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什么部分院校会收取学生800元的答辩费,合理吗?绿水缘

为什么部分院校会收取学生800元的答辩费,合理吗?

一般来说,硕士生毕业时答辩费用:2名论送送审专家评审费(200元/人)、5-7名答辩委员会专家答辩费(200元/人),部分院校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可能会有2名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至于,导师安排个午餐、水果、纯净水之类的,没有计算在内。当然,不管答辩费是多少,向学生收取都是不合理的。教育部曾在2010年转载的新华网报道中提到"严禁高校收取答辩费"。小西记得某高校部分学院2017、2018年收取过900元的答辩费,其中200元是论文预审,其余部分是答辩专家评审费。之后被毕业生实名举报,引发不小的争议,最终处理是退还费用给学生。其实,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答辩的确有产生论文评审费、专家费,这个费用的存在合情合理,毕竟不能让专家"义务劳动"。如小西每年也评阅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也有自己的学生送审,算下来是"扯平"呢。硕士生答辩常见的情况是一个课题组的几个硕士一起答辩,或几个导师的硕士集体答辩,互相作为评审专家,节约费用。若一个研究生单独答辩,专家费肯定不能只给200元/人,尤其是不少外地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200元往返路费都不够。导师都会邀请自己圈内关系比较要好的专家,或者做答辩委员会主席。惯例看一个研究生是否优秀,看下答辩海报中的专家成员就知道,"拿的出手"的研究生毕业,导师才会要求各位大牛来"捧场",甚至将自己的学生推出去,如之前不少导师就会邀请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领导作为答辩专家。不过,普通的硕士毕业生占据大多数,如大部分人答辩都是自己学院专业的几个导师参加呢!不同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经费额度不同,肯定是不够"培养"一个研究生的,这就会要求导师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如在课题预算中,有足够的劳务费、测试费、材料费等支撑课题开展和研究生培养等。小西记得在课题申请书的预期成果中就有类似"培养2-4名硕士,1-2名博士"。毕业典礼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在毕业时,导师都会出"答辩费"和"评审费",也会安排一顿校招待所的"午餐",如上午博士、下午硕士答辩,专家总归不好直接安排盒饭呢。我记得自己博士答辩时,评审费是400元/专家,当时还有"免盲",送审3位专家。和后面的答辩费一起,都是导师经费内直接转给评审专家账号,连现金都没看到。不过,预答辩评审费200元/人是导师直接给的现金。硕士的话,2个专家评审是400元(部分院校还有预答辩评审是400元,预答辩通过后才会安排送"盲审"),答辩5-7个专家(每人200元),而可报销的"答辩费"是750-1000元/人,得导师"补"一部分费用。其实,一个学生补几百不算多,但是年毕业3-5名硕士,对于部分双非院校缺少课题的导师来说,压力就会比较大。往往也是这些学校的部分学院或导师曝出收取研究生"答辩费"的情况,而平台较高的双一流院校导师很少曝出类似事情。之前,小西也说过,选择导师时建议选择课题经费充足的年轻导师,利于实验开展和毕业。不过,遇到比较"扣"的导师,为了毕业自己捏着鼻子给"答辩费"的学生不少呢。同时,若是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其他单位开展实验后按要求会回到录取院校参加答辩。这类研究生的费用一般都是导师间友好的沟通,由联合培养单位的导师出,毕竟学生在他们团队做出"贡献"。毕业后同门间的欢聚另外,需注意有些导师会让学生提前去财务"请款"用于答辩,也有学生垫付后报销到学生卡内的。遇到类似出"答辩费"的情况,建议和其他毕业生做个沟通,确认下具体的事情情况。就算是不合理收费,也不建议和"学院"或"导师"硬怼,先缴纳费用顺利答辩后再和教育主管部门反馈,除非你对自己的学位论文非常有自信。之前,湖南有2所院校的确有类似情况,被投诉后导师将费用都退还的。至于说答辩时,会议桌买水果之类的,小西这边学校前几年就有明确发文被禁止啦。答辩时喝的茶叶,每次都是我带的,也不能让学生出的呢。打印费是课题组在校内打印室有个专用账户,学生签名就可以,消费一定额度后开具发票报账的,也不需要学生负担。相信和小西团队类似管理的导师不少,也有不少研究生会遇到,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答辩呢!~

甚矣

抽检6000篇,教授不值钱,评审每篇博士论文不足300元

学术不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存在。南澳大学(UniversityofSouthAustralia)副教授布莱塔格(TraceyBretag)近期调查发现,6%的澳大利亚学生曾涉嫌作弊,68%的学者曾被怀疑学术造假。安伟萨博士,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着名心脏病专家,在31份已发表的研究中捏造或伪造了数据。这些机构的人员表示,这31份论文都要撤回。现在还不清楚都有哪些机构被波及,但是从安伟萨以往发文的记录来看,《自然》、《柳叶刀》、《循环研究》这些顶级期刊怕是跑不了了。“有几篇论文可能很惊人,但另外31篇论文几乎闻所未闻,”旧金山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心血管研究副主任贝诺依特·布努诺(Benoit Bruneau)表示,“这几乎是一个实验室全部的工作,因此几乎整个研究领域都受到质疑。”当然中国的问题会更严重一点,2017年,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决定撤回107篇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学者。学术不端再一次成为焦点。教育部为了纠正学术不正之风,从2010年起开展对全国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工作,抽检比例保持逐年提高,至2014年开始达到10%左右。2019的教育部公布的预算案中,同样对这个工作进行落实。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根据《预算案》,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抽检的论文数约6000篇。无奈细心的人一算,发现教授很不值钱呀。800万元/6000篇/3个教授,如果没有其他费用,全部论文都合格不用再次外审,那每篇评审费大概400元。但按照评审规则,如果有一个专家评为不合格时,还要外送另两个专家进行评审,假设有10%的会被再外送2个专家,这样就剩下360元/篇。再除除掉个人所得税以及这个评审工作本身的其他公共经费开支,估计每个教授每篇论文只剩下不足300元左右的报酬。你知一篇博士论文有多长么?一般是200页,是一本厚厚的书。教授复审论文,和初审其实是一样的标准,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按以上这个通用的博士论文标准来复审,教授要花多少脑细胞才能搞定这200页纸?还要确认这个论文的创新之处? 确认是否在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新知识?确认是否对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对最重要和最新文献有充分的了解?作者对论文各方面的贡献?否则,复审人都不敢签名确认论文是否合格。因为硕士以上的论文都会保存在图书馆或者已经上网,万一这个论文这次复审合格了,却不知哪天被网友发现是作弊、抄袭、作假,那时候的牵连就大了。300元复审一篇200页的博士论文,确实有点贱卖教授的劳动力了。假如教授不做其他事情,用一天能看完这篇论文就不错了,况且还要按学术规范确认论文的创新性。教授一天的劳动值多少钱?这个买卖亏大了,谁有兴趣来接棒呢?

颜钧

教育部:拟拨款800万 抽检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

图说:教育部网站截图。图说:科技日报官方微博截图。2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预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不含军队系统),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根据《预算》,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项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图书馆调取学位论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开展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逐年提高,至2014年已达到10%左右的要求。博士抽检工作已实施多年,整体比较成熟。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原标题:教育部:拟拨款800万 抽检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

五性

好消息|今年7月1日起 职称评审费一律取消

日前,市人社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通知,以深入推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切实体现企业用人自主权。该通知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通知,本市各职称评审机构向职称申报人收取的职称评审费一律取消。鼓励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聘任和自主评审在全面开展初级职称自主聘任的基础上,对博士、博士后或取得助理级职称2年以上的硕士,企业可自主聘任中级职称(以考代评的专业除外),有关要求参照《天津市用人单位聘任初级职称办法(试行)》执行;鼓励企业按照《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办法(试行)》申请开展自主评审。打破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的级别限制对本市各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不论是否取得过职称,企业可根据其业绩水平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其中,与本市企业签订工作协议1年以上且每年累计在津工作不少于2个月的柔性引进人才,可在本市按规定申报职称。打破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的论文限制对企业已聘用的应用型人才,申报职称时可凭企业自主认定的专利、项目、案例、研究报告、试制总结、工作方案、设计文件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对经市人才办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中的核心人才,可由企业董事长签署《业绩证明函》,用于替代论文。灵活认定企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学时对专业科目的继续教育学时,可凭企业认定的内部培训、同业交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自学等学时替代;对公需科目的继续教育学时,经市人才办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可从市人社局公布的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指导目录中选取主题,自主组织培训并可认定学时。进一步树立良好的职称评价导向各级职称评审机构和评委专家,要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职称评审信息化水平完善“天津市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全市各专业、各级别职称评审全覆盖,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反馈、网上查询”,做到“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新报记者 郭晓莹新媒体编辑 张宇尘 王妍

法外情

斥资800万!教育部将抽检6000篇博士论文,谁不淡定了?

4月2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预算》中透露,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不含军队系统),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数的10%左右。800万抽检6000篇论文根据《预算》,教育部2019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全部用于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主要包括专家评审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项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图书馆调取学位论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议。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2010年起,教育部正式开展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抽检比例逐年提高,至2014年已达到10%左右的要求。博士抽检工作已实施多年,整体比较成熟。具体来说,2019年拟抽检的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如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专家进行复评。网友热议:感谢翟天临消息一出,很多网友不淡定了。有感谢翟天临的有调侃看谁是假悟空的还有看了内心惶恐不安的大部分网友则强烈表示:坚决支持!净化学术环境!不过也有心疼钱和觉得花得值的网友“吵”了起来论文抽检预算能不能省下来?事实上,教育部抽检学术论文并非新举措,不仅《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早有规定,《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也将抽检学问论文、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列入其中。之所以近日再度成为新闻焦点,当与近来“翟天临论文造假”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屡屡曝光相关。看到这个消息,估计很多刚刚或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将更加不淡定。随着毕业论文盲审制度的建立和大面积推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冲破本领域学者挑剔的目光,回答好答辩专家的百般诘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以博士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三年博士最长八年毕不了业。不可否认的是,在已经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硕士博士中,有些论文不仅质量差,而且涉嫌学术不端。有的花钱找他人代写、有的剽窃他人成果、有的伪造相关数据……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未公开发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究竟为何会被剽窃”事件,4月2日终于有了结论。湖南大学确认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刘的硕士学位被撤销,其导师也被给予警告处分,丧失了导师资格。不少造假论文能够通过,有学生的责任,确实也是导师的不负责任,同时,学校的“默许”也难辞其咎。刘梦洁事件虽不是抽检发现,但足以证明抽检的必要性。同时也在释放一个信号,不是侥幸通过答辩、拿到学位证书,对掺假行为就既往不咎了,只要论文存在严重问题、性质恶劣,学位授予单位就可以依法撤销其学位、注销学位证书。研究能力、学术水平或有高低,但学术道德对每个人的要求都始终如一,培养的是硕士博士,不是文抄公。对学位论文造假者,必须来真的。杜绝造假论文,抽检只是事后的监督,况且抽检的比例还很小,高校和导师更应该把好硕博论文第一关。根据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今年学位论文抽检预算为800万元。如果学生、导师和高校层层把关,每一篇论文都过硬,把教育部这笔抽检预算省下来,岂不是更好。你怎么看?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北京晚报(作者:贾亮)、教育部官网、人民网、网友评论监制:王然编辑:姜晶晶、洪园园

合乎大同

博士为发论文被骗2.5万,真的是活该?

摘要中青评论只要各种评定中,对于论文的非理性要求被降到最低,骗子的“生意”自然会没那么好做,更多人也自会在骗局前变得更清醒,增加对骗局的抵抗力。春节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始,高校毕业生也将迎来学历生涯的“毕业季”。除了工作之外,毕业论文也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而诈骗犯罪分子也将此作为“生财之道”,利用“论文”设置骗局诈骗钱财。近日,武汉警方公布了两起论文相关骗局,提醒市民,特别是高校师生注意防范。一位工科博士在网上寻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结果被骗2.5万元。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案例。事实上,“论文类”诈骗,早就并非个案。比如就在去年,四川内江警方就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一千多万、受害者遍布二十多个省市的特大论文诈骗案。这些论文类诈骗案,主要表现形式是两种:一是炮制假的核心期刊杂志,收取版面费;二是谎称包写包发表,收到钱后就将对方拉黑。而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涉嫌诈骗,公安机关对这类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很有必要。但是,也得看到,要真正铲除这类案件的滋生土壤,它所对应的当前社会巨大的论文发表需求这一现实,同样需要改变。据办案民警介绍,当前不只是高校教师、学生,工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员为了毕业、评职称,也都需要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骗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以宣称能快速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代发论文为诱饵,诈骗钱财。与骗术兴盛相对应的是,中国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已高居世界首位,但诚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曾多次“炮轰”的,中国的论文数量与质量并没有同步,两者之差越大,问题也越大。而在论文质量低的另一面,如此大的论文发表数量需求,也为骗术提供了可乘之机。当然,骗术的衍生,说到底还是在打信息不对称的擦边球。这一方面要求,对于正规期刊名单,从学校到职称评定机构都应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给社会正确的参考,避免一些“山寨”期刊趁虚而入,对于论文发表者形成误导;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推动告别职称评定、学业评定的“唯论文”倾向。事实上,一些论文骗术之所以能够轻易得逞,就不排除一些人是“病急乱投医”甚至是“将错就错”。而这一点,也与后续的论文审查和评定有关。如果在可疑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没有“蒙混过关”的机会,相信也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冒险”。一定程度上说,“论文类”诈骗现象高发,与翟天临式的学术不端,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那就是,论文在学术和职称评定中的权重过高,有过多、过滥之嫌,同时,对于论文的质量管理却不够严格,即便是造假或是在山寨期刊发表的论文也有可能被通过。于是,论文就成了最重要也最“简单”的考核要求,重要是指,每个人都需要有论文“交差”,简单是指,只要发表了就基本能“交差”。所以,不仅学术不端现象多见,连在正规期刊,收费发表论文也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在此情境下,质量自然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当花钱发论文成了“行规”,骗与非骗的界限,似乎就没那么让人容易把握了。“论文类”诈骗当然需要严治,但要根治这一现象,还是要得看到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这个方面,其实也需要某种“供给侧改革”。只要各种评定中,对于论文的非理性要求被降到最低,骗子的“生意”自然会没那么好做,更多人也自会在骗局前变得更清醒,增加对骗局的抵抗力。文/任然编辑/黄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镜中女

因为不想付论文装订费,所以他放弃博士学位

作者:David C. Brock机器之心编译参与:张倩、魔王他是C语言之父、1983年图灵奖得主,还是Unix的主要开发者。然而,他却因为「任性」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而且当年写的博士论文一丢就是半个世纪。如今,这一神秘的博士论文终于重见天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 Dennis Ritchie 这个人。上世纪 60 年代末,他从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并「子承父业」加入贝尔实验室,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加入贝尔实验室不久,他就和 Ken Thompson 一起开发了 Unix 操作系统和经久不衰的 C 语言。Thompson 领导开发了操作系统,Ritchie 则主导创造了 C 语言。在 C 语言问世之后,Thompson 又用它重写了 Unix。1983 年,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共同获得图灵奖。半个世纪之后,Unix 已经成为构建数字世界大多数操作系统的基础,而 C 语言则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虽然 Dennis Ritchie 已经于 2011 年去世,但贝尔实验室依然保留着他的个人主页。在这个页面上,Ritchie 用他特有的干巴巴的口吻对自己的计算科学求学生涯进行了介绍:「我在哈佛大学读本科并进一步深造,我的本科专业是物理学,研究生专业是应用数学…… 我的博士论文(1968 年)关于函数的子递归层次(subrecursive hierarchies)。本科阶段的学习让我明白,以自己的才智还不足以成为一名物理学者,而往计算机方向发展似乎相当不错。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又让我清醒,自己的才智也不足以让我成为算法理论方面的专家。我自己更喜欢过程式语言,而不是函数式语言。」且不论这些自我评价是否客观,Ritchie 选择的道路的确将他带到了一个让自己大放异彩的领域。尽管 Ritchie 在计算机领域享有盛名,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因为这份论文——遗失了。没错,就是遗失了,既没有发表也没有被任何公开文献收录,甚至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论文数据库中也找不到这篇论文。2011 年 Ritchie 去世的时候,他的妹妹 Lynn 仔细地翻阅了哈佛的馆藏记录和通过其他渠道查找,也没有找到一份副本。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她从 Ritchie 导师的遗孀那里找到了一本。但由于缺少公开副本,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只有不到十几个人读过这篇论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 Ritchie 的自我描述中,我们注意到,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凭借 1968 年那篇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实际情况是:他的确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这中间出了什么状况?Ritchie 的研究生同窗、MIT 教授 Albert Meyer 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不想付装订费,博士论文遗失了半个多世纪Albert Meyer 回忆道:「我从我们导师 Pat Fischer 那里听到的解释是,当时哈佛有一项规定:要想获得博士学位就得向学校图书馆提交一份装订好的论文,然后图书馆才会给你一份用来获得博士学位的证明。当时,Dennis 已经将论文提交给了论文评审委员会,而且得到了通过许可。他还手打了一份准备提交给图书馆,但图书馆却告诉他论文需要装订成册再提交。那时候,装订费不是一笔小数目…… 倒也不是贵到拿不出来那种,只是说所费不菲。据 Pat 所说,Dennis 当时的态度是:『如果哈佛图书馆想要一本装订好的论文,那他们应该自己掏钱,我是不会掏的!』很显然,他的确这么做了,也因此没拿到博士学位。」所以,这位大佬之所以没有拿到博士论文,并不是论文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任性」,打死不交装订费!经过多方打听,Lynn 证实了 Ritchie 的确没有提交装订版论文,也的确没有拿到哈佛的博士学位,但 Ritchie 的兄弟 John 认为,他之所以这么「任性」绝不仅仅是因为那点装订费:Ritchie 当时已经有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贝尔实验室研究员,而且他是那种不拘小节的人,「不会去关心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刚进入贝尔实验室的时候,Dennis Ritchie(右)和他的父亲 Alistair Ritchie(左)以及电子开关先驱 William Keister(中)一起工作。最近,Ritchie 的家人向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CHM)捐赠了他的一些遗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 Ritchie 的博士论文影印件,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这篇论文首次公开。随之一起捐赠的还包括 Unix 的早期源代码(1970–71)。这篇论文写于 1968 年,题目是《Program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当时的 Ritchie 才 27 岁。如今,Ritchie 离我们远去,论文也早已褪色发黄。Dennis Ritchie 遗失半个世纪的论文手稿首次公开。和影印本一起公开的还有该论文的电子版。论文地址:https://archive.computerhistory.org/resources/access/text/2020/05/102790971/Ritchie_dissertation.pdf或许,这篇论文可以带我们一窥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早期情况,了解当年的先驱人物所面临的挑战。此外,它还可以提醒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多远,以及技术在人的短暂一生中所发生的变化。解码 Dennis Ritchie 的博士论文将 Dennis Ritchie 的论文手稿复原并公开是一回事,理解它又是另一回事。要想理解这篇论文的内容,我们需要回到 20 世纪初,那个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探讨数学终极基础的创造年代。在那之前的几个世纪中,数学知识的特性——精确性(exactitude)和确定性(certitude),使它处于一种特殊甚至神圣的地位。对这些数学特性源头或基础的哲学思考可以至少追溯至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而在 20 世纪初期,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将形式逻辑(用符号系统表达规则和推理步骤)作为数学的基础。在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数学家大卫 ·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试图捍卫形式逻辑作为数学基础的观点,并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而言,Hilbert 认为,你可以通过形式逻辑中的特定证明构建数学的某种特性,例如数学没有矛盾,任意数学论断要么真要么假。Hilbert 倡导的这种证明就是「finitist」,依赖于使用简单显式、几乎机械式的规则操控形式逻辑的表达符号。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寻求此类符号逻辑操纵规则,数学家和哲学家将其与计算联结起来,并建立了逐步的严谨流程,以便人类「计算机」和机械计算器执行数学运算。库尔特 · 哥德尔(Kurt Gdel)提供了 Hilbert 提倡的这类证明,但是却展示了 Hilbert 期望的反面。哥德尔的逻辑没有展示确保数学中一切均正确的逻辑是可以被证明的,而是走向了反面,即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对于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哥德尔的证明依赖于关于特定数学对象「原始递归函数」(primitive recursive function)的论点。哥德尔递归函数的重点是,它们可计算且依赖于「有限过程」,即 Hilbert 认为的那种简单、几乎机械式的规则。左:学生时期的哥德尔(1925 年);右:David Hilbert(1912 年)。在哥德尔之后,美国数学家阿隆佐 · 邱奇(Alonzo Church)使用类似的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论点形成了逻辑证明,该证明不仅表明数学不总是可判定的,一些数学表述甚至无法确定真假。邱奇的证明基于「能行可计算函数」(effectively calculable function)概念,该函数基于哥德尔的递归函数。几乎同时,英国的阿兰 · 图灵构建了具备同样结果的证明,不过他的证明基于抽象「计算机器」运算所定义的「可计算性」概念。这一抽象图灵机能够执行任意计算,后来成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之后的几十年里,在计算机科学还未成为公认学科之前,数学家、哲学家等开始各自探索计算的本质,逐渐脱离了与数学基础的联系。正如 Albert Meyer 在采访中所讲述的:「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什么是可计算的,什么是不可计算的』得到广泛的研究和理解。哥德尔和图灵对可计算和不可计算的事物进行了逻辑限制。但是 60 年代出现了新想法:『让我们尝试理解可以用计算做什么』,也就在那时计算复杂性的概念出现了…… 你可以通过计算做所有事情,但并不是全部都那么容易…… 计算的效果会如何呢?」随着电子数字计算的兴起,对于这些研究者而言,问题不再是关于可计算性的逻辑论证对数学本质的影响,而是这些逻辑论证对于可计算性自身限制的揭示。随着这些限制得到充分理解,研究者的兴趣转移到这些限制内的可计算性本质问题。MIT 教授 Albert Meyer。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索部分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当时,Dennis Ritchie 和 Albert Meyer 都进入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进行研究生学习,而应用数学系也往往是电子数字计算实践在校园中扎根的地方。Meyer 回忆道:「应用数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而这种计算理论只是其中很小、很新的一部分。」进入哈佛应用数学系之后,Ritchie 和 Meyer 对计算理论越来越感兴趣,因此他们找到了 Patrick Fischer 作为自己的导师。Fischer 当时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他在哈佛任教时间不长,恰好与 Ritchie 和 Meyer 读研的时期重叠。Meyer 回忆道:「Patrick 对于理解计算的本质非常感兴趣。他想知道是什么让一切变得复杂,又是什么让它们变得简单…… 不同种类的程序能做什么?」一份暑假作业在经历了一年的研究生学习之后,Fischer 单独雇佣了 Ritchie 和 Meyer 作为暑期研究助理。Meyer 被分到的工作是研究 Fischer 在计算理论中发现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并在暑期结束前给出报告。而 Fischer 此时即将离开哈佛。Meyer 花了一整个夏天独自苦苦研究这个问题,但暑期结束之前也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不久之后,在去参加 Fischer 一个研讨会的路上,Meyer 忽然想到了解决方法,他兴奋地将这个突破告诉了 Fisher。但令 Meyer 惊讶并略微失望的是,Fisher 告诉他其实 Ritchie 也已经想到了解法。原来,Fisher 把同一个问题交给了两个人解决,但是没有告诉他们对方拿到了同样的问题!Dennis Ritchie 和他的父亲 Alistair E. Ritchie。Fisher 给两人出的难题是一个关于计算复杂性的大问题,与计算一种事物相对于另一种事物的相对容易度或时间有关。回想一下哥德尔使用原始递归函数来例证有限过程的可计算性,这是他著名论文中的关键点。20 世纪 50 年代,波兰数学家 Andrzej Grzegorczyk 根据函数增长的快慢定义了这些递归函数的层次结构。Fischer 的暑期问题就是让 Meyer 和 Ritchie 探索这种函数的层次结构与计算复杂性之间的关系。难得的是,Meyer 对 Ritchie 解法的赞赏抵消了自己的失望情绪,他回忆道,「……Dennis 提出的循环程序概念真是太美了,而且如此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机制,也是一个阐明主题的聪明方法,我甚至都不关心他是否解决了问题。」而 Ritchie 在这个暑期提出的循环程序就是他 1968 年博士论文的核心。其实,循环程序本质上是非常小、非常有限的计算机程序,在 BASIC 中用 FOR 命令编写过循环程序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在循环程序中,你可以将一个变量设置为零,给一个变量加上 1,或者将一个变量的值移动到另一个变量。就是这样。在循环程序中唯一可用的控制是一种简单循环,指令序列在其中重复一定次数。重要的是,循环可以「嵌套」,即循环套循环。Ritchie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表明,这些循环函数正是产生哥德尔原始递归函数所需要的,而且只需要这些函数;它们恰好能够反映 Grzegorczyk 提出的层次结构。哥德尔认为其递归函数具有很强的可计算性,而 Ritchie 则证明了循环程序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合适工具。Ritchie 的论文表明,循环程序的嵌套程度是对其计算复杂性的一种度量,同时也是对它们所需计算时间的一种度量。此外,他还指出,通过循环的深度来评估循环程序与 Grzegorczyk 的层次结构完全相同。原始递归函数的增长速度确实与它们的计算复杂性有关,实际上,它们是相同的。Meyer 回忆道:「循环程序被做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任何计算机科学家都可以立即理解。在解释原始递归层次的时候,传统公式用非常复杂的逻辑学符号来表示复杂的语法,普通人很难理解。但现在,你突然发现了一个三四行就能把循环程序描述清楚的计算机科学解释。」Meyer 解释说:「Dennis 是一个非常可爱、随和、谦逊的人。显然他很聪明,但也有些沉默寡言…… 我们一起讨论过我们合著的《The Complexity of Loop Programs》,他读了这篇论文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并向我解释了循环程序。」1967 年,这篇论文被 ACM 发表。在 Meyer 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生涯中,这篇论文开启了一个多产的时代,而且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但对于他和 Ritchie 的合作来说,这却是终点。「真是令人失望。我很想和他合作,因为他看起来很聪明,很友好,和他一起工作很有趣。但是,你知道,他已经在做其他的事情了。他整晚都在玩《太空战争》!」Meyer 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 Ritchie 的个人评价:「研究生阶段的经历让我清醒,自己的才智不足以让我成为算法理论方面的专家」。了解了这篇博士论文之后,我们发现,他好像说谎了。或许,比起理论研究,实现对于 Ritchie 来说更有诱惑力,因此他才选择通过创建新系统、新语言来探索计算的边界、本质和可能性。参考链接:https://computerhistory.org/blog/discovering-dennis-ritchies-lost-dissertation/来源:机器之心原文略有删改原文标题:「任性」的C语言之父:因拒付论文装订费错失博士学位,论文52年后重见天日编辑:fengyao

你知道吗?学位论文可以找知网领稿酬了

关于向中国知网领取学位论文稿酬的通知各位博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出版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国家级的连续电子期刊,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负责编辑出版,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主要项目,也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9133/G;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22X《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9144/G;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246凡经杂志社审核后,被录用的学位论文由CDFD、CMFD编辑部向作者颁发学位论文发表证书,其著作权受法律保护。杂志社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使用为非独家使用,学位论文在CDFD、CMFD出版后,仍可在纸质期刊、报纸、图书等媒体上再次出版发表。学位论文出版后,请作者联系杂志社领取稿酬,稿酬支付标准如下:一、学位年度2008年(含2008年)以后的稿酬标准: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价值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价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现金稿酬。二、学位年度2008年以前的稿酬标准: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价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8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价值2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30元人民币现金稿酬。此外,现金稿酬可以以3倍的面值兑换成“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稿酬领取流程:登入www.cnki.net查询学位论文出版情况确认已出版→将本人的学位证与身份证复印件发至杂志社指定的传真或邮箱,同时下载附件《稿酬领取信息表》(见附件)填写相关信息(作者本人的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号、邮寄地址等)并发送至指定邮箱→杂志社发放稿酬及发表证书。请各位确认已出版的学位论文作者速与我社联系领取稿酬!杂志社领取稿酬联系人:李老师;王老师联系电话:010-62791817;010-62791814;010-62790305传真:010-62791817;62791814E--mail:degreetax@cnki.net书籍稿酬有关规定你知道吗?团中央青少年维权在线法律专家、北京致诚公益律师 姚艳姣中国知网发出稿酬申领通知,在一定意义上对论文著作权的规范向前进了一步。对电子文字作品稿酬标准和支付方式,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规对文字作品稿酬标准,我国《著作权法》有什么规定?团中央12355专家这样说:《著作权法》第二十七条 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依照本条的规定,付酬标准由当事人选择,要么由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中自行约定确定,要么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往往有一个幅度,那么,当事人就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付酬标准的幅度内约定具体的付酬标准。如国家版权局《书籍稿酬暂行规定》(1990年7月1日起实施,依然有效)第三条规定,著作稿:每千字10元至30元。确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艺理论的专著,必须从优付酬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40元。当事人在约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时,可以参照这些规定。二是当事人还可以根据作品的质量、反映效果、使用的次数、作品公之于众的时间长短、作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自行约定付酬标准,这一付酬标准既可以高于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也可以低于这个标准。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付酬标准,或者当事人虽有约定,但约定的不明确,实际无法履行,怎么办?对此著作权法在本条规定,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2014年11月1日,国家版权局、发改委发布了最新的稿酬支付标准《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第五条中对原创作品的基本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为:每千字80-300元,注释部分参照该标准执行。另外,关于报酬支付方式的规定如下:第三条 以纸介质出版方式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可以选择版税、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者一次性付酬等方式。版税,是指使用者以图书定价×实际销售数或者印数×版税率的方式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基本稿酬,是指使用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印数稿酬,是指使用者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一次性付酬,是指使用者根据作品的质量、篇幅、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使用方式、使用范围和授权期限等因素,一次性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第十四条 以纸介质出版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使用文字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使用者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付酬标准和付酬方式付酬。在数字或者网络环境下使用文字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使用者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付酬标准和付酬方式付酬。具体到中国知网的案例上,如果依据《书籍稿酬暂行规定》来支付稿酬,并不违法,如果依据最新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稿酬可能偏低(但很多早年间的文字作品并不适用该最新规定)。从合同法的角度,中国知网发出这样的通知,视为发出合同要约。如果作者接受,则关于稿酬约定的合同成立。如果不接受,关于稿酬约定的合同则不成立,作者可与中国知网形成新的约定,或通过其他方式维权。(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

大魔神

任性的C语言之父:因拒付装订费错失博士学位,论文52年后重见天日

选自CHM作者:David C. Brock机器之心编译参与:张倩、魔王他是C语言之父、1983年图灵奖得主,还是Unix的关键开发者。然而,他却因为「任性」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而且当年写的博士论文一丢就是半个世纪。如今,这一神秘的博士论文终于重见天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 Dennis Ritchie 这个人。上世纪 60 年代末,他从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并「子承父业」加入贝尔实验室,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加入贝尔实验室不久,他就和 Ken Thompson 一起开发了 Unix 操作系统和经久不衰的 C 语言。Thompson 领导了系统的开发,Ritchie 则主导了 C 语言的创造。在 C 语言问世之后,Thompson 又用它重写了 Unix。1983 年,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共同获得图灵奖。半个世纪之后,Unix 已经成为构建数字世界大多数操作系统的基础,而 C 语言则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虽然 Dennis Ritchie 已经于 2011 年去世,但贝尔实验室依然保留着他的个人主页。在这个页面上,Ritchie 用他特有的干巴巴的口吻对自己的计算科学求学生涯进行了介绍:「我在哈佛大学读本科并进一步深造,我的本科专业是物理学,研究生专业是应用数学…… 我的博士论文(1968 年)关于函数的子递归层次(subrecursive hierarchies)。本科阶段的学习让我明白,以自己的才智还不足以成为一名物理学者,而往计算机方向发展似乎相当不错。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又让我清醒,自己的才智也不足以让我成为算法理论方面的专家。我自己更喜欢过程式语言,而不是函数式语言。」且不论这些自我评价是否客观,Ritchie 选择的道路的确将他带到了一个让自己大放异彩的领域。尽管 Ritchie 在计算机领域享有盛名,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因为这份论文——遗失了。没错,就是遗失了,既没有发表也没有被任何公开文献收录,甚至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论文数据库中也找不到这篇论文。2011 年 Ritchie 去世的时候,他的妹妹 Lynn 仔细地翻阅了哈佛的馆藏记录和其他渠道,也没有找到一份副本。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她从 Ritchie 导师的遗孀那里找到了一本。但由于缺少公开副本,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只有不到十几个人读过这篇论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 Ritchie 的自我描述中,我们注意到,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凭借 1968 年那篇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实际情况是:他的确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这中间出了什么状况?Ritchie 的研究生同窗、MIT 教授 Albert Meyer 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不想付装订费,博士论文遗失了半个多世纪Albert Meyer 回忆道:「我从我们导师 Pat Fischer 那里听到的解释是,当时哈佛有一项规定:要想获得博士学位就得向学校图书馆提交一份装订好的论文,然后图书馆才会给你一份用来获得博士学位的证明。当时,Dennis 已经将论文提交给了论文评审委员会,而且得到了通过。他还手打了一份准备提交给图书馆,但图书馆却告诉他论文需要装订成册再提交。那时候,装订费不是一笔小数目…… 倒也不是贵到拿不出来那种,只是说所费不菲。据 Pat 所说,Dennis 当时的态度是:『如果哈佛图书馆想要一本装订好的论文,那他们应该自己掏钱,我是不会掏的!』很显然,他的确这么做了,也因此没拿到博士学位。」所以,这位大佬之所以没有拿到博士论文,并不是论文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任性」,打死不交装订费!经过多方打听,Lynn 证实了 Ritchie 的确没有提交装订版论文,也的确没有拿到哈佛的博士学位,但 Ritchie 的兄弟 John 认为,他之所以这么「任性」绝不仅仅是因为那点装订费:Ritchie 当时已经有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贝尔实验室研究员,而且他是那种不拘小节的人,「不会去关心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刚进入贝尔实验室的时候,Dennis Ritchie(右)和他的父亲 Alistair Ritchie(左)以及电子开关先驱 William Keister(中)一起工作。最近,Ritchie 的家人向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CHM)捐赠了他的一些遗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 Ritchie 的博士论文影印件,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这篇论文首次公开。随之一起捐赠的还包括 Unix 的早期源代码(1970–71)。这篇论文写于 1968 年,题目是《Program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当时的 Ritchie 才 27 岁。如今,Ritchie 离我们远去,论文也早已褪色发黄。Dennis Ritchie 遗失半个世纪的论文手稿首次公开。和影印本一起公开的还有该论文的电子版。论文地址:https://archive.computerhistory.org/resources/access/text/2020/05/102790971/Ritchie_dissertation.pdf或许,这篇论文可以带我们一窥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早期情况,了解当年的先驱人物所面临的挑战。此外,它还可以提醒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多远,以及技术在人的短暂一生中所发生的变化。解码 Dennis Ritchie 的博士论文将 Dennis Ritchie 的论文手稿复原并公开是一回事,理解它又是另一回事。要想理解这篇论文的内容,我们需要回到 20 世纪初,那个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探讨数学终极基础的创造年代。在那之前的几个世纪中,数学知识的特性——精确性(exactitude)和确定性(certitude),使它处于一种特殊甚至神圣的地位。对这些数学特性源头或基础的哲学思考可以至少追溯至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而在 20 世纪初期,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将形式逻辑(用符号系统表达规则和推理步骤)作为数学的基础。在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数学家大卫 ·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试图捍卫形式逻辑作为数学基础的观点,并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而言,Hilbert 认为,你可以通过形式逻辑中的特定证明构建数学的某种特性,例如数学没有矛盾,任意数学论断要么真要么假。Hilbert 倡导的这种证明就是「finitist」,依赖于使用简单显式、几乎机械式的规则操控形式逻辑的表达符号。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寻求此类符号逻辑操纵规则,数学家和哲学家将其与计算联结起来,并建立了逐步的严谨流程,以便人类「计算机」和机械计算器执行数学运算。库尔特 · 哥德尔(Kurt Gdel)提供了 Hilbert 提倡的这类证明,但是却展示了 Hilbert 期望的反面。哥德尔的逻辑没有展示确保数学中一切均正确的逻辑是可以被证明的,而是走向了反面,即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对于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哥德尔的证明依赖于关于特定数学对象「原始递归函数」(primitive recursive function)的论点。哥德尔递归函数的重点是,它们可计算且依赖于「有限过程」,即 Hilbert 认为的那种简单、几乎机械式的规则。左:学生时期的哥德尔(1925 年);右:David Hilbert(1912 年)。在哥德尔之后,美国数学家阿隆佐 · 邱奇(Alonzo Church)使用类似的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论点形成了逻辑证明,该证明不仅表明数学不总是可判定的,一些数学表述甚至无法确定真假。邱奇的证明基于「能行可计算函数」(effectively calculable function)概念,该函数基于哥德尔的递归函数。几乎同时,英国的阿兰 · 图灵构建了具备同样结果的证明,不过他的证明基于抽象「计算机器」运算所定义的「可计算性」概念。这一抽象图灵机能够执行任意计算,后来成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之后的几十年里,在计算机科学还未成为公认学科之前,数学家、哲学家等开始各自探索计算的本质,逐渐脱离了与数学基础的联系。正如 Albert Meyer 在采访中所讲述的:「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什么是可计算的,什么是不可计算的』得到广泛的研究和理解。哥德尔和图灵对可计算和不可计算的事物进行了逻辑限制。但是 60 年代出现了新想法:『让我们尝试理解可以用计算做什么』,也就在那时计算复杂性的概念出现了…… 你可以通过计算做所有事情,但并不是全部都那么容易…… 计算的效果会如何呢?」随着电子数字计算的兴起,对于这些研究者而言,问题不再是关于可计算性的逻辑论证对数学本质的影响,而是这些逻辑论证对于可计算性自身限制的揭示。随着这些限制得到充分理解,研究者的兴趣转移到这些限制内的可计算性本质问题。MIT 教授 Albert Meyer。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索部分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当时,Dennis Ritchie 和 Albert Meyer 都进入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系进行研究生学习,而应用数学系也往往是电子数字计算实践在校园中扎根的地方。Meyer 回忆道:「应用数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而这种计算理论只是其中很小、很新的一部分。」进入哈佛应用数学系之后,Ritchie 和 Meyer 对计算理论越来越感兴趣,因此他们找到了 Patrick Fischer 作为自己的导师。Fischer 当时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他在哈佛任教时间不长,恰好与 Ritchie 和 Meyer 读研的时期重叠。Meyer 回忆道:「Patrick 对于理解计算的本质非常感兴趣。他想知道是什么让一切变得复杂,又是什么让它们变得简单…… 不同种类的程序能做什么?」一份暑假作业在经历了一年的研究生学习之后,Fischer 单独雇佣了 Ritchie 和 Meyer 作为暑期研究助理。Meyer 被分到的工作是研究 Fischer 在计算理论中发现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并在暑期结束前给出报告。而 Fischer 此时即将离开哈佛。Meyer 花了一整个夏天独自苦苦研究这个问题,但暑期结束之前也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不久之后,在去参加 Fischer 一个研讨会的路上,Meyer 忽然想到了解决方法,他兴奋地将这个突破告诉了 Fisher。但令 Meyer 惊讶并略微失望的是,Fisher 告诉他其实 Ritchie 也已经想到了解法。原来,Fisher 把同一个问题交给了两个人解决,但是没有告诉他们对方拿到了同样的问题!Dennis Ritchie 和他的父亲 Alistair E. Ritchie。Fisher 给两人出的难题是一个关于计算复杂性的大问题,与计算一种事物相对于另一种事物的相对容易度或时间有关。回想一下哥德尔使用原始递归函数来例证有限过程的可计算性,这是他著名论文中的关键点。20 世纪 50 年代,波兰数学家 Andrzej Grzegorczyk 根据函数增长的快慢定义了这些递归函数的层次结构。Fischer 的暑期问题就是让 Meyer 和 Ritchie 探索这种函数的层次结构与计算复杂性之间的关系。难得的是,Meyer 对 Ritchie 解法的赞赏抵消了自己的失望情绪,他回忆道,「……Dennis 提出的循环程序概念真是太美了,而且如此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机制,也是一个阐明主题的聪明方法,我甚至都不关心他是否解决了问题。」而 Ritchie 在这个暑期提出的循环程序就是他 1968 年博士论文的核心。其实,循环程序本质上是非常小、非常有限的计算机程序,在 BASIC 中用 FOR 命令编写过循环程序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在循环程序中,你可以将一个变量设置为零,给一个变量加上 1,或者将一个变量的值移动到另一个变量。就是这样。在循环程序中唯一可用的控制是一种简单循环,指令序列在其中重复一定次数。重要的是,循环可以「嵌套」,即循环套循环。Ritchie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表明,这些循环函数正是产生哥德尔原始递归函数所需要的,而且只需要这些函数;它们恰好能够反映 Grzegorczyk 提出的层次结构。哥德尔认为其递归函数具有很强的可计算性,而 Ritchie 则证明了循环程序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合适工具。Ritchie 的论文表明,循环程序的嵌套程度是对其计算复杂性的一种度量,同时也是对它们所需计算时间的一种度量。此外,他还指出,通过循环的深度来评估循环程序与 Grzegorczyk 的层次结构完全相同。原始递归函数的增长速度确实与它们的计算复杂性有关,实际上,它们是相同的。Meyer 回忆道:「循环程序被做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任何计算机科学家都可以立即理解。在解释原始递归层次的时候,传统公式用非常复杂的逻辑学符号来表示复杂的语法,普通人很难理解。但现在,你突然发现了一个三四行就能把循环程序描述清楚的计算机科学解释。」Meyer 解释说:「Dennis 是一个非常可爱、随和、谦逊的人。显然他很聪明,但也有些沉默寡言…… 我们一起讨论过我们合著的《The Complexity of Loop Programs》,他读了这篇论文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并向我解释了循环程序。」1967 年,这篇论文被 ACM 发表。在 Meyer 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生涯中,这篇论文开启了一个多产的时代,而且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但对于他和 Ritchie 的合作来说,这却是终点。「真是令人失望。我很想和他合作,因为他看起来很聪明,很友好,和他一起工作很有趣。但是,你知道,他已经在做其他的事情了。他整晚都在玩《太空战争》!」Meyer 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 Ritchie 的个人评价:「研究生阶段的经历让我清醒,自己的才智不足以让我成为算法理论方面的专家」。了解了这篇博士论文之后,我们发现,他好像说谎了。或许,比起理论研究,实现对于 Ritchie 来说更有诱惑力,因此他才选择通过创建新系统、新语言来探索计算的边界、本质和可能性。

承意不彼

《nature》系列论文为何难发?审稿周期长,公开期刊版面费用昂贵

《nature》系列论文为何审稿周期长?如果想要快速发布论文,在科研圈中,一般人都会推荐美国杂志,因为美国顶级期刊审稿速度非常的快,而欧洲的顶级期刊《nature》系列论文审稿周期却非常的长,nautre系列论文审稿周期长的原因有很多,就拿中国科学家们喜欢灌水的化学期刊为例,中国科学家们发表JACS的数量远超过nature系列化学子刊,因为JACS相当的于美国科学院杂志,再接收到论文稿件后,就会直接被送审,因此审稿周期非常短,而《nature》杂志社在接收到论文稿件后,首先需要通过内部审核团队审核,只有通过nature内部审核后,才会被送外部审核,因此周期会变长,面对漫长的评审周期,讲究速率的中国科研圈,因此JACS也被当成首选项,只要影响因子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学者们更钟爱JACS,毕竟JACS收录论文数量多,而且影响因子也不错,而《nature》系列子刊,审稿周期长,还会遇到内部审核口味的不同。可能会被拒稿或需要补做实验,科研论文有周期的因素,甚至由于补做实验,很可能其他人直接抢先发布同类的科研发现!被降级的NAT COMMUN中国科学院通过对科研论文分类,划分出JCR分区表,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一期中科院JCR分区直接把《nature》子刊的NAT COMMUN降级为二区杂志,瞬时间引发了科研圈的众议,纷纷吐槽中科院的分区计算规则有点low,因为NAT COMMUN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非常强,因为NAT COMMUN属于《nature》杂志社免费公开面向全球大众的杂志,影响力非常大,但是可能是由于免费期刊,需要投稿者花费巨额的版面费,用于杂志社的正常运行,因此当中科院把NAT COMMUN降级的时候,有网友戏称,中科院可能是想为国家申请,避免中国科研学者过多地发表NAT COMMUN而花费外汇!因为NAT COMMUN降级后中科院JCR分区饱受争议,在短暂的降级后,中科院重现调整计算公式,把NAT COMMUN恢复至一区!《nature》系列杂志极难的建议在中国著名的科研论坛中,给出一份科技期刊杂志论文难易程度的评价,其中很多期刊被评为极难的级别,说明了投稿的难度非常大,虽然目前世界科研中心已经偏向美国,但是欧洲依旧维系着世界工科科技起源地的骄傲,美国社会更加的多元化,有很多类似中国务实的因素,因此美国科技类期刊讲究速度,缺少了杂志社的内部审核,直接送去外审的论文,如果遇到老熟人,那么被接受的几率就会变大,因此才会出现中国学者注册假邮箱,自己审核自己论文的丑闻。欧洲期刊杂志审稿周期长,但是多了一道门槛,首先得过了杂志社主编们的审核,然后才会被送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论文的水准,避免了科研人情关系网。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杂志主编的口味会直接让这些杂志错过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当然只要是顶级期刊杂志,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科研期刊都很难发表,也希望中国早日涌现几家令世界都认可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