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北京大学(英文: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排第五名。2019年非全招生计划情况如下(注:以下统计并非实际拟录取情况):1、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非全日制10人 ;2、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硕:非全日制15人;3、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56人;4、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25人;5、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320 人 ,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非全日制400人;6、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非全日制80人;7、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80人;8、艺术学院(包含音乐、美术、电影、广播电视等四个专业):非全日制50人;9、深圳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200人;10、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非全日制100人;11、工学院-->工业设计工程:非全日制82人;12、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硕士:非全日制30人。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备考/就业/分享关于更多非全日制信息请关注“小非说考研
最近,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北大法学院2020年共接收推免研究生180人,包括学术型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从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来看,北大法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人。在180人的推免研究生名单中,来自全国34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的本校生源过半,有93人,占比51.7%;其次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2人;来自中山大学的生源有8人;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生源也分别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的生源有4人;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生源各有3人。具体各校生源人数如下:用更加直观的饼状图和柱状图看一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五院四系之一的法学机构,实力雄厚,有许多法学著名教授,比如陈兴良、朱苏力、陈瑞华、张守文、王锡锌等等。基本上法学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和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并列。当然,北大法学院依靠北大的招牌,每年也是许多法学学子的梦想之地。
最近,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2020 年,北京大学采用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两种选拔方式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采用普通招考选拔方式招收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当然,其他的大多内容不用分析,看一下最关注的的问题。招生总人数和推免人数:从北京大学按照院系公布的招生计划,经过统计后得出:2020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日制总计划人数为3164人,其中计划推免人数1585人,推免人数超过50%。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计划招生1685人,其中光华管理学院非全招生人数高达730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全日制计划招生780人,占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四分之一。从各院系的推免计划来看,北大校本部大多数专业推免计划人数都是占据大头,尤其是人文和人会科学学科,很多计划人数比较少的单位,实际上推免比重更大。在收费标准方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年学费为8000元,专业学校各专业各不相同。全日制的专业学位中,金融硕士在不同的学院中,有两年学费总额为10万元,也有128000元的,会计硕士两年为158000元;新闻与传播硕士两年学费8万等等在非全日制学费中,最昂贵的就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也就是所谓针对管理人员的MBA,两年收费高达728000元。在备受关注的住宿要求中:北大研究生住宿实行申请制,住宿费用自理。北大校本部招收的以下类型研究生有资格申请学校住宿: (1)人事档案转入北大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 (2)“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专项计划全日制学 术型研究生。除了上面所列两类研究生外,其他类型的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研究生、已明确由院系安排或协助安排 住宿的研究生等,北大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不安排住宿。也就是说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学校不会安排住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没有学校住宿的话,北京高昂的住宿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方便2021考研的同学们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院校,今天继续为大家从拟录取情况、分数线、学制和学费等方面分析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的研招信息,一起来看看吧。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诸多法学二级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分数线2020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分数线如下:法硕(法学):360/55/90法硕(非法学):360/55/90学制学费2020年北京大学全日制法律(非法学)学制3年,学费66000元。2020年北京大学全日制法律(法学)学制2年,学费44000元。2020年北京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学制3年,学费99000元。录取名单2020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录取情况如下:法硕(法学):全日制33人,其中包含1退役士兵计划,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最高分404,最低分372。法硕(非法学):全日制94人 ,最高分417,最低分386。法硕(法学):非全日制34人。全日制最高分398,最低分370。专业目录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其他政策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的考生,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于在职人员的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这使得许多在职者倍感压力,纷纷选择报考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虽然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属于非脱产学习不占用学员工作时间,但仍有部分学员对其上课时间有所担忧。那么,北京大学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的上课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目前,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只有面授一种授课方式,这使得学员必须要到院校进行上课,其上课时间为周末或每月集中几天授课。所以,学员不用太过担心其上课时间的问题,一般不会耽误学员的工作的可放心报考。况且其上课内容会视情况而定,如遇授课教师有特殊情况,上课时间会顺延,或改为其他上课内容。以上便是关于北京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接触上课时间问题的顾虑。想要了解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院校和专业等信息的,可以咨询我们在线老师。
北京大学公布了《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本文主要分析2020-2021年北大的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变动情况。1. 2021年拟招收推免生较上年略有减少2020年北京大学计划招收4800余名硕士生,2021年北京大学的计划招生人数较上年未发生较大波动。北大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推免和考研两种方式,2020-2021年北大拟招收的统考生人数约是推免生的2.1倍。2020-2021年北大计划招收的统考生人数均超过3000人。2021年北大计划招收的推免生人数较上年减少了1%。图 1 2020-2021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以上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 2. 专硕和学硕推免占比小幅震荡北京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学术硕士生较上年增加了0.3%,计划招收的专业硕士生较上年减少了近0.3%。该校专硕推免占比超20%,2021年的专硕推免占比较上年减少了1%。学硕推免占比超60%,2021年的学硕推免占比较上年增加了1%。图 2 2020-2021年北京大学学硕和专硕计划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2.推免占比=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总计划招生人数。3. 工程管理招生计划大幅减少2021年北大暂停基础数学、力学等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的招生,新增地理学(景观设计学)、政治学(国家安全战略与管理)、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的招生。表1为2020-2021年招生计划变动幅度较大的专业,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际法学的招生计划下调比例最高,达到50%,但这两个专业的招生规模较小,对总招生计划影响不大。工程管理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近300人,该专业较上年减少了13%的计划数,工程管理是所有减招专业中招生计划数减少最多的专业。表 1 2021年招生计划波动较大的专业数据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1.以上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2.变化率=(2021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2020年招生计划;3.以上不同专业方向计为单独专业,不区分方向的专业未标注。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昨天发了两所法律硕士院校录取分数线的解析推文,有同学私信文都敏行法硕的小编,想获取其他院校的法律硕士录取复试分数线,文都敏行法硕的小编就挨个进入法硕研究生招生院校,整理了一波关于法律硕士复试录取分数线资讯,希望能对你的法硕考研有所帮助~文都敏行法硕疫情可以说是打乱了原有的生活、工作作息,如果按照原有计划节奏,今年的复试安排将会在3 月中下旬进行。(备注: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不接受港澳台、留学生报考。)这次疫情是否会影响到北京大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录取情况,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何时进行?形式是否有变化?对此,北京大学官方回应说:按照教育部相关通知要求,疫情期间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我校研究生复试工作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部署,合理做出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北大研招网的通知。所以,我们在家里安心准备北京大学考研复试准备即可~关于北京大学2020年考研复试录取分数线何时公布,校方也做了答复:我校原定于3月初在北大研招网公布复试基本分数线,现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适当延期,请考生及时关注北大研招网查询最新信息。关于,未进入第一志愿复试的考生是否可以申请调剂的问题,校方也做了相应的回复:我校各专业均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申请。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发布以后可按相关院系复试工作办法的要求提出校内调剂申请,也可自行联系北京大学以外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申请调剂。以上就是文都敏行法硕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2020法律硕士复试录取分数线】的一个资讯,希望能对你的法硕考研有所帮助~编辑:文都敏行法硕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陈福宽)
今天是2020级研究生新生到燕园报到的日子金秋在即,芳华绚烂一起用“大数据”认识一下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北大人吧!新生概况202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校本部学习的同学有7866位在医学部学习的同学有1435位(以下数据均以校本部为统计口径)学习形式2020级研究生新生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男女比例从性别来看这级研究生新生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分布从年龄上来看校本部新生平均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民族地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分布在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58和17人国际学生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生源院校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本校的同学最多(1572人)占比约20%然后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大数据就看到这里啦!新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充满期待了呢?北大欢迎你们的到来祝愿你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充实而独特的回忆九月的燕园秋光正暖,时节方好且歌且行,欣喜相逢很高兴与你初见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的研习旅程正将起航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 就业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自2017年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占比为45%,接近半数。据统计,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该省2016年报考的往届生占比为32%,三年时间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就业难”不无关系。 非全日制面临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比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专业,上线2人,录取35人。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专业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5人,化学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0人,但最终,这些专业录取均为0人。从调查来看,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近四分之一考生不清楚该政策。这种情况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是靠调剂来完成的。实际上,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 高校推免比例扩大目前,高校在校生要考取研究生,除了统考以外,还可以选择推免。但推免不仅需要所在高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还需要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名校的推免生源中,学校层次也会成为录取重要因素。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2019年拟接收推荐免试硕士名单的数据,北京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2019年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1945名,其中有1770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达到9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占比较高,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名校的机会相对较低。随着部分高校的推免比例持续提升,普通高校及往届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原题为:《半数考生不愿报非全日制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