业生动辄几十万年薪,让很多其他专业的小伙伴一度羡慕不已。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所在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内非常优秀的一所大学,希望报考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同学,可以作为参考。国防科技大学说到计算机相关学科非常突出的大学,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所高校正是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湖南地区三所985高校之一,也是本地区实力最强的一所,当然其并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而是一所军事类高校。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最早可以追溯至1953年创办于哈尔滨的“哈军工”,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这所高校在1970时被拆分,部分院系留在哈尔滨,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被大家简称为“哈军工”,正是因为其是由哈军工发展而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院系迁到其他地区,其中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系科迁至湖南长沙,并合并其他院校建成长沙工学院,这便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国防科技大学在我国军事类高校中,国防科技大学绝对是实力最强的一所,正因为如此,大家也喜欢叫国防科技大学为“军中清华”,其在我国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实力,堪称全国顶尖。随着我国互联网科技的急速发展,国防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深受顶尖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青睐,尤其是500强企业,非常乐意招收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毕业生。软件工程学科评估结果在教育部公布的我国“双一流”重点高校建设名单中,国防科技大学毫无悬念地入选,其共有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位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国防科技大学有4个学科获得“A+”的最好成绩,包括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可以看出,大多都是计算机相关学科,足以见得国防科技大学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实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国防科技大学的实力的确非常强悍,但是招生门槛同样非常之高,成绩好是必须的,其次还要身体素质好,因为这是军事类高校招生的“硬性条件”。好了,今天给大家的分享就是这些,如有更多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一起交流。声明:文字原创,他人切勿抄袭,侵权必究,请自觉维护互联网环境的风清气正!

美食村

国防大学VS国防科技大学,你知道它们的实力和报考方式吗?

这两所院校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院校,这并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它们够低调,我们通过PK的方式来了解它们的实力吧。一、院校性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位于北京海定区(简称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为解放军高级任职教育院校,副战区级,隶属中央军事委员会建制领导,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全军唯一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国防大学本部由主院和研究生院组成。总占地面积2482.5亩。下辖石家庄、上海、南京、西安等各学院、教学区、校区 。编设八大学院。学校教学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备,藏书130万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从这一项目来看,两个看起来很相似的大学,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学,都是军队“2110工程”,但是它们的档次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应该是国防防科技大学完胜。二、学科实力国防大学设置有合同的战役指挥、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国防研究、院校教育管理、军事与政治理论和研究生教育等10余个专业。国防科技大学拥有5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获评A、B类学科数各8个,其中,A+档学科数4个、A档3个,A-档1个;B+档6个、B档2个。A+档学科数列全国高校第11位。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飞行器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三、师资力量国防大学有教授、研究员和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国防科技大学有两院院士28人,博士生导师537人,硕士生导师1494人。看来两学校实力不在同一档次上。四、招收方式看看,你能够报考哪所院校呢?

小宛

中国3大最好的军校,国防科技大学称霸,有你的母校吗?

军校,就是教育和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指挥与技术性人才的地方,里面的学生也被称为国防生或者军校学员。是很多学子们梦寐以求的院校,那么中国最好的军校是哪一个?中国著名的军校有哪些呢?本文为您梳理了中国三大最好军校。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始创于1953年,有着中国最好的军校的称号,因为它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2、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最好的军校之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这是一个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院校,全军综合型大学之一。主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计算机、通信、测绘和信息研究等专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3、空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城西安市区,是以工为主,集法、文、理、军、管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覆盖了空军主要兵种的重要技术学科。是培养空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也是中国最好的军校之一。

若橛株拘

国防科技大学,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2018年10月17日,QS教育集团发布2019金砖国家大学排名公布,国防科技大学排第132名。

黄金周

全国五所理工类大学,清华第一,国防科技大第三,第五引人争议

理工类大学一直都是理科生的最爱选择,大部分比较热门的专业基本都是理工类的专业,对于现在的中国发展而言,理工类专业符合当下的国情发展,理工大学为国家的很多建设提供了优秀人才,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五所理工类大学,排名第一的当之无愧的是清华大学,其次排名第二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三让人意外。0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在世界排名都赫赫有名,排名世界第30名,当之无愧的最强理工类大学。清华大学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中国科技大学也是世界出名的大学,世界200强高校,排名世界132。第二名实至名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大以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4座城市。国防科大不同专业学员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在长沙、南京、武汉、西安、合肥等地内设学院学习。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军事理工类,为国家提供了很多高素质的技术性复合人才,并且基本参与全国高校排名,实力强悍,排名第三,我觉得当之无愧。04、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是著名的七校联合办学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入选高校,同时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全国大学排名第11,所以理工类排名第4,小编觉得也无可厚非。华中科技大学05、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关于第五名的排名比较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些人认为是同济大学,小编认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全国排名18,同济大学同样也是理工类大学强校,全国排名23名,光从排名上略输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不过大学的排名只代表一方面,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你的评论和留言是我发文的动力!

禁猎区

国防科技大学为何如此吃香,过来人这样说

近日,江苏省2020年提前录取本科投档线公布,小编注意到湖南的一所军事类高校在江苏省的录取分数达到历年很多地区985大学的投档线,这所高校就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国防科技大学。江苏省2020年提前录取本科投档线(文科类-军事),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类别为其他专业本一线,选测等级要求为AB+,其中男生最低投档分为372分,女生最低投档分为390分,可以说对于文科专业来说,这个分数可以上到很多地区不错的985高校。江苏省2020年提前录取本科投档线(理科类-军事),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类别为其他专业本一线,选测等级要求为AB+,其中男生最低投档分为384分,女生最低投档分为395分,可以说对于理科专业来说,这个分数更是有很多的选择余地。那是什么驱使这么多高分考生填报国防科技大学的提前批次呢?小编查阅了2020年江苏省内的招生计划,发现国防科技大学在江苏省内的文科类招生仅有4人均为提前批次军事类招生,涉及的专业有外交学(军事情报)(军事指挥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军事情报)、日语(军事外交)这三个专业门类。理科类招生相对富余,为58人。主要涉及的专业都是和军事指挥相关的数学类、物理学、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等军事工程技术问题相关的专业。其实,大部分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同学,无非抱着这两种心态:第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想励志参军报效祖国。第二,学习成绩优秀,本着考军校当军官、上学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津贴等角度考虑,不失为一条不错的人生之路。关于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原因,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九龙滩

计算机科学有23强高校,国防科技大名列前茅,未来前景呢?

已申请原创全网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为,被评为A级的共有23所高校,名列前5的高校依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最强23所高校这种结果可能与我们平时的印象有些差别,比如传统的行业高校——电子科学技术大学类高校并未被列入前5名,进入前10位的电子与信息类行业高校仅有北京邮电大学。相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什么一直处于一流水平?引人关注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是由以学部委员慈云桂教授为首的老一辈计算机专家创建的,该学院1958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66年成立计算机系,1971年成立计算机系兼研究所,1999年成立计算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学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面向国家和军队的战略需求,凝练并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比如,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网络与通信、基础软件、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并行算法、虚拟现实、海量信息处理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还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产生了以天河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所国家重点大学计算机科学形成了多为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一批由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组成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力量。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时,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以“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值得称道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分别于1981年、1984年和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首批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计算机系统结构”首批成为全国两个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学科点之一,2002年和2007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继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认定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内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教育有什么问题吗?不过,近几年,高校关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招生和就业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很多高校招生难度加大,这表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认可度下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难度加大,这就表明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认可度降低。实际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一直是刚性增长的。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前沿性、综合性的特点,使社会对毕业生既要求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更要求毕业生具有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迅速融入到行业中去,较快掌握行业技术的需求,而现有的培养模式显然还未完全适应以上要求。计算机科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又如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各方面的数据都在快速增加。这些庞大的数据,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增加。计算机正在朝着超级计算机的方向快速发展,超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水平在快速提升, 而且逐渐实现了多种处理器的协同工作,提升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深度。鸟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另外,传统的计算机并不具有智能的特点,只可以进行平行的数据处理。但是,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多数据多命令的同时处理和分析。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实现模型的推演,节省时间和成本。智能计算机本身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而且使用起来十分合理,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促进学科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未来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从学科门类看,计算机学科发展结合了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理论工程和应用三者的交汇点。实践证明,实施跨学科发展,有利于在学科边缘创造新的成果,有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北京邮电大学随着统一发展模式对计算机学科迅速发展的难以适应,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校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势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与学校学科特长相融合的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结合行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及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强调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加强计算机与管理"机械"自动化等其他应用学科的结合,突出本学科的特色和背景,通过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差别化培养,这样必然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本文申请原创全网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黄宗

国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区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三所顶级学府,能考上其中一所都是非常优秀的,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三所院校认识模糊,甚至混淆,我给详细介绍如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始建于1958年,以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C9”联盟成员。拥有133个硕士点、98个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22名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理工科重点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131个硕士点、113个博士点、169个博士后流动站、340名专职院士,2014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名额有限,分数线接近清华北大。国防科技大学简介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以培养国防现代化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素有“军中清华”之称,前身是创建于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拥有112个硕士点、69个博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你认为三所大学,谁的实力最强呢?欢迎分享!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若天幸然

军中清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江泽民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飞行器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特色招生“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强化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信息素质和国际视野,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全面、实践创新能力过硬、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任职需要、具有成为驾驭未来战争军事家发展潜质的卓越军事指挥员。通过笔试、面试和测试,综合考核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基础、身体心理素质、军事基本技能、智商情商、表达能力和军人气质作风等,每年从合训类新生中遴选40名左右综合素质优秀的学员进入“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学习。“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配备专用教室、指挥作战模拟训练室、健身房、文体活动室,通过专家组考察遴选配备高水平授课教员,设立特聘教员岗位,在校内外遴选一流教员授课。建立与中国国内外一流军事院校和作战部队联合培养指挥人才机制,开展代职实习、联教联训、实装演练、参观见学、短期培训、中国国外访学、毕业设计等活动。学员具有专业、分流院校选择优先权,单列评功评奖指标,优先保障教学训练条件,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卓越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实施导师组集体指导制度,每个建制班配备包含学业导师、管理干部、政治教员、军事教员、身心健康辅导员的导师组,为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军事体能技能训练、指挥管理能力提升、心理状态调试提供指导。“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优良、军事基础素质良好、理论基础厚实、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具有明显专长,具备国际视野,具有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通过笔试、面试和体能测试,综合考虑献身国防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潜能、数理基础与人文素质、思想方法与思维发展等因素,每年从工程技术类新生中遴选30名左右优秀学员进入“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学习。通过专家组考核为“钱学森创新拓展班”遴选优秀教员,聘请中国国内外、军内外一流专家担任课程教员或学员导师,聘请中国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高水平讲座课程。“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公共基础课程单独开班,实行小班教学。学员享有更多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参加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等的机会,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予以单独考虑,部分学员在第三学年将通过中国国内外跨校联合培养体系选送到中国国内外名校进行联合培养。“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实行全程导师制,每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对学员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指导管理。主要院校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从50年代初建系到现在,形成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布局。目前学院有4个技术类、4个指挥类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科授权点 ,10个博士学科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培养横跨6个一级学科。拥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飞行器设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一级学科。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全国第二名。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由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系、机械电子工程与仪器系于1999年10月合并组建。学院下设自动控制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机电工程系、机电工程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和学员大队。学院现在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三个主要一级学科,均可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十年的积淀,特别是经过“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建设,学院形成了以1个一级学科和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4个湖南省重点学科为主体,7个重点学科专业方向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体系。在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在51个参评单位中排名第10,机械工程在70个参评单位中排名第25,仪器科学与技术在26个参评单位中排名第12。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起步于1958年,196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系,1971年扩建成计算机系兼研究所,1999年成立计算机学院。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微电子与微处理器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并行与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银河计算机工厂。学院从1981年取得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开始,先后建立了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5个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初步形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核心,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的学科布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2002年和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第一和第二;“计算机系统结构”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继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04年6月正式组建,其前身可追溯到1961年8月成立于军事工程学院的原子工程系。主要从事光电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激光陀螺和光纤水听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军用光电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合训)3个本科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声学和水声工程4个硕士授权点,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和声学3个博士授权点,以及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年均培养本科生1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余人,博士研究生40余人。光学工程学科自1981年获军用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军用光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调整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1999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2年、200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4。物理电子学学科和声学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17年招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军用材料的组织成分、成型加工、性能和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新材料研发和武器装备用材料设计、论证、成型加工、评测、试验、维护等研究管理的初步能力。测控技术与仪器: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测控电子与计算机、传感与测量、测试计量、智能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装备测控系统、智能仪器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武器装备测控系统设计、检测与计量、测试与评估、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大气科学: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与军事气象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军事气象预报保障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气象预报保障、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大数据工程:主要学习信息科学、数据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统计学、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与应用等技术,具备数据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一定的数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实施能力以及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导弹工程: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航空宇航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导弹与火箭总体、气动、结构、推进、控制、测控等方面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导弹与火箭论证、总体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初步能力。导航工程: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军用导航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军用导航系统集成应用、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数理、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卫星战场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专门知识,具备综合应用这些知识从事战场环境联合保障以及战场环境信息工程建设、态势分析、信息处理、装备研发、技术攻关的能力。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电磁场与微波、电子材料与器件、电磁兼容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试验评估、模拟训练、作战运用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电子信息工程:学习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雷达、电子战、精确制导、导航与测控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试验评估、模拟训练、作战运用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俄语:主要学习俄语、俄罗斯国情军情、外交学、国际关系、军事情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情报意识,熟练运用俄语进行交流、阅读、翻译、写作,具备从事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仿真工程:主要学习仿真系列、控制系列、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系列、数理与力学等系列课程,接受课程实验实践及选修实践环节锻炼,具有对作战仿真系统、武器装备仿真系统和训练仿真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与运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气动分析与设计、飞行器推进技术等基本原理,了解航天与导弹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具备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推进、结构等方面研究和管理的初步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主要学习领导管理、统计决策、体系工程、建模优化、综合保障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军队建设和管理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联合作战保障中的装备管理、人员管理、后勤管理、训练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光电探测、光电信息处理、光通信、光存储、光电显示及光电信息应用等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国防军事领域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维护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组织指挥能力。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主要学习英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战略、国际法、涉外事务、军事情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国际战略形势、国家对外政策、世界各国国情军情以及国家、地域间的交往活动,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情报搜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情报意识以及高水平的英语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军事调研、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海洋技术:主要学习数学、物理、海洋科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海洋调查、海洋探测、海洋声学、海洋遥感、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等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熟悉复杂海战场环境,具有信息化海上联合作战海战场环境保障能力以及从事海洋调查、装备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核工程与核技术: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等系列基础课程以及反应堆原理、核武器物理与效应、核辐射探测技术等专业课程,掌握核武器、核动力等基本原理和核辐射与探测、核装置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国防尖端科学研究、生产试验、装备使用、维护以及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机械工程: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机械基础、机电测控、装备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与装备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武器装备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装备综合保障、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维护与管理、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军事海洋学:主要学习高等数学、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学与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海洋环境要素分析与军事海洋环境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军事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空间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数学、航空宇航、力学、控制及信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空间任务分析与规划、航天器总体设计、航天器飞行控制、卫星信息获取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军事航天领域从事航天装备论证、研究设计、运行控制、训练使用、维护保障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雷达工程: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雷达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雷达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目标工程:主要学习运筹、系统工程、指挥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系列课程,初步掌握目标数据处理、综合分析、优化选择、毁伤预测和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与集成、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软件工程: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软件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定义、开发、部署、维护、保障、管理、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主要学习分析、代数、优化等系列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掌握数学建模、高效仿真和计算、数据分析处理、运筹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教学、任务规划、计算分析、数据处理、密码编码、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通信工程:学习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新体制传输技术、认知与协同网络、软件无线电、抗干扰通信以及新型军事通信装备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训练组织、使用维护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外交学:主要学习英语、外交学、当代中国外交、军事外交、军事情报、国际关系、涉外事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国际事务、中国外交和国家对外政策,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军事合作、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情报意识以及高水平的英语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网电指挥与工程: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电指挥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网电指挥与工程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作战指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网电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管理、战法研究、作战指挥等工作的初步能力。网络工程: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军用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具备军用网络设计、开发、管理与安全维护、关键技术研发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网络空间安全:主要学习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数学、信息科学、法律、管理及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安全、应用安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工程实现、装备应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无人系统工程: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智能感知、自主控制、通信与测控、指挥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无人系统分析与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无人系统运用与指挥控制、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无人装备工程: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装备设计、武器装备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无人装备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典型无人装备集成应用、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物理学: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学和理论物理等系列课程,通过认识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应用力、热、光、电、磁等知识指导设计、试验、评估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教学、装备试验设计、仪器检测评估、使用维护以及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物联网工程: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物理对象及其信息化、数据采集与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应用系统集成与优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物联网需求分析、应用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信息安全: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网络通信和密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密码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需求分析、防护体系设计、应用开发以及安全保密管理、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信息对抗技术: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对抗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信息对抗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信息工程:学习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处理、电子信息系统装备研发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训练组织、使用维护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应用气象学: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电子技术基础、遥感与遥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战场环境气象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对军事大气探测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大气探测设备使用维护、技术保障、研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应用统计学:主要学习分析、代数等系列基础数学理论知识和统计、优化决策等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学建模、数据统计处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决策以及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运筹与任务规划: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军事运筹、任务规划、联合作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作战运筹、任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联合任务规划、战术任务规划、武器作战任务规划、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侦察情报(军事情报):主要学习军事情报、军事侦察、航天航空侦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情报搜集处理、情报分析整编、声像情报处理、图像情报处理、战场态势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情报意识,具备从事战场图像判读、情报分析整编、军事调研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侦察情报(网电情报分析):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情报侦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侦察情报对抗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作战指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侦察情报对抗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管理、战法研究、作战指挥等工作的初步能力。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主要学习指挥控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指挥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优化与集成等技术,掌握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工程、运筹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指挥信息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具备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顶层设计能力,具备信息化作战策划、组织、实施和战场信息综合管理能力,能够开发、建设、维护指挥信息系统。

蓝桥会

国防科技大学非指挥类考研、考博有什么要求,需要去部队任职么?

这个其实不仅仅针对国防科大的学员,对其他军校的学员一样适用。非指挥类应届毕业当年就可以直接考研的,而指挥类则是需要在部队任职2年以上才可以,而且就分配而言,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员会更倾向于自己所学的技术专业。指挥类则是要先分到基层之后,并且即便考上了研究生,大部分也是分回到原单位!就分配来说,非指挥类读完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之后,分配得会更加有针对性,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会更加匹配。另外,如果研究生毕业级别就是正连上尉,博士生的话是正营少校。因此就非指挥类而言还是争取读研读博会更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医学类的专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便是走技术级别,但有机会也要去部队去看一看,利用代职、蹲点等时机补一补课,不然有些东西你是无法体验得到的,有些工作也难以抓到关键点。本文系百家号“辉斥方遒”原创,如有转载、引用请联系本号。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