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殊类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读期间会有什么补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这所学校名气还可以,不过博士生的收入实在是不敢恭维——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标准。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动下,李克强总理的关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规定部属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补助为15000元,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下,各个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个大学的情况了。人民大学文科博士生一个月1500元,一年发十个月,一年就是最低标准15000元。北京大学财大气粗,文科博士生一个月据说有好几千。另外,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月收入都比人大高,一些非部属高校如北京市管的院校的博士生收入比较高,如首都师范大学。这都是国家发的补助,其实博士生除了给老师干活挣劳务费,还有很多兼职可以供选择。据我所知,在北京每年四五月份时候是高三的补习高峰期,高三的价格大概是一个小时一百多一些。一些出版公司、公号等也会有一些兼职(写稿、或者校对等),只要你时间足够且不偷懒,挣钱的方式很多。另外,不得不说一下,文科和理工科的博士收入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认识一位西南地区某985高校就读理科的博士生,他们是国家、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四方面都发给补助,一个月少则三千,多则近五千,不过理工科的博士生非常累,自由时间少。

天尊地卑

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用多少钱?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吗?

最近,有一位同事家的孩子,在今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询问笔者读“博士”是不是还要家里出钱?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一个孩子,从“本科”读到“博士”,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普通家庭能否承担得起?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由“本科”到“博士”的三个阶段,一步步来看。首先,“本科阶段”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阶段”学习,除了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及一些“特长生”以外,普通的学生都是需要自费!而这个自费,包括学费,“本科阶段”的各项生活费用,以及一些额外费用。学费方面:以现在一线城市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数据来看,一般的专业一年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贵的专业,我们今天就以总体平均情况来看!那么单“本科阶段”的学费,4年下来就需要4X5000=20000元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方面:我们还是以一线城市为例,一般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普遍在2000元左右的水平!出去寒暑假,有9个月的时间在学校。但是,大学生存在的各项考证、交通、购物、旅游等其他花费,我们就将一年按12月给生活费算!那么,“本科阶段”的生活费及其其他开销,4X12X2000=96000元所以,一个普通本科生,在“本科阶段”的花费应该在11.6万元左右!其次,“硕士研究生阶段”虽然每年考研分专硕和学硕,但是绝大部分考生,在想继续读博的前提之下,会选择读学硕!所以我们就按硕士研究生3年来计算。“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一些奖学金就读的情况,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同样学费全免的情况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按大多数人的情况,交学费,自己出生活费!学费方面:还是以一线城市的公办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普遍在6000元每年。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费3年一共:6000X3=1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费用:还是按照一个月2000元,一年按12月来计算,那么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就是:2000X12X3=72000元那么,一个全部都自费的研究生,读完3年学硕,需要花费家里90000元。最后“博士阶段”博士阶段,一般都是公费就读,学费都能做到全免,而且一般的学校都会给博士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且一些博士生能参与一些项目工作。所以基本在“博士阶段”就读,不需要学生家里再掏钱,甚至有一些博士生都能做到赚钱结余!综上所述,以一个普通大学生为例,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国内公办院校攻读,并且中间学业晋升不存在停滞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需要家里的花费就是:11.6万+9万=20.6万在这种相对理想的状况下,一个普通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就需要花费家里20万左右!而涉及的时长就是10年,而10年付出20万,对于现在的一般家庭,应该都是能接受的!同样,这20万的经济付出,得到的“博士”学历,可能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历,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起点!“博士”的起点,不管是孩子在以后的就业,还是个人思想境界方面,都会超出正常人不少!不管对于孩子本身,还是整个家庭,这10年花费的20万,还是非常值得的!我是乡村教师看世界,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评论、转发、收藏!

高校博士占比不到1%,读博士的成本到底有多高?理性分析再做决定

导语:学历对于当下的就业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本和实力,学历越高,可进入的企业就越好,学历越高在感情中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好的学历一定能够带来高薪工作吗?其实不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下的风气就是高学历为好,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看重学历,低学历的人根本进不去。所以有很多人从本科毕业以后,会选择读研,研究生结束后会选择读博士,整个学习生涯就到了29岁的样子。那么到底该不该读博士,读博士要花费多少钱?一、博士生涯中实实在在支出的成本读书肯定是需要有资金的支持的,包括了我们的学费、生活费、日常的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般是学历越高,费用会更多一点。博士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又分为了全日制和其他两种小的类型,前者是不会有学费产生的,后者是一万二到一万五之间进行收费。博士的就读时间是3-5年,按照最低的学制进行计算的话,费用在3-6万的样子。读博士需要进行大量书籍的学习的,单纯依靠学校发的肯定不够,在平时买书的费用按照一年3000进行计算,也会达到几千到上万不等的支出。生活费也是需要的,每个月1200元的话,一年就1万4,3年下来也是有4万多。如果选择在国外读博士的话,费用估计在20万的样子。二、博士生涯中看不见的成本很多人会觉得博士出来以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高收入肯定是一种标配。所以他们愿意花上几年的时间不工作再进行深造。但现实真的那么美好吗?肯定不是的,博士生在找工作中,企业还是有划分性的,他们更喜欢那种名校博士,一般学校出来的博士,并不是很认可。不过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学生是基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工作的,这样他们就会比其他的人少工作几年的时间。博士往前面推的话就是硕士,按照市面上硕士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的话,第一年的月薪在6000元,那么一年就是7.2万元。薪酬按照20%的涨幅进行递增的话,第二年损失8.6万元,第三年损失10万元,这样算下来,3年的损失都在25万多了。这些都是一些在博士学习过程中看不见的一些隐性成本。三、其他成本读博士我们除了会给付高昂的金钱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是一定要进行考虑的。那就是时间了,博士读完最少都需要3年,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的生活基本会局限在学校、图书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会比较少。但如果这3年不是读书,而是选择直接走进社会的话,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学校之外的知识,也能够结交到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帮助的人。很多人在博士读完以后年龄都在29的样子了,感情问题也成了自己要操心的事,但是高学历在找对象的时候又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学历比自己低的人。这样自己的青春又白白浪费了,读博士的过程中肯定是会产生时间成本的。四、读博成本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读博士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也是一个具有着风险的事情。因为博士毕业以后并不就一定有好的工作,有的人博士毕业以后做的工作和本科生、研究生是差不多的,但可能收入还没有前面两者高。高学历有时候会成为找工作的一种弊端,因为他们会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也不愿意从基本的事务开始做起,相反那些本科生更容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因为他们愿意放低自己的身段,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结语: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高校博士生的比率连1%都没有达到,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意味着超级大的竞争压力。备考博士的过程是痛苦且漫长的,好的成功走进自己的理想学校,但多数的人肯定是以失败告终。花费了时间,也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来说也是会起到打击作用的。有时候我们在新闻上也会看到因为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压力过大导致跳水的新闻。所以关于读博这件事,一定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情。

猎狐犬

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答案或许很现实

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大街上走的,十个有九个是大学生,所以也就很多人去追求更高的学历,去读研,甚至去读博,那么一路艰辛地去读博真的值得吗?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呢?从网上总结了一些网友们的讨论,答案或许很现实。一、读博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博士是目前最高的学位,读书一路读到博士,别的不说,这个人的学识、知识面肯定是不小的,对于很多读博的人来说,比起一张文凭,更重要的是读博期间的成长:思维方式的训练、处理问题的方法、面对考核是的认真、发表论文的辛苦。读博士,更多的是培养对问题的思考、表达和解决能力。二、读博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选择博士和硕士、学士显然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他们接触着更高层的事物。或许有的人觉得读完博以后他们的收入比同龄人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比同龄人少,他们的升值空间和速度往往比同龄人要快。现在博士学位已经是进入大学任职教授的必要门槛,学校也为高质的人才提供了更高的报酬和待遇,物质的回报只是时间问题。三、读博是从政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社会的发展决定着从政人员要有更高的学历要求。博士一般是通过选调,而不是公务员考试进入政界,也有许多省市也开启了博士引进计划,对博士的待遇还算不错。但是读博需要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如果只是抱着从政的目的去读博,恐怕很难坚持下来,只能说,读完博以后从政是个不错的选择。四、读博的人已经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读博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恐怕在博士们面前就是个蠢问题。大概是如今社会风气不好吧,很多人在质疑读书的作用,高学历的人既不会在你面前保证能带来财富,也不能保证会带来地位,他们只会告诉你,读书得益的还是自己。经历过大学、考研、考博这些过程,博士们早已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如果说研究生还分为学硕和专硕,那博士就是直接和科研挂钩的,科研中的乐趣和诱惑,没有接触过的人恐怕不能随意下结论。不仅仅是读博,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还是要认真读了才知道,只听别人说,那都是虚的。(文/枫)

白菜

博士学费还用家里给钱吗?

小伙伴们关心的博士学费意义不大啊,基本上都有学业奖学金抵消博士学费的。其中,稍微特别的定向就业类博士,得你本人、原单位、学校签订三方培养协议(年招生额度不超过5%),这类博士才不享受学校奖学金、助学金等。换句话说,这样的博士才需要缴学费,不过都是原单位给,或者回去报销。博士补贴2016年调整过一次,高校的博士津贴上涨了一些,另外部分高校在博士招生之前,明确要求导师将部分经费拨到专用账户用于给博士发点补贴,否则不给予招生指标。当然,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待遇普遍比高校要好,小编有朋友在中科院大学读博士跟在职职工一样拿工资。非定向就业博士,在高校的话一个月补贴1300-1500元/月,算上导师额外补助的1000元/月左右,合计在2500元/月。若单身,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想积蓄点钱是很难的。这也让一些博士很难堪,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总用父母的钱。想出去兼职吧,往往导师安排的活和学术论文占用时间满满的,根本没时间出去兼职。大部分专业博士学费在12000元/年的左右,学制如果是4年,就是得缴纳4年的学费,同时领4年的补贴。基本上,博三提前毕业的人不足10%,近半的人都是博四毕业呢。欢迎关注我一下!且听下回分解!路上天天捡钱!知识天天提高!游戏天天出货!腰酸背痛,小编正在努力地码字,您的一个关注或点赞小编会继续弘扬正能量!欢迎下方关注、点赞或吐槽!

爆火线

博士生应该拿多少补助才合理?现在的在读博士生生活费够吗?

博士生应该拿多少补助才合理? 现在的在读博士生生活费够吗?博士的补助,之前高校的博士国家补助是1300元/月,貌似现在涨到1500元/月啦。同时,在奖助学金改革后,奖学金足够抵押掉学费,部分高校还有些结余。不过有个难题是奖助学金只给4年(大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由三年改为四年),但是不少博士4年真的很难毕业,尴尬吧,一旦延期面临的压力会更加大。其实读博会有导师额外给的补贴,在我那时候读博的时候,导师给的是800元/月,另外发表SCI论文或申请省市级项目后的补贴额外计算,总体来说说是越优秀的博士可获得的补贴越多,也是一种多劳多得。不少人说30岁的人,还不能搞定自己的生活,好意思吗?其实,住学生宿舍,一个月2000月对稍微节约些、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可以过下去的,我们的前辈当年读研、读博的时候,吃饭的钱都很拮据,起码我们现在温饱不是问题,顶多是没有优质的生活质量。前几天看到18年不少院校的招聘公告,引进的一类博士可以给到80-120万的安家费,100万左右的科研启动金,哪怕二类的博士待遇也很不错。不是说不要钱的做事情,但太看重钱也没有必要,毕竟博士也是一种学习。我现在还在做在职的博后,领不了两份工资。不过全日制的博后待遇还是不错的,哪怕在长沙也有10余万一年,广州这样的发达区域博后收入可以给到20-30万,还有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补贴,总体来说熬3-4年博士毕业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至于拿多少补贴合理?我属于普遍人,文章和科研成果比较普通,不过我有个师弟比较优秀的,但校长拔尖奖学金一年就几万,还不算其他奖学金,一区、二区的文章奖励也很高,导师给予的补贴折算下来远超过800元/月。最近几年的博士招生指标已经在缩减,部分名校的博士招生已改为申请-考核制,之前那种“没有无法毕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真的不再适用,博士的入学难度和毕业难度已经开始匹配,没有一刻求学的心真的不建议读博,真的很难熬。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回不愿仕

在读博士多少补贴?实际到手一个月有多少钱?好好读书真是王道!

博士作为读书读到了顶层的人,我们不少人非常关心在读博士收入到底怎么样?其实博士的收入有多种来源,编者就一一解答这个问题。基本补助首先说一下博士的基本补助这一块的收入,在18年之前国家规定的博士基本补助是1300元/月,后来新规定涨到了1500元/月,这个所谓的基本补助就是保底的工资。也就是说博士的基本补助基本上就抵消了每年8000-15000的学费,而且一般都会有结余的工资。奖学金博士说到底其实就是研究生的钻研课题的一种深化,备命题、写论文像吃饭喝水一样寻常不过。如果博士期间除了发表了论文、做出了成果,校方会根据研究成果的重量级,决定实质性奖励的多少。奖学金的种类是五花八门,根据各地高校的不同规定,奖学金大致在每年4000-12000这个范围内,如果做得非常好的话,可能会更高。导师补贴每一个博士在读博期间都会跟着一个大老板——博士生导师。一般情况下来说,导师会给手底下的博士生每个月发出相应的补助。这个数目就相当不固定了,这就要看导师为人大不大气之外,如果是为人比较吝啬的导师一个月可能只发几百元的补贴,有些为人大方的导师一个月可能会发几千元的补贴。除了导师为人这一块,还需要分文科和理工科,像理工科的博士的补助一般都会比较高。不过理工科的博士每天都会非常的忙,可以说一年365天泡在实验室。项目额外补贴博士生研究出了成果并且在一些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之后,可以通过申请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项目额外补贴。项目额外补贴的收入一般都比较不错。这一块的收入就比较注重个人能力了,也就是说能力越强得到的奖励越多。兼职兼职这一块只适用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博士。像北京、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中小学补课现象是再寻常不过,每年四五月份临近高考的时候,通过给高三学子补课一个小时的收入就在300-800元不等。综合这些收入综合起来,如果是在比较不错大学搞研究的博士,一个月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其实话说回来,读博期间一个月多少钱其实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看重的还是博士读完之后出来的潜力。而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院校招聘优秀博士科研人员,第一类博士直接赠送100-120万人民币的当地安置费用,另外加上买房补贴一系列优惠政策。博士读完之后可以选择出来就业或者继续博士后研究。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地方博士后的收入可达到20-40万年薪,加上各种人才优惠待遇,综合来说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博士选择出来就业的话,一般都会有企业需要对口的人才,不论是升职渠道还是工资加薪,博士比较一般人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编者整理的这些资料,其实已经说明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学历并不代表能力,但是学历代表的是一个起点高度。

孔繁森

一路读书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以后有什么发展?结果很现实

大家好,小编是喵喵精彩纵横的作者,此百家号不讨论政治,不涉及敏感话题,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博士,理应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头衔。在现在的美德日等国,名教授往往更宁愿人家称呼为他为“博士”而不是“教授”,比如前日来访的基辛格老人家,人家明明曾是哈佛大学大教授,也曾官至国务卿等要职,但人家名片抬头从来只是“基辛格博士”。确实,博士意味最高学术学位,十年寒窗,黉宫折桂,念书念到博士,是“念”到顶端了。这在任何崇尚知识的文明社会,对于学术研究之业,都找不到比博士更高的殊荣了吧。一路读书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举个身边的真实案例,广东的一个设备厂商,需要为他的器材设计一套系统,但是因为这个系统涉及面很深,一般的技术员都没有办法做出来。。于是这个厂的老板就通过他的社交圈找到了一个博士,这个博士又找了他找他身边的人,属于博导级别吧,手下的学生专门研究设备系统的,把这个工作交给他的学生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就研制出大概轮廓了。有网友说:“我的儿子也正读博中,先前看到网上评论读博毕业如何如何的难,确实为儿子捏了一把冷汗,但我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每次与儿子谈心聊天以后,我感觉读博对儿子来说是有很大收获的,暂且不论物质方面的事情(顺其自然的心态),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儿子的改变,感受到他对知识充满热情,站在不同的环境对自己的人生哲理的感悟。使我感觉到读博对他的内心世界收获是巨大的,读博的世界更宽广,接触到的都是社会的上层人士,人生经历不一样,眼界也更开阔。真心祝福辛劳的读博学子们学业有成,学有所用,成为国家之栋梁,为中华之崛起多作贡献!”有博士说了自己的发展经历工作一段时间,又回来读博,选择了一个喜欢的实验室和老师,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一份有意思的事情和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可能做的和对社会对国家没多大贡献,既不能发明芯片,也不能发明发动机。但是于自己而言,到有发现未知的愉悦。唯一压力来自工资太低,但既然不能为社会贡献,能有糊口的资助也算不错了。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了知识后要应用到实践。能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博士,才是名符其实的博士、才是人才。在现实社会中知识还是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关键是博士们的研究成果和知识要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博士与发达国家名校的还有差距,但还是应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引领全球,逐步渐进吧。坚信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选择博士此道,即选择人生。读博,关乎生而为人的一种热爱、坚守与生活。所以,如果要我来说读博有什么用,小编的回答很简单,似乎是一句屁话:人生选择哪条路,要自己好好思量合计,收益与代价都要自己承担,博士不会挣大钱,理想也不能当饭吃,但读博士一番,也许最能给你超越常人的独具胸怀、学问境界及平步青云的风光,当然还可能有喝西北风的大无畏勇气和自甘清贫的心态。本文是喵喵精彩纵横谈对该事件的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欢迎关注,如有各种想法都可在下方评论交流。

带水云

读博士还有意义吗?有人说读博士浪费时间,看看大家的经历

读博士还有意义吗?有人说读博士浪费时间,下面一起看看大家的经历吧。网友一: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央企工作了两年,然后考博读博,那时离开的时候,我记得直属领导说,我是想读更好的学校,我想读博士,确实不错,我不知道读完后能不能做更好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我确实得读博。读了也许会后悔三、五年,但不读的话会后悔一辈子,多年后,我没有试过,所以放弃了可能性,我真的会后悔一辈子。网友二:总之,你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职务,以及读博能满足你工作的要求吗?现在,80名博士进入大学,从事教育和研究,有些博士可能只是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大学里给学生上课,有些博士是科学研究的助理型,只教学生在大学里做实验,有些博士属于科学研究型,在大学里几乎不上课,没有学费,当然,更多的学生会听课,或者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想做大学工作的话,请在大学里当老师,必须读博士。网友三:有些专业或有些职位只有读博士才有机会,比如医学,现在好的医院也只有博士,如果是专攻医学的话,成绩也很好,将来想进一家像样的大医院,需要博士学位,但是,几个专业专业的本科足够了,我想成为一名程序员,例如计算机专业毕业,本科就足够了,然后请不要读博士,我觉得读完后大家都不需要你。网友四:从普通家庭出生到高中毕业一共18岁,各种费用每年1万元,一共18万元,大学四年,每年1.5万元,一共6万元,硕士学位是六年,每年两万元,一共12万元,一共36万元,考虑现在的物价,让孩子的博士毕业的话,是40万左右。##&&image&#从经济上计算,其他人大学毕业已经赚了六年的钱,每年赚5万元,一共30万元,这样计算的话,读博士是不是损失了70万?大家怎么看?还有留言。

杜弼

读博士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若干年前由于对博士学位的憧憬进入了科研圈,回头看看也已经有多个年头了。这些年身边有无数个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其中两个经常被人提及和讨论的问题就是:1)读博士研究的东西真的有什么实用价值吗?2)如果发不了CNS,只能发一些一般的期刊文章,这种行为和灌水有什么区别,有价值吗?今天几个已经获得Dr.称号的人聚在一起吃了个饭,不禁让我想在专栏里聊一聊这个话题。在我讲自己的观点前,不妨请大家看看我听到过的印象较深的几种声音。1)前辈A每当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中科院读博士的时光时,总是感慨万千。他觉得当时压力很大,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能真正做出什么大家都在用的东西。现在的他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里做工程师,虽然工作难度不大,可是他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为公司在做有用的事。2)我的朋友B经常抱怨,觉得自己做的研究没什么意思,既不是特别fancy的新材料,也做不出太多新意。不但发CNS无望,甚至可能做得再好也只能是发一个影响因子小于5的期刊。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研究对行业看上去没什么用处。3)身边转行做短平快行业(计算机,金融,中介)的同学C回忆起博士生涯总是觉得博士研究很苦很难,赚的也不多,很难混出头,做的研究也不像计算机金融开公司那样好吹牛,总而言之幸福感不高。4)某国内大佬D不止一次发声,中国应该少一点灌水期刊论文,多一点深度研究。我想这大概是很多博士生研究生都会多少听过的一些声音吧。这些声音也最终可以归纳回最开始我抛出的两个问题。这也是让每一个在博士行业翻滚的同学感到更加纠结的一根根稻草。我想在这里提出我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想法。首先,不要高估一个博士要做的事。博士研究是不可能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也没必要这样。就算你的博士方向是研究载人火箭,登月工程这种一听上去就要改变人类未来的项目,你的博士论文也只会是这种巨无霸项目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我是做材料的,我就有同学博士论文是研究载人火箭的发动机上的涂层中的某一层上的某一种材料的某一种性能,而且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做这个研究的。真正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是决策者,他可以是大教授,比如973首席科学家,接了载人火箭的一大块项目,然后分发给团队下的教授,博士后和研究生们,最后火箭发射了,国家重点表彰的也会是leader。也可以是成功的商人,看中了一款科研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材料,或者计算机软件。然后开公司商业化赚到人生的一桶又一桶金,最后变得人尽皆知,以至于今后每一个人用到类似产品的人都会听说过你的名字。而一个博士学位,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开始而已。至于你不搞科研去企业上班,你当然会看上去更有用。因为你在为公司赚钱,可能公司卖出去的每一个产品都有你的一份力,每个客户都会无比熟悉你公司的产品,你可以骄傲的觉得我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因为你变成了公司的一个重要的螺丝钉,可是一个螺丝钉有多大的用呢?其次你也不要太低估一个博士能做的事。一个真正优秀的博士不是只需要每天做做实验,写写文章,然后出去开开会侃侃大山就行的。很多人博士4-5年之后很快就转换身份成为了决策者,比如教授,或者企业里的领头人。这种时候之前做的实验和发的paper其实并没有那么有用,真正有用的是你的眼光,气质,你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你的人脉,以及你的魄力。没怎么发吊炸天文章最后却让人刮目相看的博士,和发过很多高级文章的却从内到外都散发出一种屌丝和不讨人欢迎气质的博士,相信大家身边都见过或者听说过。同时,一个博士的目标不应该只是搞科研发文章。之前听过加州理工一个老教授的一个讲座,他说美国一个教授实际上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的高科技公司的CEO,因为他要做一个CEO要做的所有事。首先要拉投资,写funding和grant。然后需要招聘,不断地从套磁信里面找出你觉得有潜力的学生帮助你取得成绩。期间还需要不断的市场推广,通过学术会议,同行交流,甚至平时的闲谈和授课有意无意宣传自己的科研,这样才能可持续性的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这样来看一个博士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他就是一个实习的学徒,你想想要是你有机会跟一个公司老总实习,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呢?自然就是一方面从各个细节吸取和学习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体系,以让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立和发展自己的公司。下面问题来了,如果搞科研就像开公司,有必要保证你的公司每一件产品都惊天动地吗?显然是没必要的。真正能动不动上头条让平民百姓都了解得让人觉得科学技术真是牛的企业也就那么几家,还都集中在IT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做的东西更接近于日常生活。可是如果你觉得做制造业就不算成功的企业家吗?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最大的煤老板就不成功了吗?可是你想想他们做的东西又会让你觉得吊炸天吗?每一个科研方向,只要开设了博士学位,有源源不断的新生进入,就说明这个科研方向是有学术市场的。不管你发CNS也好,发影响因子低的文章也好,你都是在产出产品。至于你的产品卖得有多好,和影响因子有关,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关。真正相关的是你营销你“学术产品”的能力。我其实挺同意之前另一大佬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科研界不应该只想要参天大树,还需要树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是毫不起眼的小草,逆光生长的苔藓,既要老虎狮子,也需要有兔子松鼠。如果人人都憋着发nature最后只会导致nature的贬值,现在某些生物领域,纳米领域,新能源领域,不就是这个现象么?人手都有几篇10+的期刊文章,可是既然人手都有,你今后开学术“公司”的市场在哪里呢?最后想说的就是,每一个行业都是一个金字塔,每一个大佬的养成,底下总是会有很多炮灰作为基础的。每一个人要做的就是努力的金字塔上面爬。科研这个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而博士这个项目,注定是为了培养学术“CEO”而不是一个普通公司职员而存在的。这样注定了会让攀爬过程更加艰难。既然选择了一个领域,就要看清楚这个事实。即使今后认清了自己选择了别的金字塔,相信博士期间的心路历程也会让自己一路受益。最后祝愿各位想读博士和已经在读博士或完成博士学位的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