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应该怎样高效准备复试?谋稽乎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应该怎样高效准备复试?

年前就想写篇关于古代文学专业复试的经验贴,以给提供大家一个寒假复习的思路和方向,但生怕漏掉要点,始终不敢下笔。现在距离复试大概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通过跟大家的日常交流,对各位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确,因此这个时间来写这篇文章我想大概是最合适的。闲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一、复试到底有多重要?复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考研最悲剧的事:过了初试,却折在复试。有同学可能会感觉:初试花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复试只有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是不是复试不太重要?或者说,学校在最终确定录取名单的时候,是不是主要依照初试分数和本科学校,复试只是一个参考?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上想法纯属想当然。在准备复试之前,我们需要先从观念上理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有何意义。复试之所以会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初试可能解决的导师困惑:学生是否属于高分低能、卷面之外答题人的综合素质、治学态度和处事态度怎样等等。不同于本科大班式教学,硕士阶段我们会进入真正的“导师制”,开始讲究师承关系,尤其是古代文学领域,你是什么治学路数,基本上只要看看导师就七八分明白了。学生从老师那里汲取经验、方法和知识,导师也需要对学生负责。要择取学生,仅仅凭借一纸研究生入学考试答案为依据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复试与其说是一次教育制度规定下的形式,毋宁说是导师的现实需要。回到考试本身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复试:1、逆袭与反逆袭的博弈复试可以造成的分数和名次变动到底能有多大?我举自己2013年考研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当年进入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复试的人数总共有18人,最终确定录取13人。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成绩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的结果是:①初试成绩排名第1的同学,经过复试后变成了第9名!②初试成绩排名第15的357分同学,复试后以第7名被录取!③初试成绩排名第10的366分同学,复试后变成第14名被淘汰!④被录取的第13名同学和被淘汰的第14名同学,最终成绩差为0.18分!⑤初试成绩并列为376的两名同学,复试后名次相差了6位!不难看出,总成绩排名第1的同学与排名第13的同学,总分数仅仅差了6分多而已。而初试成绩完全相同的同学,有的留下了,有的却离开了。因此,复试真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知识战和心理战,打开查询结果的那一刻,每个人的心都是非常紧张的,也许在入学之后你跟舍友面对这样一张表格,会觉得太富戏剧性、回忆很美好,但对被迫离场的人来说,错过了可能就是永远,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会无数次想起曾经的这次遗憾。0.18分,就是两种命运,两种人生。复试就是这样,不要因为初试成绩低,就不敢用尽全力;也不要因为成绩高,就放送警惕。此刻的人生,如此真实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2.1分 > 5分可能大家有的不明白:为什么初试成绩差那么多,最后算下来的差距变得又那么小。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现在的复试权重一般在30%—50%之间,权重高的已经到了70%,而且教育部这几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复试方面更加重视,这个权重只会更高,不会降低。如果复试权重为30%的话,那么: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换句话说,如果复试的权重为50%,意味着初试的5分,才等于复试的1分!如果你比竞争对手初试高了20分,他仅需复试比你高5分,你就有可能落榜!那么问题来了,复试一定要淘汰人吗?不可以全要吗?答案是一定的。即便学校今年原计划招收10人,实际报名5人,且这5人都进入复试环节,也不会都要!因为教育部规定,复试要实行差额复试,且差额复试的比例不低于20%!就是这样残酷,复试注定就是有炮灰的一场战役!3.30天,决定未来3年复试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复习的时间却真的太少!除了河北几所院校在1月份出初试成绩外,2月14日和15日将会有一大批地区和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2月结束之前所有学校都会公布成绩。但是34所院校的面试却安排在3月初,从我们知道初试成绩,到正式踏入复试考场,仅仅只有2周左右时间!34所自划线高校的复试较早,其他学校时间稍显充裕,但最多也不会超过2个月。平均我们有20天—40天左右时间来准备复试,而这,将直接决定未来3年我们是在读研,还是走向别的道路。二、复试该怎样准备?1.战胜自己,也战胜他人在初试的时候,很多人去关注报录比信息,看到报名的人数过多,就不敢再去考了。那时我告诉大家,不要片面关注报录比,因为你的对手仅仅是眼前那张试卷,你能搞定它,就大胆去考。但是到复试环节,这说法就不对了。我要告诉大家,复试的对手,是同时进入复试的其他同学!不可控的因素突然增加了好多,你不知道别人来自什么学校,你不知道别人从哪年开始准备的考研,你不知道别人的基础怎么样,你不知道别人为复试做过哪些努力。还有,你不知道别人是否长得更漂亮。复试不再有一张所有人都一样的试卷,它更灵活。从一个问题,导师会问到另一个相关的问题,由此及彼。也许你看起来不经意的闲聊,都是在考验你的态度、思考力、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导师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一位导师面临的是多位同学,他的选择标准是优中择优,有及格水平,也有优秀水平。你可能觉得,老师问的问题我都答上来了,但是如果别人答得更好,你就很危险了。2.短时间疯狂储备知识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疯狂地去储备知识。不要再被动地等分数下来了,腊月二十六我们开了公开课,对复试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说明,建议大家尽快开始复习。寒假期间甚至正月初一,还有同学在跟我探讨复试的问题。我触动很大,这个世界上,真的不缺少比你优秀又比你努力的人。所以亲爱的,从现在开始,从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刻开始,赶紧准备复试吧。说不定你明天看的哪本书上某个知识点,就会在考场上被问到。3.料事于先,制胜于时讲了态度,我们再来说下方法和技巧。复试相对于初试来说,时间紧,但是考察的面却要广得多、深得多。所以我们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方向地随便抽出一本书就看。那样只会南辕北辙,还会搞得你疲惫不堪、精神紧张,陷入恶性循环。怎样才是好的复习方案呢?还是要从导师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设想你是导师,会喜欢招到什么样的学生,那我们就从哪些方面去准备。下面我进行一下假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是否有道理:①我希望我的学生态度诚恳、治学踏实。所以一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他应该掌握,面试时第一个问题,我会问比较简单的,这样可以判断他是否足够踏实。同时,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切入也不会让学生过分紧张,有利于每个人发挥出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对大家真实水平的判断。比如初试中就考到过的问题,会比较合适。②除了本科阶段的基础外,我想看看他对这个学科和专业的认识,这关系到他以后的态度,如果是急功近利完全为了学位,可能在做研究时敷衍了事。所以我会看看他对他们学校的古代文学研究和我们学校的古代文学研究有多少了解。还有曾经影响过本学科领域的重要人物。③既然是要筛选优秀人才,我需要准备一些能够体现区分度的题目,除了判断知识积累外,还可以再借此机会看一下面对不熟悉问题,大家的真实态度,是否有不懂装懂的情况,这是治学大忌。④除了知识外,这个学生的个人情况我还想了解一下,比如他的家乡、家庭状况、求学动机、未来规划等等。从2013年自己参加完复试后,当时面试的场景一直留在我脑中,我时常去回想和咀嚼当时每一个问题,觉得确实是出自以上一些方面。前几天正好有位同学还问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我在这里一并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问题是:学校导师的论文有很多,要是都看的话肯定看不完,也有很多看不懂,应该怎么办?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选择和引导。选择是说我们应该在自己目前知识结构的层次上去选择一些自己能看懂的论文,看不懂的不要紧,以后读研期间可以慢慢研习,向老师请教。我们可能只需要知道有这一篇论文即可,记住一个论文题目就非常好了,必要时可以显示自己用功之勤。重点看的应该是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初试时填报的方向圈定的一些论文,真在考场上被问到看过的论文,就可以有意识地把老师引导过来,说我看过哪篇哪篇,然后把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观点、你的心得、受到的启发简单地评述一下。这会显得非常好!目标院校老师的论文是一定要看的,但是方法上应该是有重点的看,边看边记,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记下来问题,在面试时把这些疑惑提出来,导师们除了耐心地给你解答,还会觉得你是一个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虚心求教的有心人,一定非常喜欢。这也就是我说的“料事于先”的问题,其实就是一开始多琢磨,确定几个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到时候找准恰当的时机,把话头引导这里来,重点阐述。

生化

汉语言文学大二考研该如何准备?

一、确定考研方向准备考研时首先要确定考研方向,因为不同方向的备考内容不同。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下面来讲一下比较热门的吧。(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代汉语》 王力,中华书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帯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二距离考研还有不少时间,在确定考研方向后,要有针对性地看一下专业所涉及的备考书目,做好基础准备。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院校,根据院校要求看备考书籍。二、勤练笔多写作汉语言文学极为注重写作。大二相对时间比较宽松,闲暇时间不少。要多动笔写作,争取在杂志或期刊上能发表几篇文章,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成为考研复试以及保研的加分项。三、坚持学英语考研英语本就难度大,加之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忽视英语学习,导致英语成为考研的“硬伤”。大二期间一定不能忽视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认真备考,学习一些考研英语的语法、单词,多阅读英语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四、学好专业课专业课是基础,大二期间一定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近几年汉语言文学考研,很多文学院都是大综合(很多院校不管你考哪一类,此专业所有书目都要看)。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学好专业课,早做准备。

新小子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心路历程在宾馆里窝了一下午,手机也玩到没电了。于是关掉无线,想静静地坐在这里写点什么。不觉间,一年了。考研,似乎是一件当你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被昭告的事情。只可惜,我一直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专业课。至于考试,那自然是突击了。大三的那个寒假,是需要下定决心的。而至于选学校、选专业这种事,我觉得自己的兴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我自己而言,因为高考的时候已经和山大失之交臂一次了,这是我心中一直都有的遗憾,那一次也纯是我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当然实力肯定也是不够。所以当面临考研的时候,除了南大、南师之外我好像就没有查过其他学校了,所以选择山大基本就是只过了一下脑子的事情。我想这一次是自己去争取机会,自己去把握,而那时我也并不知道所谓的分数线、报录比这些东西。选择了就去做。考试参考书目很重要,而就是有些人依然会弄错教材。我是清明节那个小假期回学校开始准备的。考文学类,山大《中国文学史》相当重要,所以我是从古代文学和英语开始入手的,那时也很轻松。大概就是早八晚九吧。我想说考研状态是要慢慢进入的,因为这是一件长战线的事情,尤其到后期你将承受的会越来越多。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崩溃大哭是在5月19号,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陆续知道身边越来越多人报考山大,我开始畏惧,甚至身边也有人劝我慎重考虑。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非要坚持山大不可。写到这里,我还想告诫一句,我并不是一种非理智的坚持,尽管我是很感性地做了选择,但我一直都觉得山大是一个我努力之后很有可能达到的学校,而且它的考试内容也比较适合我,因为我真的不太擅长写作……而考研不就应该这样吗,不要那么遥不可及,也不要那么唾手可得,总要够够胳膊吧。起初那段时间,真的多亏了师哥师姐,我一直都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圈子里的人,去接触别人总会不好意思,可是为了考研,你必须主动去联系。好在我联系的师哥师姐都那么好。学习方法是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可是精神支撑却也相当重要。他们给了我太多鼓励。另一方面,因为有所努力,我也开始慢慢相信自己,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来依然哭过、怕过、想放弃过。课时就是因为心里的那股劲儿,却也一直坚持下来了。大四开始,才是压力真正大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拼命,我却恰属于那种不会过于强迫自己的,因为我总认为休息也相当重要。但从那时候起,我不怎么玩手机了,根本不需要强迫。在那个阶段自己自然而然地都是不想玩的。在图书馆,想多学习会;在宿舍,想多睡会觉。我不是太想赘述学习方法,但我必须提醒一点:英语是要一直坚持的,政治不要全信考研班的。对于这种公共课,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你会发现考上山大的人这两门也都不会太差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该想的事,对于刚着手的你们,现在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决心了。这一路走来的感受,用文字是不能说尽的。但这都确实扎根在心里了,而当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会发现坚持也没那么难的。这一年真的很快。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是有同感的,可别不信。山大自然没有那么好考,你自然也是需要很大努力的。如果你像我一样在本科时候不怎么学习、听话的话。而我尽管也有各种崩溃过,但是考研路上所有的所谓的苦,其实在某一刻已变成我的习惯,而也是从那一刻起你就只需要去做就好了。做的过程中,我那时而的获得感让我拥有了信心,尽管也许只是几天甚至一刻。可它却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复习方法整体来看,我的专业课复习过了三遍。下面就文学史和大综合这两门分开来写下。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初试中比例最大的是古代文学,这也是我整个考研的重点。起初我也是有一堆资料的,但都被我放在了一边。我不想第一遍复习就被所谓的重点先入为主。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地过了一遍课本,做到了无遗漏。我学习喜欢写着记忆,于是我就有了这满满两大本子的笔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结合师姐的资料和真题考点去标识重点,其实学到这遍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个判断了。所以特别边角的自己都知道不会考的。这一遍也开始系统化了,按照题目去有意识地整理。第三遍的时候,也就有了这份大纲,我整理出每个专题会考的点,然后会尝试着在旁边会议答题要点。说到这,我要说我不太喜欢背书,对我而言,记忆就是不断地看书和写,但是重要的题我还是会背的。因为古代文学内容颇多,所以系统化最重要,规律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再到后期,我开始背我所认为的重点,导致我没有最后过一遍课本,这是我犯的一个错。因为上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略傻眼,它是有考去年的题的。但这在后期被我直接过了,这是一个教训,望汲取。现当代的话,我复习略匆忙。暑假的时候,我以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主,这也就是我的现当代笔记的底本了。这本看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后来我看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实在太厚了。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看了,并进行了补充。现当代我从来没有背过书,就是结合着师姐的那份资料然后去翻看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因为现当代在初试中比例毕竟小,但通过今年考题也会发现似乎不按常规了。像翠姨是谁,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可是当你系统地整理过现当代之后,还是有话可以蒙的。这也可以看出现当代的容易之处。后来当代时间更匆忙了,甚至我都没有看孔本,主要结合师姐的资料重点看了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相信我,永远不要试图押题,把知识掌握好才是王道。像有部作品,也许并没看过,可是知道他是哪个作家的,哪个流派的,不一样有话说吗?大综合,我是9、10月份才开始的,文艺学可以提前翻翻课本的,毕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可以在学古代累了的时候看看,有个印象。文艺学的复习我是以课后题为主,通过我的笔记你也会发现我是按课后题来整理的。这点想小小抱歉一下,后期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后面的答案只有大纲了。第三遍的时候我结合真题可以做到大概判断出要考什么了。这也就是我加星号的部分了。此时,我开始画大纲,然后尝试回忆答题要点。这门课只要理解了就好说,摆上答题要点然后写自己的理解。语言学对我而言是最容易的一门课了。很奇怪就是学起来莫名的上劲,而且大三上学期也刚学过,但葛本的这个容易太多了。你会发现课本本身就很有条理,于是我是以课后题为主,整理的笔记。关于这门课,就做笔记时看了书,后来都是直接背的自己整理的笔记。你会发现,这门课很有特点:重点内容考了一遍之后还会重复去考。大概就是这样吧,多有不到之处。如有疑问,尽可问我就好了。课本和真题是最好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是用作你补充用的。考研没有捷径,努力后的收获才是王道。我不是一个多优秀的人,无数次想放弃却也坚持到了最后。所以,加油~愿你成功!

伦勃朗

知识点最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学姐考研经验

在考研复习期间,从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帖中获益良多,在此也写一篇作为一种传承,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启迪。先简介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跨专业报考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此我想对有志于跨专业报考古代文学的师弟师妹们说,如果真的喜欢就去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我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从7月开始正式复习,经过半年的努力初试取得了391分。当然我的政治和英语的基础还算可以,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专业课的复习。人大大概从10年开始以中国文学基础、语言学综合两门大综合的形式进行考察,但是去年改成了考察中国文学基础和中国文学史的单独考察。中国文学基础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文论,中国文学史则主要考察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一、所用教材人大是不提供参考书的,因此我采用的书目是在网上查找的基础上参考了师兄师姐的意见。①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教出版社 红皮(也看了一遍游国恩的版本,但是基本没记住)②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北大出版社 白皮(也有师姐推荐绿皮高教社程光炜的,但我知道的时候因为已经十月了所以没有更换)③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大出版社 黄皮④ 外国文学史 黄晋凯 人大出版社 大本(人大本科上课用的是郑克鲁的两册本,同样由于知道的时间太晚没有更换)⑤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 张少康 北大出版社 蓝皮⑥ 文学理论 童庆炳 高教出版社 红皮⑦ 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教出版社 红皮(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由于又厚又难啃看了很久,最后基本什么都没记住……)⑧ 亚非文学 人大出版社 花皮(浏览,约等于没看)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教材的版本并不重要,其实知识都是固定的,即使体系或观点有所不同,以前几年的考察情况来看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重点在于吃透所选定的教材,读三本不同的书不如同一本书读三遍。当然,我是由于时间不足基础全无只能抓紧吃透一种,大家在时间精力充足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有所扩展,特别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二、大致复习流程从大体上说,我算进行了四轮复习。7月到8月中旬是第一轮,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了一遍,由于是跨专业,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这遍看起来只能形成粗略的了解。在看的过程中,我会先看一遍,等到看完一节再从头把这一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都用笔画出来,关键词圈出来。同时我比较注意教材的行文逻辑,会把最关键的词用记号笔画出来,这样以后再看对每个章节讲了什么扫一眼就会一目了然。顺便提一句,其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西方文论史,而且看着很头疼,由于后来没有再看过,基本什么都没记住,考试的时候其实也没有用到这本书的知识。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自己的信心和毅力,之后再看任何一本书都有曾经沧海的感觉。8月下旬和9月上旬算是一二轮之间的过渡吧,对第二轮如何复习比较迷茫耽误了一些时间,再加上学校开学等事宜,基本没什么进展。9月中旬和10月正月、11月初的几天算是第二轮。这一轮用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在整理笔记,以中国文学史为例,看一章书要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整理笔记却要同样乃至1.5倍的时间。我整理的主要是框架式的笔记,列出最主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都写成了大括号的形式。相比之下,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整体的掌握,可漏点而不可漏面,提到一个朝代就可以清晰地列举出主要的人物,给出一个文学现象就要明确地写出它最重要的几个点。主要依据的是教材的章节构建的知识体系,基本都只看加写了一遍,只有中国文学史因为单独考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整理了两遍,根据教材的体系按朝代整理了一遍,又把四本教材放在一起自己根据文体整理了一遍;文学理论因为实在不熟悉和不喜欢,在整理完了整本书之后,又以最最简洁的方式看着自己的笔记整理出了最基本的框架。11月到12月上旬是第三轮,出于求快的考虑,再加上是跨专业的原因不知道怎么答题,所以选择了这套把知识点整理成答案形式的资料。当然,由于有几科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期间状态并不太好,有好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谈得高兴了就一晚上没有学习,所以这一轮推进得比想象中慢了不少。12月中旬进入了第四轮也就是最后一轮的复习。这一轮我选择回归教材,同时对真题再一次地进行了研究,对最容易考察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关注。在此期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调整作息,原来每天将近八点起床到现在七点强制起床,甚至采用了父母电话叫早的方式。三、公共课政治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可以说成绩出来之后比想象中还要不好,实在没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说,在此就主要谈一下教训吧。其实我这两门课的基础还算可以,英语六级570+,政治在没有看过大纲裸考的情况下做14、15年的真题选择都扣了15分,因此原本的期待都是80+,没想到成绩出来都不到70。最根本的原因肯定还是投入不够,常常每天制定好计划都会完不成,而面临完不成的情况都会先力保专业课的任务,自然就牺牲了英语,导致英语经常出现一周可能就一两天看过英语的情况。政治虽然基本每天都看没怎么断过,但是一直没有花时间背诵记忆,只停留在看看大纲做做选择的程度,大题几乎都没写过。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没有好好休息。考试前一天从近乎郊外的校区折腾到市中心的宾馆,再加上住宾馆、看考场,状态非常不好,下午五点多睡了一觉缓解了头疼,但实际整个人的精神都不是上佳。第二天就考试了才发现自己的大题都没有背过,肖四这样的模拟还一套都没做,因此七点多吃完饭回来就开始背肖四的大题,背到一点多挺不住了睡觉,第二天五点起来接着背,更悲催的是如此背的肖四今年大题押得并不准。政治大题由于之前没有写过,时间分配非常不合理,第一道题用的时间几乎是后面两三道题加起来的时间。同时英语小作文考了通知,而我写的通知格式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有三个多小时的睡眠导致考政治的时候非常简单的题都反应不过来,下午考英语做阅读的时候觉得脑子是不转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靠平时的努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临时抱佛脚抱住的可能是马蹄。关于考研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考前熬夜背题,希望各位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四、关于答题方法非常惭愧地说,考场上是我第一遍答专业课的题,文学综合122分、中国文学史专业课131分算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在于答题时间的分配。由于今年是第一年改革,在考场上才能知道考察的题型。我在答题之前先浏览了一下题型分布,制定出每道题大概的答题时间,最后基本上是踩在最后一分钟答完的,而且每道题的时间分配得都很均匀。比如中国文学史最后有一道50分的论述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我就留了一个小时,本以为时间会多,结果最后是刚好够用的。虽然复习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写过题目,但是我大概总结了一些答题的套路。比如针对某个文学现象的名词解释,就要把它产生的朝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受谁影响又影响了谁等等(并不是很全,大家还要依据参考答案自己对照总结)。等到简答或者论述等大题,可以把当时的朝代背景和文学背景先答上作为第一自然段,会比较加分。另外要注意这个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即上承了什么下启了什么。对于文学史的几个学科,不论中外古今,尤其是单独考察的中国文学史,都要把握朝代和文体两条脉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真题的把握,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做到完全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去年人大考了话本的名词解释,我觉得肯定今年不会考重复的题就没有重视,结果没想到今年有又出了这个名词解释。今年之所以初试分数都偏高的原因之一,应该是文学综合的简答可以八选四。不过希望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有选择就可以放弃一些不太好掌握的知识,毕竟无法确定明年是否会再有改动。还想说的两点是,首先,人大从来不会避忌重点,越大的点越要掌握扎实,像今年文学综合和中国文学史都考了古文运动。第二,考过的题非但不能从复习范围中排除,反而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因为人大常常出重复过的题。通过真题来把握考查重点,比如外国文学就很爱考察某某主义这种,比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都考过;现代文学就很喜欢考察社团,像创造社和今年考了的新月派。大综合从10年开始所有题都要掌握,09年之前的其他科目了解就好,但是古代文学的题都要会。最好把真题做一个统计,每个学科最爱考察的方式、知识点、详细程度等,在后期开始看每一章前可以先找到对应的真题。不知道本专业的同学是否会存在不太会答题的情况,像我一开始是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答题的。所以后期看了齐鲁书社出版的一系列考研真题,书中有参考答案可以借鉴,另外也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学校的考查重点。五、其他最后补充一些非知识性的吧。考研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过程,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早上开始学习之前我都会列一个简单的计划,大概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基本按照这个来执行。我基本每天七点多起,九点开始学习,不到11:30吃午饭。中午会午睡一下,看一些作品选或者做耗时比较短的任务,比如一往文学的古代文学终极笔记就是用几个中午睡前的时间看完的。顺便提一句,我觉得躺在椅子上睡的睡眠质量要比趴在桌子上高很多。大概两点左右开始复习,到五点多晚饭。晚上七点回来看书到十点图书馆关门。其实算下来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多,上面列的时间常常都达不到,只是保证在学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每周至少要保证休息大半天。我常常在去吃饭的路上默默回想刚才的半天都看了什么,如果有遗忘吃完饭回去再看一下。也希望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能由于真的对古代文学很感兴趣,所以复习过程虽然辛苦我却并不觉得枯燥。同时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时常和他们打打电话也会觉得很幸福。很幸运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常常一起谈天说地心情特别放松,常常是笑着在复习;同住的同学也很体谅我,考研过程中还获得了几位师姐和人大文学院本科的几位同学的不少帮助,可以说复习的这半年我有非常良好的心态和心情,这也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吧。还有就是一定要加强锻炼,我在考前的二十多天感冒了一次,导致之后的一周状态都不太好,真的是挺着急的。最后说几点我觉得做得很不够的地方吧,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加强这些。首先是作品选,我看的特别少,不论从应试还是真正学习文学的角度讲,都应该重视对作品的阅读。其次,政治英语专业课都要保持感觉,每天都看一些,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也没关系。最后就是考前不要熬夜,一定要休息好。现在想来其实考研的时光还是很美好的,那样心无杂念只要学习的日子很纯粹,而且学习是一件只要付出了就能有所收获的事。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好好利用并且享受这段时间,提前祝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考取理想的学校!

穿越侠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代码是05010,是隶属于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毕业后算是文学类学术型硕士。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是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和政治两门课程,各占100分;另2门专业课分值各150分,考试科目根据报考学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下面列举几所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科目。1、南开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2、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外文学基础、文学评论写作;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基础。3、东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4、河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理论、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与文论。5、吉林大学:初试科目: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从上面可以看出,通常每所学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的考察科目也差别较大,具体请查询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参考书目来有针对性复习。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评估结果为:A+: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想要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建议报考以上高校,基本是综合类大学以及师范类大学,而且都是985、211名校,硕士毕业后应该会有很强的古代文学功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学研究创作都会游刃有余。

北使齐鲁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备考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总结

我在大学期间拿过国家奖学金,去年考研成绩初试第九,复试第十,专业课成绩和前三基本相同。我辅导的一位考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十分喜欢古代文学,自己平时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少,看的作品也比较多,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是个勤奋又有天分的同学。和她学习交流的过程特别的愉快,我们作为朋友交流一些想法,梳理知识脉络,复习重难点等等。虽然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但作为朋友,今后的问题我们还会一起解决。开学以后,南师大的一手资料、消息、导师情况、后续的成绩、复试,当然也会尽量帮忙。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同学选择我,这个过程也让我加深了对文学史的学习和理解。下面主要说一下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大家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爱好古代文学,对诗词很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能创作,就对文学史不以为然;或者也有一些同学看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对某一作家或某一类作品非常熟悉,就看轻文学史的考试。这些素养确实对专业课二有好处,但是对专业课一就不尽然了。尤其是这两年南师大的题目越来越细致,选择题的比重很大,一题5分的单选,很能拉开差距,不少同学在这里失分严重。就去年而言,大题也是出了一个看似冷门的内容。所以专业课一就要求考生对文学史整体的把握,文学史4本书(我推荐袁版,理由下文有提到)很厚,能够有重点的全面高效掌握还是不容易的。所以各位同学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首先,根据南师大的题目的特殊性——出题非常细致,细枝末节的东西也常常考到,所以要求大家务必掌握细节。可是说实话,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细节里也是有主次的,掌握其中的重点就可以节省时间,高效率的复习,这样也会为公共课腾出时间,尤其是英语,你懂的。平时上古代文学课没有认真记笔记,古代文学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对于细节里重点的把握就比较困难了,而这正是南师大的出题关键。就算有笔记的同学,对照笔记也是比较耗时的,因为我当初也有这样的想法,太浪费时间才放弃。不过好在我的古代文学考试每学期没有低于95分(无论简单还是困难),专业课基础比较扎实,所以细节里重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这样下来节省不少时间,也更有成效。其次,同学们不清楚如何答题,或者说大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全面、脉络不清晰。不少同学在备考的时候都不大愿意使用袁版,说材料零碎、表述花哨、不方便记忆等等。可是也只有这样的大容量才能补充全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有文采的表述才能提高你的表达能力,不然大家都列条款一样用干瘪的语言答题,你的优势何在?大家需要的只是理清条理,看透这套书。作为过来人,翻过至少5遍文学史,可以说这部文学史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我根据每节下的关键词以及自身的文学史基础,做了详细的脉络梳理。每个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我都进行了规律化的、清晰全面的整理,并且用了一些小方法减轻记忆的负担,当然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得了。确实,良好的学习方法加上文学史的坚实基础还是帮了我不少忙的。我有意根据袁版文学史整理一套题库,可是个人原因再加上材料很多难以快速成型,希望目前和我一起交流学习的这位同学通过这样的高效复习,无论在专业课还是在公共课占有一定的优势。最后说一下专业课二的问题,我一直是主张用袁版文学史以求一箭双雕的效果的。我在辅导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作家经历、作品当做写作素材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交流如何用,一般又会如何考。尤其是一些评论性强又生动深刻的语句更是会指出,希望大家理解、记忆,以便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套书解决两科的问题,所以还是推荐大家用袁版啦。可能有些问题我一时也没能想起或者表述的不全面,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希望大家抓紧在暑假的这段时间把文学史梳理好,这样9月以后才能轻松背诵记忆。

行气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

招生院系:文学院招生专业:050105中国古代文学招生人数:7研究方向: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近代文学06文学之跨学科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④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备考经验英语确实是备考当中的一道难关,近几年的英语考查难度基本持平。对于英语的复习,单词一定是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单词的基本功,一切技巧都是无用的。市面上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单词书,其实大同小异,我用的是朱伟恋恋有词,建议大家熟练掌握一本即可。真题我推荐张剑的20年真题,真题一定要反复做,不用做模拟题,但并不是要机械的背真题答案,而是要弄清楚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错,这样才会有提升。阅读方面如果有问题可以看看唐迟视频课,个人觉得收获颇丰。从考前40天到1个月大家就可以开始准备作文了,英语作文背诵真题答案就可以了,同时也不能忽视笔上功夫。至于长难句还有其它专项训练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练习。政治在7-9月需要打好基础,至少听过一遍课,推荐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练习可以用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精讲精练或者核心考案二选一即可,在十一前至少过完一遍1000题。10-12月进行第二遍1000题,到10月每天学习在2-3小时或以上,到时各个冲刺押题就会上市,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二选一即可,肖四肖八必买,建议买徐8做一下选择,客观题上才是能拉分的关键;课程推荐那种主观大题答题技巧课,同时背冲刺押题的主观题,考场拉不开分。专业课参考书推荐《中国文学史》上下两册 袁世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孔范今《中国当代文学史 》王庆生《语言学概论》 葛本仪《文艺学通论》王汶成等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题库》《古代文学史考研参考书》齐鲁书社资料:《新祥旭考研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辅导班讲义》山大专业课考文学史和语言文学,从山大历年的真题来看,出的题目总体上比较常规,而且具有很浓的山大特色。古代文学史的题型分为两类:简答和论述;现当代一般有三道题,真题重复率比较高,所以要重视真题,我在考研文库找了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做了几遍。除了基本的参考书,还要阅读作品、了解文学概念和常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同时要注意梳理文学史整体的发展脉络,各时期的创作特色以及每种文体的发展演变。语言文学的复习相对要轻松一些。文艺学的题型有三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文艺学的名词解释有两个。关于简答和论述,文艺学和语言学的题目基本上不会超出课后思考题的范围。在答题时应注重举例。复习的时候要注意梳理结构脉络,如文艺学的四板块结构,对课本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要熟悉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比如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语言学是最容易复习的一科,真题重复率比较高。结合真题和课后题梳理背诵笔记即可。

剧场前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18考研学姐深度长文分享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18考研学姐深度长文分享我们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考霸教育集团命题研究办公室杨老师赠言我是18考研党。现在距离考研结束已经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其实,考完研的第二天我就想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下来。不巧的是,考完之后就感冒了,中间出去玩了一次,又重感了。今天才感觉好了很多。对于这一年,我有太多话想说,我不想说这叫经验,这应该是我出师不利的教训。我希望能帮到你们。我是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的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的文学院考试是考同一套试题的,要考文学综合和语言综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是不给出具体参考书目的。大家百度就能搜到,我也不想直接告诉大家。信息收集能力大家都有的,不做伸手党,学会自己收集信息。往年报录比,都可以在网上搜到,真题的话我用的是考霸教育出版的《2000年~2018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真题解析》,比较全面,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这些信息有一部分都是我自己找的,但网上的真题多是回忆版的,我找一个陕西师范大学的文学院学长,上来第一句就问要怎么准备考研,差点把他给问蒙了!哈哈~不过他还是帮我很多,因为陕师大文学院考研真题有很大几率重复吗,但是考霸教育出版的这套《2000年~2018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真题解析》老是缺货,我就让他帮我找了一套,真的是很热心的学长!点赞点赞~不过我觉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采集汇总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是我们必备的能力。二是,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没有必要把别人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很小儿科的问题上。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我在考研过程中的教训。首先,是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开始时间的问题。看到19考研现在就已经开始了,稍微有点担心。一鼓作气,都是再而衰,三而竭的。如果,现在就是倒计时了,全力以赴地准备考研,那么复习到后期,就很疲惫了。呈现的状态就是,拿起书,看到一个知识点觉得自己对这个知识点了如指掌就匆匆掠过。到了考场上拿到试卷的时候,只是觉得题目很熟悉,可是具体的知识就记不清楚了。我今年就是这样的,觉得很遗憾。希望大家现在仅仅是在手机信息,就像在大海中划船一样,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方向找准,以及把必备的工具准备好。这个寒假也希望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度过,不要让考研这件事束缚了你。七月之前把所有的书看几遍,八月份甚至九月再背诵也不迟。其次,不要把考研这件事看得太重~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如果把考研看得太重,把考研当做你2018年生活中的全部,那么你的心理状态就会在持续紧张的一种状态。一旦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你去完成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排斥,从而会消极怠慢一些事情。大四的上学期还是有课的,在专业课上看考研书目,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疯狂背书,这真的是得不偿失的。真的,大家的专业课在考研的过程中都是很有用的。老师的点播,比自己看书有效得多。最重要的是,每天看一点专业课对于思维的连贯性是很有用的。到了期末疯狂背书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时间看专业课的。我就是在大四上学期的西方文论上看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的时候,西方文论本身又难理解,我又没有听过课,用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准备好这门考试,考研的科目也没有来得及看。希望大家要重视考研,但是不要把考研看得太重。在这个长跑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去完成作业,还可以论文开题的,还可以去看长篇小说。我在考研的时候别的事都没弄好,但是看了好几篇长篇小说,《子夜》、《四世同堂》等都是在考研的时候看完的。还有一个小的tip,看书不要发朋友圈。对着书的封面或者书中的精彩段落拍下来,告诉大家你在看书。其实,这样你的看书速度反而会放慢。你可能会有心理期待,别人给你的点赞或者评论,甚至想要朋友跟你讨论一下书中的情节。这些都会让你分心,以至于看不下去。然后,处理好和父母、和恋人的感情问题。如果和父母有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在学校考研,少打电话就可以了。重点是和恋人,我关注的一个考研博主,她男朋友在十二月份出轨了。这个博主还是二战,心理素质得有多强才能继续坚持下去。当时特别担心这个小姐姐,但好在小姐姐坚持复习,考试。即使没有这种极端的事情,情侣之间的吵架真的很浪费时间和精力。具体情况就参考一下身边人就行了。希望大家的精力不要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再者,就是坚持考研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去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考试的时候,考场里真的很多不来考试的。既然已经决定了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路上很黑,你也满身伤痕,但是还是要披荆斩棘地走下去。因为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你要到达的地方是你梦寐以求的地方。学习的时候也不能碰手机,也不担心玩手机问题了。最后,我觉得考研这个过程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看书更加有逻辑性了,拖延症慢慢地在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增加。在这段路程中你会犯错,你要接纳自己的错误,然后慢慢改正,那就是你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在考研这个过程中成长!

帝王之功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备考经验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备考经验我的大学本科并不是这个专业,但是出于对古典文学的喜爱,我决定跨考,而且我很喜欢天津这个城市,于是把学校定在了南开。由于是跨考,我的阅读量比较小,导致我一站复试被刷,与南开擦肩而过,但是我并不甘心,于是决定二战继续选择南开的古典古代文学,这样我就比别人多出了一年的经验与时间。我在鹿鸣考研论坛上得到了很多帮助,也分享了很多经验,大家可以登录鹿鸣考研看一看。决定了报考南开后,首先就是买全参考书目。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帖子都讲过。关于购书渠道,你可以直接买新书,可以从学长学姐处购买,也可以从旧书网上买(比如孔夫子旧书网,我的很多书都是在这里买的,有的很便宜)关于报录比的信息,网上都有。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不是很重视,因为我觉得不管招几个人,那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接下来,关于具体的专业课复习,以前的前辈们讲过很多,我打算换个角度。很多人都是决定考研后,直接抱着一大堆参考书一本一本啃,但是看完了,脑袋里好像还是什么都没装进去。所以今天我侧重讲一些复习的技巧和思维 ,我只谈一些我的做法,仅供各位参考。下面是南开中国古代文学的招生目录和文学院计划招生人数。1、搜集近11年的真题,分类汇总。分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综合性题目。各个部分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两大类,在每一道题的后面我也会标记上考的年份,比如沉郁顿挫(2011 2017),常州词派(2011 12)年份完整者是古代文学,不全者表示是文学基础上出的题目。这样做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帮助你很快掌握考察的重点,看书时,看到这些出题点时便会引起自己的注意,加深印象。当然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必须全面,所有的内容都要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你窥测到一些出题规律,比如今年我的明清文论方面根本没有时间复习了,但是通过分析真题的题目以及出题年份,我发现李渔 金圣叹 李贽三个人特别重要,所以我就着重复习了这三位,而且金圣叹是11年的题目,所以我认为重复出题的可能性很大,于是考前一天重点复习了一下,结果考场上就遇到了。2、看目录。开始看书时,不要直接把书翻到第一章的第一页,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而是先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比如第一章大致要阐述的是哪些内容,然后再去具体的看。这样看下来,相对会更有条理有系统,效率也会更高。这样随便拎出一个知识点,你都会在脑海中立即找到它的位置。3、联系和比较的思维。很多知识点并不是绝对割裂的,不能孤立的看每一个知识点。比如关于《诗经》和《楚辞》的比较,《史记》和《汉书》的比较,《桃花扇》和《长生殿》的比较,《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比较,李逵和宋江的比较,李煜和李清照的比较,柳永和周邦彦的比较,李煜和纳兰的比较等等。尤其是复习到明清小说时,南开教材几乎都讲到了结构问题,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有叙事角度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单独掌握每一个小说的艺术特点还有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比如从三国到水浒到西游记,到金瓶梅,再到儒林外史,红楼梦,各个方面都是如何变化的。还有现当代中喜欢考的女性问题,就可以把同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4、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经过分析,我发现南开有些真题会选择一个大问题中的一个小点作为考题。比如《史记》人物塑造艺术,它会择取其中的“互见”法,试想如果我们只记住宏观的人物塑造,在面对这样一个小问题进行论述时,不免会捉襟见肘,所以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微观的方面,关于互见法至少要记两个例子,才能在单独出题时,答题不过于单薄。再比如,关于今年的简答题“唐宋派”,往年出题时,只是作为名词解释,但是我在复习时,注意到它可能作为一道大题。因为唐宋派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归有光”,他的散文很可能会单独出题,结果考试的时候不出所料。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我就不再一一举例。5、记笔记。记笔记是一个挺浩大的工程,但是不要抄书,那样没有意义,前期会很辛苦,但是后面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你会省时省力,事半功倍。6、博观。平常可以多看点书,不局限于教材,我在初试的时候,除了教材,看了别的文学史,同时把叶嘉莹先生诗词系列的著作基本上都进行阅读,也会看一些其他的名家著作,后来答题的时候也很有帮助,我考试的答案根据平常的阅读,自己个人的发挥也很多,并不局限于课本。这一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7、勤于温习。每天睡觉前把白天看的内容温习一遍,这是前期。到了后期背诵的时候,到了第二天早上,把前一天背诵的东西快速的过一遍,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仁义多责

零基础跨专业的我,是怎样考上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的?

早就有心写一篇关于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经验,但一直未动笔。除了时间紧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怕自己的如果有纰漏会影响到后来人的复习。直到2015年考研结束,跟我有过交流的一些学弟学妹们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初试成绩以后,我才下定决心把这早应该完成的文字码出来,想来此时也真正是到了不吐不快的最好时机。如果写出来的东西能对大家有帮助,就再好不过了。一、资料的选择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一定会关注到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是招生简章,二是招生目录,三是考试大纲,四是参考书目,五是专业课资料。鉴于有部分同学刚刚开始准备考研,对其中的门门路路还不是特别熟悉,我在这里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已经熟悉流程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部分。所谓招生简章,往往在考试当年的后半年才会发布,因此我们参考的一般是前一年的。比如今年是2017年考研,那么在开始阶段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2016年的招生简章了。简章里文字密密麻麻、令人头疼,但是重要的信息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往往有同学会问到一些比如招生计划,今年打算招多少人(配合招生目录来看)、报名条件、学制是几年、用不用交学费等这样的基本问题,这里面都有交代,浏览一下即可。我在这里想要重点强调的是考试大纲的重要性。2015年古代文学专业的考题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往年年年必考的作者书目题目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南史·文学传论》中的一段话,要求结合材料谈看法。很多人一上去就懵了,不仅在这道题上失分严重,更影响了后面整张试卷的答题状态。其实,今年的专业课考试大纲中,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知识(能力)”这一部分的题型进行了特别说明。指出要么是给出10部古代文学常用的文献,要求写出各自的作者及其朝代;要么是给出一段古典文献原文,要求考生回答问题。如果注意到这个新的说明文件,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准备,从而在这道总分为20分的题目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正是因为每年的大纲内容基本不变,所以导致大家对它比较漠视,希望在今后的复习中大家能够匀出适当的时间来关注下考试的最新动态和安排。比如说,我们还是从这份文件中,还是从同一个部分,仍然可以看出另外一个端倪:未来的考试中,文献数量可能会少于10部,每一题对应的分值将有所提高。因为这是在文件中说明了的。再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方面,可能会需要论述具体批评史问题甚至是关于批评史的综合问题,这样的题目是25分的大题,一般同学可能会注意到古代文学史线索的整理,而注意到批评史发展脉络或整体风貌的同学就微乎其微了。下面进入另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大家应该格外关注的,就是参考书目的问题。从2014年的考试开始,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便不再指定参考书目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未必对其中的原因细想。我认为下面两点原因大概是不会偏离太远的。其一是近年来各大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纷纷取消了参考书目,像北大、复旦、南大等都早已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到今年为止,最好的古代文学院校里仍然指定参考书目的仅剩北师和川大了。但是趋势是毫无疑问的:之后文学的考试将完全开放,不再指定参考书目。这是符合时代动向的,它符合包容、进取、创新的时代思潮(扣个大帽子,不必认真)。更重要的是在命题时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不同的老师可以不以某本参考教材为准,而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去选择题目。另外一个原因是之前参考书目的不合理性。因为之前的文学基础参考书目里面没有提到文学史,除必考的《文学理论教程》外,只是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外国文学名篇选读》这样的作品选类参考书,这对于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审美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答题而言,用处微乎其微。我们大家在看参考书目的时候也只是关注到了自己专业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文学院的本意是什么呢?文学基础考的是“综合测试考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古代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放置在一起的时候,整个完整的文学基础的参考书目也就呈现出来了。再换句话说,现行的文学基础科目的参考书目只是解决了鉴赏一道题目的问题,而对于知识性的题目无能为力。出现在实际考题与参考书目之间的一个不匹配状况也成为取消参考书目的一个原因。所以,当我们把问题剖析清楚之后,16年考研应该看的参考书目实际上也就非常明确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855 中国古代文学科目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2.《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20 文学基础科目1.《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现代中国文学》(1898—2008)(两本);乔以钢总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实际上,大家在复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更常用的是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两本教材,2013年以前南开官方指定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参考书目里面也确实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看乔以钢老师的南开版现代文学史,也可以看上面提到的两本。对于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绝对用不着两个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都看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多看几个版本的古代文学史教材确实相当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说到底,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遴选出能力最好、专业实力最强的考生,所以,你看了一个版本的文学史,掌握了一种说法,而别人看了两个版本,拥有了不一样的见识,那么即便你是完成了规定任务,仍然会被刷掉。一句话:好好努力,永远不要怕自己太优秀。  那么接下来随之而来便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参考书目让我看,我能看完吗?又不是牲口。确实,要看完、理解、记住,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考研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有侧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看出来,常考的点其实是有共性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去发现。如果能够找到真题的命题规律,从而判断出来参考书目中的重点内容在哪里,进而把教材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去各个突破,那么事情确实会事半功倍的。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厚厚的一套文学史内容实在够庞杂,如果真要展开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这里再说另外一个不同文学史版本的问题,前面说让大家看多个版本文学史,这在参考书目中已经有所体现了,既然学校都认为大家应该看至少两个版本文学史,那么就必须踏踏实实下到这个功夫,去认真看,认真想,认真总结,认真整合不同版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能说看到最后还是两张皮,各是各的观点。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是把它整合成为自己的内容,自己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把孤立的点串成珠,珠线只能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很多人以为,文学的东西就是背,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到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其实不然,最起码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要求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考研准备过程应该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自己的能力→试卷上的知识点的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能力转化,那么你的论述始终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的、得不到阅卷老师青睐的。所以说,有的同学倾向于找一些前人的资料来看,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毕竟一方面可以帮你省去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的思路,他们整理笔记时的过程,我们自己可以借鉴到一些东西,可以学会一些方法,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可以培养起一些习惯。这种弥足珍贵的探索成果可能是有的同学自己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都达不到的高度,能得到这样的神功大法,为什么不用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倾向于选择找一位本专业在读的学长学姐实际带着进行辅导式的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当然更好。不过,一切的一切,关键中的关键,都还在于自己,一定要有主动性,只有自己想上进,想有所成就,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别人思想中的闪光点,才能把别人眼中的优秀变成自己的习惯。关于针对性的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资料的推荐,大家可以找我详细询问。二、考试的题型及范围这里我以2015年的考题为例来谈一下考试的题型及复习范围。先分析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科目,它大体上分为三大块: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和文献学。古代文学史的自然不必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家一定要在复习中占用将近一半的精力来对付古代文学史科目,不仅因为考试中它占的分值多,地位重要,更因为它也同时是我们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的基础。对文学史的感性认识越强烈,在涉及到一些纯理论的时候几乎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去理解某句话到底说了什么意思,而是能够非常明显地一下子抓到问题的本质,这就产生了与教材上的理论表述“共鸣”的效果。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一个趋势:古代文学史正在朝着越来越难的方向发展。所谓“难”,主要是三层含义,一是综合性更强,二是更加灵活,三是知识点的考察更加细致。在2015年的考题中,处处可见的是对论述前提的限制,比如要求“简述唐五代词的发展演进过程”,如果仅仅考大家宋词的演进过程,无疑问题就要简单多了。另一道题“从叙事结构角度,简述《三国演义》结构的特色”,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什么是叙事结构这样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根本无从答起。像这样的问题,不是整理和背诵知识点就能搞定的,更多的是要熟稔文学史写作的一套术语和惯例,从文学史写作的高度去把握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地说,古代文学科目的命题是怎么样命的呢?比如我是导师,我会从我平常关注的问题中进行选择,使用我常使用的话语模式来发问,如果考生的答案与我的话语模式扣合住了,那么得分自然就高,如果能注意到我没有注意到的点,哪怕很小的一点,我都会非常欣喜。而不是说,我是导师,我去翻一番文学史教材,根据书中的现成问法去命一道题要求考生默写出来答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取消参考书目的举措就全然没有必要了。这门考试中,凸显出来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对古代文论的重视。第一大题的材料我们就不说了,仅仅看名词解释题,6道题目中有3道题目涉及到了古代文论的内容,即“赋诗言志”、“不平则鸣”和“假事真情说”;简答题中要求解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述题中又有孟子“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的内在理路说明。从问题本身,到题目的问法,都是非常典型的南开风格。可以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让大家在涉及到文学批评的问题时夺人眼球,那就是可以对南开古代文学专业的思想史研究稍加留意,这是南开特色,也是体现南开认同的利器。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作品的问题,关于作品的多少,作品的重要性等问题,大家自己来把握,我这里只是强调它的重要性。在所有的简答和论述题中,都要求“结合具体作品”。算上作品选的话,确实需要看的书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考试就是这样,如果想要在考场上顺利,那就必须在复习的过程中吃够足够的苦。再来分析一下文学基础。文学基础科目考察的内容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欧美部分。题型分为词语解释、简答、文本赏析和论述四类,其中多数是选做题,名词解释是七选五(有时会是六选五),简答是四选三(或是五选三),赏析是二选一,论述是四选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均要求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赏析一般是在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题,论述可以在四门中随意选择两门。总结起来:考生必须在四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重点复习,至少是两门半(其中一门不需准备论述题)。对于咱们古代文学的考生而言,古代文学自然是必选的。另外,文学理论我建议大家选择,因为虽然学起来枯燥,但是它的理论性非常强,很有条理性。对于提高大家的逻辑思考能力帮助很大,顺便还可以检验大家对古代文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如果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足够深刻,很多理论便能一眼看明白,有的地方非常有心得,同时有的地方你会觉得它说的并不对。总之,这样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便可以相互参照着来学习,既起到一个调节心情的作用,又能够保证两门科目的学习效果。从答题的角度来说,文学理论一直是命题比较固定的学科,只要理解了背会了,分数拿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不过今年这个趋势出现了新变:为了配合考试大纲里的一句话:“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文学问题、关注文学研究动态的能力”,而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文化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合理拓展还是越界?谈谈你的看法”。不过总体上来看,复习文学理论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另外的一门选择现当代文学或者选择外国文学都是可以的。我当时选的是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背了一下,可惜简答题没有碰上,所以当年的文学基础还是考的有些遗憾的。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我将在下面讲到。三、复习时间的安排通过上面的长篇论述,大家应该对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研情况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那么下面我们有必要来进入下一个话题,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切的,就是复习方案的制定和时间的安排。现在己然进入3月,万物都复苏了,考研的同志们也该醒醒了。最起码学校和专业应该最终定下来,并且下定为之奋斗的决心,不能再中途换学校,否则后面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3月份,参考书目和其他相关的资料应该准备起来的了,同时开始背英语单词,一切都要从基础开始做起。这里再插一个大话题,就是整个考研复习应该什么时候准备。有的同学听到一种说法,不要那么早开始准备。我说:必须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确实如果开始的比较早,复习到后期可能会疲累进而产生懈怠,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开始的太早,而是因为复习节奏没有把握好,出现问题后状态没有调整过来。大家可以避免前期用力过猛,循序渐进的最好,切莫一说考研立即跃跃欲试瞬间进入学霸模式,而后逐渐松懈,进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一蹶不振。刚开始可以稳稳的,把该了解的信息掌握好,该搜集的资料准备好,然后指定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稳步执行。文学说到底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很多东西都是在不经意间感知到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必要搞得如临大敌一般。适当的明白任务艰巨,只要身在践履,不断向前就可以。基本上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到5月底,作为基础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从6月到10月底,作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三阶段从11月到考前,最为冲刺阶段。可能这样的划分大家太熟悉了,但是确实有效,事实上无数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也都是这样安排的。基础复习阶段,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把参考书目从头到尾看一遍,不需要太较真,就像看小说一样把它扫一遍,遇到不明白的术语或者句子可以在下面划道线标示出来,留待第二遍复习时解决。这一遍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此时做的笔记只能是抄书,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一下。到后面这样的东西是完全无用的,零零散散的句子对考试意义特别有限,考试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论述体系和知识结构。但是并不等于这一遍没有任务,一方面要培养起兴趣来,尤其是对文学理论,可以先看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有了一定的作品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试着去理解文学理论的苦涩语句。同时要在不长的时间内通过整观参考书目,达到在脑子中构建起比较明确的知识框架的目标,不需要清晰,但是需要感性地明白,今后要学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识别出来,明确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关于英语,可以主要学习单词和长难句,至于有的同学一上来就开始做阅读模拟题,我个人不怎么推荐。这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其实是不需要进入的一个误区。为什么呢?因为这时期的基础不过关,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做了模拟题对了答案,也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拟题的难度和考研英语不是一个级别,换句话说,即便是模拟题都做对,也未必做得对考研英语的真题。反而,有些模拟题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命题思路和分析思路都和真题不对路,这样的话,做的越多,后面矫正起来越困难。如果感觉实力够了,就直接去做真题,如果感觉实力不够,模拟题做了也白做。有些激进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神,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别人很长时间都做不到的工作,复习三四个月,英语80多分,为什么?因为力量用对了,好钢全部用在了刀刃上。还有的同学舍不得做真题,总喜欢留着,想要通过模拟题做熟练了再去做真题。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考研的总复习时间本来就非常紧张,往往等到把模拟阅读100篇做完的时候已经8月份了,这时候开始再做真题,做不了几遍的,很难达到熟悉的程度。反而一开始那些就拿真题练手的同学,已经可能非常熟练,到最后不要怕真题练得熟,越熟越好。这个时期如果政治报班了,可以跟着辅导班一起学,如果没有,可以先不看,留到暑假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整个考研最困难的一段日子来临了,天气燥热,人心惶惶。不少人会在这个时期放弃,或决定工作,或决定保研,或决定换学校,能坚持下来的已经算是意志坚定的一批人,能每天坚持上自习的也已寥寥。恰恰,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就差在了这个时间段的努力。这个时期的专业课应该进入全面的攻坚时期,把不懂的知识点全部搞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尝试着以教材作者的角度入手,去思考为什么章节的布局要是这样的,在论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是从这几个方面去讨论,还有没有其他作者没有想到的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了。在这之前,还需要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多维联系理清楚、串明白。你可以按照不同文体来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不同时期来进行划分,甚至可以按照不同作家这样的一个一个具体知识点来划分,最后把它串联起来。这样的具体方法的演练,我在终极笔记中已经有说明,此不赘述。还是上面说的,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文学是由死变活,变成自己的能力。同时,这个时期政治应该开始复习了,初期主要过知识点,做选择题即可,这里由于我们的重点是专业课,从略。第三阶段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真题,一定要找到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命题重点、命题风格,从中可以总结出非常有意义的内容来,对后面的复习和备考非常有用。关于真题的研究和做法,我这里整理了2008年古代文学的详细答案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说明文字,今年有可能的话会更新到2015年的。二是要重新回归课本,看看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最后的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把2017年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一遍,因为考点很可能又一次在上面已经有所提示。然后,2017年的考研,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就看你们的了。码字不易,写到这里,已经头昏眼花,最后一部分显然已经写得不尽如人意。有缺憾是必然的,也不是追求完美的人。能想到的问题都已经有所交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各位复习顺利,圆梦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