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怎样学习,科研及培养自己的能力

太极侠
沉睡者
 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归纳分析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创造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等方面。关于提高学习能力,给你一些我的思路和经验参考。    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速读记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右脑开发的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来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用以提高记忆、理解、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速读记忆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开展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班”,用的就是这个。    在学习中合理结合左右脑,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理解力,更为重要的是以右脑的生理条件为左脑的学习负担解压,实现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重要意义。

怎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撒米
诡森灵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A小李66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己的学习有益,而且对自身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关于怎么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每个人的方法真的不一样,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首先在学习中应该掌握主动权,课堂上主动提问题 ,来活跃自己的思维空间,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在课堂我们我们不仅有求同思维、顺向思维,而更为重要的要有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标新立异。人们对事物未来的大胆幻想是创新的开端,“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只要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自身思维的发散有帮助,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进行师生互动,那么,这问题就能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自身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以及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与融合的思想,,这些也都能重要,我们应及时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动态和进展,以及新的实验仪器和新的技术,让自身始终接触新的东西,了解科学的前沿,维持自身对新知识的渴望。我们也应该

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反复
于谦
首先,在锻炼个人科研能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打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基础,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好,为下一步的实践能力做准备。打好基础之后,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工具的使用本领,比如it领域的子衿就需要一些编程的基础,设计领域则需要一定的作图基础等等。接下来最好就是拜师了,在大学时代能有一位好导师将会受益终生,但拜师之前需要端正态度,摆正心态,同时脚踏实地,为之后的项目工程做准备。拜师之后咱们就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它们可能枯燥,但一定是有意义的,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一定能够会有所收获。在做完一段基础性工作之后,导师就可能会带你进入科研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开始真正锻炼和磨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了目标加油吧!END注意事项但如果您没有跟着导师做科研,多做一些项目,同时多参加一些科研比赛也是不错的选择。

怎样做好科研工作

藤田
高福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病毒学。延揽优秀人才从学习到工作,我走了不少地方。留学变成了游学,边游边学。不同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早先,我一直在国内上大学、上硕士研究生,后来在英国做博士,然后又是博士后,最后回到牛津大学再工作,走了不少的地方——国内有山西、北京;国外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我深切地体会到各地文化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我在英国工作学习一共十年,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英国人做事情稳重,尤其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需要特别有耐心。另外,英国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尤其是现在,不管是针对国民经济也好,还是科学前沿,是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是面向国际前沿。在英国,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延续性比较好,因为这个国家是相对保守的。英国牛津大学几百年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可以看出英国人骨子里的保守。科学需要延续性,不管是文化内涵还是科研软环境。我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首先就是想办法怎么继承微生物所的传统,怎样发展我们的文化。我认为不管是一个集体还是个人,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对整个过程的影响。有一次在所里我想找一找戴芳澜院士(编者注:戴芳澜,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从1958年起专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真菌研究室主任)编的书,结果很难找到!所以我现在提出,微生物所及微生物所所有关的人员主编或者出版过的书应该在图书馆有保存,这代表一种文化和历史,对于鼓励后来人很重要。有人说过,一个单位的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文化管人,人们是靠优秀的文化与品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靠制定制度管人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糟糕的管理恐怕是人管人。我同意这种看法,文化反映在各个方面。英国对我的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又直接将其运用到了我现在的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协助中国科学院搞爱因斯坦讲座,进一步提升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更为尊重历史,提议以第一届所长戴芳澜院士的名字命名讲座。其实这些均是受到英美的影响。在牛津大学,也有纪念讲座,不仅仅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前人对工作的贡献,关键还是激励后人:只要你认真,为研究所,为科学院或者为科学做出了贡献,后人不会把你忘记的。这种影响完全是综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做的工作不光是属于一个人的,科学需要积累。牛顿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不出什么东西。这种影响还在于我对科研软环境的要求。我特别强调的是软环境。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硬环境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对来说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现在关键就是怎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软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做得非常好。我们常常说第一步叫跟国际接轨。这方面现在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最关键的应该是跨越,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都牵扯如何给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指的是文化、历史、凝聚力等综合因素。“筑巢引凤”,凤巢周围的环境将决定“凤”是否会持续地在这个“巢“居住下去,这就是软化境。现在跨国界的人才流动实相当普遍,尤其是现在所谓的全球化或者是相互依赖性,我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喜欢用“相互依赖性”一句话。国际化也好,相互依赖性也好,最后发展的结局首先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经济各方面互相依赖越来越严重了。经济依赖,经济社会驱动的结果是人才国际化,这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也是如此,给科学家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吸引许多人才回国进行科学研究。对我们来讲,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做所长,主要抓两件事:抓钱抓人。我为科研人员创造抓钱的渠道,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有,并且寻找抓钱的渠道;抓人更为重要,首先这跟人才国际化有关系,我们创造来工作的条件,如果哪天工作不满意了,可以走,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结果。实际上推动我们人才必须国际化,双向选择。如果只讲个人利益,那么关于硬条件方面工资水平肯定比不了国外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国家创造,或者每个单位自己创造小的软环境吸引人才,我们靠事业留人!这一块事业给科研人员提供的天地更为广阔,我想对大部分的回国的人员还是以这个为主要的驱动。如果说完全为钱的话,那么就没有多少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问。从中央到科学院领导都提出,除了事业留人,适当的生活待遇也要留人。但这有一个协调问题,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个人也认为,还要考虑平衡问题。一个单位一个人光给所长、副所长拔得很高,最后鹤立鸡群,结果倒会把软环境破坏掉,重要的是大家齐步走!钱不是重要的,但是这也体现了一种价值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考虑,也必须重视!所里创造了相对好的软环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机会是怎么把握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才,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如果不准备,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非常重要。现在提倡国际化,不管是黄头发还是黑头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因为学术交流增多,再加上经常来来回回,交流增多,对国内国外的东西都比较了解,不管是科研的硬环境也好,软环境也好。这些关键是依靠国际交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才的国际化太重要了,如果我们闭门造车肯定不了解。我们所现在大量招聘人才,包括在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登了广告,自己又做了一些小广告,叫求贤若渴也好,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研究所一个单位,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人才。有了人才,我们把硬环境造好,人才到了,再给他提供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研究经费,科学研究就搞上去了。进行学科建设近部署要有生物材料,尤其是生物能源的预研究,作为微生物所必须有所布局,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四年不行,八年,八年不行十年,但是必须要有储备。微生物的学科应用方面,从学科布局上,是和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的前沿相吻合的。我在英国进行科学研究得时候,要写项目申请,最后也得说这个项目将来有什么应用。要说我说这个项目将来的应用价值很远,人家一般也不聘你。做病毒研究,可能对控制艾滋病,或者对预报非典有用,走到最后技术跟应用结合,需求还是一致的。如何寻找国际前沿?很简单:从需求找国际前沿!进行基础研究,专家时常说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有目标,应用和基础,尤其是现代科学,应用和基础越来越接近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是一致的。包括现在的选题,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不能说这是我们的前沿,那个是他们的前沿,科学无国界,前沿就是前沿,不可能是中国的前沿。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一般的需求再加战略需求。不光我们有传统学科,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它的传统学科,我们还是要与时俱进,看到我们的优势学科。微生物资源绝对是传统优势学科,要好好发展,怎么跟现在结合呢?怎么把资源想办法利用起来,想利用资源要把资源本身搞清楚,牵扯资源的分类开发,然后才能到应用,两者实际上不矛盾。我们拥有的物种、资源量是亚洲第一,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利用这个优势,。我们要搞一个微生物代谢产物平台,好多关键技术要突破,突破以后筛选很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筛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有可能的,因为科学有好多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的大方向来说,面向国际前沿,国家需求,传统的学科不在保持或者是继承,而是在于怎样与时俱进利用和发展它,发展才有生命力。论文替科研说话商人的目标就是一天到晚挣钱,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要发表文章,在国外叫做要不然发表文章,要不然就消失(publish orperish,PP),还有一种说法,只有科技论文能替你讲话(paper talks),这两句话作为科学家从一开始做科学研究那一步选题记住两个P。招聘委员会之所以选我做微生物所的所长,论文说话还是起了作用的,过去的成就说明你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商人,办了什么公司,必须应该挣钱,做不好公司肯定倒闭。同样的道理,科学家拿了国家的钱,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出成果。所有科研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同情你,没有论文就意味着没有成果,国家的钱就是白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表论文是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式。都说中国的作者在《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命中率更低,一年大概只能发到30 篇的样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跟我们的过去比,我们现在的成就已经非常伟大了。任何事情都总是有一定的起点,相对来说,我觉得重视还不够,国家相对投资也少一点,现在硬件解决了,软件也正在逐步地改善,使我们有机会有可能往《自然》这样的杂志投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百分比比他们低,也不奇怪。科研人员可能有很好的成果,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它写出来。所以我就提出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再加三分之一,有时候我们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可能没写好,做了半天的实验,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一方面是渐进过程,没有到命中率高的阶段,另外也有对写作不太重视,写作,像高质量的论文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写论文,从措词上各方面的组织结构上都要花很大的精力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剩下的三分之一,跟《自然》杂志这样的编辑沟通,沟通非常重要。不光《自然》这样的杂志,包括有一些看似专业的小杂志,人家给你退稿觉得不行,也要想办法沟通。另一方面,在撰写稿件和怎样对待编辑和同行评议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阳性的结果,不要觉得他有歧视,应尽量把事情往另一个方向想,尤其是同行评议,应该慢慢体会到,同行不给你把关,万一发出去,真的犯了错误,将来对你个人不好。只有文章替你说话,发了一个错误结论,那就说了反话了,这种情况下,对个人也是不利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与国际同行交流现在越来越不是问题了,关键是你必须工作好、文章好。一方面我们强调客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应该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是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写好自己的文章。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发表论文与科学研究,作为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我们也必须时刻想着可能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成果直接推向应用。

中国的科研让学习的人搞,搞得不怎么样,中国学习差的人是否能搞科研呢?

断刀客
好之不厌
曾经,俺也觉得中国的科研有待提高;曾经,俺也认为院士混着日子;可能是俺所涉及到的一些物件不是俺所想象那样完美,又或者俺认为完全可以以另一种姿态、模式的形状展现世人,却并非如此,比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俺很早就羡慕“红旗”,也寄希望“长城、奇瑞”,它们可以独立的成长,傲视于全球,可几十年来乃十几年前至今,仍是俺认为的较为差强人意,而我们的航天、部分国防却又是世界领头级的,所以,俺不认同中国的科技搞得不怎么样,只是方向和选择不同而已,至于你所说学习差的人,只要自己能刻苦,是完全有可能到达自己预定设想的

学习生物科学,要怎样才能去科研?必须具备什么能力?必须要多优秀?

鬼教練
其风域然
你好!我也是学生物科学的,我的大学生物专业排名在全国第6,勉强可以冒昧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是对科研的热情,就是有毅力和决心投身科研(其实科研挺累的,经常在实验室一站站一天,还不一定能出结果,实验的重复性也很强);然后是确定你像研究的领域,由博而专,不知你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微生物、分子、神经、免疫、植物、动物、胚胎、医科等等),精力是有限的,确定兴趣对选择科研机构和导师很重要;然后是学术方面,在学校打好专业课基础,参加实验室的科研训练或大学生自主科研项目(若学校有研究条件的话可以在学校实验室学习操作技能和科研思路,若学校硬件设施不强可去各研究所或好一点的学校联系老师、实验室,方法:确定研究方向-查找老师及相关实验室资料-准备工作(查阅老师实验室近期发表的文献等)-给老师发email陈述实习期望-面谈及相关安排),最好在本科生阶段熟悉相关领域的操作技能以及基本项目的研究思路。然后在大三下开始准备保研或考研,确定将来科研方向,若有保研资格的话提前联系老师参加相关高校组织的夏令营或招生项目,若考研的话就加强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生化之类的必修课),平时多攻读些英文文献(夏令营及面试的必考项目),对所感兴趣领域有较好的了解。建议楼主研究生到1本或科研机构(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分子所、微生物所之类的)进行科研(毕竟这样的地方经费充足仪器先进导师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仅为建议,楼主加油!

如何做科研

雨中情
包强
如何做科研或如何科技创新?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不好讲:如果真的要展开的话,很多东西都可以讲,比如如何选题,如何做实验,如何写文章等等,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并且,很多东西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老师都会给你讲一套他自己做科研的方法,有的也许是泛泛而谈,比如要勤奋刻苦、善于观察等等。这些东西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个原因是,学校有很多做科研相当出色的老师,我自己的科研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不过,经过长期的训练,还是有些感想和经验。我不是教你怎么做实验,也不是教你怎么写论文,而是大范围地说些学习和科研的思维方法。什么是化学家的人生? 当开花的时候一定要灿烂地开,卑微一点没有关系;当结果的时候一定要饱满,小一点没有关系。就是不要等到结果的季节,花苞尚未含!恋爱,只能自己参与,别人无法分享。伤痛,只能自己承受,别人无法分担。知识可以积累,但是知识的芬芳,只能自己去体会。人生,如果不能快乐渡过,没有下一次机会。 关于学习 杨振宁认为,一个学者的taste的形成要比style要早一点。如果一位学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的taste,这位学生的发展肯定不乐观。有一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来自南京一所著名高校。他虽然很聪明,比如说杨振宁问他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他都会回答,但杨振宁问他:这些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却讲不出来。对他讲起来,整个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杨振宁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所以杨振宁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是最乐观,没有接受。该学生后来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入学时,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博士资格考试,该生通过,且通过者仅有一位。立即成了该校教授眼中的“娇子”,争相收入门中。后来的发展出乎物理系所有教授的意料。尽管助教工作很出色,几乎没有不会的习题,但在研究小组中研究工作总也进不了状态。在研究小组热火朝天的气氛中,他居然三年都产生不了新想法。导师很着急,但也很负责。在第三年末,导师找了一位电子工程系的教授联合培养,商量安排一个体力大于智力的博士论文题目,勉强进入了博士论文阶段。 因为学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学一个学科,不但要掌握住它们里面的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及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个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我想一个思考比较成熟的、书念得很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早的时候接触到一些风格比较合适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文章,并吸收了它们的精神,这对他将来选择正确的问题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有很大帮助的。关于科研:现在学生可以参加的项目有哪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上海市“科创杯”竞赛,“上汽教育杯”竞赛,上海市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竞赛,还有上海市“市长奖”。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团委科创项目、“挑战杯”孵化项目、教务处科研项目、学院今年也推出科技成果竞赛,为申报学校科研项目做准备。各种项目报名的人很多,但是我时常有些疑惑: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科研兴趣而申请这些项目,而有多少人是为了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简历上好看一点而申请的?如果你说你申请了这些计划,没有被入选,还能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并出了成果,那才是科研的诚心,没有诚心,科研是不会长久的。和诚心相关的是激情。有激情倒并不是让大家成天不睡觉做实验,而是说你要有科研的热情,有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研究当作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用星云大师的话说:“做什么像什么”。有了这种激情和“做什么像什么”的习惯以后,以后无论你做科研还是上台讲课,都能做好。 做科研除了要有诚心和激情,还要有好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科研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找研究课题。但这一步没法教(不象解题有固定技巧和步骤),只能自己悟。各人会有不同经历和不同的找课题的办法。有的人善于找热点课题;有人找课题全凭兴趣和感觉;有人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听报告和读论文。我鼓励年青学子多听学术报告。你至少可以看一看和欣赏 how the best science is done。听报告可以启发你扩展研究方向。有的课题想法来源于与同事闲侃或争论,有的来源于企业界朋友,有的来源于喝酒,五花八门,也挺好玩的。但很少有那种苹果掉下来打在脑袋上就发现万有引力的机会。 大家可以看一些好的论文的引言部分。一个好的科研工作,应该师出有名。什么理由呢?往往是:某个研究课题非常热门,对于解决人类什么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有可能带来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献中,别人曾经针对这一个问题做了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还有什么东西不清楚,或者还有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因此,现在我们来进行这个研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上,不但是一篇论文引言的写法,也体现了做科研选题和表达的思路。假设你遇到业内重要人士,你要把你的研究结果兜售给他,但只有五分钟时间,你就用这种思路去说。无论你面对来访的老师,还是参加外国大学面试,都可以用这种思路去描述你的研究。另外,你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就得很清楚这些,而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这个课题有多重要、别人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做的有什么重要价值。 科研的思维方法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每一块骨头都可以深入探讨。比如关于别人做了什么,就涉及到文献阅读、对比和总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新的。”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你的发现,也许是前人的改进,也许推翻了前人的结论,但正是前人铺垫性的研究,才使你想到了目前所要研究的东西。而前人研究的东西,大多发表在文献中了。看文献有几个功能:首先,你可以知道别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其次,你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来研究你要研究的东西。再次,你可以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更清楚的“上下文”。有时候,你以为你得到的数据是黄金,但是看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稻草;还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数据是稻草,但读了文献,发现你的数据是黄金。最后,看了大量文献,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地进行讨论,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能一厢情愿地把数据“倾倒”给读者,告诉他们你要报道什么,而要告诉读者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和文献中的结果一致还是不一致,不一致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这些都离不开研读大量文献。以后如果别人问起你的课题,你能脱口而出文献中谁谁谁做了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那么别人对你的印象会很深刻,否则,就会给人一种你只是按照导师的吩咐去做实验而自己对课题没有概念的感觉。 除了科研的基本思维,科研具体进展或方案也极其重要。做科研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说清楚我要做什么,或者说我要往哪里走,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怎样才能从“这里”到“那里”。即目标问题。这个目标可以是搞清楚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研究中国人和非洲人的血缘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比如使神五、神六发射成功。有了目标以后,如果是大的项目,比如神五、神六,可以进行目标的分解,比如有的人研制发射控制装置,有的人研究外壳,有的人研究动力系统。对于小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点子的实现来说,你可以“跟着感觉走”,但是做科研还没有入门或者刚入门的人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做着做着,课题就做没了,或许是因为实验数据很混乱、自相矛盾,或许是发现别人已经做过了、报道过了,或许是自己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心太活,最后没有一个点子成功。此时就要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梳理做了什么东西、得到什么结果,还需要做哪些东西才能把这个课题做完整,然后讨论完以后,就盯着没有完成的东西去做。用这个方法做科研、做事,我觉得很有用。 每个人科研过程都会遇到困境,大家往往只看到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获奖这个结果,而忽略了科研的心路历程和起伏跌宕,让大家误以为做科研很简单,把东西放在仪器上测一下就能发论文、获得成果。其实,科研不是寻找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探索你本来不知道的东西。既然是探索,结果往往出乎想象。你也许本来以为你按照这个实验思路会得到成功的结果,但结果反而失败了。 遇到困难怎么办呢?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得到的数据,哪些是确凿的,哪些是不靠谱的(比如实验设计有问题、测试数据时仪器状态不佳)。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是这个课题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还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如果说是额外衍生出来的枝节,能否在以后进行单独研究?如果说是这个课题的一部分,应该死死顶住,还是象壁虎一样断尾求生?其次,科研瓶颈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并且可能不只一个原因。如何吃大象?把大象切成一段一段吃。克服科研瓶颈也是一样,乍一看困难,吓趴下了,但是找出原因,把它分解为可以解决的片断,然后分别进攻。当你完成一件事情后,顿时有种愉悦的感觉,这会促使你充满斗志地攻克下一个难关。在生活中,有个墨菲定律,就是说你原本以为做一件事情需要花一个月,但实际上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比如两、三个月。在科研中也是如此。所以遇到困难不要沮丧,而要把这当作是一种正常的、必经的过程、一个学习、锻炼的过程。再次,当你在科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越来越急,会导致忙中出错。如果这时候你能静下心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到外面(比如到公园里)去走走,经过几天、几周的冷处理后再来看你研究的东西,也许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收获。一些原本你以为是问题的问题,也许不再是问题了。最后,多向周围的师兄、师姐、老师讨教。 事实上,科研中的学问和经验远远不止这些。以前,本科生只要跟着师兄、师姐做就行了,其实,科研不仅仅是做,而且还是思考、设计、总结。并且,科研还涉及时间、管理、与实验室成员的相处等。科研工作者除了做好实验以外,还需要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比如能够写论文、能够写项目申请书,能够作报告,能够说服评委把奖给你。最后,我想说,科研重在过程,这和心态有关。例如:我曾经对学生的报告进行了打分,并把分数告诉学生。有个学生便来要求加分,我就说:“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如果你能在我的讲课和对你报告的点评中收获什么,这不是比你加个一、两分更重要吗?”我想说的是,在科研上也是一样的,你参加挑战杯,当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得奖,要么不得奖。如果得奖,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得奖,也别沮丧,在科研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很有用。科研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并不能象赶时髦似地别人进实验室,你也进实验室,别的本科生发SCI论文,你也想立竿见影地发篇SCI论文。如果能在科研实践中学到科研的技能、方法和思路,那会非常有帮助。 1.科研靠积累。 象伦琴发现X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2.文献要追踪。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3.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4.材料要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剂会降解,有些设备会老化,这导致你在完全按照以前的方法操作后得不到以前的结果。如果某种试剂只是有效量的减少,你需要加大用量。如果变质以后产生了有害的物质,恐怕该换试剂了。如果设备读数有漂移,就得校正。总之,出了问题要找原因,每一步都要"确切"!否则就是刻舟求剑。5.导师要看清。 导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想法随时在变。觉得事情不好,他会转向。你要擦亮眼睛,看清苗头,否则会被转晕。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互动嘛。

如何提高科研写作能力

三正
和同
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使中小学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转变,这已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以有利教育科研的发展,教育质量提高。 关键词:提高 教师 教育科研 能力 “科教兴国”战略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型的教师素质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是科研型、学者型的,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是中小学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面临着具大的挑战。它不仅从人才质量上、规格上,而且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这样的新形势,我们中小学教师应该怎么办?在这一转型时期,有的教师感到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听之任之,有的只是感叹无奈,大多数教师则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他们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在自己的岗位上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做出了成绩。 教育科研就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道路之一,是中小学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的论证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定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报告的撰写能力等。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这些科研能力呢?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的重视,才有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才有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学校才形成科研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科研才会真真正正地取得实效。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在科研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反思、积累,这样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没有这种大环境和氛围,学校也就无所谓谈教育科研了,当然,教师们也就没有什么科研实践,能力何从谈起。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科研氛围浓不浓厚,与领导的重视程度紧密关联。 其次是树立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充分地认识了,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育研究。否则,利用强压的手段是难达效果的。因为在中小学教师中间,现在普遍存在着这样两种认识:第一、有些教师把教育科研“神秘化”。他们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自己是一个只管教学的“教书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们不去思考、不去调查、也不去研究,只凭自已曾经的经验办事,处理变化着的事情。第二、有些中小学教师将教育科研“简单化”。他们做科研只停留在口头上,真的是“纸上谈兵”。他们一不深入实际做调查研究,二不花费力气去做实验,仅凭一些表面现象或想当然,就轻而易举地得出了结论。这样得来的“东西”针对性不强,不便于操作,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解决思想问题是首要,只有教师们改变了观念,充分认识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肯花大力气去探索、去研究。 第三是发挥团队的作用。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应打破自我封闭的科研状态,主动参与到学科团队中来,只有团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要知道,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一切传递快,更新快,稍不留神就落后了,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单干时代已经过去,只有知识共享才能达成共进的状态。在一个团队里,成员相互间不断取长补短,共长共进,才会有新的突破。 第四是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其基本的方法。同样,教育科研也有它的一套方法,只有懂得了方法,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一般来说要掌握六种基本方法:一是学会选题,二是学会如何进行课题论证,三是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四是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五是要勤归纳总结,六是学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只有掌握了这些研究的基本方法,那么,一切研究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教育科研是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而产生的,它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教育教学现象之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它是教师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育科研离不开教学与教研,它要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强调实效性。如何使教育科研在教学、教研的基础上,抓现象,探本质,求创新呢?我们保桓中学在这几年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教学与研究不是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者是统一的,是协同互补的,正所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师既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就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教育科研不仅不会挤占教学时间,而且还能“教研相长”,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在研究活动中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医疗专业科研写作能力如何提高

如何做科研

隐面人
李悝
一、要有学术献身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是一个可以产生思想家,迫切需要思想家的时代。 我们正处于一个走向能力和业绩主导的社会。 爱因斯坦曾指出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更重要。黄侃说为学须天资、人力与师承三者并备。个人的努力是任何时候都很重要的。 关于研究定位 1、研究方向定位,也就是学术形象定位。 2、如何确定研究方向? 判断形势----形象树立3、发展目标定位。要有非我莫属做领军任务的气概和勇气。资源的流向在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总是向权力、资本和能力方面集中,也就是呈现出马太效应,优势向更优积累,弱势也向更弱积累。做领军人物,在学术资源、信息流通等方面就占有资源优势。如果能力实在不行,不能做领军人物,也要担当起学术道义,学术也要为人民服务。 学术的使命在于学术创新,但是积累是基础性的工作。学术积累主要是通过读书来实现。 关于研究方法: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本性。五、如何做研究: 走入现实抓问题,走出现实立问题。无学术积累就不符合学术规范。 ——选题要有重大意义:学术价值(相对于前人)、理论价值(相对于自己)、实践价值(相对于社会) ——题目要有品牌意识。产品有广告宣传,学术文章影响面本来就窄,要实现学术成果影响力的最大化就需要树立品牌意识。 ——注重刊物的影响力,实现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建立自己的报刊阵地,这也是自己的学术阵地。名家大多是由几个质量高的刊物捧出来的。关于学术交流。吸引学术界的注意力。也就是所谓的眼球经济吧。当你在学术会议上做了很有分量的发言,人们以后就会关注你,注意力就会逐渐转移到你身上。关于学术规范。 不注重学术规范有可能葬送学术生命。 学术规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道德规范:二是技术规范:三是思想层面: .做学问与做人(韩庆祥主讲,央凤整理)一、要有学术献身精神将学术当作事业来做。德莫克力特曾经有言:我宁愿找到事物产生的原因,而不愿去当一个国家的国王。做学问是很崇高而且能够给人带来极大快乐的事情。并且我们这个年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学者和思想者的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我们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所走的路来看,基本上可以用这样十六个字来概括:动员参与——表达诉求——整合凝聚——共生共进。1978年以后的几年,主要是动员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资源来参加建设,各尽所能,发挥活力。在农村施行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参与,在城市推行股份制,初衷是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这些群体被调动起来以后逐渐就出现了矛盾,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进入一个"我要"的时代,主要是对民主、利益、权力和公正的诉求。这些诉求表达出来以后表现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我们的社会风险性增加,这就需要整合凝聚.因此,这个时期就逐渐提出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当社会比较和谐了,就会进入共生共进的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问题丛生的时代,是一个可以产生思想家,迫切需要思想家的时代。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没有受到重视,是因为研究方法落后,研究成果达不到人民和党的要求,无法给现实中的困境提供解决思路。有做学问的人,但是分为两种,一种事后出场的,中央领导理论水平走在他们前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理论以后,他们作注释和宣传。另一种一鸣雄鸡,事前引导,预先为国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目前是前一种多后一种少,当然并不是说前一种不重要,关键是后者对于学者更重要。有为才有位,人文科学工作者到底为社会、为中央贡献了什么?作为人文科学工作者要真正的有一种做学问的精神,将学问当作事业来做,而不是简单的注释。过去权大于法,现在走向法治社会。社会将逐渐构建一个平等、公正的舞台,在平等的舞台上,能力和业绩决定一切。我们正处于一个走向能力和业绩主导的社会。情大于理正转向情理交融。在私人交往中情占首位。在公众场合,能力占主导,有能力的人注重琢磨事,而不注重琢磨人,而关系是排斥能力的。2003年全国人才大会上提出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观,建国以来,先后经历了身份+出身导向转向学历+职称导向,再转到能力导向。这就实现了能力生成地位的转化。作为执政党也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任务,并将它提到党执政后的根本任务的高度来看待。要有理论头脑。理论指导非常重要。1843年马克思提到理论一旦被人们掌握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哲学为人们提供理念和思路。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都包含着哲理。浙江有句话说:先生孩子后取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与邓小平的猫论一样都包含着以实正名的道理。蒙牛董事长说他做的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具体执行是他的下属的职责。为了告诫其领导层正确对待金钱,他说了一句简单通俗易懂的话:人是不能将金钱带入坟墓的,金钱却可以将人带进坟墓。很多贪官因为金钱而进监狱,浙江均瑶集团老总家产上亿因为劳累38岁就累死。二、要对自己有清醒的学术定位一定要有勇气、有胆量和责任做得很好,站在风口浪尖,引领时尚。做成一流的。只要有能力,肯下功夫,愿意板凳做得十年冷,就一定会达到一定的地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个人的努力。爱因斯坦曾指出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更重要。黄侃说为学须天资、人力与师承三者并备。个人的努力是任何时候都很重要的。三、研究定位1、研究方向定位,也就是学术形象定位。如果什么时髦研究什么,什么都写,那样就很难做到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常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常识丰富,却未沉潜下去,别人就不知道你的门牌号码。很多做学术的人在这方面是败笔,博士毕业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研究什么。2、如何确定研究方向?首先,对本学科的研究现状要有科学的判断。对古今中外的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有个清理和总结。对这些大家的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要把握,并要分析出他们的得失之处,方法论上的不足。也就是要有岗位和哨位意识,自己的岗要站好,但是对于别人的东西也要清楚把握。了解研究队伍和力量分布的情况,这样在学术积累时对它会多加关注。对研究方向的发展态势进行准确判断。其次,个性和形象的树立和定位。这里关系到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风格。就学术风格而言,是思想型还是学问型的,是学院派还是现实派的,是学理型的还是应用型的。他们之间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思想家以学问未基础,学问家是我注六经型的,而思想家是六经注我型的。学院型与现实型的又不能绝然分开,不关心现实的学术的生命力会存在问题。 再次,发展目标定位。要有非我莫属做领军任务的气概和勇气。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流向在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总是向权力、资本和能力方面集中,也就是呈现出马太效应,优势向更优积累,弱势也向更弱积累。做领军人物,在学术资源、信息流通等方面就占有资源优势。推进个人的学术发展和事业的前进。如果能力实在不行,不能做领军人物,也要担当起学术道义,学术也要为人民服务。四、学会读书学术的使命在于学术创新,但是积累是基础性的工作。学术积累主要是通过读书来实现。书读得不够就别下笔做博士论文。那么读什么书呢?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书,要读经典,最经典的十本书要读透。对于国内知名专家的书要读。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前人做了梳理工作,读他们的书就会节约时间和精力。关于读书方法。需要抓住书的写作背景、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带着问题去读书。譬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对于核心的价值观就要进行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政权的改革,但是最核心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仍然在倡导,一以贯之。布什攻打伊拉克的旗帜仍然是这个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价值观可不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呢?总之,看问题要看到其核心、本质。关于研究方法: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本性。不同的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要把握文章背后的文章。五、如何做博士论文:第一步,对相关领域的清理。第二步,进行论文选题。要全力以赴地做好结合文章。——要善于从现实中抓问题。走入现实抓问题,走出现实立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可以说成就有多大,问题就有多大,这样就有发展与代价的问题。——现实问题带动基础问题研究——热点问题与冷问题的结合。社会最需要的理论往往是研究得最不够的地方。——前沿问题与基本问题的结合第三步,研究思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理性是基础,学术是需要含量的,离开了学理性探索就很难在学术界立足。也就是要注意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注意学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结合。——史论结合。论以史为基础,史以论来引导。——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要有计划意识,不要临时披挂上阵,同时也要把握市场行情。——专和博的结合。要有一以贯之的研究方向。鲁迅曾有言:只专不博就会片面,只博不专就会流于肤浅。不深刻,作为学者就会被人看不起。什么都想要,就会什么都得不到。——思想和学问相结合——小题大做与旧题新作相结合。——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相结合。无学术积累就不符合学术规范。第四步,关于布局 ——选题要有重大意义:学术价值(相对于前人)、理论价值(相对于自己)、实践价值(相对于社会) ——题目要有品牌意识。产品有广告宣传,学术文章影响面本来就窄,要实现学术成果影响力的最大化就需要树立品牌意识。 ——研究要有学术积累。站在他肩说话,清理大厦建新基。 ——观点要有创新。 ——论证要全面深入。论证包括历史论证、实践论证和理论论证。 ——材料要求翔实科学。选用权威的、代表性的、精确的、典型的、最新的材料。 ——方法要合理科学 ——语言优美活泼。文章语言有生死之别。有活跃之气者为生,无活跃之气者为死。"善用笔者,工于摹写情状,故笔资活跃;不善用笔者,文章板滞,毫无生动之气,与抄书无异。"(刘师培) ——引证要有详细出处。 ——论证要有核心观点。六、关于报刊投稿——了解刊物特点。不同的刊物登载内容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有的注重正规性,有的注重宣传,有的注重动态,有的注重现实,有的注重规范。——了解刊物栏目设置和编辑意图。一个刊物有自己的特色和招牌栏目,如果和他们刊物的栏目设置不合,文章再好,也会被割爱。——注重刊物的影响力,实现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建立自己的报刊阵地,这也是自己的学术阵地。名家大多是由几个质量高的刊物捧出来的。七、关于成果形式 主要有论文、著作和报告这几种形式。学术论文含金量最大。八、关于学术交流吸引学术界的注意力。也就是所谓的眼球经济吧。当你在学术会议上做了很有分量的发言,人们以后就会关注你,注意力就会逐渐转移到你身上。当然,要做到你的发言是别人所没听到的,是他们愿意听到的,这就需要自己下功夫。不仅是文章要下做好,而且发言也要做好。九、关于学术规范不注重学术规范有可能葬送学术生命。学术规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道德规范:做事先做人,反对代理,学术成果独立完成;抵制权钱交易,维护学术纯洁;反对署名不实;注释翔实。二是技术规范:采用他人之说要注解;参考别人的文章要列出参考书目;引用数据要客观准确;尽量少用生僻术语。三是思想层面:要有学术创新,反对制造文字垃圾。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