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1大学高材生体操奥运冠军:三人北大,一人北体大,一人北师大不利货财

211大学高材生体操奥运冠军:三人北大,一人北体大,一人北师大

中国女子体操队在我国奥运会历史上一共获得了六枚金牌,洛杉矶奥运会高低杠冠军马燕红,巴塞罗那奥运会高低杠冠军陆莉,悉尼奥运会平衡木冠军刘璇,北京奥运会女子团体冠军和高低杠冠军何可欣,伦敦奥运会平衡木冠军邓琳琳。其中有些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学历非常高,其中有三人还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下面来看下。刘璇的优势项目就是高低杠,退役后,她进入娱乐圈,出演了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女主角。她的老公王弢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两人婚后有一儿子,小名叫“雄赳赳”。刘璇退役后,顺利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陆莉曾经夺得过巴塞罗那奥运会高低杠金牌,退役后先是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第二年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深造,如今已经从北大毕业多年。邓琳琳曾经拿过北京奥运会团体金牌和伦敦奥运会平衡木金牌,退役后前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在2017年夏天已经顺利毕业。何可欣在北京奥运会一举夺得两枚金牌,夺得过体操世锦赛和世界杯高低杠冠军,实现了高低杠金牌大满贯,被誉为“高低杠公主”。退役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系,在去年7月份已经毕业。杨伊琳的强项是跳马、高低杠和自由体操,北京奥运会的女子团体,她参加了跳马和高低杠两个项目,并有不俗发挥。退役后到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如今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

古之道人

8位学霸全部保研、考研北京大学,他们有哪些经验?值得收藏!

这8位学子来自青岛大学,本期考研特辑采访了这8位成功上岸北京大学的学长学姐,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个人介绍刘耀琨 2014级临床医学一班 推免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专硕)中共党员,四年总平均成绩排名1/277,推免至北京大学;曾获2014年度优秀团员、2015年度优秀团员、2016年优秀学生、2017年优秀学生、2018年优秀学生、2018年学习标兵、2019届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2019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曲江雪2014级临床医学一班推免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妇产科学(学硕)中共党员,大学四年专业成绩总排名第三名,保研至北医三院。曾获校长奖学金一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五次、校级二等奖学金两次、青岛大学学习标兵荣誉称号两次。曾参加全国“挑战杯”的比赛,课题获校级二等奖;曾参与大学生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第四作者发表SCI论文。曾担任院学生会新闻部副部长和药学院团支书。文体活动上,曾获得院辩论赛中第二名、DV大赛中三等奖,曾获得电子琴十级、书法九级、素描七级证书和全国社会水平健美操四级证书。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曾获得红十字会志愿者证书和青岛市志愿者证书。张冬雪2014级临床医学七班考研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专硕)本科成绩优异,平均分87.48, 年级排名前7%。曾获6次校一等奖学金和一次校二等奖学金。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大学二年级经选拔加入青岛大学国家生理学重点(培育)学科实验室。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最终以优秀等级项目结题。考研成绩在北医成绩中总排名第四名,三院内科初试和复试均第一名,录取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专硕)。解洛莹2014级临床五班考研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学硕)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2次获得“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曾担任医学部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2016.04-2017.10参加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项目为《抗真菌药物的研究》,阅读了大量文献,了解抗真菌药物的知识,参与实验设计、负责真菌培养,结题为合格。获得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证。王明瑞2014级临床五班考研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专硕)2014级临五5班体育委员,中共预备党员,担任青岛大学医学部2014级年级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见习和实习于青岛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冠状动脉开口的应用解剖”,合格结题。大学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优秀团员”荣誉称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山东省第八届解剖知识竞赛校际联合赛团体二等奖。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以专业第一成功考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业型硕士。杜晓宇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考研至北京大学世纪坛医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中共党员,担任团支书,曾获青岛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一等1次、二等3次;获校级“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4次,“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3次;获“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获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和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证书。武潇 2015级药理学一班考研至北京大学 药理学cha本科阶段曾多次获得学习二等奖学金以及学习三等奖学金;曾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学生称号;曾获得青岛大学药学院知识竞赛一等奖;曾参加2017年鲁南制药基团大学生夏令营;曾参加复方抗肿瘤药物的动物实验,正在进行Kir4.1通道作为潜在抗抑郁靶标确证的实验,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而努力;在考研过程中信心坚定,坚持不懈,方得始终。李雪宁2014级预防医学考研至北京大学 临床营养在校期间获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一篇meta分析在发表。推免北医,悬壶济苍生何以北医刘耀琨推免相对来说选择面挺广的,每个学校几乎都会举办夏令营或者预推免。因此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尽可能多关注一些学校发布的有关夏令营的通知,提前做准备,尽量多的拿offer。对于我来说,我只参加了复旦大学和北医的推免复试,并都拿到了offer,均录取的是心血管专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而且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众多,能够录取就是一种恩惠。所以说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努力奋斗吧!至于对专学硕的看法,我觉得各有特点。学硕更倾向于科研工作,在硕博期间从事临床工作相对较少,还需要毕业之后再规培3年;但是它能够在这期间,系统地学习科研、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能够更容易地发表出高分文章。当然,专硕也有它的优势,它更倾向于培养临床技能型医生,以一名住院医师的角色,在临床中学习各种诊疗思维和技术,规培合并进了硕士期间,所以更加节省了时间。总之,我认为无论是专硕学硕,都在于自己,对于一名医生而言,临床与科研不分家,合理安排时间,尽自己最大力量学习知识,提高自己。之前说过我去过上海和北京的夏令营,收获还是很大的。感受到了顶尖学府浓厚的学习氛围,见到了圈内有名的医学大咖,结识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小伙伴。每个学校的复试内容都有所差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重点都会考察专业知识、英语、专业英语方面。推荐大家可以去丁香园,多看一些经验贴,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曲江雪一直以来,我心中的理想专业都是生殖医学专业,而在生殖医学方面,北医三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因此从一开始北医三院便是我的目标,幸运的是最后我也被成功录取。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三个原因:首先家人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让我对这个专业比较了解;其次生殖医学是个新兴专业,它的发现前景很好;最后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实验室,对科研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生殖医学又是一个对科研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我认为这个专业很适合我。未来可期,青医传承刘耀琨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推免看似轻松,但其实也充满挑战。前四年的成绩需要名列前茅,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在准备夏令营材料的时候也会分担大量的精力,这就需要调整好心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学习之路没有捷径,保持一个谦逊姿态,不断学习,弥补自己的短板,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曲江雪很多学弟学妹会纠结到底是学专硕好还是学硕好,在这方面我是这样认为的:其实这两个专业并没有哪个更好一说,选择哪个方向主要取决于你对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我想从事生殖医学专业,并且我觉得这个专业学硕更好,有利于我将来的发展,所以我选择了学硕。所以,当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这个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推免之外刘耀琨推免之后,在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之外,我主要把精力放在了英语、学习科研以及专业操作技能上,因为这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非常的重要。当然也会在学习之余合理放松自己,打球、看电影等等丰富自己的生活。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从现在向成为这样的人努力奋斗吧!感谢青医,与小伙伴们一起,努力进取,一同祝福青医更好的明天!青医传承,漫漫考研路何以北医武潇做出考北医的选择一开始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这句:“要不我考北大吧!”带来的念头却不断在我脑海里慢慢扎根生长。北大对我来说,更多的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个头衔,而更是我从小到大的憧憬和情怀寄托所在,对我来说,北大在中国的所有大学里就最与众不同。面临考研院校选择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就是你梦想当中最独特的那一个,那么考研就是你走进它的机会。考研与高考并不相同,那些智商碾压我们的人已经不再和我们站在一个竞技场里了,毕竟我们是在最好的年华里,身体和头脑都处于一生中的巅峰状态,只要你们足够勇敢和坚持,一年的时间,什么改变不了呢?李雪宁选择北大的原因主要是想去北京这个城市,在搜集了北京的各大高校后,综合考量了各大高校中我这个专业的前景,就选择了北大。杜晓宇回首考研的一年,觉得是一段幸福的时光,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使自己成为更加从容自信、更加具有执行力的人。在大学期间,我曾一个人去各大高校旅行,感受他们的氛围,回来后便决定要去最好的学府继续深造。后来又查询了招生信息和考试信息,最终确定了北大作为目标。张冬雪大学五年即将过去,我也终于去了梦想的学校。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北医是我从学医以来就一直想去的地方,也是我长期以来努力和前进的方向,也正是这种信仰让我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没有丝毫的松懈。王明瑞考研复习是很苦的,长期的坚持是必须的,但是没有必要天天坐在教室熬过12点,学到累的时候可以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对自己的复习效果更有帮助。但是不可一直懈怠,为了自己的目标,艰苦努力是必须的。如果对北医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一下近几年的招录情况,总之有一点初试分数高肯定占优势,至于这个优势能占多少就靠自己的真实本领。在10月份开始报名时,我搜寻了很多医学院校和专业的情况,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专硕。首先选外科是依据我的兴趣而来的,从一进入大学以来我就喜欢做动手能力强的事,大二时还加入了单涛老师的解剖实验室,锻炼了自己的解剖技能和相关知识,所以我选择干外科,至于具体选哪个外科我还没有想清楚,这也是北医的一个好处,报名只报到二级学科,外科学,等到面试时再说出自己的感兴趣科室。其次是选专硕,这是和学硕对立而言的,上海注重学硕,科研强,无规培;北京注重专硕,科研相对弱,四证合一,待遇其实差不多。而我又想在硕士毕业后直接工作或者转博后继续学习,这也是北医的一个好处,专硕转博率近40%,在研究生期间对考试课平均成绩和最低分都有要求,而且英语六级还得达到相应水平,所以相对于上海的学硕我更喜欢北京的专硕,至于科研能力,也只能说慢慢学吧。研途逐梦,如沐春风武潇在青医的四年里,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从大一开始,我为了转到喜欢的专业非常认真的学习,之后的三年,依然维持着学习的惯性,不管大学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参加各种活动也好,谈一场甜甜的恋爱也好,学习还是应该成为整个大学生活的主线,这会在你将要离开这里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面对升学或者是工作之时,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是你自信和底气的来源。杜晓宇经历是一种宝贵的的财富,我入党、担任班级团支书以及一些社会实践经历等在面试中都让老师很欣赏。同甘共苦,师恩难忘武潇药学院乃至所有教过我的医学部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都很大,他们身上那种学者的从容、自信、严谨的气度和对一些事情的坚持都吸引、感动着我,让我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因为知识而自信从容的人。在考研过程中,找几个研友结伴而行,会减少很多孤独和彷徨。我最初的研友和我在寒假互相监督着背完了单词,后来这个研友保研了;另一个小伙伴和我一起在绕操场遛弯中度过了选择学校的纠结期,一起在楼道里背了半年书度过了考研生活中最稳定的常态,一起聊天来排解负面情绪;还有一个小伙伴,每天把我从床上拽起来,没收我手机不许我玩,和我一起研究英语政治怎么学习的,她们也都被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录取了。好像根本不能想象没有她们的考研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张冬雪考研是一场一个人但又不孤独的路程,少不了师哥师姐和老师们的帮助,少不了父母和好友的鼓励,更重要的自己心无旁骛的努力前行。循序渐进,砥砺前行李雪宁我本科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最终取得了好的结果,我会想了一下有一下几点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早点决定,早点开始。尽早定下目标学校,尽早收集目标学校的信息,包括考试科目、往年学校的课件、往年专业课真题等等。英语很重要。最好做到六级600+,考研英语75+。打好单词的基础,摸透真题的套路。专业课很重要,300分的专业课是整个考研的重头戏,一定要重视。课本能多看两遍绝不只多看一遍。多做专业课的真题,标注重点。凡是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要无条件背诵。高效学习。远离手机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要带手机去自习室,可以准备一个手表看时间。学会和自己相处。考研期间你的内心情绪会有很多次波动,你要学会自我调整,要经常给自己打气。照顾好自己。考研期间一定不要生病,多穿衣服,有时间可以运动。张冬雪我个人的经验是本科期间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但是由于之前的基础,加上期间真的非常拼命,初试成绩考的比较高。再加上认真准备复试,最终非常幸运的被心仪的专业心仪的导师录取。人生难得再有一次心无旁骛的奋斗时光,放下手机,远离一切让你分心的事情,拼命学习,给自己一次圆梦的机会。王明瑞关于简历的制作,我觉得简洁一点比较好,把自己的基本信息、教育过程、大学成绩、英语水平、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荣誉奖项、自我评价等,最后把各种荣誉奖项和科研什么都复印了,一共准备十份简历。其实我觉得简历里比较重要的是英语和科研,英语是绝对优势,科研是锦上添花。为了成功录取,你需要做什么?第一点是对课本或各种资料特别熟悉,这是初试的重点。第二是坚持。第三是有个依靠,无论是家人、情侣、还是朋友,一定要有一些可以缓解压力的对象。第四是选择,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对各大院校各个科室多了解一下很有助于自己选择科室,幸运的话,复试也很容易。第五是复试能力,这个目前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初试高分,出成绩以后再做复试准备也有时间。希望师弟师妹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最终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未来可期,青医传承武潇我在考研前期写给未来的自己一句话:“希望你以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失去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从头来过的勇气,更希望你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在此也送学弟学妹们,人生苦短,你的所有选择和努力都只要无悔即可。李雪宁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们一段话:没有什么值得畏惧,你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历的苦难。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到理想的院校!杜晓宇确定目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无数次怀疑自己和无数次鼓励自己,但是我坚定于自己的梦想不曾改变过。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大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小目标,日日规划、行动、总结;要自信,少一点偷懒和犹豫,专注于自己所学并坚持到底,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同时,在备考时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帮助、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在复试过程中,老师们比较看重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因此在大学期间英语和专业要坚持好好学。经历是一笔财富,也祝福学弟学妹们能够好好利用、珍惜大学的时光,结交好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遇见一个优秀的自己。张冬雪自律,执着,坚持,努力。等你走过这段时间再回首,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个人都会有迷茫和焦虑的时候,尤其是考研的这段时间,但我相信,只要能静下心来,按照计划,不骄不躁的稳步前进,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愿每个学弟学妹都能心中有梦,勇敢去追。解洛莹考研,肯定是要拼实力的。实力是我们的专业课水平、英语能力、学习能力。这些是硬碰硬,没有投机取巧,只有熟能生巧。偶尔也拼拼运气,要多搜集一些信息,确定最合适的院校专业。考研过程中,不乏焦虑、困惑的时候,这时候我在努力找到解决方法的同时,也会做自我暗示:我是很幸运的,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这样完整的时间,将大学前几年的专业课重新好好学习。学着放慢步子,将每一件事做好,完成自己的小计划,从而获得对事情的掌控力,能更有信心地面对自己的目标。浮躁、迷茫的日子,我会想办法让自己紧张起来,毕竟考研这件事目的性很强,从A点到B点,我希望走成直线,少走弯路,一次成功。方法也很简单,跑步过程中好好想想自己的方向,打开印有“北京大学”四个字的书,看着这几个字,给自己打气,重新投入紧张、高效的复习中。复习中,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度过每一天,相信“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考研、保研成功,实现目标,加油!来源:青大学工新媒体运营中心 采访:王萌 张均虎 编辑:王萌 封面:吕晓彤

吴澄

“热练北大·云动汇”暨北京大学第27届体育文化节举行

5月20日,伴随着北京大学健身盛典在各直播平台的落幕,“热练北大·云动汇”暨北京大学第27届体育文化节也宣告结束。本届体育文化节历时20天,结合疫情时期的特殊要求, 以信息技术与体育竞赛深度融合,推进北京大学校园群体竞赛模式变革,围绕“教、学、练、赛”检验线上体育教学成果,把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校园群体竞赛有机结合,提倡“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形成独特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育人模式”。运动“战”疫,发扬北大体育优良传统,保质保量开展好特殊时期的体育活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热练北大·云动汇”包含五项活动,分别是用骑行集聚能量的122公里骑行大赛、用创意传递快乐的创意运动视频大赛、用挑战创造记录的AI体能大赛、用坚持激发潜能的踢毽比赛、用活力散发激情的北京大学健身盛典。北大体育教研部创新设计的线上赛事挑战项目,发动校内各体育协会、体育代表队、体育社团的宣传组织,参赛人数及竞技水平都大大超出预想,充分展示了北大学子对运动的热爱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北京大学健身盛典已成为北大“以爱为名”的运动节日,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成为大师生乃至全国高校的品牌活动,享有超高的人气。今年北大健身盛典从五四操场转战线上直播,地点在变,但热情不变。健身教练阵容更加强大,既有国际瑜伽大师林敏,还有10位国内顶级专业健身教练带领全球北大师生度过了一场超燃炫酷、体能爆表且具有国际水准的健身运动Party夜。北大健身盛典通过抖音、快手、B站、百度、央视频五个平台同时直播,在线观众数量超过30万,还有奥运明星、北大及兄弟院校领导、各地校友隔空送上祝福。瑜伽优雅柔美,与林敏一起和身体倾诉对话,远离尘嚣;极具异域风情的拉丁舞——Zumba,热情似火;体能搏击挑战体能极限,快速燃脂;瑜伽队及健美操队的同学们也来打卡训练,再难的动作都能云上同步。AI体能大赛从5月8日—12日报名开始,同学们就积极参与,5月13日最终决赛名单确定。决赛于5月15日—5月16日每天19:00—22:00举行,两晚分别进行了女子组78人及男子组78人比赛,2020“热练北大·云动汇”体能大赛决赛通过线上方式隔空挑战开赛。经过裁判组的严格判罚、反复审核,各单项及体能王比赛选取一等奖运动精英1—3名,二等奖运动达人4—8名 ,三等奖运动能手9—16名 。1分钟直臂波比跳的男女冠军分别为元培学院李思旗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聂婧;1分钟青蛙跳的男女冠军分别为元培学院曹旭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杨晓东;1分钟触地俯卧撑的男女冠军分别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许伟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吴翔;1分钟卷腹男女冠军分别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杨天跃和医学部周志芳;体能王男女冠军分别为元培学院李思旗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吴翔。 北京大学第27届体育文化节“热练北大·云动汇”122公里骑行大赛于5月4日20:00落下帷幕。活动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和北京大学校友会主办,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协办,为期4天。本次骑行庆生,共有来自33个省份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和境外的近400名北大师生、校友和教职工参与。他们共同使用“行者”骑行APP平台完成骑行累计达25,058km,共祝北京大学122周岁生日快乐。创意运动视频大赛从5月5日开始,就收到同学们提交的各种创意运动视频,风格迥异,活力无限。经裁判组老师认真审核,统计比赛成绩公布如下:最具人气奖3人,由来自艺术学院解丰宁、光华管理学院谢昀廷、元培学院陈彦获得;最佳团队奖由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爽获得;最佳剪辑奖由国际关系学院王楚楚获得;最佳创意奖由体育教研部王嵘获得;特别奖由城市与环境学院刘擎获得。另外还有12位选手获得了入围奖。踢毽比赛分为1分钟竞技组和不计时等级组两个项目。踢毽运动作为备受学生喜爱的群体活动,在北大拥有较高的普及度及较高的运动水平。截止到5月12日,裁判组共收到1分钟踢毽子女子报名参赛视频34个、一分钟踢毽子男子报名参赛视频15个、等级组踢毽子报名参赛视频59个。选手们不仅仅展示了自己的踢毽技巧、协调的肢体配合能力,等级组的选手们更是脑洞大开,展示了不同的毽球玩法。本次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及校友的高度关注,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祝福。在济南参加线上体能比赛的同学说:“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能参加这样一次云上挑战仿佛回到学校的运动会,而且能认识这么多爱运动的同学也特别开心。”湖北襄阳的同学说:“这次比赛让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学体能超棒,运动让我们收获更多自信和快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5·20”健身盛典当天,各平台留言区弹幕不断:“厉害了我的北大!”“5·20,为爱更有型”“这么好看的课程,感谢所有教练和幕后工作人员”“热练北大,爱在身边!少年强,国家强!”从这次活动可以看出北大人对运动的热情,正如北大体育教研部副主任郑重所说,组织这次“云动汇”是展示北大作为“FISU全球首批7所“健康校园”试点高校”的实际行动,也是在校领导提出“健康校园,体育先行”的要求下,为同学们培养运动习惯,激发拼搏精神,传递运动快乐,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让运动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用体育运动中挑战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去实现自己人生更高的追求和理想。

三者若得

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看看哪个学院招生最多?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已发布,其各个招生专业对应的招生计划也已经公布。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613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2909人,非全日制1779人,推免生1442人,看看哪个学院招生最多?01.北京大学理学部北京大学理学部涵盖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等6大学院,2021年理学部共有22个专业面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数392人左右,其中非全日制90人,推免生116人。北京大学理学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02.北京大学工学部北京大学工学部涵盖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4大学院,该学部共有20个专业面向硕士生招生,计划招生总数1308人,其中非全日制238人,推免生276人。北京大学工学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03.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涵盖中管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歌剧研究院等8个院系,共有40个专业面向硕士生招生,招生计划数522人左右,其中非全日制50人,推免生149人。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04.北京大学社会学部北京大学社会学部涵盖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体育教研部等9个院系,硕士招生专业55个,招生计划1220人左右,其中非全日制276人,推免生320人。北京大学社会学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05.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涵盖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和国家发展研究院等4大教学和研究机构,硕士招生专业18个,招生计划1338人左右,其中非全日制900人,推免生149人。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06.北京大学其它研究机构及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校本部还有燕京学堂、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3个研究机构,共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79人,其中推免生75人。 另外北京大学还在深圳设有研究生院,深圳研究生院硕士招生专业有14个,招生计划1171人,其中非全日制225人,推免生357人。北京大学其它研究机构及深圳研究生院招生计划从各个学部来看,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最多,从学院来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招生名额最多,光华管理学院也是北大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最多的学院,因此有人称该学院最赚钱。

定也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推免生比例比北大还高?

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700余人,其中非全日制1100余人,推免生将近1800人,推免生占全日制硕士生招生总计划的48.5%,这个比例比北京大学还要高,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4351人,推免生1442人,占比33.1%,只不过北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要远高于北师大。另外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珠海校区有1070人,其中推免生155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计划招生58人,其中推免生40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招生117人,其中推免生31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计划招生598人,其中推免生63人,非全日制400人,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最多的一个学院;法学院计划招生260人,推免生99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2教育学部是北师大最核心的一个二级教育单位,共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02人,其中推免生224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3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共计计划招生357人,其中推免生35人,非全日制265人;体育与运动学院计划招生146人,其中推免生41人;文学院计划招生185人,其中推免生93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4北师大外国语学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39人,其中推免生64人;历史学院共计计划招生83人,其中推免生58人;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计划招生24人,其中推免生17人;数学科学学院计划招生182人,其中推免生102人;物理学系计划招生73人,其中推免生40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计划招生31人,其中推免生19人;化学学院计划招生102人,其中推免生64人,这几个学院是北师大推免生比例比较高的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5北师大天文系计划招生25人,其中推免生15人,天文学专业不设方向;环境学院计划招生92人,其中推免生59人;生命科学学院计划招生107人,其中推免生37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计划招生105人,其中推免生33人;系统科学学院计划招生36人,其中推免生20人;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研究院计划招生43人,其中推免生29人;艺术与传媒学院计划招生220人,其中推免生67人,非全日制30人;水科学研究院计划招生41人,其中推免生28人;汉语文化学院计划招生150人,其中推免生83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招生计划表6北师大统计学院、社会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学部、地理科学部、人工智能学院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共计计划招生1096人,其中推免生416人,非全日制412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等单位参与联合组建。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3个学院分别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北师大是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实力还是相当强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37个一级学科参评,15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居全国第十位,在进入A类的学科中,获评A+的学科为6个,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A+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对于这样的一所名校,虽然比较难考,但只要考上将来都会有不错的出路。

野良犬

北大接收的2020届推免生,都来自哪些大学?

目前,各大高校2020年度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正在进行中。据北京大学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显示,2020年北京大学预计招收研究生4849人,其中拟接收推免人数1585人。软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医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这五大学部的接收情况(理学部和跨学科类因未公示相关信息或公示信息较少,暂无法统计)。先来看看五大学部本届招收的推免生们本科都来自哪些学校吧!医学部医学部共接收推免生385人,其中本校111人,另外招收人数比较多的高校还有:山东大学17人,郑州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各15人,中南大学14人,吉林大学12人,南昌大学11人。北大医学部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双非”高校大连医科大学有15名推免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也有10人,远高于其他大部分高校。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共接收258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未获得)。其中北大70人,此外,电子科大14人,北航、北邮、清华、山大和西电均接收7人,为接收生源较多的学校。小编注意到,有7位同学来自信息领域学科实力最强的清华大学,5位录取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位录取在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其中1位同学本科专业还是英语,真是学霸级人物!另外信息与工程科学部还有两位来自“双非”高校的同学:1名推免自上海理工大学,1名来自中北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部的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共接收硕士139名(考古文博学院数据未获得)。北京大学推免79人,中山大学6人,北京师范大学5人,北京外国语大学4人。还有接收到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偏语言类的“双非”高校推免学生。社会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的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传院共接收312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部数据未获得)。来自本校的推免人数179人,占57%,另外中国政法大学13人,中山大学11人,中国人民大学10人。因有法学院,所以其中有来自较多政法大学的同学:西南政法大学有3名,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各有1名。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人口研究所共接收推免硕士165人(国家发展研究院数据未获得),北京大学81人,中央财经大学13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人,清华大学9人。从北大经济与管理学部的接收情况来看,全都来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财经类”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看来北大的经管确实热门,汇聚了最顶尖的人才。一所高校能吸引到其他名校学生的多少,间接反映了其在学生心中的口碑和地位,北大一直是很多学生心中向往的学术殿堂;另一方面,保研需要学生有优异的成绩和较强的能力,作为国内顶尖学府,能被推免到北大的同学真的非常优秀,一些“双非”高校的学生更是不容易!因为少部分学院未公布相关信息,以上内容并不能完全反映北大接收推免硕士的情况。软科将持续为大家搜集相关信息,请保持关注~新闻来源:数据整理自北京大学研招网

德则不冒

北京大学领跑2019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总决赛

11月30日,2019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总决赛在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东华大学开赛。经过近一年的激烈角逐,历经上海、西安、北京、成都、武汉、广州六大城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6支优秀赛队从百余支赛队中突围,晋级总决赛,为母校荣誉而战。另有来自美洲、欧洲等顶尖高校的特邀选手组成的队伍参赛。总决赛延续10人×10英里(约16公里)的接力赛制,比赛关门时间为6小时,比分赛站缩短一小时。这意味着对选手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比赛更具挑战性,竞争更加激烈。经过各参赛队10棒次选手长达100英里的接力拼搏,来自北京大学的博雅少年队摘得2019年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年度总冠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分获第二、第三名。2019年是高校百英里接力赛举办的第四年。总决赛赛后,主办方每步科技CEO马京伟介绍:“2019年高校百英里接力赛总决赛延续了以往高水平、专业性和国际性的基本调性,相比去年更上了一个台阶。总决赛的参与者来自全国六个分赛站中最优秀的队伍。2020年高校百英里接力赛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增设分赛站增加地域覆盖。同时,提升赛事影响力,从国内走向国际。未来将邀请更多国际顶尖高校参与,提升赛事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将更多前沿技术用于高百赛事,用技术提升赛事安全保障、赛事组织水准和赛事整体体验。赛事将深度下沉,扎根高校,以高水平赛事的影响力与带动力促进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日常锻炼。”本次比赛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松江区体育局、解放日报、五星体育传媒有限公司和每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东华大学、每步体育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承办。(艾琪)

驰之骤之

北大研究生,曾经打破全国记录,但却遭田径禁赛!

田径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全民运动,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老年人俱乐部,各处都充满了体育竞技的色彩。由于现在推崇全民健身,所以体育项目也被增加到了中考项目,而且占分比重逐年增加,在某一方面来讲,体育素质好就能够决定学生对于高中的选择,甚至影响大学的录取和今后工作的需求。说到体育跟教育的关系,就不得不提起这位打破全国纪录的田径运动员了,他就是郭钟泽,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会感到陌生,因为郭钟泽曾遭遇了一年的禁赛。在今年的六月份,也就是刚刚过去的半个月,是禁赛一年以来首次复出比赛,并且取得了冠军的成绩。在6月2日的时候,由于今年的体育赛事都被推迟至下半年,所以很多项目都举办了队内赛,田径也不例外。在河南省体育中心举办的这场男子四百米比赛中,一共经过了初赛、复赛,和最后的决赛,经历重重选拔,最终确定了参加选拔的93名运动员,考核了一个冬季训练的结果。在郭钟泽被禁赛以前,曾经是全国男子四百米比赛的纪录保持者,这项纪录在郭钟泽之前,已经尘封了十六年,无人打破。郭钟泽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九零后选手,年轻的心态让他即使在遭遇禁赛之后,也能够调整心态重新回到赛场。这个体育健将老家来自辽宁,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眼镜飞人,从这个绰号中就能看出来他的实力有多强,以及在赛场上的表现有多猛烈。其实这个记录被打破的时候,郭钟泽还不满二十岁,在2015年的时候就在全国男子四百米总决赛上,拿到了冠军奖杯,并且以45秒66的成绩打破尘封的记录,从此陈给了田径圈子的知名人物。就是这样一位大家赋予了很高期望的运动员,却在2018年的亚运会上给我们带来了失望,因为缺席运动会,所以外界媒体一直议论纷纷,在当年年底的时候,国家体育局公布了关于郭钟泽的违规处理结果,原因是未以正当理由为由,而未完成样本采集。这位年轻的运动员,在体育界来说,算得上真正的学霸级别,在2019年本科毕业以后,攻读了北大硕士学位。如今已经复出的郭钟泽,现在才不满24岁的他仍然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

这份爱

号称体育专业的顶级殿堂的北体大实力咋样?毕业生出路咋样?

50年代时,我国教育学苏联,细分出很多专业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各个省份都建有体育学院,好多综合性大学也都有体育学院,但是在体育专业方面,北体大似乎更权威,那北体大实力如何?毕业生毕业后出路咋样?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成立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隶属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现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这样看来,学校在体育方面的确实力很强啊!北京体育大学2017届毕业生总数为2963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5%。其中本科生2242人,就业率为98.79%;研究生721人,就业率为93.48%。学生男女比例中,男生略多。注:就业率的统计截止时间是2017年10月31日。具体去向:相比较而言,本科生在升学和出国人数较高,而研究生在签约和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多,具体的分布是:国内升学情况:2017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为487人,主要集中在本校(72.9%),其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出国留学情况:该校2017届毕业生出国人数为155人,毕业生出国的首选目标是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就业行业分布:该校毕业生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有:教育(22.65%),文体娱乐(15.65%)及农林牧渔(10.24%)。本科生较为分散,研究生在教育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达到49.38%。就业单位性质:北体大毕业生落实单位比较多类型是:其他企业,中初级教育单位,高级教育单位。其中本科生就业最多的是其他企业(15.2%),中初级教育单位(9.43%)和高级教育单位(8.95%)。而研究生就业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单位(29.78%),其他企业(16.36%)和中初级教育单位(14.81%)。就业区域分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52.12%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京外就业主要选择在东部地区(23.9%)。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在经济发达区域发展。毕业生薪酬:根据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最终落实的平均薪酬是8.71万元,比预期低2.11万元。本科生薪水较高的专业有运动训练专业(10.55万元),舞蹈表演专业(9.62万)。研究生最终落实的平均薪酬8.67万元,比期望值低。研究生薪水较高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10.5万元),社会体育指导(9.2万元)等。看来在体育行业,学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任何体现。作为行业领军的北体大,就业率很不错,毕业生的薪酬在北京应该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那我们看看哪些专业的就业率较为一般呢?本科生:新闻学,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休闲体育等11个专业的就业率为100%。硕士生:行政管理(1人未就业,66.67%),体育教育训练学(89.23%),体育教学(89.57%)综合来看,这是一所就业率很不错的学校,薪酬待遇没有体现出学历的差异来,这是以后需要该校在培养时注意的,如何体现研究生在能力上的优势,关于北体大的就业,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色难

祝贺!奥运冠军被北大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身高1米85大长腿显眼

近日,重剑奥运冠军孙玉洁通过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被北京大学录取的通知书,上面写着孙玉洁已经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行政管理。对此,奥运冠军孙玉洁也是高兴不已,并发状态鼓励自己:“今年的狮子月,第一天也有好事与大家分享,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洁子加油。”网友也纷纷送上祝福:“恭喜大洁子”、“祝贺祝贺,沾沾喜气我也想想考北大”、“厉害了,努力的方向”。在前一段时间,孙玉洁就在北京大学毕业了,她身穿毕业服装,参加了今年北大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现在孙玉洁为了加强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向往更高的学历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孙玉洁在2011年世界击剑锦标赛上获得个人赛银牌,在伦敦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重剑个人赛中获得铜牌,在女子重剑团体决赛中,孙玉洁、李娜领衔的中国队以39-25击败韩国队夺得金牌;在201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上孙玉洁带领女子重剑获得团体赛冠军;里约奥运会上,孙玉洁和许安琪、孙一文组成的中国队以38-44不敌罗马尼亚,获得银牌。这样,孙玉洁从伦敦到里约集齐了奥运会金银铜三色奖牌。孙玉洁1992年出生于辽宁鞍山市,身高达到了1米85,身高臂长加上她善于动脑,场上战术意识强又肯吃苦,是很难遇见的天材选手。在拍摄写真时,孙玉洁手拿佩剑,身穿击剑服装和护具,感觉她就像利剑出鞘一样太帅了,很霸气很有女神的样子。加上她1米85的身高,修长大美腿也很显眼。如今孙玉洁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要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努力提升自己。她曾经为我国重剑队获得过奥运冠军,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