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时间规划表

良价
大宝贝
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进度也不同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表应该咨询各地招生办的通知。

考研时间安排表!

依依不舍
福轻乎羽
考研时间安排表如下: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研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1—2月利用寒假搜集信息1至2月处于寒假期间,考生可以搜集研考信息,多听讲座,了解2017年考研初试第一手资料以及试题的新变化。每年都有考生复习时发现进入一个误区:资料太多,无从下手。所以在开始复习之前,考生要多问师哥师姐的意见,搜集好“对口”的资料,并分出主次。这期间也会有很多免费辅导班,考生不妨多听多看,筛选有用信息,合理规划复习思路。3—4月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大四考生要处理好实践、上课、写论文和研考的关系,确定研考目标,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院校、专业的选择是研考非常关键的一步。很多过来人都有体会,选对学校是成功的一半。在选择学校之前,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发展、就业前途等因素后做出决定。5—6月第一轮复习,不放过边边角角第一轮公共课复习主要针对政治、英语和数学。考生要根据自己所考科目的特点进行复习。无论考哪一科,考生要切记,这个阶段重在基础复习,要踏踏实实把书看一遍。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要紧跟所报院校的专业课方向。考生可登录院校网站查找上年备考书目,或向在读研究生借阅其备考资料。考生不要迷信市场上高价销售的内部资料,也不要过度相信过来人的笔记,要总结出自己的“专属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7—8月暑假强化复习暑假是备考强化的第二轮复习阶段,也是考生之间容易拉开分数的阶段。考生要克服酷暑,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如果实在不能自主学习,考生可参加辅导班,通过有规律的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指点。听完老师讲课后,要经过整理、消化才有效果。考生按照自身情况制订复习计划,保持节奏。9—10月大纲发布,开始报名9月,政治、英语、数学的大纲相继发布,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陆续出台。在仔细研究公共课大纲的同时,考生要多留意院校网站公布的研招信息。应届生要注意预报名时间。11—12月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11月,报名进入现场确认阶段,考生要到指定地点确认、缴费并照相。12月下旬,考生可以打印考研准考证,同时要开始各科的第三轮冲刺复习。除反复研究往年试题外,考生也要做一些模拟题,并通过做题对知识点查缺补漏。在这期间,考生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12月下旬,初试来临,考生要调整心态,熟悉考点环境。

怎么样合理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光之塔
孔子
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可以按习惯分配、按学习进度分配、交叉分配、按复习进度分配,具体介绍如下:1、按习惯分配,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2、按学习进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3、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4、按复习进度,复习要讲求效率,暑假结束前,数学复习全书一般要看完,真题大概就9月份开始做。要是之后还有时间,真题也研究透了,可以适当做一些模拟题,但还是以真题为主。注意事项:1、最后的复习要有一种回归,做题不一定多,但一定要“精”。同时根据复习中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在教材等复习资料对应处明确薄弱环节,避免“短腿项目”拉分。对考纲中所列考点逐个检查,扫除盲区,做到万无一失。2、要熟悉自己的生物节律和情绪周期,合理安排考研时间计划,避免无端情绪的不良影响,保证最佳的精神状态。

考研复习计划时间表

东风破
长恨天
坚持就是胜利,加油!一、第一轮——利剑需磨砺基础复习阶段是3月~6月份,主要是用于为考研初试打基础的,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全面的基础的复习,要为以后的强化提高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简单的讲一下这个阶段各科目复习建议:数学:主要是对教材的学习,可以借助一些复习全书类的参考书,课后题一定好自己动手做,在这个阶段复习完后,需要对大纲考什么有深入的了解,对基础题型的解法要熟练地掌握。英语:主要是复习单词的阶段。在这一时间段,一定要把单词的基础打牢。另外阅读也要进行,可以看看Economics等阅读理解的选材杂志,在开始做阅读理解时不生疏就好。背背新概念上的文章也是不错的选择。专业课 :如果是考本专业的话,这一阶段暂时不用复习专业课。跨专业的同学在这一阶段需要熟悉所考专业课的知识点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用笔记的形式加上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政治:这一阶段暂时不用复习政治二、第二轮——重剑无锋,大巧不工7月、8月是暑假阶段,给了备考的同学自由的时间去突击复习,酷热的暑假是最考验人的时候,很多人受不了酷热的暑假而放弃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念,不要被困难击败。数学:经过基础复习教材和复习全书应该已经过了一遍,这一阶段要求再对课本和辅导书进行第二次复习(主要是辅导书)。本阶段需要集中进行练习,需要有一定的量,更需要把做过的每道题都弄懂,摸透,可以举一反三。英语:整个复习阶段单词是不能间断的,但此阶段的重心可以转移了,需要集中精力攻克长难句,以及阅读理解。在这个时间段复习的重要资料是历年考研试题,要学会有效地利用考研试题,可以选择2000年以前的考研试题练手,在复习了一定的时间后用近几年的考研试题来测试下自己复习的情况。这个阶段也可以背经典的阅读理解,选择个十篇左右就好。专业课:考本专业的同学基础不是很扎实的话,就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这个时间段可以开始专业课习题的练习了,可以选择参考书,模拟题以及考研试题来巩固知识点。政治:政治的复习不应把战线拉得过于长,如果这个阶段你决定开始复习政治的话,这段时间的办法就是,找已考过的学长学姐,借他们用过的去年的解析(这样上面会有相应的笔记),每天花2个小时的时间开始熟悉政治要考的内容和重点。三、第三轮——举一反三9月—10月 这段时间是要巩固前段时间的知识,整理出知识点框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数学:建立起来数学的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反复做题,反复练习,逐步的熟悉知识点,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梳理知识点,对于特别生疏的通过做题来加深理解。英语:这段时间背单词已经不是重点,每天花一个小时来熟悉下就可以。考研试题需要进一步的去研究考研试题,认真做好试题的分析,摸清的出题思路,干扰项的设置等等。阅读理解要多加练习,这段时间也应该开始练习写作,可以每周一篇的频率去练习,等练习熟练了,自己也要学会对框架慢慢润色,形成自己的模板。专业课:这一阶段把专业课的脉络整理出来做成笔记,提高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强化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把厚书读薄。政治:一般来说,考研政治的复习在大纲解析发布之后,就要开始突击了,精记大纲解析。大概用两个月左右吧,把红宝书看几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一是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一阶段看似时间短,其实很重要。因为,在前一阶段掌握好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大纲已出,新增考点(一定要关注,这往往就是考查出题点——后面会展开论述)比较明确,国内外的大事件都已尘埃落定,既成定局,党的代表大会等会议已经召开,也就是说热门考点逐渐明朗化,每门学科极有可能考查的重点逐步明晰,考生就可以既做到全面,又主攻重点地复习,提高应试能力。四、第四轮——自此精修,融会贯通从11月到考前都是冲刺阶段,这一时间段的复习必须要求高质量高效率。要提到的是这个阶段的复习是按照考试时各科的考试时间来安排,上午看数学和政治,下午看英语和专业课。具体到每个科目:数学:在冲刺阶段时间有限,所以应该注重方法和坚韧,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敢于啃以前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和题目,不留死角。这个阶段数学的复习要以考研试题和模拟题为中心,对知识点进行再梳理。另外要知道数学的复习不是用眼睛,而是用笔,总结一句就是:多思考,多动笔,重计算,重速度。英语:未进考场,背单词不止。最后一个阶段建议以多词义,易混单词记忆为主,不必专门抽出时间去复习单词。与此同时继续研究考研试题,主要研究近几年的,抓住命题主线;作文的写作一定要跟上。专业课:通过之前整理的笔记,回顾知识点细节,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把握报考学校专业课试题的出题方向。政治: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增加政治复习的时间。如果你是按部就班的复习,现在该完成政治第一阶段复习了,目前应该是边做题边看书的第二轮巩固复习阶段。我建议可以将一本习题集反复做,而不是贪多求全地试图把市面上的所有习题都做一遍,选1-2本习题书为宜。

如何正确规划考研?

鲂鳢
斗青春
作为学生来说,考研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有一份持久的毅力,能够耐得住孤独与寂寞,不害怕前方充满艰辛和未知的道路。作为去年刚刚结束考研的老学姐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首先,明确目标,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错了,即使你跑的在快那也是白搭。所以在开始考研之前先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将来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然这个抉择建议大家是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中选择的,而不是随大流,选择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在将来失败之后却又后悔,过来人的忠告,不要转牛角尖,因为世界上真的没有埋后悔药的。其次,在明确了方向之后,也就是决定了自己要考取哪所学校之后,就要对自己在考研的一年当中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大到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次重要的命运转折点,小到自己每天的日常作息,每天细致的时间安排,早上应该背诵什么,上午应该学习什么,中午可以稍微的休息一下,让自己的大脑可以得到放松,更好的投入到下午的学习当中,晚上还要留出一些时间来回顾自己一天的收获,总结自己的错误,更有助于自己把握牢固易错知识点。最后,除了学习方面的建议,还有一些就是饮食生活上面的建议。要想好好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天要吃一些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尤其在炎炎夏日可以选择多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自身免疫力。

考研时间表怎样规划和安排我是工科的

忠焉
激者
一般不用太长时间,半年就足够了,又是复习时间太长反倒不好。数学放暑假就要开始看了,复习班不是必需的,但是你自己基础特差或者在家自己看不进去书的话还是报一个好,哪家都差不多,网上的视频也很不错经济实惠。最好是在十月分之前看完复习全书,这样你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做真题,真题要两道三遍以上才会有效果,真题和400题最好能穿插做,难易结合。基础知识并不难,主要是会不会用知识点做题,所以大量的练习很必要,练习册不求多,一两半就可以,但是要精。 英语基础比较重要,这半年主要是练手感语感,不要指望有太大提高,但是又不能不看。要天天看,时间长短看你基础。张剑的真题和阅读150篇我感觉比较好 政治不用愁的,最后三个月每天就在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看就行,教材一遍,题一遍就差不多了,时事政治不要过于重视,年的浪费考前时间。专业课我帮不上忙

考研的专业规划

虽严不威
疏瀹而心
所谓“专业规划”,指的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包括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定位,以及在研究生求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方法去接近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在这方面,有很多未雨绸缪的做法,比如学习期间到相关行业实习,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提前参加行业招聘会,听取业内知名人士的经验,向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取经等都是“专业规划”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做好“专业规划”,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所取得的学位能发挥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明确认识,甚至是与自己未来的计划南辕北辙。在考研热的带动下,很多同学认为职业规划是临近毕业的事情,也似乎忽略了更之前的“专业规划”,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盲点一:先考研,再择业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就业形势严峻,先考研当个过度,反正学位高了,就算就业门槛提高,自己也有备无患!这部分同学大都是考研的“后知后觉”者,在大三甚至大四时候才开始着手准备,之前对考研没有清晰的认识,更别说选准研究生专业和方向了。对于考上研究生之后如何规划,更没有明确的规划。这类同学在报名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比如金融、法律、计算机、通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等,就业面广,比较实用,为的是今后容易就业;选择相对冷门的专业,比如“985”工程高校招收研究生专业中报考人数比较少的,或者是基础学科和农林类学科等受国家优惠政策照顾的专业,为的是求稳求保,争取考上;选择本校本专业,掌握信息优势;选择西部地区高校,录取门槛相对较低……总之,考研的目的主要是“能上”或者“毕业后容易找工作”。这样一来,对于专业本身的认识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如果一时失利,往往也是争取调剂,考经济类、新闻类未果而被调剂到政治理论、教育学、历史学的人大有人在;目标是东部沿海的“985”高校,退而求其次到中西部地方大学的也比比皆是。这时候对于调剂后的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没有太多的考虑,失去了找工作的时机,也没有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形势更是逼迫自己不允许做更多的考虑,只能先读研再作打算。盲点二:一味准备考研,忽略全面发展许多同学在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就立下誓愿一定要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位层次,考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学校,重新开始大学生活。有这样打算的同学往往从大二结束基础课程学习甚至大一刚一入学就着手准备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接触到就业市场,也没有对未来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信息来源也只是师兄师姐的口口相传或者老师的倡导,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不多。同样一所学校的新进研究生,有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在研究生会或者团委担任各种职务;有的同学在社会上实习兼职或者创业打工赚取工作经验;有的同学早就着手准备考取各种相应职业资格,为日后工作打基础;有的同学跟随老师做课题,很早就酝酿发表文章的有关事宜……研究生以研究为主,但也要兼顾毕业之后的很多事情,结合自身的特点为将来继续研究或者走向职场做充足的准备。由于忽略了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专业和自身结合程度的认识,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课程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所学的知识或者所经历的事情与未来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方向差距较大,反而偏离了预期的打算。到毕业时,很多研究生还只能抱着简历“海投”,至于用人单位希望招收什么样的人才和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依然不是很清晰。盲点三:过分美化内心中的专业前景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跨考”一族。由于不喜欢专业而希望换个专业,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这本无可非议。但没有找准方向,在对锁定目标尚未考察清楚的情况下就已经箭在弦上,造成了今后期望值降低。一些基础类学科的同学把目光放在应用型专业,希望进入跨国企业或者央企,但发现大型企业不仅在专业方面有所限制,对于外语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素质都有要求,而且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参加金融联考、心理学联考的同学都把银行、心理咨询事务所作为就业目标,事实上涉足这些单位并非易事,烦琐的面试、高度程序化的录取过程都让人紧张万分。许多理工科的同学跨考文科,希望能够从高强度的计算和实验工作中解放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只是觉得换个专业就大功告成,很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缺乏对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临近职场的时候自乱阵脚。某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不能只用“实用主义”来衡量。机会要靠自己来创造,换专业之前就应该思考自己是否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及如何通过该专业的学习来获取接触工作的相关途径。以上三点只是比较典型的忽略“专业规划”的情形,在考研之前缺乏对专业的详细考察,缺乏对自身和专业结合度的思考,缺乏对考取专业后对职业发展的规划,都是没有做好“专业规划”的情况。考什么专业,考上之后如何继续弥补专业上的劣势以发挥自己的专业长项,这些都应该在报考前就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做好“专业规划”,才能让专业的作用发挥到得充分。

关于考研时间安排

必入而叹
爱封了
时间安排:暑假之前三四个月任务量不重基础最重要,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不准备好直接影响所有科目后期复习计划;7-8月份主要是数学和专业课,英语可以在零碎时间每天一两个小时;9-10月份主要是数学和英语真题训练,但与此同时红宝书要开始迅速学习;11-12月份就是政治+专业课记忆了,但对英语作文,数学基本做题都要维持在一定时间,保持感觉。3月至6月:基础阶段:1,本科课程。很多大三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还需要面临上课。需要提醒大家:本科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逃课!不要逃课!尤其是本专业考研的,本科课程一定要认真听课。跨专业考研的,起码要保证不挂科哈。本科成绩对考研也是有影响的。2,资料收集。通过你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找到考研复习相关的内容,如招生简章、报考条件、参考教材、历年考研真题、报考录取数据、推免比列等等等。对你所考的院校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要做到对各科基础知识有整体印象,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各个时间段怎么复习,如何复习做一个体统的安排。并开始复习。3,该阶段不建议做模拟题,先打好基础。7月至8月:强化阶段:1,暑假不要偷懒。清晰地、详细的了解各科的一级重要知识点,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并根据重点、难点进行攻克。难得有大段的时间可以专心复习,一定要把握好每一天。2,工作族的就忽略第一点吧,没有那么集中的时间,更加辛苦咯3,复习重点。政治可以先放一放,英语复习要从一开始就进行,专业课一定从教材开始。9月至11月:提升阶段:1,关注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新一年的招生政策这时候才正式公布)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2,认真回顾暑期强化笔记,启动模拟题、仿真题等的练习,查漏补缺。3,考研政治的复习可以开始了4,这个阶段要稳定心态,不要被周围不相干的人和事过多地打扰,安心地备考。12月:冲刺阶段:1,对各门课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有效地整合,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图。2,使用考研真题。开始进行考场模拟训练,每天固定时间做整套试卷。3,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4,这段时期可能大家都进入了复习疲倦期,要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不用过多地感到焦急,可以适当出去走走。考前一周:1,突击强化记忆每门课老师预测的重点大题。2,做一套真题,按照考研时间的安排,模拟实战。3,好好休息,调整心态,平和地去对待考试。温馨提示:建议每周固定一天或半天作为休息时间,不到这一天不休息,到这一天一定要休息。好的学习计划是成功必备的因素。

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计划表

思齐
夜叉
从即日起,马上开始复习。你还有1年复习时间。(1)数学,150分,计算机考数学一,难度最大,高数比重最大,线代不是很难,概率也不是考整本书,你至少需用3个月时间来打打基础。(2)英语,100分,没有听力,看了你的四级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不要紧,好好复习,考50分以上还是很有希望的。你可以在网上搜搜 文都 徐绽的视频看看,对考研英语是有帮助的。(3)政治,100分,考4门,马克思、科社、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前两门占70%左右,背的和需要理解的东西比较多。(4)专业课,150分。重点抓《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两门就60%的比重了,操作系统和网络多啃啃书,也不难。以上课程,网上都能找到一些辅导机构的远程教育视频,指导性还是有的,你自己找找看吧。复习计划嘛,还是采用传统的,先系统学习知识点,然后巩固,再整合复习,最后综合复习的路线。(有些科目,别人会告诉你,等到考前几个月再复习,这是害人的,那时候时间太紧,你记不住的)如果要上好一些的学校,得考360(290是底线)分以上。但是,应自己量力而行,确定目标好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