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贵州这2所民族类大学,实力雄厚在本地认可度高,却经常被忽视!其道桀驳

贵州这2所民族类大学,实力雄厚在本地认可度高,却经常被忽视!

#贵州#贵州民族类大学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贵州普通类文科理科录取分数线整理出的贵州民族类大学排名,排名第一的是贵州民族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以下是各学校的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1、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学校现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学校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和“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等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研究矩阵。2、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由贵州民族大学申办,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文、法为主,理、工、管、教、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下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管理学院、建筑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以上就是贵州2所民族类大学的详细信息,实力雄厚在本地认可度高,却经常被忽视!

动与过也

贵州民族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贵州民族大学在该校大学城校区足球场举行开学典礼。贵州民族大学在开学典礼现场上“开学第一课”。不少学生穿着民族服装参加开学典礼。10月12日,贵州民族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分别在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和花溪校区举行。“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踏上追逐人生理想的新征程!”开学典礼上,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致辞,希望民大新生以梦为翼,树立远大志向;以善为美,培养仁爱之心;以勤为径,涵养扎实学识;以苦作舟,砥砺坚毅品格。“今天特别开心,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该校旅游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生邹开然说,未来四年,自己将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民大学子。该校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0级研究生许濛说,为了在贵州民大读研究生,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今天,很荣幸能参加开学典礼。未来,他将更加努力,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据了解,该校今年本科新生有5602人、预科生1500人。【来源:贵阳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沉默者

贵州民族大学:深耕民族学多彩沃土

任洁 何春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备受青睐。1951年,贵州民族学院筹建,民族学应运而生。贵州省第一批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0年砥砺前行,民族学成为贵州民族大学名副其实的“龙头学科”。根植于脚下这一方多彩的民族沃土,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绽放出了别样的芬芳。“民族学一定要走向田野,不能在书斋里。”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院长、民族学学科带头人董强说,“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的本科老师、硕士导师、科研团队,寒暑假都会带着学生深入田野做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学的课堂不在校园里,而在田野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现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精通民族政策、通晓民族常识”,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对民族学学子的要求,也是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董强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民族理论来源于民族实践又回到民族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真正是“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永久牌”人才。这一点,在贵民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宋冰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因学生时代到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开展过几次田野调查研究,宋冰与威宁自治县石门乡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宋冰毅然选择到偏远贫困的石门乡工作,担任泉发村党支部书记,誓言“群众不脱贫,我就不脱单!”三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疏通工业路,解决饮水安全,整治乡村环境,发展致富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真正把论文写在了贵州大地上。民族沃土与磁石效应2020年10月22日,一场聘任仪式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郝亚明接过校长王林颁发的特聘教授聘书,加入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把“民族学”作为“塔尖学科”重点打造,冲刺国家一流学科。“要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学科领军人物和标志性成果。”董强说,郝亚明的加入,激活了民族学这池“平静的春水”。“我们聘请他为民族学首席专家。他来了,团队就有了学科领军人物,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看齐的目标。大家现在是铆足了劲,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正是因为这样的“磁石效应”,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频频引凤筑巢。2019至2020两年间,学院先后引进11名博士,其中2人为正高职称教授,10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毕业。2017年,贵州一共拿下了2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其中一项便是贵州民族大学负责的《大数据时代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精准扶贫精准研究》。课题就在这一方热土上“今后,我们将把论文写在三都大地上,积极发挥民历学院人才优势、智库作用,为推动三都自治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12月21日,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当天,由贵州民族大学和三都自治县共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贵州民族大学获批不久的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董强说,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接下来还将在其他10个自治县挂牌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服务地方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8年,黔南州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19年,黔东南州同获此项殊荣。荣誉背后,就有贵民大民族学专家学者作为两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智囊团的辛苦付出。如今,“在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实践、贵州经验、贵州模式”成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主题。下一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汇聚贵民大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专家学者,校地携手,共同为自治县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辩不若默

国内民族大学排名,赶紧来看看有你的学校没有!

中国民族大学有哪些,哪所大学民族类全国排名第一?最新全国民族类院校排名是怎样的?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最新的中国民族大学排名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第一,云南民族大学排名第二,中南民族大学排名第三。1、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SCUEC),学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素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之称的中国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坐落于中国智力最密集地区之一的中国光谷腹地,毗邻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高校。2、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简称:“民大”,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毗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市花溪区“十里河滩”,是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是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2012年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3、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民族高等学校,也是全国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高等学校,由国家民委、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4月实现了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2015年3月由大连民族学院更名为大连民族大学。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大连民族大学。

爱未移

贵州省实力派高校,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升级为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贵州民族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贵州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省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贵州民族学院。1956年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并入。1959年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恢复贵州民族学院建制。2012年升级为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建校标准很高,起步就是一所本科院校,因为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建国初期培养民族干部是建设贵州的重中之重,因为贵州民族大学建校标准备受重视。不过贵州民族大学后来被贵州大学合并了,失去独立建校的机会,这就使得其多学科建设方面缺失,减小了学校的发展空间。而贵州师范大学则很早确定为培养贵州全境基础教育人才的高校,因为这种定位范围是全境,所以无论是政策扶植,还是师资力量都得到有效的扩充,这就为贵州师范大学的后期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发展空间。恢复高考之后,需要大量的基础教育人才,贵州师范大学承担着全省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以获得了更多的优势资源,因此发展更快,从而拉开两所学校的实力差距。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贵州民族大学有3个C类学科上榜,其中最高评级为C级的社会学;贵州师范大学有2个B类学科,6个C类学科,最高评级为B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来看,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更强一些。综合来看,贵州师范大学的实力胜过贵州民族大学很多!

越菊

「天眼聚焦」贵州民族大学:办更高水平的民族高等教育

贵州日报2020年9月6日头版转三版报道9月7日,贵州民族大学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贵州民族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自2014年底举行首次党代会以来,循着大会定下的目标,贵州民族大学以党建为引领,始终突出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不断朝着国内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说,“我们将以第二次党代会为契机,始终坚持立足贵州,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特殊需求,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更高水平的民族高等教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成果丰3826名!这个数据是首次党代会以来,贵州民族大学发展的党员数量。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中)在镇远县了解学校产业扶贫情况过去五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得到洗礼,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正是扎实的党建工作,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特别是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该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与全省60多个市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把教研与实训的课堂延伸到田野、工厂和社区,推动师生走向扶贫扶智、文化建设的第一线。既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也在实践中磨砺培养了大批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与镇远县有关负责人共同为校农合作基地揭牌五年来,贵州民大累计培养2万余名本科生、1500余名硕士生,招收培养109名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民大学生获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53项,获贵州省电子设计竞赛等省部级奖项436项。学生作品获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特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民运会获5个一等奖,实现贵州省历史性突破。科学研究突显民大力量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为民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厚沃土和无限空间。据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介绍,学校先后参与“水书文献、彝族文献、布依族文献”整理,并出版《苗族简史》《布依族简史》《侗族简史》《仡佬族简史》《贵州民族关系史》等大批补白之作。2019年10月,贵州民族大学师生献礼新中国70华诞文艺演出作为全国唯一的“总课题组省级协调组织村级课题组”科研模式创新探索点,贵州民族大学承担并实施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5个子课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量科研经费的支持。据介绍,贵州民大年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1100万元增至2019年的1.62亿元,增幅达1373%,年发放科研奖励从220万元增至1100万元,增幅为426.2%。“以年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6亿元和成功获批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标志,贵州民族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显著增强。”王林说。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风光与此同时,贵州民大不断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单位交流合作,积极探索社会建设与反贫困“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反贫困智库。该智库以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协作,多地区资源整合为主要特点,致力于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以社会建设为基底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路径。“三元融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学科群”入选贵州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民族学、社会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成为区域一流建设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博士项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期验收,硕士点增加至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数据科学、生态学、化学工程、民族医药、民族文化与认知等学科强势崛起,深度融入贵州发展战略需求……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大民族”学科群进一步完善,有力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大民族’学科群的构建,与我们开展的‘三元融合’办学理念密不可分。”王林说,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推动“三元融合”,即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深度融合,把“三元融合”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在该办学思路引领下,贵州民族大学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定位,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目前,作为全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该校“民族学”学科群已形成“本—硕—博”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族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并逐渐形成西南地区民族学一流专家学者矩阵。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风光褚光荣说,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贵州民族大学的贡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岳振 袁航编辑 黄军编审 岳振

恋风

贵州民族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

学校简介:贵州民族大学是在1951年创建,他隶属于贵州省人民政府. 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他是国家民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在有两个校区,大学城校区坐落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贵安新区是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新区。花溪校区坐落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花溪区,贵阳市花溪区山清水秀。大学城校区占地大约2000亩,学校校舍面积大约80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的全日制在校生大约2万人,另外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大约16,000人。自从建校以来,贵州民族大学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的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学校有一只发展趋势良好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大约1200人,其中的正高职称人员大约180人,副高职称大约550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大约820人,有52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硕导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等等近百人。贵州民族大学现在有普通本科专业7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一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项目。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两个,区域一流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一个等等。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研究生工作站6个,区域一流师资团队两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三个等等。学校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民族文化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这些年来学校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大约770项,其中有138项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有三项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有一项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82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大约5600多篇等等。贵州民族大学与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美国,新西兰,荷兰,挪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学术交流后派留学生合作办学教师科研与培训合作,现在学校有来自俄罗斯,美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泰国盟国,孟加拉国,尼泊尔,埃及,立陶宛,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国家的留学生近400多人。近70年来学校一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始终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目前已发展成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等等。学校将继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向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贵州民族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全国各省)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这所学校的全国各省各专业2019录取分数线,后续小编将继续更新其他高校的最新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请关注,如需获取所有高校Excel格式数据,请点击上方的购买连接,或者加关注后私信与我联系。如果有数据不一情况,请以学校官网或相关教育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小编会继续努力,另外祝大家最后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懂得爱

贵州财大、贵州师大、贵州医大or贵州民大,哪所大学贵州排名第二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避暑的最佳场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本科院校,其中贵州大学排名第一毋容置疑,那么排名第二的院校是谁呢?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还是贵州中医药大学。下面我用数据分析一下,看看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样。贵州民族大学,始建于1951年,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民委人文重点社科研究基地1个。贵州财经大学,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贵州医科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中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一体的省属中医药高等学校,于1965年始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贵州师范大学在博士一级学科、硕士一级学科方面领先,贵州中医药大学在重点学科方面领先,贵州财经大学在博士后流动站方面领先。从2020年录取分数线来看,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所以整体上讲,贵州师范大学实力最强,理应排在第二名,贵州财经大学第三名,贵州医科大学第四名,贵州民族大学第五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六名。对于以上分析,你有何见解?欢迎留言发表见解,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加我关注,后续内容更精彩。

鲁褒

贵州民大传媒学院:打造西南地区高校一流新闻传播学科品牌

贵州省第一个新闻传播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全省高校第一家部校共建的新闻传播类学院、全省高校新闻教育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实验中心、全省唯一一个新闻学进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重点名单……从专业诞生至今25年的历史,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锐意进取,坚持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推动内涵式发展,积极为打造西南地区高校一流的新闻传播品牌而努力,成绩斐然,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教学新改:将课堂搬到第一现场  11月20日,冬季的寒冷已显威力,一群“青涩记者”的到访让贵州省博物馆从清早就开始热闹起来,他们兵分六路,在博物馆内进行“信息大搜索”,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不同主题的专题报道。并以独家机会向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做集中采访,过一把“专访瘾”。  这是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18级、2019级学生在授课老师管倩的带领下专程前往省博物馆进行“找新闻”“采新闻”及“新闻报道策划”的实践学习。  类似的教学场景不胜枚举。2018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特殊的“报道者”、贵阳市花冠路花溪湖大桥段和大将山隧道段顶着烈日采访的“新闻人”、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体验的“实习记者”……  将课堂搬到第一现场!这是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实施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之一,通过把学生带到新闻的现场,让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事实证明,亲身体验要比书本来得深刻。每一次实践课都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实践中,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和投入,出来的新闻产品也更加生动和客观。让学生走出教室,逼近新闻,他们才知道脚踩泥土究竟有多重要。”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师管倩说。贵州民大传媒学院教师管倩(左)在贵阳市花冠路施工现场指导学生新闻采写技巧。贵州民大传媒“新闻实验班”学生赴省博物馆开展新闻实践活动。人才新培:“新闻实验班”成效初显  提到“谢六逸新闻实验班”,传媒学院的师生眼睛里马上就有光。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兰东兴说,传媒学院“谢六逸新闻实验班”自2017年设立,从全校范围内遴选30名2016级本科生,以后每年选拔30名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将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下沉到本科。  “我们的‘新闻实验班’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课授课教师来自宣传部门及传媒行业,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以实践为主,并且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在学校的教室之外。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真正把教学搬到‘新闻现场’,让理论与实践‘观照’,不断锤炼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兰东兴说。  “能考入新闻实验班我感到特别幸运,老师们丰富的实战经验转化成了精彩的教学案例,老师讲起来绘声绘色,我们听起来津津有味。一堂生涩的理论课立刻变得有趣了。”2019级新闻实验班学生宗靖然说。  “业界的老师会直接为我们打通实践的平台,带我们去省博物馆做专题报道、到贵州日报中央厨房参观,推荐我们到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等单位实习,让我们真正开眼界、得锻炼。掌握了真本领,就有底气成为一个‘专业记者’。”2018级新闻实验班学生李杰说。  “这是传媒学院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种尝试,成效是明显的。”兰东兴表示。  学生在2018年度推出新闻作品数百篇,2019年夏学期课程作业集结成册。令人更兴奋的是,新闻学本科专业进入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重点名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进入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重点名单。2020年7月,首届“新闻实验班”学生毕业,学生就业(含考研)率达到100%。贵州民大传媒学院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场景。贵州民大传媒学院实验室采访场景。 队伍新引:打造科研核心竞争力  翻开传媒学院优秀校友录,中国民族报社唯一采访过“5.12”汶川特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党的十八大等重大事件的记者李寅,创下“第24届中国十佳纪录片”栏目的央视综合频道《中华民族》栏目制片人韦燕燕,曾获中国新闻奖的贵州日报报刊社黔东南记者站站长熊诚,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中国文化报》贵州采编负责人董金黄,长期坚守新闻一线的央视贵州站记者陈春晓等,一大批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毕业学子,活跃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文化创意等领域,成为骨干力量,以出彩的人生向母校致敬。  莘莘学子,英才济济,背后必有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的“大先生”。  从2014年至今,传媒学院引进资深传媒从业者教师6人,引进国外学历学位教师5人,在职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教师10多人。迄今传媒学院专职教师63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7人、副高职称的教师2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6%;博士17人,在读博士13人,接近50%。“这样的传媒师资,在贵州高校当中是走在前列的。”兰东兴说。  “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这是民大传媒壮大师资队伍的法宝。”兰东兴表示,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是关键。  2014年7月,媒学院成为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第一家与我省高校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荣耀的背后是压力。部校共建以来,全院师生以只争朝夕的不懈劲头,占领一个又一个传媒高地:2014年获批贵州省第一个新闻传播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卓越人才计划项目列入省教育厅名录。2015年,经国家学位办正式批准的新闻与传播专硕、艺术学广播与电视领域专硕正式招生。2017年,申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获得国家学位办批准,2019年正式招生。同一时期,经贵州省委网信办同意成立贵州省网络生态建设研究中心,贵州省广播电视局确立在传媒学院建立全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培训基地,与多彩贵州网共同建立“众望大数据学院”,集全院力量打造“多彩贵州传媒大讲坛”……  兰东兴说,有了这些高规格的平台和资源,就可以形成“以项目为牵引,科研团队抱团出击,同时打造科研梯队,全力提升我院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新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教师科研成果在全省新闻教育系统一直领先。近年来荣获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国家社科项目立项4项、国家艺术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立项3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立项1项、其他省级课题近10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一部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搭建平台的同时,还要为教师谋发展。”兰东兴说,部校共建以来,民大传媒先后推荐4名教师到国外访学,6名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访学。同时,大力开展与媒体‘互聘互挂’。一方面邀请资深媒体人为传媒学院学生授课,为人才培养方案把脉;另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到省内主要新闻单位(部门)挂职学习,以此推动教学和科研高质量发展”。当代先锋网编辑向民大传媒学院学生演示现场智能写稿。2016年7月,2016第七届全球传播论坛在贵阳举行,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为主办单位之一。交叉融合:打造西南高校一流新闻传播学科品牌  从专业诞生至今25年,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见证着传媒业的变迁。当下传媒正在加速转型和裂变,传媒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将不复存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如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融媒体人才?如何找准民大传媒的定位?攸关未来。  兰东兴认为,随着媒体的高度融合,“新闻无学”的理念体现得更加深刻。新闻无学,并不是说新闻没有学问,而是说新闻不能拘泥于某一学科,更应该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实现多学科优势互补,培养智能媒体时代所需要的具有融合跨界能力的高端传媒人才。  民大传媒学院由此形成“三适应,两并重”的办学特色: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民族文化传播发展,文理学科并重,传播技术与社会能力并重。  “在传媒学院,学科交叉是一种常态。”2014年起,挂靠学校的民族学硕士点招收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挂靠社会学硕士点招收传媒社会学学术型硕士、挂靠法学硕士点招收传媒法学学术型硕士,正是民大传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有力举措。  刚刚出炉的《传媒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中提到:适当压缩本科专业,由现在的8个专业调整为5个专业。对此,兰东兴表示,高校传媒学科建设的关键不在专业设置的多少,而在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从媒介形态演变的趋势来看,作为讯息的媒介总是不断迭代更新、融合发展的,因而现有新闻传播类的专业也必然走向更多的交叉和融合。贵州民大传媒学院学子赴2019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开展新闻采访实践活动。融媒体时代,人人皆媒,此时作为民大传媒人,定位在哪里?兰东兴说:“民大传媒学院,姓‘贵’姓‘民’。新时代的民大传媒人,首先应该是时代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此外,更应该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思维、用融媒体手段,要讲述贵州好故事、传播时代好声音。”  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在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成立“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在本科生课程中开设“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专题”,让学生深入了解贵州民族文化,参与贵州民族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研究,成果喜人。由兰东兴主持的《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研究》获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得到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传媒学院师生负责的《“多彩贵州”与贵州形象建构研究》获贵州省“改革开放40年”重大专项招标课题;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研发及产业孵化”系列项目之《贵州仡佬族消费文化民族志》《贵州水族传统思维与论证》纷纷结项,获评优秀。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进入“十四五”时期,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立足贵州,紧盯西南,放眼全国,立下“确保在贵州高校同类学院实力最强,在西南地区同类学院中处于领先,在全国同类学院中有较大影响”的五年目标。   “立德树人初心不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恒在。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将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新发展理念,培养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做好‘贵’字文章,讲好‘民’之故事,在‘守正’与‘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打造西南地区高校一流新闻传播品牌而努力奋斗。”兰东兴如是说。文 | 任洁 何春编辑 王琳编审 杨仪

反因

中国最好的十所民族大学,除了中央民族大学,这所大学排位抢眼

本文从土冲之旅谈起。中国十佳民族大学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中央民族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的985、211和双一流的世界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除中央民族大学外,著名的民族大学有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广西民族大学让我们看看两所民族大学的排名。在2019年中国民族大学软科学排名中,中央民族大学在中国排名第123位,中南民族大学在中国排名第175位。它是中国两所最强大的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和湖北民族大学分别位列全国第229、250、268和295位。他们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分别排名第7至第10位。中国民族大学软科学排名1978年,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同组建的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甲级建设大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全日制在校生16694人,其中研究生5362人,少数民族学生占48.4%。中央民族大学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研究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27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云南民族大学在不同的大学排名中,大学排名仍有较大差距。在中国民族大学校友会排名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93位,入围全国百强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46位,云南民族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67位,在民族大学中排名第二和第三。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分别排名第207、218和238位。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在民族院校中排名第7至第10位。中国民族大学校友会排名中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学校创建于1951年,当时是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校,后来更名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湖北省一流高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联合创办的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学术一级学科硕士点,84个本科点。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价中排名第三。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