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
【摘要】: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美术课是观赏性及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学科, 美术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多看、多想、大胆的画。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关键词】:视觉艺术 自主探究 观察能力 问题意识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学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教学在自主探究的形式中开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最有效的途径。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美术教师要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要积极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有助于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情景和课堂形式,而这些手段和形式的运用,都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上。探究学习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已经比较熟练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而美术学课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我认为我们美术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看、去想、去画,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一、 让学生尽可能去“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经常出示一些相关的大师作品或同龄孩子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重在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让他们以个性独特的来描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这特有的魅力。上课时,利用直观教具导入和直观演示等形式,我在讲《红色的画》这课教学时,从欣赏感知入手,先欣赏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再通过学生的观察在进行讨论得出红色的画——以红色为主画的画,然后让学生进行辨别哪幅是红色的画,其实这是自我探究的过程,最后我又选择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童话故事插图和小朋友的画,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自然地认识到:红色的画就是以红颜色为主调的画。让学生观看,不仅提高孩子视觉对美的感受能力,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形象的作画演示,使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要领和方法。因此,美术教学中的教师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展示出构图、色彩搭配和谐优美的画面,更应该展示各种不和谐,不优美的画,这两种画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两幅画给人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感受,学生会很明确的知道那一幅画美,而且印象深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运用多媒体的我们可以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前提必须要让学生动脑想,想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想出解决的方法。我在美术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老师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在美术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机会,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然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家共同参与探究学习,共同进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卷入到探究美术知识、技能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在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同伴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美术学科尤其如此。美术课探究结果的表达以作品展示为主,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更通过动手操作的作品来表现。学生自己动手画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所以,探究性学习所达到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动手又动脑,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自主、开放、体验为主要特征“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突破。它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的局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认识从而进行独立创造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探究性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既灵活又扎实的知识结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同样让我们感到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不够,以技能技法传授为重、以教材内容教学为本、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革除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时代的需要,是改革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1.《美术课程标准》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3.《心理学》4.《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