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星新材: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提升功能材料的市场好好过

双星新材: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提升功能材料的市场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5月8日讯,有投资者向双星新材提问, 尊敬的吴董 ,BOPET行业是重资本行业么,外部竞争对手进入这个行业难度怎么样?公司未来怎么应对竞争?公司回答表示,BOPET行业因其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泛,是一个资本投入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的行业,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提升功能材料的市场,提示附加值,增强竞争力!谢谢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颂论形躯

理解复杂功能材料的机遇和挑战

理解复杂的功能材料需要在许多长度尺度上捕捉结构特征。通过定量地结合互补的实验测量,现在可以生成真实的模型。在这里,我将讨论此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但也建议将重点放在驱动结构复杂性的交互上。功能材料的复杂性材料结构简单或复杂的程度反映了描述它所需要的信息量。例如,硅的结构很简单,因为它完全是由少量的结构参数所捕获的。晶体学的对称性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把大量的自由度投射到极少量的微观描述子上。相比之下,弛豫铁电体是复杂的,因为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在纳米尺度上是不同的,所以任何现实的模型都必须包含成千上万个原子的位置。对于弛豫分子来说,这种复杂性被认为是导致其介电特性异常的原因。复杂材料的模型从来都不是唯一的:系统的不同区域对应于不同的原子坐标集合。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一个足够大(并且现实的)的模型来捕获所有的关键特征和相关性,并因此成为整体的代表。不出所料,复杂材料的原子尺度结构很难确定。晶体学方法对任何周期性的东西都很敏感,即“平均结构”。局部探测提供关于偏离平均值的信息,但是不同的工具捕获不同的多体相关性,因此对局部结构的敏感性也不同。无论如何熟练地进行,每一个单独的测量仍然提供了一个真实结构的不完整的画面。如果理解复杂材料的功能真的依赖于确定它们的原子尺度结构,那么显而易见的挑战是开发和应用一种自洽的方法来把这些不同的互补的测量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复杂模型的长期公认的目标。然而,也有可能通过关注相互作用而不是结构来更简单地理解复杂功能材料的基本物理原理。弛豫铁电体的分级结构迄今为止,复杂模型最成功和最彻底的应用可能是最近对规范的(且一直有争议的)弛豫铁电体PbMg1/3Nb2/3O3 (PMN)3的研究。对于许多复杂的材料,PMN的平均结构是由一个看似简单、高度对称的单元细胞来描述的。然而,它对电场的技术响应来自于对这种高对称性结构的偏离,表现为成分变化和大规模阳离子偏离中心。偏离中心的位移与Nb5+和Mg2+离子的非随机分布的耦合程度,以及纳米尺度上结构不均匀性的性质,都是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真正的成功是结合互补结构信息包含在八种不同实验数据sets-spanning中子和x射线散射、衍射和特定于元素的x射线吸收测量,实际和倒易空间正常化,粉和单晶样品到达一个一致的结构模型,中性粒细胞。对于上下文,以前大多数复杂的建模研究—无论是PMN还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最多包含两到三个数据集。最近,复杂的建模代码RMCProfile4的优化实现使得这里的步骤更改成为可能,该实现使用了反向蒙特卡罗(RMC)算法来构造符合整个输入数据集成的PMN结构的32万个原子表示。下图描述了PMN结构的层次性。制作复杂材料的真实模型从表面上看,我们现在发现我们有了一个强大的——如果是计算上和实验上的需求——工具,能够确定材料的结构可能是任意复杂的。如果这种方法被证明是可靠的,它将为各种复杂系统的微观本质提供无与伦比的见解:例如电池材料、生物矿物、光电、热电学和多相催化剂。随着系统变得越来越难以描述,我们可以简单地向我们的建模算法添加越来越多的数据集,这些数据集的质量越来越高,灵敏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即使是PMN,人们最终也可能希望包括小角度散射、三维对分布函数(3D-PDF)和/或光谱测量。恢复简单性:从结构到交互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复杂材料的结构,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其基础物理。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PMN。它的类域结构确实有助于解释外界电场的异常反应,即使驱动这种特殊结构的物理机制仍然不透明。但是如果没有域呢?解释复杂材料的原子模型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挑战:我个人的经验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顺序参数来揭示隐藏的模式,而且人们永远不能确定任何描述是否完整。与此同时,在液体和非晶材料的平行领域,越来越清楚的是,集体测量(如密度或均方位移)常常比原子坐标更能描述物质的性质。一种选择是关注交互,而不是结构。这通常是直接建模的方法,即使用给定的相互作用模型来驱动(例如)蒙特卡罗或分子动力学模拟,然后根据其对实验观测结果的解释能力来评估。其明显的优点是输出就是物理本身:即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实验观察到的各种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复杂材料科学中更大的挑战可能是开发通用的方法来寻找合适的相互作用模型和相应的理论,以尽可能简单地理解复杂结构及其基础物理。虽然历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域12中关键人物的个人洞察力,但机器学习方法可能提供了捕捉这种洞察力并使其更广泛应用的机会。人们还可以从失意的磁学共同体中学习,在那里,平均场理论被用来直接根据成对的相互作用来拟合复杂磁态的数据,从而避免了原子论模型的产生。似乎有一个明显的机会将这种方法扩展到非磁性系统。

节振国

世华新材瞄准功能性材料领域

9月1日,证监会同意世华新材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世华新材是一家从事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苹果公司、三星公司等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并与产业链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次公司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拟募集资金8.04亿元,投资于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打破国际龙头企业垄断招股书(注册稿)显示,世华新材具备功能性材料的核心设计合成能力,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性材料。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行业,苹果公司产业链厂商是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世华新材表示,根据产品功能、应用场景差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和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目前美国的3M公司、日本的Nitto公司、德国的Tesa公司等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掌握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世华新材已在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复合功能性材料领域实现突破,与上述国际化品牌展开竞争。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建设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提高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世华新材表示,公司产品进入了曾经由3M等国际公司垄断的高端电子复合功能材料领域,产品应用于苹果、三星等众多知名品牌,并与其供应链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迈锐集团、领益智造、新普集团、久威国际、业成光电等客户资源。从行业竞争格局看,公司作为国内功能性材料的引领者,拥有核心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拥有较重要的市场地位与较强的竞争力。2017年至2019年,世华新材研发投入分别为962.23万元、1568.55万元、1621.6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12%、6.12%、6.73%,呈上升态势。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世华新材共取得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合计46人,占员工总数17.90%。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7年至2019年,世华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4亿元、2.57亿元、2.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25.76万元、5473.73万元、8158.4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8743.73万元、8368.95万元、7340.19万元。毛利率分别为61.82%、60.17%、59.32%,处于较高水平。公司表示,未来随着同行业企业数量增多及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供求关系将可能发生变化,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存在下降风险。可比公司方面,世华新材表示,电子材料业务竞争对手包括3M、Nitto、Tesa等行业龙头公司,国内的斯迪克、方邦科技等均属于新材料厂商。世华新材表示,如果公司无法长期维持并加强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工艺管控方面的竞争优势,公司产品价格及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招股书(注册稿)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5291.35万元、4073.70万元和2639.0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收比例22.64%、15.91%、10.97%。世华新材表示,全球经济放缓可能给消费电子产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公司光电显示模组材料业务收入在2019年达到2558.4万元,占比为10.63%,而2018年只有215.64万元,占比为0.84%。公司表示,这得益于公司对三星产业链客户的有效拓展。对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存在依赖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公司的产品销售客观上形成了对苹果公司的依赖。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于苹果终端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17亿元、2.39亿元和2.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91%、93.27%和87.65%。公司应用于苹果终端的产品销售毛利分别为1.36亿元、1.48亿元和1.29亿元,占营业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4.20%、96.27%和90.47%。公司称,公司的功能性材料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来自苹果产业链厂商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若公司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符合苹果公司或其产业链厂商要求,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苹果公司未来因经营状况恶化导致产业链厂商对公司的订单需求大幅下滑,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世华新材的控股股东为顾正青,顾正青直接持有世华新材35%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顾正青及其配偶蒯丽丽、吕刚、蔡惠娟及其配偶计建荣5人。这5人通过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方式合计控制世华新材98.90%的股份。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12%、84.86%、79.08%。迈锐集团、领益智造、Dong Sung、业成光电、苏州佳值、久威国际、安洁科技、新普集团等为公司的主要客户。迈锐集团、领益智造是公司近三年的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文章来源:数据宝)

寒风镇

乐凯新材:电子功能材料业的“小而美”

乐凯新材是国内第一家从事热敏磁票生产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热敏磁票生产企业。磁条方面,公司占据国内过半市场份额,同时也是国际四大磁条生产商之一。公司在磁性电子材料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充足,新业务依次释放业绩,2019年压敏膜开始放量,2020年FPC用的EMI屏蔽材料打入市场,以及导电胶膜等新产品的投放,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铁路热敏磁票唯一供应商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热敏磁票生产企业和磁条生产商,主营的热敏磁票销往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印刷企业,占据国内热敏磁火车票领域的全部市场份额;公司磁条产品广泛应用于银行卡、存折、商业零售卡、停车场支票、景点门票等领域,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公司在热敏磁票具有的垄断优势和在磁条行业的主导地位,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2017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58亿元、2.6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03亿元,整体毛利率为63%左右,净利率达40%。公司近4年整体ROE平均为27%,总体具有较高的收益水平。公司传统业务板块虽然增长乏力,并且面临电子客票、EMV迁移等的替代,但当前仍属于公司现金牛产品,使公司能够维持60%左右的毛利率和20%左右的ROE,且每年给公司带来1.1亿左右的现金流,既为公司带来丰厚盈利,也为公司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电磁屏蔽膜迎来量价齐升由于公司传统业务触及行业天花板,公司2018年逐步开始布局电子功能材料板块,主攻电磁屏蔽膜、压力测试膜、导电胶膜等产品。电磁屏蔽膜下游主要用于柔性电路板FPC中,由于5G信号串扰问题突出,因此FPC中电磁屏蔽膜用量会增加,EMI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实现翻倍增长。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全球电磁屏蔽市场将由2019年的6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2亿美元,年均增速5.34%;而FPC用电磁屏蔽膜市场空间未来将达到近40亿元。国内市场方面,2014-2017年我国电磁屏蔽膜市场年均增速高达21%,预计未来数年内仍将维持近20%的增速。乐凯新材作为国内主要的电磁屏蔽膜和导电膜材料的生产厂商,其从2014年即展开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在保定建成两条电磁波屏蔽膜产线,合计产能达到20万平方米/月,现在已经打入东山、弘信、景旺等FPC大厂,导电膜材料也开始进入验证阶段,公司产品有望对国外厂商产品形成替代,看好公司未来2-3年在5G领域布局带来的业绩增厚。有望开启黄金成长期中信建投表示,公司传统现金牛业务盈利稳定,电子功能材料逐步突破,目前公司部分新产品如电磁波屏蔽膜和压力测试膜已实现部分销售。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亿元、1.7亿元和2.19亿元,对应PE24倍、16倍和12倍,维持增持评级。华创证券表示,公司是电子新材料板块少有的“小而美”公司的典型,公司核心技术能力可拓展性强,未来有望在电子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公司2019-2020年净利润为1.31亿元和2.02亿元,目前股价和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好安全边际,5G新材料产品矩阵全面突破,有望助力公司开启未来3-5年黄金成长期,标的具有稀缺性,向上具备较好的估值弹性。结合公司2019年业绩预期及行业估值水平,公司合理估值在40倍PE左右,维持“强推”评级。财通证券表示,电子原材料属于高行业壁垒、高产品毛利率、高现金流等多优点的细分领域,看好乐凯新材在电子材料端的布局和研发投入,有望在细分领域替代日本企业,业绩弹性充足,预计2019-2021年公司业绩分别为1.36亿元、2.17亿元和2.87亿元,对应PE为25倍、16倍和12倍,维持买入评级。来源: 大众证券报

瓣坛枫

金属非金属新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GaAs/GaN-5G时代,执掌主场

来源:格隆汇投资要点 逐鹿 5G,GaAs/GaN 稳居绝对主角。由于 5G 方案的频段相对于 4G 更高、 带宽更大,路径损耗相对更大,对射频前端器件的材料性能提出了新的要 求:1)禁带宽度更大;2)临界击穿电场更高;3)热导率更高;4)饱和 电子速率和电子迁移率更高。从衬底材料的角度,5G 时代(Sub-6GHz) 仍然是 GaAs 的主场,但中长期发展到更高频的毫米波阶段后,GaAs 热 导率较低,散热性较差,其射频器件可承受的功率相对较低,大概率需要 使用以 GaN 为工作层的材料。目前 GaN 可作为外延材料生长在 SiC、Si 等衬底上,预计 GaN-on-SiC 将成为 5G 时代对功率要求较高的宏基站射 频器件用半导体材料的主流,而微基站功耗要求相对较小,GaAs 将主导。 GaAs/GaN 市场空间测算(仅考虑手机和基站射频应用)。手机:换机潮+ 渗透率提升+PA 数量增加,GaAs 需求迎来大放量。我们预测,2019-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功能手机 GaAs PA 需求量将从 61.8 亿个增长至 127 亿 个,GAGR 达 19.8%。即使考虑小型化趋势,未来几年 GaAs PA 的需求量 也有显著的增长。基站:基站数量增加+单个基站上的 PA 数量成倍增长, 带动 GaAs 和 GaN 需求大幅增长,此外,宏基站的应用上,GaN 在高频、 高功率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预计也会持续抢占 LDMOS 的市场份额, 带来需求进一步提升。根据 Yole 预测,GaAs 射频器件市场总额 2016-2022 GAGR 达 10.1%,其中基站领域 GAGR 超 70%。GaN 射频器件的市场规 模 2017-2023 GAGR 超过 20%,最主要的增量也是来自于基站的应用。 全球竞争格局:由海外主导的寡头市场。GaAs:射频领域技术门槛高, 市场集中度高,从材料到设计均由海外主导。2017 年衬底市场费尔伯格、 住友电工、AXT 3 家公司市场份额达 94%,外延片外包领域两大巨头是 IQE 和全新光电,市场份额分别为 55%和 26%,中国当前主要占据低端 LED 市场。GaN:相较于 GaAs 属新兴市场,研发和生产上海外厂商包括 Cree、Qorvo、MACOM、MMIC 等均走在技术发展和产品出新的前列。 GaAs/GaN 材料相关 A 股上市公司。有研新材:旗下有研光电拥有 60 万 片/年的 GaAs 衬底产能,采用水平 GaAs 单晶生产线,产品均匀性优异, 定位于高端 LED 应用,附加值高,是全球红外 LED 用砷化镓基片的主要 供应商之一。云南锗业:GaAs 单晶片产能为 80 万片/年(折合 4 英寸), 2019 年上半年产量 4.17 万片,目前 6 英寸尚未批量生产,产品主要销往 韩国、福建、台湾等地。2019 年上半年公司非锗半导体材料级产品(GaAs、 InP)实现营业收入 541.78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还较小,仅为 2.36%。 风险提示:5G 手机销量低于预期;5G 基站建设进展缓慢;GaAs 射频器件在 手机功率放大器领域渗透率的提升不及预期;GaN 衬底及外延技术实现重大 突破,加速对 GaAs 射频器件的替代;其他可替代材料实现技术突破导致 GaAs 和 GaN 的应用市场竞争加剧。

恶人湖

国内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世华科技

今天科创板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世华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功能性材料的核心设计合成能力,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功能性材料。公司可根据客户的差异化材料需求,以粘接特性(初粘力、剥离强度、保持力、内聚力、抗翘曲等)、物理特性(导热、导电、电磁屏蔽、绝缘、防水、防静电、排气、高洁净等)、化学特性(耐腐蚀、阻燃等)、耐候性等功能维度为基础,形成矩阵化功能材料体系,设计、合成出在多个功能维度同时满足客户需求的复合功能性材料。根据产品功能、应用场景差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制程应用材料、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和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苹果公司、三星公司等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并与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的功能性材料是指将具有特定功能(如粘接、导电、散热、电磁屏蔽、绝缘、耐候等)的高分子功能涂层通过精密涂布等工艺与不同特性的基材载体(如PET 膜、PI 膜、铜箔、导电布等)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功能性材料。高分子功能涂层的合成是产品设计的核心,高分子功能涂层、基材等均对材料有重要作用。高分子功能涂层是复合功能性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功能主要由高分子功能涂层体现。功能基材同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有重要影响表层保护膜对复合功能性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公司主要产品为定制化功能性材料。公司根据客户的多样化材料需求,研发、设计并生产出在指定厚度、剥离强度水平下,具备导热、导电、电磁屏蔽、绝缘、防水、防静电、排气、缓冲吸能、阻燃、耐腐蚀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复合功能性材料。精密制程应用材料是一类对材料粘接特性、涂布克重、稳定性、洁净度有高精度要求的功能膜类产品,可实现低中高剥离速度下剥离强度的窄幅控制,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配合智能制造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目前,公司精密制程应用材料产品可将剥离力精准控制在客户指定的较小区间内,以满足客户多制程、定制化的复杂自动化生产需求,并保证产品的适配性及稳定性。同时,精密制程应用材料还具备抗静电、耐高温、抗酸碱、防刮伤、防蓝光等保护性功能,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及组装过程中。电子复合功能材料是一类具备多种复合功能的电子级粘接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消费电子产品内部,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客户对粘接强度、导热、导电、电磁屏蔽、耐候性等功能的特定要求,例如手机中各电子组件间狭小空间中实现高强度粘接、电脑电池与背板间耐热功能粘接、FPC 及芯片间导电及电磁屏蔽、手机边框防水密封粘接等。该类材料对产品粘接特性、功能性提出了复合要求,技术难度较高,长期被国际龙头材料企业垄断。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直接与3M、Nitto、Tesa 等国际龙头材料企业竞争,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光电显示模组材料是一类主要应用于OLED 等光电显示模组的复合功能性材料,对材料电磁屏蔽功能、导热功能、抗翘曲性能、剥离强度、耐候性等特性有较高性能要求,以满足屏幕模组中OLED Panel、显示屏背板与信号驱动IC 芯片间热量扩散、电磁屏蔽等复杂功能性需求,避免屏幕因高温、电磁干扰等原因造成显示异常、寿命折损等问题。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三星OLED 屏幕模组供应链并实现销售。根据行业特点,消费电子领域的功能性材料产业链可分为本行业上游的精细化工行业、高分子薄膜材料行业,本行业功能性材料行业,本行业下游的功能器件厂商、电子元器件厂商,产业链下游的消费电子产品组装厂及产业链终端的消费电子品牌厂商。产业链最上游的精细化工行业主要生产丙烯酸、聚氨酯、甲苯、乙酸乙酯、硅油等多种精细化工材料,高分子材料行业生产合成纤维及聚合物薄膜材料(如PET、PI 等),是复合功能性材料的基础原材料。本行业为功能性材料行业,主要依据终端客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性材料的研发设计,直接介入终端客户的产品设计中,研发、设计出在多个功能维度同时满足客户要求的复合功能性材料,满足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粘接特性、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耐候性等全方位材料需求。本行业直接下游为功能器件厂商,主要负责将本行业产出的功能性材料按照终端电子产品需求裁切、加工成符合组装标准的功能器件;电子零部件行业负责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独立模组及元器件;产业链终端的组装厂将零部件、功能器件料组装为终端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下,全球新材料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新材料与消费电子、信息技术、能源、医疗器械、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融合,互联网、生物基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大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与新材料相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促进本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对而言,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整体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新材料产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2.06 万亿美元增长至2019 年的2.82 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1.04%。2019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2.82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国内新材料行业产值规模一直稳步增长,由2011 年的0.8 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5 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新材料“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将继续推动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将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显示,预计到2021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超过7 万亿元。复合功能性材料行业在传统胶粘制品制造业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胶粘制品主要提供包装、密封、拼接等传统单一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的快速升级,智能消费电子、互联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科技、物联网、生物医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取得了爆发式增长由于新兴产业在电子设计、智能化产业、工业制造方面具备高、精、尖的特点,要求电子、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支持技术具备更高的品质,催生了大量新生的应用需求,传统的胶粘制品已无法满足其性能品质要求。通过对新型材料设计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摸索改进,目前复合功能性材料已实现材料性质的提升,并成功应用于多个下游新兴产业。一、国内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世华新材成立于2010年4月,注册资本1.29亿元人民币。经过不懈努力,相继设立深圳世华、苏州世诺、香港玛吉、美国世华等全资子公司,开启全球布局的发展快车道。通过持续创新,让材料赋能品牌,追求高质量的增长,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使世华迈入世界功能性材料的第一方阵!二、业务分析2017-2019年,营业收入由2.34亿元增长至2.41亿元,复合增长率1.48%,19年同比下降5.86%;2020H1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0.66%至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0.55亿元、0.82亿元,2020H1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71.80%至0.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0.84亿元、0.73亿元,2020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98.63%至0.2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0.61亿元增长至0.74亿元,复合增长率10.14%,19年同比下降18.68%;2020H1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46.04%至0.41亿元。分产品来看,2019年精密制程应用材料实现营收1.22亿元,占比50.58%,毛利率55.23%;电子复合功能材料实现营收9335.41万元,占比38.79%,毛利率63.43%;光电显示模组材料实现营收2558.40万元,占比10.63%,毛利率64.53%。2019年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1.91亿元,占比79.08%,其中第一大客户迈锐集团实现营收1.31亿元,占比54.23%。三、核心指标2017年-2019年,毛利率由61.82%下降至59.32%;期间费用率18年上涨至阶段高点26.81%,主要是由于管理费用股份支付管理费用率上涨阶段高点,19年回落至15.76%,其中销售费用率由2.76%上涨至5.25%,管理费用率18年上涨阶段高点22.56%,19年回落至10.54%,财务费用率维持在低位;利润率18年下降至阶段低点21.37%,19年回升至33.85%,加权ROE由116.8%下降至33.46%。四、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由图和数据可知,18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权益乘数的下降,19年利润率的大幅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略微回升,主要是由于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下降。看点:消费电子、屏幕显示等下游应用领域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前沿技术第一时间体现在消费电子产品中,不断催生出集合多种功能的产品。除了对功能性元器件的技术需求外,下游应用领域对上游的基础材料的功能性、配套研发及时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功能性材料行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增加材料研发储备、增强材料合成能力才能满足客户快速变化的需求。具备强大配套研发、配套服务的生产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之

建筑保温材料市场现状分析,功能多样化、绿色化是主要趋势

一、建筑保温材料行业概况在全球性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如何减少能源消耗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建筑物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减少其能源的消耗对节能环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体建筑物的节能。在建筑物保温中,围护结构大概要承担整个建筑物节能保温的70%任务,而建筑物墙体占围护结构的三分之二,因此,建筑物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建筑保温材料的分类及技术特点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在建筑领域中应用节能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比较受到关注的方面。建筑节能的发展与能源社会建设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能够解决当今建筑能源需要中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保温装饰一体板将在政策支持下迎来机遇,未来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建筑保温材料行业朝绿色节能方向发展。政策支持保温材料高效节能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能源消耗现状分析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应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并且人们也具有一定的节能意识。为了能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效使用保温外墙材料就成为建筑行业的首要选择;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我国能源消耗量总量达到48.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2010-2019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及增长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之中,成为“绿色建筑”的基础性保障,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建筑业能源消耗量为868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2000-2018年我国建筑业能源消耗总量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三、中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据统计,2016-2018年我国保温装饰板产能均为21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根据每年的需求量有所波动,目前有10万平方米的在建产能。2016-2018年我国保温装饰板产能及利用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据统计,2016年我国保温板产能为31.3万平方米产能,2017-2018年我国保温板产能均为29.7万平方米,产能严重不足,在建产能为3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持续增长。2016-2018年我国保温板产能及利用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无机保温材料运用的优势无机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耐水性能、保温性能是保温材料的主要特征,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其中的一种性能,都不能称之为良好的保温材料。延绵是一种多孔纤维状保温材料,因为生产结构的特殊性和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该物质具有很好的导热系数。在建筑工程当中使用于外墙保温,能够让建筑达到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也能够达到节能降噪的目的。生产岩棉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而且由于制作工艺的熔点非常高,具备高温收缩性能,运用在建筑机构当中能够阻止火势快速蔓延,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防火建筑材料。而且和矿渣棉相比,岩棉的耐水性能更好。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人民能够发挥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且施工快捷简单,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施工,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岩棉是一种非常优异的无机保温材料,在建筑市场当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广。无机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五、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在建筑保温材料方面,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而且在研制以及生产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的大力提倡,建筑保温材料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1、向外墙保温发展由于内保温技术成本低、施工简单、安全的特点,在我国节能技术刚开始发展的时期被广泛应用。但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由于保温材料在室内,减少了室内的使用面积;建筑物外墙传热系数高,并且无法阻止热桥,使得保温效果不明显。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外墙保温必将成为保温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外保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外墙保温技术能够有效消除“热桥”现象,减少内墙面断裂的现象;(2)外墙保温材料能够提高整个建筑的气密性,同时也起到防水的效果;(3)外保温在起到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也保护了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延长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4)外保温技术能够减少对室内使用面积的占用,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2、向轻质化发展建筑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与其密度成反比,而且,轻质的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所受的作用力。因此随着我国房屋体系的不断发展,建筑保温材料也必然会向轻质化方向发展。3、向绿色化方向发展绿色化建筑材料是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绿色化包括材料来源绿色化、生产加工过程绿色化、产品的使用过程绿色化以及产品功能失效以后的回收再利用绿色化。例如目前的有机质发泡保温材料采用绿色植物纤维代替氟利昂作为保温材料。4、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每种建筑保温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无机保温材料强度高、耐高温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吸水率很高;有机保温材料保温隔热性能优异,但容易老化并且强度很低,存在着一定的防火安全隐患。复合型保温材料能够将有机保温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进行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5、透明保温材料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透明保温材料包括气凝胶、玻璃纤维保温材料、聚丙烯酸泡沫塑料、聚碳酸醋蜂窝塑料。其中,前两类属于无机保温材料,后两类属于有机保温材料。透明保温材料适用于温带或者寒冷的地区中有强烈太阳光照射的区域,当日照不够的时候,透明保温材料能够有效保持室内的热量;当日照充裕的时候,透明保温材料又直接通过太阳辐射吸收热量传递到室内。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充满天地

国内新材料产业“大有可为”——新材料研究系列之综述

▲来源:世纪证券核心观点:1)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材料具有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新工艺和新技术关系密切、更新换代快、品种式样变化多、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进入关键期,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2)新材料产业发展受益政策支持&技术提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并且明确新材料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技术与研发是新材料产业主要的行业门槛,目前国内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部分金属功能材料、前沿材料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区域新材料布局特色逐步形成,已实现部分新材料的进口替代。3)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广阔。根据新材料在线数据,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亚太地区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新材料投资热点;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2016年均复合增速为26.39%;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4)新材料产业投资策略。我们认为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政策支持,那些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进入技术壁垒高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前沿新材料,如石墨烯(德尔未来)、纳米材料(威孚高科)、3D打印材料(蓝光发展)、碳纤维(光威复材)等;二是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如光学膜(康得新)、半导体材料(上海新阳)、军工新材料(宝钛股份)、高端制造新材料(时代新材)、新能源材料(新纶科技)等。一、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历史上每次产业革命的成功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新材料是工业革命的先导,与能源、信息、生物技术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四大支柱。纵观历史,新材料可以导致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从而推动产业变革。如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的出现,开辟了照明新纪元;液晶屏替代阴极摄像管,曾带来了显示革命;现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又将崛起。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进入关键期,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具体而言,那些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我们将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度高的新材料归纳为两类:一是前沿新材料,如石墨烯、纳米材料、3D 打印材料、碳纤维等;二是重点应用领域新材料,如光学膜、半导体材料、军工新材料、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二、政策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2.1 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新材料科技已经成为国家行为。世界发达国家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机,纷纷将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并频频推出国家政策来推动,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制定了许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此外,我国还于2016年12月首次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国家大力振兴新材料产业的决心得到充分体现。 政策明确新材料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是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任务:一是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材料;3.航空航天装备材料;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材料;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 7.电力装备材料;8.农机装备材料;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 10.节能环保材料。二是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1.石墨烯;2.增材制造材料;3.纳米材料;4.超导材料;5.极端环境材料。 三、国内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技术与研发是新材料产业主要的行业门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大致比发达国家落后5年。我国的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和开发技术上还有差距,根据赛瑞产业研究资料,我国新材料产业仅有10%左右的领域为国际领先水平,60%-70%领域处于追赶状态,还有20%-30%的领域与国际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大致比发达国家落后5年,不过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国内新材料产业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工信部介绍,目前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了63%,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目前,全国已建设了48个新材料领域相关基地,一批新材料龙头企业也正在崛起,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国内区域新材料布局特色逐步形成。目前,国内东、中、西部新材料产业各有侧重,比较优势逐步发追,协调互补的整体布局初具雏形。东部地区资金、人才相对密集,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基础较好,技术实力较强,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方面潜力巨大。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突出,拥有一批重点军工企业,近年来正着重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四、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广阔 4.1 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亚太地是投资热点 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10%。根据新材料在线资料,从国际情况看,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不约而同地将新材料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大对新材料的支持力度,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不断扩大,初步统计至2014 年全球各种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了12604 亿美元, 年均增长超过了10%。 中国成为新材料投资热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加剧,新材料行业的跨国公司纷纷加快步伐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布局,而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政策扶持也成为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世界新材料行业中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4.2 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26%,发展空间大 国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速超26%,发展空间大。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0 年的0.65 万亿元增加到2016 年的近2.65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6.39%;随着全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 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工信部预计到2025 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 万亿元,并保持年均增长20%;到2035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实力将跃居全球前列,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并能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制造强国提供基础支持。 新材料行业涉及诸多学科,难以普遍开花。我们认为与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政策支持,那些能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国内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高,进入技术壁垒高的新材料值得长期关注。关注战略新兴产业相关新材料。结合国内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我们认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的新材料,如光学膜(康得新)、半导体材料(上海新阳)、军工新材料(宝钛股份)、高端制造新材料(时代新材)、新能源材料(新纶科技)值得重点关注。关注前沿新材料。《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布局了一批前沿新材料,将在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极端环境材料领域,实施前沿新材料先导工程。我们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及 Vosviewer 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所有涉及“新材料”主题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线网络透视,发现石墨烯(德尔未来)、纳米材料(威孚高科)、3D打印材料(蓝光发展)、碳纤维(光威复材)这四种前沿新材料、是大家聚焦研究的领域,建议重点关注。附录1.重点领域新材料简介及上市公司代表2.国内新材料产业相关政策一览3、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相关发展计划4、石墨烯等前沿材料相关发文资料来源:烯碳资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格斗场

新材料行业深度报告:发展空间广阔,万亿市场爆发

1、新材料行业概况材料工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 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和科 创板六大领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制造强国和国防工业发展的 关键保障。新材料产业由于其技术密集性高、研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国际性强、 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1 新材料的定义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材料的定义于20世纪90年代被首次提出,并于本世纪初 期开始逐渐成熟并广泛使用。在科技部2004年出版的《新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界定标准》 中,首次将新材料定义为: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 的材料;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 使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的功能的材料。国务院《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将新材料定义为:新出现的具有 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 料,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1.2 新材料的分类根据《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新材料主要包括: 先进基础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高分子树脂等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先 进轻纺材料等; 关键战略材料:重点从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大需求,以耐 高温及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反渗透膜、全氟离子交 换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高性能永磁、高效发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 示材料,以及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 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液态金属、新型低温超导及低成本高温超导材料等。1.3 国际新材料发展情况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关键性资源,伴随着社会生产模式的发展而发展。 新材料与现代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现阶段,随着新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突破,科学 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也将持续发展并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变革。宏观政策引导力度较大,全球新材料发展迅速。随着新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 域的逐步扩大,新材料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科技水平与国防实力 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限制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相继出台相应产业 政策以促进新材料行业的高速发展。总体规模增长迅速,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发展较快。在各国产业政策的积极引 导下,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并预计2019年将达到2.8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16%,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超10%。 同时,由于3D打印材料和石墨烯等新兴产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前沿新材料增长较快,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产业分布不均,差异化特征显著。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区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拥有成熟的新材料市场,多数产 品占据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是新材料产业主要的创新主体。其中,美国在新材料全 领域位于前列;日本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具有优势;中国在半导体照明、 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好;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俄罗斯 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家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全球新材料市场的重心呈现出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的趋 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地区发展的差异化可能 会继续加剧。产业集约化发展,高端材料垄断严重。随着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新材料 产业逐渐向横向、纵向扩展,上下游产业联系日益紧密,产业链日趋完善,多学科、 多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强,集约化、集群化和高效化特征显著。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促使 了产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有利于产品研发与下游应用的融合,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寡 头垄断的逐步形成。一些全球知名企业开始结盟并进行跨国合作,通过并购重组构建 整个产业链生态。1.4 国内新材料发展情况政策驱动,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高速发展。为了提升新材料领域竞争力,实现我国从 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我国先后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 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要指导性文件来支撑我国新材料行 业的发展。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中国2019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为4.5万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7.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8.72%。其中,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现 代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分别为32%、24%和19%, 前沿新材料仅占总额的3%。全面布局新材料,部分省市产值已达万亿。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以环渤海、长 三角和珠三角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各区域之间产业种类与发展规模均存 在差异。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个城市新材料工业总产值均超万亿,以浙江、 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专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医疗和高性能化工等领域 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则以高性能钢材、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稀土 等领域新材为主,以山东为代表的环渤海更倾向于战略基础材料、高性能材料、特种 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全国新材料布局呈现多元化发展,各具特色,互有优 势。关键材料尚有空白,进口依赖现象严重。中信部2018年7月在“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 设专家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强,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据中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尚 属空白,52%依赖进口。其中,95%的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的高端专用芯片、70% 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和绝大多数储存芯片均对进口依赖严重。装备制造领域中,95% 以上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精 加工生产线上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新材料投资规模稳步提升,行业发展机遇挑战并存。据前瞻研究院统计,随着政策支 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大量资本投入新材料行业,整体发展迅速,2017-2018年分 别有115起、74起和54起投资,累计投资规模高达224.41亿元。但由于新材料行业性 质特殊,虽然该行业利润水平较高、竞争者较少,但行业壁垒高、投入资本大,未来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2、下游需求旺盛,新材料市场未来可期需求旺盛,下游产品“激活”新材料产业发展动力。新材料产业涉猎领域众多,由于 行业自身特点、所处周期以及下游市场不同,不同行业对于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发展空 间不同。基于产品需求角度,当下下游需求最旺盛、发展空间最大的新材料领域为 5G 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面板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新材料和其他前沿 新材料。随着下游需求逐步爆发,上述行业有望成为新材料领域最具前景的板块,市 场空间广阔。2.1 5G材料5G 产业链主要包括接入网产业链、承载网产业链和核心网产业链。5G 概念主要由 5G 终端和 5G 网络组成,其中 5G 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和物联网终端等,5G 网络主要分为 三个领域,分别与通信网络架构一一对应,其中接入网和承载网是最值得关注的。下游领域丰富,多领域需求巨大。据 IHS 预测,2035 年 5G 在全球创造的潜在销售活 动的市场规模将达 12.3 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预计将达到 3.4 万亿美元, 其次影响最大的分别为信息通信和批发零售业,预计市场规模分别为 1.4 万亿和 1.3 万亿美元,其他多个领域均有较大发展空间。2.1.1 微波介质陶瓷5G 时代,小型化陶瓷介质滤波器优势明显。传统的滤波器一般由金属同轴腔体实现, 通过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轴腔体滤波器中振荡,保留达到滤波器谐振频率的电磁 波,并耗散掉其余频率的电磁波。陶瓷介质滤波器中的电磁波谐振发生在介质材料内 部,没有金属腔体,因此体积较上述两种滤波器都会更小。5G 时代,Massive MIMO (大规模天线技术)对天线集成化的要求较高,滤波器需要更加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为了满足 5G 基站对滤波器的相关需求,更易小型化的陶瓷介质滤波器有望成为主流 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爱立信已经开始布局陶瓷介质滤波器,其他设备商也在逐步开始采用陶 瓷介质滤波器,预计 2021 年全球主流设备商会逐步采取全陶瓷方案。技术升级支撑产品革新,滤波器行业前景可期。随着 5G 时代来临,基站滤波器市场 有望持续稳定发展。据产业信息网统计,整个 5G 周期中,预计全球将建设 1000 万个 基站。其中,中国将建设约 606 万个基站,滤波器总需求将接近 600 亿元人民币。5G 时代巨大的市场增量,将为滤波器行业带来蓬勃发展的良机。随着陶瓷介质滤波器应用的逐步展开,微波介质陶瓷粉末、粘接剂和银浆等上游产 品需求有望同步增加。2.1.2 高频基材高频基材是 5G 通信行业发展的核心材料。PCB(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 成,而 PCB 制造的关键材料为基材,PCB 基材包括基板(覆铜箔层压板)、预浸材料 (半固化片)和铜箔等。5G 时代,传统基材材料一般很难达到高频通信所必需的电 性能要求,易产生“失真”现象。因此,为了减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PCB 基材 要选用低介电常数(Dk)和介质损耗(Df)的高频基材。同等信号覆盖区域所需 5G 宏基站数量较多,高频覆铜板需求较大。5G 波长极短,频 率极高,信号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和穿墙能力极差,传播介质中的衰减情况严重, 因此 5G 的基站需求量远高于 4G 时代。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5G 宏基站建设数量 约为 4G 宏基站数量的 1.1 倍—1.5 倍。为了满足 5G 高频率的特性,高频覆铜板的下 游需求将得到释放。微小站建设带来高频高速覆铜板增量需求。与以往的通信建设不同,5G 时代更注重 于对室内网络的覆盖。因此,5G 建设将同时建造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 其中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合称微小站。和宏基站相对比,微小站型号小,安装便 捷,能够更好对室内网络进行覆盖。因此,微小站的普及和安装,将给高频高速覆铜 板带来增量新需求。高频基材应运而生,市场规模持续增加。在 5G 时代,伴随着高频、高速、高数据量 的技术要求,很多原有的中低频通讯材料会被淘汰,高频基材未来用量有望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Massive MIMO 技术的实现使 5G 基站大幅提高了天线容量;此外,由于高 频电磁波本身穿透性差的原因,5G 小基站的建设规模会远高于 4G 时代,这也将进一 步推动高频 PCB 在内的高频通信材料规模的增长。预计 2023 年,PCB 市场规模达到 262.4 亿元,高频基材市场规模为 86.6 亿元,市场规模持续增加。随着高频基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其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金属铜箔、合成树脂等上游 产品需求有望同步增加。2.1.3 塑料天线振子振子是天线内部最重要的功能性部件。传统的振子是采用金属材料压铸成型,或是钣 金件、塑料固定件和电路板组合的形式,但振子重量大、成本高、安装复杂。5G时代,对通信质量的要求更高,振子的数量将大幅提升,从原来的一个天线单扇面 2- 18 个振子,提升到 64 个、128 个,更高甚至达到 256 个,单个基站的扇面则为 3 面 或 6 面,对振子的数量需求较高。因此,具有重量轻、零件集成度更高、模块一致性 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的塑料天线振子逐渐成为首选方案。相比于现有 4G 网络(10-40 个天线振子),5G 时代由于频段更高且采用 Massive-MIMO 技术,天线振子尺寸变小且数量将大幅增长。下游需求旺盛,塑料振子市场可达百亿。随着 5G 布局的逐步展开,基站建设将带动 对塑料振子的巨大需求。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20 年塑料振子市场规模预计将 达到 12.7 亿元,2021 年达到 23.1 亿元,同比增加 81.9%,整个 5G 行业周期内,预计宏基站塑料振子市场规模约 100 亿元。2.1.4 LCP与MPI材料随着 5G 商用化,天线材料市场广阔。天线作为无线通讯中重要的一环,其市场需求 将随着 5G 的逐步推广迎来重大的发展契机。尤其是 5G 对于高频、高速和小型化的 较高要求,催生了 LCP 材料和 MPI 材料成为了 5G 时代天线材料的候选者。LCP 和 MPI 材料优势明显,5G 时代有望脱颖而出。随着 1G、2G、3G、4G 的发展,手 机通信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逐渐提高,其中 5G 的频率最高,分为 6GHz 以下和 24GHz 以上两种,而目前的 5G 技术实验以 28GHz 为主。由于当电磁波频率较高、波长较短 时,易于传播介质中衰减,因此对天线材料的要求较高。4G 时代的 PI 膜由于在 10GHz 以上损耗明显,无法满足 5G 终端的相关需求,LCP 材料则凭借其介子损耗与导体损 耗小、灵活性高、密封性好等特性逐步得到应用。但目前 LCP 造价较高、工艺复杂, MPI 有望成为 5G 时代初期天线材料的主流选择之一。中国 LCP 材料产能较小,进口依赖严重。从 LCP 研发进程、产能分布以及产品特点 等方面综合判断,现阶段日本 LCP 产业综合实力更强。沃特股份(002886)自 2014 年收购三星精密的全部 LCP 业务后,成为了全球唯一可以连续生产 3 个型号 LCP 树 脂及复材的企业,目前产能 3000 吨/年。但其余中国 LCP 生产企业产能均较小。LCP 材料应用广泛,下游需求稳步提升。LCP 在电子电器领域,可应用于高密度连接 器、线圈架、线轴、基片载体、电容器外壳等;汽车工业领域,可用于汽车燃烧系统 元件、燃烧泵、隔热部件、精密元件、电子元件等;雷达天线屏蔽罩、耐高温耐辐射 壳体等领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 年 LCP 材料全球需求为 7 万吨,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7.8 万吨,随着 5G 应用的逐步推广,LCP 市场将持续稳步增长。2.1.5 3D玻璃手机后盖去金属化大势所趋,3D 玻璃迎发展契机。由于 5G 采用的大规模 MIMO 技术 需要在手机中新增专用天线,传统的金属后盖会对信号产生屏蔽及干扰,后盖材料去 金属化大势所趋。目前主流的材料为玻璃、陶瓷和塑料,但普通的“注塑+喷涂”的 技术无法满足 5G 时代的相关要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质感到体验都向金属和玻璃 逐步靠近。3D 玻璃作为手机外壳材料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耐候性佳的优点。 目前主流品牌的高端机型大多采用 3D 玻璃作为前后盖材质。3D 玻璃市场逐步渗透,未来市场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2017 年我国 3D 玻璃市场规模从 7.4 亿元增长至 48.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56.35%。但目 前,3D 玻璃价格较高、技术不成熟、产能存在不足,3D 玻璃应用有限。随着 3D 玻璃 技术的升级和量产的实现,3D 玻璃有望在 3C 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中得到大规模的应 用。到 2023 年,预计 3D 玻璃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 280 亿元,较 2017 年增长近 5 倍。2.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产业基石,国产替代迫在眉睫。由于半导体材料领域中高端产品技术壁 垒高,目前市场主要被美、日、欧、韩、中国台湾地区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 半导体材料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大部分产品自给率较低,主要依赖于进口, 半导体材料关乎产业安全,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2.1 大硅片硅片也称硅晶圆,是制造半导体芯片最重要的基本材料。硅片直径越大,能刻制的集 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越低。大尺寸硅片对技术要求高,进入壁垒极高,市场呈寡 头垄断的竞争格局。目前中国大陆自主生产的硅片以 6 英寸(150mm)为主,主要应 用领域仍然是光伏和低端分立器件制造,8 英寸(200mm)和 12 英寸(300mm)的大 尺寸集成电路级硅片进口依赖严重。12 英寸硅片为先进制程的主流方案。制程 20nm 以下的芯片性能强劲,主要用于移动 设备、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包括智能手机主芯片、计算机 CPU、GPU、高性能 FPGA、 ASIC 等。制程 14nm-32nm 的芯片则应用于 DRAM、NAND Flash 存储芯片、中低端处理 器、影像处理器、数字电视机顶盒等产品。45-90nm 中高端产品中,12 英寸也逐渐成 为首选。制程 45-90nm 的芯片主要用于性能略低,而对成本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领 域,例如手机基带、WiFi、GPS、蓝牙、NFC、ZigBee、NOR Flash、MCU 等。消费升级,终端市场持续向好,硅片需求逐步扩大,12 寸硅片市场不断渗透。8 英寸和 12 英寸硅片作为主流硅片产品,在终端市场带动下需求将持续扩大。据 SEMI 统 计,2019 年晶圆管面积出货量将达 11,810 百万平方英寸,并预计 2023 年达到 13,761 百万平方英寸,增速稳定。同时,全球 12 英寸硅片市场占比不断提高,预计 2021 年 将达到 71.20%,并有望继续扩大。2.2.2 光刻胶光刻胶是微电子技术中微细图形加工的重要关键材料,国内光刻胶自给率较低。光 刻胶成本约占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 30%,耗费时间约占整个芯片制造工艺的 40%-60%, 是半导体制造中最核心的工艺。目前国内光刻胶自给率仅 10%,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 相对较低的 PCB 领域。G 线、I 线光刻胶的自给率约为 20%,KrF 光刻胶的自给率不 足 5%,12 寸硅片的 ArF 光刻胶目前尚无国内企业可以大规模生产。中国光刻胶集中 PCB 领域,高技术光刻胶市场份额低。从全球市场来看,LCD 光刻胶 占比较高,为 26.6%,但中国光刻胶市场集中于技术水平较低的 PCB 领域,占比达 94.4%,LCD 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所占份额非常低。全球光刻胶市场预计可达 20 亿美元,国内市场广阔。2017 年,从全球区域市场来看, 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最大,达到 32%。其次是美洲地区,其光刻胶 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为 21%。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 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 规模达到 12 亿美元,预期未来市场加速扩张,2023 年可达 20 亿美元2.2.3 电子特种气体电子气体是指用于半导体及相关电子产品生产的特种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 航空航天、新型太阳能电池、电子产品等领域,是电子工业体系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之 一。其行业技术壁垒在于从生产到分离提纯以及运输供应阶段,一直受到欧美发达国 家的技术封锁,并且行业集中度高,美国气体化工、美国普莱克斯、法国液化空气、 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和德国林德集团五家公司垄断全球特种气体 91%的市场份额, 国内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0- 2018 年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8 年达到 121.56 亿元,同比增长 16.1%,预计 2019 年市场规模达到 152 亿元。同时,随着国内晶圆厂陆续投产,电子 气体需求有望继续增加,预计 2025 年集成电路对特种电子气体需求将达到 134 亿元。2.2.4 高纯溅射靶材高纯溅射靶材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高纯溅射靶材主要是指纯度为 99.9%-99.9999%的金属或非金属靶材,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的物理气象沉积工艺, 是制备晶圆、面板、太阳能电池等表面电子薄膜的关键材料。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 将其分为半导体靶材、面板靶材、光伏靶材等。高纯溅射靶材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 大,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厂商占比合计超过 80%,主要分布于美、日等国家。下游行业持续放量,半导体靶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半导体芯片的金属溅射靶的作用 是制造金属线,将信息传输到芯片。据 SEMI 统计,溅射靶材占半导体密封材料市场 的 2.7%左右。2019 年全球溅射靶材市场规模为 163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190 亿美元;中国半导体用靶材市场规模为 47.7 亿元,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75.1 亿元。2.2.5 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化学机械抛光(CMP)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实现晶圆全局均匀平坦化的关键工艺。抛光材料是 CMP 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耗材,但是技术壁垒高且客户认证时间长,一 直以来处于寡头垄断的格局。根据功能的不同,抛光材料可划分为抛光垫、抛光液、 调节器、以及清洁剂等,其中抛光液占据 49%的市场份额,抛光垫占据了 33%的市场 份额。全球芯片抛光液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韩国等企业垄断,占全球高端市场份 额 90%以上。CMP 抛光垫方面,陶氏杜邦占 79%的市场份额。中国抛光材料市场发展迅速,未来可期。2019 年,全球抛光垫和抛光液的市场规模 分别为 7 亿美元和 12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中国 CMP 抛光液市场销售规模 增长迅速,从 2014 年的 12.1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17.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0%,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4.4 亿元。CMP 抛光垫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长率 为 9.7%,2018 年市场规模为 10.3 亿元,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达到 14.3 亿元。CMP 抛光步骤不断增加,CMP 材料需求有望继续突破。由于工艺制程和技术节点不同, 每片晶圆在生产过程中都会经历几道甚至几十道 CMP 抛光工艺。随着未来芯片尺寸 不断减小的趋势,抛光的步骤将不断增加,相关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未来的发展潜力 巨大。2.2.6 碳化硅和氮化镓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碳化硅和氮化镓。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分立器件和 芯片制造;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高速、高频、大功率以及发光电子器件, 也是制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器件的优良材料,广泛应用在微波通信、光通信、卫星 通信、光电器件、激光器和卫星导航等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制作高温、 高频、大功率和抗辐射电子器件,应用于半导体照明、5G 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 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较 为成熟、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两种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投资热度较高。据 CASA 统计,2019 年 SiC 投资 14 起,金额 220.8 亿 元,GaN 投资 3 起,金额 45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 60%。根据赛瑞研究显示,2017 年全球 SiC 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3.02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达到 13.99 亿美元,GAGR 为 29%;2017 年全球射频 GaN 市场规模为 3.8 亿美元, 预计 2023 年达到 13 亿美元,CAGR 为 22.9%。2.2.7 先进封装封装技术地位重要,创新技术不断出现。封装技术伴随集成电路发明应运而生,主要 功能是完成电源分配、信号分配、散热和保护。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封装技术不断 革新。封装互连密度不断提高,封装厚度不断减小,三维封装、系统封装手段不断演 进。随着集成电路应用多元化,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5G、人 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先进封装提出更高要求,封装技术发展迅速,创新技术不断出现。市场发展未来可期,产业发展三足鼎立。受5G 与电子产品的相关影响,2019 年全球 封测市场规模达 566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随着下游应用的不断放量,封测行业 市场有望迎来高增长。目前全球封测产业的主要地区为中国台湾、美国、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是全球芯片封测代工实力最强的区域,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美国由于众 多 IDM 龙头企业用自己的封测部门,因此也是全球封测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封测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大陆近年来积极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封测行业发展迅 速,通过自主研发先进封装和海外并购整合,中国大陆封测市场迅速壮大,份额位居 全球第二。2019 年中国封测市场规模约 359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5%,随着 5G 的进 一步推广,未来需求有望继续增加。2.3 面板材料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信息产业发 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技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 发展到二十世纪初的平板显示技术(FPD),平板显示技术又分支出离子显示(PDP)、 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技术路线。相比于阴极显像管技术, 平板显示具有节能环保、低辐射、重量轻、厚度薄、体积小等优点。目前,平板显示 技术的主流产品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面板和 OLED 面板,前者主要应用 于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以及电视等领域,后者应用与显示照明领域。LCD 在大尺寸屏幕产品中处主导地位,大尺寸化趋势是促进液晶面板行业发展的主要 动力,而 OLED 技术作为新型显示技术,在小尺寸平板显示中广泛应用。商业化趋势加速,OLED 市场规模逐年增加。近年,OLED 显示的商业化应用趋势开始 逐步体现,AMOLED 显示面板的主要终端应用领域为手机和电视产品,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渗透率不断提高。2018 年 OLED 产值规模已达 131.1 亿美元,市场规模 9.6 亿 元,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47.1 亿元。随着 LCD 和 OLED 下游需求的不断放量,液晶材料、偏光片、OLED 发光材料等同产业 链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3.1 液晶材料液晶材料是 LCD 的关键材料之一,直接影响着液晶显示整机的时间、视角、亮度、 分辨率、使用温度等性能。近年来,全球液晶面板产能逐渐由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转 向中国大陆,国内混合液晶需求量快速增长。同时,TFT-LCD 面板出货面积的不断增 加也将推动上游混合液晶材料市场需求的增长。受益于国内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混合液晶国产替代空间巨大。IHS 数据显 示,2019 年混合液晶的全球需求量约为 780.5 吨,2023 年将达到 871.5 吨,2019- 2021 年国内混晶需求量分别为 410 吨、510 吨和 590 吨,年均增速超过 20%,市场空 间较大。2.3.2 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是平板显示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玻璃基板是一种表面极其平整的薄 玻璃片,与面板的分辨率、透光率、重量、厚度、可视角度等指标密切相关,成本约占整个显示面板产品成本的 20%。玻璃基板行业是液晶显示面板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器 件,技术壁垒较高,行业主要被美国和日本企业垄断。消费电子市场广阔,玻璃基板发展动力十足。2019 年我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为 203.09 亿元,其中电视面板领域市场为 141.54 亿元,占比 69.69%;电脑、笔记本及其他大 尺寸面板领域为 38.1 亿元,占比 18.76%;手机及其他小尺寸面板领域玻璃基板规模 为 23.45 亿元,占比 11.55%。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消 费电子市场的不断增长,玻璃基板的需求快速扩张,预计 2019 年达到 32,324 万平 方米,2014-2019 年复合增长率 28.75%。2.3.3 偏光片偏光片是一种复合材料,可实现液晶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的特性,是液晶面板的三 大关键原材料之一。LCD 模组中需要两张偏光片,分别位于玻璃基板两侧,缺少任何 一张偏光片都无法显示画面。偏光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含 PVA、TAC 等原材料,中游 为偏光片生产,下游为显示面板及太阳眼镜、护目镜、摄影设备等终端产品。大陆面板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利好拉动偏光片厂商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能规模 扩张。2018 年的全球偏光片产能规模约为 7.27 亿平米,整体产能扩张趋于平稳,预 计未来五年内偏光片市场供需将保持 4%的增速稳步增长,2020 年全球偏光片市场规 模将达到 132.5 亿美元。2018 年国内偏光片市场规模为 42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 34.1%,预计 2020 年国内偏光片市场规模可达 53.2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达 40.2%。偏光片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 70%以上,其中 TAC 膜、PVA 膜分别占材料成本的 56% 和 16%左右,是偏光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PVA 膜起到偏振的作用,是偏光片 的核心部分,决定了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光学指标。TAC 膜一方 面作为 PVA 膜的支撑体,保证延伸的 PVA 膜不会回缩,另一方面保护 PVA 膜不受水 汽、紫外线及其他外界物质的损害,保证偏光片的环境耐候性。2.3.4 OLED发光材料OLED发光材料是OLED显示面板的关键材料,是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OLED 材料主要包括发光材料和基础材料两部分,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红光主体/客体 材料、绿光主体/客体材料、蓝光主体/客体材料等。目前,OLED 发光材料具有较 高的专利壁垒,核心技术被韩日德美企业所掌控,国内企业主要从事 OLED 中间体和 单体粗品生产。其中,绿光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为三星 SDI、默克公司;红光材料的主 要供应商为陶氏化学;蓝光材料主要由出光兴产供应。2019 年 OLED 发光材料市场规 模为 13.4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19 亿美元,市场增长迅速,未来发展可期。2.3.5 精细金属掩模版精细金属掩膜版(Fine Metal Mask,简称 FMM)是 OLED 蒸镀工艺中的消耗性核心零 部件。FMM 的主要作用是在 OLED 生产过程中沉积 RGB 有机物质并形成像素,通过准 确和精细地沉积有机物质提高分辨率和良率。制造高精度 FMM,需要 INVAR 等更高级 的合金。现在市面上唯一能提供满足 FMM 使用要求的合金厂商是 Hitachi Metals, 国内 FMM 材料处于初始研发阶段,尚不具备量产条件。FMM 供应商数量有限,技术壁垒较高。HIS 数据显示,2017 年 FMM 市场将产生 2.3 亿 美元收入,2022 年达到 12 亿美元,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38%。当前领先的制造商为大 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绝大多数的 AMOLED 显示屏均使用其 FMM 掩膜。2.4 高分子新材料2.4.1 生物可降解塑料“限速”升级,可降解塑料市场增长未来可期。可降解塑料也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 是指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降解且对环境无害的塑料。可降 解塑料可应用于农用地膜、垃圾袋、各类塑料包装袋、商场购物袋和一次性餐饮具等。 近年来,“限塑令”等政策的落地实施,生物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市场发 展空间较大。2018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约为 36 万吨,近五年年复合增速约 5.0%。2.4.2 胶粘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空间无限。胶粘剂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 和填料等助剂配制,能够把各种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胶粘剂用途广泛,近年来,我 国胶粘剂应用领域已从木材加工、建筑和包装等行业,扩展到服装、轻工、机械制造、 航天航空、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仓贮等众多领域。商标、标签和 广告贴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加快了胶粘剂品种的发展,汽车业、电子电器业、制鞋业、建筑业、食品包装业的用胶量增长快速。用途广泛,胶粘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 年,全球胶粘剂市场规模达到 487 亿美 元,同比增长 7.5%,预计到 2020 年,胶粘剂市场规模将超过 520 亿美元,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6.9%。其中中国胶粘剂市场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预计 2020 年,中国胶粘剂市场规模将达 1200 亿元。2.4.3 有机硅性能优异,有机硅应用广泛。有机硅聚合物兼备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 耐高低温、抗氧化、耐辐射、介电性能好、难燃、憎水、脱膜、温粘系数小、无毒无 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性能,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化工、纺织、轻工、医疗 等领域。有机硅聚合产品既可以作为基础材料,又可以作为功能性材料添加入其它材 料而改善其性能,素有“工业味精”之美称。有机硅产品按其用途或所处产品链的位置可分为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两大类。上游产品包括氯硅烷单体和初级聚硅氧烷中 间体;下游产品则主要是以初级聚硅氧烷中间体为原料经深加工而获得有机硅产品 及制品。全球市场稳步增加,产能增长主要源自中国。2008-2018 年全球聚硅氧烷产能从 150.2 万吨/年增加至 254.8 万吨/年,产量从 113.3 万吨增加至 210.0 万吨,预计 2023 年 全球聚硅氧烷总产能将达到 309.2 万吨/年,产量达 268.0 万吨。近十年,有机硅产 能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我国已成为有机硅生产和消费大国,产品优势愈加明显,进 口替代效应显著。2.5 高性能纤维2.5.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地区冲突拉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不断增长。超高分子量聚(UHMWPE)纤维,是 由相对分子质量在 100 万-500 万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近年来,世界各地冲突加 剧、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军事装备、安全防护等行业增加了对高强度、高性能等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未来 2-5 年,UHMWPE 年需求量 将稳定在 10 万吨以上,总需求预计达到 68.3 万吨。后发先至,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发展迅速。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起 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9 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总产能约 4.1 万吨, 占全球总产能的 60%以上。2.5.2 碳纤维碳纤维优点显著,下游应用领域众多。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 CF)是由有机 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机构 的无机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 90%的无机纤维。碳纤维具有目前其他任何材料无可 比拟的高比强度(强度比密度)和高比刚度(模量比密度),还具有低比重、耐腐蚀、 耐疲劳、耐高温、膨胀系数小等特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 以及高性能民用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 设施等,是一种国家亟需、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三种碳纤维在性能上各有所长。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等一系 列优异的性能,三种原丝制造的碳纤维具有一定的通性,但在具体的性能上各有所长。碳纤维的需求量稳定增长,近年呈加速趋势。2008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 36.4 千吨, 2018 年达到 92.6 千吨,十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 9.8%,且近年来增长率有所提升, 2015-2018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 28%、15%、7%、10%,平均而言高于此前的增长率。 若按每年 10%的增长率计算,预计 2019 与 2020 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 101.9 与 112.1 千吨。国内碳纤维的需求以加速趋势增长。2018 年国内碳纤维需求达到 31 千吨,占全球碳 纤维需求的 33.48%,对比 2017 年的 23.5 千吨,增速达到 32%,同期全球碳纤维需求 的增长率约为 10%。2008-2018 十年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量从 8.2 千吨增长至 31 千 吨,年均增长率达到 14.22%,高于 9.8%的世界平均增长率;自 2015 年以来,国内碳 纤维需求的增长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有加速上升的趋势。若按 14%的增长率计 算,预计到 2020 年,国内碳纤维的需求将达到 40.29 千吨。2.5.3 对位芳纶对位芳纶性能优异,民用、军用领域应用较广。对位芳纶的强度是钢的 3 倍、强度较 高的涤纶工业丝的 4 倍;初始模量是涤纶工业丝的 4-10 倍、聚酰胺纤维的 10 倍以 上。对位芳纶稳定性高,在 150℃下收缩率为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如 在 260℃温度下仍可保持原强度的 65%。对位芳纶应用领域包括防护服装(主要为防 弹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光缆增强等,间位芳纶应用领域包括防护服装(主 要为阻燃装备)、工业过滤、工业制毡、汽车工业等。生产条件严苛,垄断严重。生产可供使用的、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芳纶纤维缩聚物的条 件较为严苛,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因此鲜有企业具备大量产业化生产能力。由于芳纶材料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世界芳纶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全球芳纶产业 几乎由美国杜邦、日本帝人、中国泰和新材、韩国可隆四家公司垄断。对位芳纶产能不足,进口依赖程度高。国内对位芳纶需求量为约 1 万吨,而实际产能 仅仅 2000 吨,进口依存度约为 87%,对位芳纶需求缺口大,进口依赖严重。单兵防 护装备、航空航天领域等国防领域的需求较高,且暂无较好替代材料,目前我国对位 芳纶产能不足,性能也未达到最优。2.6 其他前沿新材料2.6.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中国市场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主要由电池、电机和 电控三部分构成。其中锂动力电池主要由电芯、BMS 和 Pack 组成,燃料电池由电堆 和系统配件组成,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机械结构构成。据 Markline 统计,2020 年上 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BEV+PHEV)销量为 97.4 万辆,其中中国、美国、欧盟、日 本、其它国家分别销售 31.3、11.0、32.4、1.2、17.5 万辆,对应分别占比 33.5%、 11.8%、34.7%、1.3%、18.8%。2.6.2 离子液体优势明显,下游应用众多。离子液体又称室温离子液体、室温熔融盐或有机离子液体 等,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在 100℃以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离子液体 无味、不支持燃烧、蒸汽压小且很难挥发、易回收,在工业使用中无有害气体产生, 是传统有机溶剂的良好替代品,与传统常规溶剂相比,在热稳定性、导电性方面具有 独特的优势。离子液体目前广泛应用于溶剂,电解质,显示器,分析仪器,润滑剂, 塑料,电化学行业等领域。Graphical Research 预计,2017 年全球离子液体需求达 1.5 万吨,预计到 2024 年需求将达到 6.5 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 23.3%,市场规模 达到 25 亿美元。2.6.3 富勒烯应用广泛,未来市场广阔。富勒烯具有完美的对称结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有特殊的 稳定性和奇异的电子结构,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因此被称为“纳米王 子”。受成本与技术因素限制,目前富勒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富勒烯具有硬度高、 稳定性好、超导性等诸多特性,在电子、生物医药、超导、能源、工业催化等领域具 有极大的应用潜力。2006 年到 2018 年间,全球富勒烯市场规模都在以年均 7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 2018 年市场规模达到 136 亿美元。3、政策支持,新材料发展动力十足为了提升我国新材料的基础支撑能力,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我国 先后颁发《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与指导性文件。具体从战略材料、先进 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个重点方向展开。其中先进基础材料包括,先进钢铁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包括,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 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包括,石墨烯、金属及高分 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根据对国家政策的相关梳理,根据我国对新材料支持力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新材料 划分为重点突破的新材料,主要包括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结构材料、航空航 天、新能源汽车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材料等;加快研发的新材料,包括先进钢 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等;提前布局的新材料, 包括石墨烯、形态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智能与仿生超材料等;结合我国在新材料 领域的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稀土、钨钼、钒钛、锂、石墨等新材料。4、产业周期创造新材料发展新机遇领域发展成熟,成长期与成熟期新材料潜力巨大。新材料应用广泛,但由于新材料是 基于理念、技术和设备等领域创新后的产品,因此一个新材料从概念提出到发展成熟 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新材料产业按产品周期可以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 退期,新材料所处周期不同,对应的业务规模和发展规划也存在差异。对于导入期新 材料,相关概念刚刚提出,技术发展尚不成熟;成长期新材料相关产品出现分化,技 术工艺迅速发展;成熟期新材料市场发展开始兑现,产能产量处于高位;衰退期新材 料开始逐步退出市场。从产业周期角度,最具发展潜力的为处于成长期于成熟期的新 材料。 导入期:加强产品创新,进行市场培育。导入期产品属于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类别。 处于导入期的产品,一般市场容量较小、市场渗透率较低;此外,公司的生产规 模一般较小且生产成本高,并且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但是 该市场产品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强,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会领先市场获得巨大收 益。概念提出期,相关领域研究刚刚起步。进军导入期公司的相关要求较高,需要具 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该领域资深的研究经验、政策的扶持和新兴市场的需求。 此外,该领域新材料技术尚不成熟,市场较小、需求不大。该领域的典型材料包 括:石墨烯、超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记忆合金和关键战略材料等。 成长期:重视工艺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创立企业品牌。进入成长期的产品市场 容量逐步扩大,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产品由于技术趋于稳定,产品质量的逐渐 标准化,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且产品成本逐步降低。因此在该阶段,具有较高 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的公司会获得较大的收益。技术、市场成长期,新材料应用增多,市场规模逐渐增加。成长期新材料相关技 术工艺开始逐步成熟,成本开始下降,市场应用逐渐增多,下游需求开始发力, 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产品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除了重视研发外,要注重对于市场的 开发,进行生产工艺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创立自身品牌并建立 相应的销售网络。该领域的典型材料包括:钛合金、半导体材料等。 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降低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成熟期的产品技术稳定、质 量稳定且产品差异较小,市场接近饱和。公司应当通过资本密集化、规模效应等 来降低产品成品和提高产品质量,倒逼产品升级。市场兑付期,新材料行业认可度高,使用广泛,下游需求旺盛。成熟期新材料市 场应用较广,终端产品对该新材料粘性较高,市场规模与需求较大。处于成熟期 的公司应当在对原产品成本、质量优化的同时,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同时延伸产 业链外延,拓宽新的业务链并推动技术的不断升级。该领域的典型材料包括:3D 打印、锂电池材料、特种橡胶等。 衰退期:新产品逐渐替代,市场逐步缩小。由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规模的不断 缩小,衰退期产品的成本不断增加,并且新产品开始对旧产品产生替代效应, 市场空间逐渐缩小。新材料退出期,该材料性能不再具有优势,市场规模开始缩减。处于衰退期的 公司应当尽量缩减生产能力、减少开支并逐步缩小市场。该领域的典型材料包 括:多晶硅和稀土荧光材料。……(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万联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出为无为

乐凯新材:进一步推动电子功能材料业务的发展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6月12日讯,有投资者向乐凯新材提问, 火车票业务已停,请问公司下一步怎么发展,以及如何提高持股人利益。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依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集聚优秀人才,通过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发展成为以信息防伪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等新型材料为支柱的细分新材料行业领导者和系统服务商”的战略发展规划,持续加大FPC用电磁波防护膜、压力测试膜等电子功能材料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子功能材料业务的发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好的回报股东。谢谢!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