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碧玉簪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

大学4年,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最合适?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国庆小长假期间,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月的外甥女回来了。她告诉我:“大学老师和高中的老师完全不一样——高中的老师每天都督促我们学习,而大学的老师基本上懒得理我们,我们都是以自学为主,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玩手机……”高考之后,大部分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放松下来,这些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咬牙坚持了12年,真可谓“媳妇熬成婆,终于熬到头”。未来的路,在这些大学生看来还很漫长。在他们眼里,大学如同天堂,大学4年时间是用来全身心放松的乐园。在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想到:如果四年一直都这样“心安理得”地混日子,那么一毕业就很可能等于失业,甚至连顺利修满学分拿到毕业证都难。想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有很多途径,其一是有一个人脉宽广、手眼通天的好爹,其二是自己所毕业的院校是知名度比较高的985、211大学,或者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就业前景上是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其三就是通过考研的渠道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筹码。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本科生。在“大学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当下,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参加用人单位招聘之时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则很可能被直接拒之门外。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进入同一个用人单位,前者刚开始的月薪很可能轻松碾压后者。既然考研对大学生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更合适呢?我觉得,人生在世,除了死,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早一点,准备考研自然也不例外。我认为,大学生上大一的时候是准备考研的“黄金时期”。因为,像我文章开头所说的,很多大一新生在迈进大学的门槛之后就完全松懈下来,甚至堕落下去。这个时候你如果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话,可能“考研”这两个字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上大一的时候,你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争取保研的机会。所谓保研,就是相应的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那么保研这个机会如何争取呢?一方面在学业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继续保持高中三年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态度上“人无我有”,在学习成绩上“人有我优”;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人,和自己的老师和睦相处,至少做到不得罪对方。尽可能用勤勉刻苦的态度、名列前茅的成绩、出类拔萃的修养感动校方,那么学校在保研的时候不保你还会保谁呢?搭上保研的“高铁”,考研之路会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如果你在大一争取保研机会的时候折戟沉沙,千万不要有一种“喘口气”的想法——等到大学最后一年才准备去考研,大三的时候才想起考研,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为考研做最充足的准备:向那些顺利考研过关的学长“取经”,详细了解考研的整个流程并搜集考研的相关笔记和资料,空闲时间多学一些英语,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拿下英语四六级考试,让自己考研之时轻装上阵,毫无掣肘。之后,你就能心无旁骛地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考研科目上,说不定你在就业之前就能顺利拿到硕士学历。当然,如果你是三本学校的本科生,而你又对一、二本学校的研究生学历情有独钟,或者你是普通一、二本的本科生,却想削尖脑袋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那你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考研的准备和复习上。在准备和复习的时候,你不仅要在复习时长上有足够的保障,还要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你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关于考研准备时间的建议,需要补充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和直接就业,三年后差距有多大?

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毕业以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虑读研的问题?很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当然了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他们认为本科生的学历在当今社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纷纷地去选择了考研。而也有的大学生认为最近一些企业,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和工作经验,就选择了直接就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是继续深造读研还是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今天就给大家一一分析一下,仅供大家备考参考。首先我们从读研说起。读研很明显的来说需要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会学习一些很多的知识。读研能够直接获取学历提升的一个档次。很明显的来说毕业以后就是硕士学位。当然了你的文凭越高,就业的时候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多,成功的几率也就会更大。通过读研你可以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就交际圈来说,在读研的这三年过程之中,你周围的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国家很明显的来说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人脉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读研会发现,你周围的人都是比较优秀的,毕业以后可能对你的人生发展,职业规划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其次从工作上来说,如果是四年本科毕业以后就直接工作,也有它自己的好处。首先选择工作在这几年,别人在读研的过程中,还在花父母的钱。而你工作这三年,明显会减轻家里的负担。另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能够建立自己的一些人际关系。得到培养能够提升一种社会的阅历,通过就业来提升自己。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并且还挣了一部分钱。毫无疑问这样两种选择,没有说真正的对与错。有的一些专业,它是需要读研的。还有的一些专业,它本身就可以四年本科就业的。比如一些市场营销,包括电子商务,包括自动化一类的,以及整个的土木工程类。这一类专业甚至不读研,在四年本科之中,就已经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当然还有的一些大学生,他们所学的专业不读研,就很难就业的。比如航空航天这一类电子信息类的,是需要读研更加的深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的。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以后的路。两种选择没有真正的对与错,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管你走哪一条路,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提高的。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来走。[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周苛

考研:从二本院校考研到985名校,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

对很多人来说,考研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对有些人来说,考研足以让他们付出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艰辛和努力。有些人觉得,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和985院校的研究生,都不过是研究生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不然,在迅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唯名校论”让很大一部分同学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那些985院校的研究生,在毕业之时就自带光环,正因为如此,想从二本院校考研到985、211名校的同学并不在少数。对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说,考研本身就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想从二本院校考到985名校,自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在大家的身边,也都有二本院校考研到985高校的例子,那么,这样的人,需要付出超过常人多少倍的努力呢?考研(来自视觉中国)“你永远想不到别人有多努力”这句话,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深的理解,直到我看到有同学为了考研几乎“疯狂”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这句话。在别人早上拖拖拉拉起不来床的时候,有人已经背完了一个单元的英语单词,在别人晚上十一点准备熄灯睡觉时,有些人依然抱着专业书籍翻来覆去的看,那种对于学习几乎是“走火入魔”的状态,正是二本院校考研到985名校的关键。考研(来自视觉中国)对有些人而言,考研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尤其是考研考本校的同学,备考两三个月都觉得绰绰有余,这些学生往往睡得很早、起得很迟,不用多么用功就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对于一个二本院校想要报考985名校的同学来说,显然需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对于这一点,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得到。早上6点钟起床,可以为了复习翘掉不重要的课程,别人在宿舍舒舒服服的午休时,自己只能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连吃饭都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图书馆的自习室是晚上九点半熄灯,很多同学会回宿舍休息,但那些有着更高目标的同学,却一定要在校园昏暗的路灯下背书到很晚。对大部分考研的同学来说,虽然复习备考辛苦,但周末总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去玩儿,但对有些人来说,娱乐却是个“奢侈品”。那些有着更高目标的同学,不是不知道娱乐,而是知道,自己多记住一个知识点,就能够在考研时多一点把握。顶尖名校-北京大学考研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只有足够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名校的青睐,加油吧,考研党。在此,祝开始备考的2020届考研学子顺利备考,最终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好大学,也祝2019届考研的同学有一个好成绩,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你有哪些考研路上的精彩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一起分享!

果有名实

大学生考研和不考研,十年后差距会有多大?过来人含泪告诉你答案

大学生考研和不考研,十年后差距会有多大?过来人含泪告诉你答案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会想要去继续深造,想给自己一个更好的优势,方便自己的就业。所以很多人都想要考研。对此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考研和不考研的人,在十年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这里面的差距到底会有多大?过来人含泪告诉你答案。首先我们都知道,考研的优势就是会有一个更加出众的学历,如此一来,在就业的竞争中也可以让自己显得更加优秀。这样一来,研究生的工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一些本科生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想要考研。虽然说考研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可能还在再读上个两三年,但是一般研究生的起点都是高于本科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愿意娶花这个时间。但是本科毕业以后直接工作也并不全然都是坏事。早点就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尽早的去锻炼,去学习工作上的知识和技能。十年的时间,很难说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努力和能力,那么无论是什么学历,十年,也已经可以让其他人看到他的出色。升职加薪一类的完全不是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学历固然重要,但是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压根就不在意学历,他们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员工。所以如果尽早工作也是可以积累一些经验的。综上诉述,考不考研,在十年后的差距是很难说的。虽然说研究生的起点比较高,但是不考研的人工作经验也会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具体怎么选择还是看大家自己的意愿。

大雷雨

大学生应该从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想要考上985、211到底有多难?

随着教育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能读书上大学,而大学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宝贵,本科学历已经普遍。时代在变化,国家在进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为了能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同学把眼光瞄向了考研这条道路。大家都希望能在社会上立足,有一席之地,所以关注考研,重视考研。事实上,考研确实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虽然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想要走好这条路,却没有那么容易。考研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9年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很多同学都会问参加过考研的学长学姐,考研难吗?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呢?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人考研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想考的院校也不想同,所以很难明确考研的难度。有的人可能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有的从大三大四才着手准备。那么,到底考研有多难,又难在哪里?一起随笔者来探讨探讨。一、耐得住寂寞,不被红尘是非牵绊考研并不是说说而已,一旦下定决心去准备,就要抛开一切与考研无关的东西,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党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早出晚归,独来独往,感觉他们就像校园里的孤独患者一样,每天做什么都是一个人。想好了要走考研这条路,就不会轻易回头,每天除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坐在教室里备战考研。孤独寂寞空虚,那是肯定有的,看着同学们成群结队,心里难受也可以理解,但你却不能动摇考研之心,耐得住寂寞是你成为一个合格的考研党的第一步。二、想考上985、211院校,又有多难985、211高校,是多少同学的梦想,可是想要成功考研进去,真的很难吗?这永远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每一个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想要去的985、211院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招生分数线也会因为地区有差异,所以到底考进这些一流大学,到底难不难,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分析最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普通本科的竞争也很激烈,更别提那些名牌大学了,所以就目前情况来说,想要考上985、211,并不见得有那么容易,反而是越来越难。想想2019年的考研竞争如此激烈,到了 2020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不要总认为大学里面有充足的时间让你玩耍,假如你把大学时光浪费了,等到毕业找工作需要学历时,你才知道后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考研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想要未来的日子更值得憧憬,考研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虽然考研很难,但只要你肯吃苦,肯努力,不虚度光阴,为自己拼一把,说不定,下一个考研成功的同学,就是你。

独息

从普通一所大学考研到清华有多难?

网友一: 看到这种问题,总是一声长叹。。。我的求学之路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不幸在于大学考了个渣渣的民办三本,庆幸的是自己这些年一直努力,考研跨专业考了个普通的985学校,考博又考到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985院校,如今选择在清华做博后,虽然博后算工作性质,但好歹圆了自己在清华呆一呆的梦想。。。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好累,还有就是大学在个渣渣学校真的荒废了,来好大学发现小孩子都在考雅思托福,准备出国,而我们那会儿考六级一个班都没几个人过,更别说出国了,我那会儿最大的梦想就是一个月拿3000块就烧高香了觉得,现在想想哈哈哈。。。所以,看你怎么规划人生吧,读个差大学意味着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当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过在国内这种阶层固化如此严重的环境下,没个有钱的爹,读书也许算是一条较为便捷的通往上层的路吧 网友二: 本人没有亲身经历,只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我一个学长的真人真事!!本人不才,志愿没报好,超过录取线50多分考上一所曾经牛逼的普通二本!扯远了,为了交代背景!我学长,上了这所学校,心有不甘,专业是工科类,不喜欢!于是人家直接找到领导,说他准备考研,请求领导给他开绿灯,允许他挂科,他全部精力去考北大的法学(应该是吧,反正是很难考的文科类),领导蒙了,一个普通二本的工科生,考北大的文科研究生!闻所未闻,经不住他的请求,领导开了绿灯,大意是如果他考上,不及格的挂了科的给他补考过,平时分数尽量照顾他。如果考不上,那就正常对待!那个时候学长才刚开始他的大一!后来学长每天就是开始了他的北大考研准备,大四那年,他参加了考试!最终,神奇的被北大录取!堪称牛人!! 网友三: 我说一个我认识的吧,高中的时候学习很不错,有考985,211院校的潜质,可惜高考没有发挥好,考了一个普通的一本。那个时候就决定了要考清华研究生,从大一开始,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写着考研清华,每天都为这个目标奋斗着,年年都拿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三暑假,直接在学校复习,每天都是学习到夜里一两点,早晨七点多起来学习,比高三都辛苦。最后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初试全国二十七,考进了清华。 网友四: 我今年考的研究生,初试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本科出身对选学校的重要性,只知道影响很大(我本科是一个二本学院,比较差,报考211,专业方向排名全国前二十)后来复试提前去见导师,与导师的交谈中才深刻的体会到本科院校对于选学校影响真的很大,导师要的是动手能力的人,不希望你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一般学校的学生那有机会动手,除非你能拿出成绩来证明你的动手能力强,比如说国家级的大奖,考研不仅仅是拼努力,还要拼你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尽量找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聊聊,问问他们的看法也不迟,毕竟你还有的是时间 网友五: 我本科就是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本科师范类院校读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也不差,反正中等吧。大三才有想考研的想法,因为看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我也就随便准备了一年,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的,干脆就报考清华大学吧,最后出成绩的时候居然被我考上了。所以我觉得考清华并不难,因为说难的都是考不上的,考上的其实也没有很努力。人就是这样适合自己做什么不适合自己做什么,都是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网友六: 我本科哈尔滨一屌丝二本,学的软件,大学四年基本就是荒废,最后一年工作太不好找,选择考研,报的哈工大,结果打了260分,13年时候我班最好的工作是每个月6000,大家还羡慕的不行,后来毕业,自己租个找房子每天去哈工大打游击,让人撵,每天9点到正心楼,十点回去,最后358成功考到计算机,两年下来,来北京工作,有户口,觉得最大感触就是要敢想,然后敢做,其实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痴心劫

高校研究生进一步扩招,再过几年,研究生学历是否也会“贬值”?

2019届的考研接近尾声,290万的考研学子当中,落榜的人数有200余万,可见考研的竞争有多么的激烈。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优质的生源也在增多,所以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也开始进行扩招,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招收到优秀的学生。比如据《软件》统计的42所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扩招现象,而且扩招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具体请下下面的表格。从表格可以看到,有2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人数在100人以上。其中,位于榜首的是复旦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扩招人数都达到700人,2019届报考这两所大学的考研党,可能会轻松一点。大家可能觉得这42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总人数相对于290万的考研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这里,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42所高校的招生人数,我国还有60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招研究生,而且还在扩招。即使是西部一个普通的本科学院,拥有硕士授予点,也在招研究生。总体来说,这几年我国研究生的规模是快速地扩大,从清华北大到普通的院校,似乎都在增加招生名额。所以很多人就担心再过几年,研究生学历会不会也向本科学历那样“贬值”?这个问题随着每年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被人提起。笔者觉得,未来五年,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可能性很小,最多是不再“稀缺”。从高校研究生。录取总人数来看,2019年才达到72万人左右,加上每年的海外研究生,其实,中国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大概是在100万人以内。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每年培养出100万左右的高材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当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公司,研究生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有人就觉得现在城市里的研究生很多的错象。但是大家要明白,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广大的县城,研究生还是非常少,相比于本科生,还是十分的珍贵。所以,笔者觉得未来几年,研究生还是非常“值钱”的,但也有一点值得关注,企业招聘门槛的提高,会使得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倾向于考研,从这几年报考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就很能说明问题。特别是本科阶段,学生如果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那么在无法满足企业要求的情况下,深造也就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可能导致“第二次高考”的出现。

费欧娜

大学考上硕士的同学,毕业十年后发展如何?过来人:很值得

考研是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考虑的话题,不少大人都会说现在的就业市场十分残酷,本科生到处都是,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很难获得一份薪酬、福利都让你满意的工作。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那些同学读了硕士研究生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再具体到十年的发展呢?本科生毕业和研究生毕业到底会有多大的差别?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具体分析几点读硕士研究生的发展特点。不过据不少过来人说,研究生三年的生活还是很值得的。下面就是具体的发展优势:眼界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如果想过的平平淡淡,是不可能接触到太多的教学资源和前沿信息的,大多数本科毕业生都是从学校中中规中矩的教学生活里一步步走来的,不参加比赛或者科创项目很难有什么深远的知识面结构。而研究生则有所不同,大多数研究生都会跟着导师东奔西走,每天忙着做自己的科研项目,在某些特定领域有自己远超他人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在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研究生的知识如果能派上一次很重要的用途,极其容易得到提升,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工作专业性更强、基本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据调查研究结果,本科生有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从事的工作与本科专业关系不大,而本科的知识更是很多都不会在工作中使用。因为对于许多企业本科文凭只是一个准入条件,而非专业要求,许多本科生就业后工作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而研究生则不一样,大多数研究生会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就业,企业选择时也会分配给他们更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毕竟高薪聘请的研究生可不能埋没了。综上,研究生十年的专业性工作会比本科生多出很多,自然就变得更值得了。选择方向更广,机会更多本科生选择的方向完全看专业,许多本科生如果读了实用性专业,就业选择只能是自己专业之内的一些企业、公司,而想要进入国企、政府机构就会存在不少问题。研究生的境遇则完全不同,多出三年的学不可能是白上的。对于硕士来说,三年的基础知识和课题研究会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机会,更好的人生规划选择。大企业、政府机构因为人才层次需求的高标准,会存在着对于硕士供不应求的情况。如此,硕士研究生的选择面就不是企业选择他们,而是他们选择更好的企业和工作,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了。硕士和学士的差距从来都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以为三年的学习只会带来高学历的人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三年的硕士时间也许会让你比同龄人少挣三年的钱,但是你的选择、机会从来都是无价之宝,如果说你可以去读研,那你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和那一点学费。毕竟从小编的分析可以得出,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同学毕业十年后在多方面差距很大,优势也是被硕士占足。所以小编给大家的最终建议就是去读研,获得硕士学位,最终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成功。说了这么多,想必你们也对硕士学位有着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

深渊

申请国外研究生,国内大学这几年怎么过?

大学一年级把每科都修到85以上,分数如果没达标,要尽力去重修也要修到这个分数,漂亮的GPA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而且,这有利于你获得所在学校奖学金,相比于在外兼职,靠奖学金来的第一桶金,性价比要高很多。如果你所在大学对大一新生就开放了四六级考试,就去考吧!怎么都能把四级过了,假如一年就考过四六级,你会比同龄人多出许多时间。和你喜欢的任课教授多联系,他/她们之后会在你需要写未来的留学推荐信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不仅如此,相信在和他们的学术交流中,你对行业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大学二年级同样,把每科都修到85以上,开始提高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关注各国大学(如国外名校官网,国内领英网等),你需要选择毕业后有实习或留下工作机会的国家,如美国,有利于获得相对于国内更高的薪酬,偿还你留学可能产生的借款或贷款。多选课程,国内也是学分制,在前两年多选课程,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大三去做更重要的语言提升和有意义的兼职等。不出意外的话,大二毕业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了(来自奖学金),这时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份旅行计划,不要不舍得,你值得的。这番体验,也是在给即将步入大三的自己注入动力和信心。大三年级上学期考取英语(托福或雅思)语言,托福不低于90分或雅思不低于6.5,各单科还要达到学校的要求,文科研究生申请要准备GMAT,理科研究生申请要准备GRE,申余下的奖学金就派上用场了,交报名费是足够的;这个阶段,有含金量高的专业竞赛也建议参加,假期即可在相关专业领域实习, 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项目背景,另一方面也可获得储蓄。大三年级下学期到大四年级确定目标学校与专业,1-2个主攻,2-3备选,报或者不报中介都可。你可能会说:“本来资金紧张还要考虑报中介吗?”选择中介的好处是可以明显提升申请效率,在你的全力配合下,也可以提升申请效果(当然前提是中介靠谱),如果这些对你有吸引力,花费是值得的。留学信息每日更新,欢迎大家点击关注:

鬼面人

想从一个很普通的二本大学考研考到双一流大学要多努力?

我大姨家的儿子(小强)高中上的是他们小县城里的重点高中,中考成绩690,当时在我们亲戚圈里是有名的学霸,奈何三年后高考成绩一落千丈,只有516,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高考后一个多月都没出过门。据我大姨讲,小强最后被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录取,好像还是最后一批录取的,他当时的内心估计很失落。上大学后,他发起狠来,立志要在四年后考上985的研究生,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我表示相信他。四年期间,小强当过一年的班长,拿过两次奖学金,而且还成为了预备党员,他妈妈说很多次发消息都在教室里自习,连篮球都打的少。小强学的化学专业,考研他报的是中石油,结果初试成绩没有过国家线,成绩出来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后面的一个月他整个人都是懵的,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终于两个月后他在当地找了一份工作,朝九晚五,但他并没有放弃考研,一下班吃完饭就把门反锁自己看书刷题,我大姨看着心疼,曾建议他放弃,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再试一次。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他成功进入了复试环节,但小强那天从南京参加完复试回家后,又将自己关在卧室里“呜呜”地哭。我大姨以为又凉了,她说当时她的心感觉被撕裂般疼痛。小强吃晚饭时才说,一起复试的同学好多都是985的,自己在口语环节老师问的几个问题都没听懂,大姨强装镇定,眼泪早已划过面颊,那顿晚饭,她为了儿子,硬是把一碗饭从嗓子塞了下去。但,但是,但是竟然,有一天大姨在做饭时,突然听到儿子在卧室里哈哈大笑,接着只见小强从卧室里冲了出来,大喊道,我被录取了,被录取了,妈妈。小强这次又哭了,哭得像个孩子,不过这次是大姨和他一起放开了哭的,让我联想起了范进中举后的情绪,这种情绪上的冲击我是没有体验过。对了,小强最后考上的是南京大学,双一流大学,他成功了。近几年考研热大家有目共睹,有的985院校一个专业里的95%以上的同学都会考研,虽然他们是不屑于去211大学读研的,但事实上每年都有很多985的学生被调剂去了211或者是普通一本院校读研,可见竞争有多激烈。但同时,普通二本大学的学生并不是没有机会翻身,每年也有一些同学就是通过考研而弯道超车,但其中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够努力一定考不上双一流大学。下面是我一个朋友考研的心得(他就是从普通二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成功考上了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一、大学前三年如果你定位于考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全国顶尖高校研究生,那么应该从大一入学起就开始毫不松懈地努力,学好各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抓紧对英语的水平提高,因为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仅靠考研前几个月的突击很难有太大的提升。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稍普通些的双一流大学,那么大学前几年可以不用太紧张,别挂科是底线,同时尽量理解透彻专业课所学内容,尽量在考试时获得高分,会让你在考研复习时很有底气。二、考研复习期间通常来说,考研真正的复习时间,6-10个月足以。当然,在考研复习的这段时间里,需要你全力以赴地付出汗水和努力,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复习。如果你想像下面这样复习,那么是肯定不行的:学了几天觉得自己很辛苦,那么自己给自己放几天假吧,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刚到自习室看了没几页书,舍友来微信喊着去打球,心想去玩一会吧,回来再学;做了几套试卷成绩一直不高,遇到难理解的题目怎么也不会做,快要失去信心了,索性玩几天再学(不可取)。要想考研到双一流高校,竞争一定是非常激烈的,而充足的复习时间是考研成功的保证。考研复习是自己支配时间,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合理分配和管理时间,同时要坚决做到自律,充分利用每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我感觉,每天至少要保持9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不要抱侥幸心理,我就稍微学学,万一我超常发挥撞大运了呢。记住,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不会有收获。三、总结普通二本生要想考研考到双一流大学,既难,也不难。对于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复习,并且有一定复习时间保证的同学来说,只要不是全国顶尖的高热门专业,那么成功考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但对于基础薄弱同时又不肯付出汗水的同学来说,双一流大学研究生可不是谁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看完他的分享,俩字,努力,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付出的汗水超过了你的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打败他,做好规划,奥力给,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