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教育类333综合是什么意思

娓娓动听
蜚闻记
一、考研教育类333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二、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和教育心理学(约30分)。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简答题(4小题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三、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扩展资料:1.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2.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3.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考研

2014年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的题型

黄金雀
保温瓶
一、选择题部分从2010年开始,教育研究方法的考点出现在选择题中,由此形成了单项选择题部分教育学原理13道、中外教育史20道、教育心理学5道、教育研究方法7道的格局。 教育学原理部分,关于教育目的章节中的一些文献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最近几年,教育学原理部分的题目命题比较灵活,比如“元教育学”“级任老师”是许多考生没有关注到的问题,这说明在教育学原理部分除了复习大纲解析外,还应阅读一些对应的参考书目。对于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部分的复习,有一点特别值得提醒:在复习过程中要形成“命题的敏感”,关注那些“第一次”“最重要”“代表人物”“标志”“基本原则”以及包含数字、书名、作者、重要概念等标志性的字眼,随时为选择题做准备。 中外教育史部分,一直是单项选择题的命题重点,而且考点也特别多。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事件、教育制度都能可能出现在试卷上,为了保证这部分的高分,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到普遍撒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育法案、文件尤其容易命题,而且不仅仅考察多个文件的比较,还要考察某一条款是否出自该文件,这一部分每年都会有两到三道题出现。教育研究方法的部分,“技术性环节”出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2年共考察3道题)、定性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步骤、问卷设计的格式等。另外少量题目会出现在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中,比如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发展的阶段、代表人物等等。另外,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试卷中。教育心理学部分,每年有超过60%的题目是对概念的考察。概念考察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说出概念的含义,让你选择那一个概念,比如2011年“思维定势”,这种题型稍容易,主要的困难在几个选项的概念容易混淆;二是给出一个概念,让你选择它的含义,比如2011年“最近发展区”,对付这种考查方式的主要办法是在平时复习中,在名词的解释中标示出关键词,加深理解;三是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或者描述一种现象,让你选择对应的概念。这种情况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2011年的“表现目标”“沉思型”,这种考查方式经常用在考查“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分类、分阶段、分水平问题的考点。除了考查概念之外、一些重大理论、重要过程也是考察的重点。另外只有两次出现了教育心理学历史的考查,一处是“教育心理学化”,一处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复习时也应留心。二、辨析题部分在教育学统考的五年中,共出现15道辨析题,其中教育学原理部分每年至少有一道辨析题出现,教育心理学每年也会有1题辨析题出现,2009年和2011年分别出现了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史的辨析题。根据观察,这些辨析题的测试明显可以分成几类:概念的辨析:一直以来,人们都有教育学不考概念的误解,所以并不重视概念的掌握。但只要认真研究就不难发现,辨析题均要考到概念,尤其是“教育学原理”部分的概念,比如已经考察过的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等。2008年题中“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一题看似没有涉及概念,但答题时,如果能记得“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概念并能书写在考卷上对答题必定大有裨益。这一类考察,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因为此类题的第一步就是写出关键术语的含义。解析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名词值得注意,比如教育学原理部分: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制度、学制、教育功能、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等;教育心理学部分:观察学习、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学习策略、元认知等;教育研究方法部分:非结构调查、行动研究、差异量数等。这些需要考生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留心、尝试记忆甚至抄写归类,实际上能够构成命题点的名词并不多,教育研究方法部分较少,而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部分大概各有二、三十个。关系的梳理:关系梳理题,考查的往往是两个概念、事物、行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考察,无非就是两种关系,一种是逻辑的关系,如2010年考题“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中,智力和创造力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这就需要在备考过程中,随时注意标明和区分。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上下级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等。比如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育制度和学制的关系、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凡是构成关系的概念和事物,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理解。另外一类是学习者容易混淆的概念的,比如正负强化和惩罚、信度和效度、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六艺”和“七艺”、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等,凡是在复习过程中发生混淆不明的情况,必须反复琢磨,因为这就是命题的热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理论之间可能也有着一些微妙的联系,或者两者有师承关系,或者为同一派别,或者为对立关系,比如2008年考题“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以及没有考查过的“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差异。对两种理论之间关系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求复习中找出共同点,查明差异。 观点的判断:辨析题中常常会给出某些观点,让考生对其进行判断。比如“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为美满生活做准备”“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些教学之中”等。这些观点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某些名人的观点或者是改编了某些名人的观点,比如“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留心教育中的经典名句并重点关注今人对这些名句的评价。这些名句有些看似蹊跷但却精辟合理;也有不少存在局限或片面的,这就要明确其合理成分在哪里,片面又在哪里。第二种是某种理论流派的代表性语句。比如“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弄清这句话来自“生物起源说”部分,那么答题将迎忍而解。第三种是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比如2011年考查的“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些教学之中”,以及没有考察到的“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题的关键在于对某个关键词的认识,比如“普遍”“主导”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留意“冷门”的出现,比如在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可能对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命题,如2009年“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教育研究的新手应多采用非结构性访谈”。2011年的荀况题,主要问题在于考生临场上对“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理解,同时也要知道荀况的教师观。实际上,我们掌握了荀况的教师观,即使不懂得原句,同样能基本上完成答题。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教育史部分,一些名家、名作、名言、理论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也可以成为辨析题考点。

考研教育学和774教育有什么区别

先饭
  考研教育学只是专业名称。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课,目前教育学考研大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公共课仍是统考,只是专业课由学校自己出题)。区别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主要是根据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名称来判断,如果院校专业课考试科目名称为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则是统考,反之则是自主命题。  另外,建议备考教育学考研的考生先选择好院校,了解一下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然后在开始备考。  774教育学就是首师大教育学专业课考试科目名称,首师大教育学考研是自主命题,关于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774教育学基础综合没有大纲,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然而教材是备考过程中的最为根本的资料,为帮助同学们备考首师大教育学考研,博仁教育专业老师给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以上书目为首师教育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如果有关于首师大教育学考研方面的其他问题,可以到博仁考研网去查看。

考研教育学的题型都有哪些?

吊人索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单项选择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专业课考试内容:试卷内容结构上来看,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教育学考研,都考什么

喀土穆
说话
很高兴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哦,教育学考研,首先要确定考学硕还是专硕学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教育学基础综合专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科目一333教育综合,科目二一般是所报专业的知识学硕分两类学校,一类是311统考的院校,一类是自主命题的院校,311的参考书单如下311的参考书目《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自主命题的书单,大部分也是参考这些,具体的要看学校官网是否指定书单专硕的话,333的备考书单大部分都是参考下面的全国333的参考书目《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目二的书单看学校官网的要求

教育学考研初试考什么?不同的学校内容一样吗

生民
大管家
一、什么是311 研究生招生目录上会有专业课代码,如果你考的是教育学,你的专业课代码前写的是311,你就是参加的教育学统考。311是针对教育学硕士的。二、什么是333 333是院校自主命题的教育学综合专业课代码。333是针对教育硕士。 1、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2、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 3、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部分学校有指定参考书目。去学校官网查看。三、统考311和333自主命题的区别统考由国家出题,地区阅卷,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自主命题由所考学校出参考书,所考学校出题,所考学校阅卷,有的学校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有的学校自己划线录取。 1、考试对象不同。333教育综合是教育学考研中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311教育学基础是教育学考研中的学术硕士的考试科目。2、考试内容不同。333教育综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涉及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总分是150分。311教育学基础考试,内容虽然也是上述4门课的内容,但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结合实际的,总分300分。311教育综合是学校自主命题,333教育综合是国家统考,那么311复习参考书目是按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其实对比一下五本书一样,就是333多了一本教育研究方法。四、自主命题复习参考有的自主命题学校的参考书和311一样,那么你可以参考311进行复习。有的学校给了有参考书,那么就要以学校的参考书为主。有的学校是没有参考书的,那么最好是参考311复习。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703704有什么区别

何哉
劇場版
你这个指的应该是考研专业课代码吧那你可以看一下具体两个代码参考书有没有区别基本都是在统考311的基础班筛减或增加的 311参考书推荐如下:《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1、考研教育类333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311是教育学学硕的专业课科目代码2、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和教育心理学(约30分)。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简答题(4小题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3、【注意】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因为是学校命题,如河南大学的333教育综合只考教育学、心理学(查看该校硕士专业目录的参考书4、774教育学就是首师大教育学专业课考试科目名称,首师大教育学考研是自主命题,关于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774教育学基础综合没有大纲,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然而教材是备考过程中的最为根本的资料,为帮助同学们备考首师大教育学考研,博仁教育专业老师给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考研教育学专业课要怎么着手复习?

名与声也
水之乡
您好,考研教育学涉及面广泛,实践性强,成为考生们追捧的专业,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考研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多注意。 教育心理学考察目标 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运用教育心理学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 1.教育心理学概述 该部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历史三个知识点。历史发展部分记住基本史实,标志性事件即可。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2.心理发展与教育 该部分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四个部分圈定考试范围。从内容安排来说,可以说是总-分-总结构。第二、三部分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也基本上是考研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着重对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理论中的重点概念做重点掌握。另外,第四部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其中认知方式的差异性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而同时本章中包含了教育心理学中众多的学习理论,因此本章也是教育心理学考查的最多的章节。本章中考生需要注意对学习的分类以及学习的各个理论进行深度把握,要非常细致地看,近几年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考查,且以选择题居多,大题考查个别理论。同学们主要应该掌握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人本理论的内涵、代表人物、发展历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对理论中的重点概念也要留意,往往是选择题和辨析题的考查点。这部分涉及内容多二杂,而且难以理解。同学们要参考教材、论文等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复习应以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 4.学习动机 本章知识点不太多但却非常重要,且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成为两年分析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其中学习动机理论和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这部分的重点中的重点,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吃透,其次要把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理解到位,然后尽量与现实教学中的情况进行结合去思考,目前真题喜欢通过现实的事例来对本章知识点进行考查。 5.知识的建构 这一章与下一章囊括学习的两大方面,分别涉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其中本章包括知识及知识建构、知识的理解、错误概念的转变、知识的整合应用四部分知识。本章常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在看书时重点看知识及其类型,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错误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理解部分以理解和简单识记为主。2011年曾以简答题的形式对错误概念的转变进行了考查,这应该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6.技能的形成 该部分包括技能的一般论述以及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这两种不同类型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相关的知识。本章知识点也常以选择题来考查,且本章的知识点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考生在看书时除对关键概念进行记忆外还要结合案例进行理解性掌握,能区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技能的类型及用处。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操作技能的类型是比较重要的考点。本章的学习还应该注意比较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不同,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不同考生应当注意。 7.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本章考点主要在学习策略的概念、认知策略、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部分,多会以选择题考察,而元认知较其它部分更易以简答题来考查,需要学生重点去理解。 8.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本章的考点不多,但是却是历年真题辨析题考查的重点。因此需要考生在看书过程中深入把握建立起对问题解决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认识,尤其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及其培养部分,更需要考生多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以往考研试卷中曾几次对这部分的几个心理学概念或者称术语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复习时考生应注意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概念的理解把握。 9.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本章的的内容与教育学原理中的德育内容相呼应,可以与德育中的德育方法和模式结合起来复习。本部分考点较少,主要集中在品德发展的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品德不良的矫正几部分,虽然历年真题考查得较少,但是却极有可能在品德培养和品德不良的矫正部分出大题,因此考生一定要对这种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知识点多进行思考。 教育心理学复习建议 1.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人物理论和基本概念偏多,同时教育心理学的多数知识点应用性也较强,而概念和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因此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深刻理解是第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同学们接触教育心理学的时候会感到有好多概念不理解,无从下手,其实如果深刻理解了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理论渊源,复习教育心理学就不难了。考生们在复习教育心理学时一定不要局限于大纲,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课本对基本、重点概念的分析较为具体详细,对考生们尤其是跨专业考教育学的考生们理解本部分内容有重要意义。 2.通过案例进行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变化的学科,所以有许多案例可供参考。通过实例分析,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为考研做了准备。考试题型大多以案例形式出现,因此大家要多分析一些案例,这同时也是对自己复习效果的一种检测和巩固。 3.认真读好参考书。 教材内容不是很多,大家仔细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和各个章节的内部联系,其实教育心理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要只关注局部的具体知识点,还要宏观把握。越读到后面,思路和概念将会越清晰。。!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考研科目有哪些

案剑嗔目
德不形者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扩展资料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