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月

专栏作者

69

推荐

3

最新

754

查看

  • 教育专硕和学硕分别考察311和333,虽然代码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但是考察的内容有部分是相同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点,供教育专硕和学硕的考生在零碎时间学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利。(1)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和时间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化的儿童教育,提倡“活教育”,为改革传统教育,提出极有价值的思路。1919年开始任教,教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之后的八年里,是他奠定事业基础和形成教育思想的时期。期间,他投身教育改革,翻译西方教育理论方法,并通过对长子陈一鸣追踪研究,力行观察、试验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同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科学化幼儿园实验,总结并形成了系统的、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1940年,在江西开展“活教育”实验。1941年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园,1943年春,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至此,“活教育”实验形成了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园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2)“活教育”思想体系:“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吸收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借鉴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实验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他的“活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三大目标上: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目的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课程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方法论)。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而人又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因此要做“中国人”,“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的民族特征;进一步提出“做现代的中国人”,使“活教育”目的进而体现时代精神,更为具体。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要求:有健全身体;有建设能力;有创造能力;能够合作,能够牺牲个人小我,以成全民族之大我;要有奉献服务精神,甘愿为社会造福。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论反映了陈鹤琴希望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中国能够通过活教育培养强身、才能、服务精神的人,去实现保家卫国、建设民族强盛的美好愿望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是对此的概括和表述。他说:“活教育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活教育的课程本质上是活动课程,提出了名为“五指活动”的新课程方案,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这就是以儿童为学习得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打破了以科目为原则的传统教育观。3)“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论。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还提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割裂的,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活教育”的方法论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这是它的优点,但它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这是它的缺点。 更多

  • 性别:男职称:教授民族:汉部门:会计系学历:博士研究生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时间:1998年7月电子邮件:sunbin99@fe.e.cn主讲课程:基础会计、会计学、会计理论专题、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学习经历: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工商管理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02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作简历:1998年留校任教,任助教。2000年晋升为讲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10月—2004年3月任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3月—2007年3月任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2007年3月—2009年12月任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9年12月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学术兼职: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企业会计准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辽宁省高级技术职务(高级会计师系列)任职资格评审专家大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专家社会兼职: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独立董事。科研成果:主要论文:自2007年起:29.“财务报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视角”,发表于《财政监督》,2013年第9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刘天纳。28.“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吗?”,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7期(封面文章)。第一作者,合作者:杨金凤。27.“会计准则变迁的诱因、动力与路径:近20年来三次重大会计准则变迁的分析”,发表于《财政研究》,2013年第5期。第一作者,合作者:郐宾。26.“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发表于《会计研究》,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合作者:杨金凤、郑文婧。该文被《财务与会计导刊》2013年7月下半月·理论版全文转载。25.“高质量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供应过程、提升路径”,发表于《财政监督》(财会版),2013年第2期。第一作者,合作者:郐宾。24.“会计准则变迁与企业管理层行为的协调联动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第一作者,合作者:刘爽。23.“基于共同理论视角下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之关系研究”,发表于《财政监督》(财会版),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杨金凤。22.“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发表于《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合作者:杨金凤。21.“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起到保证作用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20.“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之相关性:基于配对案例的比较分析”,发表于《会计师》,2012年第2期(上)。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19.“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新方向:基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发表于《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18.“公允价值信息的‘功能锁定’现象——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投资者行为分析”,发表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第二作者,合作者:孙翯。17.“企业内部报告改进研究”,发表于《财政研究》,2011年第3期。独立作者。16.“资产减值新政:遏制了还是转变了盈余管理方式”,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封面文章),2010年第12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15.让教训与汽车一起被“召回”,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第6期,独立作者。14.“债务重组损益:何去何从——由新债务重组准则执行情况引发的思考”,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莫冬燕。13.“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的选择”,发表于《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独立作者。p34-38。12.“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基于2007年年报的分析”,发表于《NortheastAsiaAccountingReview》,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1.“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界定问题研究”,发表于《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二作者。10.“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封面文章),2008年第12期。第一作者。pp67-72.合作者:牛永芹。9.“路,有多远—基于1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研读与思考”,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年第10期。第一作者。合作者:赵相华。8.“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分析与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研究”,发表于《会计论坛》,2008年第2卷。第三作者。7.“SaaS平台——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胡仁昱陆政)。6.“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完善问题探讨”,发表于《会计师》,2008年01月下(总第78期)。独立作者。5.“基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教育与教学问题研究”,发表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刘永泽)。4.“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界定问题研究”,发表于《会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二作者。3.“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构建目标、原则与基本框架”,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9期。第三作者(刘永泽、陈艳利)。2.“三种资产减值的比较及会计处理”,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1.“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位模式问题”,发表于《会计之友》,2007年第6期(上)。独立作者。主要课题: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名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透明度——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项目编号:NCET-13-0707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名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项目编号:WR201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基于竞争视角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经济后果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012。项目主持人:陈艳利。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12DB35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L12DGL021,项目名称:公司治理、外部监管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272051,项目名称: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会计准则变迁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调度研究,项目号:L10DGL013,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会计准则超载、差别报告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设(2009046118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资助项目,2011年3月结项。基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2009T027),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课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的影响研究及实证分析(课题编号:2008lslktglx-73),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05149),辽宁省教育厅课题,2006年立项,2008年结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本分级财务监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立项,课题组主要成员。民营企业资本扩张与融资体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课题,2003年立项,2003年结项,课题组成员。会计目标研究(课题编号:2003CASC01012),财政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课题,2003年立项,2005年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加入WTO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辽宁省会计学会课题,2003年立项,2004年结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年立项,课题组成员。加入WTO与深化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立项,2003年结项,课题组主要成员。获得荣誉:1.2013年11月,辽宁省“特聘教授”(第三批)。2.2013年9月,“大连市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高校组)”(第二届),团市委主办。3.2013年9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2013年6月,入选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2007年10月,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二期)。6.2006年6月,2003—2006年度大连市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大连市委高校工委。7.2005年6月,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东北财经大学委员会。  更多

  • 姓名:李广培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个人简历李广培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主要讲授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课程。近几年,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校级科研与教研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