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各省份考研报考人数出炉,北京市第一,名校所在地影响大存神

2020年各省份考研报考人数出炉,北京市第一,名校所在地影响大

2021年考研进入到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对于很多考研学子来说,这也是自己梦想实现的,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关键时刻。自己心心念念拼了命的考研的努力,结果终于要在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内化茧成蝶,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对于下一年考研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考研的报名人数,不同学校的考研报名人数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学校考研难度。考研难度得大小就直接决定了,我们备考压力的大小,以及我们上岸研究生的难度大小。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020年全国各省份研究生报考人数排行榜,注意这里的报考人数,是指报考这个省份的人数。快快转发收藏~~1.北京市考研报考人数第一名报考北京市考研人数排名第一位,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北京市有全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资源,数不清的98521顶尖知名高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独一档的顶尖高校。有很多毕业生,为什么这一辈子一定要考上北京市的学校?可能就是因为首都的作用太大,首的教育资源和其他地方的教育资源简直不可比拟。考上北京市的研究生,基本上随便在本地找一个非常简单的兼职,月薪3000元左右,都是有的,再找一个家教,月薪在3000元左右,还是有的。所以考上北京的研究生就意味着你离财产自由又近了一步2.名校所在地影响大我们可以看到个省份考研报名人数众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个省份中名校直接决定了考研报名人数的多少。比如我们非常知名的北京市就有十分多的名校,比如我们又十分知名的武汉市,或者是我们又非常知名的浙江省和江苏省,江苏省至少有五所211以上的名校级别的高校。再加上江苏省就业政策非常好,经济发展非常好,对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对考研报名人数吸引量非常巨大。快快转发收藏~~考研的学校选择就是你就业城市的选择。对于很多考研学子来说,他们以后就业的城市就是考研学子报考的城市~~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列车长

全国城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出炉,北京市第一,研究生依然很少

对于网络上很多拿着键盘张嘴就喷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会看一看真实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统计人数显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只占我国人口的4%。这个比率应该是非常低的,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简直少的可怜,不值得一提。看了本科生的数量就这么少,更别说我们研究生的数量。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三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都还是一直是精英教育,国家和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和经费投入也会越来越扩大的。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经济结构逐渐优化,更多高学历的人才需要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的研究生学历人才。所以我研究生依然是少数人才能够接受的教育,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烂大街的学历。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北京市2018年在校研究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看完这个数据以后,我们就知道研究生人数到底多不多~~快快转发收藏~~1.北京市排名第一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其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等环境资源都是非常厉害,当然,作为一个教育类的博主,我更容易北京市的教育资源是我最为羡慕的资源。北京市的一本录取率可以达到30%左右,这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相对于很多省份来说,基本上本科录取率只能达到30%左右,这就是天壤之别。北京市也有我国最多的名校所在,其中有两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更是独一档的超级名校。就是教育资源这么发达的北京市培养的研究生也只占北京市总人口的2%都不到,所以研究生学历还是能够超越很多同龄人2.武汉市表现亮眼大家可能不知道,武汉市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接近有120万大学生。这就说明武汉市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培养了接近13万的研究生,这个数量可以和北京市和上海市进行媲美。武汉是本地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是知名985高校,还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等,都是行业顶尖的211高校。有这么多高校存在于武汉市,当然武汉是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也是非常多的。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为武汉市发展成为长江上的一颗明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我们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言论,每个学历的层次都有混得好的人和混得不好的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研究生的学历,能给我们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人民币贬值了,我们就不挣钱了吗?研究生学历贬值了,难道我们就不考研究生了吗?快快转发收藏~~努力考研吧!#加油考研人#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2021研究生报考人数汇总,有没有你考的学校?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今天胖胖跟大家继续介绍一下2021年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情况,因为今天爸妈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基本的汇总,所以说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吧。在这里要跟大家提的是,嗯,目前为止报考人数最多的就是暨南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7,455人,而且在比例上只增加了1170人,这个只增加了 1170人是很有说道的,因为在去年的暨南大学研究生扩招生涯中,他扩了1000多个人,所以说胖胖预计猜测今年暨南大学的相关分数线等情况,可能跟去年保持持平。然后这里特地跟大家提一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16,000多人,说实话这个人数是特别多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什么法律,什么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些它都不突出,它最突出的就是通信电子计算机,微电子集成电路,所以说基本上分配到各个专业的报告人数,有可能早就突破了2000人。然后帮朋友特地跟大家提一下类似于报考人数下降的那些,首先有南开大学这所学校,南开大学的报考人数下降了2000多人,这个是目前为止下降是最多的,然后还有一所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考人数也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去年难度比较大的原因吗?而且在这里胖胖要特地提一点报考人数,今年增加最多的就是那所王牌985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今年增加了9500人,哎呦,增几乎出了一个普通一本的数量啊。

天地虽大

探访北京考研首日,377万考研人数再创新高!

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个考点。全文1785字,阅读约需3.5分钟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杨菲菲 戚望 冯琪 摄影报道李木易 郑新洽 杨菲菲 编辑 殷楠 校对 赵琳 刘军今天(12月26日)上午9:00,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本次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77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了3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个考点,发现早上7点左右,考生已陆续到达,在提供核酸报告、健康绿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并现场测试体温后进入学校,有序排队进入考场。00:31━━━━━出示健康码、核酸阴性报告等方可入校“请您出示健康绿码,纸质核酸阴性报告,身份证,准考证,并配合工作人员有序入校。”上午6:50,新京报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看到,该校门口栏杆处设置喇叭,反复提醒学生应带齐相关证件后入校。▲12月26日上午6时54分,多名考生在人大考场外排队准备进校。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摄中国人民大学入校处摆放了4个提示牌,向考生介绍该考点的考生入场流程图及注意事项。新京报记者观察到,考生需在校门口的白色棚子处接受工作人员的测温,经闸机处刷脸后出示健康码、核酸报告、准考证及身份证,方可进入学校。▲中国人民大学考点,一位考生手持核酸检测报告单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当天上午6时50分,人民大学校门口已有近百名学生在门口排队,等待入场。多名学生手拿书本、手机等,翻阅政治、英语等科目的知识点,进行考前复习。▲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校门口反复提醒考生,应注意排队间隔。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摄▲中国人民大学考点,考生等待入场,正在翻阅复习材料。其间,有多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校门口反复提醒考生,“大家离得远一点,间隔不要太近,核酸检测报告提前拿在手上。”▲中国人民大学考点,工作人员为每位进入校园的考生测温。“考试加油!”在中国人民大学考生入校检测附近的栅栏处,记者看到,李先生透过栏杆的缝隙,给参加考研的女友加油打气,并目送她进入校园。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天他和女友从首师大出发,6时45分就到达了考场。据中国人民大学此前公布的校外考生就餐安排显示,研究生考试期间,学校将开放10个可供考生就餐的食堂。━━━━━防聚集,北大开放多个通道,清华开通“绿色”通道“请考生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健康宝绿码,核酸检测报告,刷身份证并刷脸入校。”同一时间,北京大学校门外也播放着提醒考生准备相关材料的通知。▲北京大学考点排队的考生。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据北京大学此前发布的消息,校本部开放东门和东南门为考生提供入场通道。在北京大学东门,新京报记者看到,校门口两侧4处人脸识别通道都已经开启。为防止考生聚集、加快通过速度,多位身穿荧光色衣服的工作人员引导考生从不同通道入校。▲12月26日,全国研考首日,在北京大学考点,一名考生持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校园。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在北京大学考点,工作人员手持测温器为考生测温。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北京大学考点,校门口设置人脸识别通道,工作人员引导考生从不同通道入校。早7点,天微亮,考生陆续到达学校,因时间尚早,排队的考生并不多。记者看到,只要材料齐全,考生短短几秒就可以进入学校。▲北京大学考点第二教学楼前,考生排队等待入场。▲北京大学考点第二教学楼前,考生排队准备入场。▲考生进入考场前,拿着复习材料,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考研知识点。新京报记者当日从清华大学了解到,今年共有9000余名考生在清华大学考点参加考试,清华大学考点共安排344个考场,分别设置在第四、五、六教学楼,美术学院,新水利馆以及附属中学,法律图书馆用作备用隔离考场。为方便进入考点时的核验,清华大学开通了唯一入校绿色通道——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专用通道,并在考生绿色通道入口设置多部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测温及检测机器人“阿荼”,承担此次所有考生的进校身份识别和体温检测任务。同时,在各个考场大楼设置了人脸识别仪,可对考生的准考数据以及核酸检测结果相关数据进行核验。在北工大门口,也有不少家长送考,为孩子送去祝福。考场门口,有家长对孩子“比心”、拥抱,以示祝福。值班编辑 花木南

子来

全国研究生考试明日开考 38万余考生报考北京

新京报快讯(记者 方怡君)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明起举行。即日起至24日,考生须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有38万余人。其中,有16.1万人报考学术型专业,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约占58%。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6.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在报考的人员分布上,应届研考生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19.4万人,约占50.7%。报考专业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2.54万人,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金融专业紧随其后,分别为1.58万人、1.33万人。从考生报考志愿分布看,报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六个招生单位的人数均超过1万人。2019研考的初试时间为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将在12月24日进行。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编辑 郭圆宇 校对 柳宝庆

击中他

考研大数据|21考研各省考研人数汇总!

伙伴们应该都知道,21考研报考人数共377万人,比20考研增长了36万。那么这么多的考研学生,都来自哪个省份呢?不论是21考研的小伙伴还是22考研的小伙伴,多了解一下今年的报考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哪个省的竞争压力最大吧~山东山东省21考研报考人数为34.8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3.5万,再一次成为“考研届的扛把子”。北京2021年北京市共有13.8万考生参加考试,报名人数创新高。(图源:北京考试报)江苏2021年江苏省共有26.3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图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广东2021年,广东省考生总人数为20.2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四川2021年四川省共有20.89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图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甘肃甘肃省报名并确认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数为68341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总报名人数为70713名,其中包括推荐免试生2372名。(图源:甘肃省教育考试院)陕西全国报考陕西省招生单位的考生为19.6万人,在陕西省参加考试的考生有14.2万人。(图源: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广西广西报考人数达6.4万人,较去年增加1.02万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生增幅达18.88%。(图源:研招网)河南河南省2021年研考共报名30.2万人,比去年增加2.2万人,增幅7.9%,考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郑州市考生达9万余人,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图源: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辽宁辽宁省今年共有129425名准考考生参加考试。(图源:辽宁招生考试之窗)内蒙古内蒙古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82398人,同比增幅9.3%。(图源: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50678人参加考试,较去年增幅18.97%。(图源:网易新闻)除了省报考人数之外,部分高校的报考人数也汇总好了。考研人数的持续增加,给予大家的是压力,但也是动力。上岸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分数和国家线公布在即,现阶段把复试准备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生世世

最新!21考研报考人数汇总更新!

据说今年考研大军人数突破420万?21考研er表示“瑟瑟发抖”。数据显示,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增幅,考研的竞争力一年比一年大。所以,不要想着再来一次,努力一战成硕。有几所院校已经公布了今年报考人数,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数量上也创历史新高。我们一起看看吧~最新公布的大学报考人数统计南开大学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数据显示,有5509人选择在南开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其他10548人选择了外地考点参加考试。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人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心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近期公布了2021考研报名人数以及各学院的报考人数,全国共有27455名考生经网上确认报考暨南大学,相较于去年增加1170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在各学院报考人数中,最热门的是管理学院,报考人数4653人;其次是经济学院,报考人数3336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报考人数2302人。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中,报考学术学位人数8096人,报考专业学位人数16557人;报考全日制专业人数17917人,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人数6736人;应届考生9243人,非应届考生15410人;来自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考生4466人,比2020年增长25.24%,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其他高校报考人数汇总中国石油大学:8968人报考。安徽工业大学: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125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黑龙江大学: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北京服装学院:2790人,比去年增长12.3%。安徽医科大学:6100人,比去年增加500多人。重庆理工大学:5000余名,涉及全国400多个报考点。中国传媒大学:4294人,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2.25%。哈尔滨师范大学: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天津科技大学: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7%。西安财经大学:3571人,较去年增长12.4%。中国人民大学: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人,增加264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西北师范大学: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陕西中医药大学: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北京林业大学:92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西南医科大学:4388名,比2020年增加14.60%。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79名,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成都大学:截止10月30日全国研招网报数据显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已经突破33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即使报考人数再多,但总有人上岸,那个人也可以是你!既已报名,最后30天,当全力以赴,冲刺到底!

此神龟也

上岸稳了!这些院校今年报考人数大跌,最高缩水4600+

众所周知,21考研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绝大多数院校的报考人数,相比去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多数院校的增幅甚至可以超过50%,非常惊人。不过,大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实还是有些高校的报考人数相比去年是大幅下降的,这对报考它们的21考研er绝对是个不错的消息。01报考人数大幅下降的院校①南开大学相较于2019年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9157人,2020年缩至18695人,2021年报名人数再次降温,“只”有16057人,降幅14.1%。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校专硕招生名额三年来逐渐减少,今年全日制专硕相较19年减少105个名额,非全专硕减少217个名额。不得不说,这次报考人数两连降,对于今年报考南开大学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个利好。相较于最火的2019年,今年报考人数不仅降低了3100人,招生名额还增加了211人(今年计划招生3712人)。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考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有25663人报考,21考研缩至20988人,报考人数减少4675人,降幅约为18%。原因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该校统考名额减少,接收推免人数却大幅增长,由去年的430人,增至今年的751人,这难度使得很多考研er望而止步。③中国传媒大学受复试改革的影响,今年中传的报考人数下降很多,降幅达到21.1%。2020报考18638人,今年为14707人,减少了3931人。④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20考研报考人数为12758人,21报考人数为10588人,相较减少2170人,降幅约为17%。另外,该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同比20年也有所上涨,21年全日制招生3000人左右,20年2900人左右。⑤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20考研人数达4千余人,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但今年只有3000余名,预估减少数百人。(21考研)(20考研)02增幅较大的院校也不少虽然有少数院校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上岸更稳些,但毕竟从整体上来说,报考人数还是猛增的。其中大幅增长的院校也不少——人大今年报考26443人,增幅11%左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国约9000余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相比去年增加近30%;中央民族大学报名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浙江财经大学正式报名人数为5615人,比上年增加1135人,增幅25%;……总的来说,这几年考研人数的持续增加,还是给了一些小伙伴不小的心理压力。但大星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大家不要只关注考研报名人数,最终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肯定要比报名人数少。据悉,每年考研弃考和未通过确认人数一般会占15%到20%,377万人报考,能坚持到最终走进考场的很可能只有300万左右。另一方面,去年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研究生扩招,今年由于疫情,多半也会延续。与此同时,从目前部分高校公布的招生人数来看,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这势必使得今年的过线人数肯定会增加不少。所以说,大家不要这些数据所吓到。无论报考人数有多少,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在很多情况下,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特别是现在正是备战复试的好时候,初试或许不是很理想,但完全可以通过复试给弥补回来。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十天,好好准备,尽最大限度提高成绩!

鲁颂

上岸稳了!这些院校今年报考人数大跌,最高缩水4600+

众所周知,21考研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绝大多数院校的报考人数,相比去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多数院校的增幅甚至可以超过50%,非常惊人。不过,大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也发现,其实还是有些高校的报考人数相比去年是大幅下降的,这对报考它们的21考研er绝对是个不错的消息。01报考人数大幅下降的院校①南开大学相较于2019年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9157人,2020年缩至18695人,2021年报名人数再次降温,“只”有16057人,降幅14.1%。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校专硕招生名额三年来逐渐减少,今年全日制专硕相较19年减少105个名额,非全专硕减少217个名额。不得不说,这次报考人数两连降,对于今年报考南开大学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个利好。相较于最火的2019年,今年报考人数不仅降低了3100人,招生名额还增加了211人(今年计划招生3712人)。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考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有25663人报考,21考研缩至20988人,报考人数减少4675人,降幅约为18%。原因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该校统考名额减少,接收推免人数却大幅增长,由去年的430人,增至今年的751人,这难度使得很多考研er望而止步。③中国传媒大学受复试改革的影响,今年中传的报考人数下降很多,降幅达到21.1%。2020报考18638人,今年为14707人,减少了3931人。④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20考研报考人数为12758人,21报考人数为10588人,相较减少2170人,降幅约为17%。另外,该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同比20年也有所上涨,21年全日制招生3000人左右,20年2900人左右。⑤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20考研人数达4千余人,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但今年只有3000余名,预估减少数百人。(21考研)(20考研)02增幅较大的院校也不少虽然有少数院校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上岸更稳些,但毕竟从整体上来说,报考人数还是猛增的。其中大幅增长的院校也不少——人大今年报考26443人,增幅11%左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国约9000余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相比去年增加近30%;中央民族大学报名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浙江财经大学正式报名人数为5615人,比上年增加1135人,增幅25%;……总的来说,这几年考研人数的持续增加,还是给了一些小伙伴不小的心理压力。但大星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大家不要只关注考研报名人数,最终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肯定要比报名人数少。据悉,每年考研弃考和未通过确认人数一般会占15%到20%,377万人报考,能坚持到最终走进考场的很可能只有300万左右。另一方面,去年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研究生扩招,今年由于疫情,多半也会延续。与此同时,从目前部分高校公布的招生人数来看,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扩招,这势必使得今年的过线人数肯定会增加不少。所以说,大家不要这些数据所吓到。无论报考人数有多少,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在很多情况下,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特别是现在正是备战复试的好时候,初试或许不是很理想,但完全可以通过复试给弥补回来。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十天,好好准备,尽最大限度提高成绩!

疯马秀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近些年的考研考公,异常的受欢迎,也许是大家都注意到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或者是能力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考试的热潮中。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压力更是不言自明,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关于研究生住宿的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发布通知,决定不再提供住宿,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已知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只是这样的决定,让更多的考生来说,无异于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本身考研的压力就足够大了,甚至很多考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考了,尽管今年很多学校都扩招了,但是这无非就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多数考生的难题,依然会有很多考生是无法成功上岸的,现在又有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这样的消息一出,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是引起了人们的谩骂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研究生一点也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这难道是区别对待吗?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每天要做实验,写论文等,如果现在又冒出这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又要魏解决住宿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岂不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吗,而且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这就是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当然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很多学校因为扩招,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住宿条件紧张,再加上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不断增多,导致学校的住宿不能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继续建设一些校舍,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当然这单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让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这样做,只是一些教学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提供宿舍,考生也无需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应该专心备考,这样的事情等考完试再考虑也不晚。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希望大家能尽早上岸。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