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学历史的,我可不可以考经济方面的研究生阿?

莫之知载
白菜
参考一下我以前的答案:跨专业需要勇气!尤其是跨院再跨校的。我当年也是跨专业的,并且是文跨理(呵呵,有悖常理了),所以我对跨专业考研是深有感触。你现在大二,和我当年想夸专业考研的时候差不多,所以刚好可以给你点建议。一句话,就是学好你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多去听听你打算报考专业(财务管理,会计)的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比如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会计学(初级,中级,成本,财务)以及管理学等等,这些课程都是必修的,不管将来报考学校初试的时候要不要求,但复试以致以后的研究都是离不开它们的。这里面就有个权衡时间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对自己专业很没信心,再加上考试不是很难,所以就采取半放弃的态度,然后节省下来大量的时间去听其他专业的课程。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其实我并不是不喜欢我本专业,也可能只是不太喜欢背书罢了,那些经典案例,我还是乐此不疲的,到现在我没事还找点自己看看,挺高一下自己的素养,否则光搞工科,人都很“单纯”了。女生一般比较小心,缺少男生的魄力,不会说放弃一个,押宝另一个;但是女生也有个优点,就是比较爱学习,所以合理权衡好这两个学科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只要平时多学习新方向的知识,到考前再集中有针对性的看一看,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了。最后想说的,经管专业对数学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你们不开概率课的话,可要找机会听了;还有就是英语一定要学好,我见过很多身边的同学最后高分却挂在英语上的,那样就不值得了,何况英语对你将来读研看英文文献也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史

我是学经济的,我想知道历史考研都要考哪些科目,谢谢

影影绰绰
我建议你不要考,就业难,喜欢历史与研究历史,是俩马是,经济比历史好多啦。。 同意楼下的,如果你研究生学经济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概率是10%的话,那你研究生学历史找不到工作的概率是90%——一个经济学硕士毕业生。还有如果你真的对历史情有独钟,我建议你先考到经济硕士,然后工作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了温饱和资本,再读历史博士,或者历史硕士罗。。毕竟人最直接的最直接就是有好的工资,有好的 生活,经济硕士,毕业很广拉,金融机构,财务机构。。很多。。搂住。。假如你的数学不好,都不要靠历史哦。不要去为了追求研究生3个子,白白浪费光阴。。企业最看重的是经验阿(打国家工就不同罗),3年可以创造多小的经验。。你的业务水平可定有提高。。。如果你研究生学经济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概率是10%的话,那你研究生学历史找不到工作的概率是90%——一个经济学硕士毕业生

我是历史专业的,考研是考历史容易,还是跨考经济类容易些,求解答

二里头
适志
毫无疑问,历史要简单得多。即使你不是学历史的,而是学经济类的,你考历史还是更要简单。因为历史竞争小,而且不考数学,而且是统考。就那13本书。多背就行,甚至背不会乱蒙乱讲都可能过线。经济学不仅要考数学,而且那些专业知识靠背是不够的,要灵活运用。最关键的是,竞争激烈!当然,回报也是相对应的。l学历史的研究生和学经济的研究生的前途,一在天一在地......经济学要考数学 这个对文科生 难度很大相对来说 历史容易

国际关系学或者经济学的历史研究生

不能如此
凄然似秋
国际关系方面没有单独的和历史相关的专业,因为本来就是一个二级学科了,应该只能找到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这两个专业。就业方面没有历史专业广,请谨慎考虑。如果坚持报考国际关系方向的话,比较不坑爹的学校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北京竞争大一些,但是偏向时事研究,就业和备考比较容易,上海偏向理论研究,竞争不太激烈,但有些学校学制是三年,这几年得到有力的发展,前景比较好。经济方面不太了解,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历史类专业总共三科,公共政治、公共英语、历史基础,三门全部是教育部统一命题,买个教育部的大纲看看就知道该怎么准备了。经济学不知道有没有经济史方向的,我们国际关系虽然有国际关系史,但是是作为专业课之一进行考察的,不会只考历史,并且也没有国际关系史方向国际关系的研究生。

一个历史爱好者选择历史学的考研有出路吗

是是非非
万物殊理
有。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当于给他们穿上一双跨过用人单位的“弹簧鞋”,让其更为轻松地跨过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门槛”。对于二本的毕业生而言,考研和大学4年相比,要艰苦太多了,但得到的收获也比在大学四年“舒舒服服”混日子要多得多。考研的过程,虽然是一个“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能享受孤独,忍受寂寞,将来说不定也能成大器。当然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成了路。扩展资料同样的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之路很难一帆风顺,甚至会“一路荆棘”、“杂草丛生”,这就直接考验你有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同样是本科学历,二本毕业生不占优势;但二本大学生升格为硕士研究生,则在竞聘过程中顺利通过的可能性会大增。九成五以上的二本毕业生表示,二本毕业之后继续读研,所拥有的出路更令人满意。

经济类考研专业都有哪些

非乎
翡翠谷
1、金融学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2、统计学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3、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是(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4、会计学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历史学研究生的方向有哪几个 不同方向的就业前景如何

杕杜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3、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4、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主要的就业去向有:(1)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2) 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3) 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4) 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5) 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6) 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7) 编辑:文字编辑(8) 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9) 各报纸新闻单位(10) 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11)5、 专门史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6、 世界史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历史考研?

爱梨
文益
历史考研 全国统考只考一门 历史学基础 中国古代史 约30% (9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60') 世界古代史 约20% (6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9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的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其他的就是公共课 政治 英语历史学基础 国家没有指定教材 一般用的是 高教版或者北师大版教材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 吴于廑 21.20 7-04-004704-7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 吴于廑 18.30 7-04-004705-5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高等教育 吴于廑 21.10 7-04-009439-8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高等教育 吴于廑 18.10 7-04-009440-1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19.90 7-04-005325-X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2.90 7-04-005326-87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36.00 7-211-04782-88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27.00 7-211-04783-6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李侃 21.00 7-101-01295-7 10《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18.30 7-04-011057-111《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20.70 7-04-012243-X这套教材,也就是网上通常所说的历史学考研11本书。其中,《中国古代史》是一部比较经典的教材,但缺点是内容庞杂,分量很重,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个不小的负担。不过还是一部很经典的教材。李侃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历史很悠久的教材,但是这部教材已经多年未版,许多观点比较陈旧。齐世荣六卷本《世界史》是一部多次获奖的教材,是名家领衔编写,其特点是学术性很强,各家观点都有,是国内学术界关于《世界史》研究的较为全面的观点。但是,在体力编排上面,有所欠缺,稍显凌乱。————————————北师大版教材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做为全国师范类教育内的排头兵,其编订的教材一直受到各本科院校的推崇,体系编排合理,严密,适合日常教学,学生易于学习,清晰明白。但是,有些问题涉及不深,点到为止。学术性不够。但是足以应付考研。因为历史学考研考得就是基础。——————————————另外推荐2本历史地图集:1 《世界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 张芝联 55.00 7-5031-2435-02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 谭其骧 48.00 7-5031-1015-5两套教材 没有谁好谁差 把它吃透是关键大三开始后 主要是看书 仔细认证看 不要放过细小知识点 英语也不要放松历史资料 可以经常去逛逛 考研论坛 里面的历史学板块

历史专业研究生好考吗?

上法圆天
小拳王
考研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难考的专业都是香饽饽,将来就业前景也会不错的。如果你确定了考历史,那就先确定好要报哪个学校的历史学。教育部规定考试科目: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历史学基础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四门基础学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可以去书店买参考书。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几本书就不错: 一、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 郭大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