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考研的参考书目是什么

二狗子
陈榥
上北大中文论坛上找吧,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PS:北大考研不指定参考书,小综合要求知识面非常广,单单看几本书是不行的。

想考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文学类研究生,请问需要阅读哪些书目?

故曰无言
反案记
那就是考汉语言文字学方向的,它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以后入学后会分方向。参考的书目有以下几本,徐通锵 基础语言学教程,赵元任 语言问题,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刚刚去京东搜了下、、第一本就没搜到T^T、、请问正常的实体书店会有卖吗?还是一定要北大附近的书店才有、、?应该会有吧,大学图书馆里都能看到啊,这些都是语言类的较必读的书啊。好吧、、我明天去图书馆找找、、谢谢你或者找找以前考过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买,他们应该很乐意向你传授经验,书和材料估计可以很低价的买到,祝成功去找找学长学姐吧,会得到帮助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成绩单
健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文艺学(050101)01 文学基本原理02 中国文论03 西方文论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7语言学理论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文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国学与汉学(050122)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04 出土文献研究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四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拓展资料: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考研都考什么?

一张一弛
东北部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专业研究方向有:01汉语语法史; 02词汇学(含训诂学); 03文字学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法语 或241德语③ 635语言学理论④ 840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拓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都有什么啊?

嬴则
见栎社树
《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西方文学概观》《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西方文学理论史》《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民间文学教程》《民俗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现代汉语词汇》《汉语史稿》《音韵学教程》《文字学概要》《中国古文献学史》《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古书版本学概论》《校勘学大纲》《古籍的阐释》《中文工具书教程》《中国文化史纲要》《中国古代史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需要什么书

威也
大报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会分成好多方向.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等好多的方向,所以你要从其中选择你喜欢的,然后选择你喜欢的学校,去它的网页上查寻参考书目,不同的学校书目是不同的,一般的学校这些会在每年的七八九这三个月中公布,注意留心就可以了可以考别的专业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竞争大吗

无根无蒂
而容崖然
肯定大的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10)法语(211)德语(339)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 (477)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考研要考什么科目

风之舞
哀悼人
一般科目有以下几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文学理论笔记(包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1).《文学理论教程》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3).《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中国当代文学史》(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专题》(4).《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3、中国古代文学笔记(1).《中国文学史》(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拓展资料】宁波大学中文系2009年考研初试考试范围1、文学基础(A)含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内容包括美学、中西方文论、作家作品、文学史。2、作文(A)大作文:20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或议论文。小作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3、852文学与传媒综合概念考察、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范围包含传媒文化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

14年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称不足者
是果类乎
中文系考研大多数是大综合,中文系核心7门课程,文艺学,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学也叫文学概论,现在全国最流行的是童庆炳版,沪宁一带有个别学校会参考胡有清的《文艺学论纲》,如南京大学。语言学,几乎都是叶蜚声的这一本,还没有看到那个学校不是用的这一版的,毕竟语言学出成果太难。古代汉语,王力版4本,几乎也是全国都采用的书,极个别文科顶尖学校会参考本校教授的书,例如四川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的高小方版,广州那块采用的是郭锡良版,陕师大的胡安顺版,兰宾汉版等等,古文知名教授几乎都是王力的学生。现代汉语,黄伯荣2本,所有大学全部采用的教材,在沪宁(上海南京)也有学校采用胡裕树版本的,以及最新出来的,邵敬敏版本。现当代文学史,容易出成果书也很多。首先北大采用的《中国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还有川大,陕西师大的朱栋瀮版。南大的洪子诚版,丁帆版。复旦大学的陈思和版。古代文学史,袁行霈这版用的最广,也有个别文科强校用自己老师的。除此之外还有游国恩版,这个版本出版年代早许多说法都变了,但是还是有学校倾向于这个版本,毕竟以前很流行。外国文学,只有两个版本似乎,郑克鲁版和朱维之版,2者差别不大,朱版浅显,郑版全面系统。推荐郑克鲁。中文系竞争十分激烈,普通211报录比8:1到10:1.南大2014中文系各专业最低12:1,最高18:1。北师大更夸张录取比例大约3%到5%,古代汉语收11个报下300+人,我就更不说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了,浙大个别中文专业录取比例接近100:1,我当时差点吓尿。南大在名校当中相对低一点,但是南大是大综合也就是四年的书全要考,30多本啊,30多本,30.。。啊。要命啊、、赞同逆袭的导弹的书单,我给总结一下。文艺学,胡有清古代汉语,高小方现代汉语,邵敬敏语言学,叶蜚声(和徐通铿一样)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现代文学史,钱理群的三十年当代文学,董健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