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迎来2019级研究生新生,最年轻的硕博都是00后!尘与雪

北京理工大学迎来2019级研究生新生,最年轻的硕博都是00后!

8月30日至31日,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共录取了5528名研究生,学校分别安排于8月30日和31日,在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组织迎新报到,学校各处都一片迎新祥和的气氛,校园里各处都摆放了迎新的指路标志,而且还为新同学开设了绿色通道,设立校园一卡通和体检表发放处,为新同学做好了开学相关服务工作。今年北京理工大学的5528名研究生新生中,其中硕士生4482人,博士生1046人,硕博比例为4.3:1,可以看出来,硕士研究生比较多一点,占比81%。北京理工大学在理工科方面是强项,所以博士生所在学科中,机电学院博士生最多,收获139名博士生,机械与车辆学院收获127名博士生,材料学院收获112名博士生,宇航学院收获104名博士生,信息与电子学院收获102名博士生。总体研究生性别比例为6:4,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一点,博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只占到了27%,女生还是稀缺的,一所理工科大学,这样的男女比例可以说是正常操作。在硕士生中,拥有一些女生比例高校的学院,排第一的就要属外国语学院了,男女比例高达1:11,哇塞,该学院的男生肯定要成为被嫉妒的对象了,其他学院的小哥哥肯定会纷纷去外国语学院找女朋友,其次就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男女比例为1:4.2,女生也是非常多了,再往下就是设计与艺术学院了,男女比例为1:2.3,这就是女生比例排前三的学院。最让人意外的就是物理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女生比例也不低,其中物理学院男女比例为1:1.8,化学与化工学院男女比例为1:1.7,没想到这样的理工科女生还有这么多。北京理工学院一向都是充满阳刚之气,女生能超过男生十分难得,那些想找女朋友的男同学,学校不欠你一个女朋友了。在博士生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男女生比例最高1:4,紧随其后的就是设计与艺术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2,第三名就是生命学院,男女比例为1:1.29。在年龄层次分析中,硕士研究生中数量最多的是90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有3913人,80后新生则有522人,70后有41人,在硕士研究生队伍中,还出现了00后,19岁就上研究生的同学有6人,真是太厉害了。在博士研究生中,90后依然是最多的,有849人,80后165人,70后29人,60后1人,这位60后的博士研究生,真是太抢眼了,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在博士研究生中也出现了00后的身影,19岁读博,只能说: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希望这些学子都如初生的太阳,未来一定会非常耀眼。为了梦想而奋斗,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山歌恋

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注:1. 照顾学科: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 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符合以上照顾和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并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研究生院网站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五尾狐

北京理工大学2019研究生新生大数据:5528名研究生,00后硕博来啦

8月30日至31日,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年,北理工共录取5528名研究生,学校分别于8月30日和31日在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组织迎新报到,迎新现场学校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校园一卡通和体检表发放处,各学院也设立迎新站,欢迎研究生新同学入学。八月暑末,九月初秋,天朗气清,万物明媚,北理工的开学季悄然而至。新成员,新面孔,2019年的这个夏天,又一批研究生新生正式加入北理工大家庭!他们都是谁?叮!新鲜出炉的研究生大数据,为你带来他们的数字画像!5528名研究生新生来啦!2019年,北理工迎来5528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4482人,博士生1046人,硕博比为:4.3:1,先在这里为他们点个赞!最高学历都在哪儿?博士在哪里?机电学院拔得头筹,收获139名博士生,机械与车辆学院紧随其后,迎来127名博士生。不甘落后的材料学院博士新生112名,宇航学院104名,信息与电子学院102名,欢迎我理的“最强大脑”们,冲鸭!男女比例6:4学历渐高,性别平衡2019级研究生的性别比例为6:4,其中,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而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对比明显,女生只占到了27%。博士女生在我理稀缺而宝贵,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哟!女生力MAX的学院,请举起你们的双手!在充满阳刚之气的北理工,女生超过男生的学院十分难得,今年,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男女比1:11。在博士新生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位列榜首,男女比例1:4,设计与艺术学院1:2,紧随其后!How old are you?2019级硕士研究生,依然是“90后”的天下,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有3913人,稳居第一位,而“80后“新生则有522人,“70后”41人,而在硕士中,还惊现“00后”的身影,19岁就上研究生的同学有6人,学习无长幼,你们都是我理最可爱的新生们!18岁的硕士,请收下我的膝盖!博士新生的年龄分布大体与硕士新生保持一致,其中“90后”占到了大多数,但是“60后”和“00后”的身影依然十分抢眼,学无止境,勇于攀登,点赞!19岁读博,这还能说什么呢,学神,牛牪犇!多姿多采多民族!2019级硕士生中,有278位来自25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的小可爱最多,共98人,蒙古族新生43人,紧随其后。希望在北理工,我们结下真挚友谊,为青春留下靓丽色彩!2019级博士生中,少数民族占比约5%,来自14个不同民族。其中满族同学最多,共16人,蒙古族同学以15名的人数位列第二。“李同学,你好吗?”“张同学,我很好!”2019级硕士生中,“李同学”“人多势众”拔得头筹,共411人;博士新生中,“张同学”则成为“大户人家”,凭借101人居于首位。这个夏天,来自祖国八方的“八百年前一家人”,今朝汇聚北理工,真好!“李超!杨柳?”“到!”“到!”“到!”“到!”2019级硕士生中,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是“李超”和“杨柳”,共有4人。博士生中,也会有很多同名同姓的小伙伴。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就是在北理校园遇见同名同姓的你~夏末初秋的遇见,带着几分校园的香甜,沁人心脾,与北理的缘分,就似蓬勃的晨光,刚刚开启。再一次,欢迎5528名研究生,加入BIT大家庭。希望在这里,实现青春梦想,在这个时代大有作为,为伟大祖国写就精彩与辉煌!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 数据来源:研究生院 策划:王朝阳 图表制作:张楠 摄影:王征、马宁 编辑:陈双、修珊珊

知己知彼

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新生6070人,00后读博啦

秋风送爽,树叶微黄,阔别数月之后,书声琅琅重返校园,金秋九月,学校里即将迎来新一批北理工人。这些“萌新”们来自哪里?男女比例是否如传闻一样相差悬殊?最小的研究生难道已经是“00后”了吗?……下面为你揭晓,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快来围观!2020年研究生新生共计60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4955人确认过眼神,是北理的人!95后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军入学年纪最小的博士生来自00后,年仅20岁!大家最关注的男女比例来啦!整体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是1.6:1。各学院的男女新生比例各有特点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当属机电学院而外国语学院位居女生比例的榜首不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校园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硕士新生中“王”姓拔得头筹成为姓氏之“王”。“刘畅”、“王鑫”、“王旭”成为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同名同姓又同时进入北理工在缘分的奇妙作用下不知道这些同学会不会在学校的课堂上或图书馆里相遇呢?研究生新生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满族、蒙古族、回族人数较多在北理工的大家庭中无论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期待他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籍贯排行中山东人和河北人占据了北理工的半壁江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跨越千山万水在此相遇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老乡呢?快看看这些学校里有你的母校吗?中关村校区的新生进驻率最高超过70%的新生在此报到今年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同考入北理工!这对“姐妹花“在机缘巧合之下双双进入自动化学院,希望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奋斗共进!欢迎2020级新同学加入BIT大家庭,80岁的北理工因你们的到来,更加朝气蓬勃!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研究生院 设计:苏远思、张楠、李罗海 摄影:韩学礼、郭洛宁、祝德刚、马宁 编辑:徐梦姗、苏远思

炼形

北理工取消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丽霞)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致全体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导师的一封信》,提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复核成绩计划安排。改为采用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受理考生复核申请,并在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结果。信中称,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安排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在研究生院招生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做好复试准备并耐心等待复试通知。北京理工大学提醒考生,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对各种类型博士生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调整。普通学术型博士和全日制工程博士报名按原计划执行,不在校内的考生提交书面报名材料时须要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报考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考生,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招生网站发布的报名考核工作安排。此外,北京理工大学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交流讨论、不派遣研究生到任何地点(国内外)开展研究工作;要定期了解研究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发现情况应及时向学院报告;并积极通过网络等手段,远程指导研究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开展文献阅读和课题研究工作等。针对疫情期间高校研究生考试工作安排的调整,记者注意到,此前,中国农业大学也发布了《致报考中国农业大学2020级研究生考生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学校将制定复试工作应急预案,灵活组织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相关工作的时间、方式可能会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而顺延或调整。新京报记者 李丽霞 校对 李世辉

杀犬

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招生扩招5%,哪些专业波动大?

北京理工大学公布了《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本文主要分析2020-2021年北理工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变动情况。1. 2021年扩招比例达到5%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计划招收2200余名统考生,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计划招收2300余名统考生,扩招比例达到5%。北理工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20年北理工拟招收的全日制统考生人数约是非全日制的1.4倍,2021年北理工拟招收的全日制统考生人数约是非全日制的1.5倍。2021年北理工计划招收的全日制统考生近1500人,全日制统考生的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了8%,非全日制统考生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上年相差不大。图 1 2020-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以上仅含统考招生。2. 专硕非全日制招生占比超50%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学硕和专硕人数较上年略有增加,专硕扩招比例达到6%,学硕扩招比例仅不足1%。该校的专业硕士非全日制招生占比较高,近两年的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均超过50%。该校的学术硕士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在10%左右,2021年学硕非全日制招生占比较上年下跌了3%。图 2 2020-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学硕和专硕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仅含统考招生;2.非全日制占比=拟招收非全日制人数/总计划招生人数。3. 扩减招幅度较大的专业其招生规模较小从下表可以看出招生计划减幅较大的专业其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超过20人,该专业较上年减少了16%的计划数。能源动力、统计学等专业的扩招幅度较大,但这些专业的整体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会计、工程管理、能源动力专业仅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表 1 2021年招生计划波动较大的专业数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仅含统考招生;2.全日制占比=该专业2021年计划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生/该专业2021年的总招生人数;3.变化率=(2021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头头脑脑

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考研拟录取、分数线、学制和学费等情况分析

为了方便2021考研的同学们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今天继续为大家从拟录取情况、分数线、学制和学费等方面分析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的研招信息,一起来看看吧。北京理工大学1994年创办法学本科教育,成立之前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前身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法学院坚持“法律+科技”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现已形成法学本科、双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法学硕士点四个,包括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同时具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双学位、法学二学位授予权。法学院以法理学、民商法、国际法为基础重点,突出法律方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航空与航天法等特色学科。01、分数线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如下:法硕(法学)全日制:320法硕(法学)非全日制:320法硕(非法学)全日制:335法硕(非法学)非全日制:33502、学制学费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学制2年,学费全程12000元/年。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学制3年,学费全程12000元/年。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学制3年,学费全程15000元/年。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学制2年,学费全程15000元/年。03、录取名单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全日制录取情况如下:法硕(法学):录取40人,最高分 368 分,最低分320分,平均分344分。法硕(非法学):录取37人,其中包含2名少骨计划,最高分 378 分,最低分336分,平均分357分。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非全日制录取情况如下:法硕(法学):录取2人,最高分 327 分,最低分325分,平均分326分。 法硕(非法学):录取15人,最高分 356 分,最低分336分,平均分346分。 04、专业目录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05、其他政策1.报考法律硕士035101(非法学)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不能是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2.报考法律硕士035102(法学)的考生,大学学习的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

大无谓

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9月25日上午9:00,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张军,党委常务副书记项昌乐,副校长王晓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志宏,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副校长魏一鸣、王博,校长助理汪本聪、杨亚政、李振键、阎艳出席典礼。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典礼。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设立中关村校区主会场和良乡校区分会场。典礼由包丽颖主持。升国旗 奏国歌迎着初升的朝阳新一代北理工人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开启人生新篇章开学第一课《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军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赵长禄书记,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2020级4988名硕士研究生、1116名博士研究生,特别是,4368名首次加入北理工大家庭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还有部分远在海外的留学生新生,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入校报到,在这里,也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期待我们早日相见!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们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同舟千帆渡,共担风雨时。在疫情阻击战中,北理工发挥学科优势,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医疗装备研制等相关工作,与一线的抗疫勇士协力同行。对同学们来说,在这不同寻常的时期,大家的学习生活也面临极大考验,但你们意志坚韧、心态积极,克服备考、复试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在北理工校园顺利“会师”。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学校已经准备充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与学校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共筑抗疫安全防线!六天前,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了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理工大学诞生于延安烽火中,艰苦奋斗、服务抗战建国;成长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燃情奋斗、兴学图强;奋进于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提质、矢志一流。80年时光流转,北理工人始终不改报国初心,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谱写了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壮丽篇章。延安根脉、报国情怀,是铭刻在每一位北理工人身上的基因标识和成长密码,也是北理工将赋予你们的气质品格。爱国,是北理工人最鲜亮的底色。我校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教授,1979年远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时,在论文扉页郑重写道:“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冯长根教授坚信,“报效祖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份内事”,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将一腔热血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奉献,是北理工人最无悔的誓言。自然科学院老院长李强,是校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反帝爱国,领导“五卅”学生运动,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专注科研,主持建造短波广播电台,把党的声音传到全国;跨界经济,投身外贸领域,引资建厂促进对外开放。“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李强老院长一生,为党的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创新,是北理工人最执着的追求。我校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澜,2006年放弃美国高校教职,毫不犹豫回到母校任教。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支持着他带领团队,突破了长期制约飞秒激光技术发展的理论瓶颈,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担当,是北理工人最赤诚的品格。自动武器专家朵英贤院士,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是我军主要武器装备之一。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奋力开拓“夜视”技术,为我国微光夜视领域发展开辟了道路。还有一生科技报国的王越、毛二可等院士群体,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勇担重任,展现了北理工人的时代担当。同学们,作为学校建校80周年迎接的首批“80后”研究生新生,你们将在这片红色土壤中学习成长。来到北理工求学,不仅仅是一次选择,更意味着一份重托、一项使命、一腔热忱。借此机会,我也想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一是立德为先,以重大选择见真抱负。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包括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60余位两院院士、一大批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一投身于国防事业和基层一线,选择了热爱并为之奋斗终身的领域,生动诠释了“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师长们一样,明德致远、为国奉献,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抉择。二是强基为本,以守正创新见真学问。2017年6月,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生命科学载荷,搭乘“龙飞船”,成为首个登入国际空间站的中国空间科学项目。该项目团队的优秀骨干,2014级博士生杨春华,在北理工12年的求学生涯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多项“第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同学们,希望你们向杨春华学习,宽厚基础、久久为功,瞄准“从0到1”的突破,勇攀科学高峰。三是精深为实,以拼搏事业见真劲头。被誉为“北斗女神”的徐颖,是我校2009届博士毕业生。她在多源辅助卫星导航增强方向开展研究,严谨务实、执着求索,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学们,希望你们紧随徐颖的步伐,行远自迩、精深求是,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事业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干劲、韧劲、闯劲。四是创新为核,以卓越精神见真功夫。2019级博士生宋哲,深入研究卫星通信阵列测量关键技术,与导师团队协同攻关,发明了系列化测量新体制、新方法、新装置,支撑了北斗系统等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以学生身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宋哲为榜样,敢于瞄准国际前沿,在追求卓越、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让科技创新迸发涌流。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希望每一名北理工研究生,传承延安薪火,牢记报国使命,勇担复兴大任,做“明德致远、宽厚基础、精深求是、包容创新”的高层次领军领导人才,奋楫争先、勇立潮头!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庞思平教授发言欢迎你们,未来的红色工程师!教师代表、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庞思平教授向新生们诠释了“红色工程师”的含义,勉励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校训内涵,将国家之所急所盼内化为自己奋斗的不竭动力,胸怀壮志,把使命担当变为习惯和自觉,让自己在研究生生涯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跨越。宇航学院2020级博士生吴则良发言宇航学院2020级博士生吴则良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发言,他表示将不忘初心,以创新为己任,勇攀学业高峰,胸怀天下,把自身小我融入祖国大我,让个人奋斗与国家需求、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以不懈努力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宇航学院2017级博士生邵龙发言宇航学院2017级博士生邵龙代表在校生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北理工求学奋斗的创新创业故事,展现了北理工学子的情怀、担当和坚持,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当下,仰望学术星空,踏实求索笃行。佩戴校徽学校领导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生起立为自己佩戴校徽佩戴校徽戴上校徽那一刻,他们正式成为北理工的一员,将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砥砺奋进,矢志强国。最后,在激昂的北京理工大学校歌声中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八十载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奋进新一代北理工人将继续立德为先,以重大选择见真抱负强基为本,以守正创新见真学问精深为实,以拼搏事业见真劲头创新为核,以卓越精神见真功夫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学生工作部 摄影:郭强、徐思军、郭广泽、白天祎、韩泽京、尤乐淳 编辑:徐梦姗、王艳芳、戴晓亚

夏娜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考研(以2018年为准)专业:力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6材料力学或848理论力学招生人数:34方向:01.动力学与控制;02.结构与材料力学;03.空气动力学;06.生物力学2018复试分数线:01;02;03;06 政治、外国语:50;业务课1、业务课2:75;总分3152018录取分数线:01;02;03;06 总分318备注:方向01、02和06:26 人;方向03:8人。专业: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控制工程基础或848理论力学或821电子技术基础招生人数:77方向:01.飞行器总体设计;02.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03.航天器系统与自主技术;04.宇航推进技术2018复试分数线: 01 政治、外国语:45;业务课1、业务课2:75;总分306; 02 政治、外国语:45;业务课1、业务课2:75;总分326; 03 政治、外国语:45;业务课1、业务课2:75;总分352; 04 政治、外国语:45;业务课1、业务课2:75;总分3002018录取分数线: 01 总分321; 02 ; 03 ; 04 备注:方向01、03限选843控制工程基础或848理论力学。方向01:28人;方向02:24人;方向03:12人;方向04:13人。专业:航天工程(专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9力学基础招生人数:43方向: 入学后从七个方向中选择(包含力学 控制 发射理论等)2018复试分数线:政治、外国语:45;业务课1、业务课2:68;总分3002018录取分数线:总分302专业课分析:1 848理论力学和809力学基础内容相似,且需要说明的是对于809的复习现在市面上没有809专业的辅导资料,需要使用848复习资料,内容上是少了虚位移相关的内容,实际上这一部分在848中也是可用可不用,考试内容是6道大题,一道题平均是20到30分,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所以选择这两个专业课对于计算要求是很高的,基本上算完是没有时间检查的,但是这两科是可以拿满分的,所以风险与回报同在,需要自己权衡利弊。2 控制工程,这一科不是单纯计算题,有其他的题型,所以这一科相对来说比较稳妥,但是高分像140以上可能不是很好拿,所以求稳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一科。3 电子技术基础这一科选择的人数较少,具体情况需要自己判断。4 材料力学,这一门没有了解过,以下是官方内容考试内容 ①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和内力图,利用载荷集度、剪力 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及刚架的内力图,杆件基本变形时 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②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和应变状 态,平面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简单三向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及其方向已知),主应力、主方向、最大切应力、最大切应变、体积应变,与平面应力状 态相对应的应变状态,广义胡克定律,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③组合变形结构的 内力分析、危险截面确定及强度计算。④杆件的应变能,功能原理,功互等定理 和位移互等定理,利用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或图乘法)计算结构的位移。⑤用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⑥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的柔度,中柔度 杆的直线经验公式。⑦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的计算。⑧平面图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与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主惯性 轴与主惯性矩。 (3)题型及分值 计算题,满分为 150分。(4)参考书目 1.《材料力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韩斌、刘海燕、水小平,2013年 11月 2.《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电子工业出版社,刘海燕、韩斌、水小平,2014 年 9月复试相关:1 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北理工是985院校,复试的时候教育部有可能会派督导组来检查,所以督导组来的年份复试会相当难,所以运气也很重要。2 一般复试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笔试,笔试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课一部分是英语听力,第二部分是英语口试,第三部分是面试。专业课内容是相对简单的,正常复习就可以。英语听力是往年的六级听力,没有改,所以直接准备往年六级听力。英语口语是两位同学一组,进去之前两分钟抽题目,这个时候其实可以用手机查一查,然后进行对话,对话完成之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这里说明一下,对于题目一般是一个话题,像中日关系,食品安全等等,这种话题的对话其实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然后两个人进行三个来回时间就差不多了,实际上就是这个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举个栗子(食品安全):A(发问)食品安全的现状B(回答)食品安全的现状A(发问)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的意义B(回答)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的意义A(发问)如何改变食品安全的现状(好的现象可以做的更好,坏的现象可以相对改进)B(回答)如何改变食品安全的现状然后是面试的东西:1 我知道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你需要在面试中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就可以减轻你的紧张。2 对于专业知识,如果不会不要瞎编,大方承认说可能这一部分不是很懂,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3 老师之间是有学派的,不要妄加评价任意一个学派。4 如果老师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一定要压住自己的性子,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直接跟老师建立对立面,慢慢陈诉自己的观点,可以顺着他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意思。5 面带微笑,干净整洁就好。6 回答问题之前,要多思考,哪怕是花三分钟思考,也不要脱口而出。一些其他的东西:北理工的宇航在北京地区认可度处于中上等,因为是军工类院校,其专业偏向火箭导弹,研究生就业较好,优秀的同学可以进一些航天院所,私企也有像零壹,蓝箭等公司可以求职,如果有继续学习的意向,北理工与其他的国外院校合作也很多,也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不与物交

本科985北理工,读研到双非西安理工,可以吗?网友:很不划算!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好一点的企业都是硕士起点,所以近几年考研人数飙升,读研成了大多数本科生的第一选择,很多本科在985院校的考生,由于考研准备不足,只好接受调剂,甚至有的从名校调剂到双非院校的也大有人在,对此,网友觉得不划算,真的如此吗?小编一朋友的孩子,由于高考成绩相当高,大概考了630左右,最后本科在北京理工大学上,该校属于国防七子,实力十分强悍,上学后,该学生由于贪玩太厉害,到大四考研的时候,成绩勉强过国家线,考到北理工自然是不行了,调剂到985、211的话,可能性极低。因为他勉强过国家线,所以好一点的211、985是不会要的,这个孩子也不愿意到像广西大学、宁夏大学这样的偏远211去,所以最后权衡再三,家人决定让他调剂到老家西安,因为西安的211像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和西电的初试分数都比较高,所以只好调剂到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在双非院校中实力其实并不弱,但与这位考生的本科北京理工大学肯定是不能相比了,好在专业比较对口,对于这样的选择,大多数网友表示不可理喻,很不划算,实际上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这孩子家里有钱,属于“富二代”,硕士读双非并没有什么问题,人家毕业后可能在他老爸的公司上班,所以对于院校的知名度并不看重,他看中的实际上是硕士文凭,这样的家庭完全可以这样选择考研院校。不过还有一类孩子是家庭条件一般,小编觉得就拿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文凭去找工作完全可以了,说实话,比拿西安理工的硕士找工作可能会更好,毕竟北理工的知名度要比西安理工好很多。对于目前考研难度增大情况下,很多985、211本科生,选择调剂的时候,未来进双非院校的也越来越常见,不过如果是为了单纯的要硕士文凭,家里条件好的话,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家庭条件一般,还是拿985、211的文凭先找工作,后面有机会再读在职研究生也未尝不可,大家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