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传考研难度、分数线、录取人数、参考书惊魂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传考研难度、分数线、录取人数、参考书

扎根广东15载,更懂广东考研!作为广东考研培训领域的深耕者。我们专注于帮助广东高校学子打破信息差,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广东地区考研院校、专业分析。01院校概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对外传播的窗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区域经济和新闻传媒业发展都处于排头兵位置。广州的传媒业发展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华南新闻最高学府”“广东媒体后花园”“全国三大新闻院系之一”之称的暨大新传学院等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虽然比不上暨大,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同处美丽的广州,地域优势非常明显。2015年广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首次招生,并且招生人数相对比较多,如果想在南方发展,广外是个不错的选择。02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分数线可以看到新闻传播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是有上涨的,都在60以上,算是比较多的了。分数线每年也是水涨船高,这和新传专业近几年的火爆程度不无关系。可以说,新传专业就没有分特别低的学校,只能说从试题难度、报录比等方面去做取舍吧!03考试科目初试参考书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202|俄语: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203|日语: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马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陈先红:《公共关系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等。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马工程教材《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马工程教材《广告学概论》(第1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020年最新真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考研专硕334真题一、名词解释(15分)中性采访媒介逻辑融媒体二、简答题(30分)1、短视频的特点。2、自媒体叙事特点。3、国际传播二次编码理论。三、论述题(40分)谈谈5g对传播业的影响与挑战。四、评论(65分)材料:浙江小学生被戴上的“智能头环”,为什么让我们害怕?请根据材料写一篇800字的评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考研专硕440真题一、简答题(40分)1、请简述1815年到五四运动期间中文副刊发展史。2、李普曼传播学贡献。3、数字鸿沟内涵。4、广告策略中广告框架STP法则。二、论述题(60分)1.新媒体时代新闻监督的新特点。2.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新特点。三、材料分析题(50分)请用新闻与传播的角度分析以下材料。材料:39具遗体货车惨案,英方再拘两人!华姐“吊打”CNN|华春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考研学硕640新闻传播史论真题一、名词解释(15分)苏报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舆论监督符号互动论拟态环境二、简答题(40分)1.五四运动后新闻业出现的变革。2.意大利手抄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3.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和要求。4.人际传播的特点。三、论述题(45分)论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四、材料分析(50分)材料:chairman讲媒介融合的一些内容材料,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年考研学硕838新闻传播业务真题—、名词解释(15分)采访策划掏粪运动融合报道二、简答题(30分)1.如何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保持发现新闻。2.如何实现文化适应。3.如何理解第二次编码理论。三、材料分析(40分)材料:chairman在意大利进行的一系列传播活动,如发表署名文章、访问国事等等,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材料。四、写作(65分)给了一段广州垃圾分类材料,然后写600字评论。如果你在考研备考上仍存在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们交流,一对一答疑,获取最新院校资料,系统解决考研难题!关于考研辅导培训报考研辅导班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让你考上,而是我们给你提供最适合的复习备考方案、最优质的师资、最完善的服务,这些是可以大大提高你成功的概率的。 专业课占比高,难度大,特别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深耕考研多年的我们能系统帮你制定学习方案,打破信息差。掌握初复试备考技巧,拿到全面的复习资料,全程陪伴带着你把一个一个重难点突破,避开障碍。

热那亚

22考研,只求考研上岸?这些学校很不错

考研容易考上的大学不少除了双非和一些偏远地区的211院校就算是东南沿海地区都有一些211大学年年招不满学生需要调剂来补充生源但并不是招收调剂的院校都是好考的一定要看复试线比如说某些985专业也是年年招收调剂但即使是这样也不会轻易地走国家线毕竟名气在那里不缺调剂的生源综合比较下来有哪些学校真的是“容易上岸”?或者是适合只求上岸的小伙伴?01 浙江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浙江工商大学,简称“浙商大”,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中国(杭州)跨境电商人才联盟发起成员、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难度最大和热度最高的专业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但是非985/211,所以生源质量和竞争就稍微差了些。其次了解一下:新闻传播学 ,往年分数线及招生情况:2020复试线:国家线2019复试线:国家线浙江工商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硕是2019新开设的,第一年招生人数很少,题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高分,后面人数稳定在30人左右,招生人数还是非常多的。这2年报考人数都是一百多人,大多都是来自二本三本的同学,竞争对手实力一般。02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硕士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法律硕士,无论是非法学还是法学,分数线只是国家线,一般来说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们相对较少,竞争在北京来说,相对是比较小的学校了。03 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所以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并且强势专业是比较冷门,非985/211,所以学校整体考研热度没有很高。上海海事大学的会计学一直招生人数都很多,复试线也非常低,往年的复试线基本都是国家线以上,比很多学校招生都多,不止是会计学,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其他专业。大部分考生的分数基本都在350左右,也就是说过国家线能考上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350意味着,英语60+政治70+数学100+专业课120=350.0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广外最难考的还是语言类专业,除了北外上外,就是广外,地理位置和名气,认可度都非常占优势。广外的国际商务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比较多,统招名额每年大概接近30个人,复试线也是国家线,而且今年把数三换成了396经济联考,所以很多数学不好的小伙伴有救了。396经济联考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05 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福州大学也是211院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地理位置不错,在福建省的知名度很高,在福建省除厦门大学以外算是第二阶段的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招生,作为学硕,每年统考招生人数比较多。1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一共统考录取37人,报考322人,统考报录比8-9∶1。统考录取最低分330,也就是18年的管理学国家线,最高分377,平均分347。19年的录取最低分是347分,只比国家线高了2分,最高分在380分左右,总体来说分数不是特别高。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同档次的院校中,性价比比较高,不管是在招生人数上还是在录取分数上。作为学硕专业,录取人数能上30+甚至40+,另外录取分数不算太高。不过报考人数较多,竞争还是比较大。06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招生人数多。每年招200人,全中国机械专业考研每年能够招200人的并不多。分数相对来说比较低。每年的分数300多一点就行,去年的录取分大概就300分左右。报录比不高。作为一个排名前十几位的985院校,报录比在3:1到5:1之间,比很多211都要低。复试基本不刷人。07 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报录比低。去年总共是169个人报名,录取了30人,报录比近6:1,广外的翻硕报录比是15:1以上,中山大学翻硕的报录比在12:1左右,所以报录比是比较低的。招生人数多。去年总共招了38人,推免8人,招生人数在理工科类招生人数算是比较多的。专业课简单。专业课是比较简单的,该校翻硕英语的阅读理解大概只有六级的难度,甚至达不到专四的难度。就业好。华南理工是985院校,学校名气还不错,就业出路会好一些。很多同学不知道华南理工还有这个专业,所以报考人数不是很多,建议有意向的可以报。08 福建师范大学◆法律(非法学)报考113人,7人上线,占比6.19%,一志愿全录取。◆法律(法学)报考65人,3人上线,占比4.62%,一志愿全录取。数学与信息字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报考264人,过国家线15人,全员录取。国线通过率568%,偏低。◆计算机应用技术报考42人,过国家线5人,全员录取。国线通过率1042%,偏低。◆统计学报考5人,过国家线2人,全员录取。该院专业总共有,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基础数字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育、统计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所有专业一志愿上线人数全都没满,凡是过国家线的一志愿全部录取,一个都没刷。点评∶除了体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心理学院的多数和教育有关的专业,存在竞争性。多数专业招不满人。部分专业一志愿先面试,无特殊情况不刷人,之后再进行调剂面试。有些学院是一志愿和调剂生一起复试计分。

长少无序

来了!香港传媒类硕士项目PK+深度分析

梦想过在媒体界发光发热?想成为头条新闻的撰稿者?攻读传媒就是你的“不二之选”!香港作为亚洲的传媒中心,娱乐、影视、媒体都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不少同学来港就读传媒专业,今天我们邀请了Chloe老师向大家介绍香港的传媒类授课型研究生,感兴趣的同学们不要错过哦~一般来说,香港传媒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向:新闻类传媒、营销广告类传媒、大众传媒类、媒体发布类及创作表演类。传媒专业有很多的分支:新闻,广告,广播,影视,报纸,杂志及公共关系等。传媒专业的课程涉及到人类及社会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它包括符号学、社会语言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及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香港得益于地理、文化、经济的优势,传媒硕士教育以高度强调实践、实习机会多而出名,当然,每个学校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下面Chloe来给大家具体分析。香港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的港大一直在各大排名中名列前茅,其开设的传媒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和强大的社会资源,绝对不容错过~Master of Journalism(简称MJ)课程简介:MJ 专业开设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JMSC)下,JMSC 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新闻学院。项目是一年的全日制课程,学生主要学习新闻报道与写作,电视和视频的制作、媒体法律和伦理以及新媒体相关学术和技能。选修课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公共卫生和数字媒体等。教研团队也都是媒体界的专业人士,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网、《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远东经济评论》、星空卫视、《南华早报》等。JMSC与多家知名媒体有合作关系:海外媒体有 New York Daily News (New York City),The Nation (Bangkok),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New American Media (San Fransisco) 等;香港当地的有 TVB, ATV, Cable TV, Now.com, Phoenix TV 等;中国内地的有 CCTV (Beijing),Shanghai Television Station (Shanghai),Shanghai Media Group (Shanghai),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Beijing), China Daily (Beijing)等,所以实习机会非常丰富。毕业生就业去向:彭博(Bloomberg), CNN, 国际先驱导报(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亚洲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今年的申请开放时间是11月2-2月10,IBT95,雅思7(6),先有笔试再有面试。笔试一共4个部分,90分钟,内容也很专业:比如会给你一张图片,让你辨别图片中的新闻,以及说出为什么它是新闻;给出3个视频,让你辨别视频中的新闻以及说出为什么它是新闻;写写你觉得过去一年最重要的新闻是什么(字数有限);中西方媒体对于同一件事的报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等等。笔试通过了才会有面试,面试相对于笔试的问题就常规多了,比如为什么要读新闻,为什么选择港大,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该项目主要培养的是新闻记者,所以实践性很强,如果有这个职业规划的小伙伴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再考虑是否申请。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下共开设了5个授课型硕士项目,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MA in Global Communications项目2005年设立,核心着重在学习/研究全球化下视角下传媒的角色,透过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来理解全球化和传播现象,例如移民、媒体政治等。比较重视更深入的学术研究,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会有大量的关于全球化和传播方面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相关的讨论。对申请者的背景基本没有限制,雅思需要达到7。毕业生去向:媒体企业、NGO、政府部门等,岗位有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商务等。MSc in New Media项目比较偏向实践性,培养学生在交互多媒体设计与发展、用户界面设计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学生内容分析和受众调查的能力。能够运用新媒体工具策划活动,评估效果,提出有效的策略,也会涉及一些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律相关的知识,以不同角度学习新媒体的运作与应用。对申请者的背景基本没有限制,雅思需要达到6.5。M.S.Sc.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2005年开始面向世界招生,项目专注提升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水平,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企业传播相关知识,将来无论在传媒企业、政府、商业还是NGO等都能发挥一定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虽然官方要求雅思6.5,但这个相对对写作要求比较高,建议达到6.5以上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in Advertising课程目标是为广告界培养优秀的广告人才,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研究、创意、分析能力,能够策划、筹备和推广各类活动;消费者需求分析、广告写作、市场策略制定等也是课程的重点。教师团队很多来自本地的4A广告公司负责品牌管理、策略营销、渠道开发、产品开发等的专业人士。雅思要求最低6.5,托福最低79M.A. in Journalism适合目标是进入新闻领域工作的同学,在这个项目中无论是学术还是技能,都可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和提升。项目不限制申请者是否来自新闻领域,但要致力于投身于此领域。课程实践性较强,会有很多新闻报道的写作、分析和调研等,除Chinese 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这门课外,其余均为英语授课,部分选修课会是粤语授课。今年第一轮的截止时间是12月14,最后一轮是1月20。雅思要求最低6.5,托福最低79分,申请者会粤语优先。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开设的传媒专业除了师资强大外,还有独特的综合类专业。MA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该专业创立于1998年,师资阵容强盛。项目比较偏向招收在大众传媒、广告、公关、市场营销、企业传播、政府、NGO组织等领域有一些实战经验,想要提升自己在战略策划和新媒体技术方面能力的申请者。项目有3个方向,分别是Media Data Analytics Stream, Visual Media Stream, Digital Media Stream。在申请时最好明确自己想要申请的方向。 Master of Arts i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该项目是仿效美国西北大学的IMC专业而开始,是香港唯一一个此类课程,课程分为四个领域:广告、公关、市场营销、新媒体技术。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培养能够兼具传播和营销、知识、经验的创新性人才。Creative Media另外城市大学的Creative Media学院下还开设了2个学位的Creative Media专业,MA和MFA,MA时长是1年,MFA时长是2年。项目同样是分为不同的Stream, 比如Media Cultures, Curating Art and Media(CAM) Stream, Playable Media and Game Studies(PMGS)stream。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有相关实践经验,可以跨专业申请。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是香港最早开设传媒专业也是香港最有名的学院,是浸会的招牌,对香港媒体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就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很多香港传媒界的领导都毕业于浸会的传媒专业。授课型项目主要有: MS in Communication项目偏理论,为培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型人才。项目分为两个方向:媒介研究、综合传播管理。将来从事:媒体机构、私人或公共机构的媒体部门工作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in Media Management项目是香港第一个集传播、新闻、公关广告、市场营销、管理、财务、法律等多个领域综合训练的课程。由传媒学院和商学院联合举办。培养学生传媒管理、分析能力、政策法规、组织和公司传播、传媒技术和组织、公司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战略、商业网政策法规、经济服务营销管理、传播理论及研究方法。项目注重实践,会邀请各界高层讲述个案、事例、经验及动向 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项目分为两个方向:国际新闻,主要培养国际新闻的新闻专业工作者,报道国际新闻;财经新闻,财经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服务于一系列的专业产品,致力于企业从事的活动,如贸易、物流和金融服务,需要一个个连续的和可靠的流动的国际新闻。Master of Science in AI and Digital Media这个项目是在新兴的AI、数字技术中应运而生的,在这个项目中,除传媒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外,学生还可以收获数据收集和分析所需要的技能。申请时最好能够提供一个作品集,可以是发表的文章,自己建立的网站,或者GitHub repositories. 需要注意的是,浸会大学的项目通常都有面试,所以要好好准备 除了以上介绍介绍的专业,浸会大学的传媒类还有两个专业:Master of Arts in Procing for Film, Television and New-Media(1年)和Master of Fine Arts in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3年)这两个项目如其名,为学生提供影视制作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机会。MFA项目除理论外,还涉及很多电影、电视相关的制作,新媒体技术的学习等。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传媒偏重实践,课程设置也有其独特之处。Multimedia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MSc项目开设于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下,如项目名称所表达,这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项目。课程分为3个Stream,分别是Game Development; Applied Design Psychology;Social, Mobile and Internet。在申请上,如果申请文件通过,会收到学校的作品集邀约,作品集通过后会收到面试通知。Master of Arts in Bilingual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MABCC)开设在Chinese & Bilingual Studies学院下,项目时长1.5年,结合了语言学和传播学,注重于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以上几所学校的传媒类专业中有你喜欢的学习方向吗?可以通过学校的官网等途径再深入了解学校的培养方案,也可以找Chloe提供更专业的申请指导哦。想申请传媒专业硕士,成为媒体界“扛把子”?快来和小秘聊聊。私聊小秘“入群”,加入留学交流社群更多干货、讲座、福利等你来更可以找到申请路上一起努力的小伙伴录取案例参考F同学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GPA:3.9-------------------------------------------------◆ 香港中文大学 | 新媒体硕士◆ 香港城市大学 | 传播与新媒体硕士◆ 香港浸会大学 | 传播学硕士L同学中山大学 | 新闻学GPA:3.9-------------------------------------------------◆ 香港中文大学 | 全球传播硕士◆ 香港城市大学 | 传播与新媒体硕士W同学中山大学 | 新闻学GPA:3.9-------------------------------------------------◆ 香港中文大学 | 全球传播硕士H同学中山大学 | 国际政治-------------------------------------------------◆ 香港中文大学 | 全球传播硕士L同学中山大学 | 国际政治-------------------------------------------------◆ 香港中文大学 | 新闻硕士W同学中山大学| 社会学GPA:3.9-------------------------------------------------◆ 香港城市大学 | 传播与新媒体硕士L同学中山大学| 社会学辅修新闻GPA:3.9-------------------------------------------------◆ 香港中文大学 | 新闻硕士X同学211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 | 企业传播硕士X同学中山大学| 英语GPA:3.9/4.0-------------------------------------------------◆ 香港中文大学 | 企业传播硕士Z同学暨南大学| 新闻学-------------------------------------------------◆ 香港大学 | 新闻学硕士Z同学中山大学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GPA:3.0/5.0-------------------------------------------------◆ 香港城市大学 | 整合营销传播硕士T同学中国传媒大学 | 广告学-------------------------------------------------◆ 香港城市大学 | 整合营销传播硕士L同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国际新闻-------------------------------------------------◆ 香港城市大学 | 传播与新媒体硕士J同学武汉大学 | 广告学-------------------------------------------------◆ 香港城市大学 | 整合营销传播硕士Z同学暨南大学| 新闻学GPA:4.35/5.0-------------------------------------------------◆ 香港城市大学 | 传播与新媒体硕士Y同学211大学| 应急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 多媒体与娱乐技术硕士H同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葡萄牙语GPA:3.22/4.0-------------------------------------------------◆ 香港浸会大学 | 影视制作与传媒硕士L同学广州大学| 广播电视学GPA:3.43-------------------------------------------------◆ 香港浸会大学 | 传媒学硕士W同学985大学 | 广播电视学-------------------------------------------------◆ 香港浸会大学 | 国际新闻硕士- End -关注“君明留学”,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寿里

15所语言类高校排名,中传实力最强,广外显得很亮眼

文|冷丝栏目|大学排名所谓语言类高校,指的是以语言学和专业为主的高校,但并不限制于语言类学科和专业。比如,除了传统的外国语大学,语言类高校还有传媒类高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等;还有语言类应用高校,比如外交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等。在15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类高校高校之中,根据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有点出人意料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简称广外)名列第三,超过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15所语言类高校排行榜中国传媒大学的确有很强的办学实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而其中的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校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就学位教育来看,该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而且,该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南女子学院也是语言应用类的高校,该校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除了语言类学科和专业,湖南女子学院还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工商管理、设计学3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该校设有11个教学系部,27个本科专业,教育部特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资助建设特色专业1个。湖南女子学院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9040人。冷丝要专门说明的是,语言类学生的特点与多数其他学生不同。语言身为一门工具学科,专业壁垒并不如多数理工科类,比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高。但同时,语言学科所锻炼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适用范围显得更有用场,发展前景更为看好。同时,就人才培养来说,语言类高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突出创新点。而身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大家要明确有更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此为基础再向其他方面突破。

茉莉

语言类大学排名前10强出炉,北上广包揽前7名,中国传媒排名意外

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喜欢选择语言类的专业,特别是文科生,语言类的很多大学在学生毕业后可以为他们搭建比较好的就业平台,不但发展前景好,工资待遇还好。像政府事业单位、媒体、翻译、大型的国企、外贸公司等等都是对语言类大学生比较青睐的。那么在我国这么多语言类大学中哪些大学是实力比较强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语言类大学的排名前10的大学有哪些,专业的语言类大学中有许多大学是实力非常强的,在这10所大学中不乏有211大学,在前10名的大学中有3所211大学,在这个排名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竟然排名第二,超过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不得不说是让人非常意外的。通过名单大家可以看出10所大学的前7名都是来自北上广的大学,5所在北京。这也看出地域的优势也是能够影响到大学的发展的。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综合和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获得了A+,政治学B-,返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C+,对比一些985大学没有A+学科的来说实力可见有多厉害,从评估中可以看出北外的学科发展还是不叫不错的。不仅仅是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非通用语种群、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等语言类专业的特色专业强,在别的学科上发展也不错,还是比较全面的,排在第一名实至名归。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简称中传,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特色比较明显,其实把中传排在第二名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传媒大学不但是一所艺术类大学同样也是一所语言类大学,虽然外语只有英语专业,但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A+,这也是为什么把中传算是语言类大学的原因之一吧。不但是新闻传播学获得A+,戏剧与影视学同样获得了A+,艺术理论A-,还有5个B类,3个C类学科。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文学C,实力非常强。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样属于211工程大学,上外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也获得了A+,阿拉伯语、英语、俄语、法语和德语为最好的专业,政治学B+,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B-,中国语言文学C+,实力非常强。语言类大学排名第四的是外交学院。唯一一所直属外交部的大学,全国最好的外交专业,外交官的摇篮,能够考上就有妥妥的铁饭碗工作,学校实力强悍,非常值得报考。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五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而来的,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不仅是一所语言类大学同样也是一所外贸相关的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A,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B-,法学C+,政治学C,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C-。语言类大学排名第六名是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直属的语言类大学,有小联合国之称,外国语言文学B+,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法语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实力强悍。第七名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八名的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九名、第十名的大连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都是非常有实力的语言类大学,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你喜欢语言类大学吗?这些大学中你会选择哪一所,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法国版

这4所最好的语言类大学,考上就是“金饭碗”,就业前景广泛

这4所最好的语言类大学,考上就是“金饭碗”,就业前景广泛最近今年语言类的专业一直非常热门,随着我国不断与多个国家签订友好贸易往来协议,公务员报考的不断火爆,人们对于外语教育的重视等等,语言类的专业拥有着越来越好的就业前景,许多同学都将其设为首选专业,不仅是女生,很多男生也选择了这一专业,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中国报考热度最高的几所语言类大学,希望能为你带来报考上的帮助。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销售语种最多,办学层次最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学校拥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近200人,学校的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学校多年来培育了大量国家外交官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学校学术气氛浓厚,人杰地灵,预计今年分数线在660分左右。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位于上海虹口区,创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国学府,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英语言文学和俄语言文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点,学校位于上海市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非常适合语言学毕业生的发展。环境优美,拥有多种不同语种国家的建筑样式特色的教学楼。预计今年分数线为650分左右。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坐落于广州市,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还有七个省级学科,拥有多个就业率非常高的专业,学校拥有多所科研机构,拥有大量学术成果。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共赢,与多个国家的高等学府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友谊。毕业生大多留在广州发展,珠江三角洲非常适合语言类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适合选择的学校,预计今年的学校分数线为590分。4、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校位于中国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有着不错的历史基因,受国家重点扶持。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为王牌专业,是一级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英语、俄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毕业后就业面十分广泛,大多数留在了重庆发展,预计今年分数线在600分左右。虽然传言人工智能会对语言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语言类毕业生还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就业前景,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尽量选择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那里获得的机遇也更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十分广泛,未来可以到政府机构、金融行业等等进行工作。学生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在未来市场还会有更多的人才需求,所以选择语言类大学和相关专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笔者:罗冰

猎天下

新祥旭一对一:考研上岸,这些学校也不错

考研人千千万,上岸的也就那几个。很多人考研想上一个名校,也有人考研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提升自己的学历。考研竞争大,报考人数多,考名校的难度就更大了,其实如果想顺利读研,提升自己,其实这几个学校也不错,不用为那些“名校”争的头破血流,让考研变得容易点。1、浙江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 ,往年分数线及招生情况:2020复试线:国家线;2019复试线:国家线。浙江工商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硕是2019新开设的,第一年招生人数很少,题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高分,后面人数稳定在30人左右,招生人数还是非常多的。这2年报考人数都是一百多人,大多都是来自二本三本的同学,竞争对手实力一般。2、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硕士。国关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法律硕士,无论是非法学还是法学,分数线只是国家线,一般来说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们相对较少,竞争在北京来说,相对是比较小的学校了。3、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并且强势专业是比较冷门,非985211,所以学校整体考研热度没有很高。上海海事大学的会计学一直招生人数都很多,复试线也非常低,往年的复试线基本都是国家线以上,比很多学校招生都多,不止是会计学,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其他专业。大部分考生的分数基本都在350左右,也就是说过国家线能考上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350意味着,英语60+政治70+数学100+专业课120=350.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广外最难考的还是语言类专业,除了北外上外,就是广外,地理位置和名气,认可度都非常占优势。广外的国际商务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比较多,统招名额每年大概接近30个人,复试线也是国家线,而且今年把数三换成了396经济联考,所以很多数学不好的小伙伴有救了。396经济联考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5、东北大学—机械工程。招生人数多。每年招200人,全中国机械专业考研每年能够招200人的并不多。分数相对来说比较低。每年的分数300多一点就行,去年的录取分大概就300分左右。报录比不高。作为一个排名前十几位的985院校,报录比在3:1到5:1之间,比很多211都要低。复试基本不刷人。6、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福州大学也是211院校,在福建省除厦门大学以外算是第二阶段的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招生,作为学硕,每年统考招生人数比较多。19年的录取最低分是347分,只比国家线高了2分,最高分在380分左右,总体来说分数不是特别高。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同档次的院校中,性价比比较高,不管是在招生人数上还是在录取分数上。作为学硕专业,录取人数能上30+甚至40+,另外录取分数不算太高。不过报考人数较多,竞争还是比较大。

等着我

大学介绍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白云山青 碧溪水蓝携侣中外 凤鸣岭南广外不是985 不是211广外就是广外这里是广外学子梦开始的地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概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DUF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3个校区,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就业前景录取情况2019年在广东录取情况专业介绍我校共有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东省属高校中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最多的学校。北校区主要院系1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2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商务、商务英语3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希腊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捷克-斯洛伐克语4 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日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印地语5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朝鲜语、老挝语、马来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6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7 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南校区1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财政学类(大二分流为税收 财政类)2商学院: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 大二分流为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电子商务3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 大一分两个ACCA 一个CIMA的创新班 一个国际组织创新班(有门槛自主报名 考试选人) 其他班级大二分流为会计学 财务管理 审计4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含声乐 钢琴 音乐国际传播三个方向) 舞蹈表演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含平面艺术设计 环境与展示设计 信息艺术设计三个方向)5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类(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艺考 不接受转专业) 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自主报名)6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 社会工作学专业7法学院:法学大类招生 大二分流为国际经济法学系 法律系 民商法学系 知识产权法系8金融学院:金融学类大类招生 大二分流为金融学 金融工程 保险学9英语教育学院:教育学 英语师范10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学11信息学院:计算机类大类招生 大二分流为网络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大类招生 大二分流为外交学 国际政治创新班计划广外开设有国际组织人才创新班、国际商务(创新班) 国际商务(创新班-CGMA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雷恩班) 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 财务管理(国际管理会计CIMA) 工商管理(国际创新班) 日语(中日韩亚洲校园项目) 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九大创新班

逆世界

今年最热考点有哪些?四大刊重点讨论了这些议题!

距离考研还有47天,在这一关键时期巩固课本知识、拿下基础分固然重要,但偶尔也需要换个思路,从优质论文中汲取养料,因为这些论文往往反映出学界最新的研究趋势,对于一些热衷于考察新兴知识点的学校来说,很有可能成为最新的考点哦!当前学界的前沿议题有哪些?折射出了学界怎样的思考?涉及哪些新传考点?今天学姐就来带大家梳理一下新传四大核心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2020下半年的那些前沿论文!首先,在对一百多篇论文标题进行汇总后,绘制出如下词云图其中,政治、文化、教育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反映出媒介的社会文化属性,也体现出学科的融合趋势,公共传播和政治传播成为当下的热门研究话题;而受到疫情的影响,健康传播、风险传播、国际传播等研究领域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此外,随着5G时代的来临,有关技术伦理的相关议题也有着较大的讨论空间,智能媒体、算法技术、互联网治理等议题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在这篇推送里,学姐将从【媒介传播形态】、【媒介生产形态】、【媒介技术形态】以及【传媒产业形态】四个向度带大家进行论文梳理,快拿小本本记好啦!(由于篇幅有限,选取部分论文进行梳理)媒介传播形态01大众传播的终结与数字传播的崛起——从大教堂到大集市的传播范式转变历程考察作者:方兴东、严峰、钟祥铭 相关考点:新旧媒体的演变、数字传播、智能传播真题汇总1.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媒介即讯息是否适应数字媒体理论(名词解释,苏大 440,2020)2.智能时代,请集合具体实例,谈谈智能技术对传播生态的影响。(论述题,郑州大学440.2020)3.智能传播技术对传媒内容产品的影响,如何应对?(论述题,中国人民大学 610,2020)论文内容提要:人类传播范式从过去传统大众传播主导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的大教堂模式走向了数字新媒体主导的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的大集市模式,数字传播已成为人类社会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超越技术和应用的功能性层面,深入考察数字新媒体传播机制从网络传播到自传播再到正在兴起的智能传播这三次重大变革。尤其重点梳理和总结过去 50 年的演进逻辑,初步勾勒了新时代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深度融合、多种传播机制叠加与联动的新型数字传播理论的认识框架,为整个传播学的范式转变提供启示。关键知识点:两种传播范式1)大教堂模式:是一种以专业媒体组织为主体,对内容进行集中控制和把关,可以对全体大众实施自上而下大规模的信息传播范式。2)大集市模式:在互联网全球开放环境下,可以自组织面向大众实施自下而上、大规模的信息传播范式。传播机制的演进历程1)网络传播机制: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Web 1.0时代,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是新媒体基础应用的酝酿阶段。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但自上而下的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自传播机制: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Web 2.0浪潮,成熟于21世纪前10年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以博客为代表的Web 2.0浪潮,虽然没有在产业上形成重大成就,但这是人类主流社会第一次诞生了以民众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传播范式。3)智能传播机制:兴起于21世纪20年代的5G时代,将成熟于21世纪30年代的 6G时代。智能传播第一次超越了过去社会信息传播始终以“人工”为基础的传播范式,开启了算法和机器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新时代。它与以用户为基础的自传播不同,更与大众传播的范式差别更大,是一种“大集市模式”,呈现出复杂综合的传播特点。数字传播:这篇文章里,学者把传统大众传播、网络传播、自传播和智能传播这四种主导性的传播机制通过数字化而叠加、联动与博弈的社会信息传播新模式和新格局称为数字传播。并提出了数字传播的“技术—传播—社会( TCS)”三层理论。这篇文章对新旧媒体时代不同传播范式的特征和差异、以及传播机制的演变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化的梳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新的传播范式以及传播发展趋势,也是对课本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拓展~(建议大家可以重点看下文章中的图表!)02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作者:程明、程阳相关考点:智能媒体,补偿性媒介理论1.智能媒体(名词解释,陕西师范大学 710,2020)2.智能化媒体是什么特点、向何处发展(简答题,北京交通大学 852,2020)3.智能媒体对新闻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应用(简答题,同济 847,2020)论文内容提要: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补偿,社会化媒体是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与社交的“双重补偿”,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在技术、连通以及分发等三个层面的补偿。现阶段的智能媒体已经初步构建起“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辅助,云计算 + 5G + 物联网(传感器)+区块链协同”的技术框架。随着智能技术与智能媒体深度融合,智能媒体将出现新的形态:智能触媒,其将使人类实现与机器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协同,实时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补偿性媒介理论:补偿性媒介理论由保罗·莱文森于1979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新产生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人类对于信息传播可能方式的探求是新媒介技术的原动力。但补偿性媒介具有双重性,在解决某些已有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社会化媒体到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1)技术的逻辑: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的智能化补偿,而驱动媒体智能化的就是智能技术。2)分发(信息甄别)的逻辑: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信息泛滥的补偿,信息甄别不仅包括对真伪的甄别,也包括甄别信息有用性。3)连通的逻辑: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平台连通性不足的补偿,不仅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人与信息的连通,还可以实现人与其各种需求的连通。补偿性媒介理论是一个较新的知识点,虽然被考察的概率较小,但可以用在论述题里来为自己的表述锦上添花。例如用以解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纸媒是否会消亡的议题)、社会化媒体、智能媒体、视听媒体发展的必要性,或者用补偿新媒介的双重性来解释技术是把“双刃剑”。03景观竞争的逻辑——基于政治权力实现的媒介路径考察作者:马立明、苟利武相关考点:景观社会、政治传播1.德波与《景观社会》(简答题,深圳大学 923,2020)2.景观社会(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 619,2020)论文内容提要:媒体与政治权力之间存在微妙的联系。现象级的巨大媒介景观可以塑造公众的认知体系与情感,进而影响公众行为。因此,人们通过媒介资源塑造景观而获得政治机会,景观成为权力角逐的重要因素。在2019年乌克兰大选中,喜剧演员泽连斯基因为在热播连续剧《人民公仆》中扮演从普通教师到乌克兰总统的“瓦西里”一炮走红,凭借巨大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剧外实现了从政治素人到高票当选总统的转变。这种巨大景观为政党或个人提供了隐秘的政治机会,开拓了从景观到权力的变换路径。这表明景观社会理论在当下传播环境中具有多维特征,景观与权力之间存在秘密勾连。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进一步阐述景观与权力之间的隐蔽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景观社会及当下一系列政治传播现象的理解。景观社会:景观社会的概念由法国学者居伊·德波1967年在《景观社会》中提出,指被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组成的景观包围着的社会。他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鲍德里亚对这一概念进行补充,认为在这个社会中,话语、符号、影像、剧目、音频等一切都是预谋的产物,人们被景观所驱使、强制而不自知。景观霸权:德波认为景观的功能之一便是一种隐蔽的控制,这体现为一种霸权。现代社会的统治,需要输出带有规训色彩的景观,从而引导观众,塑造统一的情境。景观竞争: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景观是既可以推行霸权,也可以抵抗霸权。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等人提出“抗争剧目”,即一种带有观赏性的特殊表演,实际上就是一种“抵制霸权”的景观。善于打造景观的抗争团体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政治机会。在今日的网络媒体环境中,景观竞争与景观霸权的理论逻辑都同时存在。一方面,景观之间需要竞争,争夺公众有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现象级的巨大景观在讨好民众的同时,也在对民众传达指令,深刻影响社会行为。在当下的研究中,理论知识和融合与嫁接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传统理论在新时代的运用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出题点。04嵌入式传播: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再生产作者:赵呈晨相关考点:网络语言论文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在日常生活中广为传播。本研究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切入,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的方法,对网络语言的日常实践及再生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技术嵌入、语义嵌入以及关系嵌入三种嵌入形式。本研究认为网络语言的日常实践与再生产是一种嵌入式传播的过程,网络语言随着生活空间、语言体系以及人际关系嵌入日常生活而流变,新的传播空间、话语系统、认知结构以及生活方式成为了网络语言再生产的效应;它们的出现并非代表着传播过程的结束,相反这种再生产结果会成为下一次嵌入日常生活的基础,这一螺旋式的推进过程形成了网络语言传播实践及再生产的模式。关键知识点: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互联网生活而出现的语言形式,是网络活动的基础。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现在一般指代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网络语言的三种重要嵌入形式:1)空间嵌入:首先是网络语言传播平台与日常生活空间的融合,即多样化的网络平台紧紧地嵌入在日常生活中,从而建构出新的空间。2)语义嵌入:网络语言的跨语义嵌入使一部分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词语紧紧地镶嵌在网络语言的语义中,从而延伸出更丰富的语义。3)关系嵌入:网络语言的跨群体传播建构了新的关系网络,网络语言通过这一关系渗透到不同的群体中,从而不断从小众走向大众,最终走向日常生活。媒介技术形态05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作者:芮必峰、孙爽相关考点:媒介环境、媒介技术与具身传播1.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和代表人物(简答题,南大传播学,2020)2.媒介环境论(简答题,深圳大学 701,2020;名词解释,清华大学 618,2020;名词解释,河南大学 440,2020)论文内容提要:在传播研究中,身体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发展过程。过去的离身传播在工具论层面将媒介技术视为身体的延伸,如今人类经验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与世界发生关系,具身传播不仅是技术对身体经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人—技术媒介—世界关系的相关性揭示了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媒介的物质形式和信息内容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背景和前景:一方面,人们的生存经验建立在媒介环境所塑造的前理解之中,另一方面人们又要依靠媒介来理解、筹划未来的生存活动,媒介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诠释信息、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人与媒介的交互生成使得媒介技术逐渐成为具身于人类的义肢和“第三持存”,成为人类意识和生存经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媒介环境学派:媒介环境学派也称技术学派,由尼尔·波兹曼创建。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该学派并非主张“技术决定论”,而是认为技术形成一种“媒介环境”,强调媒介环境会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继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多伦多学派的英尼斯(媒介偏向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地球村),纽约学派的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媒介即隐喻/娱乐至死)、梅洛维茨(媒介情景理论),以及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补偿性媒介/人性化趋势理论/软媒介决定论)。具身传播:“具身”一词来自于英文词汇“embodiment”。具身传播由网络环境所孕育,源自新的媒介环境对“生活世界”,特别是对时间和空间形式的改造。指在投入到某活动时,人的身、心、物以及环境无分别地、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以致力于该活动的操持。具身既是我们的身体向周围世界的“外化”,也是周围世界向我们身体的“内化”。(强调身体与技术的融合)谈起具身传播也许你会陌生,但是说到“媒介是人的延伸”你一定不陌生啦,其实具身传播研究的就是人与媒介、或者说身体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具身性视角也可以用于回答VR、或者沉浸式新闻等相关问题。媒介生产形态06媒介化新闻:形成机制、生产模式与基本特征——以“脆皮安全帽”事件为例作者:陈逸君、贺才钊 相关考点:媒介化1. 媒介化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简答题,南大传播学,2020)2. 你如何理解媒介学?(论述题,福建师范大学 872,2020)3. 法国媒介学的内涵和重要观点(简答题,暨南大学 707,2020)4. 你谈谈你对于媒介化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简答题,中山大学 643,2019)论文内容提要:“媒介化新闻”是新闻生产在媒介逻辑影响下的新型新闻形态。以媒介化视角考察 2019年4月发生的“脆皮安全帽”事件,可发现:第一,高度开放的网络媒介成为用户为各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来源;第二,网络媒介的“社交可供性”使网民得以在网络空间中聚合起多个“情感共同体”,它们成为推动后续舆论不断发酵的要素;第三,短视频的媒介特性成为新闻生产所依循的技术逻辑,改变了既定新闻生产的样式。在上述三重维度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被彻底颠覆。“媒介化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形态,在新传播技术的驱动下愈发显著,其特征是基于用户实践、依托网络舆论、遵循技术逻辑,这一取向也为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范式创新的视角。媒介化:1986 年,“媒介化”概念由瑞典媒介学者肯特·爱普首次提出,用以观察瑞典媒介的政治新闻报道如何影响政界新闻人物公开发言的内容。所谓的“媒介化”,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建制在媒介逻辑影响下历史性的转变过程,强调社会建制与各种关系的生成是如何遵循媒介逻辑而建构重组的。媒介化概念源自政治领域,现已被运用于更广泛的研究领域。新闻业的媒介化:新闻业的媒介化是“新闻业被媒介系统中的某些重要因素(如经济压力、技术变迁等)所中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从业者遵从的是媒介逻辑而非坚守新闻机构的实践原则”。传媒产业形态07从2G到5G:技术驱动下的中国传媒业变革作者:李良荣、辛艳艳 相关考点:5G技术应用传播1.2019 年是 5G 元年,5G 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简答题,广西大学 629,2020)2.5G 对传播格局和传媒业的影响(材料分析,辽宁大学 334,2020)3.5G 技术对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论述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34,2020)4.5G 技术对未来新闻生产和传媒业的影响(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 440,2020)论文内容提要:技术对推动中国传媒业的变革具有基础性作用。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传媒业不仅要面对全新的媒介形态挑战,也要应对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人群的结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2G到5G时代中国传媒业的变革历程,发现技术驱动下传媒业最大的变革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以“传者为中心”、坚持内容生产变革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坚持融合性平台创新,并且意识到只有打造完整的信息生产系统,才能时刻凝聚网络主体人群。在5G时代,传媒业应坚持平台化发展战略,在智能化与场景化的技术特征下,持续深化媒介融合,以资源整合促进技术应用、信息内容、终端平台和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性传媒品牌。5G传媒行业的技术特征1)智能化:智能化发展以智能技术为依托,以信息传输和新闻报道为目的,以自动化生产、自主化学习为手段。5G技术的研发与试验,对于传媒业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在万物皆媒时代,体验人机共生的新闻生态变化。2)场景化:以大数据和泛在网络为基础,人会变成媒介的延伸,不再有“媒介内”与“媒介外”,实际是虚拟和现实的合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媒介时代——“沉浸时代”。“沉浸时代”人们与新闻的接触方式不再局限于肉眼观看,化为身体的体验和感受,全息化、直播态的新闻产品将成为主流。视频化依然会成为5G时代主导的内容取向,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仍然将继续兴盛,全景VR直播、Vlog等新样态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的占比也会日益增大。5G时代要求传媒业打造生态性平台对于传媒业来说,必须要持续深化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通过整合的力量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终端平台和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1)以中央权威媒体和部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部级媒体发挥平台优势和资金优势,对2G、3G时代发展势头良好的网站等进行联合重组,尽可能集聚中间阶层这一网络主力军。2)以地方广电为基础的县级融媒体加快垂直整合(“单兵扩散”和“云端共联”)。3)党媒与民营媒体的头部力量通过平台嵌套的方式互相弥补短板,实现双赢。2G到5G阶段的技术特征变化1)传播速率提升带来内容形态变化,从图文并茂到视频化主导。2)技术门槛带来网络主体人群的结构性变化,从中间阶层到“三低人群”(社会边缘人群)再回归到中间阶层。3)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再中心化”过程重塑了传播格局中的权力关系,传媒业从垄断性的中心地位回归到普通中介(即节点位置),但又因为中国传媒业所肩负的政治使命,使其必须要凝结网络主要群体,重新成为关键节点。08数据新闻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危机——基于国内三家数据新闻媒体栏目的分析作者:郭嘉良相关考点:数据新闻1.数据新闻(名词解释:北师大 745,2019;东华440,2020;广西大学 897,2020;广州大学928,2020;湖南师范大学 831,2020;陕西师大 440,2019;上大 874,2020;西南大学440,2019;中国政法大学 334,2020;重庆大学 334,2019)2.简述数据新闻(简答题,四川大学 440,2019)3.数据新闻的特点(简答题,上大 440,2020)4.数据新闻的特点、优势和运用(简答题,华中师大 440,2019)5.数据新闻的特征及作用(简答题,华中师大 334,2019)论文内容提要:在全球数据资产化背景下,国内的数据新闻从业媒体普遍处于一种“数据饥饿”状态,数据缺失已成为限制数据新闻发展的首要因素,加之行业对于自身盈利模式的迷失,导致国内的数据新闻无论在内容亦或是表达形式上均存在明显的新闻规范性问题,并在近几年呈现了“量高而质低”的发展趋势。探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环境的桎梏因素,因控制生产成本所采取的量化生产策略和由新闻生产要素变化所引发的编辑室话语权冲突成为制约媒体数据获取能力的主要内因。在数据供需矛盾的长期影响下,国内的数据新闻产业化进程在未来将面临停滞与退化危机。数据新闻: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发生质和量的飞跃。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5G技术和数据新闻可谓是近年来的高频考点,小伙伴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两个知识点啦!以上就是本期推送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知识点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哦主编:羽生生编辑:奇亚籽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

凤梨

文史类学科中国十强高校排名,了解一下

2018年11月1日,“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小编根据其数据整理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和世界史等6大文史类学科的十强高校最新名单,软科的这次学科排名基于高端人才、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和学术论文这四大块数据综合统计,应该说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共有93所大学上榜,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从上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年前十名的院校和排名完全没有变化,而且它们的总分也都是非常相近,说明这些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实力旗鼓相当。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211能够跻身其中,相当不错。二、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共有117所大学上榜,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这里的排名就有微调了,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所退步,从去年的第7名退步到今年的第10名。三、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共有57所大学上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2所进步很明显,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是从11、15进步到7和9,另外武汉大学则是从第5退步到第8名,而且它们之间的总分也是比较有差距的,从第3名上海交通大学和第2名中国传媒大学之间有一个断崖式的下降,相差了397分。四、考古学考古学学科排名共有21所大学上榜,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这份名单也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基本上保持不变,不过总分第2名和第1名倒也是相差比较多,有435分。五、中国史中国史学科排名共有61所大学上榜,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这份名单的变化就有点大,最明显的是四川大学从第9进步到第2,确实神速,其次中山大学和清华大学也有所进步,武汉大学有一点点退步,从第5退到第8名。六、世界史世界史学科排名共有35所大学上榜,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三甲,前十名名单如下:东北师范大学实力确实强劲,连续两年夺冠。其次上海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名次进步比较明显,相反首都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则退步较为明显。总之,文史类学科,北京实力强劲,有5次进入前三甲,其中3次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