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渔业研究咨询报告哪里有?

藏娇记
曼哈顿
2007年中国渔业研究咨询报告2007-09-10关键词:报告 咨询 研究 年中国 图表 渔业 2006年 统计 进口 发展【出版日期】 2007年4月 【报告页码】 418页 【图表数量】 186个【印刷版价】 7000元 【电子版价】 7500元 【两版合价】 8000元【英文版价】 12000元 【英文电子】 13000元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内容简介2007年及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渔业的关键时期,加快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总的来说,“十一五”我国渔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2007年及未来几年我国渔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将趋于优质化、多样化。垂钓和观赏渔业将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农村市场的开拓也将拉动常规水产品消费市场。据预测,2001年~2010年我国水产品总需求量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也将由16公斤增加到2030年的19公斤~21公斤。由于世界范围内海洋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来国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缺口将主要依赖养殖产品补充。我国渔业具有养殖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等优势。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将有利于发挥我国竞争优势,并为我国渔业发展跻身于世界渔业强国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在面对巨大机遇的同时,2007年及未来几年我国渔业发展也将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科技、体制等诸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渔业的发展。其中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提高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低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为普遍,水产品药残超标事件屡有发生;部分渔业水域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水产品被污染或携带病毒、细菌、寄生虫、生物毒素的几率增加;加工企业质量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加工过程中仍存在使用禁用物质或掺假使假行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尚存在很多隐患。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进口国常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手段设置技术壁垒,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屡屡受限。同时,由于我国渔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出口竞争无序,导致进口国反倾销制裁增加,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战中优势难以发挥,水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渔业增效、扩大和巩固国内外水产品市场,以及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关键因素。至2010年,我国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主要水产品供给平稳增长,渔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渔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渔业灾害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渔业生产组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资源养护水平进一步提高,渔民收入稳步增加,现代渔业建设稳步推进。渔业经济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000万吨、年均增长3.3%,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4公斤、人均水产品消费量12公斤;养殖产量达到4550万吨,养捕产量之比达到76∶24;渔业总产值5700亿元,年均增长6.4%;增加值3200亿元;渔民人均收入7200元,年均增长4.2%。可以预见,2007年及未来几年,中国渔业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发展时期。面对快速增长的水产品市场,我国渔业企业该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呢?本研究咨询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农业部渔业局、各省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渔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从中国渔业发展情况、细分行业发展状况、市场运行状况、行业竞争格局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投资策略等多方面深度剖析。报告全面展示渔业现状,揭示渔业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目 录CONTENTS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第一章 中国渔业发展情况分析 1第一节 中国水产资源概况简述 1一、海洋水产资源 1二、近海水产资源 1三、内陆水产资源 2第二节 中国渔业发展现状 2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 2二、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3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3四、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4第三节 “十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4一、渔业经济较快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二、外向型渔业发展成效显著,世界渔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凸显 5三、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趋向合理 5四、渔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6五、重大管理措施得到强化,渔业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6第四节 2006年我国渔业发展情况分析 7一、2006年渔业主要成就 7.............参考资料:http://db.cew.org.cn/s/nonglinmuyuye/20070910/1070.shtml

帮忙找一下农业、渔业方面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吧。多谢

魂链
连营寨
可以找人来写的,但是,你是要范本还是符合你的条件写的呢?如果这样你就找专门的单位写比较好。

广州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战略管理调研报告

类与不类
吾力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牵牛花关于广州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场的战略管理调研报告目录关于广州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战略管理调研报告(1)广州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的介绍广州市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综合市场。该市场是在原广州港集团新风港务分公司1994年开办运营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于2006年底与广州粤恒丰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合作共同开发的大型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市场由原来的自发的水产品批发零售集散地逐步发展成为在华南地区同行业中拥有极高知名度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响应市政府“还路于民、引商入室”和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号召,是广州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家级三大水产品批发市场之一。(2)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地理优势广州市黄沙海鲜水产品交易市场座落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位于拥有悠久历史的白鹅潭畔,东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群——洋溢欧陆情怀的沙面旅游文化区;南望一水之隔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西靠广州重要铁路交通枢纽火车南站旧址、北邻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大型购物中心“西城都荟”。是广州市新荔湾集商贸、旅游、休闲、购物、饮食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商圈的核心点。①市场交易区③商务服务区④市场配套(第二步:向国家级大型水产市场迈进第三步:成立股份制公司黄沙海

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不起
邻居们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黄国庆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法人1.1.1.1项目名称:某有限公司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1.2项目法人代表:(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总经理)项目执行单位:某市水产局1.1.1.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建设单位:1.1.1.4项目性质:新建1.1.1.5项目建设地点:某有限公司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镜泊湖与小北湖之间1.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依据我省渔业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1.1.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水资源法》、《渔业法》、《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1.1.2.3依据调研设计人员的实地勘探详细资料,参考宁安市镜泊湖渔业历史资料背景。1.1.3项目提出背景1.1.3.1宁安市镜泊湖养殖区基本概况:镜泊湖位于东经129.五、北纬42.2,古称忽汗海,金女真人称毕尔腾湖,清初称瑚布图湖,后称镜泊湖满语为毕尔腾候温,即程度如镜的湖面,海拔351米,全湖南边和北边长45千米,最宽处9千米,最深处62米,湖平行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95平方千米,蓄水量16亿立米米,镜泊湖群山环抱、山重水复、景致秀丽,镜泊湖出产湖鲫、红尾、鳌花等黑龙江省过去水产养殖一直延续着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以鲤、鲢、草鱼等为当家品种,而且生产技术落后产量偏低

通过重要经济鱼种研究进展的介绍,你对渔业生态学研究及其发展方向有哪些认识和好

滑稽戏
独行客
渔业研究所于2001年4月按照水利部直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方案成建制并入长江委以来,在水利部、国科司的关心支持下,我所围绕水利部治水新思路,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思路,重点凝炼了科技发展目标,调整了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了科研支撑体系建设,改革了科研运行机制,强化内部管理,使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得到较大发展。2002年和2003年,我所科研项目合同经费年均增长约50 %,职工收入年均增长约20%以上,被湖北省委企业工委授予2002~2003年度文明单位称号,并荣获长江委2003年度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化改革,实事求是地确立发展目标 我所并入长江委时汪部长曾批示:“水库所并入长江委不是简单的单位归并,而应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要通过改革使水库渔业研究所获得新生,充满活力”。蔡主任也指示:“水库所要按照汪部长指示精神,加快科技产业化,加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力争重新跻身于公益性科研单位”。根据汪部长的批示精神和蔡主任的要求,我所围绕改革发展的主题,经认真讨论,形成了“科研、开发并重,科技目标创新,学科方向调整,参与市场竞争,立足发展,争取新生”的改革思路,重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1、调整学科方向。即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将原来的以水库渔业为主的学科方向调整为开展水生态、水环境研究。 2、调整机构设置。根据调整后新的学科方向,精简了管理机构,增设了生态、环境类专业机构。设置有水生态研究室、水环境研究室、渔业生物技术研究室、水库资源研究室、水工程生态实验室、水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试验基地。 3、确立发展目标。我所制订的初步发展目标是:经过5—10年的努力,将我所建设成为学科优势明显、人员结构合理、以水工程生态和水环境治理公益研究为主,拥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科研机构,并力争全所科研合同经费和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4、改革运行机制。强调“体制创新、一所两制,主辅分离、分类管理”。对全所人员按科研、开发、后勤实行分类管理,独立核算。对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仍保留全民所有制,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对产业开发和后勤服务采取混合所有制,按公司形式运作,实现了主辅分离。 5、拟更改单位名称。按照调整后的学科方向申请将原“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更名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二、与时俱进,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调整学科方向 我所于1987年原水利电力部批准成立时,下达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及其它水利设施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保护、增殖、开发利用研究。这个以水库渔业为主的学科方向在当时是符合国家需求的,我所也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起到了科技支撑的作用。后来几年我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国家需求发生变化之后,我所未能与时俱进地将学科方向进行调整。体制改革并入长江委后,我所通过多次分析讨论,及时调整了学科方向,把水生态水环境研究作为我所科研的主攻方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关于调整学科方向的依据和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层面上,由于近十几年来,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水环境不断恶化和水质性缺水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保护水环境已成为维护我国人民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治理和保护水生态环境是国家的迫切需求。 在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发展层面上,近几年汪部长在阐述治水新思路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对水环境恶化进行治理。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已成为限制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水利部及时调整了治水思路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维系水生态环境安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水利行业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所理应调整科研方向,为国家水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在长江委治江事业层面上,我所归并长江委后,应对长江开发治理有所贡献。长江委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和长江口治理等一批重要水利工程的设计、科研、水行政管理的总成和牵头单位,这为我所提供了广阔的用武空间。长江流域有水库4万余座,占全国水库的50%。长江干支流及其浅水湖泊和水库群交织相连,形成巨大的江河湖库复合生态系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对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科研活动顺应了地域和时代的需求,其研究成果对全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色为实现学科方向调整和发展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水库所发展层面上,丰厚的科研积累是实现学科方向调整的重要基础。建所以来,我所先后开展了包括三峡工程论证在内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对我国1000多座水库进行了资源及生态性能调查评价;承担了国家和湖北省“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以保护水域环境为中心,开展了水库富营养化机理与水质保护、水库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共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取得科技成果100多项(其中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我所现有职工94人,科研人员7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2人,中级研究人员33人,其他科研人员9人,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水工程生态科研队伍,具有较丰厚的水生态环境方面科研储备。学科方向调整后,一定会对水生态环境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凝炼目标,确定学科研究领域 1、科技目标凝炼 我所的科技目标是:根据国家需求及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针对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缺乏日益加剧这一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围绕水工程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工程管理,开展水工程生态、水环境、生物技术和水资源利用研究,并通过这些研究及其在基础、应用基础与应用三个研究层次上的有机结合,在不同层面上揭示水工程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水工程环境保护模式和水工程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理论与实际问题,寻求水工程生态系统调控和水环境保护的生态对策,达到水工程生态环境、水库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同时立足长江流域,面向全国水利系统,承担国家和长江委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任务,为我国水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2、确定学科方向 科技目标凝炼后,我们确定了水生态、水环境、渔业生物技术和水库资源几个主要学科方向。 在水生态研究方向下设水库生态学、水工生态学、流域生态学3个学科组。重点是研究水库、河流、湖泊和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研究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探讨长时间和大空间尺度上重要生物类群的演替规律,水体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变化及其规律,建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体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及相应技术;结合水工程、水动力学研究水体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动力学及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机理与防治对策,分析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探讨水库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与维持机制,水工程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因子及地域特点,建立退化水工程生态系统的恢复理论和应用技术,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研究工程对环境要素和生物资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生态敏感水域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评价与长期生态学效应研究;探讨工程对生物资源不利影响的补偿途径,提出工程生态影响对策措施。 这方面的在研项目主要有: 1.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 2.南水北调对长江口水沙和生物的影响(科技部公益项目) 3.灌江纳苗对血吸虫病扩散的潜在影响与对策研究 (世界自然基金项目)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鱼类资源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南水北调办公室项目) 5.西藏狮泉河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国家电力总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项目) 6.白龙江紫蓝坝工程渔业资源监测与保护对策(国家电力总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委托项目) 7.西藏拉萨河直孔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国家电力总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项目) 8.水库水动力对浮游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水环境研究方向下设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净化与恢复生态学3个学科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和水生物监测与评价,研究水体污染物对水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功能的整体生态效应,水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围绕水生物指标进行水环境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建立水质管理调控机制;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控制技术研究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类与蓝藻水华形成的规律,探讨污染水域氮、磷收支平衡及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动、植物的去污机理和效能;生物操纵技术治理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理论与技术,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重构水体水生动、植物的种群结构,提高水体生物净化能力;湿地生态恢复与维护技术,开展水域湿地净化机理与效能、湿地退化及逆转的过程与机理、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开展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机理、效能及工艺的研究,并结合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示范,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点源污染治理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支撑。 这方面的在研项目主要有: 1.巢湖微囊藻水华的生物控制技术研究(水利部“十五”科技创新项目)。 2.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治理茜坑水库水污染研究与示范(水利部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3.水库水污染治理的生物操纵技术(水利部“948”项目) 4.退化水库湿地生态恢复与维护技术(水利部科技创新青年基金项目) 5.集约化水产养殖与废水处理技术(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 6.生物净化剂对养殖水体水质及饵料生物影响的研究(上海巨科国际生物有限公司委托项目)。 7.水库渔业水体负载力评价导则(水利部行业标准项目)。 渔业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下设鱼类保护生物学、渔业生态学和健康养殖学3个学科组。重点领域是研究珍稀、特有和重要水生经济动物的功能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及其增殖保护技术,并为其提供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和对策;研究鱼类种质资源库种质保护技术,人工驯养、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保护技术,人工放流效果评价技术等,包括名特优水产苗种选育与繁育,渔业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休闲渔业、网箱养殖、坝下流水和微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和渔业配套技术研究(病害生态防治、鱼类营养饲料、水产品保鲜加工等);开展渔业发展的功能区划、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水库环境容量、渔产潜力;水库鱼类引种移植的生态安全效应研究;水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这方面的在研项目主要有: 1.大型多功能水库渔业利用优化模式研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生物控螺灭螺技术研究(长委血防办项目) 3.水库名优鱼类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辽宁葫芦岛市项目) 4.水库渔业术语标准(水利部行业标准项目) 5.水库赶拦鱼技术规程(水利部行业标准项目) 调整科研方向后,近几年我所开展一系列水生态、水环境研究项目,占我所科研项目总数的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和较好的效果。 四、打造基础平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我所将试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作为科研创新基础平台的首要任务来抓。 实验室建设 2003年,在水利部和长江委规计局的支持下,我所实验室建设已经启动,首批经费200万元已到位,招标购置的 11台(套)仪器设备将于今年3月底陆续抵达。实验室将建成具有一定学科特色的全国水工程生态与生物资源实验研究中心和水利行业有影响力的水生态试验、检测机构。主要开展国家、省部级及有关部门委托的科研项目的微尺度生态学实验;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修订、试验验证工作;承担所科研项目的分析检测任务。除极少数指标外,这些仪器基本能满足水生物(从细菌、浮游生物、水草到鱼类的组成和功能等)、水化学(氮、磷、硫、镁等生命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水环境(镉、汞、铅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等水工程生态相关研究(包括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测试工作,将大大提高我所科研创新能力。 试验基地 项目建议书已通过专家评审,建设用地已获武汉经济开发区入区许可,初步设计报告基本编制完成,待报水利部审查。基地的建成将大幅度提升我所的综合实力,为我所承担国家水生态基础性研究项目,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基地的总体目标 集科学试验、科技开发和科普教育于一体;拥有水库生态学和水环境研究相关的动态试验模型、监测分析实验室和1000余种水生生物的种质资源库;成为水利行业一流的水库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围绕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开发与水生态健康必须解决的水生态系统保护等重大问题,结合我所学科方向的调整与科技目标的凝练,应用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多学科结合的技术方法,重点开展水库生态学、水污染防治和生物资源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系列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形成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自主创新体系,以及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核心技术的研究基地。同时基地可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提高研究所的经济实力。 根据基地的总体目标、主要功能和我所的学科方向,基地设计了4个功能区,即湿地生态模拟研究区,水质净化研究区,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区及产品研发区,相应建设湿地生态模拟,水质净化,种质资源保护,科研配套,科教展示,产品研发6个系统。有些系统内又包括不同的子系统。 1.湿地生态模拟系统 基地内建设湿地生态模拟区,通过模拟湖泊、水库等典型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展退化水库湿地生态恢复与维护技术研究,为退化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维护积累基础性科学依据、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减轻水体污染提供湿地恢复的新思路和相关对策。该系统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水库淹没和浸没对水生态的影响; (3)不同水质水体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4)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 (5)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 (6)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 (7)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 湿地生态模拟区主要由全系列湿地系统、不同组合的半系列生态系统和浅水湿地系统组成。 2.水质净化系统 水质净化系统由网状人工河流模型和一个组合净化池组成。建设不同类型净化子系统,按照“各类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菌藻协同净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通过细菌、藻类、水生高等植物的吸收利用,并随食物链(网)迁移、转换和循环,再辅以放养动物的滤食与利用,使水质获得净化”的水质净化思路,研究各类基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对水质净化的机理和功能,获得以生物操纵为主体的治理水污染的科学方法。该系统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不同干扰条件下水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 (2)水污染、生境消失和栖息地片断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不同水质水体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4)水生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与降解机制。 (5)污水治理的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 (6)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 (7)水污染治理中微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8)水域生态修复中水生动植物的选择、种养和移植技术。 根据净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可分为河流和池塘两个子系统。 3.种质资源保护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保藏一些名特优水产动物亲本和原种,为放流、水产养殖提供新的养殖品种和优质种苗;同时,对物种进行驯化、苗种繁育、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该系统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水生生物物种致危机制及其保护生物学; (2)外来物种的引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 (4)重要经济水生动物品种的选育与提纯复壮技术; (5)珍稀水生经济动物人工繁育放流保护技术及效果评价; (6)珍稀水生经济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特色水产饲料的研制; (7)水生经济动植物种质资源异地池塘保护技术; (8)水生经济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 4.科研配套系统 科研配套系统由实验室、办公室及相关仪器设备组成。 5.科教展示系统 建设集资源保护、研究、科普教育与观赏性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展示体系,包括水族、标本馆,含声、光、电系统的展示报告厅。 6.产品研发系统 基地内建设产品研发中心,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展水污染治理微生物制剂、特色饲料、名优水生物苗种与产品的研究、生产及开发。 五、改革和发展的其他新举措 以上介绍的是我所并入长江委后在学科调整、机构改革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与此同时,我所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还采取了如下改革举措。 1、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工程 过去,由于论资排辈、干部终身制、平均主义等思想影响,既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又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实施了人才工程:一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采用公开、公平的全员竞争上岗制,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高、业务强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打破了论资排辈;干部任期目标制,通过业绩考核,能上能下,打破干部终身制;三元工资制,即以基本工资保障基本生活水平、以岗位工资体现责任、以绩效工资体现效益的分配方式,打破了平均主义。二是着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筛选有潜力的培养对象,有计划的选送参加深造和继续教育,攻读学位,两年来各类培训、深造人数达27人。三是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我所科研学术水平,为人才成长创造的机会,两年来参加学术交流人数达18人。四是创造条件吸收人才,目前我所尚不具备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条件,只能适度引进急需人才。下一步在不断提高我所资金、技术、科研整体实力的基础上,再引进国内外学科带头人一级的领衔人才。 2、坚持科研、开发并举,主业、辅业并重 汪部长2001年视察我所时提出“科研单位要两条腿走路,科研是立所之本,开发是强所之路”。过去我所重科研,轻开发。为了落实汪部长“科研与开发并举”的指示精神,我所在加强科研的同时,勇敢地迈出了开发的步子,组织辅业人员成立物业公司,实现主辅分离,将适合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推广的人员从研究群体中分离出来,组建技术开发公司,推进科技产业化,科学研究和科研开发双轮驱动,协调发展,既精干了科研队伍,又增强了我所的整体实力。 3、多渠道争取资金,为发展创造条件 由于我所是差额拨款单位,每年的资金缺口较大。因此,我所争取资金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求上级支持,二是面向市场。基础设施投资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主,日常运行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以面向市场为主。目前我所的科技产业开发和后勤服务已纳入市场化轨道。 4、调整理财思路,鼓励创收,促进发展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对国家市场经济改革的总体形势认识过于低调,对本所发展信心不足,理财思路是 “节约导向型”和“积累导向型”,理财的目的只是为了吃饭、养老,理财成了守财。 针对这种情况,领导班子及时地调整理财思路,以发展和创收为导向,按照“发展导向型”的理财思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鼓励发展,鼓励创收,同时,也规范了科研资金的使用。新思路运行两年来,我所的创收已达300多万元。 5、加强和中科院和委内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和中科院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创新工程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强和委内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早日融入长江委的治江事业中去,为实现部的治水新思路多作贡献。 我所在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问题建议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希望部领导多多指导、大力支持。 1)水利工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2)长江流域重要水体防污减灾生态对策与水污染湿地生态治理技术 3)跨流域调水对输水沿线鱼类区系组成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区域规划的研究 两年过去了,回顾汪部长的指示,对比我所改革前后的情况,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还是这些人员,我所已完成了由一个水利渔业研究所向水利工程生态研究所转变的基础工作,我所的研究方向,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人员观念和竞争能力今非昔比,可以说是面目一新。 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水利部治水新思路,长江委治江事业客观上对水工程生态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请部领导放心,我所有信心有能力按照汪部长指示精神和长江委领导的要求,顺应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水工程生态研究方面出成果、出人才,跻入国内先进行列,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进入公益科研单位行列,进入部创新行列。恳请部领导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

如何写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调查报告

可不哀与
大辩
要写出时间,地点,调查的问题,过程,结论,附加你的感悟就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写,适当做修改即可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城乡差距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城乡的收入、消费、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及其差距。在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下,“扩内需”成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也是下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表现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既有消费水平差异又有消费结构差异。具体表现在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1.居民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收入是居民消费的硬约束,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居民消费水平,并与消费水平成正向关。1985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04元增加到22727元,增长25.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549元增加到9258元,增长16.8倍。与收入的大幅提高相对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5年的795元增加到2008年的15158元,增加14609元,增长18.4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74元增加到7072元,增加6598元,增长14.0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多,消费增长快;而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无论水平还是增速均要低一些。2.恩格尔系数的城乡差异。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家庭用作购买食品的支出与家庭总收入之比,通常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其一般情况,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即从长期来看,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如果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居民消费量稳定,费用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如,2008年食品类价格上涨2.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水产品价格上涨8.4%,鲜菜价格上升5.9%,鲜蛋价格上涨22.9%。而同期,全省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出现上升,其中农村居民为38.0%,比2007年的36.4%上升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为36.4%, 上升1.7个百分点。3.居民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消费水平决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城乡差异决定了城乡消费结构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别。城乡居民消费不仅在量上存在差距,而且在质上也有差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家庭消费结构总体差异较大。城市家庭的消费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消费性支出为15158元,比农村居民家庭的7072元高出8000多元,差距最大的三项是食品、衣着和文化教育。食品支出,城镇为5523元,农村2690元;衣着支出,城镇1546元,农村441元;文化教育支出,城镇1179元,农村499元。其他各项消费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如农村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7.2%,比城市家庭6.2%高出1个百分点;城市娱乐支出平均1017元,占6.7%,农村仅234元,占3.3%。人口是低档服装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交通通讯消费方面,2008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消费(2393元)是农村居民(777元)的3.1倍。从消费顺序看,城镇居民基本上是按吃行穿住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序列。从1985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消费序列转变为食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农村居民从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转变为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中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支出是支出结构中变化最明显的部分。三是城乡家庭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大众耐用消费品日渐普及。城镇和农村家庭彩电、固定电话、手机等的保有量差异不大,在中低收入家庭中也开始普及。而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摄像机等消费品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79.5台,照相机45.8部,而农村居民每百户家用电脑只有23.4台,照相机只有9.6部。家用汽车作为新兴的耐用消费品,农村家庭的保有量同样也远远低于城市家庭。二、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也是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消费环境、收入差距、消费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1.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趋缓,有效需求不足表现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不同,预期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风险预期,这就促使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也将加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2.消费环境的差异。近年来,城市居民消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绿地、公园、广场等设施明显增多,流通现代化已达到新的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虽有较大改观,但整体不如城市,交通设施、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生活环境等明显滞后于城市,如电力不足、交通不便、供水不畅、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等,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二是城镇家庭享受型消费特征明显。在衣着消费方面,2008年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农村居民4.0个百分点。据有关资料,我国高档服装的消费者占城市人口的0.6%;中档服装消费者占城市人口的70-75%,占农村人口的26%;65%的农村方式只有少量延伸到农村,这一切无疑也加大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消费对收入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民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农民增收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升级。4.消费观念的差异。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相对优于农村居民,信息来源较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家庭用品的舒适、品牌档次和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这种观念和素质的差异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建议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当前环境和条件下,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档次是目前摆脱困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完善全省居民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采取鼓励大众消费的积极措施。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根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快农村结构性调整,合理调整国家资源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普通家庭正常消费的顾虑。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必须建立在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机制相对完备的基础之上,加大教育投入和医疗保障,减少普通家庭正常消费的顾虑。要继续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努力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及大病统筹制度,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开支,增加即期消费。目前,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保有量低于城市家庭,但其购买意愿却高于城市家庭,不同层次的农村家庭购买意愿均高于城市家庭。当前,中央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给农村家庭购买家用电器予以补贴,这有利于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3.向城乡提供同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要调整不合理的消费政策,将巨大的消费需求转换为现实的购买力,及时取消限制消费的各项不合理的政策和行为,鼓励发展新的消费方式。积极为农民提高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创造条件。要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去改造传统的商业网点和建设新的网点,加强城镇与乡村市场的衔接,大力挖掘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4.强化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生活中的难点、盲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5.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化步伐。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政府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合法化和制度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实现农村城镇化。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定居创业,实行与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可按放开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适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基本原则,来改革完善城市的户籍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制度,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海洋渔业类专业技术职称有哪些

无罪
心术
海洋经济、海洋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涉及海岛工业、船舶修造、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环保、海岛交通、海岛建筑、港口物流等领域,在海岛连续工作10年以上,现职从事海洋经济(管理)、海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符合申报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海洋经济、海洋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能调整  (一)新增的职能  1.《海域使用管理法》赋予的海域使用监督管理职能。  2.《海洋环境保护法》赋予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职能。  3.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洋与渔业资源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转变的职能  有关项目论证、技术推广、病害防治等工作,交由事业单位承担。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海洋与渔业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海洋与渔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国际公约、条约;受委托研究起草有关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制订本市海洋资源、渔业资源管理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组织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利用规划、海洋与渔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编制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实施对海洋的综合管理,监督管理国家授权的海域使用,按规定实施海域使用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依法监督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参与审批并监管海洋、海岛(含无人岛)、海岸带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开采海矿、海砂、海洋油气和海底电缆、管道的铺设、海上人工构造物设置项目。  (三)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与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协助市有关部门制订陆源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防治海洋工程项目和海洋倾废对海洋污染损害以及渔业水域生态的环境保护工作;审核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及渔业资源的增殖工作,管理国家分工的海洋自然资源。  (四)实施辖区内的巡航监视,依法行使海洋监察、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渔船检验;负责全市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全市渔业产品质量检验、水产种苗的监督管理;制定渔船、渔机、网具的建造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建设和装备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指导渔业无线电管理工作。  (五)负责渔业行业管理,组织实施渔业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指导全市水产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和远洋渔业开发活动;指导渔业经济体制改革、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品质改善和渔业产业化工作;负责渔港、水产原(良)种场、水产品市场、休闲渔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组织实施水生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负责全市海洋与渔业信息网络、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建设和管理;监督管理减轻渔民负担工作。  (六)研究制订海洋与渔业发展的重大技术进步措施,负责海洋与渔业的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科技兴海”、“科技兴渔”战略,指导海洋与渔业教育及标准化工作,组织科技攻关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及成果管理。  (七)负责海洋与渔业的外事、外经工作,组织协调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和外资利用工作,处理有关涉外事务。  (八)负责海洋经济与渔业产业的统计、信息工作。  (九)负责和指导全市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  (十)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现代畜牲业发展前景如何

己独取后
不知前后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今的市场化,是全球一体的大市场化。我国农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与价格的大起大落,都有国际化的背景和因素,是国际化因素造成了供需失衡。我国对畜牧业采取完全市场化机制来运营,畜牧产业链各环节、各个成员都是市场化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近年来全球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总量从1999年的60亿增长到2014年的72亿。全球畜牧业规模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长而不断扩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4年全球猪牛鸡肉总产量约为2.56亿吨,2004年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7%。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对于肉类的需求很大,我国2015年肉类产量比2004年增长了30.51%,年复合增长率为2.45%,高于全球增长水平。中国畜牧业总产值我国兽药行业的下游主要为畜牧业,与兽药行业有着较强的关联性。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畜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为31,703.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28%,较欧美等发达国家约50%的规模仍有较大的空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同比增长8.2%)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将带动国内肉、蛋、奶产品的消费量提升,进而推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2000-2016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整体上呈周期型上涨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3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超过了50%,实现了由规范养殖向规模养殖的经营转变,2015年规模养殖比例已经达到了54%。目前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推广、执法监管等已经基本配套,为保障质量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布局加快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生产由原来的分散逐渐向区域性集中,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基本形成了以长江、珠江流域、中原和东北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西北和东北为中心的肉牛产业带,以中原、西北牧区、西南、内蒙古中东部和河北北部为中心的肉羊产业带,以华东、华南为中心的禽肉产业带,以中原为中心的禽蛋产业带和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为中心的奶牛产业带,区域比较优势达到了充分的发挥。种养结合更加紧密改革开放以后养殖专业化快速发展,专业化带来了效率的提高也改变了传统的农牧关系,造成了农牧分割、种养分离。种植业结构亟待调整,粮食连年增产,财政负担重;玉米“独大”,库容紧张;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养殖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草食畜牧业发展不足,进口量增大;草业发展不足,优质饲草料短缺;大量畜禽粪便尚未还田利用,环境压力增大。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一些举措大力支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努力推动畜禽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到2025年左右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对各种肉、蛋、奶类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促进下游行业畜牧业和饲料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也为兽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养猪场可行性报告

爱长城
石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赵成金八戒生态猪养殖生产合作社生态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八戒生态猪养殖生产合作社项目名称:八戒生态猪养殖生产合作社生态猪项目地点:上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团乡中魏村项目负责人:投资预算:113万元目录一、项目摘要…………………………………………………………1二、项目建设背景、目的与依据………………………………………1三、未来生猪市场预测………………………………………………4四、项目风险分析………………………………………………………5五、项目建设的地点及范围…………………………………………5六、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方案…………………………………………6七、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7八、项目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8九、项目投资估算………………………………………………………8十、资金筹措计划………………………………………………………9十一、项目经济评价……………………………………………………9十二、结论……………………………………………………………10一、项目摘要八戒生态猪养殖生产合作社座落在上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团乡135793.37.312.21.1第七章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