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本周末举行春雨日时

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本周末举行

据硕博通老师获悉,受疫情影响,原本定在2020年3月份举办的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工作,改到2020年4月18日进行,面试也是以网络面试的形式开展。有志于今年报考社科院在职博士的朋友们注意了,不要错过。社科院是国内唯一可招收在职博士的院校。具有单双证通道。社科院是国家部级单位,与教育部平级,再一点我们的师资力量与博导,没有任何一个院校可比。本次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对学员要求有变化,要求学员硕士学位满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论文3篇加个人专著一部、省部级科研奖项3等奖提名、通过研究生院的考试。本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报考人一般要求45周岁以下。如果年龄超过,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社会层次,有机会破格录取。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在职博士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满足条件,我们就授予学位。没有录取比例。面试前需要提交的材料有:报名需要携带的资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硕士学位原件、复印件、一寸照片4张、报名费800元。有同学问硕博通老师,今年在职博士面试难不难?作为学术深造高端教育类型,在职博士的各类考试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我们通常把在职博士分为免试入学的单证在职博士以及需要考试入学的双证在职博士,这两种报名方式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且区别较大,下面具体看一下。 首先是单证在职博士,这种方式无需考试入学,只需要参加院校的笔试合格者即可入校学习,难度较小。而比较而言,双证在职博士难度略大,需要参加统一考试,但相对于全日制博士入学考试而言要简单。以社科院研究生院国学在职博士为例:考试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采取笔试方式,约为每年3月11日-3月27日考试。复试于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院系另行通知,考试科目分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更多问题,请关注硕博通老师的百家号吧。可以私信我。最后祝今年的考生考试顺利,尽快毕业拿到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吧!

吉塞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课程常见问题一览表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已经正式开始招生了,硕博通老师发现,很多想报考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课程班的同学问很多一样的问题,经过两个月的记录,筛选,我将同学们都会问的问题汇总成条目分享给大家:问:硕士学的是其他专业能就读吗?答:我们对你硕士所读的专业没有要求,只要你目前所从事的行业与金融或经济相关或者你之后有想朝金融经济方向转型的想法,都可以参加学习。问:全日制博士与在职博士有什么区别?答:统招博士与在职博士的区别在于,在职博士是宽进严出,统招的是严进宽出,在职的博士主要是以发表论文、写专著、省部级奖项等为获得学位的条件。问: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博士是否可以使用?答;近3年内的都可以,但得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问:异地学员如何上课,可以通过视频学习么?答:不可以,但是如果因为工作原因确实安排不开,可以请假,请教务老师把课件发给你,或者跟下期班补课。问:需要准备哪些资料?答:报名需要携带的资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硕士学位原件、复印件、一寸照片4张、报名费800元。问:导师如何选择?答:在课程第二学期,双向选择。问:英语有什么要求?考试是参加国家统考么?答:入学考试不考英语,毕业后申请学位时研究生院有英语考试,这个考试难度为四级到六级。问:发票如何开?答:社科院统一开具发票问:针对于有的学员认为我们就是一个课程班如何回答?答:我们不是课程班,因为我们是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的,我们在职班的学分社科院研究生院是完全承认的。问:费用可以优惠么?答:不能优惠,这里是社科院,正规办学。问:博士论文有导师指导么?如何能保证通过?答:有导师指导,不能说保证你通过。要认真对待。问:社科院博士最亮点的优势是什么?答:国内唯一可招收在职博士的院校。具有单双证通道。社科院是国家部级单位,与教育部平级,再一点我们的师资力量与博导,没有任何一个院校可比。问:入学考试都考什么?有考前指导么?答:入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的是与经济相关的主观题,面试是社科院院所领导做单独沟通,了解学员的的综合能力。问:报名的程序是怎么样的?答:填写报名表-----发送入学考试通知------进行笔面试------发放录取通知书。问:申请博士学位需要哪些条件?答:硕士学位满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论文3篇加个人专著一部、省部级科研奖项3等奖提名、通过研究生院的考试问:应届硕士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答:可以。问:博士学费是多少?答:现代服务与投融资128000 ,产业经济学:138000问: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可以读博士么?答:硕士在国家学位办做过认证就可以报读。问: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学历可以报博士么?答:可以,有硕士学位即可。问:博士学位证书是哪里颁发的?也是国务院学位办么?答:该学位证书是国务院学位办统一颁发的,和统招毕业的学位是一样的。问:申请博士学位有名额限制么?录取比率如何?答: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满足条件,我们就授予学位。没有录取比例问:课程设置是怎样的? 答: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问:师资配备情况?答:大部分为社科院导师、研究员;部分外聘知名教授,专家。问:如果经常出差,确实没时间上课,学分怎么修?答:提前和教务老师打招呼。安排调课,回来后补课。补修学分。问:毕业论文有什么要求?答:结业论文3万字以上,毕业论文8-10万字问:除了上课还有什么增值服务没有?答:移动课堂,联谊活动。社科院论坛与讲座免费参加。问:申请学位考试考什么科目?答:马列,经济综合,英语,问:刚毕业的硕士可以读吗?答:可以,只要具有硕士学位就是可以报考的问:博士课程共修多少学分?答:32学分问:博士发表文章的主要刊物名称?答:目前有3个系列可选:一是(北核)北京大学图书馆,1000多个检索目录。二是(南核)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500多个检索目录。三是社会科学院,700-800个检索目录。问:博士有年龄要求,超过要求年龄也是可以申请的吗?答:一般45周岁一下。如果年龄超过,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社会层次,有机会破格录取。如果同学们有其他上面没有包含的问题要问我,欢迎留言或者加硕博通老师百家号后,私信回复常见问题,更多问题会出来。私信回复招生专业,会出来2020年所有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专业,私信回复上课地区,会出来2020年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开设课程班的地区。

观于大山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布3则公示名单,至此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炉。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拟录取名单进行了统计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博生等3种方式招录2020级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主要为理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政治学等。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公开招考录取45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硕博连读录取4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直博生录取29人。综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2020年共计拟录取78人,拟录取的考生主要为公开招考与直博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复试之前公示的2019年社科学院“申请-审核制”博士报名纸面材料收到统计,我们知道共计收到272份申请。假如这是全部的申请人数,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报录比为3.49:1。在公开招录的45人中,理论经济学3人,政治学20人,社会心理学5人,社会学8人,体育学9人。硕博连读分别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招2人。直博生录取的29人中,理论经济学6人,政治学7人,社会学7人,社会心理学8人,体育学1人。即拟录取的78人中,理论经济学11人,政治学27人,社会心理学13人,社会学17人,体育学10人。其中直博生的拟录取名单中还公示了考生的本科院校,这2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院校。其中清华本校的最多,为16人,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各2人,其他高校各1人。以上是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整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名校直博生的录取名额已经占据当年度博士招生总额的相当比例,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立志读博的学子务必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关注直博生的选拔。

两秒钟

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博士能直接当大学老师吗?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专业和就业我国博士授学位授予权是在1981年确定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共有151个(详细名单请见本文结尾处)。哪些高校拥有首批博士授予权?博士毕业生怎样才能去高校当老师?在所有的博士授予权单位中,114家单位是高校,比如北大清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等。而在这些高校之中,还有5所军事院校,有第二、第三、第四这3所军医大学,还有军需进修学院和军需大学。京津地区高校名单这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大多成为了后来的985高校和211高校,也是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主要高校。2005年之前,博士毕业生一般都能够在高校任教,而且能够较为轻松地进入985、211这样的一流高校任教。2005年之后,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才能够进入好的高校任教,所谓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指的是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有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等等。一般水平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想要到高校任教,一般只能选择去传统意义的二三本院校。博士生毕业选择高校和科研单位依旧是多数。博士研究生作为公认的知识精英,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可以分为“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两个方向。北京科技大学学位授予仪式就传统的博士生就业意向而言,学术职业为博士生的主要选择。但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学位不再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可靠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途径和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比如,以教育部直属部分代表性高校2014届到2017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博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了学术职业,但相对于往年数据,这个比例已有所下降。非学术职业异军突起,在吸纳博士生就业方面已占据近半壁江山。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博士生就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受院校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选择丰富多样性的影响,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较大,比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校,比如陕西师大、兰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受学校类型影响,财经类、工科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掌握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这类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以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就业率高达七成以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博士生供求双方都不同于往日,形势变化很快也很大。博士毕业生供给量增大。博士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供给量的增大既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增加了博士生的就业压力。中国农业大学市场对博士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明显扩大。除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岗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之外,企事业、政府机关对博士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博士毕业生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意在培养学科的“看守者”,知识生产高度学科化,所培养的博士生多在高校任职,从事纯理论知识的生产工作,培养目的十分单一。而在崇尚知识经济的今天,博士生培养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训练其学术基本功的同时,增加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内容。附录全部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名单:全部名单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廉贪之实

基于博士点设置的中国高校学科布局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对中国368所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学科规模指数测量高校的博士点数量规模,采用学科平衡指数测量高校博士点在7个学科大类分布的平衡性。从学校层次的角度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均值和学科平衡指数均值均高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这两项指数上的均值也都要高于非“双一流”高校。从学校类型的角度看,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规模指数均值和学科平衡指数均值均高于其它类型高校。艺术、体育、医药、语文、民族、政法、财经类院校的两项指数均值都较低。理工院校、师范院校、农业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均值相当,但是理工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低于师范和农业院校。关键词:博士点 学科布局 学科规模指数 学科平衡指数学科建设是中国高校管理的重要特色,学界和大学管理者对学科建设在高校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有广泛的共识[1][2]。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更是将学科建设作为政策的重点[3][4]。尽管学科建设的含义不局限于学位授权点建设,但是学位授权点建设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着力点。高校的学位授权点建设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方向,方向一是针对学校已有的学位授权点,通过建设提高其水平和质量,可以称作学科水平建设;另一个方向是对学位授权点的布局进行优化,主要是争取新增学位授权点,有时也会撤销原有学位授权点,该方向可以称作学科布局建设。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学科水平建设是当然目标,所有的学位授权点都需要提高水平,不存在争议;而学科布局建设事关新建和撤销学位授权点,是需要取舍的战略选择,是坚持原有的学科传统和优势?还是下决心新建其它学科?高校在学位授权点建设中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困惑。因此,对中国高校现有学位授权点的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就显得更加必要。文献中有关学位授权点的系统分析比较有限。丁毅强和梁国雄曾经对第八次学位授权审核后全国高校学位授权点数量按照学位层次和所在地域进行了统计[5],王军和王伟军对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后全国普通高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从学科门类、所在省市、所在单位等角度进行了统计[6]。史宗恺和向春对清华大学在三个时间点的各个学科门类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数等数据进行了统计,提出用学科丰度来测量学科数量的多少,用标准差系数来衡量学科均衡性,以及学科综合性系数(即学科丰度除以标准差系数)[7]。潘黎和刘元芳采用相同的方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系数(以硕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据)进行了计算[8]。前两篇文献是对全国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进行宏观统计,几乎不涉及具体高校的情况。后两篇文献分别针对一所大学和一个省的高校,计算了基于学科授权点的学科综合化系数,但是对结果的分析相对简单,也欠缺与同类高校的横向比较。本文定位在高校层面,拟对中国各个高校现有学位授权点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学位授权点的布局特征,进而思考不同类型高校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发展方向。一、数据与方法学位授权点分为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学术学位授权点又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相比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代表着学科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资源条件等方面都达到了本学科的最高标准,能够培养本学科最高层次的人才——博士,简而言之,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的学科才是内涵完整的学科。因此,本文选择对博士学位授权点进行统计分析。历史上,博士学位授权点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8年开始,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按一级学科申报和审核,绝大部分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此后也陆续获批升级成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但是目前还剩余少量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尚未升级。为方便统计和理解,本文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均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归类和统计,即如果该一级学科下有尚未升级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也认为该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统称为博士点。截止到2019年5月[9],我国共有393所高校设有3700个博士点(见表1)。其中,368所普通高校设置有3545个博士点。将普通高校细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后,可以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尽管数量最少,但是拥有的博士点数还要超过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的博士点数大致相等。2011年以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有13个学科门类,但是这些学科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数量差异很大,哲学门类下只有1个一级学科,而工学门类下有39个一级学科,以学科门类为口径去分析高校的学位授权点布局,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一级学科数量较少的门类对结果的影响会被放大。因此,从学科门类的近似性、学科数量的平衡性等角度考虑,本文将12个学科门类归并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七个大类(见表2)。军事学门类由于其特殊性,在分析时将其排除在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学科门类进行归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它研究中也有将学科门类归并为六个大类[10]、五个大类的做法[11]。对中国368所普通高校的博士点按所在学科大类进行统计(图1),工学大类的博士点最多,占总数的38%;理学其次,占16%;农学大类的博士点最少,占6%;其它大类的博士点数占比都在10%左右。图1. 中国普通高校博士点按学科大类分布本文使用两项指标来反映每所高校的博士点布局特征:(1)学科规模指数,计算方法为一所学校的博士点总数除以一级学科总数(不含军事学门类)。例如,北京大学有50个博士点,则该校的学科规模指数为50/101=0.4950。学科规模指数大小取决于该校的博士点数量多少,博士点数量越多,学科规模指数就越大,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学科规模指数的理论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2)学科平衡指数,计算方法分三步,首先计算一所学校各个学科大类的博士点数占本校博士点总数的百分比,然后计算七个学科大类的百分比的标准差,最后对该标准差进行方向修正。举例来说,北京大学在七个学科大类的博士点数分别为8个,6个,12个,6个,10个,0个,8个,因此各个学科大类的博士点数占本校博士点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50=16%,6/50=12%,12/50=24%,6/50=12%,10/50=20%,0/50=0,8/50=16%,七个学科大类的百分比的标准差为0.0705。显然,标准差越小,说明博士点的大类分布越平衡,反之说明越不平衡。根据定义,标准差的理论最小值为0(即七个学科大类的博士点数完全等同),理论最大值为0.3499(即所有博士点集中在某1个学科大类)。为了便于解读,我们对标准差进行方向修正,用标准差的理论最大值0.3499减去一所学校的标准差,得到该校的学科平衡指数,方向修正可以使学科平衡指数越大,对应的博士点的分布就越平衡。因此,北京大学的学科平衡指数为0.3499-0.0705=0.2794,如果一所高校只有1个博士点或者有多个博士点但是全部集中在一个学科大类,那么这所高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就是0.3499-0.3499=0。二、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科布局特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在所有高校中位居前列。从图2中可以看出,学科规模指数达到0.30的高校,除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全部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就是说,当博士点数量超过30个,应当可以跻身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反过来,学科规模指数低于0.20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只有5所,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些学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很明显是有政治、地域、学科等其它方面的考虑。因此也可以说,当博士点数量少于20个时,不太可能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即使入围往往需要特殊的原因。由此可见,学科规模是判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关键因素。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平衡指数表现也比较好,大部分都超过了0.20,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学科平衡指数最低的是西北工业大学,也有0.09。图2.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布局特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明显不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均不到0.30(见图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也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外交学院这5所学科规模指数为0.01(只有1个博士点)的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分布范围比较宽,既有学科平衡指数为0的单一门类高校,也有像苏州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这样学科平衡指数排名前10的高校。图3.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布局特征将所有高校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双一流”高校三组,分别统计三组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和学科平衡指数的平均值(见表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和学科平衡指数都最高,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和学科平衡指数低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是要明显高于非“双一流”高校。这表明,尽管“双一流”高校的遴选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遴选强调的是优势学科的水平,也确实有单科性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情况,但从统计结果看,大部分高校要想跻身“双一流”,学科规模和学科平衡都需要重视。三、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布局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效仿苏联模式,大规模调整高校的院系设置,将高校划分为综合、理工、农业、林业等十二种类型,这种按照学科和行业对高校分类的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综合大学的学科规模指数跨度很宽(见图4),所有大学中学科规模指数最高的浙江大学就属于综合大学,达到0.59,也有若干所综合型大学的学科规模指数只有0.01(仅有1个博士点),在所有高校中处在最后。但是整体上,综合大学的学科规模指数在各类型高校中是最高的,平均0.19。学科规模指数排名前20名的高校中,有17所是综合大学。综合大学的学科平衡指数总体上也是各类型高校中最高的,平均0.19。与此同时,不同学校的学科平衡指数跨度也很大,既有学科平衡指数为0的综合大学,也有学科平衡指数很高的综合大学,学科平衡指数排名前10名高校全部是综合大学,前20名的高校中,有19所是综合大学。学科平衡发展应当是综合大学的应有之义,对于学科规模指数达到0.10的综合型大学(10个以上博士点),除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江苏大学三个特例外(这三所学校尽管目前被归为综合大学,但都是传统的工科院校),其它大学的学科平衡指数都在0.19或以上。这说明,当学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综合大学的学科布局相对更加平衡。图4. 综合大学的学科布局特征理工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和师范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大致相当(图5),两类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平均值都为0.10,但是理工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明显低于师范院校,理工院校的平均学科平衡指数只有0.07,而师范类院校为0.16。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理工院校的工科学科在全校学科布局中占有支配性地位,116所理工院校中,工科门类博士点数量占全校博士点数量达到或超过50%的有111所,因此理工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偏低。而师范院校的博士点往往覆盖人文、社科、理学等多个大类,因此学科平衡指数较高,比较接近综合大学,但师范院校都没有医学的博士点,在农学设有博士点的也非常少(只有3所)。图5. 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的学科布局特征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整体偏低(图6),农业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均不超过0.20,平均0.10,林业院校和医药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均不超过0.10,平均值分别为0.07和0.04。农业院校和林业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相对较高,两类高校的平均值分别为0.14和0.17,农林院校除了在农学门类设有博士点,往往在工学、理学、经管等大类也有相当比例的博士点。医药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很低,平均值只有0.02。所有48所医药院校,医学门类的博士点占全校博士点的比例都在50%或以上,其中41所的医学门类博士点占比在80%或以上,说明医药院校主要建设的还是医学学科。图6. 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的学科布局特征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民族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都很低(图7),对应高校的博士点数量全部在10个以下,4类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02、0.04、0.02、0.02。语文院校、民族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偏低,平均值分别为0.05和0.06,语文院校的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人文大类,民族院校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人文和社科大类。财经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平均为0.09,该类院校除在经管大类设有博士点外,在理学、社科、人文等大类也有相当比例的设点。政法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平均为0.09,政法院校设置博士点主要是在社科大类,在经管和人文也有设置博士点的情况。图7. 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民族院校的学科布局特征体育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很低(图8),所有6所体育院校都只有1个体育学博士点。艺术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偏低,平均值为0.03。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均为0,也就是说,体育院校的博士点集中在一个大类,艺术院校的博士点也集中在一个大类,可以说这两类院校都是最为纯粹的单门类院校。图8. 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的学科布局特征12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规模指数的平均值和学科平衡指数的平均值如图9所示。全部368所普通高校的两项指数的平均值都在0.10左右,恰好位于各类型高校的中心位置。综合大学的学科规模指数和学科平衡指数都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师范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都在0.10上下,农业院校、师范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较高(0.15左右),理工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较低(0.07)。医药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的学科规模指数都很低(0.05以下),其中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民族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较低(0.05-0.10之间),而医药院校、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的学科平衡指数很低(0.02或0)。图9. 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布局特征四、对中国高校学科布局建设的思考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学校层次和学校类型两个角度来考虑不同高校学科布局建设的方向。1.学校层次的角度对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来说,学科规模大多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博士点的数量对提升学校整体水平未必有帮助,而且还存在分散学校资源的风险。学科平衡指数也并非越高越好,但是如果学校在人文、社科或理学等基础学科大类尚没有任何博士点,就说明学科布局存在明显的缺失,不利于人才培养,有必要有选择地进行布点。对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说,入选一流的原因是学校有1个或多个学科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因此继续确保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最为关键。如果学校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成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数据上看通常要求建有20个以上的博士点,因此尚不满足条件的高校可以优先考虑扩大学科规模,学科平衡性则无需太过关注。对于希望跻身双一流的高校而言,在学科布局方面没有统一的方向,提升优势学科的水平是关键的关键。2.学校类型的角度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医学院校现有的学科布局都高度聚焦,同时体育、艺术、医学学科和其它大类学科的关联也不紧密,这几类院校大规模发展其它学科大类几乎没有可能性。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语文院校和民族院校也基本只有人文、社科、经管等文科的博士点,可以统称为文科院校,文科院校新办理学、工学的难度极大,新办农学和医学的可行性更小,客观上同样没有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路径。对比美国高校的情况,在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中,单独设置的4年制艺术院校、医学院校、商学院、法学院也都为数不少,各有几十所,艺术院校甚至多达上百所。但是这些专门院校都是应用导向,以培养行业实践性人才为主,极少培养学术型博士,医学院和法学院会培养专业学位博士,艺术院校和商学院则完全不培养博士。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体育、艺术、医学以及文科院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拓宽学科布局,而是要摆脱必须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思维定势,以培养行业需要的实践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目标。师范院校的学科平衡性较好,实际上,师范院校和传统的、没有经历过并校的综合大学的学科布局非常相似,一般以人文、社科、经管、理学为主体,建有少量和理学关系较为紧密的工学学科,基本没有农学和医学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基础学科相对齐全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强行发展应用性学科,所以师范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各自条件稳步调整学科布局。理工院校是各类型院校中数量最多的,其中许多都有行业背景,资源相对充裕,建设理科的基础较好,建设人文、社科学科的难度也低于其它类型的高校新建工科,具备发展成为综合大学的条件,因此也就成为学科布局发展问题最突出的一类高校。理工院校发展成为综合大学的案例不在少数,但基本都是通过并校实现的,比较典型的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现有的理工院校中学科平衡系数最高的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并校的结果,这种突变式的学科布局发展当然需要学校的主动谋划,但是合适的机遇更为关键。当然,从这些案例中也能看出理工院校和医科大学合并的巨大红利,是学校实现层次提升的关键举措。理工院校中学科平衡系数仅次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尽管也有过合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历史,但是清华大学的学科布局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步建设基础理科和人文社科,至今事实上已经是一所综合大学。其它理工院校不具有清华大学的资源条件和在学科点设置方面的自主权,但是同样应当坚持水平优先的布局发展策略,不片面追求学科覆盖面,而是力争新建学科的水平与学校当前的整体水平相匹配。农业院校和林业院校尽管学科平衡性较好,但是这是由于我国单独设置了农学门类,导致农业院校和林业院校的学科布局一般覆盖农学、工学(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等)以及理学、经管等大类,但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实质上的学科布局和理工院校类似,可以遵循理工院校的学科布局发展思路和策略。客观地看,受我国现行的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以及办学条件的约束,除了极少数资源特别充裕的院校,或者是学校合并等特殊情况,高校的学科布局不太可能在短时期内出现比较大的改变。因此,中国高校应当摒弃急功近利思想,着眼学校长远发展目标,遵循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同时又循序渐进地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和完善。(本文发表于西安交通大学《学科建设》2019年第2期)参考文献: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6—20. 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J].教育研究,2006(4):85—88. 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11. 胡乐乐.论国家“双一流”建设下的大学学科布局调整[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6):1—7. 丁毅强,梁国雄.全国高校学位授权点数据统计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21—24. 王军,王伟军.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47—49. 史宗恺,向春.从统计数据看清华大学的学科综合性特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4—38. 潘黎,刘元芳.基于学科、专业布局的我国普通高校分类的定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55—158. 本文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9年5月6日公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现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9〕11号)》后各高校的学位授权点情况为准。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2007,103页. 张绍文.大学学科竞争力研究--以“985工程”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D],2016,52页.

毋必

博士毕业后,选择当大学教师或科研院所研究员,差距大吗?

博士不管在哪个国家,都算是高层次人才了。博士毕业后,就业选择看似很宽,但其实并不多。从博士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来看,选择当一名大学教师,或者是去一个科研院所当一名研究员,这两种选择基本属于最多的选择。那么,这两种选择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哪一种更好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当大学教师:教研氛围更好选择当一名大学教师,能够感受到高校浓浓的教学氛围和浓浓的科研氛围。高校是科研的净土,高校的科研环境和科研院所相比,很多时候更纯粹。毕竟,生活在高校这个氛围中,接触的对象不是老师就是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单纯。尤其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的样子,很多时候,也会被同学们的年轻人和活力所吸引。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产生更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当研究员:工作自由度更高选择进科研院所当一名专职的研究员,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工作的自由度比较高。尤其是文科类博士,如果在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社科院,可以说,工作的自由度是相当舒适的。作为社科院的研究员,基本上都不用坐班,有课题、有项目的时候,到单位“碰一碰”头,就可以了。因此,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术研究方面。甚至有的省份的社科院,也和大学一样放寒暑假,这就使得作为科研院所研究员的自由度更高了。当大学教师:需要兼顾科研和教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兼顾科研和教学。尤其是现在,教育部规定,作为大学教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不然的话,在评职称上面就有限制,这就意味着,大学教师必须把一部分精力分给学生。当研究员:收益更好成为一名研究员,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收益更好。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的科研院所,很多时候,都承接了政府和企业的大量研究项目,在搞研究的时候,又能把自己的一身所学,转化为收入。甚至,有一些研究员,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帮助政府和企业做研究。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采购科研经济成果,给科研人员提供了知识变现的机会。相比之下,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由于大学教师必须把一部分精力用于教学,因此,搞科研的时间并没有专职研究员那么多,在这方面,有时候反而不如科研院所研究员有优势。

千织

985高校在读博士生,害怕和导师闲聊

各位读博士的小伙伴,你也会害怕导师吗?作为人文社科类博士,我们没有实验室,导师大多数也不坐班,因而我们其实不会每天见到导师,但,这丝毫不会减少大家对导师的害怕。和身边的博士生聊了一阵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些某985高校的在读博士生,都有哪些害怕导师的症状。症状一:害怕被导师联络A:我导师喜欢联络我们,经常在里传输文献资料或安排任务。于是,wx成了我们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导师的头像也成了我最害怕见到的图案。每当他的头像出现在新消息提醒时,打开锁屏的手都会莫名颤抖。由于导师每次联络我之后,他的对话框就会显示在最前面的位置,造成了我每次打开微信都要看到他的窘境,又不能删掉和导师的聊天记录,所以,我只能挨个找我的朋友闲聊,直到凑够人数把导师那条对话框挤出手机显示屏为止。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做的,万万没想到,有次和师门同学聊天,好几个博士生都说,他们也会这样做,我原来并不孤单。症状二:害怕每周的讨论班B:我是在高校任教几年,又回来读的博士,原本以为我一个自己就是老师的人,重新读书的心态会和应届学生不同,但读上书才知道,我依然是如此的害怕导师,害怕每周一次的讨论班发言。过去自己教课时,哪怕是二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我也都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可如今,只是区区十人的师门讨论班,却会非常紧张。就算准备得很充分,发言资料被自己画了又画,发言提纲在脑海里过了好几遍,也还是觉得忐忑不安。这种莫名的害怕是一种久违了的当学生的感觉。C:我的导师非常严格,对待学术极为严谨认真,而我是在职的博士,年龄已经40多了,其实和导师岁数差不多,但依然逃不出被批评的噩梦。尤其是在讨论班上,每次我这个大老爷们当着全师门小孩的面被导师批评,我都特别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发现,连师门里发了十几篇核心论文的“大神”都照样会被批评,我心里慢慢好受了些。症状三:情绪完全受导师影响D:我是结了婚的女博士,平时都住在家里。每次老师打电话找我,我都会立刻、马上、迅速进到书房,把自己关起来,有时任务太急常常心情烦躁,老公也时常会受到连累。有一次改了好几遍的项目书还没通过,我从书房出来对着在客厅看电视的老公喊:电视为什么这么大声音,吵到我了!老公默默地关上电视,大气都没敢喘。 后来,到吃饭的时间,老公才悄悄出现在书房的门缝边,小心翼翼问了句:饭是给你端进来,还是你出来吃?他那可怜巴巴的小表情好像书房是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老公常常说,读上博士之后,我每天的心情完全取决于科研的情况,被导师肯定时像幼儿园得到糖果的小孩子,被批评时像泄了气的瘪气球。症状四:不敢和导师请假E:我是心很大的女生,一直觉得没什么事情会是我不敢去做的,直到读了博士,发现自己竟然会不敢和导师请假。 导师平时要求很严格,在他看来,博士生不该有周末和假期,任何时候都应该投入在学习之中。我们师门有个女生,因为假期没请假就去美国旅行结婚了,而错过了开组会就受到了老师狠狠的批评。我有次发烧比较严重,可刚好老师要求大家去听报告,我真的完全不敢开口和导师说生病请假,最后几经犹豫,还是迷迷糊糊去了报告厅。 F:要说起不敢和导师请假,我有一件挺遗憾的事情。硕士毕业时学校有学位授予仪式,名额非常有限,我非常幸运地抢到了参加资格。但因为我考取了博士,当天还有导师的讨论班,而且因为我的一篇论文反复修改仍未达到要求,导师对我有些生气,所以我考虑再三也没敢和导师说想请假早走一会儿。如今只记得下课后匆匆赶到体育馆看大屏幕,看到其他同学能与校长在台上合影握手,心里很是羡慕。症状五:随时随地打开学术模式G:我的导师对待科研很认真,也很拼,他经常早上6点就在群里发材料,也能半夜12点还在审稿子,并且从不午睡,他的作息非常让人害怕,无法摸清规律,经常会毫无征兆的布置任务。 其中,我有几次记忆犹新的场景:有一次在商场买鞋接到老师改项目的电话,我站在喧闹的商场一角,趴在柜台上记录要点,讨论了近半个小时,引来店员和顾客若干次的围观。有一次陪家人在外地大山里看枫叶,接到电话,于是站在信号时断时续的溪水边,和导师讨论起了论文选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见男朋友的父母,进屋后直接开始吃饭,和对方父母还没说上几句话时,老师忽然打来电话着急修改课题申报书,于是我在对方父母的注视下,直接切换成了学术模式,边听电话边记录,讲完电话直接抱着电脑改申报书去了。如今的我养成了无论走到哪里、去做什么都要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一定要时刻准备好。症状六:朋友圈害怕让导师看见H:我曾经是个挺愿意发朋友圈的人,以前也不会特意设分组屏蔽导师,直到读博士后不久,因为论文写得不好被批评,老师生气的评价我说,怎么天天就在吃喝玩乐不学习呢,吓得我回去就删掉了好几年的朋友圈,以后再发朋友圈也是慎重、慎重、再慎重。I:我的导师很年轻,属于经常发朋友圈的类型。我入师门之前就听说,博士的朋友圈是不能让导师看得,不能让导师掌握自己的最新动态,于是,我加了导师的之后就直接把自己的朋友圈对他屏蔽了。万万没想到,入师门第一次见到导师,就被问起了这件事,老师说怎么你还把我屏蔽了。于是我又尴尬地把朋友圈权限打开了,但现在采用了新的战术,叫分组可见。你也会像我们这样害怕导师吗?我相信,若干年后,当毕业的我们想起当初小心翼翼的自己,一定是很难忘的记忆。本文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转载请在原文下留言作者:糖醋小排

梵谷传

全国法学博士报名条件限制汇总

在与考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被两个问题所困扰,已经成为无效占用我们时间的两大时间杀手。这两个问题为:一是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二是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是指有考生看到我们推送了某个院系的招生信息,他自己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找到,因此就跑来问我们怎么找到的,是真的吗?对于这种问题真的很无奈,你不回复吧,他说你服务不周到,甚至可能出现日后的举报、拉黑、取关操作,如果你去一一的回复吧,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为他做免费的无效服务呢?收费吗?不现实。我们只能发文告知一下不要再去做这个无效的工作了。说白了,我们为啥一直在分享各种方法,包括咨询的正确方式、自我介绍的方法等等,都是在尽量减少这种费时费力的问题。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是指一名考生本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进入复试的条件,但是他不告诉你,一直在咨询复试的真题、复试的办法等等后续问题,到最后你发现他根本就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他就是想了解一些可以检索到的信息,非得让你一对一的告诉他。本文将要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考博市场上,为了防止报名人数过多以及遴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不少院校在博士报名的准入条件上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定,如果你不符合,那么很遗憾的请你放弃吧,也不需要占用别人的时间与精力,人生并非这一个选择,院校也并非这一个。其中一些条件还可以通过后续的努力获取,如考博英语可以通过努力复习,推荐大家认真研究真题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下这本书就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关注的报名限制条件,不是指诸如通过英语六级、需要教授写推荐信、需要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博导没有招生名额等基本要求,而是指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条件。清华大学法学院: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各种成绩证明的出具日期至纸质版报考材料截止接收之日不超过五年视为有效。(1)英语: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IBT);③雅思(A类)6.5分以上;④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⑤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并获得经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学位。(2)小语种: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小语种语言考试成绩需达到相当于我国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六级水平。注:获得过外语专业学位的考生仍需提供上述合格的外语成绩证明。北京大学法学院: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有效期依外语水平证明的类型具体确定,有效期自入学年的9月1日起向前推算。例如,2020年9月1日入学的考生须提交2015年9月1日以后参加CET-6考试的成绩,或提交2018年9月1日以后参加IELTS、TOEFL考试的成绩,以此类推):(1)英语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②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③托福90分以上(IBT);④雅思(A类)6.5分以上;⑤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⑥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的,须由招生工作小组认定。2019年之前北大法学院要求3年内取得,2020年放宽为5年内取得。天津大学法学院: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报考,法学院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30或IELTS≥6.0或TOEFL≥90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文专业学术论文或具有相当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除英语水平证明外,申请者还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1)入选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以及非法学专业硕士生(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至少有一个法学学位);2)“法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及其他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3)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或法学院排名前100的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4)在硕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在CSSCI法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5)其他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考生。仅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录取后须辞职且全脱产学习,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东南大学法学院:请务必在报名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全日制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硕士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B+以上的学科3)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统等下属科研院所)4)国外一流大学(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3)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非理工科学院可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定向就业”博士生,且录取比例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达到以下科研成果要求:文管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在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在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写法学论文。推荐阅读如下图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英语条件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应获得我国大学英语六级460分以上(直接攻读博士生480分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毕业后五年内申请攻读我院博士研究生;或雅思6.0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学术能力方面,要求对于所报考领域,具有学术热情,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潜力及学术创新能力,原则上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例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上课题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身高有要求。吉林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国内原“985高校”或“211高校”或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B以上的法学院毕业生;或者在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学位并有研究成果。学术能力或者学术成果突出者,不受此限。“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考生应首先征得拟报考导师的同意。山东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含独立学院)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以及只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被CSSCI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SCI二区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被SCI或EI(其中至少有1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CSSCI或SSCI、SCI、EI收录,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须在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类以上CSSCI检索刊物或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三大法律数据库收录期刊公开发表法学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并满足本条所列最低分数要求。具体包括:国际法专业:TOEFL(最低100分),雅思(最低7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最低600分);其他专业:TOEFL(最低90分)、雅思(最低6分)、国家英语六级(最低550分)。复旦大学法学院: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IBT);雅思(A类)6.5分以上;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四川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要求为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及毕业证书)或毕业2年内且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要求:(1)毕业于高水平院校;(2)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优良;(3)考生科研成果要求: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CSSCI论文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学校应当均为985高校或211高校(含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且所学专业至少一个为法学(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视为所学专业为法学(法律)专业。拟攻读航空航天法、网络与信息法、知识产权法特色学科方向,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且经过所报考的博士生导师认可及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的,视为满足本项对所学专业的要求。本科或硕士学位在国外高校获得,且学位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视为在211以上高校获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人申请,经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可以适当放宽申请人毕业院校和外语水平条件的限制:1.在中国法学会认定的CLSCI期刊(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十六本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发表法学类论文3篇(其中至少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者至少在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或CSSCI来源集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或者提供其他足以证明申请人具有很高学术潜力的证明;2.在国内重要法律院系或科研机构获得正教授职称或相当的职称;3.在本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并获得全国性的重要奖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且本科就读专业在入学当年为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已获硕士学位,硕士就读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或获得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培养潜质,公开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学术专著,或具有其他能体现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培养潜质的成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或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西南政法大学: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英语①雅思6.5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③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④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⑤不能提供有效成绩证明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学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含单独考试、援藏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毕业5年以内的往届硕士毕业生,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按2019年9月1日入学时计算)。毕业院校或专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取得国外硕士学位,并获得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硕士阶段学习院校进入报考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2)硕士就读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3)硕士就读于国内高校,且硕士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为“B”以上(含)。(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结果为准)。海南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为双一流高校、国家及部委直属科研院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全日制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境外所获得学位须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苏州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在入学前须取得学术型硕士学位,且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本科和硕士阶段须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高水平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表达能力,体现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3)传统优势政法院校;(4)海外著名高校(须在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具备上述院校条件的考生,须提交至少1篇在CSSCI期刊独立发表8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期刊的认定以《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典》的规定为准)。以上是我们收集到的部分院系博士报名限制条件,希望对大家的报考有所帮助。

狐步舞

高铁“座霸”在社科院工作?他的真实身份确认了!

00:558月21日上午,在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女乘客座位,自称“站不起来”,需要轮椅,经列车长和乘警劝说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现场视频曝光后,此举引发众怒,男乘客遭到网友人肉。网传该男乘客名为孙赫,系留韩信息经济学博士,曾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在中国社科院工作。今天11时55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通过微博也发出辟谣消息称,近日因为“座霸”行为被网友热肉的孙赫,被网上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经向社科院人事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孙赫“没有在社科院工作过,也非在读学生。”一些网友误还将中国科学院当中国社科院,在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留言要求回应。今日上午,“中科院之声”通过微博回应称,感谢关注,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同样躺枪的还有与当事人同名的人,有网友致电奥的斯电梯管理公司,要求处理其员工孙赫高铁占座一事。昨日,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微博回应称,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经查,此人并非奥的斯公司员工。(北青报记者 杨凡 实习生 戴幼卿)相关新闻高铁"座霸男"身份确认:系韩国某大学在读博士8月23日上午,津云记者致电网传该男子就读的韩国圆光大学,该校国际交流处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已经知道了国内的这则新闻,确认霸占座位的男子就是该校在读博士孙某,但孙某专业与网上所称的“信息经济专业”不符,圆光大学没有这一专业,经济专业领域里只有经济系和经营系。但至于该男子是脱产博士还是在职博士,在国内有无任职,究竟攻读什么专业,平时在校成绩如何,表现如何,国际交流处的老师表示,这些信息都不能向记者透露。目前圆光大学仍在暑假期间,学校将于下周一开学。在国内发生这样的事对该生的毕业是否会有影响?这位老师表示,可能目前韩国的老师们还不知道这件事。

大之至也

关于法学在职博士问题一览表

硕博通老师已经开始上班了,今年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正常招生,很多法律口的学员基本都是研究生学历,问我法学在职博士的一些问题,今天我汇总成表,给同样有需求的学员们看看吧。问:法学博士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答1、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人数最为集中的一个行业,也是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的行业,目前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咨询部门。2、律师师这个行业现在比较热门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其就业岗位是越来越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且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然除了以上两个行业之外,法学在职博士毕业后还可以从事国家及地方行政机关、公检法、高校及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及其他公司)等。总之法学专业目前社会就业数据来看,其前景是相当可观的。问:2020年还有国内还招法学博士吗?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高级研修班意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并结合社科院战略研究优势,旨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战略。也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性人才制定本课程。所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值得在职人士报考。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由我校资深教授、博导授课,聘请校内外著名高级律师、法学专家 做专题讲座;采用案例教学方式。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的设计完全是按照全日制法学博士课程,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问:2020年攻读法学在职博士对自身工作会有影响吗?答:法学在职博士面授班是利用周末或者是节假日进行授课,完全不会耽误学生的上班时间,而且正好合理的利用在职人士的空闲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学到专业,权威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在职法学博士目前主要招生院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费是118000元,上课地点在北京,学习时间为2.5年,是免试入学。招生对象除法学相关专业在职人士外,还扩大了招生范围。具体如下情况:1、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级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工作2年以上。2、在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工作3年以上。3、在政府或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2年以上。问:在职法学博士适合什么人报读?答: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级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工作2年以上。3、在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工作3年以上。4、在政府或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2年以上。问:在职法学博士考试难吗?答:报考法学在职博士需要满足本科以上学历就可报名参加课程学习,其学习时间非常灵活,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因此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员在入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需要参加申博考试,该考试由招生院校自主设置,难度较低,学员还可以多次参加考试,通过率更高。参加法学在职博士的博士考试需要学员满足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并且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以上就是硕博通老师做的关于法学在职博士问题一览表,学员有针对具体学校,具体专业的学习的问题,欢迎加我百家号然后私信我输入“常见问题”会出现更多问题解答。每天分享硕士博士高等教育那些事。就在硕博通老师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