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外硕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吗?(专访名校中外联合培养硕士)只眼

海外硕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吗?(专访名校中外联合培养硕士)

为了保证内容的公正性,此次问题我们找到了几位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同学,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Y同学;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被在读期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为期一年交流的A同学。中外联合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内读着硕士期间,前往国外进行为期1-2年的深造,发放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两位同学经历了中国和外国两种环境的学习,相信他们对于中外硕士有着更为公正的看法。1、对于海外硕士和国内硕士,你觉得哪个更好?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利弊吧,如果是国内顶尖的名校,那肯定也不错,外国的高校同理,也要是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较好的学校才能作为含金量高的学校。而且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凭的含金量主要还是看个人吧,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间努力认真的,同样也有混日子的,学到知识了,掌握技术了,含金量就会提升,这个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2、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海外硕士含金量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国,以前海归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海归特别值钱,但现在海归多了,而且国内很多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好,使得很多国外高校的光芒并不像以前这么耀眼了。再加上,能申请到国外名牌高校的人还是少数啊,而且多数都是授课型硕士,就像国内的专硕一样,相对价格高,培养出来的和国内的差的并不说特别大,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其实本身和国内的差得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和预期差太大,认为海归应该还是受追捧啊,但是没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贬低出国读硕士的。3、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读研?其实无论是谁,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能保研的自然将其作为第一顺位,就像我们就是保研进入现在的学校的,保研去名校的几率更高,在校期间到国外交流或者进行去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很多,还多数都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吧。当然有些成绩不错的,语言水平过关的同学,也建议出国,因为到国外也是开阔眼界的一个过程,这些同学成绩优异,只是因为竞争激烈没能保送的话,申请到国外顶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读名校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说含金量低了。4、对于考研和出国的抉择,你怎么看?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数研究生名额给了保研的学生,而国内考研的学生这么多,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比方说考本校的硕士,导师基本上愿意收你,除非这种情况吧,否则考研还是很难的,就像你去申请硕士,申请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别难,为什么?因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因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两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么高的声誉,还有就是想去离家近的学校的人太多了,中国学生太多了,卧虎藏龙的太多,可能申请上了美国英国的硕士都未必能申请到这几所学校的硕士。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本科期间有过颓废的经历,导致四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想好好学习了,那我建议尝试考研,因为出国并没有考研这些测试,靠的是和保研类似的审核四年成绩的方式,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并不说特别高,所以建议尝试考研吧。无论是出国还是考研,都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定的,选择最优项。5、海外硕士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以英国大学为例,虽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学业非常紧凑!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国内硕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时候是没课的,还给大半年准备毕业论文,留学生都是在一年内学完国内学生三年才需要学完的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好论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国内是宽进严出的,有些人论文不过关,就会被延期甚至退学,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声,而且概率比国内大很多,你在国外会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图书馆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凌晨,回宿舍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6、什么类型的归国硕士含金量最高?首先,还是以英国为例吧,他们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分三个档次,这些都是会在你的毕业证学位证上有显示的。按成绩排,第一等为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第二等为Merit(2:1学位);第三等为Pass(2:2学位)。这个回国后HR都会看到的,因为拿到一等学位的都是凤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错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见了。再此是,有很多人没有利用好国外的优秀资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级项目的机会,亦或者在国外顶级企业实习的机会,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机会,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课期间还去旅行,当然人家不认同他的水平了。7、中国有学术型硕士,国外有吗?是不是国外的学术型硕士更好?有的,其实国内的专硕就是学习国外授课型硕士才出现的一种培养类型,国外也有学术型硕士,即MPhil,这种硕士名额有时候比博士(PHD)还少,为什么呢?因为在全世界都一样,博士生也基本就是类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导师招聘来一些博士生作为自己的员工手下来干活的,谁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硕士代表既要给你发奖学金(类似于月薪),万一你不适合继续攻读,两年后那这学位证就走了,导师很亏的,所以在国外,你要是真有水平,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请读博士,直接跳过硕士这个环节。当然,在美国还多一些,英联邦国家研究型硕士名额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种非常具有研究潜能的人,对方才会愿意接受你,而且试用一年过关后直接转为博士生了,就像国内的硕士转硕博连读一样,国内很多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有些都没有想好要不要从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读了学术型硕士,其实这样是很亏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来方向不同罢了。感谢阅读,有兴趣欢迎关注“学长吐槽志”,走心校园文章,有疑问可私信,我会整理问题并以文章形式发布为您解答

崔述

英国一年硕士很水?回国真的不受认可?

最近网络上又掀起了关于国外一年制硕士的讨论:英国1年制的硕士学位将不予承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没有此规定。”许多童鞋也纷纷表示一年制硕士真的不是如传说中的“水”。网友:英国的硕士其实是把两年的量压缩到一年,认真的话是很累的,水不水完全看自己网友:我自己知道身边那些出国念书的根本混不了....每次final都在猝死边缘...比我国内念书看起来艰难多了..混的都要延毕或者没办法毕业....网友:这种完全不考虑Summer/Winter School,不考虑Practice,不考虑Project,单纯以时间来评判的说法,真的负责吗?有依据吗?网友:真的超级忙,想拿到好成绩的话,天天图书馆是常态。课程特别多,不知道那些说不好的人,是有多高学历。网友:说英国硕士啥也学不到的,恐怕我读了个假硕士。课程多到爆炸,每天图书馆写论文看文献,考试超级严格,稍微不认真就挂。不知道那些嘲讽的人,有什么资格说。网友:应届生找工作才看学历,以后凭实力。说实话,一年也好两年也罢,被国外学校变态式打磨过并且扛下来,沉淀后的自信,是渗透在将来的工作习惯和思维里的。这也是留学硕士与本土硕士的区别。网友:时间短=水?? 世界TOP10大学一年制商科硕士在读 一年五个期末 别人在玩我们全在学学学 我高考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努力过那么,英国一年制硕士文凭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要论英国大学的教育水平,既然大家都喜欢看排名,那我们就从排名来看,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的院校里面,除了美国就是英国的院校最多了,但是要知道的是,英国只有百余所院校,而美国有千所。其次就历史发展来看,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经济学也发源于此,现在英国又是金融大国。所以就英国留学的热点科目——工科和商科来说,英国的学术研究传统是很正统很深厚的。再来就时间安排来说,英国一年制硕士只是减去了学生在校实习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时间,而这些活动学生在毕业后也可以以毕业生的身份来进行。授课时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授水平并没有“偷工减料”。并且,英国教育强调严谨严肃,考核严格,不仅重视期末考试也重视学生日常学术表现,还强调自主学习,不会强制学生必须关在教室里学习。接受过课堂知识和作业任务后,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课余活动。因此,大家看到的一年制硕士,其实是把学制压短,但质量却不会打折扣。从时间上来说,英国的硕士生课程是一年,看起来它的学时比国内少,但这一年的课程是满满当当,有的专业晚上9点还在上课。在英国读硕士的中国学生,周末都在读书,不然只会得到fail。从学习内容上来说,课程设计得非常实用,包括选修课在内,全部是专业课,每学期少则3门,多则5-6门课,每门课都要阅读若干指定参考书、写小论文和完成小组合作的课题,结束时通过考试。从英国研究生学制管理上来说,英国大学的要求很严,考试通不过就要淘汰。一门课有30%考试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有些学校的淘汰率甚至高达20%-30%。你还敢不努力吗?其实不单单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等地也有1年制硕士,而且应该研究生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研究型是两年,授课型是一年,两者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一样。其实一年制硕士和两年制硕士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专业不同或者所需先修课不同,取得硕士学位所需的学分也不同,最终导致完成学位的年限不同。下面随班煮任一起来看看不同的国家一年制硕士的申请条件。1.美国GPA要求:热门专业80分以上,建议有有相关本科背景。语言要求:托福100+,雅思6.5+,GMAT650+以上,如果没语言成绩可以先选择预科学校。申请加分部分:实习证明/工作经历,获奖经历,如果有的话对申请会有帮助。留学费用:每年费用大概在4-7万美金左右,因地区、专业、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2.英国GPA要求:TOP30热门专业80分以上,211/985背景部分学校均分要求偏低一些。雅思要求:非必须提供,部分专业或大学要求申请时提供,例如如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申请加分部分:实习证明/工作经历,获奖经历,如果有的话对申请会有帮助。留学费用:每年费用大概在30-35万元左右,因地区、专业、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3.加拿大GPA要求:部分专业要求本科相关背景,或有相关工作经验,GPA80+。语言要求:雅思6.5分以上(单项不低于6分);托福80分以上;GMAT成绩建议650分以上。申请加分部分:实习证明/工作经历,获奖经历,如果有的话对申请有帮助。留学费用:每年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因地区、专业、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4.澳大利亚GPA要求:部分专业要求本科相关背景,或有相关工作经验,GPA75+。语言要求: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6分。若想要申请到好的院校专业,建议国内大二就要开始准备。申请加分部分:实习证明/工作经历,获奖经历,如果有的话对申请会有帮助。留学费用:每年费用大概在10-15万元,因地区、专业、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5.香港GPA要求:本科学士学位,GPA80-85分, 部分专业要求本科相关背景。语言要求:雅思6.5-7.0,最好在申请的时候就能提供;GMAT对于申请商科金融相关专业最好提供。申请加分部分:实习证明/工作经历,获奖经历,如果有的话对申请有帮助。留学费用:每年费用大概在15-35万港币,因地区、专业、学校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海外留学生活中,年限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是与异国文化的接触也能使你在今后看待问题时,抱着更加开阔和包容的心态。这些收获对你的影响不是工作职位、起薪可以衡量的,它们对你人生的价值要比经济回报更加重要。

德清

你认为“很水”的英国硕士课程究竟含金量如何呢?

英国硕士基本都是一年制,大家也都知道,很多人认为一年学完硕士这样太水了,但同时也有人为了拿到文凭而选择这省时的一年制硕士,那究竟它的含金量如何呢?今天就随威久留学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英国一直是留学的热门地,“浓缩式”硕士课程,仅一年的学习时间,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由于学制不同,往往是有人喜有人忧。如果仅仅是为了“性价比”,图省事、找捷径,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大麻烦!英国一年期硕士在中国人眼中的“优势”,很可能也是陷阱,两全其美的事还是不要想了。目前中国留英市场中,70%的中国学生选择硕士专业学习。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英国读研”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看重英国一年期硕士的“性价比”:省时间、省钱、质量好。省时是显而易见的事,世界上一年能读完硕士的国家和地区还真不多;省钱也得到了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证实,来自官方的报告称,英国硕士教育的成本相比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是最低的;留学英国一年制硕士含金量怎么样“质量好”不能一概而论,见仁见智,不过英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影响力确实很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六大高等学府全部在英国(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格拉斯哥、阿伯丁、爱丁堡)。英国硕士的“超短”学制容易被国内误解不了解英国学制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对此会“严重”关注,并对应聘者发问:“你一年就学完硕士了?”那种质疑、不屑和轻蔑的语气,仿佛立刻就把英国海归推进了审讯室。当然有吐槽的,就会有叫好的。碍于经济压力、时间成本等因素,英国硕士的申请者——尤其是在职场打拼多年、希望靠“洋文凭”升职和转型的白领,一年拿到硕士学位简直是再经济快捷不过的了。英国从9月开学到圣诞节前为学期;从来年的1月上旬到复活节(在4月份)是第二学期,课程密度大,主课多,考试压力大;从4月到9月是第三学期,除了剩余课程外,毕业论文将在这个阶段完成,除了圣诞和复活节外,基本上没有空闲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英国硕士阶段是没有实习部分的,实习一般是学生课余的个人选择,没有专门学时,也不计入总成绩。这样一来,如果再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硕士阶段的暑假时间去掉,有效学习时间比一年也长不了太多。单从学时上看,不能说英国硕士含金量低。当然,正因为学时紧,英国硕士的课业压力很大,毕业难度也不小。毕业论文通不过没有学位,作业或考试出现不及格,一般只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再不过,就没有学位了。这就是所谓“宽进严出”。在英国名校硕士专业录取标准中,一般会规定本科取得2:1学位等级,相当于国内知名大学平均80分成绩的水平。除了成绩的要求外,这里暗含了对学生英语和学术文化的要求。英语水平是个大难关在英国课堂里,老师授课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会放慢语速。国际化的环境中,过硬的英语水平是“标配”。而学术文化其实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交流,小组讨论时的总结概括、做PPT演示的能力,辩证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研究、作业中的体现,也是硕士阶段留学的必备素养。英国硕士阶段学时短,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回旋余地较小,对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疲于应对各种课业压力,留学的收获会打折扣。以咱们中国人的英语程度,跟上英国当地的节奏至少要2个月的时间,而此时个学期就要过去了。而一年内提高英语是可能的,但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有时能听到一些去面试的“海归”,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总给人一种错觉,心里会问:“你是去英国留过学的吗?”同时,英国大学的理论教学是强项,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也很高。几乎每门课的参考书都有密密麻麻的二三十本,为满足作业和考试的要求,实际阅读量也需要在十本书以上。所以,什么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觉得一年制不适合自己活着可以选择硕士预科缓冲来让自己适应,或者可以申请两年制的硕士专业,总之,选择什么都是要自己考虑的。祝各位留学一切顺利。

符验

英国一年制硕士到底怎样?值得读吗?关键在于这些方面!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英国一年制硕士到底怎样?值得读吗?关键在于这些方面。最近些年,去国外留学的人愈来愈多,以这两年的数据看,大约是60万左右,与国内每年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的数量基本相当,其中,大部分是出国读研深造。留学的对象,以美国为最多,接近总数的60%,其次是欧洲,尤其是英国,去的人数较多,占比超过总数的10%。因为英国作为世界一流的教育强国,教育资源丰富,名校众多。很多名校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尤其是著名的牛津剑桥,拥有800多年历史,是无数打算留学的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英国其他的名校也底蕴深厚,对于出国留学群体拥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英国的教育体制和我们不太一样,也和很多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体制不太一样,学制往往是三年制本科,如果本硕连读,则四年制。其本国人要读研,往往以本硕连读居多。纯粹的一年制的硕士项目,主要是针对外国留学群体,特别是中国留学生。这包括授课型及学术型,前者无需撰写毕业论文,一般12个月就可以完成学业,而后者则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往往需要至少15个月才能完成学业。总体而言,英国一年制硕士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制度,一般而言,要申请成功英国一般意义上的名校的硕士项目,难度并不太大,雅思7分一般就可以了,也没有太多的附加条件;但如果是顶尖名校,像G5这种,还是难度不小,雅思往往需要达到7.5以上,而且对国内的本科背景有潜在要求,一般需要是有特色的强势211大学或者985的背景,以双非院校的本科申请,成功者也有,但确实较少。从认可度来说,英国一年制硕士,总体而言,在国内确实不太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多人觉得学制较短,而且授课型还不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就觉得含金量不会那么高;二是申请的“宽进”,不少在国内只是念了一个很普通的院校的学子,都能比较顺利地申请英国排名很不错的学校的硕士项目,就给人“比较水”的感觉。实际上,很多人忽略了英国硕士“严出”的价值。学习期间,其实很紧张,课程很紧凑,而且经常需要撰写课程小论文,对于中国留学神而言,学习的压力其实是不小的,往往也能获得知识、思维、学术视野等方面的有效拓展和提升,总体而言,是一段很不错的学习经历,而不是有些人口中的仅仅是“镀金”行为。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去英国攻读master,能进入顶尖名校,比如G5,自然认可度会比较高,即便是在国内的本科背景不算很好,也基本不影响就业;如果只是进入了相对比较普通的学校,则本科背景就很重要了,因为你去的英国学校没有太大优势的话,HR就只能通过你的本科背景来衡量了,而国内的本科,层次比较分明,HR也往往比较熟悉。所以,如果仅仅从回国就业的角度来说,去英国留学读研,要么就是在国内的本科背景不错,比如至少是211以上的本科背景,然后申请英国不错的大学(不一定必须是G5,但最好是不错的学校,比如巴斯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等),这自然不错;要么就是能直接成功申请英国的顶尖大学,比如牛剑,或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样的强势学校的商科,则回国的认可度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知否值得,则因人而异。如果你只是去英国长长见识,顺便学一些东西,花费一年时间,费用大概20~40万人民币,则只要进入英国任何一所正规大学,都是可以的,也都是值得的。如果你想通过留学经历回国求职,希望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乃至一个不错的前程的话,那你的留学经历肯定是需要在国内获得较高认可度才行,这就需要能成功申请英国较好的学校,而且最好是你的本科背景也不错。如果你只是普通本科背景,家庭条件也一般的话,建议去英国读研需要谨慎。你对一年制英国硕士怎么看?

使民心亲

“拿到英国硕士录取通知书,学费40万家里不支持,父母眼光短浅”

一名大学生即将本科毕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其此前申请了英国的硕士学位,经过煎熬的等待,如今终于等到了通知,成功拿到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奋无比。但接下里,却是郁闷无比,因为眼光“短浅”的父母根本不支持自己去留学,认为拿40万去英国读硕士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于是乎这名学生将自己的遭遇放在了应届生交流论坛,认为父母的不支持是一种眼光短浅的行为,进而引发了热议。拿到英国硕士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却不支持双非一本,拿到爱丁堡的录取通知书,是梦想中的学校,真的很想去,收到通知书那天一晚上没睡着。南方小县城,父母并不是很能理解我的兴奋和喜欢,家里条件一般只能算伪小康,能拿出40万但是有压力,父母觉得出国留学投资回报率太低。另外,加上今年众所周知的原因,父母更加觉得没有必要出国了。很感激父母对我的养育,读完大学后越来越觉得跟父母有很多代沟。我的父母属于典型传统型,觉得女孩子应该当个老师,在家附近找个稳定的工作,生活轻松稳定。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样,宁愿在大城市拼搏也不想在小城市过太过安逸的生活,可能我就是个吃苦的命。但是,父母并不理解我,说我想出国只是因为虚荣,跟我说如果想去大城市闯,家里不会提供任何资金支持。真的很羡慕那些父母支持出国的朋友,我感觉我准备出国的这四年,跟父母吵过太多次了,父母不了解全靠我一个人在找学校考雅思,这一路走来很艰难,现在放弃觉得太可惜了,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吧。去英国读硕士的前途英国水硕,在国内职场上已经“声名狼藉”,很多去英国读硕士的,一年就能拿到毕业证,可见其含金量,以至于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一见到英国硕士的简历,直接就不看了。当然,英国也有好的大学,能够去读排名前五的大学也是不错的。楼主所选择的爱丁堡大学虽然没有排名前五,但也算比较好的大学,不至于成为“英国水硕”。对应这名楼主的遭遇与面临的选择,大学生们的观点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机会难得,如果能争取就争取,但大部分的学生则认为去英国读研不如在国内985高校读研。国内读研不比国外差,985,211的硕士比起英国一年来说更有含金量,爱丁堡也不是英国排名前五的大学,大城市虽然令人向往,但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落户,竞争压力大,房价等等。一些曾经在英国留学的大学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如果看中以后找个好点的工作,英国硕士不太有优势,读个国内好点的研究生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觉得爱丁堡大学是个好学校,回国以后找工作的竞争力也不如国内好学校明显。如果是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世界,出去体验不同的生活,那支持楼主和父母好好商量,一定要出国看看,我本人今年回国找工作也是遇到了英国学校找工作没有国内学校有优势的问题,但是并不后悔,出国的一年给我的头脑注入了很多新的东西,让我能回味一生。作为去年刚回来的留学生,劝你还是不要去,好好准备考国内研究生或者直接工作的性价比不知道比留学高多少倍,现在遍地都是留学生,找工作并不因为是留学归来而吃香。我也是英国留学生,学校虽然不是G5但是排名也很靠前,在今年招聘季的感受就是,硕士留学经历对于应聘大企业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很多时候本科的学校起的决定性作用更大,因此如果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找工作能有更好的回报,只能说真的没有什么优势。结语对于是否去留学,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出国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有没有今后清晰的职业规划?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条件允许,一定去,但如果只是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家庭条件又不宽裕时,那建议暂时不去,不如先工作一段时间,有了积蓄,再去想留学的规划。

非大愚也

原来英国大学不仅有3年制,还有4年制,选学校要看好地区!

说起英国留学,大部分同学知道英国本科是3年制,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再选择留英院校的时候把目光都集中在了英格兰,特别是以伦敦为中心,伦敦因其在政治、经济、人文、娱乐、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所以一直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城市。其实英国是由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组成。不同地域大学本科学制是不一样的。绝大部分苏格兰大学的本科都是4年制的,而相比来说,英格兰(及大部分威尔士)大学则是3年制。苏格兰的大学为什么是4年呢?这主要是因为,苏格兰的基础教育要比英格兰少一年。也就是说,同样的年龄,苏格兰的中学生们要早一年毕业,升读大学。然而有趣的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大学又都完全接纳彼此地区的中学文凭,并没有说A-levels就绝对比SQA更有含金量(虽然分数要求往往不一样),所以说,4年制的苏格兰学位往往成了个人选择,而不是补充短一年的基础教育的必须。苏格兰大学学费全免苏格兰多读一年大学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学费全免。2007年的时候,苏格兰政府不仅取消了学费,而且还大力补贴教育,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钱买披萨和酒了。读完4年的苏格兰大学,你拿到的是硕士学位对于一些社会、人文、艺术学科,4年制的学位往往最终通向的文凭是MA(Master of Art),而不是BA(Bachelor of Art),这也比较符合额外一年学习的所获。因为额外的一年,毕业证逼格立马提升一个level有木有。然并卵,大部分的英格兰学士学位和苏格兰的硕士学位含金量是一样一样儿滴。4年制比3年制学的更多吗?答案是:肯定是多学了知识,但是专业知识的水平是差不多的。4年制通常把要学的知识平均到更长的时间里,同时在大一和大二选修更多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美国的学制呢?应为大多数英格兰大学的大一都是没有选修课的,到了大二才有,这让4年制的苏格兰大学成为一个更灵活的选项。以爱丁堡大学为例,大一往往是用来探索自己的兴趣的:爱大还仔细总结了4年制大学的优势:“可以学习更广阔的知识”,“除了本身的准也还可以学习更多吸引雇主的实用知识”同时,因为灵活的选择和充足的时间,还有很多学生最后取得了两门专业的结合学位。所以说,如果你想多一点沉浸象牙塔的时光,或者你想多感受不同的专业和课程再决定自己的specialization,那么4年制的苏格兰大学可是不错的选择哦。如果说学生不了解大学的地理位置,下面这张图让你一次,看个够。英格兰伦敦地区大学区域特点:关于英格兰的天气,以伦敦为例,夏天平均气温只有20来度,穿短袖短裤是会冷的,冬天的气温记忆中没有下过0度,所以不怕冷的小伙伴们可以不穿秋裤呦。伦敦的雨从来都是很任性的,说下就下,说停就停。下雨了撑伞、雨停了收伞这个动作重复多了超麻烦。于是,渐渐地英国人下雨很少打伞。养成了不打伞,穿风衣”的奇葩习惯。代表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 帝国理工大学国王学院 城市大学 皇家霍洛威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伦敦南岸大学 东伦敦大学金斯顿大学 布鲁内尔大学 密德萨斯大学格林威治大学 泰晤士河谷大学 威斯敏斯特大学罗汉普顿大学 提塞德大学英格兰伦敦以外地区区域特点:大伦敦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划分为伦敦金融城和32个伦敦自治市;其他的都市郡也类似,比如大曼彻斯特是个都市郡,划分为曼彻斯特市以及其他一些自治市。像北约克郡、牛津郡、剑桥郡则属于非都市郡。所谓单一管理区,就是郡下面不再分地区,例如怀特岛。其次,地区(district)级区划,像上面提到的曼彻斯特,还有利物浦、伯明翰等都属于这个级别的都市区。所以英格兰伦敦以外地区大学是非常多的。代表大学: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华威大学 伯明翰大学巴斯大学 约克大学 艾克赛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 杜伦大学 拉夫堡大学东安格利亚 莱斯特大学 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萨赛克斯大学 兰卡斯特大学 利兹大学阿斯顿大学雷丁大学 肯特大学萨里大学埃塞克斯大学 考文垂大学基尔大学 德蒙福特大学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普利茅斯大学 布拉德福德大学 诺桑比亚大学伯恩茅斯大学 奇切斯特大学 西英格兰大学布莱顿大学 中央兰开夏大学 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巴斯斯巴大学 伯明翰城市大学 北安普顿大学坎特伯雷大学 朴茨茅斯大学 曼彻斯特都会大学桑德兰大学 索尔福德大学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南安索伦特大学苏格兰地区大学区域特点:在苏格兰读书,最常听人吐槽的事情就是苏格兰口音,甚至有一种说法,如果能听明白80%的格拉斯哥口音,基本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听不懂的口音了。就连有着咖喱味的印度口音,在苏格兰口音面前,都可以称之为是标准英语了。就苏格兰而言,它拥有着历史最悠久的一批大学。代表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 爱丁堡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阿伯丁大学 斯特灵大学 赫瑞瓦特大学斯特莱斯科莱德大学 邓迪大学 龙比亚大学卡利多尼亚大学阿伯泰邓迪大学威尔士地区大学区域特点:威尔士有近600多个城堡,在威尔士上学,可以圆大家一个童话梦。在英国西南临海的威尔士王国,最著名的古建筑就是威尔士城堡,位于威尔士首府卡迪夫。2000多年前由罗马人始建,历过数次战争由贵族Bute侯爵家族重建,将城堡改造并融入了大量中世纪的巴洛克式繁复风格,并兼有中东异域风情。外表历史感浓重,但内饰设计精美,极尽奢华。代表大学:卡迪夫大学斯旺西大学 班戈大学格拉摩根大学 纽波特大学北爱尔兰地区大学区域特点:北爱尔兰是草原上的城市,一直都有绿王国之称。数不清的草原和青山,分分钟让你沦陷在它的美中。说北爱尔兰是英国最具异域风情的地区一点都不为过,这里的人热情友好,热爱音乐舞蹈,刑事犯罪率也是全英最低。虽然只有两所英国大学,但是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说。代表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阿尔斯特大学

满心戚醮

一年制硕士到底好不好?时间短不代表含金量就低!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同学问到关于英国或中国香港地区一年制硕士的含金量问题:一年的时间会不会学不到什么知识?一年制硕士课程国内认可度高不高?一年制硕士回国后就业形势好不好?针对这些问题,顺顺今天就以英国的一年制硕士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一年制硕士的课程、认可度及就业问题。关于课程设置国内研究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硕士,就读年限为3年;一类是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是2年。所学课程基本上会在第一年完成,剩下的时间主要是用来实习、准备毕业论文或者帮导师完成一些实验等。英国一年制硕士虽然学制短,但是课业安排比较紧凑,课程设置也十分科学合理。例如,留学生热衷申请的曼彻斯特大学MSc Finance专业,毕业时总共要求学生完成180个学分,其中包括选修8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为15个学分),并且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其中,可选择的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从课程列表上不难看出,这些课程非常实用,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为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英国高校的授课模式也跟国内有所不同,国内很多高校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而英国多数的上课模式是研讨会、小组讨论或presentation,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看待事物的批判性思维等。关于认可度正规的英国院校一年制硕士是受国内教育部认可的,认可院校的名单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只要学生在其名单上的学校毕业,回国后都可以做“学历认证”,与国内同等学历认可度是一致的。关于就业情况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员工招聘的时候重点会关注学生就读学校的排名,而英国有17所大学排在世界大学前100名,是十分有优势的。拥有名校研究生学位的毕业生将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此外,拥有流利的口语和出色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毕业生也更受外企的青睐哦~以下是部分顺顺学子的就业情况:姓名毕业院校就业情况G同学斯特林大学兴业证券北京分公司C同学曼彻斯特大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同学帝国理工学院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Y同学 爱丁堡大学 哒哒英语创始人C同学利兹大学 湖南芒果TVL同学杜伦大学箭牌糖果(中国)有限公司以上就是关于英国一年制硕士的一些简单介绍。

而视全人

西班牙&英国的一年制硕士就很水吗?

最近在各个地方都是看到,大家都希望去读1年制的硕士,那么,我们看到的硕士短学制的里面,西班牙和英国是比较典型的两个国家,英国都是1年制,西班牙80%的硕士是1年,但是大家现在担心的都是1年的硕士,会不会很水?毕竟海外其他都是2-3年,甚至更久的硕士,国内读研也是2-3年,那会不会就是都是混文凭的那种1年讲个课就过关的硕士,那学出来能不能有含金量?今天,我们就就这两个国家给大家分析分析。首先,1年制硕士不代表的是都是授课的硕士。有很多的都是研究型的,比如西班牙的一些院校,出现了很多Research和Analisis的专业,这些都是偏向于研究型专业,那么这些去做1年的科研和学术积累是足够有含金量的。其次,1年制硕士不代表学习课程,时间的减少,科研学分的减少。比如英国,都是从9月份开学到次年9月结束课程,然后其中12个月除去假期,基本都是上课的,课程是把2年的硕士的东西压缩到了1年完成,不是说2年的课程直接剔除了1年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课程,而是全部每天3-4个小时授课,然后1年满满当当的完成,这才是为什么英国要语言很好才能收,就是因为需要你能短时间接受这些课程。西班牙的实习学分每个专业几乎只有10%,论文和科研报告占30%,具体课程学习60%,所以研究生阶段不会全部的都是去实习,或者没有理论教学,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可以继续深造博士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西班牙硕士毕业申请欧洲博士很有学历优势)第三,1年制硕士不代表排名低,学校的课程专业排名低。西班牙的很多大学都是排名世界前500,最好的巴大,巴自治等都是世界前200院校,专业排名很多如旅游,商科,体育,医学和教育,传媒都是有在世界前100的院校,旅游有10所,食品和营养学8所,商科也有3-4所都在前100的专业排名。英国更是前100很多的院校,G5和红砖院校那一定也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有能力和条件就可以去的科研,学术,实践,国际知名度高的院校。就业率也是有很多在世界前100的院校(如西班牙纳瓦拉,庞培,英国的爱丁堡,谢菲等)第四,1年制硕士不代表生源质量不好,毕业容易。西班牙的大学毕业要求还是要满足学分,课程,要求也是要在绩点7.5以上才能是优秀,同时平常也有考试来随时测试学生,论文也是要完成,实习也要完成才能毕业,对于录取时候,语言,学历要求随着这两年的提高,录取的生源越来越好,专业匹配要求越来越高(专升硕越来越难,专业匹配要求100%的专业也在增加)英国名校生源都是要院校背景的,所以出来毕业生的含金量和认可度更加是所有企业是青睐的,也是信任这些院校的教学和能力的。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西班牙和英国的1年制硕士的这种所谓的“水”,只是简单唯一看时间的话而形成的一种误区,并没有真的去完全了解这两个硕士而出现的想法,所以“水”是不存在的!免责声明:本信息中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将相关内容删除!

天网恢恢

在爱丁堡大学读信息硕士,能否延续二战破译德军密码的辉煌?

(留学SoEasy)Donald Michie是谁?当然和本文要介绍的爱丁堡信息学院有关,Michie 于1965年成立了爱丁堡大学机器智能和感知系,并且任主任。他一直待在爱丁堡,直到1985年离开去了图灵研究所。说其他二战时的经历,更是无比辉煌。Michie出生在缅甸,在牛津大学学习经典,1943年春天接受了密码学方面的培训,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六周后,被招募到布莱切利公园,并被分配到“ Testery ”,一个处理德国电传打字机密码的部分。在布莱切利公园工作期间,他与阿兰图灵、马克斯纽曼和杰克古德合作,为解决德国电传打字机密码 Tunny做出了杰出贡献。好吧,言归正传,为了向密码破解大师致敬,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爱大信息学院的信息硕士专业。01 什么是信息学?研究自然和工程计算系统的结构,行为和相互作用。信息学的核心焦点是信息的转换 - 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通信,无论是通过有机体还是人工制品。理解信息现象 - 例如计算,认知和沟通 - 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信息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研究计算系统,寻求解决以下挑战:确定人工设备中的信息处理理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和在什么情况下应用于自然系统。确定从自然系统中获得的原理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新型工程系统的开发。探索人工信息系统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并帮助改善所有生物的生活质量的多种方式。02 关键信息都有啥?UCAS代码: G500持续时间: 5年学校:信息学学院:科学与工程学位:Minf(信息学硕士)认证:特许IT专业人士(CITP)英国计算机协会认证。03 为啥爱大的硕士要读5年?去英国留学的小伙伴最青睐的就是英国三年学士、四年硕士的课程设计,毕竟能节省一年的光阴干什么不好啊!但是爱丁堡大学的本科要读四年,硕士要读五年,why?原因是英格兰等地区的学制是三年,苏格兰地区是四年制。对于学习A-level的国际生而言,如成绩特别优秀,可以直接从第二学年入学,享受和英国其他大学一样的优势。04 课程设计和其他专业有什么不同?A)第一年:你将学习编程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将学习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表示和处理信息,以及使用计算机程序管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术。这一年还包括所有信息学领域所需的数学课程。这些共同构成了未来几年更深入的计算研究的基础。您可以从大学的各个学校选择选修课程。具体课程有:《信息学1 - 面向对象的编程》、《信息学1 - 数据和分析》、《线性代数简介》、《微积分及其应用》、《信息学1 - 计算简介》。B)第二年:你将在第1年建立,涵盖更高级的编程和数据结构,以及相关的数学。提供的课程将加深对软件开发,决策制定,数据学习以及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理解。大学的各个学校都提供选修课程。具体课程有:《信息学2A - 处理正式和自然语言》、《信息学2B - 算法,数据结构,学习》、《信息学2D - 推理和代理》、《信息学2C - 计算机系统简介》、《信息学2C - 软件工程入门》、《与应用程序的概率》、《离散数学与数学推理》。C)第三年:你的学习将变得更加专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信息学所有领域的各种选项中选择专业课程。课程作业通常为您提供实际工作,独立解决问题和小组工作的经验。您的确切课程取决于您选择的课程; 近年来提供的选项包括机器人,计算机安全,机器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以及其他10多个课程。必修课程有:《系统设计项目》、《计算机安全》、《应用机器学习入门》、《信息学大实用》,选修课程非常丰富,例如视觉和机器人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自动推理、计算认知科学、语音处理(荣誉)、应用机器学习入门、软件设计与建模等等。D)第四年:你将继续学习符合您兴趣的信息学课程,并开始将在第四年和第五年开发的项目。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领域选择一门课程。这一年必修课程就是《MInf项目(第1部分)》,选修课超级丰富,具体详见下图:E)第五年的硕士课程:与第4年类似,您将参加更高级的课程并继续开发您的项目。和第四年一样,存在海量的选修课程,不怕你爱学,就怕你没精力去学^_^各种选修课详见下表。06 申请条件容易吗?A-level课程:与牛津、剑桥动不动就要求几个A *比起来,爱大信息硕士申请只要AAA - ABB的成绩就可以了,其中要包括数学。IB课程:最低入围标准总分为37分。申请的课程要包括数学。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时期布莱切利公园集结的多事数学天才的缘故。英语水平要求:雅思不能低于6.5分,单项不低于5.5分。托福网考92分或以上,每节不低于20分。07 第二年入学申请条件上文说到苏格兰地区的大学本科一般都要读4年,硕士5年,比英国其他大学要多一年,那么有没有办法直接跳过第一年,从第二年上起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直接进入第二年,必须超过最低要求,包括以下内容:SQA Advanced Highers:AAA包括数学。需要适当的相关计算资格或经验。A-level:A * AA一次性通过,也就是不能补考获得,包括数学和进阶数学。需要适当的相关计算资格或经验。IB:整体上获得38分,并且在HL中获得166文凭的IB文凭,包括数学。文凭必须包括计算机科学。08 爱大学费贵不贵?当然,爱大的学费一定是比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便宜了,在2018年9月开始学习的苏格兰、欧盟的学生,学费1820英镑(简直有白送不要钱的感觉!),其余英联邦学生的学费是9250英镑,国际生的学费26000英镑,折合人民币23万元,是英国和欧盟学生学费的14倍!没办法啊,谁让人家占有本土优势呢^_^爱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好的职业前景。绝大多数人直接将职业资格用于IT行业。然而,也有越来越多地从事依赖计算系统的行业,包括媒体,通信,金融,能源和医药。如果你对爱丁堡大学信息硕士学位感兴趣,不妨把这里作为自己留学的一个小目标,努力去实现吧(留学SoEasy)^_^

阴阳路

扎心了!留学生哭诉:花几百万留学,回国后月薪几千块,何时才能回本?

如今出国留学的盆友是越来越多了。留学需要大量的钱,这毋庸置疑。许多人觉得值,可渐渐也有人认为大把的钱砸出去根本不划算。上百万花出去了,何时才能“回本”呢?近日,主页君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标题起得就很吓人——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文章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生吴凯。从高三到硕士毕业,吴凯在美国一呆就是8年——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8年之后,硕士毕业的吴凯起先决定在美国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有一次,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在美国期间,吴凯的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然而吴凯疲于学习与适应国外生活,竟连思乡的情绪也无瑕顾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读来特别心酸:“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由于面试屡屡受挫,加之美国的H1B工作签证实在不好抽,几经挣扎的吴凯决定放弃留美,回到国内。然而一回国,就面临着“海归含金量下降”的现实环境。如同吴凯一样,许多留学生回到国内都不得不再三降低他们的薪金预期——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留美花费500万,回国月薪仅5000”——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这样的情况也绝非个例。毕竟,除了某些特定领域和专业的优势外,和国内的优秀学生相比,海归们缺少对国内行业和市场情形的了解,人脉和资源也差上一截(少数人生赢家除外),同那些大三大四(或者研二研三)就去大公司实习、然后顺理成章留下来的国内同龄学生相比,实在是有些“亏”了。留学生的工资,到底咋样?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了。和政策对留学生愈发不友好(比如英美)、社会局势摇摆不明、网购麻烦快递贼慢的国外相比,经济形势稳定、生活资源便利的国内渐渐成为了许多留学生的首选。上个月,谈起“为啥要回国”这个问题,一个在英国爱丁堡的留学生这样说道——Liu, who has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told the Global Times that "My family and my girlfriend are all in China. Actually, I am fully capable of staying in the UK or going to the US to start my career but I found China has more potential, and another reason is that China is safer than the West.""My parents were really worried when I went to Paris last month, because they know that e to the migrant crisis, Europe is not very safe, but in Beijing, they don't check with me every day. After the attack in London last week, they said I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in going back to China)," he added.▲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 (via Global Times)就连他去趟巴黎家长都担心得要命,生怕出什么意外……都这样了,那还是赶紧回到安全的祖国怀抱吧。回国是回国了,但国内的情况,也不如海归们想象的那样乐观。首先,留学生们会发现,和自己一样揣着高学历回国的“海归”们遍地都是。自己从不是HR眼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那个——"In the past,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represented 'highly-ecated' and 'high-income,' but today,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are finding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get a good job," according to the Blue Paper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turned Overseas Talents 2016, published by the CSCSE in January.According to the CSCSE blue paper, about 80 percent of returnees have master's degrees from abroad. Their majors are mostly those related to business studies, economics, finance, management and similar subjects.▲Mor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are returning, but firms say finding suitable staff is challenging在海归中有80%有硕士学历,还有10%的博士。“高级知识分子”遍地走啊……回国的人越来越多,海归们的“内部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还得和大量国内的学生一起争夺饭碗,情况更显严峻。——国外学到的那些东西,究竟适不适用于国内市场?缺少足够的国内实习/实践经验,又何来让boss青睐有加的自信?14年底,有媒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80%的海归月薪没有过万——随着海归人员竞争优势的减弱,实际薪水在一定程度上和预期有一定差异。数据显示,在薪酬上,半数左右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2万元。实际薪酬水平如何?调查显示,多数人的月薪仍然在1万元以下。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都在1万元以下。有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八成海归月薪不过万 过半青睐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via华商报)当然了,这个调查是两年多前做的了。如今的薪金水平相较当时,定已有过一些上涨。更何况,“月薪”与“起薪”是两个概念。留学生刚回国的起薪只有几千块,不代表ta几年以后还是这么点钱。——但是,光就薪水的角度来说,海归党和国内学生的横向差距,其实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同样是14年,豆瓣上有过这样一个帖子——发帖人先自曝了自己的薪水——@Cindy: 我是海归研究生,但是貌似找得不好,台企,五险木有一金。每个月拿到手里的4300然后,网友们也纷纷感慨了起来——@11111111111:我一朋友海归研究生,好像也就6000多,上海。。。是金融的@雯雯老师:上海的六千基本上是好学校本科毕业的平均工资,一般公司没什么包住。@TISHMAN:四大起薪也是六千五左右啊,到手五千,里头海龟一抓一把@茶茶:认识外企里做行政和做助理的海归,到手4K左右@诸葛苤茢:我好朋友日本读研回来,至今没找到工作@kiki_lumos:现在是回国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到头拿到手也就8w,混迹在一群连英语都看不懂的人中间,比我出国之前还少,刚回来的时候觉得应该至少得有12、3w,求职过程中才发现人家都嫌弃我奔三大龄女还没结婚=_=@Victor:英硕世界前20学校,五险一金 IT 税后离5位数还差一点@小水瓶儿:香港不算海龟吧,深圳6300,物价高涨,简直无法生存@akanishi:我也是海归 但是没觉得自己怎么样 只是个学历高一点 但是没经验啊 试用和试用之后一年的工资都不准。工作一年以后的工资才会慢慢稳定 逐步上升 有了经验 有了学历 有个好公司才会提升@清灵子吾:当年海龟第一份工,比LZ的4000多还少,工作7,8年后加了一个零。所以值钱的是经验。嗯,被最后这两枚网友的回答给治愈了……的确,不要太去在意“起薪”嘛(虽然“起薪”这玩意儿比较有象征意义,亲朋好友也更关注)等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加之有海外留学的知识背景+阅历眼界,优势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欲速则不达。留学值不值?其实挺难说中国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素来是非常大方的。根据12年的一个报告,在资产1亿以上的中国富豪家庭中,有90%会把子女送出国学习,其中85%打算至少在子女的留学上花掉近700万元——女儿在美国7年,总共耗费700多万,如今回国找的是份月薪3000的工作——陈芝(化名)今年21岁,过了今年9月份,她即从美国某知名的大学本科毕业。“一毕业就回国内找工作。”陈芝告诉本报记者。陈芝7年前出国,刚来美国时只有14岁,由于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只身在国外读书,陈芝的母亲辞职陪同孩子前往美国生活了7年。1.陈芝母亲辞职七年的工资损失:按7000元每月计,7000(元)×12(月)×7(年)=58.8(万元)。但回国后,陈芝的母亲已经50岁,未来5年其也将面临失业状态,加上这5年的工资损失即:7000(元)×12(月)×5(年)=42万元。58.8+42=108.8(万元)。2.学费:平均每年的学费为4万美元,4(万美元)×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96万元人民币。3.陈芝与母亲这七年的生活费:平均每月2000美元计,2000(美元)×12(月)×7(年)×7(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117.6(万元人民币)4.购房成本。陈芝母女在这7年间于美国买了一套公寓,花费约为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万美元)×7(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350万元人民币。这7年间陈芝母女在国外的学习及生活成本为:108.8万元+196万元+117.6万元+350万元=772.4万元人民币。“目前广州一家金融控股的国营企业有意向录用我,刚开始每月工资3000元。我也同意加入此公司。”陈芝告诉记者。按照3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计算,陈芝如想赚回772.4万元的读书成本,她要花上多长时间?▲值不值:海归留美7年花770万 回国后月薪仅3000(via广州日报)这个算法其实有点夸张了。尤其把购房成本和母女两人7年的生活费都算在一起,仿佛不出国就没有任何生活开销一样。但是,无论成本再怎么算,和如今“月薪3000”的现状来说,反差的确是挺大的……当然,咱们得再次声明:不要把“起薪”太当回事儿。更何况,无论是出国留学的孩子本人,亦或他们的家长,都绝不会把“找工作”当成留学的唯一目的。毕竟和大量的前期投入相比,月薪五千和月薪两万的差别并不明显——要“回本”都得好多好多年……所以,如果纯粹从金钱的角度来衡量,留学或许没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段时期内没有。单纯以“挣更多钱”为目的的话,就不要出国了。出国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此。你或你周围的人留过学吗?开销情况如何?你觉得留学划算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