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大学排名情况?

夫有土者
大迫迁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最好的大学肯定是北京师范大学,下来就应该是华东师范大学,再下来就是另外七所211师范大学(陕师大!东北师大、西西南大学、华中师大、湖南师大、南京师大、华南师,剩余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应该是仅次于九所211师范大学的比较好的师范大学。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1、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学校排名 2、南师大和苏大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国

故曰无言
往矣
这都不用说,这个学科都是师大好,做为211师范大学当然更好,我可以给你查排名,但说实话苏大跟南师比这个真不是对手!南师大排第四,前十都是师范大学,都没看到苏大的名!

学科语文非211 985名校普通高校排名

大名府
推知
这个还真不怎么清楚了。学科语文肯定的师范类的院校,而且非985.211,那么应该是各省市区的双非类师范大学。推荐你山东,浙江,江西,山西沈阳师范大学等。另外你可以看看高校排名榜单,虽然很有些不怎么被大众认可,但其排名榜单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教育学硕士学校排名

刘劭
拘于虚也
共有70所开设教育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6 10001 北京大学 A-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8 10335 浙江大学 A-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10 10635 西南大学 A-11 10003 清华大学 B+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14 10384 厦门大学 B+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16 10475 河南大学 B+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22 10056 天津大学 B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31 10075 河北大学 B-32 10285 苏州大学 B-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43 10108 山西大学 C+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46 10247 同济大学 C+47 10295 江南大学 C+48 10351 温州大学 C+49 11078 广州大学 C+50 11646 宁波大学 C+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52 10167 渤海大学 C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56 10512 湖北大学 C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59 10673 云南大学 C60 11117 扬州大学 C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63 10299 江苏大学 C-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65 10451 鲁东大学 C-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67 10590 深圳大学 C-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教育学专业相关介绍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福建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语文)专硕和集美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硕 还有闽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红毛衣
得吾道者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 除了师范大学 其他都很好考 一般除了福师大另外两个好考是嘛?闽南师范大学专业不错,但是地理位置太偏了,并不热门,集美大学财经类体育类的才是热门可是福建师范大学应该会很难考......闽南师范大学总体来说也不错吧?全国排名多好呢?谢谢亲~师范类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差不多第十,闽南师范大学差不多45左右。你所谓的好考不好考要看对比,其实考研师范类大部分是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而且还是专硕而已,难度已经算降低很多了嗯嗯,也对~嘿嘿...我其实钟情于福师大,但是害怕报考的人太多,会很有压力!如果调剂的话这两个学校初试科目不完全一样也可以调剂嘛?调剂本来就只看专业,只有分数够高,机会就非常大,你可以自己先打电话问问看好哒~谢谢!

跨专业考研学科语文353分,想调剂,请问老师能给些意见吗?谢谢!

统待
生或死
1、2017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初试总成绩353分(本科在211读的),能够调剂到哪些大学取决于有哪些招生单位的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不足。各个招生单位需要接受的调剂专业要等国家线公布后才会发布。 2、一般来说非重点和二区的学校由于排名靠后或地理位置的关系可能报考或上线人数不足。建议去招生单位官网了解往年的调剂信息,选择好3——5所备选的调剂学校。等网上调剂系统开通后就可以登录调剂系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调剂。

安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和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哪个好

蓝印花
世必笑之
你是哪个省的就选哪个省的师范大学,南师大虽然是211,但也只是个省属211,和安师大一个层次,安师大还是省部(教育部)共建大学,而南师大不是。那个叫查红玉的,是个常年在各大网站上黑安师大的脑残,大家不要被他骗了,说得话简直在胡扯,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此人。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的211大学,档次、综合排名、知名度等明显在安徽师范大学之上,建议优先考虑南京师范大学,如果你的成绩比较硬 当然,安徽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即便放到全国重点大学行列中,也不算差的,科研成果和行业贡献摆在那,同行们有目共睹!安徽师范大学 -- 文学院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建立的省立安徽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安徽省高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四个院系之一,刘文典、郁达夫、苏雪林、周予同、潘重规、宛敏灏、张涤华等一批著名学者曾在中文系工作,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秘书学、对外汉语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美育与审美文化研究所、艺术文化学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所(中心)。具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教学论·语文以及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戏剧戏曲学、秘书学与写作学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学位点;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大学语文),1个首批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外汉语),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3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美学),5门省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秘书学概论),1个省级重点课程(现代汉语),1个省级刊物(《学语文》)。 文学院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9人,博士51人(另有在读6人),2009年以来,本学科共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教师中, 有国家首届教学名师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一二三等奖获得者8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皖江学者3人。文学院现有本科生1480人,各类研究生689人,各类函授在籍学生1200余人。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涌现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在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产生了重大影响。添加者:张敬 添加日期:2012-09-07 审核者:张敬 审核日期:2012-11-12

华中师大和武汉大学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哪个好

联系我
青云曲
综合实力武大好些,华师也不错。武大现当代是国家重点学科,华师文艺学排名很靠前。难分伯仲 武汉大学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24人。下辖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院党政办公室、院继续教育办公室、武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站等机构。 武汉大学学院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高校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高校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高校特色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国学与汉学等。开办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班(与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合办) 武汉大学学院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办),有三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即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中心、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心、应用中文研究所、写作研究所、明清文学研究所、闻一多研究室、黄侃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它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文学院现有在岗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8人),副教授51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文学院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0个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和12个硕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新闻学 、传播学、戏剧影视文学)。 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下设系所和专业如下:三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和新闻传播学系;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的三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和《语文教学与研究》(其中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

哪里教育学导师最牛

星云
双声
中国教育学九大牛校名导师介绍=====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北师的比较教育学全国最牛,和此人在此坐镇有很大关系。此人曾师从顾明远教授,并于1991—1992年获福布来特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讲学。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汉语教育学院院长、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联合国教科文教育研究所(汉堡)管理理事会候补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比较教育组成员、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近十年来主持了十余项课题,出版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若能跟着此师攻读三年,不论在学术方面或是其他方面,收获肯定不一般。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专业特长是:西方教育思想史、教育政治学、现代西方大学学术体制、学术职业研究。自1986年以来,先后担任本科教学课程: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现代西方教育流派、外国教育管理史、教育政治学,等;担任研究生课程:教育史专题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等。先后主持过十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并有十余部专著出版和2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裴娣娜,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兼)。国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向的顶级权威。现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第五、六届国家图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家教育图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所、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等文科基地学术委员,北京师大价值与文化研究所文科基地专职研究员,北京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文科基地兼职研究员,曲阜师大、哈尔滨师大兼职教授,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顾问专家组成员,等。其科研成果在国内获奖无数。其1999年出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社科图书类优秀畅销书奖。已经完成了十八项国家级重点课题。在裴教授主持下正在进行中的课题还有七项。已出版的专著有十五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王炳照先生,国内教育史方面的顶级权威。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连任第三、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史学科组组长,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此外还担任《教育学报》主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和《教育史研究》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教师》等杂志编委会成员等职。先后协助陈元晖先生完成《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协助毛礼锐、沈灌群先生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以及《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本)等。此后,教育史界的老前辈们相继辞世,先生勇挑重担,组织全国各地教育史研究队伍,完成了一系列的具有通史性质的重大项目,主编了《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八卷本)、《中国书院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八卷本)、《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等著作。如今先生虽已年过古稀,但壮心不已,仍坚持在教育史理论研究与教学第一线。不仅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史分卷的主编、教育部“211”第二期重点项目“中国社会教育通史研究”项目负责人和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撰工作等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重大课题的负责人,而且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先生一直亲自指导研究生,为教育史学科队伍建设尽心尽责,至今已培养了十余届博士研究生,已获博士学位者30多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也是中国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等。曾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出版论文数十部,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数都成为后人学术研究的权威参考资料。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学会心理学分学位委员会主任、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紫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中国文化与教育、教育文化与哲学、中外教育关系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师范教育、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先后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如:“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全球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研究"、"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探索"、"教育目标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指标体系研究"等,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如:"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发展研究"、"上海市基础教育的行动策略研究”等。并且参加与担任子课题负责多项国际研究合作项目。著、编有《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书院与中国文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等专著多部,在海内外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国际性中国教育研究集刊《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主编。 倪文锦,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权威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多部语文教学方面的专著出版。主持教育部课题“九五”课题“港台与大陆语文教育比较”,职业高中语文课程开发,199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评估等,目前正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语文学科能力结构及其测评的研究。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博导。是国内质的研究方法方面的权威专家。影响比较大的学术论文有《关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不同的视角 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看法 》、《文化主位的限度与研究结果的“真实”》等。获奖科研成果有《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等。陈洪捷,研究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知识论、研究生教育、德国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德学术交流史。北大的高等教育学在全国排名第二,估计此人功不可没。获奖科研成果有《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等。南京师范大学 冯建军,是南师大教育哲学方面比较牛的老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93年上研究生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80余篇,出版了《现代教育原理》(2001年,南京师大出版社),《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修订版),《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学术专著,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重点项目1项,省高校人文社科资助项目2项。 许卓娅,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许卓娅先生又是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方面的NO.1。所以想考南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不可不关注她。许卓娅先生现任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兼学前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心理学研究》等4项,出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专著、教材近20种,发表论文《再论音乐与音乐的人本价值》等近200篇。教学与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三等奖、教育部优秀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育改革成果树勋奖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二等奖。西南大学靳玉乐,西南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排名全国第三,如果想考这个专业,你一定要去关注靳玉乐教授。因为他手里科研项目一直不断,你不必担心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会虚度。靳玉乐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带头人,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副主任。2000年到现在主持科研项目七个。出版专著八部,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现任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是课程与教学论。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近几年来主持了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7项课题,出版了专著7部,公开发表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10余篇。浙江大学田正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外教育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浙大教育史全国排名第三,多亏有此人在此坐镇。田老师研究方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史、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高等教育史、中国留学教育史、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等。出版的个人学术专著和主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7 种)、《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卷)》、《近代教育与社会变迁研究》(5种)、《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小学常识教学史》等多种。在《文史》、《教育研究》、《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集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