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政治的考点汇总

礼乐不节
看门狗
第一章五个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个考点(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2个考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个考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个考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个考点第二章两个要点(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个考点(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个考点第四章三个要点(8)从新民主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个考点(9)社会注意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个考点(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个考点第五章两个要点(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个考点(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个考点第六章两个要点(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个考点(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个考点第七章两个要点(1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个考点(16)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1个考点第八章两个要点(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个考点(1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个考点第九章两个要点(1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个考点(20)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个考点第十章三个要点(2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9个考点(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个考点(2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7个考点第十一章两个要点(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个考点(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2个考点第十二章一个要点(26)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2个考点第十三章两个要点(27)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5个考点(28)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6个考点第十四章一个要点(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7个考点第十五章一个要点(30)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个考点

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

鲁迅
贵贱无义
《史纲》重点6: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重点7: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重点8:抗日战争(1937——1945)(重要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胜利原因和意义等)重点9: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10: 掌握几条重要复习线索(会议、经典著作和文献、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土地政策)《思修与法基》重点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12: 新时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点13: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重点14: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基本原则、重点、本质要求)重点15: 网络道德;择业观重点16: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宪法《时政与当代》重点17:国内(五中全会;教育;低碳;选举法重大修改;十年新西部;台海关系;世博会)国际(“天安号”事件;核安全会议;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俄澳新;里斯本条约 )重点18:政治多极化 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重点19:中国地位论(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气候威胁论(南北关系、南南合作)重点20: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马原》重点21: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 ;五对范畴)重点22:认识论

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点重点归纳总结

得使之也
独往独来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技术员童鞋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2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区别又联系。①所有制、所有权的含义;②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③相互联系: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3产权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4产权制度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②6③2③292③不同点:即资本经营的特点:1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

考研政治背诵考点用什么书?

数日不见
才难
客观题考点推荐可以用这个圈圈考试的APP,里面帮你总结了教材的重点部分,配合历年考题来学习。另外就是看肖大大的书了,1000题然后主观题的话必须是肖4肖8。

考研政治怎么背诵知识点

相川
断肠花
步骤一、 背书不要只给眼睛过瘾一提起背书,大多数人的做法就是拿着一大堆整理好的资料仰头晨读或者埋头苦读。这种背书的方法实际上是有很多弊端的:一是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二是背过之后很容易忘记;三是对背诵的东西含混不清,尤其是词组混淆;五是口头背的很流利,但是往卷子上写时又写不出来。所以要想扎扎实实的背下来一些东西,需要手、耳、口一起相互帮忙,一起动起来!这大致需要以下四步1、标注句子结构      首先,背书的时候要做好规划(哪天背哪些东西),并且准备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因为我们背诵的东西都是汉语文字,所以首先要熟悉句子结构,用笔画出句子的主干和修饰词,这样不但能清晰发现句子的内在脉络,长期以往,掌握句子中常用的固定搭配;而且有利于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意思。一旦理解了知识意思,再加上积累的一些词组搭配,就特别容易记忆相关内容。2、大声朗读背诵      接下来,开始出声大声朗读或者背诵刚才勾画的内容。大声朗读实际上是二次记忆的过程,不仅能在背的过程中让大脑再次熟悉内容和记忆内容,而且这也是训练口才的过程,复试的时候也会考专业相关知识,这时候就需要口头表达。很多同学脑子里装了很多东西,但是说不出来的。因此,这时候就要加强此方面的练习,为后面的复试未雨绸缪。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训练技巧3、默写内容         然后,觉得自己背下来,非常熟悉了,那就按照上面两步接着背诵下一题(段),直至背完一天的任务。此时,不要急着合上书本,认为自己已经全都背会了。而是要拿出笔和本子,把刚才背的内容的标题抄在本子上,然后合上书本开始默写!!。注意默写的时候一定要有极高的自律性,一定不要偷看,也不要认为刚刚背过的现在全都想不起来而焦虑或者丧失信心(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忠于自己的记忆就好。4、检查默写      最后,检查自己的默写。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默写与原文的匹配度,尤其是词语搭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词语搭配的准确度。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知道自己哪些内容还没有记住。然后继续从第一步开始,逐步记忆,直到全部都背下来      这个过程刚开始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越坚持到后面,你就越会发现自己背诵东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是因为你已经熟悉了背诵内容的词汇搭配,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而且在卷子上写时,也写的越来越快了。二、养成周期复检的好习惯最开始一定要严格制定自己的背书计划!一般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制定天计划、周计划、、半月计划和科目知识体系检测计划      天计划就按照上述四个步骤,逐个开展,"今日事今日必",拒绝任何拖延症患者。      周计划就是第一个复检期,周末专门抽出一些时间,按照上述步骤中的"默写"步骤。把这一周所有背诵的内容都统统默写一遍(不要嫌麻烦),然后查漏补缺,继续动笔、动口背诵记忆,并且再次默写第一次没有默写成功的知识点。直至全部过关。      半月计划是第二个复检期,就是每两周的知识进行二次复检。这一阶段,不用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默写,而是先口头背诵,直接能口头背诵出来并且无错误的,直接过关;没有背诵过的或者背诵不是很流利的,那就需要默写记忆。这个需要自己掌握,对自己要求越严格约好!直至完成全部背诵内容。      科目知识体系检测计划是最后一个复检期,就是全书内容都背诵完了,临近正式考试前一两周。这时候,不需要再默写了。而是串联背诵过的知识点,让知识点回归课本,所以此阶段你只需要背诵课本的知识架构就可以了(当然能默写出来最好啦!)。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任何试题对你都没有威胁了,因为你足够了解这些内容,并且看到试题有足够的知识点敏感度,也就是说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这个试题对应课本中的哪个知识点。只要在正式考试时稳稳得做好书写,把答案层次写出来,就静静的等待拿高分吧!考研Er们,加油吧

考研政治需要背诵那些考点 只要背诵不要理解的那些 最好详细点

优香
天而生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2)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 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2)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2)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1) 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 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 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4)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5)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②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提示:(1)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4)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 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4)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的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考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 除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提示:(1) 唯物主义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是直观的,猜测的。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2) 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考点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 起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 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3)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考点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 物质和运动: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2) 运动和静止: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3)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①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②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提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考点7社会的物质性(1)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 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考点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 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2)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3)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考点9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 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 基本特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3) 基本形式:①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③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提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考点10实践与人的存在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考点1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1) 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类社会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考点12人和自然的关系(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2)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对的永恒主题。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考点1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提示: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考点14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考点是必须得会的,但是要学会灵活运用考点,现在的政治考题都是活题,需要熟练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多联系实际

考研政治知识点哪个版本总结的好?

非乎
成人式
看了之前有三个热心网友给了你建议 那我作为过来人,反正也是探讨嘛,给你聊聊 有网友推荐任汝芬 对,这个还真是政治泰斗,这么多年了, 用他的系列书籍还真不少(具体简写你要是真用心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但是他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老了,无论是知识点还是例题 他有专门一本出例题的书叫做序列二,里面的题目很陈旧 完全是前几年照搬的,所以你真的考研看习题千万别看这本 还是推荐肖秀荣的1000 这个百分之99的考生都在用的习题,好不好,你以后就知道了 然后就是风中劲草 这是书的名字,他的主编叫做杨杰,这本书你如果想第一时间 买到要淘宝预定,一般出来时间是10月初 对于复习的人来说还是有点晚,我建议还是先买或者借13年的来看 基本上每年的大纲不会改多少的,用上一年的先第一轮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风中劲草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详略得当 他会用各种颜色标出,也就是说你拿到这本书就会发现它是五颜六色的 重点和之前考点,还有非重点 但这也是最大的弊端,为什么这么说呢 它就好比再揣摩出题者的心思来编写 问题是出题者可不是笨蛋,他们经常反压题 也就是说小草里面标记的费重点或者根本没有的内容会成考点 这么一来你想考场岂不是傻眼了 所以。。一定要有本最最权威的书籍 那就是红宝书,这本全名就是教育司出的14年政治考研大纲 一定要买。。。以后你复习查阅资料还是以这本书为主 明白了不、、、、建议 任汝芬 的 序列一 和 序列三,基本上把知识点都囊括了,先看一,尽量多背背,等一看熟了再看三,记得真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就没什么问题呢~你若还不明白继续联系我吧~除了任汝芬的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政治大题如何准备

忘足
爱之光
首先,是要读懂题意,这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做好题的第一步。在做相关的提的时候,不要拿道题就做,先读懂题意是关键。画出关键的词,这是最重要的,在读题的时候,用笔将重点的地方画出了,这有有利于对题的分析和解答。这是第二步。

考研政治重要的考点是不是得很细致的去复习呢?

阿加特
红孩儿
重要的考点在考研真题中对它基本含义的到位理解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难点问题往往会反复考核。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马原里,我们学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其中对立对应的是矛盾基本属性中的“斗争性”,统一对应的是“同一性”。对于“同一性”我们要细化到它还有两个层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到此我们还没有将这个知识点细化完,还要进一步细化。第一个层面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指的是“一方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比如没有高的比较便无所谓矮,没有矮的比较便无所谓高。第二个层面的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相互转化”,这个地方尤其要注意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祸福转化,它们不会自然转化,只有给予它充足的条件才会转化为福,反之亦然。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我们才把一个重要考点细化到位。建议考前报班学习一下,北京新东方的考研政治系列课程就很不错。考研政治重要的考点,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不要求你能一字不差(这指不能改变原本意思),但是需要你有个大题的轮廓。在客观题目里面能准确无误的选出来,在主观题里面,能自己按条目准确罗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