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都大学毛洪涛事件背后!说点啥才解气?期待真相尽早被揭开!大奖章

成都大学毛洪涛事件背后!说点啥才解气?期待真相尽早被揭开!

世界如此喧闹,但我们至少可以做自己的英雄文/呦呦鹿鸣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朋友圈留下遗书,自尽于河底。10月17日,成都大学发布了讣告。当地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调查组,结论还没有公布,我们分析,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毛洪涛一身正气,在成都大学用尽了力气,终究却是黑白颠倒、魔高一丈,于是,最终,理想破灭的他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惜以死相谏,以生命警醒世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种情况,令人痛惜。如果仅仅从10月17日成都大学的讣告来说,这种可能性已被加码——“他是一名好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务实笃行、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他是一名好老师,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无私的奉献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受学生爱戴。”第二种:像许多心理不健康的干部一样,毛洪涛身患重度抑郁症,近期病发,对任何向好的渠道和方法均已视而不见,提不起任何兴致,乃至于放弃岗位和责任,弃绝人世,那封只提成都大学校长的遗书,仅是以偏概全。这种情况,令人心酸。第三种:问题在毛洪涛自身,而他试图以自杀来掩盖自身问题。这种情况很罕见,但并不是不可能。2016年3月7日,陕西咸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权王军在朋友圈留下遗书:“岗位特殊,每每遭到打击对象的诬告诽谤和造谣网上攻击,在办案过程中受到上上下下的干扰……此时,走了一位纪委书记,亲者痛,仇者快!权王军绝笔!”随后割腕自杀被救活,但,上级调查证实,这是一个“灯下黑”的大贪官。2020年6月15日,法院认定权王军涉案近亿元(受贿6721万元,2930万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并以受贿、滥用职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非法持有枪支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22年。这种情况,令人痛恨。三种情况,最终会是哪一种?会不会还有其他可能性?真相是什么?这个真相很重要,但又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本案还有更大的关节点。因为关节点并不在这里。毛洪涛这封绝命书的要点是:“一年多的成都大学工作,已是头破血流。”校长王清远“披着学者的外衣,满心名利追逐,在成都大学建立起利益集团和独立王国,连续挤压三任党委书记……用阴招、泄私愤、拉山头、无底线,表面上是校长与书记的意气之争,背后是深刻的正义与邪恶较量,确实没有想到的,是制度机制建设、治理体系健全如此艰难,甚至无助到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毛的对立面,王清远这边的表现如何呢?接任成都大学校长一年后,一篇宣传稿这样表达王清远“心中的大学”:“大学是神圣的,汇人类历史和现实问题之研究,容天下能容和可容之思想。大学是一个社会良知和思想的发动器,文明和进步的推动器,理想和智慧的集散地,其核心职能是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有识公民,并承担起文明兴衰之责任。”两人都言之凿凿,都声称站在正义的一边,显得正大光明。所以,无论子弹再飞多久,无论最后调查结果如何,成都大学这两位最重要的人物之中,必然有一位是言不由衷。可能是王清远,也可能是毛洪涛。不禁想起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极力宣扬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坏事的准备。这才是关键节点。成都大学目前有两万四千名在校学生(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近900人),无论是毛洪涛还是王清远,任何一个人欺骗了世人,对他们都是具体而微、近在咫尺、着着实实的影响。成都大学原来是专科,后来合并了成都教育学院以及一批卫生学校、幼儿师范学校、中医学校之后,在2018年改名为成都大学。这是一所急速长大的后起之秀。高教新贵。据教育部公报,从2003年到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7%增长到51.6%。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经由持续十几年的高速奔跑,中国高校积聚了极大势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2019年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全国1265所本科院校(2019年增加了20所),每个院校平均坐拥一万五千学生之众。毋庸置疑,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成都大学是其中一个产物,也是一个推手。但,这里有一个如“房间里的大象”一样明显、却几乎从来没有人过问的问题:招了这么多本科生、研究生,有这么多合格的教授人才储备吗?有足够的教育团队为这么多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吗?我可以在呦呦鹿鸣明确地说:并没有。谁不愿自己的国家举世无双地强大呢?谁不愿祖国处于世界科技与人文之巅呢?但,如果真的有这么多合格的高校人才储备,那么,今天的中国《科技日报》就不会发出几乎每个核心科技领域都被人“卡脖子”的感慨;如果大学真的大,我们也不会焦虑于如何寻找到一套有说服力的经济理论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学界没有啊;如果高校真的高,我们也不会汗颜于我们如此大的国家,在打开国门快两百年之后对世界科技进步的贡献仍然微不足道。高校界当然是表现出了一贯的自信。一批从未获得诺奖的大学,自己宣布自己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国际上信不信、认不认,这并不重要,反正大家也看不到,重要的是,随着这个宣布,国家的巨额拨款到账了。“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毛洪涛的自杀显然不能仅仅理解为校长和书记之间的权力斗争。毛洪涛和王清远的主要履历,都在高校序列,毛洪涛事件所暴露的,更是高校的大问题——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步子迈得太大太快。在毛洪涛自尽两天前,那位留下遗书自尽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正是是这个过程中被历史的车轮锁裹挟的一个牺牲品。这位研究生的遗书说:“给研究生讲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差到了酸奶没吃完放在垃圾桶里一周的地步”。“我们组一直要求很宽松,以前连组会都不开,除了每年年末老师请我们吃一顿饭,年中夏天带我们跟当届毕业生一起出去玩一次之外,并不怎么主动跟我们见面。”“开题答辩那天,听完我的汇报,评审的老师嘟噜了一句‘还可以’,问了一两个问题就结束了。其实吧,我挺希望他们能针对我的思路和目的给出更具体的意见来着。”我们还要那么大吗?是时候停一停跃进的风气了;是时候停一停,反思“什么是大学”了;是时候停一停,梳理教职工队伍了;是时候停一停,反躬自问——是否对得起如此大批量招进来的学生们。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256.67万人,这两百多万人中,有几个人,可以像陈寅恪先生一样,站出来写上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几个人,可以像竺可桢先生一样,站出来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站出来说”我这一生追求的,是科学、是真理”?有几个人,可以站出来说:我传的“道”,是中国传统的“道”,是像张载一样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高等教育足够大,但大而不当。晚明时代,士风败坏,时人如此总结:“以言不出口为淳厚,推奸避事为老成,员巧委曲为善处,迁就苟容为行志,柔媚卑逊为谦谨,虚默高谈为清流,论及时事为沽名,忧及民隐为越分。居上位以矫亢刻削为风裁,官下位以逢迎希合为称职,趋爵位以奔竞辨谀为才能,纵货贿以侈大延纳为豪俊。”对比下今天,这段话是如此熟悉。今天那些寡廉鲜耻的集体造假、误国害民的胡说八道、导师老板的上下其手、利益追逐下的鸡飞狗跳,怕是连晚明那些道德沦丧之辈也要目瞪口呆。许多正直的教职工,发不出声音,慢慢地,就不再发出声音、不能发出声音。是的,只要高校圈的逆淘汰还在大行其道,悲剧将会层出不穷。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让师生都能感觉到智识之趣、学问之美。如今,房间里有一头大象。我们不能假装没有看到它。6年前,来自南方的@红烧土豆叶 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不停地问,语气是如此鲜活:冬天的雪大么?能打雪仗吗?新生报到是几号啊?6年后的2020,他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确实尽力了呀……让我下辈子变成某间猫咖里的一只猫吧,野猫也行。希望家人朋友今后顺顺利利,祝愿国家一直繁荣昌盛”最后这句话他没有写句号。读他的遗书,让人无限感慨。在最后这个凌晨,他仍然是平静、温和、幽默的,没有苦大仇深,没有说任何人坏话,甚至,还在为学校和老师辩解,不想因为自己的死给任何人惹麻烦。他想做个好人,却自杀了。没心没肺的人,却活得风生水起。 这不公平。我能感觉到,这个大而不当的房间,那股无处不在、令人倍感压抑的气息。对理想主义者来说,理想破灭是一种精神绝症。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也恰好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而不当的世道里,一起努力维系理想。正如那句被不断引用的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如果我在大学党委书记的位置,我绝不相信找不到一个办法惩奸弃恶扬善。古人亡国之下尚且卧薪尝胆,今天我们占尽天时,盯住目标,日拱一卒,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我在大连理工大学那位研究生的位置,那么,我会选择更多的自我实现路径,最多也不过是放弃硕士学位,从解锁身边的小成就开始做起,让人生变成一座庆贺的礼堂,即便礼堂中只有一二知己,乃至仅仅是孑然一身,也不妨碍它的妙曼美好。今日世界,已不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世界,更不是晚清之前单线程的世界,天地之大,足以接受多种多样的自我成就模式,我们可以跳开前人的糟糕设定——在一个套路下反复消磨。世界如此喧闹,但我们至少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杀人曲

这5所二本大学不但实力强大,而且还位于一线城市

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考生们都想往一线城市跑,一线城市活力大、就业需求大,很利于将来毕业生求职工作。但是纵观国内一线城市的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分数线相比于地方院校高不少,这一点让很多考生对一线城市的高校望而却步。虽然一线城市大多数高校的分数线都比较高,但也有实力强大但分数线很一般的院校,只是大多数人的目光集中在了一线城市的顶尖985高校中,从而忽视了这一类相对无闻的普通高校。下面小编透露5所地处一线城市的实力派院校,不仅校园环境优美,而且实力很强,是普通考生的理想院校。成都大学成都这个慢节奏的一线城市,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去处,然而想安生必先立己,读一所本地的一流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成都大学在18年由成都学院升级而来,是教育部国防特色高校、卓越工程师高校,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计算机技术、动画专业为四川省一流专业,可见该校专业建设还不错。除此之外,成都大学有9个硕士招生点和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表明该校高层次教育也很突出。学校改名升级为大学时间不长,所以目前在省外基本上是处在二本中上游招生,分数线几乎就是一本线。在省内属于一、二本混合招生,未来很可能全面进入一本招生行列。北京农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相比该校就是一所普通的农林类高校,但学校特色也很明显,很适合对农林类专业感兴趣的中等生报考。学校大部分专业都和农林有关,但也开设部分工科专业,其中动物医学、园艺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还有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实力很强大。虽然位于北京,但该校不像其它首都高校一样录取分数线很高,相反学校历年招生线都很平稳,在外省基本上控制在一本线下十几分左右,这对于梦想进京的考生来讲:简直无可挑剔!重庆科技学院这所位于4D魔幻城市的高校,虽然是以科技命名,但学校石油专业尤为突出。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3方与重庆市共建高校,学校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上位居西南高校前列。虽然不是一所“大学”,但该校居然有2名院士任职,这在很多大学中都见不到。学校在18年正式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短短2年,该校已经建成4个硕士授权点,这建设速度超过了国内大部分本科层次高校,说明教育部门非常认可该校部分专业实力,推荐理科生报考。西安航空学院你还在愁航空类高校数目少吗?你还在愁航空类高校招生线高吗?这所高校全部可以为你解决。西航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均为省级重点专业,要知道这些专业不但好就业而且工资还极高。除了专业建设一流之外,西航的分数还特别“可”,据数据显示该校在省内、省外基本上处于二本批次招生,省外招生分数线低于一本线20分左右,特别适合中等生报考。在就业上该校也是用足了力量,学校与中航工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以“海航机务班”、“天航机务班”等培养模式,大大增加了就业率,真正做到了学生未来可期。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高校太多了,名校也多,所以大家对于电机学院的印象不是特别深,还有就是该校开展本科教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总总原因让大家对于该校认识度不高,外地人尤为明显。学校是以工学为主的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高校,也是上海市硕士研究生招生高校,目前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监测学科,能源工程为硕士建设点,学校工科实力突出,相信未来该校还会有巨大发展变化。以上信息建议收藏或者转发给有需要的同学。关注小编,带给你不一样的高等教育,做优秀高层次人才。

被衣大说

成都大学书记毛洪涛失联、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缢。压力有多大?

据报道,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朋友圈发出留言后失联。具警方工作人员表示,警方已经受理这一失联案件,同时因为毛洪涛居住在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大学方面也向温江警方报警,温江警方正在调查处理中。资料显示,毛洪涛1970年11月出生,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务,2019年起任成都大学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无独有偶,10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10月13日早7时左右,该校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曾经在某网站上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号啕大哭的短视频,表面上看仅仅因为上班迟到被老板训斥两句,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无人知晓。一个是大学一把手党委书记,一个是重点高校研究生在读,不同年代的行业精英,不知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最后选择一条不归路,他们的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只是仿佛有过小学时考不好就天塌了,中学时高考失利心态崩了,大学时失恋看破红尘了,人生的当下都觉得顶顶困难了其实回头看是不是不过尔尔。走出来之后的困境才能称作人生低谷,而深陷其中的人却如同置身地狱,爱自己,爱生命,也就是爱护自己的家人,适当的时候学会和自己妥协,不甘于自己的平凡,也接受自己当下的平凡!

金玉奴

研究生扩招背后生源争夺战:地方高校重奖策略能否奏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研究生扩招背后的生源争夺战: 地方高校重奖策略能否奏效?“研究生生源的问题让人头疼。”一所位于华北某省会城市的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侯猛说。这所地方大学不是985,也非211,全国排名近200名。“近年研究生招生时,像材料学院这种优势学院,第一志愿都严重不足,需要靠调剂才能满足招生计划,一些比较冷门的学科,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都完不成。”侯猛说。这不是个别现象。多所地方高校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近年招收的研究生中,多半来自本校,也多半来自本省。“都想招985、211高校的本科生,但人数很少。”侯猛说。教育部3月25日表示,已向各地各部门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额,并指导各招生单位抓紧安排确定分专业招生计划。此前的消息称,2020年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但多名教育专家认为,研究生扩招无助于解决地方院校的生源短缺,尤其是优质生源短缺。“随着扩招的大张旗鼓,研究生学历的符号资本价值会逐步降低,而名校学历的价值相对来说贬值会比较慢,理性的学生会把票更多投给名校。”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国平说。一些地方高校已经行动起来,开出了高额奖学金价码,以此吸引985、211高校毕业生报考。但重奖之下,必有优秀生源吗?奖学金等级“只问出处”教育部3月25日表示,将尽快划定2020年国家分数线,预计4月中旬左右公布,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将视疫情和高校开学情况另行通知。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发布了接受调剂的公告,一同发出的还有优厚的新生奖学金。温州大学规定,新入学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文科类研究生每年可获得奖助学金不少于1.65万元,理工科研究生每年不少于1.8万元。每年获得奖助学金最高的可超过4.6万元。我国目前已取消了公费研究生,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但很多高校的奖学金政策100%覆盖,可以轻松抵消学费。温州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写道,学生报到注册时,无需携带学费,可将获得的学业奖学金(每人至少不低于8000元)直接抵扣学费。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五邑大学给出了全方位优惠政策,包括:免三年住宿费,空调标准四人间,免部分水电费;覆盖面100%、每学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覆盖面约100%、每学年4000-6000元的学业奖学金;导师提供给每个学生每年生活补贴1000元。到教育示范基地(工作站)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每月可享受1000-4000元的生活津贴。广州大学最为“财大气粗”。所有一年级新生都可申请新生奖学金,表现优异的学生将不少于7万元。不只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高校,211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也设立了4000-10000元的新生奖学金。各高校设立的新生奖学金一般划分不同档次,“双一流”、985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推免生往往会拿到最高等级。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新生一等奖学金对象为推免生、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且不受总人数比例限制。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新生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可以拿到1万元的一等奖学金;其他高校的校级优秀毕业生,或省部级学科竞赛二、三等奖获得者,只能拿到二等奖学金。第一志愿报考闽南师范大学的“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可以拿到3万元特等奖学金,本科就读院校有硕士授权单位的第一志愿考生(不含独立学院)可以拿到1万元的一等奖学金,其他本科院校的第一志愿考生只能拿到3000元的二等奖学金。在广州大学,985、211高校的推免生可以拿到特等奖学金5万元。其他高校的推免生,来自985、211高校的第一志愿考生可以拿到一等奖学金3万元。生源面过窄弊端高校为何拿出重金吸引考生?背后是优秀生源的短缺。广州大学为推免生开出了3万-5万元的奖学金,然而,今年该校200名推免生计划只录取到70人。作为一所西部的地方高校,成都大学近几年总体报录比都较低,2015年仅为1.5,2016至2018年也仅维持在2.0左右,相当于参加考试的两个人中就能录取一个。成都大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招收的研究生中,48%是本校本科毕业生,70%是四川省内生源,本科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的只有6人。其他地方高校同样如此。2015-2018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中,山西省内生源占55%左右。从学校来看,本校生源占45%,其他14所高校占54%,这些高校大多为临近省份的中医药大学,还包括两所独立学院。“一所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如果学缘结构不够多样化,比如过分集中于本校,或生源面过窄,容易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学术争鸣不够、合作精神不强等弊端。”侯猛说。很多地方高校只能将完成招生计划的希望放在调剂上。2015-2018年,山西中医药大学12个二级学科中,7个学科的调剂录取比例超过50%,最高的高达80%。江苏科技大学某学院2017年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有18人,调剂录取的考生则有62人。“调剂带来的弊端是录取到的学生对学校不了解,没有认同感,往往会发生被录取却不报到的情况,浪费学校的招生指标,好处是能够录取到优秀生源,甚至是985、211生源。”侯猛说。因此,高校的新生奖学金更倾向于奖励第一志愿考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向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发放6000元新生奖学金,调剂录取考生只得到500-2000元。用什么吸引生源研究生生源向名校集中,原因是什么?“很多名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当看到好的就业机会时会选择就业,剩下在国内深造的学生,本校也会以本硕博连读、推免等方式留住他们,这样地方高校招到名校毕业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2014年,研究生推免政策改革,推免名额不再设置留校限额。这使得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名校的学生继续选择名校,而非一流院校的学生则更多地流向一流院校。与此同时,名校推免生所占比例持续提升,更加剧了优秀生源的虹吸效应。考入名校也是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考研的首要目标。“近年来,考研队伍中的往届生、‘二战’考生越来越多,他们只想考进名校,如果考试失利了,宁愿再考一次也不愿意调剂到一般院校。”一名考研培训行业人士介绍。“此次扩招的重点专业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扩招的重点类型是专业学位而非学术型学位,但地方高校在这些专业上并不占优势,在专业学位教育上也是如此。”周国平分析道。周国平认为,在今年的研究生扩招中,地方高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在数量上应该会至少分得一半的生源,但就生源质量而言,部属高校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地方高校重奖策略能否奏效?广州大学2018年发出了100多份新生奖学金,其中不乏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哈工大、西安电子科大等名校的生源。但周国平认为,“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学费或奖学金的高低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本科毕业生考研,考虑的因素首先是城市,其次是专业,再次是学校。包含高等教育资源在内的城市资源禀赋多寡优劣,是理性的家长和学生首先考虑的。”这在北上广以及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已经有所体现。上海市一所地方院校,尽管近几年调剂录取比例高达95%,但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持续增高,说明生源质量在持续增长。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将赋予更多自主权,比如2014年的推免政策改革,这是否有利于地方高校?“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类似股市的熔断现象,就是地方院校出现招生困难,但从长远看,对那些有一定资源,有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地方院校是有利的,他们可能会招到更多满意的学生。”储朝晖说。

飘了!有些高校或许不扩招反而提高复试线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01部分高校针对研究生扩招给出答复针对考生比较关心的高校扩招计划问题,这几天也有不少高校针对考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广西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分别给出了明确回复:今年各专业招生计划是否已公布?广西大学:由于教育部尚未正式下达2020年招生计划,各专业实际招生名额尚无法确定,考生可参考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预计2020年我校招生计划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增加。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会增加吗?南京邮电大学: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今年国家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以全日制专业学位为主。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关于扩招问题,只是说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具体到时候会公布。但是,各位考生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有考生咨询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得到的回信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不在这次扩招的范围内,而且类似中央部委直属等高校都可能不在扩招范围内!部分学院或专业甚至还有可能提高进入复试的分数要求!即便是扩招,也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或学校在原有招生计划上都扩招,而是具有针对性的倾斜!02扩招有针对性倾斜1.关于扩招专业也给出明确方向,扩招名额将重点投放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通过这次的疫情,可以看出,一些医学、卫生相关的专业相对更加缺乏人才。社会服务类也是很有可能扩招的,比如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属于社会学,归于法学学科体系。所以那些压线的小伙伴还是要好好准备一下,没准就可以低分飘过分数线。另外,倾向于专硕,这说明应用型人才目前是国家急需的,书本上的知识还是要在实践的。这给一些考学硕不利的小伙伴提供了调剂机会。除此之外,像管理类专硕、法硕等,会有更多的机会调剂。不要担心未来就业问题,国家急缺这些专业的实用型人才。未来三年,这些岗位会有很多空缺,就业问题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容乐观,反而会提高岗位素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2.关于扩招地区此次新闻发布会还表明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一方面报考这些地区的小伙伴有了更多的上岸机会,另一方面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多数为B区院校,多为“双非”、211等。每年A区类的东北部分校招生状况并不是特别乐观,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每年几乎会有很多调剂名额,这样的扩招,会或许会有更多的调剂名额出现,但竞争也会特别激烈。03对20和21考研的影响1.对招生人数的影响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一直在快速增长,去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万,那么今年的招生量可能在100万左右。2.对国家线的影响由于之前3年成功的预测了国家线,此次发布引起了考生、老师和行业从业者的广泛关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和工作等的参考。当然,亦有批评和反对的声音,我们虚心接受,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准确的建议、更好的服务。一、预测国家线的初心是什么?都学课堂/MBAChina预测管理类联考国家线,今年是第四年,预测国家线的初衷,是为了指导我们内部工作,因为考试过后,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做出相应的学习安排,过了国家线的要准备复试,擦线党要对调剂复试两手抓,没过线的要开始准备二战。有些同学可能会说,难道不能等国家线出来再进行学习吗?实际的情况是国家线公布之后,大多数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复试、调剂工作,几乎没有留给考生太长的准备时间,如果不提前准备,仓促上阵面临的失败风险就更大。发展到后面,参与管理类联考的很多考生、老师和行业从业者等发现都学课堂的预测很精准,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我们公开这个预测数据,作为学习、备考和工作时参考。一直到现在,都学课堂/MBAChina每年预测一般有两次,一是考后用户完成估分成绩之后(点击查看2019年12月28日的《2020管理类联考国家线预测,呈下降趋势或165?》,二是在次年2月成绩出来后结合数据修正一次,两次之后预估就更加精准了。连续3年预测准确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因此,我们近4年(含今年)分数线预测文章从不删除,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秉承以数据为基础,行业研究为辅助给出都学课程的预测结果,供大家参考。二、扩招之后,对分数线究竟有什么影响。相信大规模扩招后分数线会定格在165分,成为大概率事件,降到160分的可能为0,根据都学课堂数据显示165-169分这个分数段人数足够应对扩招,如果扩招规模极大,一般会通过单科小分来调节人数。不过虽然170分的可能性变小了,但依然还是有可能的。大家可能会问,扩招那么多了,为什么还有可能170呢?因为根据已知信息显示,本次研究生扩招的主要是全日制专硕,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MBA等不在重点扩招范围内,但扩招18.9万的政策会间接导致MBA等非全专硕的扩招。根据往年经验,一是扩招专业的考生放弃等原因会导致招生不足,大学一般不会浪费这些指标,会调剂这些指标给其它专业,以往商学院是主要接收单位;二是全日制名额充足后,就不会挤占非全的指标了,往年都有这种情况发生,一个导师的全日制指标用完了,还有优秀的学生需要录取,就会占用非全指标。结论:如果扩招专业学生放弃少或没有,这种间接传导效应就会消失,分数线就会还维持在170性不大。3、对21考研产生的影响研究生历年录取人数基本只多不少,按理说明年也会至少有规模相当的招生计划。但有客观因素需要考虑进去,即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但短时的确受到了冲击,更多的人可能选择继续学业,提高自己,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样看的话较大影响应该不会有,但是21考研竞争依然会很激烈。所以本次扩招,无论是20考研还是21考研,都需要格外重视,但是不需要过分担忧,研究生逐年增加是必然事件,历史车轮向来如此,把握好机会,努力提高自己吧。

金旋风

2021考研已有学校公布报考人数,这所985十天近2万人已经报考!

下周六21考研报名就要结束了,提醒还没确定报什么学校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啦,务必在网报系统关闭之前报名!报名成功的同学安心复习,等待网上确认以及12月份来临的初试即可。前天,分享君在用8g网上冲浪时,震惊地发现居然有学校已经公布了2021年报考人数!今年速度这么快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民大学:截止到10月20日,21考研报考人数为19863人,其中学硕9854人,专硕10009人,详细报考数据如下:对比去年的情况怎么样呢?中国人民大学暂未公布20年报录比,但是根据去年人大新闻网的报道,20年共有23800余人报考该校。从公布数据到结束报名还有10天时间,报考人数破两万肯定是没问题的。成都大学:截止9月27日22:00,预报名研究生人数1620人,比去年增长71.2%。报名人数超过200人的学院有:商学院(473人),美术与设计学院(331人),影视与动画学院(208人)。其他学校暂时还没消息,估计网报结束后陆陆续续也会公布报考人数的。不过看情况,今年考研人数相比去年还是很有可能会涨啊!不是分享君瞎掰,会这么说,是因为这几年考研报名人数年年都在涨。全国考研人数统计:●2016年较15年增长12万达177万;增幅7.3%●2017年较16年增长24万达201万;增幅13.6%●2018年较17年增长37万达238万;增幅18.4%●2019年较18年增长52万达290万;增幅21.8%●2020年教19年增长51万达341万;增幅17.6%如果今年以20考研的增幅计算,那21考研有:341*(1+17.6%)≈401万!大胆预测一波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将会突破400w!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焦虑,报考人数上涨的同时,录取人数也在上涨。根据教育部最近的政策以及各大高校公布的21招生计划,今年还是会继续扩招!21考研招生人数大概是在115万,整体报录比在4:1左右。所以说,我们还是很有机会的!套用现在很火的打工人段子:考研人,考研魂,考上都是人上人!咱们冲就完事了!不是吗?

呆头鹅

16所高校公布2021考研报名人数!来看看有你的学校吗?竞争激烈

16所高校2021报考人数——以下数据均来自各高校官网公布数据。中国人民大学∶26443人,比2020年的 23800人,增加264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 12159人增加1416人。陕西中医药大学∶4559人,较去年增加 727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北京林业大学∶92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西南医科大学∶4388名,比2020年增加14.60%。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79名,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我校报考点首次网上确认工作圆满结束③布时间∶2011;10器统计,2021率照去至生共育i7125名等生报专我收,比会率增200多人,创影高,软301率有了近-单,用上确认工作束后,我校作为生苯位和报考点,将进入硬士研究生期生考试的命题、考斗解备阶段。根据教育额院-F排,2021年全国硬士开究生摇生考试粉试时风为2020年12月26-27,02黑龙江大学黑大研·研招黑龙江大学报考点完成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工作黑大研究生 2020-11-13 18∶28;09 手机阅读■2021年 一志愿报 考 黑龙江大学考生 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03北京服装学院我校顺利完成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点网上确认工作为保障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从严要求广大考生报考点选择,切实减少考生-规模流动【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计2790人,报考人△i应r言U2章开a04安徽医科大学我校完成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点网上确认工作发布时间∶ 2020-11-11 驯览次数∶ 502计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6100多名考生报考我校,比去年增加500多人网上确认工作结束后,我核作为招生单位和据统计2021年硕土招生共有报考点,将进入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命题、初试考务筹备阶段。根据教育部一安排,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刀试定05重庆理工大学学校顺利完成2021年研究生报考点网_日期∶20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重庆理工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工作已于11月6受疫情影响 ,首次由传统的现场确认改为网上确认方式进行,并得到了重庆市教育织赴重庆大学调研学习,确认工作中得到了宣传部、保卫处、信息中心等部门及相的顺利进行。网上确认工作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对考生报的考试资格。2021年考研共有3035名考生选择重庆理工大学作为报考点,经过11】格查验,共有2986名考生符合我校报考点要求,顺利完成了考试资格和图像材料的网上确认工作期间,学校为网上确认的考生提供了细致周到的人文关怀,特意为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设置了备用电脑、咨询台和咨询电话,及时处理、解答确院工作人员还逐一与其联系,提醒其及时完成网上确认工作,以免影响今年的考研据悉,2021年我校一志愿考生5000余名,涉及全国400多个报考点。06成都大学我校参加四川省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会时间∶2020-10-30 14∶04∶40 来源∶研究生处浏览∶1064会后,我校参加了由西南科技大学组织的网上确认分组培训,并和各兄弟院校分享招生工作心得,—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风上报名即将抗束截止10月30日全国研招网报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 I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已经突破33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研招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将再接再厉,8省市报名人数01四川省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21.7万,较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增幅16.87%。02中山市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网上确认工作于11月10日顺利结束。今年,共有5134人选择我市报考点报名,最终通过网上确认的人数为4707人,人数相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增幅达32%。03合肥市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网上报名期间,选择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进行研考报名确认的,共有考生3.3万余名。04遂宁市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于2020年11月10日全面结束,共有2263人报名,2096人通过报名信息网上确认。05衡水市截止到11月10日,我市202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工作顺利结束。全市共5786 人报名,参加网上确认 5647人,确认率97.6%。06定西市定西日报报道2021年我市硕士研究生报名网上确认工作11月9日顺利结束,有 2889名考生进行了网上确认。07毫州市截至11月9日,我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共有5376人审核通过,考生人数再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38.81%。08保定市据统计,2021年我市共有28493名考生参加了研考报名信息确认,比2020年增加了2085人。(26408人)

诗以道志

成都大学迎来新的党委书记,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是一本吗?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时间都不会因此而停留。成都大学前任党委书记毛洪涛留下绝笔信,以死明志。18日,遗体告别仪式在殡仪馆举行,校长王清远并没有出现在现场。19日,成都大学新任党委书记走马上任。他就是刘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同时兼任成都大学党委书记。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接连五天成都大学处于舆论的漩涡。那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是一本吗?成都大学基本情况成都大学是一所省市共建高校,是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创办于178年。期间,曾经停办过本科,但是在2003年恢复本科招生,同时更名为成都学院。在2006年实现合并组建,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三所高校并入成都学院。2018年更名为成都大学。截止目前,学校只有一个校区,占地面积2946亩,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63个本科专业,拥有硕士点,但是没有博士点。在校生有2万4千余名,其中包括研究生及留学生。成都大学排名情况成都大学在校友会近三年全国的排名中分别位列441名,401名,277名。可见这三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排名上升比较明显。在四川高校的校友会排名中,位列第11名,在四川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旅游管理等13个专业2019年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成都大学录取的情况成都大学在四川的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均有招生计划。其中本科一批文科招收84人,理科是970人。从这也可以看出其理科专业要强于文科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是541分,理科是545分。均超本科一批省控线一二十分。本科二批招生计划要相对多一些,文科是754人,理科是1324人。文科最低分是529分,理科最低分是531分。这一批次的录取分数要超过本科二批的控制线大概七八十分,甚至更多。在四川,想考入成都大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外省,基本上都处于本科二批次。对于成都大学,你怎么看呢?为何这么着急任命新的党委书记呢?

丰年

真快!这些院校考研初试阅卷已结束,近30所学校已公布复试信息!

各省份都在元旦前后陆陆续续开始2021考研初试的阅卷工作了,至今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自命题阅卷是由招生单位组织,安排各学院专业人员阅卷(里面可能有你未来的研究生师兄师姐),时间一般几天时间,因此目前已经有学校自命题阅卷完毕。统考科目因为工作量大,阅卷时间会相对长一些,预计在下周各地所有阅卷能基本结束。(ps:据阅卷老师说今年政治的客观题分数普遍比较高,平均分要高于往年的。)下面来看已经阅卷完毕的学校!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评卷工作于1月15日结束,本次评卷涉及自命题试卷和统考课试卷,约10万份,其中自命题试卷约1.8万份、统考课试卷约8.2万份。初试成绩将于2月中旬公布。成都大学:评卷量较去年增长36%,目前我校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评卷工作已顺利完成,研招办正在开展各科目试卷的梳理和核查工作。按照教育部的日程安排,初试成绩将于2月下旬向考生公布。南昌工程学院:1月14日,自命题阅卷工作进行中。相关成绩将于2月底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命题试卷评卷进行中。ps:虽然个别院校自命题试卷评卷工作结束,但是阅卷结束并不代表就会公布成绩,从阅卷结束到确定成绩,中间还有复核,统计分析等等,最终确定无误才会上报成绩。所以如果各位考生在收到自己的成绩后觉得与估分相差很大,可以选择申请复核,复核的工作也仅仅是看各个题目的分数相加是否有误,重新阅卷是不可能的。一般每个人申请复核科目要求不超过2门~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成绩都快出来了,复试还会远吗?还没开始准备复试的同学可要支棱起来了!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公布了今年的复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最新的复试细则为准。学校目录: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州大学、宁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北大学

线上复试定了?这些院校初试阅卷已结束!可以提前打听到成绩?

初试结束大半个月过去,可能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阅卷结束了吗?成绩啥时候出?01复试形势最近21考研人在准备复试的时候,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年是线上还是线下复试呢?本来这件事一直静悄悄的没有一点风声,但近日小派看到了研招网的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提醒考生,要做好线上复试准备。哈工大也在前几天的复试文件中提到具体考核形式以复试方案为准。鉴于目前多地爆发疫情,尤其是北方城市。所以并不排除线上复试的可能,或者是分地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小派建议各位同学做好线上复试的准备。02各大高校阅卷进度目前有部分院校已经公布了阅卷进度,让我们来看看都是哪些学校吧~01西北师范大学据西北师范大学新闻网发布消息称,今年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报考生源中,统招(含联考)考生13329人。据悉,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评卷工作于1月15日结束,本次评卷涉及自命题试卷和统考课试卷,约10万份,其中自命题试卷约1.8万份、统考课试卷约8.2万份。初试成绩将于2月中旬公布。02成都大学成都大学新闻网报道,学校接收了全国311个考点寄回的一志愿报考成都大学4250份自命题试卷,并组织开展相应的集中阅卷工作。而在11月14日,成都大学研究生处宣布开展集中阅卷工作,确定共有12门科目,3224份试卷进行评阅,评卷量比去年增长36%。目前自命题试卷评阅工作已顺利结束。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据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网报道,学校评卷点涉及66个自命题科目的试卷评阅工作,评阅试卷近两万余份。04南昌工程学院1月15日,据南昌工程学院新闻报道,“1月14日,我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集中统一评卷工作在研究生院会议室进行。”重庆工商大学称:2020年12月28日,所有考生试卷已发送相关阅卷机构和学校。研究生院即将组织报考本校考生的自命题阅卷工作,预计初试成绩将在2021年2月中旬公布,复试工作在2021年3月中、下旬进行。报录比是多少?报录比是择校择专业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它说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竞争越激烈。为了提高成功上岸的几率,22考研的小可爱们在选择报考院校及报考专业时,最好能了解下往年的报录比数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及专业。分析院校官网信息:先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研究生招生网,以及专业所属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找找,找不到的话就利用公布的招生人数、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信息,测算复试与录取人数比例,算的时候记得去掉推免生人数~善于利用各类考研网站:在中国教育在线、中国考研网上查看报录比数据。另外,一些非官方网站也可能会有要的信息,但不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利用好人脉,懂得“主动出击”:可以询问目标院校的同学、学长学姐及大学老师,或主动打电话询问报考院校的老师。可能很多同学怯于致电报考院校,但是在考研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信息类的问题,与其自己纠结,不如直接咨询目标院校的招生办,也许就能得到权威的回答~考研之后,我们才知道以前对自己人生的规划都太过稚嫩,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考研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可以坚持做一件事那么久,在困难面前,我们可以无畏地迎难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