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法硕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事也
五性
考研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数学(联考)、专业课。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法律硕士还选择什么考研学校?不用太好的学校,能考上最好!

便利贴
哓哓不休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教育市场只存在法学3335316463硕士一种商品的情况下,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独家垄断的局面。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我们的考生会不会也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经过论证,我得出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有一个前提--每个考生都是理智的,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的限制;法律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国家对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硕士入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提高了法律硕士的整体素质,同时国家设置法律硕士专业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学硕士而不是法律硕士的现象,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理由不外以下这两种:第一,为了从事理论研究;第二,法学硕士不收高昂的学费,经济上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表面上看来,这两条是足够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条站的住脚。第一条的成立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 读法律硕士将不会从事任何的理论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学硕士的水平就已经足够。第一个限制条件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法律硕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论研究。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果成立,那些报考法学硕士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来是不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因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任一学位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开始起步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且在理论上,法学博士应该是按照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来录取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法律硕士,非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学术中的创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法学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关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可能有人会坚持说:做学问,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也够了。我不否认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不够,因为博士的头衔对于认真做学问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学硕士毕业后一心一意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毕业的101名法学硕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实务工作。在12名进入教学科研机构的人员当中,大约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法学硕士非常的少,想继续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选择了读博或出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没有法律硕士专业以前,法学硕士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实务人才。可见,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立志从事理论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条理由只会在不能用经济分析眼光看待问题的人的脑海中成立,因为他们没有区分财富的现值和未来值。打个比喻,你现在有100元,这是现值;10年后,这100元可能会变成150元,这是当初100元的未来值,在理论上现在的100元和10年后的150元是完全等价的。反过来说,10年后你将拥有150元的财富,意味着现在你已经拥有了100元的财富了。现值和未来值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方法相互折算的。现在假设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打算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硕士还是考法学硕士合算呢?这里仍然以北大法学院为例。如果这个考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的不错,那么认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会被录取为法律硕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学硕士,他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他首先必须得自学完法律本科的主干课程,按照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两年。所以,粗略的算来,考法学硕士仅仅在时间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硕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仅仅是个保守的数字,我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赞扬之声: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蛰伏了三年,除了读书听课之外什么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学院,在前两(或一或三甚至)次失利的情况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真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在为他感到这里的骄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做到底值得与否。同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考取法律硕士可以节省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考取法学硕士可以节省大约50000元。用两年时间换取50000元,这个买卖表面上显得并不赖,实质上吃的亏很大。假设有两个考生,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时考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另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后额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短期的结果是第一个考生将会比第二个考生提前两年工作,长期的结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给定平均寿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考生将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两年,没理由认为谁比谁一定长寿或者工作寿命更长。假定两人都工作到65岁,第一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8,39;第二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6,37。两者一比较你会发现第二个考生比第一个考生少工作了最后的第38和第39两年。参照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律师收入水平,年长的资深大律师收入都是很高的,这同律师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有关。第一个考生在开始时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来换取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最后两年所获得的收入。现值50000元在42(读书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后的价值是多大呢,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测算出在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年均实际利率大约是2%,根据2%实际利率计算出50000元的未来值大约是114862元。但是40年后一个已工作了37年的资深律师的最后两年的实际收入可能会是多少呢,具体数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的一个已工作了20年的从名牌法学院毕业的律师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都远远高于114862元,这仅仅是现值。所以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弃法律硕士而取法学硕士是极不明智的举措。既然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来解释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的现象呢?真实的原因是:第一,法学硕士教育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法律硕士是近几年才开始正规招生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硕士开办之前,一个考生如果想获得一张较高层次的法律专业的文凭,他除了法学硕士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当法律硕士出现之后,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因为他是欲罢不能,他的沉没成本太大。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没有办法收回的投资。只要该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够被录取,他就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理由,毕竟先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再说我们也不能先验的认为每个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在其转考法律硕士的时候都能考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实情况中就是有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北大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法律硕士较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法学硕士教育开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数的相对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为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积压,由于沉没成本的缘故使得考生不舍得放弃。分子没有多大变动,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长,录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法律硕士招生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20年后的法律硕士的招生比例就决不会比现在的法学硕士低。第二,法学界充斥的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孰优孰劣的争论使得一些考生误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诚的想仅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那么某些考生的选择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分析自身前途问题上的短视。既然是推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对市场的发现和纠错功能有信心,偏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湮灭。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被偏见所迷惑从而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考生实在算不得精英。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报考法律硕士绝对是非法律专业又喜欢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举。当然,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现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有没有法硕考研院校难度排行榜啊?

梦十夜
丘甚善之
看法学专业评估就可以了b加以上的基本上都很难考第一梯队: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无论是教育资源、实习资源还是未来的就业资源,都是其他地区的高校无法比拟的。学校拥有我国一流的法学学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立法进程产生一定影响。连续多年,北大法硕复试分数线一直最高,原因有三:报录比居高不下;部分考生出身优,本科就读于985高校;二战高分同学越来越多。最优秀的资源自然属于最努力的考生,大家要想考取这几所院校的法律硕士,必然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第二梯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一梯队前四所院校都是老牌五院四系中的,而前三个是传统政法类强校,法学实力雄厚,校友资源强大,如果未来就业方向是公检法系统的同学,非常值得大家报考。第三梯队: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大、西北政法大学中科大、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这一梯队的高校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院校,是所在省份的佼佼者,法学实力不容小觑,难度尚可。第四梯队:其他211高校、省级重点大学。这一梯队的院校法学办学都各有特色。难度一般,建议大多法硕考生将此梯队院校作为保底目标。第五梯队:其他法硕招生院校和B区院校。一般过了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了,若当年的报考人数超多的话可能复试线会高于国家线。

新疆大学的法律硕士难度如何?

凉风
比量
考新疆大学copy的法律硕士难度挺大的。【1】新疆大学简介:新疆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2】法律硕士: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置。 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3】新疆大学重点学科:

参加法硕考研的人数多吗?

大人无己
陌路人
因为抄态度决定一切。而考袭研的三阶段也是至关重要:基础阶段:先把指南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知道这五门课在讲些什么内容就可以。强化阶段:建议大家报一个暑期班,包括政治和法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会把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指出来,从而给你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还会把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讲清楚。冲刺阶段:政治﹑法硕都要做一定量(四﹑五套)模拟题,是把答案完整地写出来,通过做题特别是做客观题查缺补漏。人大复试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外语听力与口试。专业课笔试考的比较基础,题型只有两种:名词解释与简答,答案都来自指南,只要复试前将指南翻上两遍应该都没问题。专业课面试是抽签,每签两道题,也都是指南上的内容。

法硕考研在同一考场吗

大无谓
吓死鬼
1、考研报考抄同一学校的理论上袭是分配在一个考点,甚至是同一考场的;2、研究生考试同一考试类型是安排在一起的,经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前后左右都是同一个专业和学校的;3、如果人数过多有可能不在一个考点或考场的;原因分析:1、研究生考试考点、考场分配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原则,这样便于管理;2、报考同一学校的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一般是一起考试的;其他分析:1、研究生考试划分考场、考点是先按照各省、各市进行统一划分;2、然后是按照学校进行划分;3、再次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总结:综上所述,研究生考试报考同一学校的一般是在同一个考点进行考试的,这是为了进行统一管理,方便考试和结果的整理。

法硕考研哪个辅导班比较好

心经
食以刍叔
对于自控力,学习能力不强,没有目标和方向这样的考研生在长达一年的考研战争中很专难坚持属到底,无法静下心来复习和学习,那么针对这类考生,我们就要考虑哪些机构的课程服务能有效的约束学员的行为和思想,并能从头到尾实施监督和定时检测的考研培训课程。考研辅导机构看似差不多,重点还是在师资和考研资料以及课程体系方面,还有就是额外的一些服务,比如督学,答疑这些。报班启航考研,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跟不跟得上考研的快进度,你只需要跟着老师的建议和步骤,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来,认认真真的测评学习。最后还有提供你成绩的排名和考研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很方便,很便捷,很省心。而且价格很便宜,性价比极高。如果遇到时间冲突,你可以与启航的教务老师团队沟通协调,让他们帮你解决这些冲突,合理利用时间和有效资源。

有没有通过法硕考研的学长或学姐分享一下备考经验吗?

都会夜
大事情
不管你是从几月份3433643133开始准备,都要经过几轮的准备和复习。为大家整理这份复习指导,希望能帮助各位合理搭配时间,避开陷阱,高效率复习,顺利考入自己的目标院校。一、准备阶段:了解法硕考研信息,包括法硕考研基本常识、法硕现状,初试科目、考试内容、题型、报考条件、招生院校、复试线等。磨刀不误砍柴工,现阶段可听听法硕备考指导讲座,以上信息有介绍和讲解,听听老师的方法指导,听听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确保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至此已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法硕和复习方法了,然后再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学习时间、学习力、英语的底子如何等等。一旦确定目标,就做好备战的准备,按计划去执行。这里提前说一句,不管复习到哪个阶段,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放弃,坚持下来就有收获,考研最怕的是中途放弃。二、基础阶段:着手复习,首先要选购复习用书,法硕的专业课有五科:刑法、民法、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的《考点解析》就包含这五科,作为主教材使用。体系结构很清晰,标注重点,排版整齐,能够大大提高看书效率,梳理出知识体系和框架结构,从而层次分明地去看繁杂的法律内容。每章后的相应历年真题,可作为配套练习用,能够及时对本章内容进行巩固。暑假前教材至少过3遍,第一遍快读,对整本书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细读,了解各科知识框架,掌握基本概念。暑期是考研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好好利用,听听老师的讲解课程,完全吃透教材上的全部知识点,做考点解析上附带的配套练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听老师讲解,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变得豁然开朗,知识体系和脉络变得更加清晰,听完一遍,相当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又过了一遍书。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必须学扎实。老师的讲解和梳理能带我们建立复习的知识体系、理清复习思路,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考点,能挖掘出自学习时漏掉的知识点或失分点,从而避免走弯路。三、提高强化阶段:8-9月份进入强化提高阶段,看完一遍书可以穿插做一两套历年真题,一直到9月底。真题是最好的训练题,同时要整理标记错题,后期阶段还要反复巩固掌握错题。真题有很多版本,区别在于答案的解析上。推荐法律社《历年真题》,答案解析很透彻,不仅讲清一道题,更讲明白一类题的解答方法,有名师观点供考生揣摩,让你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现阶段是一个迷茫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复习得差不多了,好像什么都会了,但是做题总是错不少,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期。那还是因为基础不牢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如果还没有听名师课程的同学,现在补救还来得及。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听课就要听名师的课程。普通老师的讲解课程适合五六月份听,带你入门。名师的课有深度,到这个时候就有明显感觉了,拔高拔不动,遇到瓶颈。听名师课不仅基础打的好,反而能在考前往上冲,这就是拉开差距的地方。10月份正是报考择校期,很多考生,因为确定学校会浪费不少的时间。只要你复习方法得当,复习到现阶段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定位了后期还有2个月的复习拔高期,所以结合自己现阶段的测试成绩,合理选择院校,不要太低估自己,并要保持良心的心态,相信自己,向着目标前进。四、冲刺阶段:10月后进入冲刺阶段,可以着手背诵了。背书慢的同学,可以提前开始。背诵可以继续用教材考点解析,上面有重点也有答题要点,也可以买一本考点狂背,这本书是教材的删减版,比较薄,以主观题为主,适合考前背诵。到现在真题做得差不多了,背诵可穿插做做模拟卷,模拟卷要选择质量高的,那种错题怪题偏题的不要做。推荐法律社的《6套卷》,题目有一定难度,但不偏,质量特别高,都是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考点,对于提高应试能力,扫除我们知识盲点有特别大的帮助作用!那些做错的或让你感到难得地方往往都是你自己的知识漏洞区。要沉下心来做,一定要弄清楚每一个错误的点,这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后期更要有条不紊,这个时候大家普遍开始紧张、崩溃,千万不要慌,保持好心态,谁能稳住,谁就赢了。考研拼的是学习力、持久战的体力、还有良好的心态。祝你考研成功!20上岸学姐经验分享:►基础阶段(3-6月份) 在复习的基础阶段应对教材的内容全面掌握,不能凭主观感觉猜测哪些内容考、哪些内容不考。复习时应持的正确态度是全面复习,包括刑法、民法及综合课,全面掌握,把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融会贯通,全面、准确、牢固、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同时,结合一些基础的配套习题做好练习,便于理解一些知识点。►强化阶段(7-8月份) 要开始有意识地记忆书上的一些知识点,不能再像基础阶段复习的时候只关注理解的部分,只备考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因为到后期会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在短期内记忆,所以这个时期就可以记忆一些刑法民法的知识点。有计划地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前期主观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记忆,可以先做单选和多选部分。对于做错的题目,建立起错题集,做到查缺补漏。这阶段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法硕五门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可以精简一点,但是一定要在你心中,而不单单是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至少要做到能够大致说出。比如刑法的刑罚体系的大致框架。 ►提高阶段(9-11月份)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开始全面进入背诵阶段了,最好基础课和综合课分开背诵。可以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任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记忆能力来给自己安排目标,不要过于轻松,也不能不切实际。在背诵的同时,注意出梳理重难点。对于真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直接在书上标记自己容易错的题目、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常考点,反复推敲,保证在11月底,对于真题的熟悉程度要做到无遗漏、无死角,拿到题目就知道它背后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要充分利用模拟测试题,继续查缺补漏,同时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 ►冲刺阶段(12月份) 考前冲刺阶段,一定不要紧张,按部就班,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这个时候给自己制定好背诵计划,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不断地重复着背诵,背到烂熟于胸为止。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你坚持了,就一定能看到成效。风雨之后才会有彩虹,越努力越幸运,天道酬勤,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闪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希望大家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

关于法硕考研

仁义多责
右典
不多,其复中在A区名气制大的学校。北大,清华,山大。小语种考法硕与其他专业的区别就是用小语种代替英语成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优势,但是也有以下几点的限制:1,招收小语种法硕的学校不多。一般而言,只要是收法硕的,就一定接受英语考生,小语种的学校少,切相对是一些好学校,A区学校,名气大的学校。如北大清华华东政法,最近山大也有。报的人本来就多,竞争也多。2,一所学校招收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的法硕,在招收人数的比例上也是有限制的。不一定就是一比一。3,万一成绩不理想,调剂是个困难。小语种可以不考英语 ,比如你学的是俄语 你就可以报北大的法硕 ,因为北大招收小语种的,但是这样有考小语种的学校不多,大多数学校要求考英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