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八佰棒
刘巧儿
考试科目为 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不用额外考 高数1.考试科目:(1)第一考试科目(单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101)全国统考,100分(2)第二考试科目(单元):外国语,英语一(代码201)或英语二(代码204)或俄语(代码              202)或日语(代码203),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由单位自命题,100分(3)第三考试科目(单元):心理学专业综合(代码347),全国统考,300分心理学专硕学科代码:04542.心理研究生考试又分为学硕和专硕。(1)学硕又分为统考312和自主命题。312统考的书目一查满世界都是,就是那7本书。自主命题如果不是特殊要求(比如国防科技大学),也会以312统考的书目为参照。大致可以概括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统计、测量、实验、教育、社会。(2)专硕专硕以347大纲为主,但是学校不同,虽然嘴上上参照347大纲,但是差别还是比较大。这就需要想考专硕的同学前期可以按照347大纲学习,后期确定了院校按照院校的偏重来有所侧重。或者,一开始就确定了院校,按照院校的要求来准备考试。3. 2019考研时间安排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2月22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12月23日上午 业务课一12月23日下午 业务课二12月24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心理学研究生都考什么?

白手掌
高兴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想考心理学研究生,但非心理学专业,能考不?

君原于德
白牙
非心理学专业可以跨考心理学研究生。考前准备:心理学考研是不考数学。学硕目前有部分院校是312统考,有部分院校是自命题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院校都是已经自命题了。312统考是统一出题的,自命题是每个学校指定书目,自己出题的。专硕的话,都是各个院校自己出题的,只是有一个347大纲,各个院校参考347大纲来出题的。如果提前准备还没有确定院校的话,先把专硕学硕定下来。先按照312大纲书单和347大纲书单准备就行,先把基础打好,后期针对院校准备。书单: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淡蓝色封皮)3、《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朱滢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7、《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8、《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推荐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拓展资料:312统考:312心理学考研是全国统考的。从2013年开始,招收心理学研究生的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了(其中公共课是统考,专业课是自主命题),如果心理学专业课改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则该院校是统考,反之则是自主命题。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主要有以下几本: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3.《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4.《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6.《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347大纲: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是《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的大纲,而《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考试内容包括:导论人格心理发展心理临床心理变态心理社会心理管理心理参考资料: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百度百科

考研心理学专业都要考哪些科目?

顺也
米兰
先说说心理学专业是什么: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每个院校的心理学的考试科目不尽相同,心理学专业的分类也不相同。这里以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北京大学040201基础心理学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应用心理学(040203)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心理学(临床心理学)(040220)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应用心理硕士(045400)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 中国人民大学0303Z2- 社会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9-心理学综合833-社会心理学(含人格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0-心理学基础  040203- 应用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0-心理学基础  0501Z2- 心理语言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9-心理学综合854-心理语言学  国内心理学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综上建议你先确定要报考的心理学专业,然后定下目标院校,再去院校的研究生院,在招生目录里可以找到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考试科目。

心理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虽乐
处刑者
先说说心理学专业是什么: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每个院校的心理学的考试科目不尽相同,心理学专业的分类也不相同。这里以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北京大学040201基础心理学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应用心理学(040203)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心理学(临床心理学)(040220)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心理学综合 应用心理硕士(045400)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 中国人民大学0303Z2- 社会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9-心理学综合833-社会心理学(含人格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0-心理学基础  040203- 应用心理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0-心理学基础  0501Z2- 心理语言学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9-心理学综合854-心理语言学  国内心理学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综上建议你先确定要报考的心理学专业,然后定下目标院校,再去院校的研究生院,在招生目录里可以找到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考试科目。

心理学考研的详细专业方向

刀语
慧思
心理学考研的方向包括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扩展资料心理学就业方向:1、当老师: 大中专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大学生政治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教育机构研究工作人员等。2、公务员:心理学硕士可以参与的主要行政机构是检察官的普通判例法和教育委员会的行政部门。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对教育机构、监狱等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各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准入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硕士

考研科目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什么意思?

老处女
长安街
如果是全国统考,那么就考普通心理学、实用心、心理统计与测量、和发展心理学。(包括一点心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如果不参加统考,就看相应学校的招生简章就可以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过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Ⅰ. 考 查 目 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Ⅱ. 考 试 形 式 和 试 卷 结 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普通心理学 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分实验心理学 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 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Ⅲ.考 查 范 围普 通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认知过程2. 情绪、情感和意志3. 能力与人格(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 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2.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成1. 神经元2. 突触3.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脑的结构与功能1. 脑的结构2.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3.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三)脑功能学说1. 定位说2. 整体说3. 机能系统说三、感觉(一)感觉概述1. 感觉的含义2. 感觉的编码3. 感觉的测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对数定律;史蒂文斯冥定律。(二)视觉1. 视觉刺激2. 视觉的生理机制3. 视觉的基本现象色觉;视觉对比;马赫带;视觉适应;后像;闪光融合。(三)听觉1. 听觉刺激2. 听觉的生理机制3. 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1. 皮肤感觉2. 嗅觉和味觉3. 动觉4. 平衡觉5. 内脏感觉四、知觉(一)知觉概述1. 知觉的含义2.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二)知觉的特征1. 知觉的选择性2. 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理解性4. 知觉的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 形状知觉2. 大小知觉3. 深度和距离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 时间知觉2. 运动知觉(五)错觉1. 错觉的含义2. 错觉的种类五、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无意识现象4. 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种类与特征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1. 注意的生理机制2. 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 记忆的含义2. 记忆的过程3. 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4.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 感觉记忆的含义2. 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 短时记忆的含义2.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提取4. .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 长时记忆的含义2.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遗忘的含义;遗忘的进程;遗忘的原因。(五)内隐记忆1. 内隐记忆的含义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 思维的含义2. 思维的特征3. 思维的种类4. 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 概念的含义2. 概念的种类3. 概念的结构4. 概念的形成(三)推理1. 三段论推理2. 条件推理(四)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2.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式;启发式。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3.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和想像1. 表象表象的含义;表象的特征;表象在思维中的左右。2. 想象想像的含义;想像的种类。八、语言与言语(一)语言与言语概述1. 语言与言语的概念及其特征2. 语言的结构3. 言语的种类4.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言加工的生理机制1. 言语的发音机制2. 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三)语言的理解1. 语音知觉2. 词汇的理解3. 句子的理解4. 文本的理解5.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九、动机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 动机的含义2. 动机的功能3. 动机的种类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二)需要1. 需要的含义2. 需要的种类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动机理论1. 本能论2. 驱力理论3. 唤醒理论4. 诱因理论5. 认知理论(四)意志行动1.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2.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3.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挫折的含义;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的反应;挫折的承受力。4. 意志的品质十、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 情绪、情感的含义2. 情绪、情感的功能3. 情绪和维度和两极性4. 情绪、情感的分类(二)情绪的生理机制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2.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三)表情1. 面部表情2. 体态表情3. 语调表情(四)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2. 坎农—巴德学说3. 认知理论(五)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 能力的含义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 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 能力的结构(三)能力的理论1. 能力的因素说2. 能力的结构理论3.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差异1.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3. 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 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气质与性格1.气质概述气质的含义;气质的类型;气质理论。2. 性格概述性格的含义;性格特征。(三)认知风格1.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 冲动型—沉思型3. 同时性—继时性(四)人格理论1. 特质理论2. 类型理论(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发 展 与 教 育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横断研究2. 纵向研究3. 聚合交叉研究4. 双生子研究(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业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3. 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发展观4.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1. 染色体、DNA和基因2. 减数分裂和细胞增殖3.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4. 显性和隐性基因5. 遗传疾病(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1. 胎儿的发育过程2.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1. 动作发展的规律2. 动作发展的阶段3. 动作发展的训练(四)婴儿言语的发展(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 婴儿感觉的发展2. 婴儿知觉的发展(六)婴儿气质的发展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 婴儿的情绪发展2. 婴儿的依恋3. 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幼儿的游戏1. 游戏理论2. 游戏种类及其发展(四)幼儿语言的发展1. 词汇的发展2. 句子的发展3.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五)幼儿认知的发展1. 记忆的发展2. 思维的发展(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 心理理论2.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 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4.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 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 书面言语的发展2. 内部言语的发展(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 元认知及其发展(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 品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生理发育1.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 第二性特征与性成熟(三)认知发展1.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 辩证思维的发展(四)自我发展1.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五)社会性发展1.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 反社会行为(六)情绪1.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 常见情绪困扰3. 情绪调节的ABC理论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 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感觉功能理论;加工速度理论;抑制理论;工作记忆理论;(三)人格发展1. 自我发展理论2. 稳定性与可变性(四)生命的终结1. 死亡的意义2. 死亡焦虑3. 临终心理4. 死亡应对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及其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作用(二)学习的作用(三)学习的分类1. 学习主体分类2. 加涅的学习分类3.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4. 学习结果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的主要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3. 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都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3. 奥伯苏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1. 学习动机的含义2. 学习动机的分类3. 学习动机的作用(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学习动机的培养2. 学习动机的激发五、学习的迁移(一)学习的迁移的实质与作用1. 学习的迁移的实质2. 学习的迁移的分类3. 学习的迁移的作用(二)学习的迁移的主要理论1. 学习的迁移的经典理论2. 学习的迁移的现代理论(三)学习的迁移的条件与促进1. 学习的迁移的条件2. 学习的迁移的促进实 验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 实验设计与实施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 研究报告的撰写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 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 无关变量及其控制(三)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2. 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3. 准实验设计4. 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完全随即多因素设计;随即区组设计。(四)实验研究的效度1.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2.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3.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三、反应时法(一)反应时概述1. 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2. 反应时实验的种类(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 外部因素2. 机体因素(三)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1. 反应时技术减法法;加法法;开窗实验。2. 反应时技术的发展四、心理物理学方法(一)阈限的测量1. 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的变式。2. 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测定;误差的控制。3. 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二)心理量表法1. 量表的类型直接量表和间接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心理量表的评价。2. 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制作等比量表应注意的问题。3. 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差别阈限法;感觉等距法;评价量表。4. 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三)信号检测论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子侦查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学原理;最优决策原则。3. 辨别力指数dˊ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一)听觉实验1. 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征;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2. 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定位的实验方法。3. 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二)视觉实验1. 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2. 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三)知觉实验1.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2.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3. 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4. 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四)学习实验1. 条件性学习实验2. 认知性学习实验(五)记忆实验1. 感觉记忆的实验2. 短时记忆的实验3. 长时记忆的实验4. 工作记忆的实验5. 内隐记忆的实验(六)情绪实验1. 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2. 面部表情的测量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七)注意实验1.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2.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3. 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4.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心 理 统 计 与 测 量[考查目标]1. 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2. 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3. 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 统计图2. 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 算术平均数2. 中数3. 众数(三)差异量数1. 离差与平均差2. 方差与标准差3. 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 百分位数2. 百分等级3. 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 积差相关2. 等级相关3. 肯德尔等级相关4. 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 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 概率2. 正态分布3. 二项分布 4.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5. 抽样分布(二)参数估计1.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 假设检验的原理2.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 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 方差齐性检验5.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 方程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 完全随即设计的方差分析3. 随即区组设计的方程分析4. 两因素方差分析5. 事后检验(五)回归分析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六)卡方检验1. 拟合度检验2. 独立性检验(七)非参数检验1. 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 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3. 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 测量的信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2. 测量的效度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3.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四)心理测量的误差1. 测量误差的定义2. 测量的随即误差来源及控制3. 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4. 测量误差的估计(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1. 题目的难度2. 题目的区分度3. 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六)心理测验编制技术1.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 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 题目编制技术(七)心理测验的施测1. 测验的设计2. 施测的程序和步骤(八)测验常模1. 常模与常模团体2. 分数转换与合成3. 常模的编制4. 几种常用的常模(九)标准参照测验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十)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1. 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2. 项目反应理论3. 概化理论4. 测验等值四、心理测验的应用(一)成就测验1. 成就测验的定义2. 成就测验的编制3. 成就测验的标准化(二)智力测验1. 智力测验的定义2. 个体智力测验3. 团体智力测验(三)能力测验1. 能力倾向测验2. 特殊能力测验3. 创造力测验(四)人格测验1. 人格测验的定义2. 自陈测验3. 投射测验4. 情景测验(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1. 心理健康测验2. 态度测验3. 兴趣测验Ⅳ. 试 题 示 例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试题示例: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感觉现象是A. 对比 B. 适应 C. 后像 D. 感受性2. 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儿童心理》一书的作者是A. 鲍德温( J. M. Baldwin ) B. 皮亚杰( J. Piaget ) C. 普莱尔( W. Prdyer ) D. 弗洛伊德( S. Freud )3. 常用来估计测验一致性信度的α 系数是A. 信度的精确估计 B. 信度估计的上限 C. 信度估计的下限 D. 依条件而定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试题示例:66.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有A.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变声 B. 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C. 昆虫形成对光收缩身体的条件反射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7. 感觉阈限测量的基本方法有A. 恒定刺激法 B. 调整法 C. 等级法 D. 最小变化法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试题示例:76. 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77. 简述视崖实验及其意义。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试题示例:81. 论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b072538010006zf

文科生跨专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 可以考哪各个方面?😊

第二梦
红纸船
首先要明白心理学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学硕比较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对论文发表的数量是有要求的,各个学校不同,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也要高一些。当然如果有志于从事科研,你在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直接决定着你以后的读博,就业等等,总之,选择学硕注定要与文献(多为英文文献),问卷调差,实验仪器,实验数据,数据分析打交道的。专硕在读研期间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论文发表没有特别的要求,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相较于学硕会宽松很多,一般是第一年在学校,第二年就可以出去实习找工作了。根据回访已经入学的专硕学员,发现专硕和学术目前在校培养方式差不多,第一年基本上一起学习的,只是学时短,基本上第二年就实习了。学长原话复述专硕生活:1.专硕的节奏特别快,第一学期应当尽快做出初步成果,否则第二学期实习,没有时间做学术,到第三学期学术任务就非常紧迫,让人焦头烂额2.如果有意愿,最好抓住一切有可能出校深造的机会。有专硕童鞋去美国学习一年的(费用昂贵),有去米国带薪实习的,有去台湾做交换生的(费用划算),3.在找工作方面,个人认为专硕与学硕相差不大,专硕优势在于履历上的实践经历,学硕优势在于履历上的学术成果吧,其它方面肯定主要看个人能力。4.专硕的要求确实比较宽松,对学术要求不高,卡论文卡的不严(当然必须达到硕士基本要求),可以看出学部对专硕更重视与规范化。5.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当然是跟对导师与方向了,这是没有疑问的!学术强or弱,实践多or少,有没有自由出去做实践,都看导师咯。学硕和专硕各自的优势学硕:目前还是大多数院校是统考的,统考的学校,题型、出题难度都比较好把握,市面上有很多的参考资料,当然自主命题的学校要另当别论,学硕可以选择的院校比较多,根据你的复习情况来选择报考院校,当然也要根据个人的意向(难的考不上就选择一般),奖学金比例高,考博有优势,将来进高校有优势,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无歧视,本专业的同学有优势,理工科跨考同学有优势专硕:学制两年,学习时间短(三年院校除外),英语简单,对于实验、统计考察较少(北大,华南,首师大除外),名校梦的同学可以选择(北大,华东师大),实践机会多,实践经验对未来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文科同学有优势,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其次,聊聊院校选择的问题今年整体的考研形式变化我们应该已经感受到了,陆续有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人民大学、深圳大学退出统考了,北师大还弄了一个提前复试,弄得人心惶惶。一定要深思,你为什么要考研?你希望通过考研解决你什么样的需要呢?一类考生是为了就业来做准备的,所以不管你是考学硕还是专硕,名校对你来说一定是个不二选择。为什么,这个一个看重品牌的社会,比如很多大型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就会列出如下条件:985 211院校优先,或者是非985 211院校不要。所以如果你考研纯粹是为了就业,那么就优先选择名牌大学,至于这所院校的心理学好坏,次之。所以这类考生你可以考虑清华、复旦、央财、武大、华科这样的院校一类考生,我是真心热爱心理学这个专业的,我希望在心理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你就要优先选择专业强的院校,比如A类的北师大、中科院、华东师大、西南大学,如果这些有难度,感觉考不上,你也可以优先去选择那些心理学实力强的,有博士点,是重点学科的。但是非985 211这一类的院校,比如首师大、天师大、辽宁师范、上海师范、江西师范等等。当然因为心理学的专业的特殊性,如果你打算在心理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话呢,我也建议大家可以优先去考虑下地区,心理学整体来说是在一线发达地区会发展的好些,比如能允许的话北上广可以优先考虑.还有就是你要了解你擅长哪些科目~比如专硕这边,很多学校是有自己的参考书单和侧重科目的,那么哪些科目是你擅长的呢?有很多小伙伴不擅长统计和测量,那么你就可以考虑下我也在现在毕竟考研跟高考不同,再不会有谁揪着我们耳朵说,这个,你给我写三十遍,这个你给我背到滚瓜烂熟,否则不许回家。我们再不会被人逼着学习了,而是全靠自己。几天前,有个学生出来问我,老师,你说我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蛮久,这个努力,让我给它下个操作性定义,再去量化到它的阈限值,貌似需要做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了,所以,我只能回答她说:做到最后了无遗憾吧!不管结果如何,问心无愧,不后悔,也许就可以了~

考心理学研究生

聂豹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的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统考的设定是由2007年开始的,经过这两年的实施,大家对心理学考察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面对这么多知识点难免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心理学的考生来说。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了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众多学科基础课程。从08年的考试大纲我们可以看到,普通心理学占总分300分中占三分之一,是重头;发展教育学占到了70分,实验心理学占60分,占总分的1/5;心理统计与测量占了70分。对于如此繁杂的学科专业应该如何来进行有效的复习呢? 重大纲 从2008年的大纲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心理学史的考察已经被淡化。这一科主要是要关注几个重要的心理学上的流派即可;而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则不需掌握。但是作为要报考心理学系的考生来说,即使不需要把这部分背得烂熟于心,但作为了解仍是必要的。知识面广对于解答综合题时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比较07年和08年的大纲大家可以很容易就发现两年大纲的差别,基本上重点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大纲中都已经包含,并且大纲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并没有对其考查。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照大纲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复习,这样才能为打好扎实的基础做准备。 重基础 心理学统考中选择题占的比重一直较大。其用意就是要考察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所以,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注重基础进行扎实的复习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何保证复习到每一个细节?需要在复习中仔细、细心、耐心,不能漏掉一些重要的、基础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都要掌握,但是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肯定是需要有所侧重,关于各门课的分析在专业辅导班上由专业的辅导专家为大家做深度的剖析将会更利于考生迎考复习,比如大师教育。 对跨专业考生的一些建议: 1.对非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大力度,笨鸟先飞。距离09年的考研虽然说还有足够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所以,基础较差的跨专业考生要比一半考生提前迈一大步,慢慢拉大与别人的竞争距离,使自己的劣势梦娜满转化为优势。 2.跨专业考生不要有过重的思想包袱,实行统考后,对非专业学生,应该说是利大于弊。首先它控制了暗箱炒作漏题等对专业学生甚至本校学生有利的非专业学生觉得不公的事件。我们广大考生在初试之前所要做到的事情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按照教育部给出的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做好基础复习,跟原来各院校、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命专业课试题的情况相比,考生应该压缩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收集相关个性化信息的时间用来做统考分析。而我们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个性化的了解,也不能放松,这集中体现为初试之后,我们在复试之前这段时间拿出来集中了解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个性化学术信息,做是要做,只是时间安排不一样,所以说大家在专业课复习方面,战略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3.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只是自己看书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确实需要报辅导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专业课辅导班。这样专门老师的指导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指点作用,同时由于付费心理,也可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 推荐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主要是要参考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弈乾《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大家主要参考两本书,一本是人教版出版的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和人教出版的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冯忠良先生的《教育心理学》,还有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琦和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朱滢《实验心理学》北大出版社。 张厚璨《现代心理与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孝玲 《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戴海琦 《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郑日昌的《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 最后,祝愿所有09年统考专业的考生一路走好! 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发展心理学 人教版出版的朱志贤的《儿童心理学》和人教出版的林承德的《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奇和刘永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书华、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纲要》,北师大出版社,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师大出版社,朱赢《实验心理学》北大出版社。 心理统计 《现代心理与统计学》张厚璨、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本是《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张铁文、北京大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郑曰昌的《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北师大版,《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