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历史文献学研究生毕业后一般做什么?

就是我
蓝龙
历史研究生就业都不算很好 一般好的大学的毕业生会相对好些就业一般有这样几条出路1 教师 这个是最普遍的 2 自己考公务员 3博物馆或与历史相关的工作 4高校行政人员 5博士或出国深造 6 文案编辑当然会有优势 但同时恐怕也是要有一定关系的吧

华师历史文献学考研,740中国史基础包括哪些书

霹雳情
有事
03 历史文献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1、复试科目: ①笔试:中国文献学知识综合②面试:专业综合知识及外语口试 2、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历史文献学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郭锡良 北京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 中华书局2006年版 注:313历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由国家统一制订。满意请采纳

历史考研都考什么

羽翼
一张一弛
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任一门  ③历史学专业课基础综合拓展资料:历史学考研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掌握历史学专业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才能,毕业学生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事业单位与组织机构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从事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应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水平。

历史学考研方向有哪些

今之人也
不要脸
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为了更好的学习历史学这门学科,勤思考研针对历史学考研方向作全面解析。历史学方面的考研专业因学校不同而不同,具体查看报考学校的研究生专业目录,通常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历史文献学研究生好考吗

焦竑
而状义然
还行,如果真的对历史很有兴趣,可以去考,这样的话复习会很有动力,有些学校你报考中国史还只考中国史,可以说是相当好考了,但是你得好好复习英语,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学校

2015年跨专业考研,想要报考历史文献学,

匠伯不顾
见太子曰
一般历史文献学初试的时候都是挂在中国史下面的吧,历史学基本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然后下面再细分,历史文献的话应该是中国史,就算是自主命题也不可能单独出卷,不可能一小分支一张卷子撒,应该是用中国史的卷子。你要求推荐书籍,但是范围太大了。历史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方面: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也就是说,涉及这几块的都属于你要求的范围,重要的书籍太多了,建议你先从头到尾看一遍中国史,同时尽快确定学校,然后有针对性,看学校的参考书目《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

关于历史专业考研

桃太
卖花女
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4、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主要的就业去向有: (1)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 (2) 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 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 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 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 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 编辑:文字编辑 (8) 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 各报纸新闻单位 (10) 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5、 专门史 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 世界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历史文献学,学校。

咖啡镇
艾丽卡
推荐兰大,兰大是985,历史学文献学兰大有博士后流动站的,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主要是研究敦煌学的。

09年历史学考研大纲

五尾狐
无旧无新
历史科目是统考科目,初试时考试内容是考研历史大纲上的内容。 考研历史专业大纲 内容: 世界古代史60分,世界近现代史90分,中国古代史90分,中国近现代史60分 题型: 选择题20个40分,名词解释8个80分,材料题2个60分,问答题4个120分 不指定参考教材,范围涵盖历史本科统编教材,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基础(史学常识,古汉语常识),世界通史(上古到1991年),中国通史(原始社会到1991年) 历史大纲 一、 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的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二、 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三、 考察范围 (一) 中国史 1、 中国古代史 (1)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氏族公社 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 (2) 夏商西周 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商族的起源 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 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灭亡 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文化 (3)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4) 秦汉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制”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 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汉代的社会结构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 魏晋南北朝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及其意义 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东晋门阀政治 南朝门阀的衰落和寒人的兴起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 北魏府兵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6) 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唐朝相关制度对隋朝的继承和发展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唐中叶政治、军事、社会各领域发生的变化 两税法的颁行与唐后期的经济 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 隋唐时期边境各少数民族概况 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7) 宋(辽-西夏、金)元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 宋代经济的繁荣 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元代行省制度 元朝的民族政策 元末的农民战争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 (8) 明清(前期) 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 “南倭北虏”问题 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东林与复社 耶酥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明末农民战争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 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明清海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2、 中国近现代史 (1) 晚清时期的侵华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俄战争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2)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结局和影响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局 (3) 晚清政局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自救改革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思想冲突 (4)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著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人物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与初步发展 (5) 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维新变法思潮(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严复介绍和传播进化论思想) 戊戌维新运动 清末立宪派和立宪运动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革命派的武装反清活动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袁世凯窃权 (6)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北洋军阀的统治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7) 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全国“统一” 新旧军阀混战 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红军五次反围剿与万里长征 抗战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8) 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西安事变 芦沟桥事变 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与敌后战场的开展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西南大后方的建设 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国军队的对日军反攻 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9) 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国共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及其演进 国统区人民的反压迫斗争 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倾轧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 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文化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 现代新儒学思潮 民国年间的文学与戏曲成就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1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内外政策 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12)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建设的曲折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1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从“五一六通知”到全国内乱 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14) 拨乱反正(1976-1978) 拨乱反正的历程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15)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邓小平南巡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一) 世界史 1、 世界古代史 (1) 史前人类 人类的进化 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 史前文化 (2) 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3)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历史线索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 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 古代罗马文明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 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 罗马帝国 古代罗马文化 (7)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 (8)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9) 欧洲基督教文明 法兰克王国 西欧封建制度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西欧封建国家的兴起与强盛 (10)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中古印度:从德里苏丹到莫卧儿帝国 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 (11)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中美洲文明 印加文明 2、 世界近现代史 (1) 16世纪的欧洲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宗教改革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欧洲1848年革命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德国的统一 10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政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 列强瓜分非洲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第二国际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19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 (5)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 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6)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德法矛盾与欧洲的均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卡德纳斯改革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苏联的工业化与“斯大林模式“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铁幕演说“与冷战 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当代科技革命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联邦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赫鲁晓夫的改革 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二、 试题举例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单选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沈括 B、贾思勰 C、宋应星 D、郭守敬 2、汉口是在下列哪个条约中规定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烟台条约 D、辛丑条约 3、建立古罗马元首制的政治家是 A、奥古斯都 B、奥古斯丁 C、戴克里先 D、君士坦丁 4、“伊斯兰“一词的含义是 A 、唯一的真理 B、安拉使者说的话 C、服从神的意志 D、审判的日子即将来到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 (1) 市舶使司 (2) 百日维新 (3) 封君封臣制 (4) 权利法案 (三)史料分析: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 认真阅读以下史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加以解释 尚希时见天下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候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与古,或地无千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听。)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选自《隋书》卷46《杨尚希传》 (2)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长素又曰:所谓奴隶者,若波兰之以属俄,印度之属于英,南洋之属于荷,吕宋之属西班牙,人民但供租税,绝无政权,是则不能不愤求自立而。若国朝之制,满汉平等,汉人***** ****************** 选自《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A、 太炎为了驳斥“长素”的观点而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文中的“长素”是谁? B、 献中的沈、李‘翁‘孙’曾、左、李及恭、醇二邸都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具体名字。 C、 与“长素”的分歧何在?根本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2) 对于善于管理产业和勤恳耕种土地的人来说,农业是最有效的致富手段。我的父亲就亲自管理这种经济并教会了我*** ***************************************** 选自色诺芬《古希腊》家政论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其内容与含义 (3)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1876-1913年世界各地区或国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项目 国家与地区 1876-1880 1913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初级产品 工业制品 出口贸易结构 英国和爱尔兰 11.9 88.1 30.3 69.7 欧洲大陆 61.0 39.0 61.8 38.2 美国和加拿大 85.7 14.3 74.1 25.9 其余世界 97.6 2.4 89.1 10.9 全世界 61.9 38.1 61.8 38.2 进口贸易结构 英国和爱尔兰 85.8 14.2 81.8 18.8 欧洲大陆 60.9 39.1 59.9 40.1 美国和加拿大 63.5 36.5 63.4 36.6 其余世界 30.9 69.1 40.2 59.8 全世界 64.9 35.1 65 35 [推荐]09年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1.10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8.10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1.10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8.30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19.90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吴于廑,齐世荣;定价22.90 《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孔祥民主编;定价28元 《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宗绪主编,定价35元 《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定价65元 《中国现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王桧林,定价18.30 《中国现代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王桧林,定价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何沁,定价36.40 《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晁福林,定价27元 《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施建中,定价18.20 《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师渠主编,定价32元 辅导用书推荐 《2008年考研历史学备考核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岳庆平、许平、尤国珍、邹绍荣编,定价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