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光伏市场脉动!锄禾

光伏市场脉动!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01●光伏供应链价格走势盘点 ●多晶硅和太阳能硅片现货价格数据来源:PV insight/PV Infolink/Energy Trend从2021年年初开始,多晶硅短缺的状况持续加剧。2021年3月,历经了传统的春节假期之后,上游多晶硅环节更加供不应求,目前的价格相比于2021年1月6日的价格已上涨了41%;同时,由于上游多晶用料呈现价格上涨,硅片端的价格同时跳涨。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现货价格数据来源:PV insight/PV Infolink/Energy Trend2021年3月,随着硅片价格上涨及组件厂商减产,电池片厂商利润率显著下降。一些电池片厂商计划在3月下旬升级产线并减产,这可能会加速旧产线的淘汰;而组件的价格则相对稳定,组件生产商将产能利用率调低了20%~40%,并大量减少了电池片采购订单,许多订单由于价格持续上涨仍处于僵持状态。02●光伏市场资讯●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测数据来源:JMK research/CPIA/SolarPower Europe/SEIA/JPEA2021年,预计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将超过160GW,相比于2020年总装机量将增加25%2021年光伏装机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几大传统太阳能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印度2021年区域市场展望——中国数据来源:Solarzoom数据来源:CPIA2020年,中国地区光伏装机量达到 48.2 GW,远超过之前的预期2021年将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市场对于光伏装机量的预测较为乐观,预计2021全年装机量将超过55GW2021年区域市场展望——美国数据来源:Wood Mackenize/SEIA2020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较2019年增长了43%,装机量达到了19.2GW,突破了历史记录太阳能连续第二年在所有新技术发电容量方面领先于所有技术,占比为43%最近美国将投资税收抵免(ITC)政策延长了两年,这将帮助推动更多地使用太阳能直至2025年2021年区域市场展望——欧洲数据来源:solarpower Europe尽管新冠病毒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欧洲市场的新增光伏装机依然显示出了强劲的恢复力,2020年的光伏装机量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1%德国依然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装机市场,2020年的光伏装机量达到了4.8GW,而西班牙的光伏装机量则由于新冠疫情下的封城影响呈现了大幅下降状态欧洲市场2020年的装机情况表现积极,在接下来的4年中,光伏装机需求将更加强劲,主要有以下增长因素: 持续的降本行动 太阳能自身的多功能性 各种欧盟扶持政策实施2021年区域市场展望——印度数据来源:JMK research2020年,印度新增了约2.8 GW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装机容量和1.8 GW的屋顶太阳能容量,较2019年下降了65%2021,印度市场预计将投产约9.7GW的新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和2.5GW的屋顶/现场太阳能项目03●全球市场概况 ●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9%数据来源:贺利氏光伏内部数据、CPIA2021年2月,由于中国市场经历了春节假期,全球及中国大陆地区电池片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9%中国大陆电池片产量占比保持在80%以上数据来源:贺利氏光伏内部数据2021年2月,中国大陆市场的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占比稳定,仍然保持在80%以上分步印刷技术稳居市场主流,两次印刷技术即将被淘汰数据来源:贺利氏光伏内部数据2021年1月,分步印刷技术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稳定,保持市场主流地位两次印刷技术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缩减至0.3%,濒临市场淘汰边缘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智汇光伏,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德尔哥

202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一、产业链光伏组件是由高效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片、低铁超白绒面钢化玻璃、封装材料(EVA、POE等)、功能背板,互联条,汇流条,接线盒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光伏组件加工工艺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寿命可达15-25年。光伏组件产业链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二、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发展﹐所谓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太阳能安全可靠,无污染,不受地域的限制,能源质量高;建设周期短。鉴于种种优点,太阳能发电正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截止2019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为218.7GW,较2018年同比增长14.9%;产量为138.2GW,较2018年同比增长19.3%,产能利用率为63.2%。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全球太阳能光伏组件主要以晶硅为主,2019年晶硅类光伏组件占比为95.6%,薄膜类光伏组件占比为4.4%。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中国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从2019年全球各地区光伏组件产能来看,中国占比69.2%,东南亚占比13.8%,印度占比4.2%;从2019年全球各地区光伏组件产量来看,中国占比71.3%,东南亚占比14.8%,印度占比2.5%。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三、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受国际市场拉动,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48.2万千瓦。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随着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也不断增加,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124.6GW,较2019年的98.6GW同比增长26.4%。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金额为169.9亿美元,从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分布占比来看,多数传统市场依然保持活力不减,印度、墨西哥等部分市场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其中荷兰占比17.4%,越南占比14.4%,日本占比12.7%。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CR5市场占有率为55.1%,较2019年提高了12.3%。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梦情人

光伏“逆境”突围:中国或成最好市场

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欧洲不少国家的招标工作都在延期。”作为一家光伏设备企业的欧美区域总经理,王智灵最近感到焦灼、无奈。从今年2月到西班牙工作以来,王智灵大部分时间是在配合欧洲开发商和投资商开展项目工作。自3月下旬,欧洲迅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风暴眼”,当地光伏市场不断恶化。王智灵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疫情之下,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下滑击穿100GW成为可能,市场在二季度将非常困难,全球总需求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才会迎来装机高峰,中国会继续成为今年全球最好的市场。不仅如此,全球经济萎缩,加之电价压低,部分投资方是否会继续投资新能源项目都将是一个问题。如今,不仅是欧洲,美国、印度和拉美等地区和国家的光伏市场也全面遭受疫情冲击。光伏产业链最完整、产能占全球超70%的中国市场,出口压力倍增,产品价格全线杀跌,新一轮考验已经来临。被打乱的项目节奏进入二季度,国内光伏企业开始遭受海外疫情带来的“二次冲击”。疫情笼罩下,各国纷纷采取封锁措施,限制出行、并下发停工令,海外多数光伏项目开发、推进和建设进入停摆阶段。4月初,国际研究机构IHS Markit下调全球装机预期,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约105GW,同比上年下降16%。不过,身处欧洲的王智灵却预期,情况可能会更糟糕,装机下滑至100GW以内也不无可能。作为设备供应商,王智灵所在企业与开发商和投资商合作密切,不少工作都是围绕开发商和投资商展开的,提前参与项目,全流程跟踪配合。然而,疫情之下,整个光伏市场的项目推进和建设节奏都被打乱了。“目前,欧洲不少国家的新能源项目招标工作都在延期。像政府的新能源电力拍卖项目,葡萄牙的已经推迟到年底,而西班牙原本今年计划实施的电力拍卖,目前也无确定消息何时进行。市场消息称,今后西班牙的无补贴项目占比会继续增加,但当前已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由于疫情管控,工期受到很大影响。”王智灵说。他还表示,疫情除了对欧洲已授标光伏项目的执行影响很大外,新项目招投标、项目收购等都不同程度延迟,原本计划三季度开建的项目,预计会顺延至四季度,甚至2021年执行。有资料显示,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曾预测,欧盟2020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1GW。而疫情之下,这一预期早已大打折扣。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欧洲部分国家疫情已有拐点迹象,并逐渐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其中,4月13日开始,西班牙建筑业、制造业等部分行业复工。在王智灵看来,由于疫情影响,分布式市场受限于人员和物流问题,目前影响较大,但恢复也会很快,可能还是继续支撑2020年欧洲装机的主力。Wood Mackenzie报告显示,由于印度太阳能行业对中国光伏设备严重依赖,加之劳动力短缺,新冠肺炎疫情将给该行业带来“重创”。2020年光伏项目开发量将减少2.9GW,较最初预期下降24.8%。同时,方正证券提到,美国光伏协会在给美国国会的信件中写到,住宅板块的订单取消率已经达到了30%,在某些市场已经达到了50%。而不同于王智灵,王双已经在国内被迫等待了三个月。作为光伏项目开发和EPC承包企业东亚和南亚的负责人,王双惦记的中国台湾地区和孟加拉国两地的项目始终没有敲定。春节前,王双与台湾客户签订了一个几百兆瓦EPC工程合作意向函。原本双方对价格没有异议,过了春节就签订正式合同。不过,因疫情耽搁,王双也一直没有去台湾签订合同。“投资类的项目开发,根本谈不了。原本在孟加拉有两个项目准备谈‘路条’收购的事情,现在人家都不愿见我们,政府放假,很多工作都没办法做。”王双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只能等着“解禁”了。二季度出口承压海外终端项目搁浅,相应的光伏出口压力也随之增加。华创证券援引海关出口的数据指出,2020年一季度国内组件合计实现出口14.77GW,其中1-3月分别实现出口4.45GW、2.83GW和7.49GW。从3月数据看,出口环比实现大幅反弹,远超市场预期,反映出海外光伏旺盛的需求。然而,一季度并不能反映全球疫情对我国光伏市场的影响。在业内看来,“关键要看二季度表现”。PV InfoLink认为,按照疫情发展,5-6月可能是“最艰难的时刻”,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可能持续稀少,使得组件厂库存压力也将上升,后续组件及整体供应链开工率可能进一步调整。某光伏企业的市场分析员李一鸣向记者直言,目前组件企业对外大都宣称开工率降了20%,但实际情况要更大些。同时,记者采访了解到,一线组件企业在生产层面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有些选择在疫情期间进行一些产线设备技改升级,从而保证剩余产线满负荷生产,同时确保市场恢复后产品的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进入4月,由于项目施工受到影响,国内组件企业已经遭遇客户推迟订单、退单,同时还碰到了以客诉方式追回违约金的情况。某一线组件企业负责人对二季度的基本判断是:企业目前四五月份产能基本满产,订单也算充足,但6月情况仍是未知数。(出口)可以保持一个不错水平,但同比会减少一些。不过,有业内人士更为悲观。“国内组件企业基本都是提前1-2月接海外订单,5月肯定会有交付订单。但是,目前物流受阻,产品能不能发出去、能不能收到钱,心里都没底。即使有部分发出去了,也并不能安装,产品只是放置到了海外公司的仓库里。”国内某民营企业高管的一个担忧是,目前正值项目开发阶段,如果市场上并未开发更多的新项目,导致的结果是未来半年时间订单需求会大幅减少,海外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然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却略显乐观。他告诉记者,疫情短期内会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疫情控制则会有所改善。其预测,二季度(组件)出口不会减少,也不会对一线企业造成太大影响,毕竟光伏市场涵盖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而且国外又是多元化市场。价格何时止跌?全球光伏市场疲软,各供应链端库存亦压力剧增,这直接导致了整个产业链价格全线下跌。财通证券4月13日指出,光伏产业链价格承压,尤其多晶产品走弱明显。硅料方面,特级致密料和多晶用料价格分别为69元/kg和39元/kg,分别较上周下跌4.17%和2.5%;硅片方面,单晶硅片取消报价,多晶一二线厂商价格分别为1.38元/片和1.28元/片,分别较上周下跌3.5%和3.76%;电池片方面,多晶一二线厂商价格分别为0.58元/W和0.57元/W,分别较上周下跌3.33%和3.51%;组件方面,多晶二线价格为1.39元/W,单晶价格为1.7元/W,分别较上周下跌0.71%和0.58%。记者还注意到,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开启降价模式。4月17日,其官网信息显示,单晶P型M6硅片价格从每片3.26元降至2.92元,降幅10.4%;单晶P型158.75mm硅片价格从每片3.17元降至2.83元,降幅10.7%。与此同时,近日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招投标中,EPC价格跌破3元/瓦成为一个风向标。据智汇光伏统计,中核集团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了中核汇能海西州乌图美仁100MWp光伏电站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折合单价2.81元/W、3.07元/W、2.95元/W成为中标候选人。“纵观全球市场变化,需求端没等疫情警报解除之前,实际上是看不到增量市场转变的趋势,而供给端的‘超前’进度,也将让光伏制造商的压力不断涌现。”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制造环节已经达到供给正常状态,但海内外的需求依然是遥遥无期。国内虽有政策出台加持,可疫情后项目实际建设进度不如制造端复工来得快,估计市场需要观望到5月。值得继续关注的是,目前这一轮降价并未到光伏价格底部。“价格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未来一个月内价格仍有下滑的可能。”李一鸣判断,“随着5月欧洲等疫情好转,叠加国内项目需求释放,价格可能会迎来止跌。”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也分析认为,受到海外需求放缓与运费涨价影响,企业迫使转向国内市场竞争。由于国内市场尚未达到正常供需阶段,使得组件厂库存水位不断拉高。目前来看,这轮跌价行情估计会持续至少2-4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智灵、王双、李一鸣为化名)

等风来

欧盟太阳能光伏市场报告摘要(2020-2024)

丝路中心观察SolarPower Europe近期发布了2020—2024年欧盟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展望(2020-2024)。丝路中心(BRICC)观察到,虽然受到了COVID-19疫情的影响,2020年欧盟太阳能发电仍然增长11%。本篇文章,丝路中心(BRICC)对报告进行转译并提炼重点,供关心新能源发展的读者参考。文章要点太阳能光伏行业在大幅降低成本、灵活性、易用性、多种应用和快速增长等方面都超过了预期。2020年,欧盟新安装的太阳能发电增加了11%,达到18.20 GW。欧盟成员国正在积极利用欧盟委员会的经济复苏计划来促进太阳能的发展,实现欧盟2030年能源转型目标。12020年欧盟光伏发电整体概况1.装机容量总体来看,2020年光伏发电总需求不降反增,欧盟各成员国在2020年总装机量高达18.2 GW,相比去年16.2 GW的装机量提高了11%(见图1),历史发展上看,仅次于2011年的21.4 GW。2.发电成本尽管冠状病毒在许多方面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在2020年欧盟的太阳能产业仍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一方面是由于光伏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降低了发电成本,另一方面是在欧盟绿色碳中和协议背景下,各种政策将直接或间接促进光伏的发展。图1:2020-2050年欧盟五国的光伏发电成本2欧盟主要成员国光伏发电市场情况2020年,德国仍占据欧盟光伏市场霸主地位,新增4.8GW光伏装机,荷兰新增2.8GW装机,上升至第二位。西班牙、波兰、法国分列三四五位。图2:2019-2020年欧盟10大太阳能光伏市场1.德国光伏市场发展情况2020年,德国超越西班牙重回欧洲光伏发电霸主地位,新增光伏装机4.8GW,如今,德国拥有欧洲最大规模的光伏装机量(54.6GW),人均太阳能发电量最高(0.65千瓦)。2020年7月,德国政府提高了光伏装机量的上限,并设定了到2030年达到98 GW的新目标。展望2030年,NECP(National Energy and Climate Plans)新的太阳能目标为98GW,总电力消耗为RES(Renewable Energy Source)的65%,逐步从核能和煤炭过渡为太阳能,并预计在2023年和2038年分别完成完全替代。图3:2021-2024德国年度太阳能光伏市场场景2.荷兰光伏市场发展情况2020年荷兰增加近3GW的装机容量,并且有12GW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荷兰太阳能市场将再次增长,达到3.5GW,到2024年将增至4GW。荷兰光伏产业的主要驱动力是SDE+的招标补贴计划。2019年春秋两季各有两轮补贴,每轮预算为50亿欧元。2020年春季最后一轮补贴40亿欧元。2021年,荷兰计划启动针对中小企业和社会房地产所有者的额外投资补贴,以激励更多的屋顶太阳能发展。图4:2021-2024年荷兰年度太阳能光伏市场场景3.西班牙市场发展情况西班牙2020年装机总量为2.6GW,相比2019年的4.8GW下降了45%,位列第三位。政府制定并批准西班牙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NECP),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74%,光伏容量39.2GW。以当下10GW为基数,未来十年中,新增光伏将必须达到每年约2.8GW。西班牙政府刚刚批准了960/2020号皇家法令,政府的目标是在2020年底之前拍卖3GW的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其中至少1GW将分配给光伏发电。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消费战略》,广泛推动能源社区建设。图5:2021-2024年西班牙年度太阳能光伏市场场景4.波兰光伏市场发展情况2020年波兰新增装机量高达1.85GW,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之间安装了1675MW,将总运行PV容量增加到约3,150 MW。约有1,000人直接受雇于光伏系统组件的生产中,5,000人从事生产、设计和安装工作。预计到2024年波兰将安装9-11GW之间的太阳能,年均新增2GW左右。图6:2013-2020年波兰太阳能光伏市场场景波兰光伏产能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波兰政府对太阳能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通过降低所得税来降低成本,还有国家环境保护和管理基金设立的优惠贷款和补贴以及低利率的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5.法国光伏市场发展情况2020年法国光伏装机总量为10.8GW。根据MAEP(Multi-Annual Energy Programme)制定的目标,2023年底法国需完成光伏装机量20.1GW,2020年已完成目标一半以上。并且在今年春季MAEP通过了第一版修订版,修订版提出到2028年光伏装机的累计容量达到35.1 GW和44 GW之间。多年来,法国可再生能源协会(SER)提倡根据当前的国家援助指南,对低于500 kW的屋顶安装项目免除招标程序,并有资格获得电价补贴(FIT)。图7:2010-2020年法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场景图8:法国未来几年太阳能光伏能源计划资料来源:欧盟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展望(2020-2024)。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BRICC)是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丝路中心主要开展咨询研究、项目推进、人才培训等工作,对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提供指导;整合国际国内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

第五街

光伏市场或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 受光伏政策基调和市场影响,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不足12吉瓦,降幅超过50%。不过,海外光伏市场表现亮眼,全球装机约47吉瓦,超出市场预期。□从新发布的政策指标来看,今年全年新增装机有望超过40吉瓦,这预示着下半年光伏市场或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向挖潜应用端转变。在日前举行的“光伏行业2019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降幅超50%,下半年市场或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可能造成产业链部分环节供应趋紧,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会激发海外市场走向多元化发展。受光伏政策基调和市场影响,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不足12吉瓦,降幅超过50%,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约为6.8吉瓦,同比下降43.3%;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约4.6吉瓦,同比下降61.7%。同时,竞价加速了补贴退坡步伐。根据国家能源局对《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解读,今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在50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内可建成并网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至4500万千瓦。与之相比,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场表现亮眼,全球装机约47吉瓦,超出市场预期。事实上,海外市场自去年已开始重新崛起。2018年,全球新增装机约为106吉瓦,其中海外市场新增装机约为61.7吉瓦,同比增长26.2%。在海外市场驱动下,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制造端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主要制造企业呈现产销两旺局面,基本保持满产状态。其中,多晶硅产量15.5万吨,同比增长8.4%;硅片产量63吉瓦,同比增长26%;电池片产量51吉瓦,同比增长30.8%;组件产量47吉瓦,同比增长11.9%。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额达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其中,电池片出口额大幅增长,出口量超过2018年全年;组件出口额也大幅增长,出口量约36吉瓦,同比增长近1倍。在市场表现上,上半年组件出口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发展,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16个,2018年仅为12个;出口量超过1吉瓦的国家和地区10个,2018年只有4个。同时,欧洲市场明显复苏,对荷兰、西班牙、乌克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组件出口均明显增长。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龙头制造企业下半年国际市场订单充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有选择地接受国内订单。除了出口表现亮眼外,光伏产业另一个明显趋势是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王勃华表示,产业整合正快速推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加速退出,大企业、国企则加速进入行业。截至6月底,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已达6家,在产企业数量减少至18家,加之龙头企业大规模扩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硅片、电池领域“强者恒强”格局得以巩固,中小企业由于产能利用率低、缺乏成本优势逐渐失去竞争力。在组件端,由于上半年主要市场在海外,骨干企业品牌、技术、营销等优势明显,中小企业或成为其代工厂,或停产重组。王勃华认为,随着平价上网、竞价项目政策尘埃落定,下半年国内光伏市场有望恢复增长,再加上海外市场持续增长,预计我国光伏产业仍将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头部企业规模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竞争也将从单一降低制造端成本向挖潜应用端转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从新发布的政策指标来看,今年全年新增装机有望超过40吉瓦,平价项目占比预计为20%左右;2020年新增装机则有望达到45吉瓦至50吉瓦。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仍将维持强势。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预计为123吉瓦至149吉瓦。国际分析机构IHS对全球光伏市场同样较为乐观,预期将达到123吉瓦。来源: 经济日报

咖啡豆

光伏市场有望迎恢复性增长 这15家公司九月获机构密集调研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见习记者 任世碧据国家能源局今年4月份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未来五年新能源发展走势的“十四五”规划工作正式开展。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前应完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11月底前形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3月底前需形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送审稿)》。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受今年第四季度“抢装潮”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光伏行业需求将持续改善。在竞价、平价等项目驱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四季度有望迎来装机高潮。今年上半年,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正在逐步改善。《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在162家相关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共有85家,占比逾五成。今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方面,截至目前,有17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三季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共有10家,占比近六成。东材科技、固德威、深圳能源、拓日新能等4家公司均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翻番。对此,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行业近年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其中实现平价上网是提升需求的核心原因。光伏行业集中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出现了部分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中期来看,光伏行业还会维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在组件和硅片国内产能已经占到全球2/3的情况下,光伏其他子行业也有进一步整合提升的空间,所以还是比较有看点的赛道。但应该注意的是,光伏行业的高增长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目前主要的龙头个股估值提升速度特别快,未来能否继续跑出超额收益,则要看企业盈利增速能否持续超预期兑现。”在业绩逐步改善的环境下,近期机构对光伏公司调研热情高涨,9月份以来共有15家相关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奥克股份、帝科股份、迈为股份、永高股份、方大集团等5家公司月内均受到10家及以上机构扎堆调研,包括大族激光、金固股份、三超新材等在内的10家公司也被机构走访调研。受多重因素共振,9月16日,光伏板块表现十分活跃,其整体上涨0.64%,板块表现强于大盘(沪指下跌0.36%),个股方面也有90只个股股价跑赢大盘。露笑科技涨停,固德威、珈伟新能、锦浪科技等3只概念股涨幅也均逾8%。另外,包括美畅股份、晶澳科技和乾照光电等在内的14只概念股涨幅也均在5%以上。“今年是光伏行业需求爆发的拐点,要把握竞争力突出、盈利稳定、估值合理的细分领域龙头机会。”接受采访的乾明资产高级研究员陈雯瑾表示。陈雯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1年的光伏平价使得今年“12·31”这一波成为补贴退出前最后一轮抢装,同时根据国内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11月底的征求意见稿可能将该比例提升至2020年-2030年间中位数17.5%,光伏行业每年需求可能达到55GW-60GW,今年也是需求爆发的拐点。因此,四季度的光伏抢装潮都是确定性的机会。目前板块内部业绩分化较大,头部企业确定性及成长持续性要强于其他企业,建议投资者选择市场竞争力突出、盈利稳定、估值合理的细分领域龙头。”“光伏行业‘十四五’有望加速发展。”申港证券行业策略分析师夏纾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球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将成为最大的能源载体。根据IRENA的测算分析,预计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占比将提升至86%。由此可见,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将上升至360GW。此外,光伏设备供应商新增订单保持高增长。根据光伏头条基于公开资料的订单整理,迎着近年来光伏行业扩产历史机遇,国内光伏设备企业订单饱满彰显景气度。建议关注订单饱满的龙头企业。”表:9月份以来获机构密集调研的光伏概念股

无罪

光伏+是下一个市场风口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减排目标的提出,使得“光伏+”在能源供给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光伏+”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光伏+”,性价比之王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表示,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比大多数国家新建的燃煤或燃气发电厂更便宜,这也让“光伏+”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能源供给形式之一。“光伏+”模式,除了经济效益好以外,还具有零噪音、零污染、零排放等特点,这使其成为供热、交通运输和能源等社会公共领域最佳的能源解决方案。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实现更多领域的能源解决方案。“光伏+”,创新多元化应用场景如果说前十年是光伏组件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期,那未来光伏行业的发力点将聚焦多样化应用模式的开发。“光伏+”模式,将进一步提高项目适应性和社会收益率,例如,与农业、治沙、渔业、旅游等行业可以联合开发打造绿色产业新场景。在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东部地区,采用“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可有效解决光伏电站建设的选址问题。在我国西部沙漠化地区,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沙漠化治理,还能实现清洁能源、农业种植及生态旅游收益。此外,光伏+工业、光伏+建筑、光伏+充电桩、光伏+大数据中心、光伏+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也为光伏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未来,必将出现更多适用于“光伏+”的应用场景。“光伏+”将更广泛地拓展应用场景,光伏的上、下游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更加向好的局面。与光伏融合的产业,一方面可以获取到低度电成本的电力资源,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特别是钢铁、煤化工等能耗较高的行业可以通过“光伏+”实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力途径,这些行业涉及到规模化农业、高耗能行业、城市交通、广告业、建筑能效、市政领域、制氢、园区供能等领域。什么是“光伏+”,其优势在于?当前“光伏+”概念已经延伸至光伏发电和传统多业态的深度融合,这包括和不同发电形式的融合,以及和传统业态的深度融合。而这种融合也打破了光伏发电通过电费获取单一收益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对于用电成本比较敏感的某些行业来说,通过低度电成本光伏发电的加持,为传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插上翅膀,甚至可能颠覆传统业态的运营模式。在这个层面,就是“传统行业+光伏”,而不仅仅是“光伏+”的概念。对电网公司来说,通过光伏+灵活性电源+储能,为电网贡献出发电功率曲线更加平滑稳定的友好型能源形式;对于政府和百姓来说,“光伏+”通过支付土地租赁费及税费为政府和老百姓贡献了收入,同时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造血式扶贫效应;光伏发电与各个行业叠加,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践行了提供了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光伏+”能为哪些行业带来新机遇?“光伏+”将更广泛地拓展应用场景,光伏的上、下游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更加向好的局面。与光伏融合的产业,一方面可以获取到低度电成本的电力资源,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特别是钢铁、煤化工等能耗较高的行业,可以通过“光伏+”实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力途径,这些行业涉及到规模化农业、高耗能行业、城市交通、广告业、建筑能效、市政领域、制氢、园区供能等领域。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光伏政策,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辣姐妹

能源观察|未来五年,光伏市场和机遇究竟有多大?答案超乎想象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社会最受瞩目的经济概念。要将碳目标真正实现,光伏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至2020年末,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53.43GW,考虑到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光伏还将有近26倍的增长空间,我国光伏产业增长空间还十分巨大,光伏产业因此备受各界关注。3月24日,在2021光伏领袖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对“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的增长前景作出了预测:“预计保守情况下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150GW,乐观情况为170GW。2021-2025年,预计保守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1050GW,乐观情况为1295GW。”来源:2021光伏领袖大会王勃华进一步对中国“十四五”期间光伏的增长空间作出了预测:“预计保守情况下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55GW,乐观情况为65GW。‘十四五’期间,预计保守情况下我国新增光伏新增装机达355GW,年均光伏新增装机为71GW;乐观情况为440GW,年均光伏新增装机为88GW。”来源:2021光伏领袖大会王勃华给出的预测,与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工作人员的表态形成了呼应。2020年12月10日,在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在测算“十四五”“十五五”时期新能源的发展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四五”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光伏装机量的快速提升,将对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产生显著助力。2020年12月20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表示:“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21年1月11日,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系列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期,能源系统的安全高效清洁低碳转型有望取得重大进展。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对此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超过20%。关于跨区跨省的电力交易将得到大步的迈进。”多重风口下,光伏产业将继续从规模到质量上,向前大步前进,为中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碳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缩手缩脚

BIPV市场研究:光伏领域超级细分赛道,潜在规模万亿

前几天,正当大盘指数加速杀跌之际,有一个板块在悄然崛起,逆市大涨5%,并彻底火了起来!板块概念叫BIPV。之所以会受到市场资金追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会期间频繁提到的碳中和,BIPV刚好算得上碳中和的分支;二是来自于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的对建筑企业的一项收购。BIPV究竟是什么呢?BIPV是光伏领域的某一细分赛道,英文全称叫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是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即人们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一种技术。BIPV是相对于BAPV而言的,BAPV是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说白了就是在房屋表面外加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而BIPV比较特殊,既有建筑的功能,又能充当“发电站”。怎么理解?BIPV是直接将太阳能电池板变成建筑材料的一部分,比如制造成门窗、墙面、阳台、屋顶等。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典型BIPV就是特斯拉屋顶。说起来,BIPV与BAPV目标都是依靠建筑表面进行太阳能发电,而两者也是仅一字之差,但它们从设计到集成再到建筑物过程实质有很大不同。BIPV产品竞争优势在哪?从目前来看,BIPV产品迭代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BIPV:光伏组件(硅基电池)通过简单支撑或直接贴合在建筑表面。第二代BIPV:光伏组件(薄膜电池)具备建材属性,能够替代传统玻璃、屋顶瓦片和水泥墙。第三代BIPV:对第二代进行优化,同时加入智能电网技术。从各种技术的特点和BIPV的要求对比来看,第一代发电效果差,缺乏美感。第二代外观有所改善,但需要大量的电力变换装置和连线结构来满足供电要求,维护起来非常麻烦。第三代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进一步追求美学设计及定制化需求,是当前发展主流。从经济性方面考虑,BIPV还存在替代收益和发电效益优势。一是建筑建造时采用BIPV组件可以节省对应面积的建材成本;二是BIPV发电的自发自用节省了业主的电费。更重要的是,BIPV的产品价格和安装成本可以摊进被它取代的建筑材料和工程中,降低整体成本。这是过去采取BAPV这种方案所不具备的。不过,BIPV仍有一些问题是目前需要面对的。例如,BIPV安装角度不尽相同的话,就会导致发电能力有所削弱。而且关于材料寿命方面,现在的光伏组件质保期在20-30年时间内,相比建筑材料仍然不够。此外,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艺术美学,当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知识揉在一起的时候,对设计师而言成了很大挑战。虽然BIPV这段时间很火,但它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实际上,最早使用BIPV的领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军备竞赛的卫星和国际空间站。在当时,卫星上的电源供应系统便是BIPV最早的雏形。1967年,日本MSK公司将透明前后板加工成半柔性和轻量化光伏组件粘贴在屋顶和墙面上,BIPV技术迎来了第一次商业应用。但真正让BIPV进入全球视野的是1991年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一次建筑行业展会。在展会期间,旭格公司将光伏组件和艺术空间设计相结合首次推出了“光电幕墙”。由于这种既环保又新奇的玩意勾起了大部分人的兴趣,之后德国、美国、西班牙、中国等部分国家纷纷建成了一批BIPV建筑。比如德国柏林中央车站、世博中国馆、日本京瓷总部、上海拉斐尔云廊以及嘉兴秀洲光伏科技馆......从目前来看,BIPV的应用已经从早期单一的屋顶拓展到建筑的方方面面,如光伏常规屋顶或透明采光屋顶、幕墙、遮阳板、站台、电子树等场景。其中,光伏屋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BIPV产品,占到BIPV总收入约60%。据统计,2020年全球六大主要企业在工商业屋顶应用的BIPV产量就高达709MW。此外,建筑玻璃幕墙是第二大的BIPV产品。进入21世纪,减排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光伏是全球第三大电力供给方式,随着度电成本不断降低,各类场景应用层出不穷。BIPV正好作为光伏细分赛道,得到全球主要国家重点关注。自2000年以来,欧美和日本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将BIPV列入重点发展目标。由于早期BIPV使用的是晶硅电池,而且产品安装方式是通过简单支撑或贴合在房屋表面的,太过缺乏美感,再加上光伏组件受技术成本导致价格相对昂贵,最终市场迟迟没有迎来爆发。2010年之后,BIPV产品技术经过几轮迭代,无论经济性还是适用性有了很大改善,部分消费者逐步接受这种产品。与此同时零能耗建筑、低碳社区、智慧城市的发展,BIPV产业走向成熟。2016年,受益加州政策,特斯拉通过收购SolarCity(美国户用太阳能系统安装商),从光伏屋顶切入了BIPV业务,期间面向欧美住宅陆续发布BIPV产品第一代和第二代Solar Roof。至此,BIPV开始真正受到欧美地区人们的欢迎。不同于欧美这些国家,我国BIPV本世纪初期起步,在2004年深圳园博园和北京天普工业园首次引入BIPV理念。尽管BIPV起步晚,但实际上BIPV产业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了蓄势待发的迹象。奈何当时欧美对中国光伏的阻击,以及国内光伏产业配套不够完善,导致BIPV面临制造成本高、技术积累不成熟、确实政策扶持等难题,最终很难发展起来。直到最近两年,我国光伏产业站在世界前列,BIPV产业才开始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根据IMSIA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BIPV总装机量为1.15GW,渗透率仅有1%。整体看来,全球BIPV市场处于起步时期,距离规模化发展尚远。然而近年随着全球各国减排目标不断提升,建筑迈向近零能耗是未来发展趋势,BIPV产业发展在逐渐加快。此背景下,全球BIPV市场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Grand View Research机构乐观估计,全球BIPV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367.4亿美元。实际上,我国发展BIPV产业要取得的经济价值要远高于那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东北的少数地区外,其他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2600小时以上,充足的日照使得BIPV发电效益并不差。早在2009年我国就启动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并在当年开展了111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装机容量达到91MW。到了2011年,我国光电建筑装机容量已为535.6MW。2019年“电改”加速后,BIPV有了更多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期,中国成立首个BIPV联盟,通过政策引导+资本助力,攻克“卡脖子”技术,拉开了BIPV发展新时代序幕。此外,“十四五”规划以及“碳中和”也在明确指出煤炭消费达峰甚至负增长的目标。这意味着光伏迎来重要发展时机,BIPV在迎来最强风口!以2018年为例,我国BIPV的市场累计安装规模仅为1.1GW左右,市场规模预计不足50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每年的建筑竣工面积在40亿平方米左右,若按照2%的BIPV渗透率,仅新建建筑的年增量空间就在一千亿以上,远高于目前的市场容量。BIPV的整个产业链共分为三部分:上游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中游BIPV系统集成商、下游BIPV应用。从整个产业链分布的情况看,中游的BIPV系统集成服务有望成为利润最丰厚的环节。隆基股份和特斯拉是当前布局BIPV的两大巨头。隆基股份面对的是ToB市场,特斯拉是ToC市场。上面已经提到过,特斯拉是通过收购本土太阳能系统安装商进入BIPV赛道。2019年10月,特斯拉推出Solar Roof第三代。第三代Solar Roof使用黑色纹理玻璃制成新型瓷砖,将组件和屋顶一体化,面向欧美住宅和其它市场的高端住宅市场。BIPV在未来达到万亿市场规模是必然发展趋势,马斯克曾多次公开表示,太阳能屋顶会成为特斯拉继电动车后的另一个核心业务。除特斯拉以外,国内光伏组件巨头隆基股份依托在BAPV累积的经验,进军BIPV市场。2019年6月,隆基股份开始建设首座BIPV工厂,2020年8月发布首款BIPV产品“隆顶”。其他光伏企业,如晶科、汉能、中信博、英利能源等也在纷纷推出自己的BIPV产品。不过随着光伏平价临近,“补贴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BIPV会重新迎来新发展契机。届时,具有品牌、渠道、集中度等优势的龙头企业机会明显。下面是主要BIPV厂商梳理:特斯拉(TSLA):全球BIPV光伏龙头,主打太阳能发电屋顶BIPV产品Solar Roof,目前已经推出第三代。隆基股份(601012):国内BIPV光伏龙头,对标特斯拉。2019年才开拓BIPV市场,2020年就推出“隆顶“、”隆锦“等BIPV产品,面向工商业屋顶客户供货。公司规划未来5年BIPV收入要达百亿级别。中信博(688408):BIPV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研发BIPV系统,作了充分的技术和市场积累。2017年推出第一款BIPV产品——智顶。2019年承接国内江西唯美陶瓷40.9MW、江苏东方日升3MWBIPV项目,当年贡献百万级别收入规模。2020年公司推出智顶迭代产品,BIPV业务进一步成熟。(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

边关路

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现状及技术趋势,太阳能发电技术备受关注

一、太阳能发电分类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两种: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能源”一词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开启了超高速发展模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日益减少,使得能源问题在全球国际事务中更加突出。当前,环境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能源与地球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全球能源开发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从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来看,据统计,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为1421亿千瓦,同比增长21.23%,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太阳能发电量为246.7亿千瓦时,没铜币增长37.6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我国各省市太阳能发电量来看,青海省是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最高的地区,截至2021年1-2月青海省太阳能发电量为259855万千瓦时;排第二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电量为204404万千瓦时;其次是新疆省,太阳能发电量为197106万千瓦时。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我国发电量结构来看,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主要发电方式,截至2020年底,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1245、370、50、282、253GW;发电量占比分别为68%、18%、5%、6%、3%。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发电系统转化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25343万千瓦,同比增长24.12%。资料来源:中电联,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三、中国太阳能发电技术分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能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无法脱离的能源,如何将太阳能更好地转化成电能成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热风发电以及太阳池发电等: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太阳能发电技术中的光伏发电起步较早,加上各国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目前仍存在效率偏低、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原材料生产能耗大等弊端。但仍是今后太阳能发电中的重要组成,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光热发电不但可在夜晚或弱光条件下工作,而且输出稳定,与电网匹配性好,是太阳能发电技术中的一支潜力股。太阳能热风发电和太阳池发电目前还处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阶段,规模化推广还需一定的时间。全球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匮乏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太阳能作为取之不竭的能源宝藏,如何对其进行深度开发,是值得人类长期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太阳能发电系统与传统能源相比,尽管存在效率偏低、功率输出受制于天气因素等缺点,但人们建立多种能源互补的发电系统,如太阳能燃煤机组互补、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互补等,实现多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系统效率。相信太阳能发电技术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大幅度补充能源短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