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曲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报录比是多少

爱实录
有纪
这种资料,有的学校会放到网上公布,以方便考生做决定,但大部分学校是不会放到网上的,如果想知道,最好是找他们学校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让他们打听一下【可以去他们学校的百度贴吧寻人】。粗略估计,报的应该不会太多,毕竟曲师不是211、985,不是热门学校。

曲师大的研究生好考吗

灵府
怪兽屋
本校的好考,外校的好好学习也能考上

考研报录比多少的学校算是好考的?

纪他
方明为御
分三层来看1)报考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这个和学校有一定关系,但同一学校中各专业的相差很大,热门专业可能是冷门专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报录比越高的专业越难考,短期的就业前景一般更好,但长期发展如何都是未知数。2)报考人数与实际参考人数之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复习不到位,或找到好工作等各种原因弃考。这个数量一般不是很大,暂时忽略吧。3)上线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这个各专业相差不大,一般在1.3:1和1:1之间。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分数线一般是各专业根据当年的考分和面试比例设定的,实际上此处已经通过两道门槛淘汰了很多考生了。比如有某热门专业实际参考的考生数为100名,其中50名上了学校线(包括总分和小分),另外50名就被淘汰了(第一道门槛);该专业当年只能录取20名考生,按1.3:1面试,只能面试26人,又淘汰了24人(第二道门槛)。所以,一般到了面试这一关难度都差不多了。从你的问题来看,似乎还没有分清学校和专业之间的关系,需要再做功课。一流的学校也有二流的专业,反之亦然。

考研报录比多少正常

项羽
黑川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定义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比如考研报录比5比1是五个人报名只能录取一个人。1、考前阶段: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2、考后阶段: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作用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个人喜好,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所在城市等。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院校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了解院校报录比信息,可以在考生选择院校时起到相应参考作用。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联系学校  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二、考研报名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三、考研初试  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四、考研复试  考研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研复试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终入选,是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考研调剂  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

研究生招考的时候,报录比怎么看?

圣传
将弃而天
报录比5.8就是说报考5.8个人录取一个,也就是越大越难考。正常的报录比是在2到5之间,超过5就比较难考了,如果还不到2,基本就是招不满的。在5以内都不要太害怕,到时候会有很多弃考的,也会有裸考的,也会有平时学的很一般的。所以只要平时学的很认真一直坚持下来就会很有竞争力。不过不要太看重报录比,有些好学校好专业报录比超过了10,听起来特别恐怖,但是看看它往年的录取线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录取线才是衡量实力的最重要标准。复习的时候只要看自己能不能达到那个录取线就可以了。扩展资料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个人喜好,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所在城市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录比

曲师大的什么研究生好考

其道不怒
白豚
在这个听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前期基础复习的重要性,由于前期单词和语法掌握的都还比较牢固,所以听起课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当然了,要想从爱好写作到成为作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它将充满艰辛,充满苦涩。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代代的名家既是丰碑又是高墙,丰碑可供后人敬仰与追随,高墙又使很多人畏惧和退缩。所以,对于我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多读、多思、多看、多听、多学、多练。多读就是博览群书,积累美词佳句,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多思就是在欣赏佳作时,要善于分析和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多看和多听就是积累生活中的小事,从中选出自己可用的素材,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很多名家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复活》就是根据列夫托尔斯泰所听到的一个故事与悲惨的现实生活融和而成的一部作品,真实人或事更容易产生震撼的效果;多学指多学习写作技巧,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仅在词语上下死工夫,写出的文章就是空洞的、华而不实的;多练就是勤动笔,

关于研究生报录比的问题

是出则存
克苏鲁
如果是考试前的报录比,指:报名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 如果是各个学校录取后,指:实际报名考试人数:实际录取人数 还有就是,报录比小于1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好考。你说的中国教育在线 上很多专业的报录比都小于一 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小于“拟”录取的人数,实际上录取时,通过调剂非报考学生或者消减拟录取人数数,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会降低多少。

研究生报录比谁能解释一下

后视镜
老大回
参考书目就是这些:1.《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新著》(上、中、下),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什么?就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

研究生报录比是什么意思 ,是过初试线:录取,还是报名:录取

恒转
方向盘
 在北京,大的小的,真的假的,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上千家,其中考研班占了大头。由于管理的缺失,这种竞争有时竟以极不公正的,授课质量差,老师不到位或效果差;授课时间缺斤短两,原先承诺的“名师”讲课时间不足;教务安排非常混乱,有时政治课十天半月才上一次,有时一天内要到两个地方上课;承诺不兑现或流于应付;有的承诺考研班有资料有自编教材,事实上根本不正规,纯属东拼西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