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这2个期刊哪个圈内评价最好

毛嗑儿
解其桎梏
中国最好的经济学期刊1.经济学季刊2.经济研究3.世界经济文汇(改版之后)4.世界经济5.中国工业经济6.南开经济研究(改版之后)7.南方经济(改版之后)8.金融研究(不含垃圾实务版)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每期文章10来篇,发表难度还是挺高的,声誉不错)10.财经研究(每期文章10来篇,质量不错)11.经济学家(一直很低调沉稳,声誉不错)12.改革(曾经非常辉煌,近年受到版面费的负面困扰,但总体期刊水平并没有大弧度的下滑)1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不错的杂志,唯一的诟病就是那些理事单位)14.经济评论(总体比较稳定,正在变得更好)15.经济学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说实在的,学术含量整体都不高,无非是些综述啊述评之类的,前者其实还不如后者,后者每期文章10来篇)16.财贸经济(本来就不是很好,这两年每期文章几乎翻了倍,正在变烂)17.财经问题研究(总体水平一直比较稳定,也算是老牌期刊)18.国际贸易问题(前些年收费表现不好,这两年好了些)

涂正革的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杜弼
古之至人
(按时间倒序)1. 涂正革,韩生贵:“碳减排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1期2. 涂正革,谌仁俊:“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中国工业经济》3. 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工业数据的证据”,《经济评论》,2013(5)。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13年12期 全文转载。4. 涂正革,王玮: 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1).5. 涂正革,谌仁俊.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6.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三期,7. 涂正革:“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8. 涂正革 谌俊仁:中国“三驾马车”的协整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1年第五期。10.涂正革 刘磊珂:“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经济评论》2011年第二期11.涂正革:“中国的节能空间还有多大”,《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24日,总第345期。13.涂正革 刘磊珂:“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年第五期(首篇特约稿),第5-12页。14.涂正革 肖耿:“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第41-54页。15.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SO2)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月,第9卷第1期, 第259-282页。16.王婧 涂正革:“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03-106。1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93-105页。18.涂正革: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8年第1期,p29-35。19.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P90-102。20.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七卷第1期,第185-210页。21.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07年第4期,p49-57;22.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研究》(理论版)2007年第10期,p41-57;23.涂正革:“中国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1995-2004”,《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7期;24.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2”,《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47-5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9期全文转载。25.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7年第4期,pp14-36;26.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57-81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01期全文转载。27.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分析》, 《世界经济》(首篇)2006年第2期,p3-10。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6期全文转载。28.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2006.4.4。29.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粗放还是集约?》,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2006.10.17。30.涂正革.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005.31.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首篇)2005年第3期,第4-15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32.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4期, p50-62,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10期全文转载。33.涂正革,肖耿:《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34.王少平,涂正革,李子奈:《预期增广的菲利蒲斯曲线及其对中国适用性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2001年第4期,p76-84。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04期全文转载。35.涂正革:《Heckman 自我选择理论简介》, 经济学消息报 ,2000.11。36.涂正革,曾庆龄 :《中国政府投资对GDP效应的超外生性检验》,《世界经济》1999年第11期,p22-26。37.涂正革,王少平:《货币替代对西方汇率影响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p31-35。

叶航的发表论文

老族谱
迷恋妻
·公共合作中的社会困境与社会正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6期。·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PDF]·超越经济人:来自计算机仿真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4日,第6版。[PDF]·Sympathy and Punishment: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s Game,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 2011, 14 (4). [PDF]·排他性机制的重构和准公共产品受益的均等化——一种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新路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PDF]·规模报酬、互补性与经济组织,《财经研究》201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2期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PDF]·信任水平的测度及其对合作的影响——基于组实验微观数据的证据,《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PDF]·人类正义感与司法制度的起源,《学术研究》2010年第2期。[PDF]·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遨游,《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DF]·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PDF]·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PDF]

刘东的公开发表论文

成名记
白水稻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发表的快的经管类核刊

苏辙
虎度门
主要有如下分类经管核心期刊,希望对你有帮助。至于快慢得去了解了... 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2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含F27)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 财政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经理论与实践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经济学论文好一点的杂志有哪些?我想发篇管理的论文?最好写上发送方式!

爱老家
孔必斗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F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含F27)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比如:《管理学家》《今日中国论坛》等刊物都可以的

周建的发表论文

蝴蝶鱼
单恋
1、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财经研究,2009年第 5期2、我国农村消费行为变迁及城乡联动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3、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 第9期4、我国总产出波动中的动态结构变化度量与检验,财经研究,2008年第9期5、经济转型期中国能源需求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 1978-2005,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6、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7年第7期7、study of the logical model of capital market complex theory,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年第12期8、基于随机方差扩大模型的对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结构变化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 7期9、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财经研究,2006年第2期10、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异常性和波动性特征的计量检验:1953-200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11、时间序列建模中滞后阶数选取准则函数的检测效力及其特征,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 第11期12、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9期13、石油市场波动溢出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8期14、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财经研究,2005年第8期15、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政府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6期16、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相关关系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17、对西蒙斯模型的改进及其估计量,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第1期18、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结构变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实证,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19.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建设现状及统筹整合策略,in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 长江三角洲 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0. Approach to VaR for Capital Markets with Gaussian Mixture,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8(2):1079-1085(2005)21. 多金融资产风险价值的Copula方法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4:67-70(2004)22.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in a mixture model by the extended KS test,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5(2), 200323. Gaussian Mixture Modelling to Detect Random Walks in Capital Markets,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38, 503-508(2003).24. 三层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剖析,金融电子化,No.7, 2002.25. 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混合高斯分布,数学认识与实践,No.3, 2002.26. 基于交易中间件的客户/服务器系统的形式化描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No.5,2000.

有哪些对写产业经济学研究生论文帮助比较大的学术期刊嘛

鬼熄灯
达瑟儿
1.经济学季刊2.经济研究3.世界经济文汇(改版之后)4.世界经济5.中国工业经济6.南开经济研究(改版之后)7.南方经济(改版之后)8.金融研究(不含垃圾实务版)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每期文章10来篇,发表难度还是挺高的,声誉不错)10.财经研究(每期文章10来篇,质量不错)11.经济学家(一直很低调沉稳,声誉不错)12.改革(曾经非常辉煌,近年受到版面费的负面困扰,但总体期刊水平并没有大弧度的下滑)1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不错的杂志,唯一的诟病就是那些理事单位)14.经济评论(总体比较稳定,正在变得更好)15.经济学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说实在的,学术含量整体都不高,无非是些综述述评之类的,前者其实还不如后者,后者每期文章10来篇)16.财贸经济(本来就不是很好,这两年每期文章几乎翻了倍,正在变烂)17.财经问题研究(总体水平一直比较稳定,也算是老牌期刊)18.国际贸易问题(前些年收费表现不好,这两年好了些)

陈雨露的学术成就

决而已矣
大橡树
2010,《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金钱统治》,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经济影响、应对思维与发展方式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分报告四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微观金融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宏观金融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原创论文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现代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国际收支均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人物译著2006,《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货币经济学手册》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货币经济学手册》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 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未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国际金融市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三)》,《金融博览》第4期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二)》,《金融博览》第3期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一)》,《金融博览》第2期2010,《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金融研究》第3期2010,《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中国大学教学》第1期2010,《作为“边际增量”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第1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七):贫穷的大革命》,《金融博览》第11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六):约翰·劳的金融传奇》,《金融博览》第10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五)》,《金融博览》第9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四)》,《金融博览》第8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三)》,《金融博览》第7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二)》,《金融博览》第6期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一)》,《金融博览》第5期2009,《经典并购案例的反思——评<炼狱之门: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新闻背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第19期2009,《后危机时期货币金融稳定的新框架》,《中国金融》第16期2009,《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第12期2009,《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求是》第10期2009,《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2009,《农户增收与农业发展:省际实证》,《农村金融研究》第6期2009,《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开放度与国家控制力》,《理论动态》第5期2009,《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理论视野》第4期2009,《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假说与实证》,《金融研究》第4期2009,《农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理论阐释与中国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第4期2009,《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2009,《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财贸经济》第1期2008,《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2008,《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同一性与差异性》,《现代商业银行》第8期2008,《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金融》第7期2008,《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第3期2008,《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财贸经济》第3期2008,《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2007,《溯古论今 以史明鉴——评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第二版)》,《中国金融》第14期2007,《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的现代化》,《中国大学教学》第11期2007,《中国应当实施托宾税吗》,《税务研究》第11期2007,《转轨经济中的银行监管代理关系与监管者自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2007,《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求是》第7期2007,《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智慧大师——评<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中国金融》第6期2007,《国家农贷有效率吗》,《财贸经济》第6期2007,《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一个述评》,《管理世界》第4期2007,《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中国大学教学》第1期2007,《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中国科技投资》第1期2006,《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金融》第20期2006,《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逻辑和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2006,《对付储备货币危机的时刻来临了》,《金融博览》第5期2006,《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2期2005,《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控制与国家工具》,《现代商业银行》第7期2005,《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当代经济科学》第5期2005,《业精德昭,一代宗师——贺黄达先生八十华诞》,《银行家》第2期2005,《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经济研究》第2期 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国际金融(第二版)学习指导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国际金融(第二版)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理财规划师专业能力(二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国际金融(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理财规划师工作要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公司理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金融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货币银行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年,主持申报的《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合作者郭庆旺、张杰、何平、汪昌云)获得第六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主持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2008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7年,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5年,《国际金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任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2005年,“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共同完成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2002年,《国际金融》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课题成果)获第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2000年,《国际收支均衡分析》(著作)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1998年,《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著作)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