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生都难找工作的5个专业,填志愿谨慎避开劫后缘

博士生都难找工作的5个专业,填志愿谨慎避开

又到了一年填志愿的时候了。每年这时候,但凡家里有个高考生的,三年不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都恨不得来掺一脚,各种七嘴八舌,告诉你这个专业好,那个专业坑。个个都是过来人,每个都超级苦口婆心。七大姑八大姨说的未必都对,但有些专业确实比较坑,各位考生朋友除非对这些专业爱到惊天地泣鬼神,否则还是谨慎考虑。1、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超多学校都有,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上个好学校,不得已而为之,也还说得过去。如果专门冲着这个专业去报考的,那还是算了吧。第一,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学的人实在太多了。每个学校都开这个专业,这一年年的,可不人就堆积起来了嘛?第二,这个专业还没有什么正经的对口工作,要么是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那妥妥地毕业了去做语文老师,如果不是师范专业的,那除了考公务员,基本没有别的什么工作需要汉语言专业的了。毕业等于失业,专业人口多,还没有对口的工作,这是超级天坑专业,能不选,就不选。2、会计学会计跟汉语言文学比起来,似乎要热门得多。为啥这么热门的专业也难找工作呢?正是因为前几年太热了,所以会计专业一直在扩招,现在行业人才差不多已经饱和了。会计这个专业还有一个特点——职业寿命超长、完全可以干到退休。个别抠门的私企,还返聘退休老会计。人家一个人拿着退休工资加返聘工资,你刚毕业的怎么跟人竞争呢?而且会计专业光读大学还不行,还得考证。如果你考不下这个证,那大学差不多就是白读,要么你毕业以后直接就换专业。会计专业实际上也已经是个夕阳行业了,清华大学都已经不收会计专业本科生了。除非你考上五大财经高校,否则还是别学会计了。3、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又称万金油专业。看似什么都能干,实则用人单位都不爱选这个专业的。管理人才,根本不可能直接用没有经验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都是从专业岗位提拔起来的。所以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就有点不讨巧。再加上这个专业也是“大路货”,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个专业,毕业生年年水涨船高,又没有对口的工作可以吸纳这个专业的学生,最后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泛滥,大家都找不到对口工作。(咦,工商管理的对口工作是啥?)4、新闻学新闻学的问题跟会计差不多,也是夕阳专业了。纸媒差不多已经日落西山了。三线城市的报纸行业普遍薪水3千-4千。一线城市,也就到手6-7千,关键是工作1年和5年薪水没差。你如果要从事新媒体行业,现在的新媒体几乎没有门槛,随便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的都可以去做。新媒体行业是个几乎只看经历和阅历,不看学历的地方。这个行业甚至对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新人不大友好。越是被新闻专业的那一套条条框框框住,越不容易做好新媒体。总之新闻行业虽然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实际找工作并不容易。5、国际金融与贸易国贸专业在上一辈人眼里,似乎是个香饽饽。最容易被七大姑八大姨拿来建议考生选专业。实际上这个专业很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外贸跟单员的话专科生就能搞定,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也没有晋升空间。硕士毕业的话也难找工作,因为整个大的贸易环境都不太好。也不知道未来何时才能变好。而如果只是做贸易洽谈,又要跟英语专业毕业的同学抢饭碗。同学在选专业的时候还是慎重为好。最后,有没有发现文科都很难找工作啊?是的,文科就是比较难找工作,但是上面那几个坑还是要尽量避开,至少不要一听亲戚说好,就无脑报了。事关前途,一定要仔细考虑好。

想要考上博士的人,不妨读一下陈寅恪的这段语录,会助你考上博士

考博士,很多人刚开始读书时候,可能还会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学习,肯定能考上一个博士来报答自己爸妈,从此也光宗耀祖,让亲戚都对自己刮目相看。刚开始读书时候,很多人都对其他大学不感兴趣,都想考清华北大,而且读书也很用功,很努力。可后来为什么都没有自信了呢?别说考上清华北大,甚至很多人感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都很难,更别谈考博士了。为何变成这样呢?可以说很多人都是考一次试,对自己的梦想就失去了一次信心。考一次,就感觉离自己梦想更远了。越考,就越发现自己不是读书这块料。要知道考博士是很难的,是要通过读完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再到硕士、最后才是博士,考完博士正常情况下,都差不多三十岁了,因为一般人都是在十八岁左右上的大学,考完博士是就是二十九岁。可想考博士是多么难,要读二十多年的书,就算很聪明,是读书那块料,这二十年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更是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就无法专心。为何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呢?这里可以从他的一段语录中看出来,所言非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文字如下: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寅恪读完陈寅恪的这段语录,可以说谁要是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谁也别想考上博士了,就更没有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了!那么通过这段语录,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道理呢?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记得丘吉尔就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对每只向你吠的狗,都停下来扔石头,你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我们通过丘吉尔这段语录,再去读陈寅恪的语录,会发现那些能非常难的专题,能困住一个人三四年,甚至更久。就好比丘吉尔所言的通往成功路上向我们吠的狗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生在世,不管再怎么有智慧的人,总有解答不了的难题,总有一些专题会束缚着他。倘若他执迷不悟,非要搞清楚,搞明白,就很容易陷进去。就会对向他吠的狗扔石头,那样他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也就无法考博士。因为他把所有时间花在一个专题上面了,而其他专题,他却没有时间去解惑,自然是一无是处了。从陈寅恪这段语录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这样一个道理,要学会绕开死胡同也只有学会了绕开死胡同的人,才会节约更多时间走向成功的终点。多少人本来有天大的本事,天纵之才,就是太喜欢钻牛角,太喜欢把一个事情搞透,搞明白,这样的人就会在某件事上耗费太多时间,等他弄明白这件事后发现人家早已跟他不是一个台阶上了。所以,有些太复杂的事儿,搞清楚了,只会浪费更多时间。人一定要学会轻装上阵,特别是搞学问,很多学问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很多人花一生去研究一个领域都没有完全研究透,到头来一生无所作为。人一定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去走,也就是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搞懂的事,不会太浪费时间的事,那样才会越走越远,不会弯道死胡同里,走不出来,看不到天,也迷失了方向。而陈寅恪的这段语录的末尾段也说了,学位不重要,重要是自己学到了知识。多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呢?只要自己在成长,每天都不断在成长,成功是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当自己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量的质变,就会水到渠成。考上博士也是水到渠成之事。所以想要考上博士的人,不妨读一下陈寅恪的这段语录,会助你考上博士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仓央嘉措相思情切,写了一首情诗,起句就很出彩:欲题新词寄娇娘感到很忧愁的人,不妨读一下白居易的名言,会变愁为喜,受益良多白落梅很唯美的语录,道尽了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区别,让人感慨万千柏拉图很煽情的爱情语录,道出了一种很美的事,很多人都在做!

春琴抄

新书披露第一批文科博士“诞生记”,莫砺锋怎样从知青到博士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共计1196人。他们是自19世纪末西方教育制度引进中国以来,中国大陆历史上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首批博导的遴选程序极其严格,列名者堪称一时之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学术界最高水准。此后不久,这批博士生导师培养出新中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的首批博士。最近,以文科各个专业方向首位博士为主要采访对象的访谈录《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面世。书中访谈的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等十位当年的博士生,如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国内各自所在领域的顶级学者。通过生动的访谈口述,中国文科学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建与复兴历程在读者面前一一展现。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第一位民俗学博士陶思炎、第一位中国戏剧史博士胡星亮、第一位世界史博士钱乘旦、第一位中国古代史博士李伯重、第一位政治学博士俞可平、第一位中国近现代史博士马敏(跟桑兵并列)、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庄孔韶、第一位文艺学博士罗钢和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博士葛剑雄(跟周振鹤并列)……《开山大师兄》以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作为报道对象,以访谈对话的形式,细致再现了这些学者在博士阶段求学与训练的情况、博士论文研究与个人学术研究生涯的关系、学术研究与时代和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开山大师兄》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许金晶本职工作之余是独立书评人、华文好书榜评委、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创始人,长期坚持人文社科学术阅读与人文社科经典书籍的阅读推广;孙海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现从事编辑工作。“这本书其实源于一次饭局。”2017年5月,许金晶为庆祝自己第二本书《领读中国》问世,跟妻子孙海彦一起,邀请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经理、《领读中国》的策划编辑徐海,《领读中国》责任编辑卞清波等友人吃饭。在饭局上,大家聊起群学书院运营总监陆远在公号上推送的《开山大师兄》一文。这篇文章详细地梳理了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推送之后引发热烈反响。交流过程中,许金晶灵机一动,说完全可以找到这些“开山大师兄”,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对他们的博士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细致梳理,结集出版,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推出。这个想法得到在座所有朋友的认可和支持。饭局过后,许金晶和孙海彦就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一年多的访谈、整理和写作,凝结成《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一书,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山大师兄”有着特定的意义指向,是指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而非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硕士。许金晶表示,通过这样的访谈记录,读者可以管窥中国文科学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复兴和发展,以及一代学人的学术之路。 “开山大师兄”们的学术生涯历程,与国家的发展有无法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许金晶对于“开山大师兄”的访谈非常注重他们的学术研究与时代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的访谈文本,其意义不会仅仅局限在中国高等教育史或者教育史领域,而理应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2日,《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首发仪式在南京万象书坊举办。首发式上,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青年教师王世岳的主持下,许金晶、孙海彦与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展开对话来到现场。1949年出生的莫砺锋师从程千帆先生,1984年10月在南大获得博士学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莫砺锋回顾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知青成长为首位文学博士的历程。1977年,在安徽泗县插队的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外语系。仅仅过了一年多,他就提前参加考研。他本来想报南大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但由于考南大的英语专业研究生需考第二外语。,而安徽大学外语系的第二外语课程当时还没有开设,莫砺锋无奈之下只好报考了南大中文系,“那一年的招生方向是唐宋诗歌研究。唐宋诗歌我在农村大概背了好几千首,心想可以试一试,当场就报名了。”不过,在报考时,莫砺锋并不知道程千帆是什么人,对中文系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1979年6月,莫砺锋在合肥二中参加研究生考试,当年9月被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师从程千帆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81年12月,莫砺锋以《黄庭坚诗初探》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恰在此时,国家公布了《学位条例》,南大也开始考虑招博士生。莫砺锋回忆,当时南大全校文理科博士生导师加起来只有28个,学校从导师中遴选了10个人,每人招一个博士生。程千帆先生就在其中,招收的博士生正是莫砺锋。从1982年初到1984年10月,莫砺锋用两年零十个月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毕业后,南大中文系才招收了第二个博士生。回忆起那段岁月,莫砺锋感慨,程先生培养博士生的方式和现在的博导很多不同,有点像传统手艺人带徒弟的方式,“程先生和他的三个助手——郭维森先生、周勋初先生、吴新雷先生带我一个人,管我一个人,我被管得‘死去活来’,导师指点你读什么书,你就得去读。”莫砺锋报考博士的专业方向是唐宋诗歌研究,这也是程先生治学的主要方向。,但程先生指定读的书籍中一本都没有一本唐宋的,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开始一路读过来,读到《昭明文选》。读完之后,还要写札记,交给各自负责的老师,比如读《文心雕龙》的札记,要交给吴新雷老师;读《史记》的札记要交给周勋初老师。1984年10月22日,这个日子莫砺锋永远记得,这一天是他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当时的答辩委员会主席是钱仲联先生,委员包括程千帆、唐圭璋、徐中玉、舒芜、霍松林、傅璇琮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方面的一流大师。莫砺锋的论文《江西诗派研究》顺利通过了答辩,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古代文学博士,在整个文学学科都是第一个博士。当时,江苏省电视台、央视新闻联播都做了报道,中文系里还组织了300多名师生去旁听。对于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的头衔,莫老师砺锋并不十分在意。他难以忘怀的,是读博士期间,程千帆先生在治学、为人、生活各个方面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尽量学习程先生的教学精神,程先生当年怎么教我们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 ”和莫砺锋一样,其他九位“开山大师兄”的博士故事也同样生动鲜活,值得玩味,值得深思。本书推荐序作者、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说:中国的博士培养制度已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但“大师兄”们作为博士生的成长过程、成长故事不但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失去价值,反而更让人感到亲切和向往。交汇点记者 于锋

杀民

家教无方:女儿是怎样喜欢上写作并成为文学博士的(徐景洲)

女儿喜欢文学,并且考上了我毕业的那所大学的同一个中文专业(后来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还在省级报刊发表了几篇文章。朋友说是受我的影响,而且文笔也像我的风格。其实我何曾专门培养过她的文学兴趣呢,相反,从小学到中学,她的作文一直是我的头疼事。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当教师的我,辅导学生的作文有兴趣,辅导自己孩子的作文却没耐心。为了图省事,从上小学开始,我就给女儿买过各类作文辅导书,但买的越来,女儿似乎越糊涂,遇到写作文,女儿总是苦着脸缠着我,让我给她写,至少也要写个开头。这样的苦差事,一直延续到她上了高二。更为让我发烦的是,因为我在报社当编辑,她的老师就让她当校广播站的编辑。这下好了,每周五中午回来,她急忙的吃饭,我却要上网给她找新闻稿,并且还要打印出来。新闻稿子若找的不对她的胃口,还要朝我发脾气。若是没有及时打印出来,她还要气得哭。大约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女儿不再找我替她写作文了,她的作文还有两篇发在省级的报刊上。我以为那是老师修改的结果,而且是事出偶然。考大学时,她的语文考的不错,还挺牛气地说,她的作文应该满分的。我当然不信,说从没见她作文怎么好过,倒是有几篇好的,还都是我修改的结果呢。没想到,女儿却很得意地说,她的作文总是让老师当范文读呢,如果哪一次作文写得不太好,老师还会说,这怎么不像是她的手笔呢!她还不无怨意地说,上作文课她的压力最大,这都是我害的。因为我是编辑,又常发表文章,老师们以为我的孩子一定作文很好,所以她的作文写的一般了,老师也当佳作去评讲。女儿在这种压力下,只好拿出大部分精力去苦攻语文,久而久之,培养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至于高考复习期间还读外国文学名著。现在想想,女儿的喜欢文学,作文写得不错,倒也真是与我有关,但这有关,却应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喜欢带女儿逛书店。因为想到自己小时对图书的酷爱,而且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也是少年时读的书,所以看到那些图文并茂的书,总会在心中激起一种特别的情愫。那时囊中羞涩的我,多少次面对着书店架子上的一排排崭新的书,贪婪地想过,等长大了,有钱了,一定把这些书全买回家。现在长大了,虽然仍然没有将书店里的书全买回家的钱,但见了好书就可以买下的资本总算基本据有了。所以说是给女儿买书,实际上也是在“还愿买书”,补尝我少年时的无数次的望书兴叹的遗憾。正因为买书时包藏着私心,所以常常在选书上和女儿发生矛盾。我要的是从我的眼光看,看了之后还能收藏并且能够摆在书架上的书,她要的都是时兴的看了就扔的动漫类。随她的意我不开心,随我意她又不开心。不欢而散的事,常有。记得她上了高中时,过生日那天,我给她一百元陪她去买书,她左挑又拣半天也没看中一本,我却看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书价二百元,我身上只带了一百元,只好向她借一百元。虽然我极力向她解释这书是如何的好,但女儿还是极不情愿地把钱给了我,嘴里嘟哝着“还说给我买书,买来买去都是给自己买,以后再也不跟你买书了”。但我还是乐颠颠地抱着那书和女儿回家了。回家就掏一百元给她,她竟然没要,不过也没生气,而是翻起了那书。上了大学中文系的女儿,渐渐地也喜欢逛书店和买书了。常常在电话中,问我这本或那本书家里有没有,我也常让她给我买书,她极乐意,用她的奖学金给我买了不少的书呢。

成而上比

从刘德华成为文学博士,看到成功的必经之路

晚饭时,母亲说起了翠翠(化名),声称前阵子受其母所托为她说媒来着。翠翠是我的小学同学,至今未嫁。于是我拿起手机联系了一个博士后毕业的高中同学,问问他身边还有没有单身男士的资源。之所以联系他,是因为翠翠现在的条件相比较而言很优越,我猜想她的择偶对象应该是高学历稳收入的群体。说起来惭愧,小编在小学和初中一直成绩很优异,翠翠之流是完全不在我的竞争范围之内的。所不同的是,上大学以后我开始放任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几乎都是在游戏人生。而翠翠却在此时开始走上了奋斗之路,后来考到北京读研,毕业后进入了航天部。现如今以中高端人才的身份拿到了北京户口,单位分配了住房,收入也跟着涨了上去,除了单位分配的房子,自己还在丰台区买了一套。我与翠翠的差距在大学时出现逆转,毕业后越拉越大,想起这些颇有些羞愧难当。饭后翻看手机,在某公号上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就是讲的一些考研的奋斗故事。我看到了其实不只是翠翠,太多的人为了自身发展都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看罢觉得心里没底,并不是后悔当初没有一起参与到考研大军里面,而是一种莫名的恐慌。我在想,作为一个掉队的兵,我是否还能或者还有机会赶上同学们的步伐?我不确定,甚至于说很不自信的认为没有多少机会了。我又把高中的大学的两拨同学回顾了一遍,发现大凡现在混得还可以的,基本与成绩和学历成正比。曾经我也偏激的认为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学历无关,我也随波逐流的把出身、把背景、把社会现实等等因素拉过来佐证这一偏激的观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醒悟,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人社会竞争力的大小,而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能力的表现方式。我不否认也有低学历成绩平平的人同样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但从我的交际圈子里发现,这一现象代表不了趋势,不过是偶然事件。这一结论的得出,更增加了我对未来生活的不自信。晚上打开电脑,刘德华被授予香港树仁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的消息映入眼帘。小时候曾经把华仔当偶像,成年后虽然过了追星的年纪,但是一直对这一传奇巨星心存好感。刘德华的成就毋庸置疑,虽然总有人拿唱歌不如张学友,演戏不如梁朝伟来否认他,但是华仔用自己的敬业、行动和数不清的作品来诠释,他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他的每一份收获后面都对应着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我想说他的成绩实至名归,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奋斗得来的荣誉是不容否认的,今天的这个博士头衔是有实际含金量的。看到他穿着象征学识的博士服,打心底佩服、高兴。刘德华表示,虽然离开学校在社会这么多年,但一直不停的保持学习的心。他还透露出十分想读中国文学,以后可能还会出书。一晚上纠结的心变得有些茅塞顿开,我想困扰我的问题有了答案。一个人是否可以做出成就,不在于你已经跑了多远,而在于是否可以保持不断学习。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唯有保证持续的学习和进步,未来才会向你招手。现在开始努力并不算晚,将来有一天或许有机会赶上并超过“翠翠”们也未可知。或者说就算是一辈子赶超不上,只要将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到了问心无愧,也不至于再像今天这样恐慌。刘德华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尚有进取之心,何况我等?所以,小编希望和我有过同样心结的读者可以保持一颗持续学习的心,未来定不负苦心人。有句话虽然满满的鸡汤味儿,但小编觉得说的很好: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齐岱为锷

这3个大学专业“严重饱和”,报考要慎重,同行:博士也难有饭吃

2018年的夏天,我们一起见证了高考的战火燎原,这场战斗也仿佛就在昨天。接下来,就又有一批高考战士们为了2019年的高考做准备了,不知道他们是否准备好了。不过,不管怎么说,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论是考研还是高考,但是充满竞争的,考生们都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备战,为考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除了要考进一所好大学,还要选一个好专业。毕竟,都是希望能获得一份好工作为前提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严重饱和”的4个大学专业,就目前来看就业形势很是严峻。甚至不少行内人都直言:博士也难有饭吃!报考要慎重,一起来看看。1.金融学金融学专业一直是很多人心里的高大上专业,事实上这个专业比较极端,最顶端的确实是非常令人羡慕,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现在门槛不高,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也报考了该专业。行业内有句话,叫“西财以下无金融,一本金融皆柜员”。这句话虽略显狭隘偏颇,但是确实能反映一定现状。大致是说金融行业对学校要求比较高,要想在这行找一个好工作,基本上要985和211研究生了,但是现在大环境下,越来越难,普通的考生们千万慎重。2.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非常普遍,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开设该专业,主要还是因为开设成本低,而且也具有文科专业代表性,所以无论是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还是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都有它。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严重饱和”,而且这个文科专业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所以很难拿出专业性强的技能,毕业生现在大多考研、考公或者考教师。3.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一样,听起来很好,但很难对口就业,我们理解的新闻学专业应该是编辑或者记者,但是无论是电视台、知名报社或是大型媒体,都需要高学历和名校生。而大多的普通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做着不对口的工作,有新闻理想的同学们,也要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了解一下啊。不管怎么说,报考要考虑更加全面,同时也要遵从内心的兴趣和热情,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考一所优质大学,那无论是什么专业都会被提升一个档次。

攻之

演员、歌手刘德华为何能获文学博士学位?这理由我服!

小编这两天的朋友圈被刘德华获博士学位的消息刷屏,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香港树仁大学决定授予刘德华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看大家都在感叹,刘德华大概是娱乐圈最高的人了,但小编发现了一个让我很疑惑的问题,刘天王不是演员、歌手吗,为什么会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而不是艺术博士学位呢?据我们所知,刘天王也没有写书,没有作家的头衔,那是为何授予他"文学"博士?为此,小编开始寻找答案。小编首先查询了香港树仁大学的相关介绍,发现原来香港树仁大学一共有三大院系,分别文学院、商学院、社会学科三大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归属与文学系。这样就可以理解了,香港树仁大学授予刘天王的博士学位是以学院来作依据的,也就是不仅局限于文学,演绎类也可归类于此。刘天王实际上只有高中学历,毕业于香港可立高中。但获得荣誉博士学位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获取了,此前还获得过香港演艺学院、加拿大纽宾士域大学两个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而此次香港树仁大学授予她博士学位是"予以不同界别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对这个荣誉博士学位太过惊讶,与大家印象中需要寒窗苦读才能考上好大学不同,荣誉博士学位真的仅仅是一个头衔,无需到学校就读学习,且娱乐圈中很多人都曾获得荣誉博士学位,例如张曼玉、王力宏等人。名义上是为了奖励杰出贡献,其实不妨说也是对名人效应的利用,在授予刘天王荣誉博士学位的同时,通过刘天王的社会影响力,学校知名度也会增加。这理由你服吗?

鹅毛笔

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想做唐诗山口的一个导游

用现在的话来讲,莫砺锋属于逢考必过的“学神”,他说起考试总是轻描淡写,“这不,一考,又考上了”。莫砺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文学博士,师从文史大家程千帆。他不久前出版的《莫砺锋讲唐诗课》,如果与程千帆的《唐诗课》一起读,就像在听师生两代人的围炉夜话。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就读于苏州高级中学(现苏州中学)时,是一个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填高考志愿,他3个志愿全填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数学力学、自动化控制。半个多世纪后,他都清晰地记得这3个专业的名字,但终究,没能念成。就在他中学毕业那一年,1966年,高考取消,一取消就是十几年。莫砺锋下乡当知青,日复一日地用镰刀、锄头在田间劳动,尽管生产队里也有“小芳”,但知青们怕影响回城,都不敢谈恋爱。在乡下自学理科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在这漫长的11年里,莫砺锋开始读一些文学的书,这是劳动之余唯一的乐趣。恢复高考后,1978年,他考上了安徽大学,但不是中文系,而是外文系。那年,他已经快30岁了。如果说由理转文是无奈,那由外文转中文就是偶然。莫砺锋很诚实地说:“到了大二上学期,觉得每个月靠18元助学金过日子有一点紧,听说正在招研究生,研究生每个月能有35元,我一下子就来劲了,我放言要提前考研。”因为外婆家在南京,妈妈让莫砺锋考南京大学,“我很听妈妈的话”。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他特地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研究生招生目录,发现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招研究生要求第二外语——他一种也没学过。“可我要考研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班上同学都跟其他班的人说,我们班老莫要考研。我不能让班级丢脸啊。”莫砺锋翻到了中文系一页,程千帆正在招“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在乡下好像也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就报考这个吧”。学神就是学神,他又考上了,进入南京大学,师从程千帆。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了金陵大学化学系,去报到时发现化学系的学费贵,隔壁中文系“便宜”,家境贫寒的程千帆于是临时决定转到中文系。再比如,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在武汉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时,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了18年,放牛养鸡的经验非常丰富。有一次,莫砺锋跟着他到玄武湖畔散步,前面有块草地,程千帆看了一眼说:“嗯,这块草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听闻导师判断,十分赞同:“对,老师说得很准确,我也有经验。”程千帆在65岁时才得以重返讲坛,对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是他晚年的第一届研究生。对于没有受过完整本科中文教育的他,程千帆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的大家别集,开列数十部必读书,并要求学生研读每部必读书之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从1979年到1984年,6年的学习时期,莫砺锋几乎没有时间游玩南京的风景名胜。《莫砺锋讲唐诗课》汇编了40篇文章,以专题的形式解读由初唐到晚唐诗歌的诸多面向;《唐诗课》一书汇录了程千帆论述唐诗的十多篇论文,其中一篇与莫砺锋合作的《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讲的是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4人的“登慈恩寺塔诗”。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从此也和导师一样教书育人。“也许一开始我只是想把18块钱变成35块钱,想早点出来找个工作。在南大跟着程先生读书,虽然很冷清,也很边缘,但慢慢觉得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古代文学作品、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研究、来继承。”不过,莫砺锋没想到的是,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诗词竟然逐渐成为“显学”。现在年轻人说唐诗,那可是一件时尚的事儿。遗憾的是,程千帆已于2000年去世,享年87岁。如今,莫砺锋也迈入古稀之年,但他积极参加各种普及古典文学的活动。他是南京大学许多学生的“学术偶像”,他开设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他还在《百家讲坛》讲“诗歌唐朝”,把学问带出大学校园。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曾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

载歌载舞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想做唐诗山口的一个导游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用现在的话来讲,莫砺锋属于逢考必过的“学神”,他说起考试总是轻描淡写,“这不,一考,又考上了”。莫砺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文学博士,师从文史大家程千帆。他不久前出版的《莫砺锋讲唐诗课》,如果与程千帆的《唐诗课》一起读,就像在听师生两代人的围炉夜话。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就读于苏州高级中学(现苏州中学)时,是一个理科生,一心想当工程师。填高考志愿,他3个志愿全填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数学力学、自动化控制。半个多世纪后,他都清晰地记得这3个专业的名字,但终究,没能念成。就在他中学毕业那一年,1966年,高考取消,一取消就是十几年。莫砺锋下乡当知青,日复一日地用镰刀、锄头在田间劳动,尽管生产队里也有“小芳”,但知青们怕影响回城,都不敢谈恋爱。在乡下自学理科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在这漫长的11年里,莫砺锋开始读一些文学的书,这是劳动之余唯一的乐趣。恢复高考后,1978年,他考上了安徽大学,但不是中文系,而是外文系。那年,他已经快30岁了。如果说由理转文是无奈,那由外文转中文就是偶然。莫砺锋很诚实地说:“到了大二上学期,觉得每个月靠18元助学金过日子有一点紧,听说正在招研究生,研究生每个月能有35元,我一下子就来劲了,我放言要提前考研。”因为外婆家在南京,妈妈让莫砺锋考南京大学,“我很听妈妈的话”。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更没有互联网,他特地跑到安徽省教育厅查研究生招生目录,发现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招研究生要求第二外语——他一种也没学过。“可我要考研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班上同学都跟其他班的人说,我们班老莫要考研。我不能让班级丢脸啊。”莫砺锋翻到了中文系一页,程千帆正在招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我在乡下好像也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就报考这个吧”。学神就是学神,他又考上了,进入南京大学,师从程千帆。莫砺锋发现,导师的经历与自己颇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由理转文:上世纪30年代,程千帆考上了金陵大学化学系,去报到时发现化学系的学费贵,隔壁中文系便宜,于是家境贫寒的程千帆临时决定转到中文系。再比如,都有多年农村劳动经验:程千帆在武汉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时,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了18年,放牛养鸡的经验非常丰富。有一次,莫砺锋跟着他到玄武湖畔散步,前面有块草地,程千帆看了一眼说:“嗯,这块草地够5头牛吃一天。”莫砺锋听闻导师判断,十分赞同:“对,老师说得很准确,我也有经验。”程千帆在65岁时才得以重返讲坛,对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莫砺锋是他晚年的第一届研究生。对于没有受过完整本科中文教育的他,程千帆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的大家别集,开列数十部必读书,并要求学生研读每部必读书之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从1979年到1984年,6年的学习时期,莫砺锋几乎没有时间游玩南京的风景名胜。莫砺锋《莫砺锋讲唐诗课》汇编了莫砺锋的40篇文章,以专题的形式解读由初唐到晚唐诗歌的诸多面向;《唐诗课》一书汇录了程千帆论述唐诗的十多篇论文,其中一篇与莫砺锋合作的《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讲的是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等4人的“登慈恩寺塔诗”。1984年,莫砺锋博士毕业,从此也和导师一样教书育人。“也许一开始我只是想把18块钱变成35块钱,想早点出来找个工作。在南大跟着程先生读书,虽然很冷清,也很边缘,但慢慢觉得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古代文学作品、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研究、来继承。”不过,莫砺锋没想到的是,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诗词竟然逐渐成为“显学”。现在年轻人说唐诗,那可是一件时尚的事儿。遗憾的是,程千帆已于2000年去世,享年87岁。如今,莫砺锋也迈入古稀之年,但他积极参加各种普及古典文学的活动。他是南京大学许多学生的“学术偶像”,他开设的唐宋文学研究课场场爆满,他还在《百家讲坛》讲“诗歌唐朝”,把学问带出大学校园。莫砺锋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曾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文化副刊部编辑)

春秋后伦

《奇葩说》的选手詹青云:她让我看到一个真正文学博士的样子

看过《奇葩说》的观众应该对詹青云印象不浅,詹青云说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国的读书人,用于约束自己的道统就是文人士大夫的道统,她理想要成为的人是一个君子。作为有着经济学政治学背景的哈佛法学博士,饱读诗书学贯中西文采斐然,仍保有一份古君子之风,华夏之大,当今之世,寥若星辰。我始终记得她在第五季“高新不喜欢的工作和底薪很喜欢的工作”里她说的那段话:“就像我是当律师,我是可以选择那些高薪的工作,我就去给那些大公司打反垄断的官司,动辄几十个亿的官司,我也可以选择就去给普通农民工提供一点法律咨询,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愿意为了高薪去打很贵的官司的人,大把的人挤破头要去做那样的工作,而一个普通人愿意放弃这一切,去为普通人提供一点帮助,难道连你我的一句鼓励都得不到吗?我愿意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不想做一个被挑选的人,我想做一个被需要的人”。这个贷款百万去哈佛读书的女人,这个在美国地铁上读《庄子》的女人,这个愿意为普通人去提供一点帮助的女人,这个心系家国情怀,满是文人风骨的女人,太让我动容了我心里始终对矮大紧关于一个清华高材生的评价难以忘怀他说: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一个名校生,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就是愧对名校的教育。之前觉得高晓松对名校生的要求太高了。但当我看到詹青云以后,我才知道一个名校生是可以有胸怀天下这样的情怀的。而且她让人共情的地方是在这里,是她的人生,是她的个人魅力。这种苦尽甘来的笑,这份对学问的执着,绝大部分人做不到。我读书的时候经济情况比她好多了,我在学问上能做到的也比她差远了,而我自问,如果在那样的境遇下,我做不到她这份坚持。“这个时代不是必然如此。”这句话詹青云说过很多次。每一次在她的慷慨激昂中我都头皮发麻直戳心脏。当时很多人说啊,高晓松是不知人间疾苦。多少人温饱都是问题就是想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过一生。是的。任何选择理当被尊重。可是名校是一个国家几乎所有精英的孕育之处。如果在这里都没有齐家治国的理想,没有想站在时代前沿振臂一呼的抱负。这个国家哪里会有未来?名校至少该如詹青云一般虽然身负百万欠债也有着改变世界的底气!在我心里对名校生的想象还是非常理想化的,我始终觉得,胸怀天下持文人风骨是我对名校生所有的幻想。詹青云她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我们都是尘世里的俗人,很多事情我做不到,所以内心难免对詹青云那种文人风骨太过向往。詹青云就是这个时代名校生至少当有的风范和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