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何有

何有

专栏作者

72

推荐

1

最新

969

查看

  • 导读:本文是管轶群老师在第四期“北京大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与资本运营总裁研修班”的主题课程整理而成,课程精华将以连载形式呈现给大家。  前一段时间我刚好看了一本小说,是日本擅长两性关系题材的作家渡边淳一写《复乐园》,以东京银座的一座老年公寓为背景,描写了住在里面的老年人们的生老病死,情感纠葛。主人公来栖创办了一所能够让老年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生活的老年公寓,名为“etaiors”(中译“那又怎么了”),那里的老人追求“自由的生活,并在自由的生活中老去”。如果大家有兴趣去读这部小说的话,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老年人的生活本真,读到老年人生活的乌托邦理想。  现在回到这个具体问题,要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首先我们必须先定义什么是老年人?一般来说对老年人的划分有几种维度。一种是根据年代年龄,根据最普遍,也最容易系统量化的就是年代年龄,指生命个体在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我们现在并不特别赞同这种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机械划分。另外还有按生理年龄划分老年阶段。第一阶段叫做“GG”(gogo),意思是行走自如、身体灵活;第二阶段叫做“SG”(slowgo),就是说行动的自由度减缓降低了;第三阶段为“NG”(nogo),顾名思义就是失去了独立活动能力,处于卧床状态;而最后则称为“Going”,也就是需要临终关怀的阶段。此外也有从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来划分的方式。  从这四个维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但不是完全重合的。年代年龄是不可改变的,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同时还可以发现呈现出的个体多样性。然而我们往往将老年人看作一种特殊人群,一种被贴了统一标签的弱势人群。我们习惯性以一种处于社会主宰地位的心态,去俯视这个群体。我觉得应该先改变这种观念,然后再去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老年人生活。在我们这个由“两条腿”主导,为“两条腿”而设计的世界里,有多少空间留给了“三条腿”的老人,尽管生命的傍晚占据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第五期“北京大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与资本运营总裁研修班”将于2015年7月17日-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欢迎您加入我们的新航程!不是单纯的为养老项目或服务机构提供人才培训,而是一个贯穿产业链的发展新机遇,也是传统产业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新通道,更是一个中国老龄产业资本运营的官、学、商人脉交流平台。附本项目详细介绍:http://www.ceopx.cn/zcyxb/beijing/bdzcb/gsglb/2015/0311/38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