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霸来啦: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风采展示!凄然似秋

学霸来啦: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风采展示!

“萤窗万卷书,学问勤中得”2020年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风采展示长安葱葱, 旗山苍苍;百年学府,弦歌传唱。十三五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紧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持续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不断向好向上。为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打造宽广学术交流平台,从第十八届研究生科技节开始,研究生院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活动,获得热烈反响。在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过程中,经研究生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初审,共有17个学院的29位研究生入围最终的现场答辩环节。经过评委们客观公正、严谨细致的评选,10位研究生脱颖而出获得2020年“学术新星”荣誉称号。萤窗万卷书,学问勤中得,10位“学术新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的经验和感悟,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邓珏心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师从叶一舵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从研究生入学以来,她致力于在听觉和音乐认知科学的基础上探索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目前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和A&HCI论文1篇,校B类2篇。“相信自己的研究意义。”邓珏认为做学术最重要的是坚守信念,“学术之路,道阻且长,坚信科研的价值,能驱动自己执着的走下去”。作为一名交叉学科背景的博士生,邓珏也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不耻下问,及时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能让跨专业研究生更好的适应新的学术领域”。“慎独自律,厚积薄发。”是邓珏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奉行的一句话,她感悟道:“我才刚刚起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脚踏实地,方能致远”。 黄发杰心理学院2018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孟迎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隐记忆提取加工,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两年半的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均为校A类。2019年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博士论坛并作口头报告。主持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一定要多写!”黄发杰认为,灵感是写出来的,并非等到有灵感了才去写。心理学的写作并非只是写论文,它包括与论文撰写有关的其他工作,如整理研究数据、结果统计与整理等。若要实现多写,重要的是,排除影响写作的任何干扰,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地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是黄发杰的座右铭,他深刻体会道:“做研究没有捷径,只有一点点地、慢慢地积累,才能做到学术上的不忧、不惑、不惧”。他希望毕业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除了继续探索感兴趣的记忆研究,还希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心理服务。陈煌鑫经济学院2018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邹文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统计、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含SSCI-2区1篇、SCI-3区1篇、校B类1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3区论文1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研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且复君子为学当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是故学术道路既阻且长,幸赖师长、同窗、同门等通力相助,方得亦步亦趋,不致粗野鄙陋。唯日益精进,始可为报。打油诗曰:“悟学非从愿,独坐向书生。悦闻若有待,矢志一次心。”李广伟外国语学院2018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岳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博士期间里,他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含校B类4篇。2020年9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论文《红色翻译,百年回眸》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平台、“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澎湃新闻网”、“大众新闻网”、“腾讯网”、“网易号”等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单打独斗!”李广伟认为做研究要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取长补短,共享学习乐趣。团队式研究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更多的灵感,才能合力产出意想不到的成果。赵鑫经济学院2018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宋马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统计,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博士期间里,他发表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7篇,含SSCI-1区3篇、SSCI-2区1篇、SCI-1区1篇、SCI-2区1篇。出版校A类专著1部。在校内外举办的学术论坛中荣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6次、优秀奖2次。赵鑫博士自硕士期间便尝试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延续并拓展该问题至自然资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赵鑫博士如是说。因此,他经常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仅和本专业领域的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也经常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互相探讨。他认为“埋头苦干很好,但也需要抬头看看‘天’”。博士期间做科研需要努力,更要知道努力的方向,这才是当前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以及将来从事学术研究该有的样子。黄超数学与信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林铭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决策,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硕士期间,她发表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含CCF B类1篇,CCF C类1篇,第二作者3篇(导师第一作者),含SCI-1区1篇,SCI-2区2篇。2019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黄超认为在科研学习中应该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不足,每天坚持阅读文献,加强专业知识,培养发散性思维,始终保持好奇心,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永不言弃。即将硕士毕业的她,希望能在科研学习中坚持初心,努力学习,强化自己,争取做一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郝建颖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谭小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全息存储,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从博士入学至今,共发表期刊以及会议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期刊论文1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并且时刻保持耐心!”郝建颖深刻的体会到,做学术是一项需要持久保持热情的工作。研究没有灵感,需要默默的积累经验并耐心的等待。实验进展不顺利,更需要仔细耐心的分析和推进。尽自己一切能力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自然会有应得的收获。已经博士二年级的郝建颖,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科研节奏。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在学术领域继续耕耘下去。陶剑铭物理与能源学院2018级硕士生,中共党员,师从林应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Energy Storage Mater.,Chem.Eng.J.和Electrochim.Actad等国际材料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天道酬勤,人道酬诚,业道酬精、学道酬苦。”一份优秀的成果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推敲,勤奋地劳作,精深地思考以及恪守学术道德是很难成就的。“沉稳耐得住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毅力,长于勤思且善于与人交流”是陶剑铭对优秀实验研究工作者的理解认知,而他自己也努力前行在这条道路上。他生活简单,喜欢静思勤作,坚持早起早睡,精力一直聚焦在目前深度研究的领域。真义超物理与能源学院2018级硕士生,共青团员,师从洪振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硕士期间里,他在SCI-1区上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发表学术论文各1篇(Nano Energy, IF=16.6; Nanoscale, IF=6.895),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做学术要脚踏实地,别抱怨学术的路难走,并不是路不好走,而是自己走的不稳”。他认为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要有深入的了解,前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目前还存在哪些挑战,我们自己要如何去改进。多阅读文献,经常与导师、同学交流,多动手。不要害怕实验上的失败,要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总有一天你也能拥有自己的1篇SCI!张慧颖地理科学学院2018级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陈卫锋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化学,2020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两年多的硕士期间里,她发表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含SCI-2区1篇、SCI-3区2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慧颖认为凡事付诸实践才有好的结果。好的想法和灵感都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开始,万事开头难,不开始永远不会有结果。对于科研实验,张慧颖觉得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实验的乐趣,并甘愿开心地为之付出。“你来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是张慧颖乐观积极的态度,她深刻体会到:“人生不易,脚踏实地,少些抱怨,多些珍惜,仰望天空才会发现那些耀眼璀璨”。最终,希望我们都能“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科研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持勇攀高峰的科研初心,不为困难所惧、不为成绩所惑,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不负时代使命,奋斗无悔青春。 来源 /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编辑 / 谭天姝校对 / 李陶陶、张晓晴

达有三必

福建师范大学介绍及专业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师范大学国家“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美术学、体育学类、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英语、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世界史、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办学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历史沿革: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院系设置:教育学部:本科专业:教育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院设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博士学位点4个方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9个方向,专业型硕士学位点4个方向。学部设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1个省人文社科基地(福建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院:本科专业: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学院现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硕士和教育硕士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统计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MBA)、金融、国际商务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院:本科专业:法学学院拥有一流学科建设“高原学科”、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法律硕士专业授权资格,法学一级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法学学科体系健全,形成了以民商法学为龙头,宪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法理学、法史学、国际法学全方位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目前招收培养民商法学、宪法行政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5个二级学科法学硕士研究生,自2015年起招收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培养“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建成福建省唯一的从学士-硕士-博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文学院: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省内高校同类系科的龙头地位,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的先进行列。外国语学院:本科专业:英语(含师范、非师范)、日语、翻译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各1个)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口译与笔译方向)。传播学院: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学院拥有1个福建省高原学科(戏剧与影视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与影视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社会历史学院:本科专业:历史学(师范)、图书馆学、档案学、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我院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硕士专业学位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空白。另外,我院还有学科教学(历史)的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行政管理学院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2个专业学位点旅游学院:本科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院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全国首批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专业硕士授权点,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学术型硕士授权点。数学与信息学院: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非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统计学、软件工程、软件工程(闽台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学院现有数学、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统计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学科是福建省高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进入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400强。物理与能源学院:本科专业:物理学(师范)、材料物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能源与材料工程硕士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同时还拥有材料工程(新能源方向)和物理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点。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学院现有光学工程和物理学(光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光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以及科学技术教育硕士和电子信息等2个专业硕士点。拥有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与材料学院:本科专业: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学院拥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学科教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和化学工程2个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环境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理科学学院: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含师范、非师范)、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态学学院拥有地理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教学(地理)等8个硕士点;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物与医药”和“教育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海外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汉语言(招收留学生)、网络工程(中日合作办学)、数字媒体技术(中日合作办学)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A-、体育学A-、音乐与舞蹈学A-中国语言文学B+、地理学B+理论经济学B、外国语言文学B、数学B、美术学B教育学B-、世界史B-、物理学B-、生物学B-、生态学B-、戏剧与影视学B-心理学C+、中国史C+、化学C+、统计学C+、光学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法学C、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C、艺术学理论C环境科学与工程C-、软件工程C-望大家仔细阅读点赞并收藏!关注宋老师,报考无忧!

落水狗

2021-2022北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难度分析、参考书及经验指导大全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岑老师对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讲解相关的招生介绍,研究方向,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录取人数、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北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参考21年)1.招生专业及方向070501自然地理学01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响应02干旱区地貌与土壤风蚀03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04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05综合自然地理与景观生态06环境演变全日制07区域资源环境与灾害08水文水资源2.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30地理学基础3.招生人数2021年本专业拟招收41人接收推免生27人左右4.复试内容面试(专业知识、外语听说能力)5.18-20年招录情况介绍2020年复试线:48/48/70/90/300,复试比55%。一志愿复试12人,最终录取20人,最高分385,最低分301.2019年复试线:50/50/90/90/300,复试比190%。最终录取11人,最高分411,最低分339.2018年复试线:48/48/70/90/295,复试比150%。最终录取21人,最高分404,最低分302.二、考研初试经验指导1.考研政治复习暑假中期开始看视频看书,徐涛的书和肖秀荣的书买一个人的就好。徐涛的视频课是必看的,不然太枯燥。到大后期会有很多的模拟卷,只刷选择,不做大题。到了十二月份差不多就可以背书了,就是背,肖四大题必背,肖八大题有精力也背,没精力看着理解一下也行,但一定要看。2.考研英语复习学习考研英语单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做十几年的英语真题来积累,其次,在背诵单词的方法上就是反复背诵,每天按照给自己规定的个数进行记忆,但只背诵三遍,然后开始学习其他的科目知识。第二天背诵新单词前先进行前一天的复习,然后接着背诵新单词,按此顺序进行下去,一遍一遍的反复记忆。单词的背诵一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足够量变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变化,所以这个工作需要贯穿考研英语的整个学习中。最后,“始于真题,终于真题”。在一定量的真题单词积累基础之上,重新做真题时你会发现,相当多的单词都是反复出现(说的考研单词5000多个,实则要少很多),有了量的积累,再做阅读时会有所进步,可能还会存在正确率上的焦虑,这需要不断的刷题和对错题的总结。(我重新开始做真题是在暑期开始的,对于真题的反复研究达到了5遍以上)。而关于英语作文的写作,主要是靠背诵模板,每一类背诵1-2个即可,总结成自己最常用的语句之后,反复默写,锻炼自己的书写速度和卷面整洁程度。3.考研数学三3到6月份是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听课记笔记,了解整个数学书上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话才会夯实基础,数学一定要记住,基础是最重要的!6月到8月,把课上老师发的讲义上的题进行二刷,因为老师整理的每一道题都是非常经典的。其次再看练习册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地钻牛角尖,有一些特别难的题,可以适当的舍弃,而在一刷和二刷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不要看答案,一定不要看答案,一定不要看答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9到11月是三刷阶段,刷真题、刷讲义、刷练习题等等,这次刷题就非常的快,并且有一些知识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同时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进行查缺补漏,了解到自己具体什么方式,什么方向错了,不要拘泥于眼前的错题,而是要为下一阶段的刷真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定要充分的准备才进行真题真题绝对不可以浪费。11月到考前,除了查漏补缺,也要安排出时间每周进行模拟考,感受考场做题的紧迫感。总之,大家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刷题,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在刷真题的时候,一定要总结出自己每错一道真题背后对应的知识点,并且掐点即使做不要放纵自己的时间,这样的话,在考试的时候才会做到非常顺利的,在时间内做完题4.考研专业课830830《地理学基础》这门科目的试题设置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在分值构成上,必答题占20%,选择该考试科目的考生都必须做;选答题占80%,报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按照试卷的要求选答。在这里,我是强烈建议找一个与你所报的专业一样的学长学姐对你进行辅导。帮你串一遍专业课,给你讲讲真题,告诉你哪里是重点,哪里不考以及复试的一些经验。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推荐新祥旭一对一辅导,老师都是直系学长学姐,可以给你提供很多经验方法。关于21考研官方参考书目如下:《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蔡运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三、备考作息安排7-11月: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中午回宿舍休息,下午2点半到5点半,晚上6点半到10点图书馆闭馆,有效学习时间11个小时,晚上回宿舍背单词,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单词,要求早晚复习新旧单词。11月-考前: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中午在图书馆趴着午睡,下午两点到6点,晚上6点半到10点闭馆,晚上回宿舍背政治大题,或者写题,一两点休息。在复习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考生们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地学习,有情绪波动学会及时调整。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如愿以偿!

摩味

2020最“火”的4所师范大学,3所因“开学”走红,另1所毕业硬核

近日,教育部发出一条“严格落实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的通知,让师范大学成为了“香饽饽”。由于疫情原因和近几年经济下滑等因素,应届大学生毕业难就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教育部一纸通文,解决了师范生就业问题,自然让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羡慕不已。与此同时,也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指明道路,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就业不用愁。今天,本文就为大家介绍2020最“火”的4所师范大学,3所因“开学”走红,另1所毕业硬核。3所因“开学”走红我们都知道因为疫情原因,教育部不断推迟高校春季开学时间。但是,不断延长的假期和停课不停学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们早已从原先“漫长寒假”的兴奋中走出,陷入“停课不停学”苦恼之中。为此,大学生心中早已迫切的希望学校能够尽快开学。于是,就有不良网友抓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造谣高校开学通知博取关注,其中就有3所师范大学“中招”。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位于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共建的省级重点高校,拥有接近70年的建校历史,也是苏北地区最早设立的本科高校。学校设置专业较为齐全,其中化学和工程学科非常有名,在ESI排名前1%。数学、应用经济学和教育学等9个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6个学科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另外,还有21个学科成功杀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疫情期间,江苏师范大学积极配合防疫防控工作,延迟春季开学时间。但是,时间进入3月之后,部分网络和自媒体平台却在“传播”江苏师范大学开学通知。后来经过官方辟谣,才发现这份开学通知是人为PS而成。江苏师范大学表示:我校具体开始开学时间,将根据疫情发展和省教育厅、徐州市的安排,经过批准后另行通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师范大学之一,已经拥有113年的建校历史。学校坐落在福州市,是福建省重点大学,也是省属“双一流”高校,叶圣陶、林兰英等著名专家学者都曾经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学校目前开设本科专业85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9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和舞蹈学入选A类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和地理学等12个入选B类学科。在教育部延迟高校开学后,福建师范大学也积极响应。同样进入3月,网络上也流传出福建师范大学发布的开学通知,并且还附上所谓的官网官微连接。福建师范大学发现之后,立刻予以辟谣,并且在官微上公布。学校具体开学时间会由上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统一安排,请同学们在家安心上网课。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建国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有“民族教育摇篮”的美誉。学校位于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重点大学,其盛乐校区还承办过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学校开设有92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等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体育教育、土地资源管理、美术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内蒙古师范大学也遭受了“开学谣言”的困扰,专门通过微信公众号予以辟谣,表示:学校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确定正式返校时间,并且会提前14天在学校官网和公众号发出通知。所以,在没有通知出来之前,前同学们按照学校线上教学安排认真上网课。另一所毕业硬核最后介绍的这所师范大学与“开学”毫无关系,反而和“毕业”挂钩,这所学校就是山西师范大学。它是山西省重点大学,也是山西五所老牌重点大学之一,还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教育技术学、生物技术、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是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物理学等6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日前,其下属临汾学院发出通知,所有大四毕业生本学期可以在家里在线完成学业,6月1日返校,直接参加毕业典礼,拿毕业证。如此硬核的毕业要求,让大学生乐翻天,感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实现“家里蹲大学”的梦想。这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2020最‘火’的4所师范大学,3所因‘开学’走红,另1所毕业硬核”。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

失饪

学地理的小伙伴最热衷报考的十所师范院校

一起围观,看看地理的小伙伴们都喜欢考哪些师范类院校。Top 10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地理位置绝佳,这几年总体实力提升的也很快,部分同学觉得竞争力很大,没有多大的胆量去考,上海师范大学初试不考数学,但是复试要考数学,所以只要有信心,可以去大胆的考!Top 9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实话说这个学校的实力很强,早在80年代都有博士授权点,无奈位置有点偏僻,这些年人才、生源流失的比较严重。西北师大的干旱区地理做的不错,有兴趣立志于沙漠化防治的可以去考哦。在甘肃可以看遍南北方的景色,南边的天水,陇南,森林多多,甘南的草原、藏区,甘肃北边的沙漠隔壁,各种景色应有尽有。另外兰州的美食很多,气候也很宜居,对很多想考研的宝宝来说真是个不错的选择!Top 8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位于大连,大连是个海边城市,风景优美,气候也很不错的,辽宁师大的地理专业也不错,自然地理比较侧重于海岸带方面的,对海洋有兴趣的可以去试一试哦!辽宁师大的考研难度一般,充足准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哦!Top 7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古都西安,西安的美食美景就不用多少了,太诱惑人了,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211,学科实力不俗,历史地理学仅次于复旦大学!自然地理学的话,陕西师大比较擅长于环境重金属。另外陕西师大不压分,每年初试给的分数都不低,即使没学上,也可以不至于没过国家线而不能调剂。Top 6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金华,一部分校区位于杭州,提起金华大家可能不了解,提起义乌和东阳横店影视城,大家可能惊呼哇,原来义乌和横店都是金华的!金华还有火腿哦!作为浙江省的省属师范院校,在省内的认可度很高哦,以后打算去杭州当老师的,可以试一试哦!随着这几年浙江的崛起,浙江的高校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所以想去的,赶紧抓住机会吧!另外江浙沪包邮区,快递次日达,简直美滋滋!Top 5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武汉,师范类211,实力在华中地区不俗,武汉这个城市不用多介绍,美食美景都很多,尤其是每年夏季出来搞事情的小龙虾,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这个学校哦!另外华师的妹子也很多,汉子们要把我机会哦!Top 4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211高校,位于重庆,重庆也是个美食多多的城市,话说西南大学以前是不考数学的,经历了19年的泄题事件后,学校改了考试大纲,要考数学了,由此吓退了一大批的宝宝们,对那些数学好的,又喜欢吃的同学来说,你的机会来啦!Top 3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也就是原来的广西师范学院,因为广西师范大学早已存在,所以广西师范学院就改名成为了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拥有地理学一级硕士点,而且南宁的气候不错,对于要求不高的宝宝来说,南宁师范大学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Top 2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省会福州,福师大的地理很强悍,博士点也很多,不知为何一直都徘徊买二本招生,不过最近两年终于实至名归,升级为一本招生了!不过带来的问题就是,学校硕士招生的要求也随之变好,以前随便考就能进去,现在需要好好准备,才能进去!福建师范大学真的很不错,大家好好准备哟!Top 1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于长沙,说起长沙,首先想到的就是芒果台,一代人的回忆呀,然后就是长沙的各种小吃!哎,我在怀疑是不是大家为了小吃和芒果台,都挤破头去考湖南师范大学的。自然,人多了要求也就自然提高了,湖南湖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211高校,对生源极其挑剔,即使每年人数爆满,还是会坚定不移地留出部分名额,去接受985生源,对于自身实力强悍,又喜欢芒果台的小伙伴来说,湖南师大在等你哦!最后希望大家好好复习,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哦!

奈何

地理答啦:学习自然地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游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就业不要被所选专业所局限。地理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大力发展经济,金融、贸易、经济、管理、财务等人才受追捧的大环境下,自然地理科学应该算是偏冷门的专业了。自然地理学的硕士,单从专业对口角度看,就业方向主要是到科研院所做研究,或者到相关的大学、中学、小学从事教学的机会比较多。不过自然地理专业应该会细分研究方向,从专业方向细分的角度来说,也可以到环保、地质、资源、气象、生态、动植物、土壤、海洋、能源、旅游、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科研、教育、生态环境、旅游等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理学相关专业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宽了。这次十九大提出要设立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专门机构,对自然地理等相关专业就是一大利好。自然地理是个很宽很广的领域,建议你选好专业方向,深入进去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就一定会有你的用武之地。另外,专业并不限制就业,不要让所学专业限制力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很多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取得的成功就不仅仅限于他们所学的学专业。在学校读书做研究,不仅要学到书本上那点点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方式、做事的态度、做人的原则、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等书本之外的东西。学会“渔”比得到“鱼”更重要,真到了就业的时候,用人方更看重的是是你掌握的“渔”,而不是你手中的“鱼”。以上!

关于你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最好的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比肩部分211

福建师范大学位于东南沿海省份福建省,坐落于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4000亩。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学府,是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学校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协和大学等单位调整合并,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学科齐全,涵盖文、史、哲、经、法、管、理、工、教、农、艺等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福建师范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福建师范大学现有4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分别为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数并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全国师范院校第9位。第四次学科评估,福建师范大学有26个一级学科上榜。有3个学科获评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三个一级学科获评A-;12个学科获评B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获评B+;11个学科获评C类。福建师范大学的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在福建省属高校中位居第1,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非常雄厚,学科评估胜过多数211工程建设院校,在地方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福建师范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 5613 人,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910人,国内升学率达到了16.21%;出国境率3.35%;深造率合计19.56%。由深造率看,福建师范大学有着良好的学风。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福建师范大学有着不错的保研率,2019届推荐免试名额分配共计351人,保研率达到了6.25%。福建师范大学现有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即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等众多省部级科研平台。福建师范大学主办多种学术期刊,其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都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拥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收藏。历史悠久的福建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强劲,学科实力雄厚,学风优良,是个值得报考的好学校。

储物柜

东南“最低调”师范大学,是“四非”院校,但却有着211的实力

在我国东南地区有一所非常低调的“四非”师范类大学,这所大学虽然是所省属院校,但却有着211高校的实力,不可小觑。这所大学也经常被拿来和省内的一所211大学进行比较。这所大学就是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所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而“福建师范大学”这个校名是从1972年延续至今的。如今的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以福建省管理为主,2018年入选了福建省的“双一流”建设行列。简单介绍过学校后,回到文章开始时的那段话,福建师范大学的实力究竟如何?那所省内的211大学又是哪所大学?福建师大在学科评估中的表现非常惊艳,收获不俗。学校有3个A-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为A-。此外还有12个B类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为B+,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为B,教育学、世界史、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戏剧与影视学为B-。这个成绩用“惊艳”来形容绝对不过分。我们再来看看福建省内的一所211大学——福州大学,福大是福建省仅有的两所的211大学之一,实力仅次于厦门大学。福大的成绩不如同城的福建师范大学亮丽。福大在这次学科评估中仅有一个A类学科,化学学科为A-。此外还有13个B类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为B+,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软件工程为B-。从学科评估看,虽然两所学校的AB类学科总数相差不多,但福建师大的A类学科总数强于福大。尽管两所学校的优势学科不尽相同,但A类学科的评选难度较大,能获得A类就已经体现学校的实力了。也有很多人评价福建师范大学虽没有211的名头,但却有着超乎211的实力。福建师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学校的校园非常美丽,古朴又现代,环境优雅。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总量近400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万册。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含培育)3个、省特色重点学科9个、省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学校主办的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教育部名栏建设学报、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载驰

福建仅有一所985大学,实力不错,但另一所鲜为人知!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资源的分配存在地区差距,例如我国华北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学分布比较广泛,并且师资力量相对不错。我国一些西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导致大学资源的分布不是特别的均衡。不过在一些沿海城市里,虽然占据着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是有些大学实力比较强大但是依然鲜为人知,有哪些大学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学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福建师范大学每个省份都有各自的师范类大学,对于福建省而言同样如此,福建师范大学就是该省份一所比较有名的师范大学。为什么说福建师范大学的名气比较大呢?因为该校于1907年就创建了,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因此积累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福建师范大学的名声相对不错,在师范类领域也算小有名气。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什么985大学或者211大学,但是学校的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并且这所大学在我国大学的排行榜上也能够进入前100强的地位,要知道我国的大学超过千所,能够进入前100强,也是对这所大学实力的认可。福建师范大学校门zhaop福州大学说到福州大学,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知,这个大学的实力非常不错,但是依然鲜为人知。福州大学位于福建省省会,占据了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所大学的实力为什么比较强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学校的重点学科上面看。福州大学在国家级学科上面,有两个学科列入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同时还有一级硕士点39个,一级硕博士点11个。除此之外,福州大学还有某些学科评为国家A类学科,因此也受到了福建省当地大学生的追捧。但是由于福州大学的学科并不是非常有特色,并且仅有部分学科实力比较强大,因此这所大学的名气并不是很高,不少大学生对这所大学都鲜为人知。福州大学校门照片厦门大学比起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来说,厦门大学的实力就相对很强大了。厦门大学是我国一所985工程院校,因此受到国家重视,在专业发展方面都非常有建树。另外,厦门大学也是福建省境内唯一一所985大学,受到了福建省的重视,因此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不仅如此,厦门大学也有许多学科被评为国家A级学科,近年来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也可以通过厦门大学近年来的录取分数线看,这所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很高,因此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前往报考,从而该校的名气和实力能够被更快速的传播出去。厦门大学校门照片每个省份都有各自的重点大学,也许厦门大学作为福建省仅有的一所的985大学,受到重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大学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专业,让自己的名气能够更好的传播出去。一所大学实力强悍,如果鲜为人知,对学校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是很明显,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大学有趣事,并给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伊尹

教授点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面窄,教学科研或公务员

教授点评200多个热门专业,近期陆续发出,欢迎点击上面关注我们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毕业后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教授点评优点:工作压力与强度适中;缺点:就业面相对较窄;一句话点评:主要需求岗位在教学、科研、环保、公务人员、事业/NGO领域,从事科研工作薪水会高一些,但需求量少,对学历学位要求也在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综述就业上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偏冷门,毕业生规模比较小,社会需求比较小;就业率排第33名,在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排第123,比较低;毕业薪酬水平排第116名,比较低;工作3年后工资涨幅排第22名,比较低;毕业后去向最多的行业是土地规划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环境治理业;毕业后去向最多的岗位是环境工程师、测绘员、文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适合的学生: 高中地理、计算机、数学学得好, 英语还行;性格上偏向安定,洞察力强,勤学好问,思维缜密。一、专业介绍专业名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 070502所属学科类别:理学→地理科学类修学年限:4年主要学习课程: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培养目标与学习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立足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掌握和了解不同地貌的自然地带本身的特征,如自然地带内部结果、自然区的划分以及土地系统的分异和组合规律等。二、就业形势三、深造情况对应考研专业:自然地理学;地理学;环境工程;生态学深造率(含考研和出国):深造率较高(排名一半以前)四、适合哪类学生文理比例:16:84与高中课程相关度:非常相关:地理、计算机、数学;比较相关:英语主要课程: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男女比例:47:53适合的性格:研究型:同现实型的一样,这种人对周围的环境也不太敏感,不同的是,他们的洞察力很强,他们勤学好问、思维缜密,善于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观察分析、逻辑推理探究事物的本源。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于长期性地思索当中寻根问底,他们能够置身困惑当中思索头绪,他们能够在逆境中成就自己,任何能够给他们带来挑战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然而,这类人往往无法忍受繁文缛节、例行公事,因此,他们需要有科学分析创造性和成就感的工作。适合喜欢地理,有创造力,细心的同学。学生在野外实习与实践中,要观察气候要素的变化,要考察植被、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的变化,还要思考不同的自然资源该如何开发利用以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