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清华、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都去哪了?滑步舞

清华、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都去哪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历来被誉为我国大学的塔尖,不知道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么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他们是不是不负众望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顶尖人才应有的作用?我们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来看一下具体情况。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概念,“研究生”应该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过我们一般都把“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称为“博士”,我们就沿用通常的说法,这里的“研究生”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来说的。清华大学2018届共有硕士毕业生251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34.8%,就业率高达99.3%,其中深造的人数253人,占比10.2%;就业的人数2205,占比89.1%;未就业18人,占比0.7%。看来,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就业,其次是深造,只有非常少的人未定。深造方面:清华大学2018届所有毕业生出国深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6.5%,其中首选目标的确分别为美国、英国、香港地区,有超六成的学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也就是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了世界知名大学进一步就读。就业方面: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主要分散在民营企业、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行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其中硕士研究在在企业就业的最多。北京大学本部2018年共有硕士毕业生3614,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7.88%,就业率达99.25%,其中出国深造人数占总硕士研究生的5.45%,签订就业协议的占比是52.38%,灵活就业的占比是38.43%,未就业的1.97%。深造方面:北京大学出国深造比例比清华大学要少,首选目标则和清华大学一样,也是美国、英国、香港地区,部分学生到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地。这些学生也是大部分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深造。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集中在公共管理、金融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行业。其中硕士研究生在企业就业最多。这两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不少共性的特征,比如都是以就业为主,大多以企业为主,其中多是国有企业。出国深造都是集中在美国、英国、香港,大多进入世界前50位的知名大学就读。就业行业都有公共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业等。地域方面都是比较分散。事实证明,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分布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经常看到一些言论,就是针对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有些人认为我国的这两所高等学府正在为外国培养人才。我觉得这种看法是有些片面的,毋庸置疑有些国家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比国内更好更高,这些人追求更高的平台去发展,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既不悖情也不违法。这些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中国人,当年我们国家和民族深陷灾难,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匮乏,不是有那么多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搞建设吗?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回国创业的人不是也越来越多吗?“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国家和平安定,发展迅速,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滚滚,为了吸引国外留学的人才回国创业,国家也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能在国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方天地,大展拳脚,大显身手。

必服恭俭

2019年北京大学推免硕士研究生本科高校排名,武大表现抢眼!

最近,北京大学公布了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在这份名单里,共有135所高校的1886名学生获得了推荐免试资格。小编对各所大学入选人数进行了统计,其中排名前50的高校名单如下:通过上图大家可以发现:除了北京大学本校保研的662名同学外,外校中人数最多的是武汉大学,共获得了58个名额。中国人民大学紧随其后,也有57个。传统人文社科类强校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人数排名都非常靠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各所高校的推免人数多少代表了北大对这所高校的认可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所大学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真实水平。但像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这份排名中并不十分靠前。一方面,上海地区的学生很少有保研到北京的,毕竟上海的就业更占优势。另一方面也论证了,上海地区高校和北京高校之间的认可度并不高。而清华大学真正保送北大的人数也并不多,仅仅有30人。排名前50的大学多数为国内知名重点大学,绝大多数为985工程高校,只有少数为热门211工程大学。北京大学推免生数量达到了1886人,2018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总共招收了7372人,如果2019年不扩招的话,推免生人数占据招生总数的25%左右。这一比例在国内重点高校中还处于较低水平,要知道像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的硕士生推免比例都接近50%。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要注意了,一定要查清楚报考高校往年专业的推免生比例。有些高校的热门专业仅招收推免生,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研究生也扩招了,学历贬值闹得大家都很心慌,上图中有你理想的大学吗?

浜崎

清华北大本科生、硕士生:有啥差别?网友:天差地别!

清华北大云集了我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同时这两所学校也是我国最优秀的高校代表。所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们必定是深受企业追捧的。但是古语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没有身处在清华北大这样高手云集的地方里,所以也不懂得他们的压力和追求。也许在我们眼中,即使是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比其他学生要优秀很多,但是对他们自身而言,肯定还有更高发展的追求的。那么对于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而言,他们和清北的硕士生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说到清华北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高考和考研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高考针对的是每年几十万人的筛选考试,高考志愿分批次,其实本质上也是对考生划分层次,国内最顶尖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进入国内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不能说这和学生的智商、眼见、家庭背景和文化熏陶没有一丁点儿关系。研究生考试,基本是学校自主命题,因为大学的整体氛围轻松所以很少有人会像高中那样拼命学习,但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其实对于他而言考研就会变得很简单。本质上来说,考研的选拔性并不像高考那样强,所以能从高考走进顶尖的学校,那么这样的学生必定是优秀的,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能力方面。而考研,更加看重个人努力程度。说完高考和考研之间的差别,我们再来看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和清华北大本科生之间的差别。一、眼界的差别清华北大研究生群体中其实有很少部分的学生是本校学生,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其他985、211院校,通过个人努力考入清华。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相信会有人感觉到自己与清华北大本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清华北大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已经接触到了国内最优秀的老师和资源,他们在本科学习中享受到的教育资源,这些从外校考进来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看问题的眼界和思维方式自然有着巨大差别。二.价值观差别上述已经提到过,能在本科阶段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定是有着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例如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家庭背景、文化熏陶甚至是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都对这些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影响的结果就是价值观的体现。对于本科生就在清华北大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专注学习的钻研和对学习的尊重而不是像其他人只看重学历。所以可以看出的差距就是,有可能外校进入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们依然停留在论文各处抄一抄的阶段,但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从本科开始已经在关注对知识的专注钻研。另外,在自我认知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清华北大的学生在本科四年已经接触了太多牛人和学霸,所以他们对待知识是心存敬畏之心,待人接物更能体现出自身的谦逊,但是对于一些考研进入清华北大的人而言,他们身上缺少了一点柔和的力量。三.追求方面的差别由于从本科开始就进入全国最好的大学,自然而然会产生自己也是全国考生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所以清华北大的学生往往是有着更的高志向和抱负。他们不像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担心找工作、担心考研,他们的追求可能真的是凭借自我力量贡献国家或者出国深造,成为享受八成资源的两成成功人士。但是通过考研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的实际问题,例如毕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就业城市的选择和薪资的要求等。所以比起清华北大的本科生们,从外校考进来的研究生选择似乎更“接地气”一些。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三个方面的差别也并不是告诉我们考入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们能力不如在这里就读了四年的本科生。而是物各有所长,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们都无疑是一批优秀的群体。

则劝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

北大研究生无奈:非本校研究生,在这个学校感觉有自卑感大学本科毕业考研还是工作是一件十分的令人头痛的事情,与很多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好就会想要考取名校。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进行深造,有的非名校学生能够靠近名校的研究生。很多能够通过名校考研进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的激动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圆了自己上名校的梦想。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靠近名校,意味着自己的实力跟名校的人差不多。其实现实远远比你想象的要骨感,让你感觉到绝望。一位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吐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大。以为自己这样就能够成功融进北大的校园,成为中国顶尖高校的学生。可是进入校园之后,自己感到了一种自卑。自己在校园里感觉自己的水平差很多,有时候北大的导师留的作业,自己做后,感觉自己做的非常的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作业被发下来的时候,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没有正确理解课程要求”,这个批注让他们十分的崩溃。自己认真地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作业,竟然是没有正确理解课程的意思。他的本科学校是西南前三的学校,中国前十,大家应该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可是自己考上研究生却感觉到自己没有北大本科生优秀。很多的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进入名校之后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其实不是你太弱,而是名校里的人实在是太过优秀。普通高校本科学习的可能就是普通的课程,但是名牌的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完善自己。普通本科院校中在课余时间玩的学生居多,可是在名校中的学生经常泡在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的居多。名牌大学的教育经费比普通大学的教育经费多的很多。他们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生自然就比普通高校的优秀,学习的内容以及方法不同。普通本科能够考上名校,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可是研究生考试的内容也只是书面上的内容,也是应试教育的成份。所以两者即使是同为研究生也是有差别的。也有的人从普通的学校进入名校后,里边因为环境和人的水平有差别。普通学校的经常会被孤立,没有办法融入他们的群体之中,这也是很多人自卑的一个原因。其实考入人家的学校,不一定能够融进他们的学校,无论你的水平怎么样?导师是不会单独给你开小灶的,肯定是一视同仁。不过有自卑感就意味着认识到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要能够继续努力,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光中,成为北大有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知道差距才会缩小差距。

乖孩子

2020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统计,这所211成黑马!

最近,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推免研究生的名单。从整个名单来看,北京大学的生源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名单共有165所高校上榜,其中多数高校入选人数为个位数。而从北京大学的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入选情况的统计来看,北大对不同高校学生的认可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么,都有哪些大学推免名额最多呢?请看下面的统计结果:以上是近2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的统计情况,从入选人数方面,北京大学可谓是遥遥领先,近2年北大本校的推免研究生人数都过千人。要知道,北京大学每年本科毕业人数也就4000人左右,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还有一部分选择了本科直接就业。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基本上有近80%的同学可以拿到推免资格,这就是重点大学在升学就业方面的优势。从总数来看,北大本校的推免生占据了总推免名额的1/3以上。其余高校中,有10所高校2年推免人数过百。但从总人数来看,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南开大学无疑是北京大学推免生的重要生源地。除此之外,通过这些数据还有另一个发现: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高校的推免名额在逐年减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都是如此。相反,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名额在逐年增加。从整个的排名来看,前20名高校中仅有1所非985工程高校,那就是中央财经大学。不过央财虽然不是211,但高考录取分数要比很多985工程高校还要高,从这一点来看,央财入选人数多也实属正常。清华大学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作为国内的TOP2高校,每年仅有30多名学生可以推免北大,这似乎有些少了。与清华同样尴尬的还有上海的3所985工程高校,复旦、交大和同济,这3校每年得到的推免生名额也仅有20人左右。在这份榜单中真正让人意外的是南昌大学,与其余高校相比,南昌大学虽然也是211工程高校,但知名度要差了不少。但从名单来看,南昌大学每年都能有20多名学生成功推免北大。与其余高校个位数的推免名额相比,南昌大学确实是显得鹤立鸡群。如果各位小伙伴们高考发挥不是很好,可以考虑一下这所高校,毕竟在北大研究生推免方面,这所大学有比较大的优势。

薛瑄

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5大生源地,山东高居第一,北京遗憾未上榜

北京大学据了解,北京大学2020年共迎来了9301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研究生新生当中,内地生有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01.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今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中,在校本部(燕园校区)学习的同学有5806人,在深圳研究生院学习的新生有1254人,在医学部学习的新生有1435位,在大兴校区学习的新生有806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大兴校区主要是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深圳研究生院是北大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国际法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2.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研究生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北京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在双一流高校中还是比较高的,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分布于光华管理学院和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有3923人为专业学位(硕士生3870,博士生53),有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1727,博士生2216),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03.北大研究生新生生源地及主要毕业院校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籍新生有801人,高居北大生源地第一,河南籍新生有619人位居第二,河北籍新生有534人位居第三,湖南籍新生有397人位居第四,江苏籍新生有393人位居第五,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稳居前三,第四和第五位在江苏、湖南、湖北三省之间来回变化。比较意外的是,北京是北大本科生的第一生源地,但却不在研究生新生五大生源地之中。北京大学研究生各省新生人数TOP5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除了北京大学以外, 研究生新生来源比较多的3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这三所名校都是工科实力相对较弱,但人文社科和理学学科实力比较强,这和北大的学科优势也相符合。

刃牙

清华北大的研究生都去了哪儿?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我国最好的两所大学,是我们每一位考生心中的梦想大学,能考上清华和和北大的学生,可谓是学霸中的学霸。每年清华和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也就是几十个人,每年各省的考生都有上百万人,而在这百万人中只招收几十人,真是百万大军过独木桥。我们学校建校60多年,从我们学校考上清华北大的也就是四五个学生,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清华北大是真的很难考,这两所高校对于考生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学霸来说能考上是幸运,考不上是正常。研究生清华北大毕业的本科生在任何地方都是很抢手的。那么在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比本科生学历又高一等,相对来说就业就越更有优势。那么从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都去了哪儿呢?第一、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很高,他们毕业就能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从2018年的数据上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9%以上。这99%的人其中10%以上的人选择继续深造;89%的人选择就业。而剩下的不到1%的人大部分选择自己创业。在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出国深造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他们的目标一般选择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就读的学校也都是世界著名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业一般都是以国企,私企,外资,科研,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都是一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单位,如华为、国家电网、腾讯、航天科技、四大银行、阿里巴巴、微软、搜狐等国家著名企业单位。这些企业不仅工资高,而且待遇还很好。进入教育部门一般都是高校或者是科研部门,进入事业和政府部门一般都不下基层的,都是省级以及部级单位。第二、北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北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也很高,达到99%以上,一般毕业就能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比较多,他们出国一般都是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学也都是世界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就业单位一般也是面向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一般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企业,如华为、腾、银行、中国移动。从事教育行业的一般也是留在高校,北大的研究生一般留北大的也比较多,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上单位不仅工资高而且待遇还好,关键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部门,凸显出自己的实力,彰显出自己的人生魅力。像在清华和北大毕业的研究生一般继续深造的比较多,他们的目标都是国外的一些著名院校,在这些院校中更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国内一流高校的代表,北大清华毕业的研究生的就业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

绿绒蒿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出分,对于一本考研学生真的有这么难吗?

北大今年的分数线北大今天公布了19年硕士研究生分数线,我报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软件工程,去年的分数线也就300左右,那个时候还有非全,今年软微取消了非全。一些考研机构都在鼓吹北大的分数线,300就可以上北大,但现实是这几年考生质量也比以往好,分数也在逐渐提升。北大研究生分数线给我的感觉,今年分数都有一定的提高,可能说今年题目简单,19年是单数年,难度要比双数年容易。而对于一个一本,还是双非性质的院校,想往高点的地方搏一搏,难道真的难吗?这个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难与不难在于自己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真的用心在准备了。我今年考研失败,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考研没有全心全意的备考,杂事太多,没事处理这个没事处理那个,而不知道考研才是最重要的,除了考研其他的最好不要想。这也是第一次考研,什么不懂,一心就只管冲,肯定想冲击一波名校,谁都理解,但自己的行动和目标不匹配,最后导致失败,那是肯定的!考研不是儿戏,随随便便考就可以随随便便上,那是不现实的,又不像专升本那么简单的考的目标院校越大,报考人数也多,相应的分数,优秀的学员也就越多。总之,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碰到鬼,实现了也是不可能的,要想冲击好的学校,就拿出真心去准备,那样才有机会上,也让你的考研青春不后悔!

弟子虽饥

2018年北京大学最青睐的高校排名,基于研究生推免人数!

相信考过研究生的同学都知道,当前攻读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高校的研究生统考,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另一种就比较简单了,如果你大学4年成绩不错而且还有各类荣誉的话,是有部分名额可以直接保研的。保研也分为保本校和外校,在学历严重贬值的今天,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就读的高校比本科强那么一些。因此,保送比本校好的大学竞争就相当激烈了。同时,国内有近135所高校是有名额可以保送到北京大学的,能够保送到北大的无一不是各校的最优秀的那群人。小编对北京大学2018年各校保送北大读研的人数进行了一个统计,下面将数据分享给大家:上表中仅统计保送到北大读硕士研究生人数多于5位的大学,共计70所。其实,这不仅代表了北大对其它本科高校的认可度,同时也能体现出国内人文社科领域高校的学科水平。像排名前十的高校中,除了清华大学属于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外,其余高校多数都是人文社科、理科和医学类强校。毕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学科设置有明显区别,在本科生保送上,清华大学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理科强校南京大学2018年保送北大人数仅仅28人,位列所有高校的13位,这个数量明显偏少。另外,像上海地区的高校保送北大的人数并不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10人上下。看来,不仅仅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很少去上海,上海的学子也很少来北京读书。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上榜的高校都是985、211重点大学,这70所大学都是如此。后面,也有部分非重点大学有1-2个名额,但从全校本科毕业学生中选择1个人,难度可想而知。大家都知道,从2017年开始,我国研究生培养大幅扩招,现在读研已经不像10年前那么难了。而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在严抓研究生生源质量,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本校生保研比例。纵观全国高校,越是重点大学其本科生保研比例也就越高。小编对2018年部分高校本校保研率进行了一个统计,其结果如下: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清华、北大每年本科保研率都达到了50%以上,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本科保研率不得超过50%,但总会有例外。而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保研率也在30%左右。2018年保研率进步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大学去年本科保研率仅有18.5%,当时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2018年,国科大的保研率为29.3%,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和华东五校同样的水平。读研对很多学生都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又一次机会,不过伴随着研究生的急剧扩招,似乎硕士、博士的含金量下降的非常明显。2018年清华大学招收博士数量达到了2938人,这一数量甚至和本科3500人相差不大了。未来两年,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数量将超过本科生,这确实让人看不懂,博士不是精英教育、优中选优吗?连清华大学都开始了如此数量级的扩招,精度真的能保证吗?

溱洧

哪些大学容易保送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快看2019年北大推免40强高校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第一高等学府,一直是无数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更是无数学子的梦想。但限于北京大学的招生规模和无与伦比的高考录取分数,很多同学在高考时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读硕士、博士时再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报名和考试同样也是竞争激烈,但一些学生却能高枕无忧,因为他们都是北京大学的推免研究生或保送研究生.。因而获得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资格成为很多高校学子的期望,那么到底哪些高校的学生容易获得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呢?哪些大学的毕业生容易保送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呢?今天笔者带大家看下最新出炉的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推免40强高校排行榜。我们统计了各校保送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根据总人数排名,得到该榜。首先来看榜单的前五名:在前5名的榜单中,北京大学作为本校,当仁不让排在第一位,硕士和博士生保送人数达965人。近些年,名牌大学的学生深造率不断攀升,保送本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这也是外校学生考取名牌大学研究生难度逐年增大的重要原因。武汉大学获得58名硕士生和34名博士生的保送名额,以共计92人的优势位列第二,是外校保送北大研究生的最大赢家。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强势,学科优势十分明显,因而其毕业生自然可以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导师的青睐。南开大学与武汉大学类似,也是国内知名的综合类大学,经济学、数学等专业独树一帜;山东大学的文史哲、理学、管理学也是亮点颇多。这两所大学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在相关王牌专业对接较好,这也是两校获得较多保送名额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师范第一高校,在教育学、心理学、理学领域建树很多,又地处北京地区,与北京大学本来的合作交流就很多,排在第五位也是实至名归。以上五校高校,除北大本校以外,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保送名额均超过70人,是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推免的“大户”。我们再来看排在6—11名的高校: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六所高校的研究生保送名额都超过50人,其中中山大学人数最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计66人;中国人民大学仅比中山大学少5人,总人数为61人。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保送人数相差不大,且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保送名额基本对等。最后我们看下完整名单:榜单中所有高校的保送名额数共分4个档次,其中超过50人的有11所高校,30人到50人之间的有10所高校,20人到30人之间的有14所高校,其余5所高校人数均在1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