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考研升学率是多少?

忘年忘义
小康
从最近几年看,报考人数呈现明显的递增势头,每年都增长数十万。2015年报考人数是164.9万,2016年是177万,2017年历史性地超过200万,当年达到201万,而2018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纪录238万,增长势头非常明显。按照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规划来看,每年保持有一定程度的招生增长是政策基调。从实际录取人数看,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5~57万,2018年大约60万,预计2019年大约63~65万。扩展资料正因为升学率在一定意义上只反映了某阶段教育质量的客观结果,而不能全面反映取得这种结果的过程,所以这种结果既可能是通过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和教学管理与科研等正确途径取得,也可能是通过其他各种违反教育客观规律等不正确的途径取得。因此,在大面积提高全科合格率的基础上取得较高的升学率,那么就不仅反映了某阶段教育或某些学校具有较高的质量,而且反映了相应的教育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相反,如果升学率是通过其他各种违反教育客观规律、损害其他多数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等不正确的途径取得,那么那种升学率反映了某阶段教育或学校的工作不符合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不符合包括广大升学者在内的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不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考研每年国家线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雄浑
视之无形
全国 2017年研考全国报名人数201万 ,增幅13.6%;录取人数比例大约是30%左右,今年录取人数65万左右;但各校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比例要远低于30%.

考研的通过率是多少?

夜与雾
天气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从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留校限额取消,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在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中,985,特别是C9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远超其他高校,在院系或专业推免生比例中,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接近九成,甚至100%,远超教育部规定水平。高校尤其是名校对于推免生普遍持积极态度,但与高校评价对立的是,近70%受调查学生对推免政策持反对态度。在"双一流"建设影响下,高校学位授权点大幅调整,突出重点学科导向鲜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5个省市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院校屈指可数,显示出优秀大学在迅速收缩战线,试图聚焦资源争取双一流。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致研究生报名人数创新高1.1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涨,增幅为13.6%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加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达到201万,增幅为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数据来源:教育部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起连续两年下跌,到2016年止跌回升。数据来源:教育部20年来,受经济、就业等因素影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增长率在2008年、2014年、2015年分别出现负增长,其中以2008年波动最大。2016年报名增长率出现反弹,达到7.3%。数据来源:教育部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998年报录比在4.8:1,到2009年达到近年最低值2.8:1,从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两年下降,但招生计划并未减少,2015年报录比再次低于3:1,达到2.9:1。1.1.1全国多地报名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 非全日制占比明显自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出现反弹后,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上升,多个省市报名人数激增,北京、江苏、辽宁等地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均超过20%。 2017年全国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免生),比2016年增加18.9%。在京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106,155人,较2016年增长20.8%。2017年在报考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单位考生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37,949人,占13.1%。2017年江西省考研报名人数达到52,125人,比上一年的43,982人增加了8143人,增长18.51%。报名考生中,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32,645人,占62.63%;其他考生19,480人,占37.37%。在2017年江西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50人,占10.65%。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7189人,比2016年增加了10544人,增幅为18.6%。为黑龙江省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40189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9.8%,非应届本科毕业生27000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2%。在2017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6289人,占比9.4%。2017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144,839人,比2016年增加28,803人,增幅24.82%,其中往届生增加16,375人,增幅37.62%。。2017年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84460人,比2016年增加14200人,增幅为20.2%。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52341人,占报考总人数的62%。其中沈阳、大连、锦州等地区的考生人数已大幅度超过本地区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2017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去年增加2.07万人,增幅15.2%,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在哪里能查到每年考研的人数,分专业的,还有录取率之类的

克隆人
雄浑
去该校的招生办网站可以查到招考人数。没有学校会去统计录取率,因为考不上的学生对学校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人家只会统计就业率。你既然决定考研,就应该有那个霸气,你走这条路,别人就必须给你让路。这样的决心才能考上研究生。怎会有考研人数,这个是不会给你摆出来的,只会给你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只需要去目标院校的网站查看就可以了。

每年考研的人数多不,录取比例

凌音
新小子
你好:这几年就业压力较大,考研的人数剧增,考研的报名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运气好,赶上你报的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报考人数特少,只要你进线就能录取,如果赶上报的人特多,就会分数很高,370分都是低分,竞争特别激烈的。录取比例国家规定,参加复试的比例为:120-140%。

考研真的有那么难吗,往年全国录取率为多少啊?

不择善否
攘弃仁义
关键在于自己,只要想学没什么做不到。录取率现在一直在扩招,都差不多有一半了。

生考研录取率大概是多少

其殉一也
夫三子者
全国每年900多万人参加高考,700多万专科以上,300多万本科,近几年差不多170多万左右考研,最终录取50万。也就是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都读了研。

自考本科考研的话,容易吗,录取率是多少

没有我
雍也
考研录取率是这么回事首先本校的本科考研大于外校的本科的一本概率大于二本二本大于三本三本大于自考的除非你考的分数比在校的本科生都高或是高校内部有很关系

中国每年考上一本的大学生有多少?靠上研究生的有多少?指人数。。

似耳
臣工
平均下来一本录取比例是12%,本科生录取研究生的比例是25% 以上;这样的人很多,犯不着统计的,这年头一本不值钱,普通院校、普通专业的硕士也很不值钱了 高考一本率省别 报名人数(万人) 录取数 比例(%)北京 10.03 20175 20.1天津 7.65 15057 19.7上海 8.30 14955 18.0青海 4.00 5070 12.7海南 5.78 6817 11.8浙江 34.85 33600 9.6宁夏 5.80 5483 9.5江苏 54.00 44442 8.2重庆 19.60 14951 7.6黑龙江 23.00 17365 7.6山东 70.00 49684 7.1云南 22.00 15151 6.9陕西 40.50 26799 6.6福建 30.50 19419 6.4湖北 51.95 33069 6.4广东 64.40 40965 6.4贵州 24.00 14147 5.9江西 34.90 20052 5.7安徽 57.30 32424 5.7四川 50.00 25688 5.1广西 30.18 14712 4.9山西 37.10 17810 4.8湖南 50.70 23155 4.6河北 55.90 24637 4.4河南 95.90 33766 3.5985大学录取率(1)上海5.129% (2)天津4.378% (3)北京4.069% (4)吉林3.814%(5)重庆3.690% (6)辽宁3.527% (7)青海3.458% (8)湖北3.201%(9)海南3.074% (10)浙江2.790% (11)广东2.742% (12)四川2.417%(13)福建2.290% (14)宁夏2.231% (15)黑龙2.216% (16)湖南2.122%(17)江苏1.933% (18)山东1.801% (19)新疆1.700% (20)陕西1.687%(21)甘肃1.646% (22)江西1.437% (23)云南1.418% (24)贵州1.380%(25)广西1.259% (26)河北1.191% (27)内蒙1.177% (28)山西1.168%(29)安徽1.035% (30)河南0.987% (31)西藏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