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及教材精选九十九

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及教材精选

不少历史研究生前来咨询如何选择参考书?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一份考研教材选择,用博仁君一起来来看看吧~首先,我们都知道历史高考可以分为统一考试和独立考试,有独立命题的学校一般规定参考资料,有的学校只给出大纲或范围,没有具体说明版本,但要知道,考试通史的内容、事件和发生的时间不会改变,关键是看每个版本的工具书框架如何,哪一个版本更适合自己。之前市面上所谓的11本书,其实只是学生们通过多年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一套比较常见的版本,之前还没有正式宣布这项提议,因此无需11份副本,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更换。现在博仁研究生入学考试向所有学生推荐的教材不再是所谓的11种,而是10种。尤其是对于申请211的学生来说,如果只靠11本是非常危险的,具体原因稍后再提。让我们从中国史部分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之前,市场上考生选择的现代史教科书最多的是李侃、李时岳、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下册)》编辑的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国现代史,其实,这两个版本完全适合考研。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版本加起来内容太多,整体写作线索不清晰,不适合整理简答题或讨论题,对于质证考生来说,读完这三本书后,很难形成中国现代史的完整线索,而这三本书往往需要多次阅读。因此你需要几本教材,这里我们推荐《中国近现代史(上)》编辑章开沅、朱英编辑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和马敏编辑的《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整体上非常适合阅读基础上。首先,马敏是一本非常精致的教科书,从到100多年的历史书只用了300页就完成了。其次,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非常教科书化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一种总结语,非常适合考生整理讨论题的内容,此外,教材中插图丰富,大多是真实的史料和照片,有助于加深记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本教材的缺陷在于非常明显,即叙事理论的历史不够深刻,省略了一些小的环节。这本书适用于跨学科、没有良好历史基础的人,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复杂的中国现代史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在教学辅助书方面,也推荐这些书,以帮助建立历史体系,使上下文更清楚。詹伯赞编辑《中国史纲要(增订本)》(第1部分),这本教科书最早是在20世纪代编撰的,后来又陆续修订再版。詹伯瓒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五老之一,这本教材的特点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观点十分正统。此外,詹伯赞是主编,具体撰稿人都是学者权威。例如,先秦部分是吴荣曾和先秦史的权威。缺点是陈旧的一些观点写得比较早,而且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对考古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不足。这本教材无疑反映了老北京大学的特点。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和张传玺编辑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和张传玺编辑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都是北京大学出版的,这两本教辅书可供参考,此外,参加北大考研的学生特别注重古代简史。张继志主编的《中国历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鉴于这本书完成较晚,这本书相对较新,比较系统。不过,因为他的书很多,所以读起来很不方便。其实,市面上这些书各有利弊,其实,随着时间的进步,教材的更换也是理所当然的。新版本内容更新更完整,写作风格更完整,更适合学生复习。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相应的工具书也要与时俱进。博仁推荐的10卷更适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即注重综合质量,考察史学热点和史学研究趋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余版本作为补充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充分的准备。这是好啦,中国史的一部分,可以就世界历史教科书的选择和备考复习提出意见和问题,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有历史指导,包括辅助讲义,练习册,真题汇编,模拟题等,总结得很好,捡起来的时候用起来更方便!

全人恶天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和教辅教材选择!

近来很多历史学考研人,来咨询参考书如何选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考研教材的选择,跟博仁君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大家都知道,历史学考研有统考和自主之分,自主命题的学校一般都指定参考教材了,而有的学校,只给了大纲或范围,没有指定版本,不过要知道,考试通史内容,事件、发生年代都不会变,重点就是看各版本参考书的框架如何了,哪种更适合自己。目前市面上通行的所谓11本,其实只不过是历年来市面上学生通过经验流传下来的一套比较通用的版本,并没有什么官方公布建议这一说,所以其实并不是就必须11本不可,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的。而现在博仁考研给所有学员内部推荐使用的教材也不再是所谓的11本了,而是10本。尤其是对于报考211的同学,如果仅仅靠11本,是非常危险的,具体原因老师会在后面讲到。历史学教材10版本先说说中国史部分【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教材是由河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17位学者共同编写。这部教材的特色是,编订时间较晚,所以反映了学术研究之前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套书是多人合作编写的,既可能存在观点上的分歧,也有着表述习惯的差异,因而在某些具体内容的安排、文字表述方面存在不够严谨的情况。但是这本书在内容深度上是之前教材版本所不及的,同时这也是博仁所内部推荐的“ 十本”中的古代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目前市面上考生选择最多的近现代史教材为李侃、李时岳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王桧林、郭大钧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下册)》,其实这两个版本作为考研复习来说是完全适合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便是这两个版本加一起内容实在太多,而且整体编写线索不要明确,对于想要用来整理简答题或是论述题非常不适合,对于跨考生来说,读完这三本书也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时常需要进行多次阅读。所以你需要几本教辅书籍,这里向大家推荐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马敏的《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对于已经了解整体的基础上阅读,这两本形成完成系统的逻辑框架来说是很适合的。首先马敏这是一部相当精炼的教材,1840- 1949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只用了300页就叙述完毕。其次这本书的内容也非常教材化,每个自然段第一句都是概括语言,非常适合考生拿来整理论述题内容,再者,这部教材插图相当丰富,大多数都是真实的史料照片,有助于加深记忆。但不可否认,这部教材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叙事论史不够深入,一些细小环节有所省略。但是这部书适合那些跨专业且历史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读完之后对内容繁琐复杂的中国近现代史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讲到教辅书籍,这几本也推荐大家,是帮助建立史学体系,梳理脉络也会更清晰。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本教材最初编写于1960年代,后陆续修订再版。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五老之一,这部教材的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观点很正统。另外,翦伯赞是主编,具体写作者都是学界权威。如先秦部分是吴荣曾,是先秦史的权威。缺点是由于编写年代早,其中一些观点陈旧;另外,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考古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吸收还不充分”。但这部教材无疑是反映老北大特色一部教材。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都是北大出版,这两本教辅书,可以作为一个框架参考,另外考北大的同学特别注意古代简史,张帆老师近些年似乎经常参与出题。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书由于成书晚,所以观点上比较新,也比较系统。但卷轶浩繁,阅读起来颇为不便。其实市面上这些书籍,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其实随着时间的进步,教材的更替也是理所当然的。新版本内容更新、更全,并且编写体例更加完整,更适合学生复习用。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所对应的参考书理应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博仁推荐的10卷本更适合目前新形势下的历史学考研,即注重史学综合素养,对史学热点、史学研究动态等考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上,可以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余版本作为一个补充来使用。这样才好做到更充分的准备。好啦,中国史部分就说到这里,关于世界史教材选择和复习备考,可以评论提问,博仁针对考研应试,也有历史学辅导,包含配套的讲义、练习册、真题汇编、模拟题等等,都是总结好的,拿起来就用更方便哦!

体见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

古代文学类(重点标记为必读或推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必读)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比较基础,文风亲民,适合跨专业考生打基础用,个人感觉袁书已经完全囊括其内容了。但其内容排布和文学史脉络思路非常清晰)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多卷本(配合袁教材使用,所选多为重要文学作品,适合用来背诗,但只读上面的作品是不够的)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两册(必看,古代文学方向必须买两册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单册版,内容不够,不推荐,只适合其他专业复习基础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适合跨专业学生了解文学答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拿来当题库,但答案比较基础,不够深入)许结《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的一套书,以理论引导+名家论文的形式结撰而成,所选的论文也很有代表性,强推此书)齐鲁书社《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适合其他专业用来复习中外文学基础)中外文学基础类:齐鲁书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适合基础复习)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薄薄一本,理论性比较强,举例较少,里面出过几次真题)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我读过的西方文论中最全面的一本,买这一本就够了,内容非常丰富,但非常耗费时间,跟考试出题方向不太符合,不建议精读)童庆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书大同小异,可以参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必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非必读,可以看看,配套的习题辅导还可以)《外国文学作品卷》(上下册)(看着玩的)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必读,不用多说了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更深入,选择的视角也值得一看,推荐)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文学史,观点和视野比较新,脉络非常清晰,推荐)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帮助巩固现代文学脉络用,非必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必读,但个人不喜欢其行文风格,主观性较强)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个人更喜欢这一版当代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随便看看,民间文学总结好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读原典、作品,读论文、研究著作(尤以北大老师的著作为主),课本的选择只要够用就好(每个方向2本左右即可)。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朋友们,放心大胆地去找书看就好。

绵蛮

跨考一战上岸北京大学2020年中国史考研干货经验贴

笔者自认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实在不敢谈什么方法经验,姑且写这一篇经历回顾,希望能给以后想要报考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微末帮助。首先,笔者私认为,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志向,尤其是对跨考生而言。在决定考研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择跨考这个专业;是一口气考研考下来,还是一战不成功就边工作边准备考研;跨考风险很大,万一失败了,自己该怎么办,能不能承受得住后果。私以为,考研过程中,看书、刷题很重要,但一个坚定的目标和稳定的心态更重要,它能让你在考研的这一年里尽可能平稳地对待各种不顺,不至于因为一点点挫折而情绪崩溃。感觉这也算是一个变相的历练吧,学会让自己的心境尽可能沉稳下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历史对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常常想,若是以后能以此为业,那简直是我毕生之幸。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想法吧,所以备考阶段,心态总体上还是平静而稳定的。虽然也有在刷题时因为自己的出错而懊恼,或者在夜里因为那遥远到看不清终点的前路而焦虑,但想想自己现在没看完的专著史料,考上了以后还是要继续看的,而且以后读书的日子还长着,自己不过是在没考上之前多读两年书而已,而且还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心里那点不安也就慢慢平复了。既是把它看作了一生之业,那么在这之前,为它潜心做两年准备,又算得上什么呢。坚定自己的目标,明白自己所谓何求,剩下的,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去努力。再者,笔者根据自己的备考经历,试试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推荐一些书籍或者资料,不一定很全面,毕竟笔者自己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也实在谈不上方法,学弟学妹们姑且一听,若觉得有几分助益便试一试,没有的话也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笔者仅就专业课而言,政治英语实在不是笔者所长,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多,笔者就不叙述了。1. 因为笔者属于跨考生基础不是很好,在之前考北大的同学推荐我在新祥旭报了专业课的辅导。这是笔者学习专业课最直接啊办法,通过听老师们的讲课,笔者觉得收获很大。跨考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咨询下,本科就是历史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根据需求,有足够的自信你也可以自己学。这个因人而异!大家平时也可以看看课程视频学弟学妹们可以在B站上搜索,有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上,邓小南老师和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史下。慕课上另有叶炜老师的中国古代通史,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一看。2. 历史专业的教材:标准五件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另有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简史》,很值得一看。3. 史学论著:北大历史系感觉比较重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三百分的卷子,一半都是论述,而这是仅仅看教材看课本所不能达到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多看一些老先生们和北大老师们的论著,每一个朝代最好都看一两本,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朝代多多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自己的观点或者想法不一定对,但贵在自己思考这一过程。老师们也不会苛求学生想法的对错,也是注重思考和阐述这一过程。论著方面,笔者自觉阅读的还是太少,姑且舔着脸向学弟学妹们推荐几位老师及其论著。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东晋门阀政治》,祝总斌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邓广铭的《辽宋夏金史讲义》《王安石传》《岳飞传》,黄永年的《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陈苏镇的《春秋与汉道》,还有吴宗国、周一良、阎步克、张帆等等老师的著作,学弟学妹们都可以去阅读。阅读论著的时候,若时间充裕的话,学弟学妹们最好细读,或许书中很普通的一句话能让你灵光一现,想通一些问题。而且先生们的论述严谨而考究,阅读论著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先生们对史料的节选、分析、考据的一系列流程,这对以后研究生阶段是大有帮助的。若时间实在不充裕,学弟学妹们可以试着只读先生们考证后的结论,并进行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解。4. 史料:阅读史料一方面是练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各位先生的论著去了解那个时代。学弟学妹们可以依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相关的正史进行阅读就好,最好是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本的正史。5. 辅导书:新祥旭老师提供的一些资料,笔者备考也是看了一些参考书的,但参考书种类很多,而且褒贬不一,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也不同,笔者不好说那一本好那一本不好。针对名词解释,笔者用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虽绝谈不上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考点,但私以为也比较全面。以上就是笔者考研的一点经验吧,肯定有疏漏和不足,学弟学妹们可以略作参考,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见怪。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甲天下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解析/初复试分数线/参考书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解析/初复试分数线/参考书1、学院概括2、研究方向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分数线4、专业总汇5、考研专业课参考书6、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1、专业考研出题规律深度解析 ① 报录比及相关数据统计② 参考书及章节重点解析③ 出题趋势及命题规律④ 就业情况简介⑤历年理想途成功学员及辅导简介2、专业考研真题汇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专业考研复试问题汇总3、复试经验及指导4、2018 年专业考研背诵版笔记5、出题人题源论文精编与课件6、常考热点专题汇总(共30 专题)7、模拟押题试卷

乐广

考研新人如何全面复习历史学?

很多考研新人刚准备考研时不知如何复习,也不知道几门公共课怎么安排时间进度,也不了解怎么找专业的参考书,今天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历史学考研如何复习。历史教材在历史教材方面考生可以参考比如以下书目:古代史: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古代史》,复习前期有空翻看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邱树森、陈振江的《新编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近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近代史》、参看章开沅、朱英的《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现代史》。史学动态:王世华《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历史辅导书辅导书大家可以关注长孙博系列的中国史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题、真题分析。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武月星的《中国现代史地图集》。视频课件同学们可以关注北京大学官网的中国史课件下载,有条件再看名校的中国史课件。都是视频课,学起来也有趣很多,可以当做劳逸结合。如何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必须是中国通史里的大头,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要下的功夫最大。所以《中国古代史教程》这本书务必做到连注解也不放过,每一章的章节引言,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做下。注意对于古代史的代表性事件还要记忆时间,如安史之乱755至763年,陈桥兵变960年。对非主干的事件则要定性朝代早中晚期,可以下个大事年表记忆。古代史的复习效果整体要达到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能整理出框架,具体要达到对边缘知识点都要事无巨细的准备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比较明确,大概就是几次改革和运动。而中国现代史则政权更迭的较快。故看近代史时记忆数次运动主线,而现代史则要达到能背诵具体年份发生的事件的目标。在复习上课可以参考近现代史也是刷3遍,主干教材2遍,其他教材1遍。当然具体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熟悉了这些资料以后要注意自己进行整理全部年份的初复试真题答案(留一年模考),结合手里的教材参考书做笔记。整理之后必须进行背诵。这个时候也可以翻看一下王世华的《中国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等书,将有启发的学术名家观点进行抄录。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卷子答题时间紧张,容易在考场上出现写不完的情况,所以在考前的模拟考试非常重要。如名词解释的答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而论述题要预留至少30分钟的答题时间。另外注意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名词解释,要注意将答题要点都写齐全。而论述题则有注意在基础史实的陈述上有所发散,可以适当引入学术界的一些评价。

正也

北京大学中共党史考研难度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

招生目录招生人数预计招收全日制3人(含推免2人)学习方式全日制研究方向01.台港澳与世界事务02.中国现代政治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政治学概论④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录取情况2020录取进入复试1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413。2019录取进入复试2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74。2018录取进入复试3人,录取2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63。2017录取进入复试2人,录取1人,最低录取初试分398。参考书目614政治学概论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3.海伍德《政治学》(本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需重点把握书中的框架)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10.宋伟《国际关系理论》1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非常重要,比较全面的各流派国际关系理论讲解)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试题的大部分重点)13.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常考内容,重点掌握政治伊斯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1. 《当代中国外交史》谢益显 中国青年出版社2.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3.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孙岩 北京大学出版社4.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李义虎 张植荣 世界知识出版社5.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张植荣 北京大学出版社考研真题614政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文化霸权2.转移支付3.沙里亚4.国际战略5.地缘政治6.伊斯兰恐惧症二、简答题1.简述主权与治权的关系2.举例说明世界各国不同的合宪性审查制度3.简述加泰罗尼亚独立问题的由来和发展4.何谓“中美脱钩论”三、论述题(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专业做3、4题,其他专业做1、2题)1.论述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的关系2.有观点认为当前民族主义回潮和分离主义抬头,与全球化有密切联系,谈你的看法3.回顾欧洲一体化进程并讨论其前景4.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作用备考重点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统考科目,也是北京大学国际学院考研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同时是所有初试的四门科目中,拉分最大的一门科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对这门课引起高度的重视,将复习重点放在这门课上,一个不错的专业课一成绩(一般指115分以上)对于报考北大国关院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与专业一相比,在内容的抽象性上大大下降,通俗点说就是考生基本能够看懂。但是这部分知识点多而庞杂、历史跨度大、史论结合要求高等特点每年都会令很多本科是国政专业的考生在这门课上折戟沉沙。因此大家对于这门课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以免给自己留下遗憾。政治学概论科目包含了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学几个部分。政治学原理:本部分每年考察均以名词解释为主,在复习时应该充分利用好政治学十五讲与其他辅助教材,尽量全面的将名词解释整理出来,在冲刺过程中进行系统的背诵和记忆。这部分尽量不要出现完全没复习到的知识盲区。国际政治概论:这部分的复习与政治学原理部分比较相似,主要也是以整理名词解释和记忆背诵为主。除此之外,考生还应当活学活用一些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同时也要注意区别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等。国际关系理论:本部分在北大国关院的考试中并不属于重点内容,每年基本上都是只有一道简答。前几年考试难度并不大,从2014年开始,这部分的难度与细致程度明显增大。考生要把几个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完全理解消化,力争在这一部分不要无谓的丢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北大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直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的难点,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在这一部分丢分过多而与北大失之交臂。这部分北大考题比较宏观,除了个别时候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单个思想家的思想如乌托邦、扎克维尔等外,一般都是考查某种政治思想的宏观发展脉络,如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民本等。因此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例如民主思想,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每次发展都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哪些思想家推动了它的发展、他们各自对民主怎么看?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可以看做是政治学原理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融会贯通。大家在复习这一部分时候要重点总结各种政治制度,如官僚体制的优缺点、联邦制与邦联制的对比、分权争衡理论的政治实践等。 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部分偶尔会涉及,一般是以名词解释如九品中正制或者中西政治思想比较如无为而治与小政府两种形式命题。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该重点复习儒家、道家、法家的政治思想和观点,同时与西方的类似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专业二 战后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最大的特点是国际体系一直围绕着美苏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脉络较为宏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紧紧把握冷战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美苏关系的几次重要的对冲与缓和,以此为基础记忆其中所涉及到的重要的事件、条约和人物。同时。大家在复习国际关系史的时候要尽量学着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专业术语来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这个有一定难度,但的确是训练考生答题思路和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努力做到史论结合和语言的专业化。新中国外交史:这部分内容与国际关系史相比复习量不大,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史体系非常明显,大致是每十年一次转变。大家不但要熟悉新中国外交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和其中所涉及到的重要的事件,而且还要按照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等专题的形式整理出中国与各主要国家(一般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和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的官方立场和观点。时政热点:这一部分内容较为零散,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多关注时政热点的基本学习习惯,推荐大家参考《世界知识》、《现代国际关系》等期刊,切勿通过《环球时报》等报纸进行时政部分的复习。因为这些期刊都是将时政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总和整合,而且上面的文章多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写,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报纸只是对于新闻的一个简单罗列,很多内容并不重要且一些观点很不专业,不但会浪费大家宝贵的复习时间而且会误导大家对于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

连锁信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报录比参考书目

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计划招生数:全日制9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37人备注说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含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汉语语言学双硕士研究生班”招生6名,详情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网页招生简章。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计划招生数:全日制8人专业备注:考试科目③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考试科目④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础知识。 本专业按照研究方向分为两组,01、03为一组,02为一组,分别择优确定复试、录取名单。研究方向01. (全日制) 现代文学02. (全日制) 当代文学03. (全日制) 新闻与媒体研究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③618 中国现当代文学④830 中外文学基础关注微信公众号:pku考研圈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报哪个方向,这门考试试题都一样)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不亦惑乎

2020北京大学人口学专业考研:报考分析、参考书目、考研经验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系,现在是跟经济学院并列的研究机构。学硕的学费是每年八千,但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完全可以覆盖,住宿一般安排在校内,入学后可选双导师,老师都科研成果众多并且教学经验丰富。北大人口所属于小而美的科研所,整体氛围会给人以家的温暖。另外,人口所的就业相当不错,在人口所接受过系统的定量研究训练后,能够掌握很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即便抛开北大的牌子,单凭能力在很多行业都会非常吃香。人口学专业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曾有招收本科生之外,一般没有其他院校开设本科专业,考生基本都属于跨考(即不会限制本科专业),所以不存在有某些本科学习方面的优势。学硕的考研名额每年只有4个,(也不算少了,北大的学硕不走量,认真培养科研人才),专硕(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10个考研名额。学硕分为四个专业方向: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原则上每个方向招一个人,但如果有的方向没有人进入复试的话,就会把名额自动挪给其他方向的考生。历年来最后录取的考生以人口学和社会学为主,原因可能是报考政治经济学或人口资源与环境方向的考生在初试要求必考数学三,只有当数学三考得非常高才有优势。而报考人口学或社会学方向的考生可以选考经济学和社会学。至于报考人数,学硕近几年一般都只有几十人报考,报录比不算很高。下面正式介绍我的专业课初试和复试经验。一、专业一——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本来是我高考报志愿时最不想报考的专业方向,但是“真香”。我本科没有学过经济学相关内容,为了学好经济学原理,我从4月学到12月,笔记背了六七遍,最后成绩也算喜人。人口所的经济学原理考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宏观和微观我用的是高鸿业先生第七版的《西方经济学》,外加补充了一些高级宏微观的考点和论文阅读。得益于这部分的考点补充,今年押中了一道较偏的名词解释,论述题也押中了两道。此外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来旁听一下所内的人资环课程,内有宝藏。考题类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证明题or计算题、论述题,基本上都是可以选做的,比如简答题15选10,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目做。人口所的经济学考题偏文科性质,有时会有计算题但难度不大,或者即使难度较大也可不做选择。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会发散、会联系、会与古今中外的思想交叉结合,所以有些考题乍一看会觉得很难,但理解到位了就能get到老师的匠心独特。论述题关注宏观经济热点,或是涉及某些细分行业比如金融业、房地产、旅游业等。经济学属于入门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但学懂了其实会觉得非常有意思,经济人的理性思维能让研究者更清楚、全面地看待一些问题。政治经济学部分可以单独看书,也可以先将政治里马哲部分的有关内容深入熟悉,再补充人口所的特殊考点即可。整体上,阅卷情况对跨考学生友好,也不用担心字迹不佳的问题,老师会认真仔细审阅,力求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数。(人口所的老师们是真的超级好!为他们打call!!)所以只要认真准备,尽力作答,最后的得分还是很不错的。二、专业二——人口学综合考试(三)人口学综合考试(三)的内容分为两部分:70%是人口学,30%是社会统计学。今年考题出现较难较偏的题目,导致大家普遍得分都不是很高,具备去年具有考140的能力的考生今年可能只能得110+。人口学部分重点考察人口统计学、人口学理论和学界、业界重大热点话题,参考书选最经典的书看即可。像查瑞传老师和乔晓春老师的《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乔晓春老师和穆光宗老师的《人口学教程》、彭松建老师的《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教程》以及大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都是超级经典的教材。建议以所内老师编写的教材为主,多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用自己整理好的重难点笔记。考试重点相对清晰,可能作为固定考点出现;难点需要着重把握,次重点会成为提分关键,力求高分的同学应不遗死角地学习。社会统计学部分,根据历年经验推荐的是卢淑华老师的《社会统计学》,此书偏重计算,可惜我知道得太晚,今年刚好就错失一道15分的计算题,备考同学应掌握各类具体分析方法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方式。此外,一些考题出自人口所的老师每年暑假开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课程,有意报考者可以把握机会报名和学习老师的课程,直接跟随大师学习,学习正宗的统计原理。三、复试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复试改为线上面试,面试内容涉及专业课知识、英语口语、面试老师针对个人材料的提问。老师们和蔼可亲,面试过程轻松愉快,相当令人舒适。并且人口所绝对不存在本科歧视的情况,这一点北大做得相当的好。总的来说,人口所的考试难度不像北大在经济与管理学部的其他三个大神级学院的那么大,但考生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小,往年出现不少弃考者。但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念头,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保持公共课得分良好的情况下,人口所将会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好选择~(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经历清华北大考研,我找到了最适合北大的复习思路和材料

笔者曾参加过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有幸进入复试,但由于清华在2019年改革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试方式与考试科目。因此,本节将重点放在北大的相关信息分析上。01刑事诉讼法1.试题风格简介北大初试综合卷的刑事诉讼法科目一般有两题,共计20分。第一道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第二道题则具有很浓烈的陈瑞华教授的个人印记。不过,对于第一题来说,也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如果能用陈瑞华教授的理论进行适度的扩张,想必一定可以拿到高分。因此,在准备刑事诉讼法科目的过程中,陈瑞华教授的书是必须读的。不过,正是因为陈瑞华教授的风格过于独特,在阅读完1-2两本陈教授的书后,即便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都可以模仿陈瑞华教授的思路和风格现场编造。2.备考资料选择(1)易延友:《刑事诉讼法:规则、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出版时已近10月,因此笔者没有时间通读这本书。是故,在推荐指数上只打了四颗星,是否配得上五颗星,交由读者结合自身情况来判断。不过,如果让我重新考一次北京大学,笔者一定会将这本书作为框架性的基础教材。如前所述,刑事诉讼法初试科目有一道基础知识性的题目,因此必须找一本教材来应对,光看陈瑞华教授的理论书籍很容易有所疏漏。之所以选择易延友教授的教材,是因为易教授的语言风格较为平和朴实,读起来也舒服。并且,这本书的框架架构的非常齐整,书中也有许多案例帮助加深理解,能够丰富阅读过程中的有趣程度。相较于北大高教大红皮教材的枯燥乏味来说,这本书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选择了。另外,依据笔者愚见,易教授这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刑事诉讼法教义学味道的书籍,如果能够在答题时尝试进行教义学分析,获得的分数想必是可观的。(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倘若选择自己制作笔记,这套书是必须读的。如果各位读者收集到了刑事诉讼法的真题,会发现有70%以上的题目都可以在这套书里面找到。另外,通过这套书上下两册的熏陶,基本上可以把握住陈瑞华教授的核心基本思路,万一刑事诉讼法科目的第二题事先没有准备过,也可以在现场进行分析,组织出八九不离十的答案。不过,正是因为陈瑞华教授的文风过于独特,笔者在阅读这套书时非常痛苦。在制作这套书的笔记时,个人是分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依据书中结构的顺序对知识点进行摘录与转述;第二步,对自己做好的笔记进行逻辑整合,尽量减少笔记的杂乱程度,以便后期的背诵。(3)陈瑞华教授近期的论文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刑事诉讼法科目的第二题涵盖范围非常广,即便阅读了上述两本书,还是有可能没有办法将考点完全复习到。而北大的刑事诉讼初试科目有着一定的重视热点事件的倾向。如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该科目就考察了相应制度的变化内容及评价,2019年的初试题目中,也紧跟修法热点考察了值班律师的内容。因此,结合修法动态与热点针对性的阅读陈瑞华教授的论文也是非常重要的。(4)陈瑞华教授的其他著作推荐指数:★★推荐理由:如果真的有充分的时间将陈瑞华教授的其他著作全部阅读并制作笔记,初试的刑事诉讼法科目应该问题就不大了。但由于这样的做法耗时成本太大,并且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复习,加上刑事诉讼法科目总共分也就20分,如此备考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笔者不建议继续进行更加广泛的阅读。如果能够充分吸收易延友教授的教材与陈瑞华教授的《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一般情况下都能拿到14分左右的分数。当然,如果当真学有余力并对刑事诉讼法感兴趣,则自不待言。02刑法北大综合卷的刑法科目也是分为两题,一般来说是40分。第一题是一道基础性的简述题,第二题是一道案例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第一道简述题的考察内容基本限定在共同犯罪与刑罚论当中,偶尔会考察一下犯罪特殊形态,犯罪论中的其他问题则一般不会考察。另外,该题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大抵如“论述我国刑法中的主犯”、“简述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之类。因此无论是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还是中规中矩的学校教材,想必都能够应对第一题了。不过,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分数,选择性的阅读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肯定是最好的。就第二题的案例分析而言,其所涉及的考点大都是法考中经常讨论的典型案例,因此结合法考资料来准备就行了。平常注意一下三阶层的思考框架,在答题时简要运用即可。不过2019年的案例分析考察了关于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这一问题车浩教授曾单独撰文。如果阅读过车浩教授的这篇论文,分数应该相对较高。不过,对于非刑法专业考生来说,没有必要纠结于个别题目上一两分的差距。03民事诉讼法1.民诉法试题风格初试综合卷中的民事诉讼法科目依旧是两题,共计20分。一般是两道简单的论述题,不过今年出乎意料的在民事诉讼法科目中出了一道法条分析题,不知以后会做何种变化。论述题的考察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概念比较(如论述证人、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的区别),二是论述某一具体的制度(如论述协议管辖)。在第二种类型中,个别题目会以民事诉讼过程的动态视角进行考察(如在我国的各民事审判程序中,民事审判组织有何不同)。不过,这一类型的题目相对较少。2.民诉法备考资料选择(1)刘家兴、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本书的编排结构基本与笔记无异,知识点能细化到四级标题,可谓是备考神书。使用这本书时,甚至不需要做笔记,勾出重点后直接对着书背即可。民事诉讼法的初试题目,80%都能在这本书上直接找到。剩下的一些题目即便在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凝练后,基本也能作答。一般情况下,背好这本书就足以应付民事诉讼科目的考试了。(2)王亚新、陈杭平、刘君博:《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推荐指数:★★★推荐理由: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较《民事诉讼法学教程》而言更深,不过做笔记并不方便。以北大综合卷民事诉讼科目一贯的风格来看,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到这本书的。不过今年第一次出现了民事诉讼的法条分析题,不确定以后的题目会怎么出。如果民事诉讼法的题目开始变难,仅仅使用《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可能难以充分应对。今年的那道民事诉讼证明规则的法条分析题,我个人是使用到了《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的内容的。之所以只打三颗星,是因为不确定未来的题目走势。姑且在此提出,供各位读者选择。04民法一般来说,民法科目的考试由两道题目组成,分别为法条分析题与案例分析题,共计40分。不过,今年的民法科目考试却只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颇出乎意料。同刑法一样,笔者在准备初试时,也没有阅读什么民法教材,依旧是使用第一年准备清华的笔记来备考。唯一花时间做的事是额外阅读了十余篇《法学家》上连载的民法评注用以补充第一年的笔记。因此,笔者在此不多置椽关于民法备考资料的选择,而仅仅对试题的风格及可能的答题方法做一简要的分析。依照惯例,第一题会是法条分析题。依笔者愚见,在作答该类题型时,可以将所涉法条分为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与没有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以分别准备答题思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北大民法考试比较注重对请求权的分析以及对其基础的探寻。是故,如果所给法条直接涉及某一请求权,那么在作答时,答题重心应当放在具体的请求权之上,相关联的理论扩展与发散应当适度,理论深度在此可能并不是采分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对于没有直接涉及请求权的法条就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理论深入,毕竟答案的组织要紧紧围绕着所给法条进行。相较于法条分析,第二题的案例分析要轻松许多。大部分的往年真题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比较简单,考察重点似乎在于“谁得向谁主张何种请求权”的作答方式上。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时最好能够指出具体的请求权及相应的请求权基础。作者:王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