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甘肃天水人吴骊珠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鱼鱼雅雅

甘肃天水人吴骊珠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化学部新当选10人,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有机化学的吴骊珠(女)位列其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吴骊珠是甘肃省天水市人,曾毕业于兰州大学。吴骊珠吴骊珠,有机光化学家,199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物理有机专委会副主任,国际Reaxys PhD Prize委员会成员,亚洲及大洋洲光化学协会理事。吴骊珠出身名门,书香门第现居天水的吴骊珠堂哥吴季世先生,详细介绍了吴骊珠女士生于天水及家族情况。吴骊珠,回族,出生在天水市秦州区自治巷吴家大院。其父吴剑涛生于天水,在天水市一中高中毕业后,就学于原西北民族学院,后任西北民族大学政治系教授。其母亲马先娥,同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吴骊珠吴骊珠祖父吴鸿健,解放前在天水从事回民教育工作,几度出任清真小学校长,为天水早期民盟成员之一。解放后,吴鸿建任甘肃省民委委员,天水县政协副主席等。吴骊珠叔祖父吴鸿宾,毕业于北京大学。解放前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甘肃民盟创始人之一。解放后,曾任兰州市第一任市长,甘肃省人大常务会副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骊珠从小生长在一个有浓厚文化底蕴和自律的文化大家庭,她自幼酷爱学习、善于钻研。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门门课程优秀的好学生。吴骊珠科学成就,有机光化学吴骊珠,199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感光化学所,1997-1998年在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毕业后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光化学转换的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光化学转换的研究,涉及(1)太阳能的光化学转换:特别研究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制氧和二氧化碳还原;(2)光化学合成与技术:利用光化学反应洁净、节约、节能的特点,开发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光化学反应和技术,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光化学合成新策略;(3)重要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利用稳态和时间分辨的技术,研究激发态涉及的基本化学和物理过程?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辐射跃迁和无辐射跃迁以及化学转换的机制、效率和动态学,为实现高效光化学转换提供依据。吴骊珠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做出系统性创新成果。利用可见光催化提高了光化学反应选择性,实现了若干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光化学反应。突破了传统脱氢偶联反应必需加入化学计量氧化剂的局限,创建“放氢交叉偶联”新反应,实现了多种惰性键的活化和交叉偶联。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系统I和系统II,开发了高效、稳定、廉价的可见光驱动放氢和放氧催化体系,实现了没有牺牲剂条件下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和放氧,将国际上最高产氢催化转换数提升到1600万,取得了可见光催化制氢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吴骊珠,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200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201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晏婴

“第二太阳系”被发现,距地仅39光年,有多颗星球处于宜居带

人类最为熟悉的星系当属太阳系,太阳系主要是以恒星太阳为中心,四周有着七大行星公转的星系。这么熟悉的运行方式是不是只有人类所熟悉的太阳系才有呢?其实,在宇宙中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星系存在着。据了解,在距离地球三十九光年的位置有一个名为trappist的系统存在着,这个星系也是拥有着七大岩质行星的,整体上来说这个星系与太阳系非常相似,主要是以M矮星为中心,当然这个中心的质量和体积与太阳类似,并没有比太阳大多少。同时因为M矮星以及围绕它旋转的七大行星的运转方式与太阳系极为相似,因而该星系受到了大家的瞩目,这对于研究太阳系也是很不错的,说不定它就是人类将要前往的下一个探索之地。其实三十九光年不远也不近,但还是很值得去一探究竟的。毕竟这个星系中也是拥有岩质行星的,这就为人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而太阳系中的气态行星不太可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相对比,可以看得出这个星系的岩质行星很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栖息之地,当然这是需要刷选的,毕竟要找到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找到的。据了解,华盛顿高等学府的科学家对trappist系统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利用陆地气候和光化学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个星系的成长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有着相似之处,起初都是含有液态水的,不过因为星球的温度比较高,液态水在高温环境下被蒸发了。在Trappist系统中,Trappist-1e、Trappist-f、Trappist-1g位于与地球同样的宜居带上,并且Trappist-1e上可能还含有水资源,这就意味着可能有生命的存在,而液态水、适宜温度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在上面生存。根据科学家在宜居带的研究,意外发现蒸发为气态的液态水辐射后,可以使得星球形成氧气层。对此,为了可以进一步了解该行星的特点,科学家将在2021年投入詹姆斯太空望远镜,希望在考察之后,可以有新的发现,毕竟这个星系与太阳系有着同样的七大行星,并且也是围绕着主恒星旋转的,很值得人类去探索发现。

尼内特

进博会成功举办这座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功劳,它研究空气

在上海徐汇区,有一座研究空气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座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进博会、杭州G20峰会、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和赛事的空气质量保障,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座实验室名为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大气重点实验室”)。3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获悉,大气重点实验室于2014年2月19日获得批准建设,于2017年12月25日通过验收。该实验室主要从事城市和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大气污染数值模拟等研究。近年来,大气重点实验室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服务上海环保工作的同时,也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该实验室研究成果形成的多项政策建议,被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采纳,用于深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该实验室还服务区域内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在“G20峰会长三角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保障”、“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空气质量保障”、“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该实验室研究成果还辐射和影响国家层面的空气污染防治工作。比如,大气重点实验室深度参与环保部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一市一策课题研究,以及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持等有关工作。上海市环境科学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红丽表示,因为面临长三角区域共性污染,所以跨区域项目才会应运而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PM2.5指标,已知5年以来污染改善程度在30%以上。虽然污染天数在不断减少、空气能见度不断增高,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在变高。由于污染颗粒从排放在生成存在时间差,因而对区域联动的迫切性更高。未来三年,大气重点实验室将着力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强化团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高技术的研发能力,将该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基础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成因与防治的科研基地;成为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中心,在国内外气溶胶化学及光化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努力在国家环境保护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诱

Angew封面赏析:光解水、光化学反应等

赤铁矿中晶光电阳极中的超窄耗尽层,可促进多孔水氧化由高度定向的微小纳米粒子亚基组装而成的基于赤铁矿的介晶在太阳辐射下实现了卓越的光电化学水分解性能。T. Tachikawa等人在其研究文章(DOI:10.1002 / anie.202001919)中。展示了丰富的界面氧空位如何产生极高的载流子密度和中孔膜内部很大比例的超窄耗尽层(<1 nm),从而以非常低的活化能促进多孔水的氧化。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05695液滴在图案化的粘合剂表面上精确自分裂,可同时进行多次检测微滴的精确分离和定位对于生物筛选,组合分析和复杂样品识别等各个领域至关重要。在M. Li,Li.Q.Li,Y.Song等人的研究文章(DOI:10.1002 / anie.202003839)中。演示了一种液滴自分裂策略,以生成具有明确定义的形态和排列的相互独立的微液滴,并使用一个液滴样品实现了对复杂分析物的同时多重检测。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05706纳米催化体为等离子双层壳,具有层间催化热纳米空间,用于太阳光诱导的反应纳米催化小体是一种新型的等离激元双层囊泡纳米反应器,具有几纳米的壳间纳米空间,正如I.S. Lee等人所证明的那样。在他们的研究文章(DOI:10.1002 / anie.202001531)中。它们具有许多层间受限的催化活性腔,这些腔利用协同的等离激元催化作用并进行高效的太阳光诱导的有机反应。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05693一种可激活的镧系元素发光探针,用于实时门控检测活细菌中的硝基还原酶H.-Y证明了使用特定的镧系元素发光探针探测细菌病原体。Hu,M.Nazaréet al。在他们的交流中(DOI:10.1002 / anie.202002391)。非荧光笼状前体被细菌硝基还原酶(NTR)在细胞内激活,形成了一个敏感的光收集天线。探针在细菌细胞内的捕获可以通过荧光寿命成像来精确定位活细菌。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05763用时间分辨脉冲刺激拉曼光谱跟踪四极Bi双酰亚胺中对称断裂电荷分离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时间分辨的脉冲激发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超快的时域拉曼技术,有助于以高灵敏度和高时间分辨率捕获激发态分子的振动快照。通过使用这种技术,D。Kim等人。在他们的Research Artible(DOI:10.1002 / anie.202002733)中证明,结构对称性的断裂是供体-受体-供体bi双酰亚胺中电荷分离反应的重要前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2005696

地藏王

昌航成功承办第二届国际有机光化学合成学术论坛

由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有机光化学合成学术论坛”于11月22日至25日在南昌举行。本次会议围绕“可见光促进的不对称反应和催化剂设计”等六个主题,汇聚了10余位“杰青”“长江”“千人”“万人计划”与“优青”学者及100余位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开幕式上,学校副校长杨晓光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学校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杨晓光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寻求合作,共谋发展,为服务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议期间,科技处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学术论坛。本次会议推动了学校与国内有机光化学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全国有机光化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来源:中国日报网

此小年也

“我要做不一样的化学”(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丛欢在工作中。吴健坤摄核心阅读今年36岁的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导丛欢,专注于有机化学研究。近20年来,他的生活和事业与有机化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眼中,在屡败屡战和反复思考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体验创造的乐趣,就是科研最大的收获。“盯着屏幕上旋转的分子结构,一天都不会觉得腻。”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中,一名穿着浅蓝色套头衫的年轻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三维化学分子模型说。这个年轻人叫丛欢,今年36岁,是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导,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8年,他带领的团队首次精确合成了共轭莫比乌斯索烃,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被评价为“大环合成领域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进展”。“支持我走下去的,是对有机化学的喜爱”每当被问及为什么研究有机化学,丛欢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玩。”1999年,正读高一的丛欢在化学竞赛辅导课上结识了一群刚退休的大学教授,他们的讲课中洋溢着对化学的喜爱。“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好玩’,讲到兴奋处时常手舞足蹈。”丛欢回忆道。渐渐地,丛欢迷上了有机化学。他加入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实践中学习科研。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头顶炎炎烈日,年过六旬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佐忠挖了一米多深的土坑,站在里面给十几个中学生讲授草原土壤和植被知识。这一幕让丛欢深受感触:“这段经历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随后的求学经历中,这个年轻人的生活与有机化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在2002年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中,丛欢为北京市代表队荣获一等奖,随后进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习,此后还先后就读于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有机化学是基础学科,又是实验科学。实验中遇到的独立变量有很多,但为了得到严谨的结论,每次实验只能对其中一个变量稍加改变。只有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和摸索,才能够找到最优的实验条件。这份工作不仅异常枯燥,而且时常遭遇失败。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合成反应,丛欢曾经早出晚归做了9个月实验,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最终确认原因是反应产物不稳定。丛欢虽然不甘心,最后只能停止这个课题。“支持我走下去的,是对有机化学的喜爱。”对丛欢而言,科研中最大的收获与满足,就是在屡败屡战的实验和反反复复的思考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体验创造的乐趣。“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并通过实验最终实现,这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快乐。我时常用这份快乐来填补失败的低潮,激励自己去挑战更难的目标。”在丛欢看来,做科研仿佛走迷宫,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墙,难免会沮丧。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远方的目标,引导自己坚定走下去。“竞争是创新的压力,也是突破的动力”求学时成绩优秀,31岁成为中科院理化所最年轻的博导、研究员……当被人夸赞“聪明”时,丛欢总是说:“搞科研,光靠聪明可不够。”上学时,丛欢常常会提前规划出下一周的日程,甚至具体到时段。难得的是,只要列了计划,他一定会按时完成。工作以后,每天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丛欢无法详细规划日程,但对于自己和学生每天的工作仍会列出计划,并且根据重要性、紧急性等因素对事情的优先级别进行划分。办公室的一块大白板上,展示着课题组最新的进展,细致到每一名学生的名字、任务和进度要求。“丛老师是一个特别仔细、计划性很强的人。”中科院超分子化学课题组科研助理赵宏丽说。受益于讲条理、善规划的好习惯,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丛欢总能有条不紊地完成,甚至未来3到5年的科研工作也早有规划,他称之为“打仗的战略图”。在学生的印象中,无论多晚离开实验室,丛老师办公室的灯都亮着。“科研工作竞争激烈,特别是公认的重要课题,往往有很多研究小组同时在做。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第一名就输了。竞争是创新的压力,也是突破的动力。”丛欢说。大环分子是具有纳米尺度的环形化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基础研究的最前沿,也催生了两次超分子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我要做不一样的化学。”丛欢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大环分子的合成与组装,借助有机化学精准合成的优势,他希望不久的将来利用具有特色结构的大环分子作为“积木块”,以原子精度构建一系列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科研要契合国家需求,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2015年5月,丛欢回国后到中科院理化所就职,在他眼里,“这不仅是回国,更是回家!”“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从国家到院所对青年人才越来越重视,提供了让科研人员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全方位的支持。”丛欢说,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浓厚的科学氛围,有各领域的一流专家,还有全世界密度最大的高精尖仪器群。近年来,丛欢在功能大环分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带领着平均年龄26岁的团队,丛欢陆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结构“好玩”又具备独特性质的新奇分子:可以扩张和缩小的共轭碳纳米环、分子莫比乌斯带组成的套环、在外界刺激下发光颜色变化的分子领结、光热控可逆的水下胶水……“有机化学是一门传统学科,现在中国科学家的学术贡献越来越多。”丛欢自豪地说:“有兵有将,还有好兵刃,一定能出好成果!”如果说,丛欢最初热衷于“玩”化学,那么他现在的科研思路有了很大转变,“科研要契合国家需求,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除了参加学术会议、与高校院所合作,他还不时同各行各业的人跨界交流。“医生、警官、高铁工程师等从业者的需求都可以催生灵感。”丛欢感叹道:“我们稍微转身,就是一片新天地。”喜欢唱歌、动画、美食……生活中的丛欢是学生眼中的阳光“大男孩”,可工作中的他却是不折不扣的严师。“我们都说丛老师有火眼金睛,许多细小的差错都看得出来。”毛亮亮是丛欢指导的第一名博士生,有一个课题做了3年,“过程挺艰难的,丛老师不断地鼓励、帮助我,但标准毫不放松。”深受学生时期的影响,丛欢对科普活动也满怀热情,如今每年都邀请中学生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我一年招一两个研究生,干到退休只能带几十个学生。科普活动受众数以万计,如果能让其中1%的人最终爱上化学,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25日 13 版)

其虚言与

任咏华:38岁当选院士,科研之路比颜宁还顺,一心为人类做贡献

提起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科学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颜宁。一路开挂的科研生涯与恬静优雅的气质,让她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化学领域也有一位同样建树颇丰,让无数学子敬仰的女科学家——任咏华。任咏华女士196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1985年从香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师从支志明院士继续学业,3年之后就获得了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香港城市大学任教,1990年转入香港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讲座讲授,并于200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科研之路比颜宁还顺任咏华女士学术方面比较顺利,本科毕业3年后就获得博士学位,并且进入高校任教,这是现在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38岁当选院士,更是刷新了当选院士的最低年龄纪录,引起轰动。女神颜宁的导师施一公教授是在46岁时第二次竞选才当选院士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6、58岁,而任女士在38岁一举当选院士,科研之路比颜宁还顺,这也是靠她自身突出的科研成果以及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任咏华女士祖籍广东,广东的江门广播电视台曾对任咏华女士做过节目采访。据说任女士来自于普通家庭,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小的时候任咏华学习并不是特别好,成绩只能算中上,同学背一两次就能记住的东西,她要背好多次才能记住。但这也是她的一个优势,非常有韧劲,能坚持。从她小时候打破温度计对水银产生好奇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勤勉坚持的女孩以后会敲开化学世界的大门。她被港大录取时选择了化学,“我喜欢从事客观理性的分析工作”,“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正是这份对自己清醒的认知以及对化学的期待,才能让她坚持着每天工作10多小时的习惯,“化学于我不只是工作,还是兴趣,是同吃饭睡觉一样的事情”。每天坐在实验室里,与化学朝夕相处,读文献,做实验,任咏华女士非常享受在实验室的每个时刻,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她都乐在其中。从她本科选择化学开始,直到工作成家,化学从来没有远离过她。任咏华女士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加上自己对工作的热爱,所以她能在化学领域有一番成就。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任咏华女士作出突出贡献,她还从事配位和有机金属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光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发出新型发光的分子设计和材料研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2020年开始,任女士还担任 《Natural Sciences》化学领域主编,负责审稿等工作,这一年她57岁。荣誉无数仍保持平常心稍微查阅一下相关资料,就可以知道任咏华女士获奖无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么多的荣誉,心智不坚定的人很容易被冲昏头脑,一下子迷失方向,成名之后转走商业道路的学者并不是没有。或者是为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很少进一步钻研,一直吃老本。而搞科研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平常心,需要有自己坚守的信念,能够在没出成果时坐得冷板凳,又要能在有一定成果之后守得住底线。任咏华女士当选院士只是她学术生涯上的第一个成就,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她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培养出几十名研究生,发表了三百余篇论文,申请了三十余项专利,出版了两部专著。此期间,她极好地平衡了自己的事业与家庭生活,她鼓励年轻人,特别是女性,发挥自己的细心、耐心、专注等优势,直面生活中的压力,不要轻言放弃,坚守理想与信念。一心为人类做贡献每一个科学家最初的志向都很伟大。天文学家想探索广袤的外太空,物理学家想研究世界的组成与规律,生物学家研究细胞、生物,研究免疫系统,希望让人类更强大,而作为一个化学家,任咏华女士认为,化学并不只是制造污染、毒物,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要靠化学才能维持运转。任咏华女士在追逐自己化学梦想的过程中,一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心为人类做贡献。她认为,地球正面临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机,研发出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利用化学,创造不同的分子,合成新的材料方便人们的生活,合成新的发光物质收集能量,缓解能源不足的危机。现在,她已经成为研究发光分子和太阳能创新技术的权威。我们每个人可能在少年时候都有着千奇百怪的伟大梦想,后来可能慢慢地被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磨灭掉。现在每天按部就班,浑浑噩噩生活的人小时候可能一心想成为一个发明家,现在每天逃课打游戏的人小时候可能在想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任咏华女士少时立志,一直践行下去,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为人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今社会,早已不存在女子不如男的现象,各行各业都有女性佼佼者。即便如此,当一个年轻貌美气质佳的女性有了一些成就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是怀着质疑的态度去审视对方,这是一种偏见。然而越来越多的“任咏华”“颜宁”“王冰冰”正在以实力消除这些偏见,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放弃,谁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别趣

他发表 157篇论文著14本书,提出一个定律获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H.Walther Hermann Nernst 1864~1941),德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864年 6月25日生于东普鲁士布里森(今波兰翁布热伊诺),1941年11月18日卒于巴特穆斯考(今属民主德国)。曾在瑞士苏黎世、奥地利格拉茨和维尔茨堡(今属联邦德国)等大学学习,1886年获维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1887年在莱比锡大学做W.奥斯特瓦尔德的助手。1891年任格丁根大学物理学副教授,1894年任该校第一任物理化学教授。1905~1922年,任柏林大学物理化学教授兼第二化学研究所所长。后来该所由能斯特改名为物理化学研究所。1924年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和实验物理研究所所长,直到1934年退休。193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能斯特主要从事电化学、热力学和光化学方面的研究。1888~1889年,研究了溶度积关系,引入了溶度积这一重要概念,用以解释沉淀平衡。同时研究了溶液中的扩散,包括液体间的接触电势。1889年他提出了伽伐尼电池理论,证明伽伐尼电池电动势可用电极的“溶解压力”来解释。他推导出电极电势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式,从此热力学数据便可用电化学的方法来测量。1906年提出了所谓“热定理”,断言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证明热定理可以用于从热化学数据直接计算范托夫方程中的平衡常数K。1911年他还从量子理论的观点研究了低温下固体的比热,用实验证明,在绝对零度下一个理想固体的比热也是零。1918年他提出了光化学的链反应理论,用以解释氯化氢的光化学合成反应。能斯特因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贡献而获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共发表 157篇论文。著有14本书,最著名的为《理论化学》。

名家人物榜——朱秀昌|中国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朱秀昌,高分子化学家。中国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从事离子交换树脂、液晶材料和膜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他率先用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进行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对中国膜科学技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履历1917年9月28日 出生于贵阳,祖籍福建晋江。1939-1943年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1944-1947年 重庆柏溪及南京中央大学化系任助教(现南京大学)。1947-1950年 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师。1950-1953年 大连科学研究所任助研、副研究员(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1953-1956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任副研究员。1956-1993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中国科技大学及研究生院教授。1979-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所兼职副研究员;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名誉理事长;《离子交换与吸附》杂志副主编;水处理技术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膜学会第一届名誉理事长。1991年 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0月23日 病逝于北京。生平新中国建立前朱秀昌1917年9月28日出生在贵阳的红边门,父亲朱道生在上海一个小电报局里做事,是一个酷爱读书又会英语的电报局局长。朱秀昌从小就爱钻研,少年丧母使他很早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离家在杭州清心中学读书期间,他每天清晨起床便练习毛笔字、预习功课,星期日除爬山锻炼身体外很少外出,平时只穿校服,冬天穿的是芦花棉鞋,生活十分俭朴。后来因断了经济来源而未能直接报考大学,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1939年他同时考上之江和浙大两所大学,他选择了浙江大学理学院的化学系,半工半读念完大学。1943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留校任助教的机会,到昆明与罗文运女士结婚,并在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当了技术员。1944年,朱秀昌应中央大学的聘请,到重庆柏溪中央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随学校迁回南京(现南京大学),在化学系讲授“普通化学”。1947年朱秀昌回到母校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授“分析化学”,后晋升为讲师。新中国建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1950年大连科学研究所(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派人南下到浙江大学招聘人才,朱秀昌应聘来到大连。在大连工作期间,朱秀昌首先完成了“从正丁醇合成丁酮2”的工作,出席了1950年在大连召开的东北第二次学术论文报告会并宣读了论文。接着朱秀昌相继完成了“从蓖麻油热裂解制庚醛及其还原合成纯庚烷”、“石油直链饱和烃(庚烷)经催化环化,用Fischer法合成芳香族烃(甲苯)”等项工作。195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朱秀昌调到上海有机化学所,并加入了九三学社。这一年有机所接受了研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酰胺的任务,朱秀昌着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化温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的研究。当时国内高分子化学研究与生产几乎还是空白,有机化学所的近半数人员投入到这两项工作之中。在王葆仁先生的领导下,他们边学习基础理论边开展研究工作,一年后胜利完成了任务,并为中国高分子的研究培养出一批骨干。开拓者1954年上海有机所在原有的两个科研课题之外,又增加了离子交换树脂和有机硅、有机氟高分子的研究。从此朱秀昌的科学研究工作掀开了新篇章。前期成果朱秀昌首先开展的是“二乙苯的分离提取及其催化脱氢合成二乙烯苯”和“从甲基丙烯酸甲酯水解制甲基丙烯酸”的工作。1955年他领导的小组合成出“甲乙丙-10型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一种专供提取链霉素用的甲基丙烯酸树脂。1956年在上海化学分会年会上他做了题为“聚苯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及交换性质”的报告,他用独到的低温缓和磺化方法,使得树脂性能优良。在10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之上,他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研制出490型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它是乙烯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应用于链霉素的分离提纯上。20世纪60年代他又针对该树脂易破损的缺点,研制出H170型树脂,该树脂不溶胀,能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分离出链霉素,性能优越,获得了发明专利,并应用于中国最大的抗生素制药企业——华北制药厂,推动了中国抗菌素工业的发展。后期成果1958年后,因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的需要,朱秀昌领导的小组对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耐高温、耐辐射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制出磷酸锆和氧化锆等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核潜艇净化水;制成螯合型磷酸锆无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从海水中提取铀;并与原子能所协作,制成2606型乙烯吡啶类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废铀燃料的再分离提纯,全部技术移交给核工业部门,1986年该项目获发明专利。膜分离技术中国的膜研究起源于1958年。朱秀昌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用聚乙烯醇异相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薄膜制成多层隔板,用电渗析法将高硬度硫酸盐型苦咸海水淡化,这个海水淡化器首先在海军的舰艇和海岛上应用,后来又成功地解决了成昆铁路禄丰段隧道施工中饮用水和电瓶用水的困难,受到了铁道兵工程会战总指挥部的通报嘉奖。1958年深秋,这个大型海水淡化器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成果展览上得到展出,并作为建国十周年全国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载入了史册。随后朱秀昌协助海军组建了集研究、设计、生产海水淡化装置于一体的研究院,帮助培养专业人才。膜分离技术1963年朱秀昌做出橡胶离子交换膜的20层电渗析器装置,1965年聚乙烯醇缩乙醛超滤膜问世,1966年朱秀昌又考虑到燃料电池用的隔膜。他与四机部十八所协作,研究氟塑料膜与聚乙烯醇均相膜的放电性能,研制成功卫星用银锌电池、燃料电池用隔膜。纸质离子交换膜研究始于1961年,到1966年拿出大型全纸质离子交换膜,它可降低成本百倍以上。1966年朱秀昌来到北京啤酒厂,协助他们制成了3×1吨净水装置,解决地下水淡化为发酵水的问题,开创了膜技术成功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先例。1966年朱秀昌还制成二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与反渗透析器,装置移交给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1982年后他进行双极性膜和气体分离膜(主要是富氧膜)的研究。为了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各个工业国家都在寻找新的能源供应,光解水制氢的研究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人工模拟植物光解水制氢有许多种路线。1979年,朱秀昌提出一种双极性金属络合高分子膜的设想。1984年他指导学生作了“双极性膜在二组分溶液中的电压电流关系”及“聚四苯基卟啉光化学”方面的研究。十年浩劫十年浩劫期间,朱秀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为了能连续检测高分子膜的质量,他想到了液晶。1970年他带领研究组在国内进行了液晶材料领域方面的研究,不仅合成出有黑白颜色显示的液晶化合物,同时还在国内首先合成出能显示多种色彩的液晶化合物。1970年7月至1971 年11月,他们与三个空军单位合作,联合搞“液晶无损探伤”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们合成了十几种胆甾型液晶化合物,用于检测大面积构件的近表面缺陷及形状复杂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组合件。此方法具有直观、简便、快速、可靠性高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该项目还获得了发明专利。1972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介绍液晶材料,促进了中国液晶材料的研究和液晶器件工业方面的发展。人物评价朱秀昌从事科研工作50年,他无私无悔地奉献了半个世纪。他学识渊博,会英、德、日、俄四国文字;他学术思想活跃、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他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他淡泊名利、乐观大度的品德为全所公认,并受到同事和后辈们的尊敬。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朱秀昌应邀做兼职教授,他那带江浙口音的生动讲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主持翻译的《高分子方法》一书,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朱秀昌始终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看成是一名科学家的职责而放在首位。他一生坎坷,却心怀坦荡。1965年他已经患了无痛性冠心病,又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1972年11月初冬,他下厂推广成果时,因吐血被送进医院,住了不到一周就坚持出院;1974年夏在所里开会时突发冷汗,在夫人陪同下,硬是自己坚持走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后壁心梗当即收留住院。在晚年生病期间,他受一位中学女教师的委托,校对并补充了《中国古代石油发展史》的内容(中译英),那极难译的古代文言文,耗费了他不少的心血。1992年已是重病在身的他又校对了32万字的《合成聚合物膜》一书。获得奖励及专利作为访问学者,朱秀昌曾于1964年秋访问了当时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1980年10月他带团去意大利进行太阳能综合利用的考察;1987年8月他带团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朱秀昌先后3次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获3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近80篇,专著和译著8部。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经济繁荣和国防事业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鼻彻为颤

机器学习诞生新型“研究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你印象中的“机器人研究员”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辅助型机器人,但现在,一种汽车装配线上常见的机器人在经过机器学习改造后,已经可以在化学实验室内和人类一起工作。在给它一个需要检验的假设之后,这种与算法相连的“机器人研究员”甚至能够选择它该开展什么实验,且完成时效远远高于人类。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所谓自动化,是指让机器设备或系统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程序完成目标。现在,在学术和工业研究实验室内,自动化的化学装置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它们与流线分析和决策结合起来,可以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是在化学研究中,机器人几乎都是定制的,要求有适用于实验室设备和分析仪器的专门接口,或者要配备只有机器人才能操作使用的专门仪器。 而此次,英国利物浦大学科学家安德鲁·库珀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种经过机器学习算法改造的机器人,它可以使用和人类化学家一样的标准分析仪器,相当于使“机器人研究员”而不是常规仪器变得自动化。 这种机器人采用激光扫描和触觉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定位,而没有采用视觉系统。因此,它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操作,这有助于进行光敏光化学反应。机器人“研究员”尺寸和人类相当,可以在传统无改造的实验室内工作。不同于许多只能配发液体的自动化系统,这种机器人能够以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配发固体和液体,扩大了它在材料研究中的实用性。 研究人员通过编程方式,让该机器人探索各种假设,以提高一种聚合光催化剂的性能。机器人在2—3天内,便优化了反应条件,而人类预计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 研究团队认为,目前在传统实验室内使用这种机器人,可以解决大量不限于光催化的研究问题。 总编辑圈点技术一直在为了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努力。当年自动化这一理论被提出,目标就是为了在尽可能少用人的情况下,让机器按照既定要求自动工作。但我们依然盼望能够进一步模拟和延展人类的智能,让机器自动迭代算法并且吸收、学习、产生新数据——这就是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厚望。现在,自动化融合了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等技术后,流水线上的机械工具也可以自己选择实验形式了,它们从“遵循你设定的规则”,变成了“模仿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