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新生6070人,00后读博啦十九年矣

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新生6070人,00后读博啦

秋风送爽,树叶微黄,阔别数月之后,书声琅琅重返校园,金秋九月,学校里即将迎来新一批北理工人。这些“萌新”们来自哪里?男女比例是否如传闻一样相差悬殊?最小的研究生难道已经是“00后”了吗?……下面为你揭晓,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快来围观!2020年研究生新生共计60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4955人确认过眼神,是北理的人!95后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军入学年纪最小的博士生来自00后,年仅20岁!大家最关注的男女比例来啦!整体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是1.6:1。各学院的男女新生比例各有特点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当属机电学院而外国语学院位居女生比例的榜首不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校园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硕士新生中“王”姓拔得头筹成为姓氏之“王”。“刘畅”、“王鑫”、“王旭”成为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同名同姓又同时进入北理工在缘分的奇妙作用下不知道这些同学会不会在学校的课堂上或图书馆里相遇呢?研究生新生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满族、蒙古族、回族人数较多在北理工的大家庭中无论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期待他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籍贯排行中山东人和河北人占据了北理工的半壁江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跨越千山万水在此相遇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老乡呢?快看看这些学校里有你的母校吗?中关村校区的新生进驻率最高超过70%的新生在此报到今年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同考入北理工!这对“姐妹花“在机缘巧合之下双双进入自动化学院,希望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奋斗共进!欢迎2020级新同学加入BIT大家庭,80岁的北理工因你们的到来,更加朝气蓬勃!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研究生院 设计:苏远思、张楠、李罗海 摄影:韩学礼、郭洛宁、祝德刚、马宁 编辑:徐梦姗、苏远思

其故何也

北京理工毕业湖北高材生上海流浪了十几年:走出人生的失败多难?

近日,很多媒体报道了失忆高材生姚龙生作为流浪汉在上海漂泊了十几年,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恢复记忆得以返回湖北黄冈老家的事迹。这个流浪汉之所以能上热搜,因为他并非普通流浪汉,他曾是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湖北籍高材生。姚龙生生于1971年,从这个可以推算他是9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还是属于凤毛麟角的。更何况姚龙生能够从湖北黄冈这个小地方考入唐唐北京高等学府,可见他的成绩在当年同龄人当中属于佼佼者,非同一般。从北理工毕业以后,姚龙生更是变成了国企抢着要的人才,在抉择之后进入了安徽中国兵器工业研究所上班。可以说,在2003年以前姚龙生是天之骄子一样的人物。也许正因为人生前一段太顺利,称得上春风得意,后面下海创业生意失败,人生一下子跌入低谷,前后比较反差太大,所以更难以接受。2003年,姚龙生选择辞职下海创业,到上海创业的姚龙生生意做得很不顺,经商屡屡失败,赔了个血本无归。挺到了2008年,姚龙生已经混到了生活不下去的地步,他开始不与湖北的家人保持联系了。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姚龙生开始精神失常,出现了谵妄和失忆的现象,慢慢地变成了上海流浪汉中的一员。上海救助站工作人员曾多次想帮助他接受治疗,但当时的姚龙生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对接近他的工作人员或破口大骂,或直接捡起身边是石头砸人。工作人员多方努力终于让他逐渐放下敌意,1月22日,姚龙生被工作人员送到了杨浦区的精神卫生治疗中心。经过半年的治疗和干预,姚龙生开始想起了过往的事情,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有网友认为姚龙生之所以后面过得这么凄惨,是因为他2003年那个错误的决定,否则他现在可能依然是过着春风得意的人生。然而真地是这样吗?(一)2003年,姚龙生选择辞职下海创业,这是当年很多有胆识、有能力人的选择。在当时做决定时,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可以说他的决定错了,即使在他跨出那一步以后,他的人生就开始走入低谷。年轻的时候想拼搏一下何错之有?奋斗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今年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鼓舞当代大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目标往前走。(二)姚龙生最大的错误并不在于它丢掉了稳定的职业出去创业。其实最关键的在于,他没有正确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失败了,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面子无处安放,钻了牛角尖。走投无路,前方无路时不妨换一条路再走。姚龙生也许只是不适合做生意而已,既然尝试了此路不通,大不了继续再做他的技术类工作。即使创业几年,蹉跎了他的时光,凭他的资历和学历找个普通的工作应该还是不难。可惜的是,他像楚霸王一样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硬生生地断了自己的退路。(三)年轻时敢想敢干、愿意折腾并没有错。机会很多,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碌碌无为过一生,连尝试都不曾有过,也许将来更会后悔。折腾的时候不要打无把握之仗,这一点很关键。毕竟大家是想尝试成功,并不是想尝试失败的。做一件事之前也要多想想自己是否适合,失败了以后自己要如何应对。想过精彩的人生根本没有错。只是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成功,尝试过不后悔就好。

弥赛亚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出炉,2019年录取分数线可参考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出炉,2019年录取分数线可参考说到“国防七子”,可能很多网友耳熟能详,北京理工大学就是其中成员之一。北京理工大学隶属工业信息化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是我国军工类王牌顶尖高校之一,位居985、211、双一流大学之列。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实力强大,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分别是: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10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与技术获评A+,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获评A,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省部级国家领导人120位,两院院士50位以及大批卓越学者,成就斐然的企业家、航空、兵器、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整体就业率高达98.3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硕士生毕业率为98.97%。在QS发布的201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北京理工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11位,北京市高校第三位。2019届毕业生进入国家重点单位和世界500强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5%以上。本科生年薪10万——15万人数占到了52%以上,15万——20万占到了17%以上,年薪20万以上的占到了10%左右。北京理工大学实力如此强大,就业质量如此之好,能到北京理工大学就读,是很多考生梦寐以求的事。近日,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出炉,北理工今年共计招生3700人,其中在北京市招生计划数为257人,下面是北京是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有兴趣的考生可查看。除了北京市招生人数较多之外,北理工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山西等省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都在百人以上。不少考生可能要问了,北理工如此名校,多少分可以报考啊?2020年的高考成绩尚未公布,自然不得而知了。不过,有兴趣的考生可以查阅北京理工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作为参考。百度上多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线,这个应该更精准些,自己查阅一下即可。在这里,静静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以供大家参考。从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录取分数线来看,有24个省全省理科排名前1%的考生方有希望,而在河北、河南、山东、广西、新疆这5个省份,全省理科排名前0.3%的考生可以报考。由此可见,北京理工大学的生源质量之高。如果考生对北京理工大学情有独钟,可以进学校官网了解详情哟!高考成绩即将出炉,祝所有考生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己独取后

北京理工大学2019研究生新生大数据:5528名研究生,00后硕博来啦

8月30日至31日,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年,北理工共录取5528名研究生,学校分别于8月30日和31日在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组织迎新报到,迎新现场学校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校园一卡通和体检表发放处,各学院也设立迎新站,欢迎研究生新同学入学。八月暑末,九月初秋,天朗气清,万物明媚,北理工的开学季悄然而至。新成员,新面孔,2019年的这个夏天,又一批研究生新生正式加入北理工大家庭!他们都是谁?叮!新鲜出炉的研究生大数据,为你带来他们的数字画像!5528名研究生新生来啦!2019年,北理工迎来5528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4482人,博士生1046人,硕博比为:4.3:1,先在这里为他们点个赞!最高学历都在哪儿?博士在哪里?机电学院拔得头筹,收获139名博士生,机械与车辆学院紧随其后,迎来127名博士生。不甘落后的材料学院博士新生112名,宇航学院104名,信息与电子学院102名,欢迎我理的“最强大脑”们,冲鸭!男女比例6:4学历渐高,性别平衡2019级研究生的性别比例为6:4,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而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对比明显,女生只占到了27%。博士女生在我理稀缺而宝贵,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哟!女生力MAX的学院,请举起你们的双手!在充满阳刚之气的北理工,女生超过男生的学院十分难得,今年,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男女比1:11。在博士新生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位列榜首,男女比例1:4,设计与艺术学院1:2,紧随其后!How old are you?2019级硕士研究生,依然是“90后”的天下,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有3913人,稳居第一位,而“80后“新生则有522人,“70后”41人,而在硕士中,还惊现“00后”的身影,19岁就上研究生的同学有6人,学习无长幼,你们都是我理最可爱的新生们!18岁的硕士,请收下我的膝盖!博士新生的年龄分布大体与硕士新生保持一致,其中“90后”占到了大多数,但是“60后”和“00后”的身影依然十分抢眼,学无止境,勇于攀登,点赞!19岁读博,这还能说什么呢,学神,牛牪犇!多姿多采多民族!2019级硕士生中,有278位来自25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的小可爱最多,共98人,蒙古族新生43人,紧随其后。希望在北理工,我们结下真挚友谊,为青春留下靓丽色彩!2019级博士生中,少数民族占比约5%,来自14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同学最多,共16人,蒙古族同学以15名的人数位列第二。“李同学,你好吗?”“张同学,我很好!”2019级硕士生中,“李同学”“人多势众”拔得头筹,共411人;博士新生中,“张同学”则成为“大户人家”,凭借101人居于首位。这个夏天,来自祖国八方的“八百年前一家人”,今朝汇聚北理工,真好!“李超!杨柳?”“到!”“到!”“到!”“到!”2019级硕士生中,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是“李超”和“杨柳”,共有4人。博士生中,也会有很多同名同姓的小伙伴。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就是在北理校园遇见同名同姓的你~夏末初秋的遇见,带着几分校园的香甜,沁人心脾,与北理的缘分,就似蓬勃的晨光,刚刚开启。再一次,欢迎5528名研究生,加入BIT大家庭。希望在这里,实现青春梦想,在这个时代大有作为,为伟大祖国写就精彩与辉煌!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 数据来源:研究生院 策划:王朝阳 图表制作:张楠 摄影:王征、马宁 编辑:陈双、修珊珊

村桥

北理工迎来5000余名研究生 “00后”硕博出现

北京理工大学9月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马海燕)北京理工大学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4482名硕士研究生和1046名博士研究生中,超过70%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最年轻的硕士只有18岁,最年轻的博士只有19岁。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们讲解“求学之道”时表示,求学之道,要进德修业,开创新境界;要求精求是,提升新高度;要领异标新,焕发新光彩;要兼收并蓄,展现新气象。师生们高唱《歌唱祖国》。 供图 摄张军举例说,“中国预警机之父”、该校1956级校友王小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第一位完全由国内培养的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69年,王小谟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城市赶赴贵州,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中低空雷达,使我国在该领域与美、英等强国同台竞技。和当年的王小谟一样,在今年的毕业求职季,北理工57位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去基层、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其中大半为研究生。北理工“80后”教授王博执着科研,从2004年接触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到把MOF材料广泛应用于大气治理、污染物降解等领域,王博率领团队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最终实现该材料对PM2.5的滤除达到99.5%,研制成功“防霾利器”。两个月前,一场新车发布会在北理工人的朋友圈刷屏,纯电动方程式赛车“银鲨Ⅷ”与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灰鲨Ⅲ”正式亮相。这背后,是一个成立十年、披荆斩棘的国际化专业赛车团队——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他们获得过全国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水平比赛。十年,十多个学院,本硕博三个层次,近500名队员,他们通力合作,战胜了发动机受损、电池自燃、赛车焚毁无数打击,协作精神深植于每位队员心中。“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张军用这些例子勉励同学们读研期间学会创新思维、批判思维、颠覆性思维,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力学笃行,敢为人先,在协同共进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摩羯座

北理工状元捡垃圾12年、师大硕士消沉8年,多少天才毁于父母手中

按说高学历人才,未来前途应该一片光明。可为何近几年,明明有着高学历却荒废一生的人比比皆是?北理工状元学霸流浪捡垃圾12年就如前阵子,震惊大家的北理工学霸流浪捡垃圾12年事件,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生最难的修行,是与自己和解!一次机遇巧合,上海警方在采集基础信息时无意间发现,一衣衫滥缕靠捡垃圾为生的流浪汉,将其带回派出所做比对,发现他竟是已经失踪12年的北理工学霸姚远。姚远71年出生,曾是当地的高考状元。1994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毕业,曾供职于位于安徽蚌埠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二一四研究所。曾经的学霸、科研精英,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原来,姚远在2003年辞职来到上海工作,但是都不太顺,期间换过多份工作。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心灰意冷的他放弃了找工作,并逐渐和家人失去联系,随后一直在上海四处流浪。姚远失踪的这4000多个日日夜夜,家人眼泪都哭干了,几近绝望。而姚远明明知道亲人会伤痛欲绝,可在这12年里即使饱尝风霜,也不愿和家人联系,还是狠下心一个人流浪,这是为什么?年轻时的照片说到底,还是对自己有太多的执念,不肯放下,不肯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因此,白白浪费了12年,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不说,还带给家人12年生不如死的折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身处其中,悲欢皆需自渡在我们身边,因放不下心中高傲,"脆弱"的玻璃心屡屡受伤,带给自己苦难最后伤及家人的事件并不少见。河南信阳的杨青,是家中独子,从小被全家人宠着,天资聪颖,人人夸赞的“学霸”,一路读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硕士,人生可谓顺风顺水。2012年3月底,杨青毕业满怀抱负的回到老家,本想大展宏图,却接二连三碰壁,使他倍受打击,逐渐丧失信心。2012年7月30日凌晨6点,从家外出后再无音讯。杨青父母都已年过花甲,疾病缠身之余饱尝失子之痛,这样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一过就是8年,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儿子是他们唯一的骨肉,他们别无选择……不管是陕西师大硕士还是北理工状元学霸,他们起跌的人生轨迹,令人深感惋惜之余,也给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敲响警钟:过度重视孩子成才,却忽视孩子的成长,要知道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心理教育方面要加以重视和反思!因为,不论天之骄子还是普通大学生,从象牙塔出来后,都一样要经历社会的残酷,而那时,他们能否放下心中的高傲,拾起"脆弱"的玻璃心,继续向前奔跑,与家长的教育和陪伴密不可分!

不拘于俗

2019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已公布,与2018年对比分数变化不大!

这两天考研生的心情可谓是起伏不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某专业要求复试最低分高达402分,到复旦大学的某专业要求复试最低分400分,可谓是考研党心中的“刺”,从985高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来看,都在预示着今年的国家线会上涨。学姐介绍下北京理工大学2019复试分数线,通过对比2018年、2019年复试分数线数据,让大家了解下北京理工大学的复试分数线涨幅情况。北京理工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称为“理工三大高校",北京理工大学是理工类高校榜首,简称“北京理工”,前身是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现已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建设高校A类。北京理工大学拥有196个硕士点,95个博士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在2019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29名,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16名,并且在全国第四轮重点学科评估有9个学科进入A档学科,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是A+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A学科,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是A-学科,由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理工科特别突出,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我们一起看看2018年、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的最低复试分数线数据,看看分数线涨幅情况: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经过对比2018年、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数据,2019年复试分数线要比2018年稍微高点,其中管理学上涨了30分,估计很多考研生万万没有想到,教育学上涨20分,经济学、艺术学、工学上涨5分,像法学、文学、理学维持不变,估计今年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高分也不少。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与2018年对比,变化并不大,教育硕士分数上涨最大,仅仅15分,应用统计硕士、工程硕士仅仅上涨5分,如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设计硕士复试分数维持不变,会计硕士复试分数反而低于2018年5分。从2018、2019两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要求复试分数线对比看: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变化不是太大,但大家不要以为就能上北京理工大学,越是复试分数线变化小,越说明进入复试考生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2019年考研生过了国家线,过了北京理工的复试线,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否则,北京理工大学一样会将你拒之门外。对2019北京理工大学复试分数线变化不大,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乃大归乎

2019年北理工招生录取成绩又全面刷新,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季夏时节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全国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已近尾声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北理工各省份招生录取成绩斐然,捷报频传继续全面刷新历史最好成绩本科生源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录取分数线在“双一流”A类高校排名大幅提升。截至7月24日,全国30个省份(除尚未投档的西藏,下同)已公布的各高校普通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中,我校在所有省份实现“双一流”A类高校排名较2018年持平或提升,其中6个省份持平,24个省份提升。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等13个省份提升超过3位。在23个省份进入“双一流”A类高校前15强(2018年为11个省份);在25个省份进入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前2强(2018年为14个省份);在29个省份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前2强(2018年为27个省份)。在全国30个省份的“双一流”A类高校排名的平均值由2018年的16.3大幅提升至13.8,该平均值位居“双一流”A类高校第12位(2018年为第16位)。录取分数线对应考生排名全面提升。我校在所有省份实现普通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对应全省考生排名(下称“录取分数线排名”)较2018年基本持平或提升。16个省份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较2018年提升幅度超过10%(其中天津、内蒙古、吉林、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宁夏、新疆等10个省份提升幅度超过15%)。17个省份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较2018年提升超过200名(其中4个省份提升超过500名,1个省份提升超过2000名)。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进入全省前1500名的省份数由2018年的9个增加至12个(其中6个省份进入前1000名)。24个省份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进入全省考生总数前1%(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广西、新疆5个省份进入前0.3%,山西、内蒙古、安徽、贵州4个省份进入前0.5北京市生源质量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在我校生源最多的北京市,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刷新自北京市2001年公布考生分数段排名以来的最好纪录,文科录取分数线排名继续进入全市前1000名。北理工成绩火!火!火!今天,官微君就为大家揭开背后的秘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北理工?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改革深卓越,名师云集博学善教薪火传学科一流体系完备实力强硬核,锐意进取矢志报国科技赞学生课余生活丰富QS排名高宜学宜居.....斐然的成绩是高考学子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拼搏得来频传的捷报是北理工人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实干而出多年来北理工潜心立德树人,聚焦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办学实力深厚人才培养,优!北理工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不断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北理工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人才培养改革,启动SPACE+X(寰宇+)计划,推行“书院制”育人模式,构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汇集了众多大家名师,现有教职工3300余名,包含22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等,拥有各级别创新教学团队35个。2017年,学校新增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当选人数位居国内高校第2位。科技,强!2018年,北理工牵头的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中,排名全国第4。在2018年度中国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排名中,北理工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2位;在2019年公布的国内首个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名中,北理工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9位。成果,多!自1940年在抗战烽火中创校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矢志科技强国,使命担当!朋友,广!北理工已经与6大洲7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签订校级合作协议,开展了本科生双学位项目、暑期学校、海外培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国际交流,每年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接近在校本科生数量的1/3。应届本科毕业生前往海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4,约7成的出国学生到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学校继续深造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北理工始终高度重视与世界一流高校、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学校建设“中俄工程学院”,还在两国元首的关心关注下,承担建设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北莫”已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新典范。“留学北理”形成品牌,学校入选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名单。创新创业,热!2018年10月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北京理工大学推荐的3个项目全部获得金奖,其中2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冠军和季军。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一个在一届大赛上同时获得冠军、季军的高校,刷新该项赛事纪录。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北理工人锐意进取,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百花齐放,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蔚然成风。北理工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成立的全国九家创新创业高校,全力打造“四年不间断”的集成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实践模式的转变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全部专业核心课程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宜学宜居,美!北京理工大学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近年来学校实施校园亮化工程,提升校园环境,良乡实训大楼、新体育馆相继落成,学校积极打造美丽和谐校园,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指数,建设师生宜学宜居的美好环境。校园文化,精彩北京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积极向上,丰富多元,学生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学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2019年学校足球队荣膺全国大学生联赛“十冠王”,深秋歌会、北湖音乐节、国际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影响广泛。学校着力打造“百家大讲堂”高端讲座,每年邀请数百名各领域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优秀的校园文化,助力育人水平提升发展,好!QS全球高等教育集团发布的北理工2018年度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北京理工大学始终面向国家需要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优秀人才,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2018届本科就业率98.00%,整体深造率65.21%。在QS全球高等教育集团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学校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7位,北京高校第3位。校友,杰出!79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培养卓越人才的红色摇篮,为祖国输送了近30万高层次人才,其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中国预警机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枪王”、自动武器设计专家朵英贤等40余位院士;有声名卓著的专家学者,有成就斐然的企业家,以及航天、兵器、电子、信息等各行业、各层面的大批领军领导人才和卓越建设者。排名,前!在QS2018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北京理工大学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17位;开设的9个理工类学科全进入世界前300强,数量位居中国高校前10(北京高校第3位);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国高校第7位(北京高校第3位)。北理工的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工业设计、化学工程、安全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学科在北京“985”或“双一流”高校中均排在前2位。红色基因,源远流长底蕴深!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说了这么多,我理是不是很厉害?但是,对于我理这样一所低调内涵的学校仍然是管中窥豹只有来到北理工才能理解北理工的真正实力你懂的……北理工的“秘密”还需要你来亲自探索!现在你知道北理工为什么这么火了吗?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奋斗加实干!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用心跳

00后已读博……北理工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大揭秘

北京理工大学公众号ID:BIT_1940关注秋风送爽,树叶微黄阔别数月之后,书声琅琅重返校园金秋九月,学校里即将迎来新一批北理工人这些“萌新”们来自哪里?男女比例是否如传闻一样相差悬殊?最小的研究生难道已经是“00后”了吗?......官微君为你揭晓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快来围观!2020年研究生新生共计60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4955人确认过眼神,是北理的人!95后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军入学年纪最小的博士生来自00后,年仅20岁!大家最关注的男女比例来啦!整体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是1.6:1。各学院的男女新生比例各有特点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当属机电学院而外国语学院位居女生比例的榜首不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校园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硕士新生中“王”姓拔得头筹成为姓氏之“王”。“刘畅”、“王鑫”、“王旭”成为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同名同姓又同时进入北理工在缘分的奇妙作用下不知道这些同学会不会在学校的课堂上或图书馆里相遇呢?研究生新生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满族、蒙古族、回族人数较多在北理工的大家庭中无论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期待他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籍贯排行中山东人和河北人占据了北理工的半壁江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跨越千山万水在此相遇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老乡呢?快看看这些学校里有你的母校吗?中关村校区的新生进驻率最高超过70%的新生在此报到今年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同考入北理工!点击上方图片 一睹她们真容吧!这对“姐妹花“在机缘巧合之下双双进入自动化学院希望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奋斗共进!欢迎2020级新同学加入BIT大家庭80岁的北理工因你们的到来更加朝气蓬勃官微推荐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研究生院设计:苏远思、张楠、李罗海摄影:韩学礼、郭洛宁、祝德刚、马宁编辑:徐梦姗、苏远思#我在北理工等你#点分享点赞点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怨女

北京理工大学双倍奖励:推免硕士生奖励1.6万,推免博士生奖励2万

今天看到群里一个消息:“北京理工大学对推免硕士新生的学业奖学金:特等8000元、一等5000元。推免直博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物理学院对推荐免试新生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金:特等8000元、一等5000元。推免直博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刚开始以为是重复写了奖金,但是据北理工某知情教授告知,最后奖学金部分,写了两遍,不是重复,是学校一份学院一份, 双倍奖励!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吸引到全中国最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这样的奖励,和这几年刚出台的2万元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有的一比。现在,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一入学都要缴纳学费,不再是像俺们以前那种国家公费的研究生。学费标准大概是这样:硕士每学年8000元,博士每学年10000万元。按照北京理工大学这种双倍奖励的金额来看,扣除掉入学的学费,一个月也就是1000多元的生活费,可能住宿费还要再扣掉一些,实际上到手的奖励金额所剩无几。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几百块钱的生活费是不够吃喝住行的,最后还是要像家里的父母伸手“再要点生活费”。有人也说,这只是学校奖学金的一部分,还有额外给导师做科研的奖学金,加起来也有不少吧。实际上,额外给导师做科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拿到这比奖学金,必须要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才有较高的奖励。否则也只是低保奖励而已,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没有帮助。可见,虽然有些比较好的大学,这几年为了吸引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不惜花费大手笔的奖金。但是出台的这些奖学金政策,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让我们的研究生衣食无忧地做科研,还需要提高奖学金的总体资助金额和覆盖面。俺今年带的一个男研究生,是广西一个小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家里父母都是农民,还有一个弟弟在读书。那天俺打开系统查看这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时,一行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该生还欠费9000多元(学费8000元+住宿费1000多元),请及时缴清学费,以免影响论文送审。”这行字,虽然没问研究生为什么还欠费,但是肯定有他的原因。也就是说,现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为了读个研究生,可能连9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一时间都拿不出来,更没有办法让他们安心学习和搞科研了。俺也不知道该不该帮他一把,帮他了可能会被认为是可怜他,所以俺就先问了一下:“家里是不是经济有困难?”他回答说:“家里很好,没有困难,谢谢老师的关心。”从字里行间就能感觉出这事一个懂事的孩子,也许不帮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