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专业好考吗

草上飞
杜鹃山
社科院法学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性的法学硕士,一类是专业型的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每年人数很少,11年的时候总共招了9个人,往年大致也是这个数目,没有太大的变化。专业型的法律硕士又分为法本法硕和非法本法硕,法本法硕2011年招收了82人,非法本法硕招收了150人左右。2012年法本法硕招收30余人,非法本法硕招收了130人左右。学术性硕士就是要参加每年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程序,比较难考一点,不过根据不同的专业难易度也是不一样的,社科院比较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的综合考察,需要比较深的理论功底。法本法硕除了保研的之外,绝大部分是考名校落榜的考生调剂过去的,像报考人大,北大等这些学校落榜的考生通过调剂程序调剂进去的。非法本法硕需要通过法硕联考,法硕联考考试的层次稍浅些,侧重于基础理论和法律制度的考察,有五大科目,这个你到网上下载一个考纲就可以知道了,不是很难考。社科院属于自主划线的,像英语,政治一般都在国家线以上5分左右,具体看考试成绩和招收人数比例确定,当然,这是学术性的复试线,专业课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综合需要在380以上才能较有保障。这是大体情况,不知道你要考哪一种,可以再一下,我再给你详细的回答。谢谢您,回答很贴心,我想考的是学术型的法学硕士,今年法学只招四个专业,想考刑法方向,信息闭塞,不知道社科院法学历年复试线大概多少,以及复试考察的内容,比如考刑法专业,复试会不会法学十四门专业课都会涉及到,社科院没有本科,公平这一点我觉得是放心的,只是没个大致分数线心里没底。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法学院怎么样

冬夏青青
九月杀
社科院研究生院没有法学院社科院有法学所,社科院研究生院有法学系,法学系就是法学所的研究生社科院的法学水平是很高的,但是研究生院不是大学,和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老师的学术水平都是很不错的能不能再告诉我的它的知识产权研究在实务方面怎么样啊,好考吗?社科院不是一个侧重实务的地方……有的老师实务比较厉害,那个就要看你具体跟的导师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怎样啊?

男人河
父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Law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社科院法学所,是中国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坚强阵地、法学基本理论与法治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最高殿堂、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人权领域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社科院法学所是根据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的提议,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于1958年设立的,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任首任所长。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10月,原法学所国际法研究室升格为所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2009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与法学所合称“两所”。法学所历任所长王仲方、孙亚明、王叔文、王家福、刘海年、夏勇,现任所长李林。  法学所下设12个研究室、10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办2份国家级法学核心期刊以及“中国法学网”,拥有一座法学专业图书馆,还和国际法所共同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2年8月,除聘任的海内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外,受聘在岗人员110余人,其中,终身研究员(教授)1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3人、荣誉学部委员10人,研究员(教授、编审)29人、副研究员(副教授、副编审)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2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生在哪上课?

而况我乎
广成子曰
你是问的法硕还是法学专业?法硕和法学的公共课如英语和马列课在良乡校区上课。法硕的专业课是法学所的老师来良乡上课;法学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去位于北京沙滩的法学研究所上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法硕和华东政法大学的法硕相比,哪个更好?

非大愚也
华东政法是五院四系之一,法学实力很好的。法硕复试分350+中科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是根本和985,211等同的。法学实力一般吧。法硕复试分330+

中国社科院法律系怎么样

猎鲨者
虽有寿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Department of law of Gra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根据“集中办院、按所设系、分片教学、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而设立的教学系,创建于1978年8月,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法学研究所时期。法学系是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所属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是全国首批法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全国首批3所设立法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全国首批6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自1982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法学会会长或副会长单位。法学系具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其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以及传媒信息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2个自主设置学科,2003年又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科法硕”品牌已成为我国法硕教育的亮点;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版3种全国性法学期刊,拥有一座藏书35万余册的法学专业图书馆。法学系名师大家云集,师资力量全国首屈一指,截至2013年,有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以高级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专职博士生导师30位、硕士生导师42位,此外还聘请了一批离退休著名学者、实务部门资深专家担任兼职导师。截至2013年,法学系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492人,其中法学博士生54人、法学硕士生30人、法律硕士生408人。社科院法律系?你确定没有问错院校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与博士后培养

不过数金
隐隐约约
法学所的高级法学教育,肇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时期,“文革”前培育了一些研究生。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后,依照“集中办院、按所设系”的办学体制,法学所在研究生院相应设立了法学系,该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起招收法学博士研究生,1998年起招收外籍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港澳台研究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法学系现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分别是: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以及国际法学;有全部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以及传媒信息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两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起,法学系开始招收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研究生。“社科法硕”品牌已成为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亮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律硕士教学奖”和“优秀法律硕士教学管理奖”双项大奖,以及“全国诊所法律教育优秀教师”和“全国诊所法律教育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双项大奖,并连续3届在“全国法律硕士教育论坛”上作经验介绍。建系以来,师生员工辛勤耕耘,桃李满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些毕业生担任了中央和国家机关重要领导职务,如罗锋、王景荣、信春鹰等;有些成为著名学者,如梁慧星、李林、陈甦、杨一凡、陈云生、孙宪忠、刘作翔、周汉华、莫纪宏、邹海林、卓泽渊、张新宝、刘俊海、朱慈蕴、孙笑侠、葛洪义、陈端洪、徐国栋、骆伟建等;还有些成为优秀法官、律师,如高宗泽、董开军、柯良栋等。   历任系主任芮沐、王叔文、吴建璠、韩延龙、夏勇、王敏远,现任系主任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92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批获准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法学所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受理博士后申请的专业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传媒法、刑法、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等。流动站独立招收的博士后类型包括:国家资助博士后、留学博士后、项目博士后。其中,项目博士后是依托合作导师的研究课题招收和培养的博士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承办的“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是为了充分展示我国法学博士后科研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搭建博士后之间以及博士后和导师之间交流的平台而创设的,每两年举行一届,业已成为全国法学博士后学术交流的盛会和展现风采的舞台,为推动我国的法学博士后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哪个更好考

傅说得之
地狱门
二楼的回答有问题。院士的学生?可能吗?就民商法这专业,肯定是社科院比中科院强,而且强许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社会科学院,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啊,就业情况呢?怎么会不是211和985呢。

大钢琴
先饭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社科院在一些需要打分(比如上海落户)的时候是等同211的。据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4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扩展资料:国际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对外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对外学术交流,促进重点科研项目和学科发展。在交流规模上,从1978年10多批数十人次发展到1995年1398批、 4100多人次。在地区分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交流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国外约200多个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基金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交流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交流协议。交流对象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的元首、政府总理、内阁长官及政界、学界著名人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访问、讲演,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对外交流,有互派学者考察访问、开展合作研究、互派长期留学进修生、举办双边或多边学术研讨会、互邀学者讲学等多种形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