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什么?请解释清楚一点。

一五一十
其正色邪
定义1:科研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的支持,没有适宜的信息,发现不了问题,也无从分析与解决 定义2: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义3: 科研能力是指能独立确定科研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实验研究.能及时收集整理实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定义4: 科研能力是指属于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主要指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定义6:科研能力主要是指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科研设计,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操作和创造性劳动的技能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0562410.htm

科研技能训练总结

般若
桂花巷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杆杆棍棍科研技能训练总结科研技能训练总结科学研究,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现和发明,是探索未知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整理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物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的实践活动。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研技能训练后体会颇深,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发展自我的前提。现总结如下:1总结科研技能训练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通过科研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够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步骤,全面掌握进行科技活动必备的素质要求,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与专业有关的综合素质。2科研技能训练的活动内容科研技能训练分三个阶段,主要课程有:  第一阶段 ——科技方法概述。 第二阶段 ——创新教育、文献检索与查新、科技论文撰写、综述的撰写、科(教)研立项申请表的撰写。其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是由期刊编辑人员来填写。写综述最重要的是,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

锻炼自己科研学术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而似无有
1、多阅读:平时多阅读些本学科的核心和前沿期刊,留心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多动手:充分重视实验和技能课,在课堂和课外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多参加科研课题:有机会的话,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从事科研活动。  4、积极申请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基金甲自己主持或具体负责一项科研项目,在实际研究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大学期间一定要做的事儿  1、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的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社团组织之类的干部,多帮班级、学院、社团、学校做些工作。  2、多向师兄师姐讨教,了解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进入社会前应做怎样的准备。  3、博览群书,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学会思辨(很重要)。  4、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倾听大师的声音。  5、丰富自己的精神食量。多多写出自己思想的火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有机会,体会一下社会的生存压力和残酷,以及世人的世态炎凉,提高自己心理的抗击打能力。

临床科研型与技能型有什么区别?

爱人
失之也生
首医的官方信息前者是按照培养科研工作人员的方向进行培养的,后者是按照培养临床工作人员的方向进行培养的。

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电气
首先,在锻炼个人科研能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打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基础,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好,为下一步的实践能力做准备。打好基础之后,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工具的使用本领,比如it领域的子衿就需要一些编程的基础,设计领域则需要一定的作图基础等等。接下来最好就是拜师了,在大学时代能有一位好导师将会受益终生,但拜师之前需要端正态度,摆正心态,同时脚踏实地,为之后的项目工程做准备。拜师之后咱们就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它们可能枯燥,但一定是有意义的,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一定能够会有所收获。在做完一段基础性工作之后,导师就可能会带你进入科研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开始真正锻炼和磨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了目标加油吧!END注意事项但如果您没有跟着导师做科研,多做一些项目,同时多参加一些科研比赛也是不错的选择。

技术+科研+管理 类型人才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车马炮
决之则泣
管理学包括以下几类; 1.档案学.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 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 2.图书馆学.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 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业事 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 3.农村区域发展.主要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 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农林经济管理.主要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 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 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 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 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 的高级专门人才。 6.劳动与社会保障.主要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 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 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7.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 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 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8.行政管理.主要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 ,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9.旅游管理.主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 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0.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 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 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11.财务管理.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 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 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12.会计学.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 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 高级专门人才。

科研人员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

而视全人
冬柏花
1、最重要的能力:最重要的能力是前瞻性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发散的思维,踏踏实实的工作力。2、原因:前瞻性的眼光帮你找准科研方向,敏锐的洞察力帮你看透本质,发散的思维帮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踏踏实实的工作是必经之路。交际可以让你生活科研两不误,甚至可以让你在别人的思维里得到灵感。扩展资料: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1、朴实而坚毅朴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要求我们不要说假话。现在因同行评审造假、数据造假、结果不能重现等等被撤稿的事情太多。2、需要举一反三科研不是改试卷,科研的核心在突破。别人的提法和思路是成熟的,那你就要继承和发扬。继承容易,但贵在发扬。新的思路的出现,往往植根于你长期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积淀和对大量问题的总结。3、一颗挚爱的心没有兴趣,你坚持不了科研。因为你的科研路上绝不会一帆风顺。没有兴趣引领的科研肯定会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折戟沉沙。

如何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

凹凸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反映了国家教育的精华,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理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我们国家整体的科研水平。为此,理工科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加强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会如何从事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科研工作的素质,使毕业的学生适应当今社会高科技发展的需要。要达到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目的,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抓好基础理论学习  各学科的基础理论是搞好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件,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打好理论基础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加以重视。但是在如何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多上课就是加强了基础理论学习。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上多少课,而关键的问题是上什么课,如何上。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应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不断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所学知识老化的周期也在加快。实践结果表明,在掌握的知识中过时或者老化的部分主要是专业课的知识,而基础知识的老化周期要慢得多。例如一个70年代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在上学时所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目前可能绝大部分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这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他所学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方法这类的知识却没有过时。这说明知识的老化与知识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减少那些老化周期较快的课程,多设置基础性强的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和人员工作单位的变动会越来越频繁,那种在某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例如美国人一生平均更换工作6次以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鼓励科技人员流动、竞聘上岗,因此学生毕业后工作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时,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因为只有掌握了广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容易进行知识更新和不断的专业转换。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里,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一般是在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课程里基础课只占20-30%,这种情况不适合目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实验课教学和论文中的实验内容  研究生的教学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员,现代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手段。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学科,实验项目所占的比例都在70%以上。这足以说明现代科学中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应该重视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可在目前我们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因此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得不到实验技能方面的锻炼,这一现象应该加以扭转。我们应该看到提高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要比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难度大,涉及的问题很多。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实验经费不足、设备陈旧、领导和教师对这一教学环节认识不足、课时偏少等问题。  与国外的重点大学相比,国内大学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太少,国外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有一流的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有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保证开出一流的实验课。学生每学年实验课的时数明显大于我国目前工科院校的实验课教学时数。教授每年都要把自己的最新实验科研成果向学生介绍。另外学校还要求学生每年有一定时间的校外实践活动,可以到工厂、研究所,或其他院校实习。  例如欧洲各大学研究生每年在校的总学习时间比我国学生少,但是实验和实践所用的时间明显的比我国研究生所用的时间长。就拿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在校的实践学习,基本掌握了常规机床的操作,能使用一些新型的设备和仪表,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这些都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工科院校实验教学所用的设备和仪器大多比较陈旧,有的还仍然使用六七十年代的仪器,这样的实验设备很难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实验室的投入太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高校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突出显露出了学校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目前工科院校实验课较少,质量较差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实验场地和设备的局限,使得有些本应该在实验室上的课都改在了课堂里上。一些学校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在教学安排上没有把这一环节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教学的安排上,也往往把学历较低的教学人员安排来上实验课。我们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或者书本知识比国外的学生要强,从各类国际知识竞赛的获奖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实验和动手能力比国外的学生差。由于工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校其间大多缺乏系统的实验和实践知识的培养,到工作岗位上需要较长的一段适应期。  从目前大学的普遍情况来看,用于教学实验的经费都比较少,这是制约实验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短时间内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国家还不会一下拿很多钱来投入实验室建设。各学校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一个可以采用的方法就是把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各学校都有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都有实验研究内容,离不开实验基础。如果能把教学实验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在经费使用和人员配备上调配得当,会对两个方面都有利。例如负责教学实验的人员可以主动参加一些科研的实验工作,掌握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这样可以结合科研开出一些新的实验课。学校也应出台一些政策,鼓励科研项目为实验室建设投资,例如奖励科研项目购买实验用的固定资产等。还应提倡学生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科研活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研究人员不足的问题。  三、创造条件加强交流  在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一般都会有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导师应该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一定阶段,要求和鼓励学生不断地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在适当的学术会议上和有关刊物上发表。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总结科研结果、书写论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结识同行,加强交流,为将来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目前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在有些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宣读论文,尽管有的论文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参与。对于研究生来讲这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极好机会。第一次可能比较紧张,经过这样的锻炼一两次后,再参加这种活动就比较自如了。这种锻炼对研究生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很有必要,导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给研究生创造这种机会,让他们走出去见见外面的世面。  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某一学科方向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这一阶段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有计划地让他们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是十分有利的。加强交流的另外一个途径是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例如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让学生的课程学习在学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在科研院所进行。因为科研院所的实验研究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研究生可以利用这些实验研究条件把论文做得更深入,从中也得到了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渠道还可以拓宽,例如与国外大学或科研单位联合培养,这样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这种联合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做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搞好实验室管理,扩大开放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地是实验室,因此要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基地建设,使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工科院校的实验室距离这种要求还差得很远。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还是单科封闭型的实验室,基本上以教研组为单位,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这样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造成了人员分散,忙闲不均;设备分散,使用率低的现状;这样的实验室很难满足目前研究生实践教学和完成毕业论文的需要。应积极寻求自我发展壮大之路。首先应在抓好管理上下工夫,打破原有的小而全的封闭状态,要以系或学院设立教学实验室,统一使用人力和设备。这样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有计划地更新设备,提高水平。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的实验技术与设备的优势,增强对外开放,为全校服务,为全社会服务,给研究生以的参加实验活动的机会。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为实验室积累资金,用来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工科大学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但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实验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需要。  五、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研究方向的指导,这个指导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部过程。  研究生研究方向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导师在为研究生选择研究课题时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结合导师本人的研究特长,保证所选题目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导师对学生研究题目的了解和指导。在研究生课题的选取中可以看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本人对该研究领域前沿科研课题的了解情况。一个比较好的导师应该知道本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是什么,应该研究哪些方面的题目。应该让学生站在导师的肩膀上,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快地了解研究课题前沿动态,才能很快地成长进步。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这不但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对科研工作严谨认真的作风。导师在研究生的心目中是个偶像,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学生,因此导师在与研究生的接触中应该把好的作风传给学生。在指导研究生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好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科研工作作风,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寮已吾志
是谓天均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从“早”抓起,从“小”做起。 青年教师在某一领域已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掌握交叉学科的复合知识、动手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青年教师一进门,首先定好科研引路人。作为科研引路人,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或在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学校对科研引路人有奖励,有考核。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也有特殊的政策,不光从论文的级别、项目的大小来衡量,对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制作也给予相应的分值。因此对于年轻教师不妨“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教师在科研上的路子就是从:制作演示教具→制作实验设备→承接企业技改项目→自行开发专利产品,一步步下去。 二、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全员培训,实现科研的群众性 一是对教师进行科研技能培训。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科研理论知识”“科研方法技术”“科研领域与对象”“科研成果与评价”,解剖不成功的课题,使全校教师对科研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打破科研的“神秘感”。 二是围绕本校课题开展学习。本校课题由教科室向教师介绍课题的选项、立项过程、研究方案和操作方案的形成过程,组织教师学习本校课题的理论原理和操作方案,促使教师观念转变,使学校科研与教师的学科教学同步,即达到了提高教师整体理论水平。 2.重视科研骨干培训,为科研注入活力 。在抓好全员科研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抓好科研骨干的培训,发挥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为科研注入活力。对于立项课题,举行每月一次的学习研讨会,学习相关理论,交流课题实践经验,会诊实验中的“疑难杂症”,使课题实验中的难题及时得到解决,随时修整课题实验方案。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骨干教师将其经验带到各教研组、年级组,推动各组的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科研。 3.抓典型培养,树立科研的典范。 在科研中的先进典型能生动地展示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特点、新经验、新技术和新价值,对学校科研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推动力。因此,学校应深入教学教改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有一定科研潜力的教师给予个别指导,进行单独培养,使之成为教师个体的教科研风范,通过成功的典型来昭示、激励教师,从而推动科研的全面工作。 三、制定科研常规管理,建立奖励方案,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 1.制定常规管理制度。包括:①课题立项,论证、实施、结题、评审、档案等过程管理制度。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③教师科研岗位职责。④科研经费管理制度。⑤科研课题成果推广制度。⑥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制度。⑦图书资料保管借阅制度。⑧学年论文评选制度,优秀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形成课题管理体系,使教育科研有布置、有检查,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达到教研的预期目的,使科研落到实处。 2.加强政策倾斜。把科研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和晋级晋升的重要指标。设置年度论文奖,发表文章奖和课题奖、实验奖以及科研先进奖,以此肯定教师在科研中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成绩。 3.推广研究成果,展示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科研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研究成果的推广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还会使教师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社会所承认而感到欣慰,所以学校应做好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内、外的推广工作。首先在校内推广,应用性科研成果,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为教师搭建成果交流的平台,开展教研组科研论文交流会和校级课题专题论文交流会,促使教师的教研教改探索向科研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校级教师论文集,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教师中广泛交流。其次是校外推广,做好教师科研论文推荐发表工作,为教师提供校外课题论文交流会信息,向来校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宣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认同和应用,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 四、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具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学校各类学术活动发生较大的改观,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的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把青年教师放到高层次的学术环境中学习、竞争、锻炼、提高。 五、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创新型的优秀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对于学校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向21世纪的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继往开来、建设发展的关键。落实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重点学科,亟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占领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善于组织团结协调教学科研队伍,促进本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国内外科技界重大影响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为此学校在创新人才体系的实施中,将重点培养后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重点学科设立首席专家制,重点课程设立首席讲师制,首席专家、首席讲师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法在国内外、校内外公开招聘。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学校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术助手等,加速拔尖人才的代际转移。设立特聘教授岗位,给予优厚待遇,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建功立业。 六、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锻炼 。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创新型的青年教师队伍,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学校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国际合作、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合作关系,结合科研教学需要,遴派青年教师到高校、企业进行合作科研和学术访问,促进青年教师多出成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七、营造适宜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造就一支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全校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风尚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加强科研合作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积极促成科研力量的融合,借助跨学科的、共同关心问题的协作、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校内外企事业的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促使科研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学校要求教师做科研,教师也同样希望学校职能部门担负起组织和领导的任务。学校考核教师做科研应循序渐进,逐年增加考核标准,不能流于形式。要实现群众性的科研,学校一定要重视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课题研究的投入,激发教师的科研激情,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服务和指导,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