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江苏省考研网上报名注意事项请收悉,有用!夫若然者

2020年江苏省考研网上报名注意事项请收悉,有用!

第一、要认真阅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这是一个关于研究生招生的纲领性文件,所有的政策来源依据都是这个文件,因此在报考之前你务必要认真阅读。根据这个文件再去查阅要报考的学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同时还要关注江苏教育考试院或者是各个考点发布的公告和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点。第二、不要多次报名。根据管理规定,多次网上报名到最后也只能保留一个有效的报名信息,因此报名再多也没有用,还不如认认真真的填报一次,认真填好每一条信息,因为报名信息一旦经过你的确认,就不可以再修改了。第三、一旦出错,你要负所有责任。在填报之前没有认真阅读上面的文件或者是没有认真阅读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或者是招生简章,不符合条件就报考了;再或者是填报个人信息的时候误填、错填了,导致不能现场确认、不能参加考试、不能参加复试或录取、录取后不能注册学籍的,这些都要自己担负责任。第四、不能造假。在进行网报时,对自己的信息或者是相关材料弄虚作假,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国家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在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这可能是要受到刑罚的啊!一定要多注意。五、有疑问就要咨询。我们在填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向师哥师姐咨询,可以向本校的研招办老师咨询,可以向辅导员咨询,可以向各个报考点进行咨询,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填报,容易出错。江苏省内报考点都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苏州市教育考试院、无锡市教育考试院、淮安市教育考试院、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连云港市教育考试院、南通市教育考试院、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宿迁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器之

今年线上复试石锤?复试形式成迷,究竟会是什么样?

由于疫情原因,2020考研复试战线拉得比较长,不少小伙伴表示等国家线、复试线已经等到快要“崩溃”。小文也突然变得好紧张!盼望着国家线、34所复试线、复试调剂的同学们都慢慢看到希望的曙光。再坚持一下心底的石头就可以落地了!而在国内疫情形势好转的情况下,网络复试话题却仍然热度不减。很多同学都关心的20复试形式到底是现实复试,还是网络复试问题。之前第一所公布复试形式为线下复试的常州大学。现在再去看公布文章时已经删除线下复试公告。4月3号常州大学信息数理学院发布了2020研究生调剂信息:称我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在符合条件的考生中择优调剂,额满为止;考生通过调剂系统接收我校复试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并到校参加复试。就在下面这张图片作为实锤线下复试的证据疯传的时候。常州大学删除了该则调剂通知,小编难免怀疑这条信息是直接复制去年的调剂公告,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今年特殊情况,为了引起不必要慌乱,复试安排更要谨慎,请同学们继续耐心等待!不过作为参考,看来今年大部分院校面试采取线上形式又加大了!其次,单从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来看,线上复试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不过这次是官方出来一锤定音了。不过线上复试也不会是一刀切,很可能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会尽量保证公平公正,会有一套匹配的制度,而且这套制度可能从此成为常态化的制度,线上复试也可能成为之后复试的一种方式。在官方未发布通知之前,一切都是未定。小文想说的是复试形式未定,网络复试可能性大,那我们就要做好两手准备了。传统复试、网络复试,对大家考察的能力大致上都是相同的,要保持良好心态。都希望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成功上岸!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郅都

常州大学2020级新生报到指南

新生报到指南致2020级新同学的一封信、入学须知、缴费说明、户口迁移、交通指南、学生资助、安全提示……新生报到指南是来常大报到的百科全书,一份指南在手,走遍常大无忧。高校学生资助材料常州大学有着完整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需要了解的小伙伴们,可要好好看看哦!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万事安全第一!请新生及家长仔细阅读安全知识手册,增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征兵宣传册好儿女,当兵报国!大学生,军营建功!新生应征入伍,也是可以的哟!看了这份宣传册,征兵信息全知晓。来源:常州大学

麻妹子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和常州大学上榜!

2020年8月15日,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罗列了全世界学术排名前1000的研究型大学。在这1000所大学中,中国大陆共有144所大学上榜。传统的石油高校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排名最高,位列第501-600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位列第701-800名;西南石油大学位列第901-1000名;常州大学也位列第901-1000名。此外,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燕山大学位列第901-1000名;开设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昆明理工位列第701-800名。开设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福州大学位和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列第401-500名;开设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武汉理工大学,开设有石油工程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开设有石工和储运的华东理工大学位列第301-400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于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2009年开始,ARWU改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即“上海软科”)发布并保留所有权利。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是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世界排名。2019年被排名的大学超过1800所,发布的是处于全球前1000名大学。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评价方法的客观、透明和稳定而著称,但也被指责过度偏重理工领域及过多采纳美国的知名期刊与论文发表平台为数据基准。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Award)、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简称HiCi)、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PUB)、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PCP)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此外,软科还对各专业进行排名。下图为2019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排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列前三。此次排名中,中国大陆全部144所上榜大学如下图所示:来源:软科往期链接:【新技术】中国首座陆上LNG薄膜罐建造项目在沪签约【唯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饶莹教授荣获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石油中石化加强与地方合作,加速布局地方燃气市场!重磅!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出炉,石油高校和企业哪家强?重磅!西南油气田华油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130名,成熟技术人才20名!北京东方华智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招聘储运,勘察、土木、环境、建筑等专业毕业生湖南华湘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储运,安全,机电,土木等专业2020年毕业生新疆能源集团:硕士正科级待遇,博士副县级待遇重磅!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出炉:中石化项目入围“特等奖”中石油拟以15亿美元并购BP阿曼天然气田的股权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和烟台新建LNG接收站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会枯竭吗?油气产业还有前景吗?超级重磅!国家管网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资产划转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磅!中石化榆济管道32亿资产划归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推进加速!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再提速:中石油中石化聘请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协助油气管道资产划转中石油与中石化天然气管道将在长沙“会师”国家管网公司:建成“全国一张网”【地方管网发力】山东管网西干线天然气管线开工油气资讯周报第一期17家石油,石化,燃气和燃油企业荣登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爱璀璨

2020考研:现场确认开始了!注意这些细节,否则白跑一趟

现场确认已经开始了,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1、现场确认的方式。今年起,12个省采用网上确认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现场确认;也有一些省份是部分考点实行网上确认;还有省份是现场确认和网上确认都可以;还有的省份需要网上预约现场确认的……2、现场确认的时间。一定要注意:省网报公告中的现场确认时间 不等于 报考点的确认时间。今天的第二条文章,考研君给大家仔细说一下这个情况,大家记得去看。3、现场确认需要准备的材料。每个考点都有自己的要求,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了。听着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考研君很贴心地为大家汇总了各个省份现场确认的方式以及确认时间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建议大家收藏本文!全部网上确认的省份01河北省河北省实行网上确认,各报考点也会将网上确认相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考生要及时关注。02浙江省浙江省实行全面的网上确认, 网上审核通过的考生不用去现场进行确认;审核不通过的考生要及时根据提示重新提交相关材料或携带相关资料到各报考点现场审核地进行原始材料人工审核。03海南省海南省今年开始实行网上确认,大家要及时关注海南省考试局网站以及各报考点及研招网网报公告。部分报考点网上确认的省份01北京市北京市的部分报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其他考生应按照所选择的报考点要求进行现场确认。考生应关注自己报考点的具体要求。02天津市天津市部分报考点试行网上确认,非试行网上确认报考点的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03辽宁省辽宁省2020年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和抚顺市招考办将试点网上确认,其他报考点一般实行现场确认。04福建省福建省将现场确认和网上确认的报考点分别列了出来,大家可以戳下图查看,网上确认要求详见上述报考点的公告。05山东省山东省部分报考点将采取网上确认方式,采取网上确认的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按报考点要求及时上传相关材料。06湖北省湖北省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行网上确认。07江苏省江苏省的网报公告里没有提到网上确认的事项,但是在部分报考点,例如:常州大学、淮安市教育考试院,现场确认采取网上确认的办法。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把你所选择的报考点的网报公告看清楚了~08山西省太原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运城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大同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长治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阳泉市招生考试中心以及太原科技大学等6个报考点试行网上确认方式,其余报考点仍采用现场确认方式。注意:以上没有说明哪些报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的省份,大家一定要去看报考点的相关公告。有特殊规定的省份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认方式为网上确认或者现场确认,详细信息请查看各报考点公告信息。02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网上预约现场确认。网上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3日-9日(注意:是预约时间,不是现场确认时间),与现场确认的时间不同。考生要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研究生报名预约现场确认时间”平台,预约现场确认时间。现场确认人数每半天设有上限,大家应该早早预约,以免错过预约时间。特别注意!!!同一个省的各个报考点的现场/网上确认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都在一个期限内,但有些报考点会少一两天)。所以大家一定要查看自己报考点公布的现场/网上确认时间及其他事项,也要关注省招生考试单位后续关于现场/网上确认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

澄观

2020考研注意:这些考点现场确认改了,不用傻傻排队了!

考研报名后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现场确认了,根据各个省份招生办最新的消息,2020年考研部分省份的考点不用到现场确认,在网上确认即可!这么好的消息,还不赶快看看,有没有你的考点?北京部分考点早在2018年的时候,北京大学考点就已经开始实行网上确认,学霸君估计今年依旧会继续延续。从《北京市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二)》可以看到,北京市依旧有考点实行网上确认,至于是哪些考点,希望广大考生以各个考点的通知为准!福建省这些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福建省的考生注意了,如果你的考点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那么你可以进行网上确认。其他不在规定考点内的同学,还是需要现场确认!浙江省实行网上审核浙江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意味着不用再跑到现场去排队,免去了很多麻烦。浙江的考生,一定要记得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相应的资料,进行网上确认!网上审核不通过的,还是可以去人工进行审核的!学霸君不禁为浙江点赞,太人性了!辽宁沈阳和平区和抚顺招生办考生可网上确认从辽宁省招生办公布的信息来看,2020年在沈阳市和平区招考办和抚顺市招考办这两个考点,作为试点进行网上确认,在这两个考点的考生,不妨关注一下!江苏常州大学,实行网上确认江苏省常州大学报考点发布了公告,实行网上确认,考生不必到现场确认。报考点为3216的考生切记是网上确认,别傻傻跑现场了!河北省试运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河北省今年把现场确认改为了网上报名,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电脑等完成信息确认。河北的考生,有没有很开心,再也不用排队确认了!海南省实行网上确认远在海南岛的同学们,海南省今年开始实施网上审核,具体的通知还没下达,大家密切关注。山东省部分考点实行网上确认作为教育大省的山东,今年部分考点也采取网上确认的方式,具体哪些考点,请广大考生自行去查询,确认时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9日。以上就是学霸君整理的2020年网上确认的省份和考点了,希望能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不要忘记去体验一下哟!

青春恋

信息数理学院2020年考研喜报,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喜报

2020年考研国家线公布以来,我院学子硕士研究生录取喜报频传。在学院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2020年的考研中再次取得了佳绩。我院毕业生人数320人,考研录取人数62人,占全院毕业人数的19.4%,其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名校为5人,有24人被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11名校录取,另有3人被双一流名校录取,11人考取伦敦国王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等国外高校。 学长学姐们通过辛勤的努力,终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让小微带你们领略学长学姐们的风采吧! 学院祝福全体2020届毕业学子前程似锦、事业有成,也希望我院的每一位在校生都能以历届优秀毕业生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来源: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神之又神

20考研复试形式最新消息:常州大学关于发布线下复试的相关通知!

20考研是一个非常令人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今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341万,是历年来考研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竞争力十分大的一年,我们面临这众多的考研学子的竞争,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你自己最优秀的状态来应对各个学校的考核。我现在正在等待着国家线的发布和复试的通知,今年的复试形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呼声比较高的复式形式,昨天常州大学在研究官网上发布了一个这样的通知。一时间令无数的考研学子沸腾,难道今年的考研复试又会是线下复试吗?网络上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也引起了各个机构,各个老师对复试形式的各种猜测,于是又分为两种对立的阵营,因为其他学校大部分都是发不了关于会采取网络复试的一些通知,只有常州大学全发不了线下复试的通知,所以今年的考研复试的形式的不确定度更加增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早晨,这个官方通知的链接却打不开了,也就是说常州大学的研究生官网把这条通知给撤销回去了。把这条消息撤回去的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线下复试的可能性与线上复试的可能性相比会略低一点。那也就是说今年很可能会大概率的采取网络复试的一种形式。从这条消息中,可以看到今年各高校很可能会采取线上复试的一种形式,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发货线下复试的一种可能,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好线上复试的一种准备。更好的制裁来应对,各种复试形式的变化,来打赢考研复试这场最后的战役。你认为是线上复试好还是线下复制好?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鸡毛信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除尘篇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