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哪个学校好考一点?

是唯无作
宋钘
以下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通过你的要求,我推荐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上海的应该比较难考。 华南师范大学有先秦两汉文学。你应该比较喜欢。 华南师大古代文学考研从2009年开始使用《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以上为初试)《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复试)。虽然参考书较少,复习起来较容易,但是要想考试通过并不那么简单。下面就具体谈谈。 华师主要考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两门。我们先说说华师古代文学试卷的特征,它分别由选择题判断题(5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60分)组成,文学理论就五个问答题,比较抽象。 由于要考选择和判断,就需要把两本教材读透。每本书至少看4遍,每一遍要突出重点,遍看边做笔记。第一遍要通读,整理出知识概要;第二遍要细读,整理完整笔记(可在第一遍的概要上填充后在整理);第三遍梳理重难点;第四遍在概要的基础上回顾,没记住的在看书。2007年以后,华师古代文学比较倾向元明清方向,元曲似乎是必考,请大家注意。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是,华师现代文学部分喜欢考大作家,像老舍这样的。 文学理论看书可不必这么细,最好是看书的时候把那些大知识点记住就行了。自己总结。 关于复试,就六本文学作品选。这是个非常注重文学作品的学校,他们正在改革,准备在本科教学中以作品为主,文学史为辅,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忘记告诉大家了,在初试的时候,学校就要你联系具体作品谈感想,有时候会问到具体的一首诗。复试包括面试和笔试,在面试时,导师一般会让你背几句他感兴趣的诗文,平时一定要多积累。笔试嘛,作品选一定要通读一遍,再选其重要的篇目背诵。今年要多背元明清的部分,散曲部分要全背下来。下面附一份试卷作参考。文学理论共5题,每题30分1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近几年文学界的文学“边界”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2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内涵和意义3创作动机转换的情况和意义4文学的功利与非功利性5以啊Q或者林黛玉为例谈谈文学形象的审美魅力文学史选择判断共5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两个,60分简答1、老舍小说的幽默2、艾青诗歌中“土地”和‘太阳“的意象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苏轼文学史的意义论述:1 通过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与30年代京派乡土文学作家的比较,论述20年代的思想追求和艺术特征(大概是这样)2“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元代有悲剧。。。悲剧性质最明显者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记君祥的《赵氏孤儿》,虽有恶人扰乱,但仍有赴汤蹈火者,这也是作者的意志,将他们说成是世界之大悲剧也当之无愧”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评价其观点 。 我觉得你想考研可以直接去学校咨询一下,信息真实可靠。 最后祝你考上心仪的大学。

关于考研~~~~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是信情乎
十日自愁
北京大学 (617)中国古代文学(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 (613)中国文学基础 (820)汉语言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712)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见招生简章 (924)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703)文艺理论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 (624)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824)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基本理 南开大学 (718)文学基础 (843)中国古代文学 内蒙古大学(622)汉语言文学综合一 (822)汉语言文学综合 辽宁大学 (608)文学概论 (818)中国文学史 延边大学 603)文学理论 (803)中国古代文学史 东北师范大学 (653)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897)中国文化史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郑州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宁夏大学以上是设立了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的211高校,考试科目和内容,参考书目要到招生简章去查,但基本大同小异,希望可以帮到你~

考研考中国古典文献学好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好,哪个就业前景更好

命不可变
升官记
这是两个不一样的科目,都是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科目,古代文学一般都为专业课,而中国古典文献学根据各学校情况不一样可能为必修课或公共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学习的是先秦至五四运动前的文学史,各个学校的书目可能有差别,我们学校选用的是游国恩、王起、萧涤非、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主要是以文学评论的形式讲的。 而中国古典文献学则学习的是有关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古典文献的标点、注释、检索以及出土文献的整理,主要讲的就是对于古典文献的整理。我们学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用的是张三夕主编的版本。 写的有些简单,不明白的可以再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及学校

何也
成名记
其实考研文科学生可以考的方向很多~我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参加过今年的考研~对于你的问题,总结如下~1、考研方向因人而异。我周围的同学考研的专业范围很广。本专业的有: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文字学、古代文学、文艺学、外国文学、写作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对外汉语。还有跨专业考的:广播新闻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语文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大概就这些吧~2、跨专业考比本专业要难,文科类分数都很高~有的学校自主划线,热门专业和高知名度学校竞争都很激烈,即使题难,分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语言类相对于文学类要好考~不过还得根据你的个人兴趣爱好~给你个建议:你可以跟任课老师交流一下,让老师给你点儿建议~3、关于就业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都不是太固定,没法说~好多都是当老师,我们学校有两个今年刚从南师毕业的博士,都是研究文学的~其实有时候就业跟你所学的东西不一定有很大关联~4、考研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时间过得很快,对于跨专业考的学生来说难度就会更大~关键是把心态放好,量不一定大,但思路要清晰,包括你的学习时间安排思路,要有超人的定力~总之,先说这些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再推荐个网站给你~考研论坛~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文艺学(050101)01 文学基本原理02 中国文论03 西方文论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7语言学理论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文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国学与汉学(050122)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04 出土文献研究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四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拓展资料: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汉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先秦两汉方向的哪所院校比较好???

金莲花
干旄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 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国际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文法系、台港澳中医学部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 ( 卫生事业管理 ) 、工商管理 ( 中药企业管理 ) 、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 9 个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科研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截至2006年底,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计9990人,其中本科生6292人(国内学生4905人,台港澳学生323人,留学生1064人),专科生(高职)1549人,七年制后两年478人,硕士生1125人,博士生546人。 我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 和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 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部局级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有“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并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 创办于 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于 1999 年开诊,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剂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自 1992 年以来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药品。 建校50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各类中医药人才13000余名。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与 1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了 40个合作项目,与 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学术团体合作开办了教学分院和医疗机构。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方向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本学科以唐代文学研究为龙头,别集研究、地域文学研究、佛教文学研究并重,带动其他文学研究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整合运用,将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突出文学资源的属地特色,强化资料库建设,将丰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2.中国古代文学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此专业研究范围比较特殊,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所以限制了此专业就业,但是此专业的毕业生在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如果专业知识够扎实找到一份相对对口的工作也不是难事。就业去向:(1)适合到大中专院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史的教学研究工作;(2)适合到编辑出版、文化宣传部门从事编辑、文秘、管理工作;(3)适合到各级社科研究部门从事科研工作。职业规划:参加各种编辑证考试获得相应证书。3.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职位文史类教研员,文化宣传,企宣专员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方向和【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考研的区别

蜚闻记
癞蛤蟆
1.文学作品是鉴赏,汉语是语言,前者文学性较强,后者偏向语言水平技术性较强(个人意见)。而着有交叉点但不存在包含关系。2.都不容易考,不过古代汉语考的人很多,专业来源也很广,难度会有变化。3.这三个地方的好一点的大学应该会有硕士点,我不是很清楚,帮不了你。建议你先选择中意的学校,登校网查询。4.考研一般来说不会有地域限制,只是有些学校,像陕师大的某些专业只招收本校免费师范类考生,大学对本校学生可能会有优待。另,我目前只是本科还没毕业,以上都是和老师混的熟了自然会有的一些了解,可能不很准确,仅供参考,专业人士勿喷。

关于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若正汝形
天德
第一、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复旦大学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注:各个院校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下以北京大学为例)  2、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隋唐文学  (03)宋元文学  (04)明清近代文学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17)中国古代文学  ④(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第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第五、就业方向  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六、相近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七、课程设置(以长春师范学院为例)  公共学位课:  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2门);  学位基础课:  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语言学史;  学位专业课:  《文选》与文选学研究、明清小说及近代文学研究;  专业选修课:  《诗经》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近代小说理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宗教与中国文学;  公共选修课:  信息技术(非计算机专业)、根据学生需要设定的课程、学生跨学科选择的课程。

跪求:近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各大高校录取比率

金童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