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是国家级期刊么?

合而成体
正者
是国家级的,我手里有一本,在同级别刊物里,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评职称看你是什么单位,评什么级别了,一般中级以下职称,国家级足以了。中级以上就要发核心了。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编辑部是什么单位?

唯唯诺诺
灯灯灯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编辑部是科学技术部下属的单位,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单位。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不见水端
萃乎芒乎
科技成果可分为三大类型: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软科学成果,是指对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1、科技成果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2、基本特征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是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是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参考资料知网空间: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YYX198603023.htm

2019年十大科技成果

碧玉簪
爱谁谁
1“嫦娥四号” 实现人类首次 月背软着陆等待了数十亿年后,月球永远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终于迎来第一个翩翩降临的地球访客。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5G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3、科创板鸣锣开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性时刻。7月22日,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中国资本市场由此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大门。在未来国际科技实力竞争中,科创板将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持续补充后续能量的“大粮仓”。4、开发出全球首款类脑芯片8月1日,清华大学开发出的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科学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提升各个系统的能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发展。原则上,一个人工通用智能系统可以执行人类能够完成的绝大多数任务。5、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限于通信光纤的损耗和探测器的噪声等原因,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常只能在100公里内获得较高成码率。目前最远成码距离是潘建伟团队于2016年实验实现的404公里。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管理制度有哪些

抱火哥
一颦一笑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职责、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技术权益、收益分配、法律责任和附则等方面,具体内容为以下:目的:为了依法规范公司科技成果的转化管理工作,调动公司广大职工和各单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管理制度。适用范围:管理制度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技术权益、收益分配和法律责任等内容,适用于公司下属各部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管理工作。定义:科技成果:指公司职工承担国家、地方、企事业等科研项目或利用公司物质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所完成的职务技术成果,公司对其拥有完全或部分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面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收益:是指该成果转化产生的一切权益,包括转让费、许可费、技术入股的股权等与该成果相关的所有权益。职责: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起草《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其他各部门负责参与起草工作,定期由技术研发中心负责组织公司下属各部门对该制度进行修订;技术研发中心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公司下属各部门负责成果转化的协助工作;研发课题负责人或成果完成人(以下统称成果完成人)负责科技成果具体转化的组织工作。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公司鼓励成果完成人进行成果转化,对成果转化工作实施科学和规范管理,合理分配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成果完成人负责组织做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生产运营以及善后交接等技术标准文件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每项工作和技术文件,均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或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有关要求;技术研发中心综合管理科(以下简称综合管理科)负责公司科技成果发布和企业需求信息的搜集与沟通。负责组织我公司成果完成人或公司下属部门,代表公司在公司内外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协助公司做好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产生的技术股份的管理等相关工作;科技成果优先在公司内部转化,公司下属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对成果转化中的队伍组织、技术支撑环节等方面加强协调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推进成果转化工作;成果完成人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据为己有,成果完成人可自行转化成果,但应事先向技术研发中心报告并与公司签订合同或协议,依法保证公司应享有的权益;成果转化的具体形式由综合管理科、需求单位和成果完成人共同商定,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并综合管理科组织签订成果转化合同: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成果转化合同须由技术研发中心和公司法务部共同审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负责技术审核、法务部负责法务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技术研发中心经理代表公司签署合同。与成果转化活动相关的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等文件的签署,亦按此程序执行。公司下属各部门一律不得擅自对外签订各项科技成果转让合同或协议、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合同生效后,合同实施单位或个人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实施单位或个人在履行合同义务(包括对外提供技术资料)时,应当注意登记并保存有关记录;公司鼓励个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创办科技型企业;综合管理科按照《科研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产生的科技资料以及相关的协议、合同等进行管理。技术权益:公司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以合同形式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合同未作约定的按照下列原则办理:(1)在合作转化中无新的发明创造的,该科技成果的权益归公司所有;(2)在合作转化中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该新发明创造的权益合作方共有;(3)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实施该项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力,转让该科技成果应经合作各方同意;公司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各方应当就保守技术秘密达成协议;当事人不得违反协议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技术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技术交易管理机构或者中介机构在为我公司从事技术代理或者服务中,对知悉的有关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收益分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公司所得收益按照下列标准对成果完成人及成果转化人员给予报酬:(1)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比例不低于70%,不超过95%;(2)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50%比例的股份;(3)成果完成人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完成成果转化的,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执行。:a.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 b.成果完成人和公司双方共同寻找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约定公司在成果转化实施企业享有的股权或出资比例,或者公司以科技成果转让的方式直接取得现金收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除用于成果完成及转化人员报酬外,其余部分应当用于科研、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团队引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单位条件建设等方面;鼓励公司内外人员对公司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中介,与中介合作由技术研发中心统一管理,中介人员可以在转化收益中提取不超过5%的中介费用;成果转化产生的收益分配,由综合管理科负责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收益分配标准组织编制收益分配方案,成果完成人负责根据绩效情况对成果完成人员及参加成果转化人员进行报酬分配,形成二级分配方案;收益分配方案经课题负责人、综合管理科主任签字,由技术研发中心经理、总经理逐级批准后转对应人力资源部,按照薪资流程发放,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缴纳。法律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弄虚作假,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赔偿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公司有权对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公司职工违反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制度规定,泄露技术秘密、擅自转让、变相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或者以技术指导等其他方式损害公司知识产权权益的,公司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附则:本办法由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司批准发布之日起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第一条 目的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潜能,根据公司技术中心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第二条 基本原则 公司对于参与产品开发的各项目小组,依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按股份制形式进行成果收益的分配。 第三条 成果收益 成果收益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种形式: 1、技术中心将研究成果向本公司外的企业进行转让获得成果转让费。 2、研究成果在本企业使用获得生产效益。 第四条 奖励对象 1、在公司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等方面投入科研经费的企业。 2、为研究过程提供软硬件支持的公司相关部门。 3、核心参与主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工作,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在应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研究人员。 第五条 成果收益的整体分配 1、研究成果收益分配主要体现科研经费投入主体、科研软硬件平台、科研人员三个方面。 2、当科研成果收益体现为成果转让费时,按如下规则进行收益分配: 科研经费全部来自公司的,成果收益的20%归技术中心,20%归科研人员,60%归企业所有; 科研经费来自合作企业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的,其在成果收益中占40%,公司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20%,科研人员在成果收益中占40%; 研究经费来自国家纵向科研经费的,技术中心在成果收益中占40%,科研人员在成果收益中占60%。 3、当成果收益体现为合作企业的生产效益时,企业须将生产效益的8%作为本公司技术中心的成果收益,12%作为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员的成果收益。 第六条 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 1、成果收益的人员分配主要依据研究人员承担科研任务情况,采用“事先认定、事后调整”的方式进行。承担任务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 2、事先认定: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依据研发人员的研究内容重要性、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确定其收益比例。 3、事后调整:在研究工作完成后,按照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最终的收益比例。 第七条 附则 1、成果收益的奖励制度是年薪制、绩效奖励制度并列的研究人员激励制度,研究人员的成果收益不影响其年薪和绩效奖励的发放。 2、本文件由公司董事会批准,协同技术中心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XXXXXXX公司技术中心 二〇**年五月十日参考:http://wenku..com/link?url=c7A1Gk7sb-kg-3EtvSAq77HlwtQwMMd8JKPRHHgetowZ4I5iJulqxM3KpcO

科研项目管理的管理系统

十日而问
尚同
天翎公司的研发管理系统是国内唯一一家集知识贯标、咨询、落地的企业,专业服务知识领域19年,而研发项目管理系统也是基于科技创新六大体系,采用先进的科研管理思想和强大的工作平台相结合,为广大科技型企业、设计院、园区及科研院所的项目管理和创新体系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涵盖了对企业研发机构的管理系统、科研立项的管理系统、科技财税的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的管理系统、研发团队的管理系统、知识产权的管理系统等。因此,本系统的设计理念是能够对各科技型企业的整个研发体系进行系统管理。

思维工具方面的权威著作

严遵
泰山
作品名称思维论主要内容系统研究人类思维规律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乔俊武文学体裁科学论著创作年代2009年5月书评国内著名权威学术杂志《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年第1期)发表评论文章——《吹响人类思维规律的集结号》,从“什么是思维怎样研究思维”、“思维的本质”、“推动对思维的研究和利用”三个方面,大篇幅对《思维论》作了较详细的评述。其中讲到:“作者对于思维本质的挖掘与描述精准而简练”;《思维论》作者以“探索思维规律,普及思维知识,追求思维绩效,推进社会理性”为主旨,站在“为了我们人类素质的脱胎换骨”的高度,围绕“什么是思维,怎样思维”作了科学、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和论述;“这些宝贵的付出和可佩的劳作,取得了堪值珍视的成果”。《科技日报》称《思维论》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思维科学的学术性理论专著”;评这部著作将对“人们用科学思维把智慧凝聚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上,用在改造人自身上,进而实现推动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人民代表报》评《思维论》“堪称当代大脑使用说明书的科学专著”。《陕西日报》评《思维论》“这是一部体大思精、系统科学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学术理论专著”。《法治与社会》称《思维论》是“一部国内迄今少有的系统研究思维的科学论著”、“一位在思维科学领域踽踽独行者20年的呕心之作”。《陕西农村报》评“《思维论》吹响人类思维规律集结号”。《渭南日报》评“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为什么有人屡屡成功,有人每每失败?为什么有人的成功或失败是偶然的,有人的成功或失败又在预料之中?如果想探寻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的答案,就请到乔俊武著述的《思维论》中去寻找”。《民声报》对《思维论》的基本内容和情况作了介绍。

王景中的主要科研成果

姐妹俩
多巴胺
1992年,“BR工业热象仪”,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用红外热电视在线监测熟料窑壳温度”,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JRD近红外高温成像系统”,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研项目:“捆扎线材图像计数仪的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内容过滤型防火墙的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横向项目图像处理研究室介绍  研究室主任:王景中,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工程系责任教授。 图像处理研究室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同时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部分课程。近年来,研究室在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图像数据压缩与传输、图像识别、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研究。本研究室完成了包括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在内的研究课题20余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编、译著作6部。开设“图像信息处理”等4门课程。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积渐
化醇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在职职工146人,其中科研岗位113人,研究员27人,副研究员37人。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范英(2008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范英(2008年) 、李建平(2014年)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12个研究室。有5个院级研究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建6个研究中心,有6个研究所级研究中心。 院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 共建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德联合创新研究中心、青海创新发展研究院、创新发展与公共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所级研究中心:政策模拟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统筹与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社会治理与风险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与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韩国科技政策研究所、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英国坎特大学商学院、日本京都大学、印度国家科学技术与发展研究所等多个机构签署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与英国坎特大学商学院共建了商业与管理绩效研究中心。 2013年,研究所与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研究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等签署合作协议,邀请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所长、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顾问等来访,同时承担了 “循证政策制定方法的中英比较研究” 等国际合作项目, 参与主办或承办了 “中日韩三国五方科技政策研讨会” 、 “ 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科技评价高层研讨会” 、“首届信息技术与量化管理国际会议” 等。 学术会议 2013年,研究所挂靠的各学会组织主办、 承办了 “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第八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等。 获奖概况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42项。 国家级获奖  获奖名称获奖类别获奖时间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论及应用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 高技术开发区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2 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 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 两淮煤炭开发方案论证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1 攀钢提钒工艺参数的系统优化----完善提高提钒工艺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8 危破营房翻建费用合理分配系统分析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 大庆油田开发与地面工程规划方案优选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 资料来源: 备注:详细获奖概况详见: 项目承担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平均每年在研课题近200项,包括863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等。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承担了欧盟第七框架协议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福特基金项目等,承担了大量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项目。 2013年,研究所在研课题331项 (新增131项),其中,新增国家软科学重点项目1项、 面上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地方科技计划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项目111项 (2013年新增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2013年新增10项),国家其他部委项目89项(2913年新增51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 (2013年新增4项),企业委托15项 (2013年新增6项),地方政府及其他科研机构项目58项 (2013年新增21项)。 论文发表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年均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多篇。 2013年,研究所公开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14部,批准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研究所主持编纂的“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 之 《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13高技术发展报告》公开发布并送达两会。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英文版)是中科院主办的综合科技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就中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目前常设栏目有:高层视点、战略与决策研究、政策与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科技与社会、院士与学部、成果与项目、合作与交流、新建机构等。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研究》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于1983年创办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合办。 《科学学研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科学、科学研究”类的 “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认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为“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本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ID)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JID)等多家论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期刊网》的全文收录期刊。2002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A)首批收录期刊。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科学学研究》除设有科学学理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栏目外,还有科技论坛、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非常设栏目。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科研管理》杂志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是由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学术期刊。1984年创刊,原名《优选与管理科学》,1993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管理科学》。 主要刊登内容: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中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评议中,《中国管理科学》1999年被认定为国内管理科学类十七种重要期刊之一;2002-2003年被遴选与认定为20种重要学术期刊;2006年被认定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    《科学与社会》 《科学与社会》创刊于2011年,其前身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与社会》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每年出版四期(季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为配合国家科技部启动和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工作于1999年创办的,是一本反映中国中医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探索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现代应用,为本领域前沿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研讨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新技术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2009年,杂志影响因子在55个本领域同类期刊中的学科排名为第5位;首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基金三等奖;完成了2008~2009年在ScienceDirect数据库发表英文电子版期刊的工作;承担了刊载科技部等14部委主办“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9个学术分会推荐的优秀论文任务。 《科技促进发展》 《科技促进发展》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简称:高促会,隶属于国家科技部)共同主办,集政策、管理、创新和产业经济研究于一体,并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 《中国科技政策国际期刊》 《中国科技政策国际期刊(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是由挂靠在研究所的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著名的Emerald国际出版集团于2010年合作创办,期刊在全球范围出版发行。 期刊以全球化的视野深入研究中国在创新,R&D,技术和科学等范畴及相关的知识管理以及获取开发的活动(包括国际科技合作以及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活动等),涵盖在国际、国家、产业、区域、企业、科研项目等层次的相关政策与战略管理的学术问题,研究方法包括规范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期刊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的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