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的科目有哪些。

镜中女
神之又神
1、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2、考研时间每年12月23日-24日3、考研分数(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扩展资料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有哪些专业方向

疾走不休
庭燎
机械电子,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一般都是这三个,剩下的交涉专业就稍微跨专业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各个考研方向有哪些?大部分是学什么?以后的就业方向都是什么?

名声异号
不得
机械自动化的考研是看你要考的学校的机械专业有什么研究生点,并且可以跨专业考,不是指定要考什么,并且每个学校的研究生点也不尽相同。例如哈工大有机电控制系,流体控制,机器人研究所,生产技术中心,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航空宇航制造等。你要考什么研究方向,去看该学校研究生网站。就业方向就更不一样了,比如你选择学理论,毕业后你不一定非得去研究生所,其实研究方向差不多,企业不看重这个,企业看的是你会什么,而不是专业。可以分为: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等 可以参看:http://ke..com/view/21354.htm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方向

然则卜之
桂花巷
至于方向 看你喜欢什么了 偏机电结合的现在比较好 我各人认为的啊, 就选机械电子工程 你想搞工艺什么的 就选机械制造 想设计什么的 就选机械设计及其理论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考研选哪个方向啊?

托宿于义
生活秀
1、你可以报考工业工程、机械设计、机械电子、机械制造,你全可以选,因为,机械类的都是互通的。2、就是你自己兴趣问题了。搞机还是搞电?3、最主要是什么呢?是导师问题。不管你选择什么方向,最后主宰你命运的是你的导师。你导师杀猪你就杀猪报考之前,你随意选择方向。但是你最好知道,你选择的大专业方向(就是设计、电子、制造)中的老师们都是干什么的。看他们的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考研方向

观光客
干室
楼上这位仁兄说的很有道理,经验很重要,研究生毕业一年是没有本科生工作四年工资拿得多。也不是所有的本科生工作十年还在10千内,也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工作10年还在10千内,因人而异的。考研也因人而异,但是不要随波逐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去走?人生并不是以工资拿得多寡论英雄。 如果你控制学的好的话,选择控制是不错之选,因为这是科技发展方向,机械结构越来越简单,控制越来越准确,伺服控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是先进的设备仪器它的精华大多都在控制系统上面。那些用于航空航天极端条件下的产品除外。当今,精通机械又精通电气控制的人很少,机电的结合属于交叉学科,期待你成为这样的人才。

关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研

泱泱大风
弟子记之
院现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分两个方向,即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学制四年,两年后分专业方向。 (1)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 该专业方向的前身是“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发展迅速。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硕土学位,教学及科研梯队已基本形成。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进入国家21l重点学科建设。 (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 该专业方向得到前身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简称机制专业)。 2000年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建立了创新基地,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基地组织的活动。 [1]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5.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 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毕业时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能力为: (1)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 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 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 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5) 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 (6)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7) 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 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 (9) 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0) 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11) 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 (12) 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 (13) 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14) 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 研究方向 就业方向 工资待遇 发展潜力 帮忙分析下

黑带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64747.htm

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二对一
初恋爱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西安交通大学A+10西北工业大学A19燕山大学A2浙江大学A+11山东大学A20同济大学A3上海交通大学A+12吉林大学A21北京理工大学A4清华大学A+13华南理工大学A22华东理工大学A5哈尔滨工业大学A+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23武汉理工大学A6大连理工大学A+15重庆大学A24西南交通大学A7华中科技大学A16江苏大学A25合肥工业大学A8天津大学A17东北大学A26广东工业大学A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18上海大学A27河北工业大学A  B+等(42个):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华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华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B等(41个):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湘潭大学、大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深圳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宁夏大学、扬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厦门大学、宁波大学、辽宁工学院、天津科技大学、五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三峡大学参考书资料: http://www.ky007.com/2011/0119/5490.html